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达州市2019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试题

发布时间:2020-05-17 13:59:48

四川省达州市2019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试题(含解析)

论述类文本阅读

我国历史上究竟有没有法治思想,有没有法治传统?今天我们回望历史,研究中国自己的法治道路,很多人会想到这个问题。如果按照我们现代人对法治的理解,我国古代立法、司法实践算不算法治文明,与我们当代的法治实践有何关系,能否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有益借鉴?对此,学术界有不同看法。一些人认为,法治是舶来的概念,我国历史上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法治。虽然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法家思想家,他们的学说理论对社会发展、国家统一产生过巨大推动作用,但不少人还是认为,法家的法是刑法,法家只有刑法之治。

这样的看法有其道理,不过也有过于简单之嫌。我们可以结合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认真听听法家的话语。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故吏不敢以非法遇民”“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等等,这些都是法家对其基本法治思想的表达。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中,法家思想占据重要位置,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

法家以主张以法治国法治著称,提出了一整套推行法治的理论与方法,为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提供了理论根据。法家的法治思想产生于我国古代发生社会巨变的历史时期,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法家的法治思想影响下,各诸侯国相继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变法。概括而言,法家的法治思想试图改变之前以血缘和宗法关系为根基的社会结构,并着手在自然人和自然人之间、自然人和国家之间尽可能建立起某种权利义务关系,并以此为联结、以地缘范围为依据建立起国家。国家不再是诸侯贵族的血缘联合,法律使得国家的统一有了新的整合基础。

法家的法是国家制定的成文法。这有别于以往古老社会的习惯或者不公开、不外传、只在统治者内部代代相承的治国典则。这种法律是用老百姓容易明白的文字写成的,写成以后是公布的,以普遍规则的形式明确告诉大家哪些行为是违法犯罪,这些行为会产生什么样的法律结果。这些法律公布以后,一方面使民众对自己的行为有所预期,能够约束自己的行为;另一方面也约束官吏,使其不能轻易违背法律而任意侵害老百姓,否则统治者就会丧失威信。在法家看来,法律如果没有信誉就无法得到执行。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才能更好发挥法作为有效治理工具的作用。

可以看出,法家的法治思想是一种治国理论,强调国家治乱兴衰的关键不在于君主是否仁德,而在于法律制度。可以说,将法律视为一种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工具,将法治视为一种治国的基本方法,是法家法治理论的实质内涵。

不过,法家的法治思想,在我们今天来看,仍然属于古典的法治,所以不能直接移植过来为我们所用。今天我们借鉴传统法律文化,必须加以改造,使其与现代社会相适应。同时也要看到,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是一个前所未有的系统工程,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照搬,但也不能闭门造车,而是要汲取一切有益的法治文明成果,包括科学借鉴我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有益成分,从而更好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

(摘编自武树臣《听法家如是说》)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对我国古代是否有法治思想和法治传统,学术界存在着一边倒的否定声音。

B. 法家提倡奖惩分明,不论身份高低贵贱或者情感亲疏远近都要按照法律行事。

C. 法家以地缘范围为依据建立起了国家,改变了以血缘和宗法关系为根基的社会结构。

D. 在法家看来,国家治乱兴衰的关键既取决于君主的品德,又取决于法律制度。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引用法家的相关言论否定了学术界对法家及法治思想的简单而偏颇的认识。

B. 文章以事实依据和理论依据证明了中国古代有法治思想,也有先进的法治文明。

C. 文章借用法家治国的法治思想,采用归谬法阐释了法家法治理论的实质内涵。

D. 文章采用层进式结构论述了法家的法治思想在治国方面的重要意义和借鉴作用。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法家的法治理论丰富了中华传统法律文化,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首屈一指的地位。

B. 要让法律更好地发挥治理工具的作用,就要君臣官民遵纪守法,让统治者树立威信。

C. 法家的法律对官吏和百姓均有约束力,为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提供了理论支撑。

D.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要吸收借鉴一切有益的法治文明成果,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答案】1. B 2. C 3. A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马晓红

高速公路在山间蜿蜒几十公里,满眼都是大大小小的山。高低起伏,浓淡相间,宛如一幅山水画。

我就在这山沟沟里爬了十几年,进了县城的中学,进了省城的大学,进了大都市的高楼大厦。

工作近十年,整天忙忙碌碌,却总觉得前路很是迷茫。整天对着灰蒙蒙的天冷冰冰的楼真真假假的网络,有时会不免会想起家乡的青山碧水野果父老乡亲。

暮春,请了几天假,回家探望一下老父亲,顺便 “思考人生

汽车越过一道山梁,眼前豁然开朗,山下就是生活过六年的县城。

但眼前的县城却不是记忆中的样子了。

在我记忆里,说是县城,也就两横一竖三条街,街窄房矮树多。每天早读,总是伴着鸡鸣狗吠开始。早读完,跑到街尾买两根油条还能跑回来上第一节课。

现在,撞进我眼里的,俨然一个发展中的现代化城市。

宽阔大气的广场,周围矗立着十几幢高楼大厦。四五条宽阔的水泥路,以广场为起点,向四周延伸。路两旁,是一排排新建的高高矮矮的大楼。远处,还有高高的塔吊在云端旋舞。白云的间隙,隐隐约约露出些青绿色。

走到广场中央,想好好打量一下这座新城,却被一个老人吸引住了。

老人身着长袍,满头白发,面前撑着画架,专注地在画布上涂抹着。

夕阳穿过远山,穿过高楼,落在老人身上,泛起一层淡淡的金黄。

看老人如此专注,我也不忍打扰,就默默地站在一旁看着他画画。

画的内容很是奇怪——

眼前,高楼耸立,尘土飞扬。身边,车水马龙,人来人往。

画布上,却是青山巍然,苍松挺立,绿水环绕,茅舍俨然。

老人有时抬头看看高楼,低头画上一棵古树;有时对着柏油路凝视良久,在河面描上几圈涟漪;有时观察匆匆的路人,在田间添上几个农夫……

良久,老人搁下画笔,后退两步,欣赏自己的作品。

只见田间阡陌交通,河面白鹭翻飞。一叶渔舟,漂于青山碧水之间。船尾立一老人,青衣白发,弯腰摇橹,河面水波微起,游鱼相伴。船头坐一老妇,红裙青丝,手挽竹篮,篮中红荷初绽,娇艳欲滴。

仔细一看,那老人的衣着神态,赫然就是画家自己。

突然,我在画上看到了自己:田间小路,布衣草鞋,戴笠荷锄,牵一头褐色水牛,驻足欣赏路边绿油油的水稻和彩蝶似的蚕豆花。

老人家,你画的是……”看眼前的画,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我画的就是这里。他在稻田旁添上一棵杏树,几十年了,变化太大,有些东西也记不清了,只能靠想像了。

那画里的人……”我迟疑了一下。

划船的是我,摘荷花的是我妻子,田埂上牵牛的人就是照你的样子画的。老人笑了笑,我妻子一直向往这样的田园生活,但直到去世都……我现在带她回来了,可惜家乡变了……”

你就是南山先生吧!我去年参观过他的画展。他的山水油画带着浓浓的中国风,画展的主题就是自然和谐,天人合一

他不置可否,开始收画架。

我也是这里的人,家就在那边的山里。我指指远处的群山。

老人停了手,看着我。

我也好几年没回来了,变化太大了!我看着眼前的大厦,整天对着灰蒙蒙的天,冷冰冰的楼,挺怀念家乡的山水,可现在……”

社会总要发展的嘛!老人继续收拾画架,不过……”

总是破坏了才知道补救!我指指周围,你看,这小小的山城都还在不断扩张。

是该觉醒了!画家抬起头,背起画架,慢慢远去了。

天色尚明,去广场中心大厦看看,给老爸买点东西吧。

大堂正在布置图片展,宣传城市建设的成就。一张名为伟大启航图片上,县长站在挖掘机前,建筑师一手拿着规划图,一手指着远方的群山。

图片下的文字说明,介绍了这个驰名中外的建筑设计师,赞扬他感恩故里”“回报乡梓

那个建筑师,赫然就是广场上那位老画家——南山先生。

(选自《玉融文学》2018年第1)

4.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记忆中的小城而今俨然成为一个发展中的现代化城市,今昔对比形成强烈反差令人感慨不已。

B. 本文以为线索,塑造了投身于家乡城市化建设中的南山先生的光辉形象,表达了由衷的赞美之情。

C. “是该觉醒了中的觉醒是说我们既要城市化,也要给青山绿水田园乡村留出空间,不能盲目发展。

D. 本文在描写画家作画时,运用神态、语言、动作等描写方法,把画家刻画得生动形象亲切可感。

5. 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南山先生的人物形象。

6. 简要分析小说结尾的作用。

【答案】4. B 5. ①出色的画家。南山先生是一个知名画家,他的作品中充满了浓浓的乡愁。

著名的建筑设计师。这个出名的建筑设计师有着深深的社会责任感,他的设计推动城市的快速发展。

充满乡愁的游子。南山先生以前是一位游子,他为了回报家乡,为家乡亲自设计发展蓝图,可是又丢掉了心中的故乡,发人深省。

不断自我反思的学者。小说结尾南山先生说是该觉醒了,表明他在不断地深思总结,城市的快速发展扩张与乡愁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

笃爱妻子的丈夫。在画作中,南山先生把故去多年的妻子画得美丽动人,表明他对妻子的爱是真挚而浓烈的。

6. ①结构上照应标题和前文。结尾的老画家与标题画家照应,也与前文先生作画照应。丰富了人物形象。小说最后明南山先生赫然就是广场上那位老画家。南山先生就是一位立体式的人物。深化作品主题。作品体现了乡愁与发展、理想与现实、成功与失落等诸多矛盾。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启发读者思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20世纪40年代基于抽象数学推理的可编程数字计算机的发明使一批科学家开始严肃地探讨构造一个电子大脑的可能性。

1956年,在达特茅斯学院举行的第一次会议上正式确立了AI(人工智能)的研究领域会议的参加者在接下来的数十年间是AI研究的领军人物。

他们中有许多人预言,经过一代人的努力,与人类具有同等智能水平的机器将会出现同时,上千万美元被投入到AI研究中,以期实现这一目标。

最终研究人员发现自己大大低估了这一工程的难度,美国和英国政府于1973年停止向没有明确目标的人工智能研究项目拨款。

七年之后美国政府和企业再次在该领域投入数十亿研究经费.人工智能研究领域诸如此类的高潮和低谷不断交替出现。

与第一代人工智能研究人员的乐观估计不同,具有与人类同等智能水平的机器至今仍未出现。

(节选自《人工智能简史》

材料二:

中国AI论文总量和高被引论文数量均位列世界第一2017年,中国在该领域的论文占全球论文总量的27.68%,遥遥领先其他国家,在专利中请方面,中国成为全球A专利布局最广的国家,数量略微领先美国和日本。

在人才投入上,截至2017年,中国AI人才拥有量达到18232人,占全世界总量的8.%,仅次于美国的13.9%,但是杰出人才占比较低,高强度人才投入的企业,中国仅有华为一家进入全球前20

在企业规模上,中国AI企业数量排在全球第二,北京是全球AI企业最集中的城市,中国AI市场增长迅速,201年中国A市场规模达到237亿元,同比增长67%,预计2018年增速将达到75%.中国AI已经在医疗健康、金融、教育、安防等多个垂直领域得到应用,语音和视觉类产品最为成熟。

各国A战略与政策各有重点,中国A政策聚焦于实现A领域的产业化,助力中国的制造强国政策,中国AI政策主要美注中国制造、创新驱动、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科技研发这六个方面。

AI技术发展推动了零售、农业、物流、教育、金融等其他行业的发展模式,重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各环节,同时也对就业、隐私安全、社会公平等方面形成了不小的挑战。

(节选自《中国人工智能报告2018)

材科三:

材料四:

近日,美国国防部提出建立联合人工智能中心,统筹规划建设以军事技术和军事应用为两大支撑的智能化军事体系,旨在抢占AI军事化应用先机,保持美国在该领域技术优势。

作为世界军事革命领跑者,美军将发展AI置于维持其全球军事大国地位的科技战略核心,世界主要国家也纷纷向这一军事竞争新高地发起冲击,一场AI军事化应用的竞赛悄然展开。

AI应用于军事领域带来的影响不可低估,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AI技术将成为决定未来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

在智能化军事体系中,战争是战争的继续将成为AI军事化应用自主推送的结这个意义上说,武器系统的智能化程度愈高,后果愈严重科技进步应该成为造福人类的福音,而不是成为威胁人类生存与发晨的丧钟,这样看来,AI对于人类来说,也是一把双刃剑

(节选自中青在线2018.09《人工智能军事化应用隐忧重重》)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I研究领域的正式确立是1956年在达特茅斯学院举行的第一次会议上,参会者在接下来的数十年间是AI研究的领军人物。

B. 中国AI论文总量及高被引论文数量遥遥领先其他国家。在专利申请方面中国也成为人工智能全球布局最广数量最多的国家。

C. 2014年到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自51.7亿增加到238.2亿,这一市场增长量巨大并且按照同等比率增长。

D. 美军为了维持其全球军事大国地位,把AI置于军事战略核心地位,世界主要国家也纷纷向这一军事竞争新高地发起冲击。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因为AI研究领域的高潮和低谷不断交替出现,所以具有与人类同等智能水平的机器仍未出现。

B. 中国人工智能申请专利细分领域百分比在机器人、神经网络、图像识别、语音识别方面均高于美国。

C. 中国AI在语音和视觉类产品最为成熟,在医疗健康、金融、教育、安防等多个垂直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D. AI技术成为决定未来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AI应用于军事领域带来的影响不可低估。

9. 解释材料中双刃剑的含义,AI作为双刃剑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概括说明。

【答案】7. C 8. C

9. 材料中双刃剑的含义是:AI技术能够为人类造福,也可能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AI技术前者表现在:AI技术已经在医疗健康、金融、教育、安防等多个垂直领域得到应用,为多个领域提供了便利。 AI技术的发展推动了零售、农业、物流、教育、金融等其他行业的发展模式,重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各环节。AI领域的产业化,帮助中国实现制造强国的梦想。

后者表现在:AI对就业、隐私安全、社会公平等方面形成了不小的挑战。AI军事化应用竞赛的展开给世界带来了军事竞争的恶果。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李革 ,字君美,河津人。父余庆,三至廷试,不遂,因弃去。革颖悟,读书一再诵,辄记不忘。大定二十五年进士。调真定主簿。察廉,迁韩城令。同知州事纳富商赂,以岁课军须配属县,革独不听,提刑司以为能。迁河北东路转运都勾判官、太原推官。丁母忧,起复,迁大兴县令、中都左警巡使、南京提刑判官、监察御史、同知昭义军节度事。丁父忧,起复,签南京按察事。

泰和六年,伐宋,尚书省奏:军兴,随路官,差占者别注,阙者选补,老不任职者替罢,及司、县各存留强干正官一员。革与签陕西高霖、签山东孟子元俱被诏,体访三路官员能否,籍存留正官,行省、行部、元帅府差占员数及事故阙员,老不任职,赴阙奏事。改刑部员外郎,调观州刺史兼提举漕运,陕西西路按察副使,大兴府治中。知府徒单南平贵幸用事,势倾中外,遣所亲以进取诱革,革拒之。

兴定元年,胥鼎自平阳移镇陕西,革以知平阳府事,权参知政事,代鼎为河东行省。是时兴兵伐宋,革上书曰:今之计当休兵息民养锐待敌宋虽造衅止可自备若不忍小忿以勤远略恐或乘之不能支也不纳。太原兵后阙食,革移粟七万石以济之。二年,宣差粘割梭失至河东,于是晚禾未熟,牒行省耕毁清野。革奏:今岁雨泽及时,秋成可待。如令耕毁,民将不堪。诏从革奏。

十月,平阳被围,城中兵不满六千,屡出战,旬日间伤者过半。征兵吉、隰、霍三州,不时至。裨将李怀德缒城出降,兵自城东南入。左右请革上马突围出,革叹曰:吾不能保此城,何面目见天子!汝辈可去矣。乃自杀。赠尚书右丞。

赞曰:《传》曰:君子之言,其利博哉!”徒单镒拱扼一语而宣宗立,厥功懋矣。徒单镒为外官,惟孙即康诡随,乃骤至宰相,古所谓斗算之人,其即康之谓矣。贞祐执政李革,可谓君子,其进退之际,有古人为相之风焉。

节选自《金史·卷九十九·列传第三十七·徒单镒、孙即康、李革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今之计当休兵息民\养锐待敌\宋虽造衅止\可自备\若不忍小忿以勤远略\恐或乘之\不能支也

B. 今之计当休兵\息民养锐待敌\宋虽造衅\止可自备\若不忍小忿以勤远\略恐或乘之\不能支也

C. 今之计当休兵\息民养锐待敌\宋虽造衅止\可自备\若不忍小忿以勤远\略恐或乘之\不能支也

D. 今之计当休兵息民\养锐待敌\宋虽造衅\止可自备\若不忍小忿以勤远略\恐或乘之\不能支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尚书省形成于东汉,发展至隋定型,唐时主要负责执行诏令,为中央政府最高权力机构之一。

B. “权参知政事即代理、暂代。署、行、守、摄、假、迁都有代理官职之意。

C. “赠尚书右丞指古代朝廷为表彰大臣的功绩,在大臣死后追授较高的官职或称号。

D. “赞曰是史传类作品中作者或注家用来对作品人物或事件进行评论、阐发观点的。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革聪明机敏,正直廉洁。他才华出众,过目不忘,拒绝权贵亲信的功名引诱,被朝廷赏识。

B. 李革恪尽职守,奉公敬业。两次伐宋他均积极支持,认真递选官员,转运粮食,以救济金朝军队。

C. 李革体恤民情,保护农耕。他考虑民意,上奏反对朝廷耕毁清野,意见最终为朝廷所采纳。

D. 李革竭忠尽智,忠君爱国。平阳被围,他奋勇抵抗,城破之时,他放弃突围,自杀以殉国。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同知州事纳富商赂,以岁课军须配属县,革独不听,提刑司以为能。

(2)徒单镒为外官,惟孙即康诡随,乃骤至宰相,古所谓斗筲之人,其即康之谓矣。

【答案】10. D 11. B 12. B

13. 1)同知州事接受了富商的贿赂,把一年的赋税、军用物品分配给下属各县,唯有李革不听从,提刑司认为他能干。

2)徒单镒出外任官,只有孙即康诡谲狡猾,于是骤然间官至宰相。古人所说的如斗筲一样才识短浅、气量狭小的人,大概就是说孙即康这类人吧。

参考译文:

李革,字君美,河津人。父亲名叫李余庆,经历三次考试至廷试,不中第,于是放弃了科举。李革聪明机敏,读书一二遍,就记住不忘。中大定二十五年(1185)考中进士,调任真定县主簿。监司考查,迁升他为韩城令。同知州事接受了富商的贿赂,将一年的赋税、军用物品分配给下属各县,唯有李革不听从,提刑司认为他能干。迁任为河北东路转运都勾判官、太原推官。遭逢母亲丧事,服丧后起用恢复原职。调任大兴县令、监察御史,遭逢父亲丧事,服丧后恢复原职,担任签南京按察事。

泰和六年(1206),攻打宋朝,尚书省上奏:战事兴起,沿路官员被差遣征调的另外委任,缺员的选调补充,年老不任职的撤换,司、县各保留强敏能干的正职官员一员。李革与签书陕西按察司事高霖、签书山东按察司事孟子元一同接受诏令,亲自查访三路官员能干与否,登记存留的正长官,行省、行部、元帅府差遣征占的官员人数,以及因事造成的缺员,年老不任职的官吏。到朝廷禀奏事务,改任刑部员外郎,调任观州刺史兼提举漕运。知府徒单南平显贵得宠,执掌政事,权倾朝野,派遣亲近的人用加官进爵来引诱李革,李革拒绝了他。

兴定元年(1217),胥鼎从平阳府调任镇抚陕西,李革以知平阳府事的身份,暂代参知政事,代替胥鼎担任河东行省。这时起兵攻打宋朝,李革上书说:现在的策略应当使军队、百姓休息,蓄养精锐来防备敌人。宋朝虽然挑起事端,只可自我防备。如果不能忍受小的愤怒而考虑长远的谋略,恐怕有人会利用这个机会,那就不能对付了。皇上没有采纳。太原战后缺粮,李革运送七万石粮食来救济。兴定二年(1218),(朝廷)差遣粘割梭失到河东路,这时晚稻还没有成熟,下文书到行省要耕地毁苗,清除原野上的全部庄稼,李革上奏:今年雨水及时,秋天收成在即,如果命令耕地毁庄稼,百姓将不能忍受。诏令采纳了李革的奏请。

十月,平阳城被围困,城里的士兵不满六千人,多次出战,十天内受伤的人超过半数。征调吉、隰、霍三州援兵,没按时赶到。偏将李怀德用绳索吊下城投降,敌军从城东南攻入。随从请求李革上马突围出走。李革叹息说:我不能保卫这座城,有什么脸面见天子?你们这些人可以离去了。(李革)于是自杀。(朝廷)追赠我把他为尚书右丞。

赞曰:《传》中说:君子的言语,他的好处很多。徒单镒从容安闲地说一句话,从而使宣宗能立为皇帝,他的功劳很大。徒单镒出外任官,只有孙即康诡谲狡猾,于是骤然间官至宰相。古人所说的如斗筲一样才识短浅、气量狭小的人,大概就是说孙即康这类人吧。贞祐年间的执政大臣李革,可称为君子。他在进退之间,有古人做宰相的风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行路难

张籍

湘东行人长叹息,十年离家归未得。

弊裘羸马苦难行,僮仆饥寒少筋力。

君不见,床头黄金尽,壮士无颜色。

龙蟠泥中未有云,不能生彼升天翼。

【注】弊:同:破旧的。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诗与李白的《行路难》一样都属于乐府杂曲歌辞,均为古体诗。

B. 首句长叹息总领全诗,引出下文湘东行人对自身境遇的叹息。

C. 壮士无颜色写出了壮士面对窘境,容貌意态不再像往昔那样昂扬。

D. 本诗第七句采用了比喻手法,把泥中的蟠龙喻为盘曲泥泞难行的道路。

15. 结合全诗,分析湘东行人的情感。

【答案】14. D 15. 1)表达了湘东行人淹留他乡的羁旅之愁。十年离家归未得直接点出游子淹留之久,归家不得的乡愁;(2)写出了湘东行人穷困窘迫的惆怅无奈。弊裘羸马”“饥寒等写出游子窘境,因黄金尽无颜色写出壮士气短无助。

3)抒发了湘东行人时运不济,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龙蟠泥中喻指湘东行人时运不济,不能生彼升天翼则表达了湘东行人对自己怀才不遇境遇的愤懑。

16.补写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庄子在《逍遥游》中说宋荣子宠辱偕忘,毁誉由人:他面对世人的赞誉并没有变得更勤勉,而面对_______________”,这是因为他既能认清自我与外物的关系,也能___________”。

(2)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渲染了紧张肃杀、残酷壮烈的战场气氛。

(3)杜牧的《阿房宫赋》中点出了阿房宫地理走势的两句是________ _________

【答案】 (1). 1)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2). 辩乎荣辱之境 (3). 2)角声满天秋色里, (4). 塞上燕脂凝夜紫。 (5). 3)骊山北构而西折, (6). 直走咸阳。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人最终关切的,是自己的存在及意义。意义意味着价值,有意义的人生才是值得过的人生,人们愿意在有意义的事情上投入精力,正是因为这样的过程能够体现人生意义,那些不畏劳苦艰辛、积极求解人生真谛的人,不仅能赋予自己前行的力量,也能为他人点燃盏明灯,照亮生活的道路.然而,追寻意义的旅程,不可能是 的。现实中,有的人在浮华中迷失自我,被事物外在的表象遽挡了视线;有的人紧盯着物质财富,房子车子、票子样样不缺,精神世界却 ;有的人贪恋职位官帽,除此之外心无所寄情无所托,只能在 的焦虑中艰难度日。如果一个人缺少对意义的追问和思考,就容易受各种诱惑所扰。( ),进而陷入空虚无聊的境地,一个人只有让自己的生命走出自我狭隘的小圈子,与更远的远方和更多的他人相联系,才能走上通向意义世界的坦途。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一蹴而就 一贫如洗 患得患失 长此以往

B. 一帆风顺 倾家荡产 忧心忡忡 从长计议

C. 一帆风顺 一贫如洗 患得患失 长此以往

D. 一蹴而就 倾家荡产 忧心仲忡 从长计议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一个人如果缺少对意义的追问和思考,就容易被各种诱惑所扰。

B. 如果一个人缺少对意义的追问和思考,就容易被各种诱惑干扰。

C. 如果一个人缺少对意义的追问和思考,就容易受各种诱惑所扰。

D. 一个人如果缺少对意义的追问和思考,就容易受各种诱惑干扰。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干事创业的激情与斗志个人难兔会失去

B. 个人难免会失去干事创业的激情与斗志

C. 难免会失去干事创业激情与斗志的个人

D. 个人干事创业的激情与斗志难免会失去

【答案】17. C 18. D 19. B

20.下面是一名娱乐圈明星在其新书发布会上的发言片段,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

今天是我的大作发布会,也是我三十华诞,感谢各位嘉宾和粉丝前来恭贺.这部作品是我的呕心沥血之作,我将惠赠给在场的每位朋友,渴盼你们拜读后提出宝责的意见;我一定听取你们的高见,以便在今后的文学创作上更上一层楼。

【答案】①“大作改成新作

②“三十华诞改为三十岁生日

③“恭贺改成祝贺

④“惠赠改成敬赠赠送

⑤“拜读改成阅读

21.请把下图的中美贸易战的相关情况写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字。

【答案】中美贸易战由美国主动挑战中国被迫应战,中美的应对措施分别是开放国门,一带一路”“树立壁垒,勒索盟友;贸易战的应对后果是中国得道多助,美国失道寡助;贸易战的解决之道是合作共赢。

22.阅读下面材科.根据要求写作。

120181024,故宫博物院的家具馆对外开放,许多参观者第一次欣赏到宫廷紫檀家具的绝美。紫檀虽美,但它五年一年轮,千年孕一木

2)当下,对超速的渴望正涌动成一股潮流,高铁要提速,5G时代已经来临,生活节奏在加快。我报翻译速成班,一个月就能拿下口译资格证”“我刚买了明星快速养成手册,正在琢磨如何一夜成名”“我养猪只要两个月都能催肥”“一对一补课,保你每次提10,人们急于工作,急于学习,急于生活,急着看成效。

3)中国2017GDP增速为6.9%2018GDP增速为6.5%GDP减速的原因是为了提高经济质量,为社会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更好的社会稳定和更广的发展空间。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慢工出细活,久久方为功

紫檀珍贵绝美,在于它五年一年轮,千年孕一木积淀而来的羡世芳华。不得不感叹:慢工出细活,久久方为功。

慢工出细活,工艺铸造方醇,文化传承方香。从绣娘手中的叠叠红纸,到景德古镇的青窑白瓷,再到帝后鬓边的纹凤金钗,哪一样不是用一笔一划融入血髓,哪一样不是用一针一线缝经脉,哪一样不是用一刀一刻筑起脊骨?技艺里没有捷径,文化传承更不能执意速成。正如千年孕育的紫檀,工艺的流传,离不开匠人们溺于孤独的坚守;传统的更新发展,离不开文艺工作者们耐得寂寞的执着。倘若想在此求得快速成就,便如向老酒中兑水,失之醇香。

慢工出细活,个人生活方适,人生价值方高。喧嚣与浮华中,不少人追求超速的快意,幻想一夜成名的满足。诚然,高速发展的世界格局推动着人类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可诸多时刻的急功近利背后,深掩着浮于表面、随波逐流的焦虑;潜藏着根基不稳、大厦将倾的危险。被时代控制得像陀螺般快速运转的人们,可曾想过邀约几人在春日的木荫花事中誓摇扇吃茶,去雨后雾山中择草洗尘。侃家常趣话,做浮生幽梦,从生活琐事中抽身,这正是许多肆意享受生活的人们同我们的分享。

同时,那些想要成功一朝可得,名利一夕即来的人们可曾想过静心沉淀自我,淡定修炼己身?走过光阴美好的桃李时节,身处鲐背之年的许渊冲老先生依旧伏案研究,苦心孤诣翻译著作。按理说,如老先生这般学识渊博之人又何须再逐字逐句研究?可正是一词一句的积累才丰富了他的知识库,也为他的人生描金添彩。看到一个月拿下口译资格证的广告,不知先生是否会有伤悲之感?

慢工出细活,经济发展方实,国家进步方稳。无独有偶,慢工出细活,对国家建设尤为重要。不知道生的来源与基础而浑浑噩,便是最大的无知。中国昂扬奋进的几十年令人骄傲,可回头看去,人民公社大跃进的教训也历历可见。以史为鉴,进入新的历史机遇期的中国也更应沉着冷静,稳扎稳打走好每一步,才能有更广阔的天地任吾辈驰骋,才能有更灿烂的华章任吾辈抒写。慎始如终,不为败事。《道德经》的箴言从千年而来,谨诫不可迎头冒进,久久为功方能善始善终,精益求精方能日臻至善。

愚公移山,毅力之下是一土一木的工夫;精卫填海,决心背后是一石一枝的耐心。慢工出细活,是各事各业的态度;久久为功,是万事万物的定则。慢下来,多的是耐心,成就的却是辉煌。

四川省达州市2019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试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