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地父与子》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新授课】
语文吴丽芳设计理念
语文课重在品词析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在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情感体验中加深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和体会。语文教学倡导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学生在品位词句的过程中,不仅能积累语言,丰富词汇量,也能受到情感的熏陶,充分调动自身的体验融入故事中。
教材分析
《地震中的父与子》选自人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六组的一篇精读课文。从教材编排来看,本组课文都是以“父爱母爱”为主题的,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本组课文,能够感受到父爱母爱的伟大,体会作用通过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来表达情感的写作方法。这篇课文主要写了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有一位父亲在废墟中挖了38小时,终于救出儿子和儿子同伴们的感人故事。课文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父亲对儿子的爱和儿子对父亲的信任,
赞扬
了这对在地震中了不起的父子,感情真挚,文笔流畅。文中出现较多对人物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的描写,作者借这些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显得真实、感人。
新课标对小学高段的学生提出了这样的学习要求:阅读叙事性作品,能够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深刻的场景和人物,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之情,并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独立识字和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本课生字
词字数较多,字形叫繁,教师将在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的基础上,随文教学生字。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
学生能从文中读懂父
与子的伟大以及父亲对儿子的那份爱。但要学生从语言文字中品位父亲对儿子的那份爱和儿子对父亲的那份信任还是有难度的,
需要教师的引导点拨。同时,现
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习惯父母对他们的爱,很少能体会父母爱的方式。因此,学习本文也能教育学生如何去感受父母的爱。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杉、混”等8个生字,正确书写“杉、昔”等11个生字,并积累混乱、

废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父亲和儿子的了不起。
3.体会作者通过外貌、动作、语言等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体会父亲对儿子的爱和儿子对父亲的信任,感受这对父子的了不起。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通过外貌、动作、语言等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课时分配
这篇课文我一共安排了2课时的教学时间:
第一课时我将引导学生学生在掌握生字词和疏通文脉的基础上,
重点研读父
亲的“了不起”。从地震发生后父亲与其他父母的不同表现、父亲挖废墟这两个片段中,深入体会父亲的“了不起”。
第二课时将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重点品读儿子的“了不起”儿子在废墟中的表现来感受他的“了不起”。
。引导学生从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方法及手段
语文课的语文味是通过朗朗的读书声体现出来的,这篇课文主要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去感受人物形象。因此,本课我主要以“讲读法”为主,辅以想象朗读理解法、情景创设法以及多媒体辅助等多种教学方法。学法上,我主要采用“勾画圈点法”,“读中感悟法”,并渗透读、思、议、悟等学法,引导学生在读中悟情。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抓文眼,激发思维火花
导入语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和地震有关的课文,我们一起来读读课题《地震中的父与子》。读着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预设1.这是一场怎样的地震?2.这对父与子在地震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3.这对父与子是怎样的呢?
教师小结同学们,俗话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你们提的都是很有价值的问题。相信学了今天的课文,你们一定会有所收获!
【设计意图】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上课伊始,教师引导学
k
生对课题质疑问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
二、抓脉络,理清课文内容
导入语同学们,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地读读课文,想一想这是一场怎样的地震?
(生自由朗读课文)
教师引导同学们,课文读过了,谁来说说这是一场怎样的地震?预设大地震
教师引导你从那些字词句中感受到这是一场大地震呢?
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教师引导你是从地震发生过程时人们的影响上感受到的,那还有吗?
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学楼,已变成一片废墟教师引导哪个词最能体现这是一场大地震?预设废墟
教师引导同学们,在你的脑海中废墟是怎样的场景?预设教学楼坍塌了,面目全非,到处都是残垣断壁了。
教师引导是呀,这里再也没有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有的只是一片废墟;(生朗读词语)
这里再也没有漂亮的三层教学楼,有的只是一片废墟。

教师引导同学们,此时你对这场大地震有怎样的感受?预设1.这场大地震使很多人受伤,甚至死亡,很可怕;
2.这场大地震使孩子们不能再上学了,人们肯定很伤心。
教师引导但是在这样一场可怕,伤亡惨重的大地震中却有着一幅感人的画面,你读到哪幅感人的画面?
预设1.父亲不顾他人的劝阻,坚定留在废墟之中的画面;2•父亲在废墟中挖掘,求助儿子的画面;3•父亲救出儿子,拥抱在一起的画面。
教师引导这地震中一幕幕,一幅幅有关父亲和儿子的画面,都让我们感动,时,你能说说这是一对怎样的父与子吗?
预设了不起伟大感人
教师小结这就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我主要让学生解决课前提出的第一个疑问,
感受大地
震的影响,学习“废墟“一词;再让学生说说文中感人的画面,引出对父与子的社…*评价。
三、抓文字,研读深入脑海
教师引导下面就请同学们默读一下课文,从哪些地方你感受到了这是一个“了不起”的父亲,把你找到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一)感受父亲的身体疲惫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教师引导说说你的感受,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受到了父亲的了不起?
预设他用手挖了36小时,一直没有休息,也不顾自己的形象,所以感到父亲很了不起。
/

教师引导是呀,这位父亲面对这片废墟,他不停地挖呀,挖。同学们,小时有多长,你还能换种方法来说说吗?
预设他挖了一天一夜。
教师引导在这一天一夜里,父亲有休息过吗?有吃过饭,喝过水吗?预设没有。
36
教师引导一个正常的人,他这样不吃不喝,不停地挖,他难道不累吗?父亲为什么不停下来休息一下,喝口水呢?
预设因为他急着救出儿子,他想到儿子在废墟之下等着他,所以他要争分夺秒救出儿子。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教师引导我们再读读这句话,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1.我感受到了父亲虽然很疲惫,但是为了儿子,他不停地坚持挖。2.我感受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
教师引导同学们,父亲就这样挖了36小时,为什么作者不直接写36小时,而要在前面罗列那么多与时间有关的短句呢?
预设这样写能够让我们感受到父亲的劳累,疲倦。
教师引导你的理解那么深刻,那你来读读这句话,一定读得很好。学生读得慢一些,感受父亲在挖掘时候的疲劳。)请多名学生朗读
教师小结父亲不顾劳累,疲倦,不停地挖了38小时,难怪说这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
(二)感受父亲的孤独无助
教师引导我们再一起来读读这句话,从这句话中你还能不能读出别的?预设从没人再来阻挡他,我知道了以前都人来阻挡过父亲。
教师引导这位同学真了不起,发现文字背后隐藏的秘密,那哪些人来阻挡过父亲
(引导

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找?
预设
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没有希望了。”

消防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
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我能理解,可这样做,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马上回家吧”。
教师引导那么多人都来阻拦过父亲,但是好心人拉得住父亲吗,面对好心人的阻拦,父亲却充满希望地说:谁愿意帮助我?(朗读)
消防队长挡得住父亲吗,面对消防队长的阻拦,父亲恳请地说:你是不是来帮助我?(朗读)
警察劝得住父亲吗,面对警察的阻拦,父亲恳求地说:你是不是来帮助我?(朗读)
教师引导这样一次次阻拦,父亲都置之不理,在他们眼中,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预设他们一位父亲精神失常了。
教师小结可是,我们的父亲他的心里,脑海中都只有儿子,他想的只有怎样救出自己的儿子!
教师引导在这个救助的过程中,没有人来帮助他,也没有人理解他,你觉得父亲的内心是怎样的?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不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预设1.他是一位为了儿子不顾自身安慰,尽管这里还很危险,但是他只想

救出自己的儿子,不顾他人的阻拦,怀疑。
2.他的内心很孤独,但是又很坚定。
教师小结父亲不顾他人的阻拦,默默仍受内心的孤独,无助,难怪说这是
一位了不起的父亲!
(三)感受父亲的坚定执着
教师引导父亲的身体很疲惫,在这个漫长的挖掘过程中,他又孤独,但是又坚定。读着这句话,你还看到一位怎样的父亲?
预设我看到一位疲惫,头发蓬乱,长满胡须,双眼布满血丝的父亲,手上,身上都是血迹的父亲。
教师引导这是对父亲的外貌描写,那你能想象父亲挖废墟的过程中,他会遇到哪些惊人的场景呢?
预设1.父亲要搬走一些砖石,瓦片,砖石扎伤了他的手,钩破了他的衣服;2他可能会挖到一些孩子的尸体,他可能会一位是自己的儿子,他的内心经历许多次惊吓。
教师引导尽管砖石钩破了衣服,瓦片扎伤了手,在挖的过程中还会挖到许多冰凉的尸体,但父亲都一次次克服,坚持下来了,是什么使他坚持到现在呢?文中有一句话反复出现了?
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教师引导这句话一直伴随着父亲救出儿子,一直伴随着父亲一刻不停地挖38小时,这是一句充满魔力的话。
教师引导当父亲知道儿子被埋在废墟之下时,他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预设伤心难过;
因为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还跪在地上大哭一阵。
教师引导但是当父亲想起一句话时,他坚定地站起来,走向废墟,一起读:不论发

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朗读)
在挖掘的过程中,当父亲一次次遇到困难,想要放弃时,她总会想起他对儿子说的这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朗读)
最后,他救出儿子,欣喜若狂的时候,他知道这一切都靠了那句他对儿子说过的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朗读)
教师小结父亲坚信儿子还活着,不顾身体和心灵的折磨,不停地挖,难怪说这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
..............................
【设计意图】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体验的和理解。这环节我仅仅围绕一段话展开,引导学生感受一个真实的父亲,体会父亲在挖掘过程中的心理变化过程,从而更深体会父亲的了不起。
四、抓体验,保留阅读期待
教师引导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此时,你对这位父亲又有哪些自己的感受?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不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预设1.这是一位非常爱儿子的父亲,即使不吃不喝不睡,他也要救出儿子。2.这是一位非常伟大的父亲,他和其他的父母都不一样,永远坚信自己的儿子还活着,即使在没有希望的情况下,也坚持到底救出儿子。
3.这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父亲,在危险中不顾自己的安慰,痛苦,一心只想救儿子的好父亲。
结课语阿曼达有这样一位了不起的父亲,真让人羡慕,那废墟之下的阿曼达他又

在想什么呢?我们下节课再学!
.4-*'
*-■4--*--■•--IMI
-■*-
■■K-4••

【设计意图】以这样的方式来结课,能让学生将本课所学的语言得到积累,更好感受父亲的了不起。同时采用悬念结课的方式,能保留学生的学习兴趣。
■4■晋■-..■-B1.■■■-.■■■
--
■|>=■.u-■■■■-■*會■■■■■■■舀.■■■.■■■■■■■■••|
作业布置
1.抄写本课的生字词语,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2•小练笔:写一写废墟之下的阿曼达内心会想些什么。
【设计意图】布置有层次的作业,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发展。同时
也有利于学生在课文学习语文,激发语文学习的热情。
<*P94■»9■■*R-«
«HL4■....W9V-IW-V-»W44^-1
豐鼻■fifi■1■■if»
板书设计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厂父亲----伤心孤独坚定惊喜了不起Yj儿子
.■■■■•■■■■■■■■■■■■■l-l;*4
■■■■■■■•
a-At
*4*'■*■£■***■9-R--flJtk--l-4iik'-8#afe--
【设计意图】和美语文倡导“找出一个点,拉出一条线,围成一个圈“的语
文教学方法。因此,我设计这样的板书,整课围绕“了不起”这个点,拉出父与儿子两条线,同时围绕父亲的内心变化围成课堂的一个圆

《地震中地父与子》教学设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