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何妙处”如何回答

发布时间:2020-02-27 06:45:22

2122阅卷报告

21、“有何妙处”的意思是“题目起得好,好在哪里”,涉及的是题目的准确、优美、有力度等。回答的内容应该包括:

一题目本身的表达效果,比如是否运用了修辞(比喻、双关、拟人等),感情色彩的强弱(反问句感叹句等),语言本身的特色(委婉、含蓄、优美、生动等)。在答案中,第二点的前两句就属于这一方面,“新颖别致”(不是仅仅“纪念XXX”),“简洁凝练”(只有五个字却表达了丰富的意思,又准确地概括了亡者的人格特质)——这一点是回答“妙处”时必不可少的,但是绝大多数同学根本没回答这一方面的内容。

二题目的内涵。题目的基本作用是概括文章内容、突出文章主旨、吸引读者兴趣。起得好的题目必然是能够准确涵盖文章主旨的。所以回答“妙处”也一定包括题目是如何用简洁的几个字反映了主旨。在该题中,就是要解释清楚“平淡的隽永”的意思。

三是题目的作用。回答“题目的作用”和“题目的妙处”在思路上有许多重合之处,这是因为题目起得好必须建立在题目已经较好地完成了它的基本功用的基础上。而这两类题目的不同,我以为是,妙处题要更侧重“准确、优美”等表达效果,而可以较为简略地回答题目的基本功用,比如在该题答案中,第二点的后两句就比较笼统地提到了题目的作用;作用题则要更多地侧重题目的基本功能:如何涵盖了文章内容,如何吸引了读者兴趣,如何突出了文章的主旨等。

以上是这类题目的答题思路,在阅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较多,列举如下:

一不看题目,没读懂题目意思,没有答题思路。很多同学完全是把自己知道的所有散文知识往题目里填塞,不看题目问的什么。比如回答“使文章结构完整”,题目是文章必不可少的,少了题目就不再是一篇文章了,回答这一点实属废话;比如回答“和结尾相呼应”,问“尾段作用”应该考虑是否和上文有呼应,而问“题目妙处”,却显然不应回答它和下文某处相呼应,题目涵盖全文,也是阅读的开始,不是题目呼应文章中的某处,而是文章中的某处去呼应题目;比如回答“升华全文”,“升华”通常指在已经有一定的文本基础上,使文章的思想境界提升的结尾段落。

二对文章理解不到位,对标题理解不透彻。题目“平淡的隽永”其实是对丁聪一生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很多同学都知道要解释“平淡的隽永”,可是对于“平淡”和“隽永”到底指什么没有深入思考。比如回答“平淡指丁聪死得很平淡,没有大操大办葬礼”等,仅仅把对平淡的解释停留在了表面上,没能看到“死得平淡”缘于“生的平淡”,是丁聪在世时平淡谦和的个性决定了他没有在死后大张旗鼓劳师动众地开追悼会。因此对于“平淡”的解释最终要落脚到丁聪的人格特质上。

三对具体词汇不理解。比如绝大多数同学都不明白“隽永”的具体意思,所以更谈不上解释出“隽永”的具体内涵,仅仅用文中“这平淡才显出了隽永”去回答。再比如“平淡”一词常用来形容文艺作品的不加雕琢、质朴悠远,或者称赞某人品性的浑厚淡泊,绝不是指默默无闻、平庸无味之类的意思。这提醒同学们在平时对于常读常用的文学语言词汇要有准确地把握,多查字典多积累,切不可含糊敷衍,否则关键时候就会抓瞎。

22、题目中“有何启迪”并且“结合文本”,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结合文本具体地分析、提炼、概括,还要讲明丁聪到底给了你哪些“启示”。这个题目难度一般,很多同学都得了满分,出现的问题现总结如下:

一只有启迪,没有结合文本分析,或者很简略地写“丁聪画画的经历启迪我要……”,那么每点只能得一分。此外,只取答得较完整较准确的三条采分,答很多条,虽然都对但很简略,也是三分。

二对启迪的分类比较混乱,缺乏概括总结的能力。文章看似很零散地介绍了丁聪的一生经历,事实上是通过精心选取事例向读者展现了一个人的完整风貌。从画画的经历、到反右和文革,再到晚年,其实分别展现了丁聪对理想(其中包括对于追求理想过程中的挫折)、对社会(包括对国家、对当局)、对他人(包括对父亲、一般人、朋友、作者)、对生活(包括对死亡、对挫折、对不公、对病痛)等四个主要方面的态度和面对方式,在每一种态度和方式中都鲜明地展现了丁聪的性格和人格的光辉。而很多同学在总结的时候分条比较混乱,比如三条都讲关于追求理想的,那只能得一分,比如把刚正不阿和风趣乐观放在一条里等等。

三概括不准确,或者较多地注重了丁聪性格上的而不是品质上的特点。事实上性格各有不同,生活方式各有选择,未必有高尚卑劣之分,而品质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列举一些错误的总结,比如“干一行、爱一行”,丁聪的人生理想是自己选择的,不是被安排的;比如“做自己想做的事”,理想和想做的事不是一回事;比如“人生不应该追求轰轰烈烈”,过度推导,丁聪追求了平淡的人生,不意味着人就不能追求轰轰烈烈,这只属于个人选择;比如“不要轻易向他人低头”,丁聪的不低头是为了保护朋友,维护尊严,不是毫无缘由的。

“有何妙处”如何回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