南充农村文化建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发布时间:2023-03-23 12:44:05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南充农村文化建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作者:李晓青,邓光文
来源:《科技传播》2010年第24
摘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文章阐述了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一定成效,分析了当前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着重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与思考。
关键词农村文化;建设;文化活动
中图分类号G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033-0027-03三农工作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宣传文化工作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无论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还是构建城乡一体化新格局,都离不开文化建设,在为三农服务这个问题上,宣传文化工作不但不能缺位。为了进一步了解南充农村文化建设情况,为制定繁荣农民文化生活政策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先后走访了市文化局和南部、仪陇、阆中的县(市)文体部门、6个乡镇文化站、8个村和30户农户,调查显示:农村文化建设有较大的发展,农民的文化生活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传递农村文化的载体发生重大变化,农村健康文化阵地得到巩固和发展。但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文化更加繁荣的要求,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也非常严峻,我市农村文化建设任重道远。1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一定成效
近年来,各级党委和政府重视农村文化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推进基层文化建设,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农村文化活动,积极培育农村文化市场,广泛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改善,农村文化建设呈现较好的发展态势。
1.1农村文化建设受到重视
一是各级党委、政府按照中央和省、市关于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工作的要求,切实提高对文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坚持把文化工作摆在工作的重要位置;二是充分考虑、科学规划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采取政府投入和资源整合等办法,新建、改建和扩建公益性文化设施,结合乡镇机构改革,组建了乡镇社会事业服务中心(文化站),为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三是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严格市场准入,健全监控网络,开展经常性的巡查活动,加强对农村文艺活动的监管,引导农村文化市场健康发展。1.2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有了新的进展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在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借助中、省的文化惠民政策,积极争取省补专项资金,不断加大对乡镇文化站建设的投入和农家书屋建设的扶持力度。2008年南部改、扩建乡镇文广站14个,建成标准的乡镇综合文化站5个,自建和争取援建农家书屋”39;阆中在建乡镇综合文化站25个,建成农家书屋39个;仪陇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1个,农家书屋39个。乡镇文化站和农家书屋成了农民群众休闲娱乐、文艺活动和汲取农业科技知识的好去处,有效缓解了农村实用科技图书少、致富信息匮乏的难题,为农民脱贫致富提供了一定的文化支撑。1.3农村主体文化活动影响不断扩大
一是积极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图书配送工程和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等文化惠民工程,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有力地推动了农村文化建设。二是按照文化主导、部门联姻、广泛参与的原则,立足服务三农和群众致富奔小康,从满足广大群众精神需求出发,开展丰富多彩的广场文化活动。2008年南部、仪陇和阆中文体部门精心组织广场文化活动140多场次;开展送文化三下乡活动289场次,送电影17800场次,与省、市相关部门一道送科普书籍、实用技术图书25000余册。通过开展一系列送文化下乡活动,不仅让农民群众在欣赏、娱乐的过程中懂政策、受教育、学知识,实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而且也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2当前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虽然南充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效,对全市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受体制和投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市农村的公共文化建设与当前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一系列困难和问题不容忽视,须引起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
2.1乡镇文化管理体制不顺,缺乏活力
乡镇文化站人、财、事、物四权下放到乡镇管理后,县市文体主管部门仅对其行使业务指导职能,管事的不管人,管人的不管事的体制,阻碍了农村文化工作的发展。一是主管不到位。文化站下放乡镇后,县级文化主管部门随即丧失了人事、经费、业务管理手段和指挥权、监督权、约束权,大多数乡镇将文化站作为包袱,造成了乡镇无人管、县文体部门也管不了的这种状况,文化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难以落实到基层;二是文化专干不专,职能职责不明确。几乎所有文化专干都兼任其他工作,造成了文化干部是姓文不干文专干不专用现象,对自己的职责、任务是什么,一年要干些什么工作不知道。三是县市文化主管部门难以调配使用乡镇文化站人员,造成文化站人员不能流动,缺乏活力。由于文化体制不顺、机制不活,造成了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不足等等。2.2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先进文化难以普及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1)重视不够:部分领导干部思想意识存在偏差,对农村文化建设重要性也缺乏必要的认识,没有把它摆到重要议事日程上,一手软,一手硬的情况依然存在。一是重视不够。要经济搞上去了,一俊可以遮百丑的观念依然存在,农村文化工作排不上号,摆不上位还有的片面认为:文化工作是吹吹打打,蹦蹦跳跳,可要可不要。诸如此类,种种错误认识,导致了农村文化工作得不到重视和支持,致使部分乡村文化工作长时间无法正常开展;二是观念滞后。认为文化是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只能由国家投资,不能积极主动地去解决当前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2)投入不足:一是各级政府投入农村文化建设的资金总量偏少,用于农村文化建设的资金占公共财政预算的比例很小,不利于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二是人力投入不足。首先表现在文化站人员配置不强,内行少,外行多,且兼职多,精力分散;其次表现在热心于农村文化活动的年轻人极少,农村文化人才后继乏人;三是农村文化建设氛围不浓,社会力量参与仍然缺位。由于投入的不足,不少乡镇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常年无法开展活动,严重制约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2.3乡镇文化人才匮乏
据调查,49.5%的乡镇文化干部年龄在40岁以上,69.3%的文化干部是高中及以下文化水平,61.8%的文化干部不太熟悉文化工作。一是由于乡镇文化站工作条件差、待遇低,难以营造招揽人才的良好氛围,又缺少活动经费,加之近年来各项培训经费短缺、培训渠道过窄等问题,对文化专业人员难形成吸引力和凝聚力,一些年轻的文化专业人才只好外出谋生、发展,专业人才的流失,导致乡镇文化队伍出现断层和年龄老化现象;二是不少乡镇文化站现有人员存在学历低、能力弱,老人多、新人缺现象,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不尽合理,思想观念陈旧,文化素质较低,缺少专业特长,现代意识不强,无法满足新时期文化建设的需要。2.4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阵地萎缩
一是文化站和农家书屋建设进度缓慢。据市文体局资料显示:截止今年5月底,虽然南充402个乡(镇)都建有文化站(设在事业服务中心),但建成符合国家综合文化站标准的只有12个,占应建文化站总数的2.99%,在建的101个,占应建的25.12%;建成农家书屋414个,占应建总数的7.68%。仅剩19个月时间,还有289个综合文化站和4975个农家书屋待建;二是空壳站多。虽然乡乡建有文化站,但大部分文化站只有一块牌子、一张桌子、一个汉(妹)子很少开展活动,且工作人员多是兼职,对指导农村文化又一窍不通,文化站成了四无(无专职人员、无活动经费、无活动项目、无阵地)文化站;同时,现代传媒设施滞后,网络传输多是空白,严重制约了农民对科技文化的渴求,失去了文化服务功能,成为壳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大部分只有一块牌子,无专人管,村级书刊报纸每年订得较少,一般村民很难看到,大多失去了意义。
2.5农村文化活动形式单调,内容陈旧

南充农村文化建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