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核舟记》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发布时间:2020-03-08 18:20:14

《核舟记》公开课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

核舟记

  目

语文

年级

八年级

教学时间

一个半课时(65分钟)

学习者

分析

初二学生对于微雕的工艺美术和雕刻技术知道的不多,因此容易激发兴趣,但同时对艺术形象的设计,艺术主题的背景,描述的说明顺序可能不是十分清楚,因此教学中除掌握文言文中基本的实词用法,句式特点以外,这些都应该在探究学习中有粗浅的涉猎,并能对核舟的艺术价值做初步的鉴赏。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了解核舟记的艺术形象,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工艺雕刻技术的热爱之情,同时激发他们涉足这一行业的理想和激情。

2. 借核舟艺术形象的分析,让学生领会我国传统技艺的造型和结合主题的设计原则,让学生体会我国古代文化艺术所取得的的巨大成就。

二、过程与方法

1. 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探明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

2. 学习掌握本文说明和描绘相结合的笔法;

三、知识与技能

1. 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和句式;

2. 了解一些我国古代艺人高超的雕刻艺术;

教学重点、难点

1. 帮助学生树立核舟的空间概念,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主体部分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2. 品味语言,真切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

教学资源

 实物模型,图片,课件,音频,视频, 板书

 

  《核舟记》 教学活动过程描述

 

 

 

 

 

 

 

教学活动1[微软用户2] 

1.导入新课

1、  提问:大家了解微雕艺术吗?你见过大米粒上雕刻一幅山水画吗?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2

2、  然后出示课件中的两位微雕大师相关图片,指导学生认识微雕艺术家在显微镜下的工作平台,以及他们的作品,想象微雕艺术家需要具备哪些功力?激发他们对祖国灿烂文化的崇敬之情,

3、  最后出示链接的一则相关报道:微雕国宝现在何处?引出课文中所写的核舟,同时做好解释:在同类果核中桃核最为坚硬,但古人又认为桃核辟邪,因而桃核微雕作品成为稀世珍宝,而这样的微雕大师也是凤毛麟角,激发学生对艺术品的向往之情。

 

 

 

 

 

 

 

 

教学活动[微软用户4] 2

 

 

二、进入第一板块:理解课文

1) 让学生对照注释,查阅工具书,正确阅读课文内容,:课件(字词略)

2) 教师范读,学生朗读之后进行领读示范,纠正之后,播放课文朗读视频,让学生听读之后,第二遍随着轻声朗读,最后齐读。

3)正确翻译理解课文内容。

1、分组合作探究全文,首先进行组内的快速讨论,分别让组内推举学生代表,每组负责一段文意的疏通,在解释的同时,同组学生可以进行适当及时的纠正和补充,其他组的同学可以现场提问,解释组的同学负责解答,实有困难的由教师来解决。

2、解释以后,出示课件。归纳本课的重点实词和特殊词语句式的运用。

其中涉及古汉语中数词用法,并让学生和现代数量词修饰名词的做法进行比较掌握。对于《赤壁赋》以及《后赤壁赋》让学生放到课后去了解(课件略)

3、再次进行总体的译文对照。之后,出示当堂的课文理解巩固练习。(课件略)

4、要求每位学生画出核舟的艺术形象。

 

 

 

 

教学活动[微软用户6] 3

 

三、进入第二模板的教学:研习课文

1. 学生齐读课文后提问:作者在介绍核舟的艺术形象时,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安排的?(讨论完成)

  船舱——船头——船尾——船背(空间顺序)

2、在具体的人物位置,对联先后介绍中,又有哪些小的顺序安排?(引导学生思考后回答),从而体会文章在说明具体的事物时,整体安排和局部安排的合理统一。

 右刻——左刻   居右者——居左者  中峨冠而多髯者,佛印居右鲁直居左,结合古代书的竖行排版,从右阅读的习惯可以看出,局部顺序的安排,总是遵循从右到左的次序。

 

3、从核舟的艺术形象可以看出古代艺术家在作品中的美学观点有哪些体现?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提示:核舟中人物造型的对比,例如僧俗的神态对比,两个舟子一动一静的对比;核舟整体色彩与刻字色彩的使用对比;船头和船尾的设置对比等,体会艺术的层次美,差异美,意趣美。

4、讨论结尾总计一节的具体作用。让学生明确它在表现艺术主题形象的复杂性和反衬雕刻家的高超技艺的作用。

 

 

 

 

 

教学活动[微软用户8] 4

 

进入第三模板的教学 :品味课文

1.再次朗读课文,在品读中感受课文说明和描绘相结合的写法。

2、提出以下问题,要求学生在朗读中思考品味:

   核舟的来历交代,起到了哪些作用?

   在说明核舟的整个过程中,讨论:介绍船头部分,主要说明了什么?

描述船头三人的神情态度。

分别由学生朗读描述苏轼、鲁直(黄庭坚)和佛印神态的句子,说说雕刻者是要竭力渲染他们此时此地的什么样的心态?

1)从“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右手指卷,若有所语”和佛印的“矫首昂视”可以看出,雕刻家的意图是要表现他们豁达、放旷的胸襟,说明他们在山光水色的掩映之中完全忘记了现实的烦恼,而陶醉在眼前画卷的美好意境里。

(2)作者在说明船头三人时,着墨较多的是谁?为什么?

这当然是“东坡”。三人中,苏轼居中,作者起笔直逼其面:“峨冠而多髯者“,因为刻得用心刻得仔细,作者也就说得真切细腻。所以如此,一是雕刻者的安排本身如此,说明者当然不能违背其“初衷”;二是核舟的雕刻主题是“盖大苏泛赤壁”,这样说明,才能与其主题吻合。否则,松散割裂,不知所云。

(3)你从哪些描述可以看出雕刻家技艺的奇巧、精湛、无微不至呢?

表现这一点的地方较多,如对东坡外貌的刻画,对东坡、鲁直“衣褶”的介绍,对佛印左臂所挂念珠的说明“珠可历历数也”。

面对舟尾的说明和描述,继续提问:

(4)第四段描述“舟子”神情动作渲染了一种什么气氛?为什么要这样写?

两“舟子”虽神情有异,一个“若啸呼状”,仿佛是在那里呼唤清风,显得悠闲自在;一个“视端容寂”,仿佛在专注听“茶声”。但表现了一个共同的氛围,这就是愉悦、轻松、活泼自乐。再加上船楫的“横卧”,更加暗示出有楫同于无楫,有舟子等于没有舟子的一种放任自流的境界。

这样写,是为使船尾之境与船头之情遥相呼应,实现对船首氛围的烘托或者沟通,从而共同成就“大苏泛赤壁”之“泛”。

最后,综合全文思考:

(5)第二、三、四段是写船的正面,作者先说船舱,再说船头和船尾,这是一种结构顺序的安排,你认为可不可以先从船首说起再说船舱,最后说明船尾情况呢?两种顺序安排,哪一种为上?为什么?

改用从头至尾的程序更符合方位的系统,从说明的客观效果看,也是很好的。但却不如原文顺序为佳。

综合文中第二、三、四段,这一部分实际上是一幅栩栩如生的“大苏泛赤壁”的生活画卷,生动极了。作者是这样来描述的:先描述人物活动环境或背景,船舱的描述是交待环境,幽雅恬静,玲珑剔透;而窗上刻字则暗示活动的背景,正当山高月小之夜,水落石出,好一幅波平如镜令人心旷神怡的江上风月。当然,这里十六字的雕刻足见雕刻家的结构艺术,小小一舟自不可移来江上风月,而文字则可打破时空,成功地展示了小舟外的艺术空间,也更成功地冲破了数百年的时限。

在此场景下安排神情各异却志趣相投的一群人物出场,就显得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人与景、景与人的互相映照、烘托,堪称获得妙绝和谐。

 

 

布置作业:1、 课后练习

     2、完成对家里一件工艺品的介绍。

 

板书设计:

 

   ---概貌: 舟首尾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舟的正面船舱 游览者 舟子

核舟  ----分写 舟的背面  提名 篆章 技艺奇巧

 

    ---总计   一舟的整体统计

 

教学反思

《核舟记》是我本学期的一节公开课,因此我的国培作业也就选择了它。

核舟属于我国的微雕艺术作品,学生对此知之甚少,因此有必要借此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并就核舟的形象设计来解读我国传统美学的部分观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另外本文作为说明文学习更是一篇佳作,无论是它的说明顺序的安排,还是说明语言的运用都极具特点,加上文言文基本的要求,就成为我构建教学三维目标的基本想法。事实证明,我的目标确立是正确的,教学也达到了如此的效果。

在具体的目标实施过程中,多媒体的展示导入成为我本节课最大亮点,几乎所有人在屏气凝神的观看,学生对微雕艺术的了解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接下来的课文疏通与实词掌握中,我把学习活动的舞台交给了学生,学生的合作探究,登台展示,集体纠错,把整节课的知识目标得到了最大化的实现。事后我觉得,唯一欠缺之处在于,我没有及时的对文中的实词,活用词,通假字,数词直接修饰名词的现象进行总结,并在媒体上呈现,缺失了巩固这一环节。在自习上,我及时做好了补救。

在实施第二板块的环节中,我的讲析似乎少了点。学生可以明白文章的顺序安排,但对核舟本身的艺术形象构建的美学特质,并不能自我获得,这一点,我没有进行放开的态度去处理,更没有把类似的艺术作品带入做深入的分析,因而学生获得的印象比较肤浅,只是大致知道了作品的设计讲究意趣美,对比美,色彩美,和谐美。但鉴于学生的接受能力,及后来《苏州园林》,《桥之美》等课文的美学知识渗透,我处理的时候淡化了,这也是从全局出发的一种考虑。

相对来说,第三版块的教学罗列的内容较多,提问思考较为充分,学生对核舟艺术形象的理解充分到位,一些细小的问题有了触及,对于开发学生的想象力,鉴赏力,分析能力都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一个存在的问题在于,媒体的使用成为大家议论的焦点。我没有在第二课时使用。我的想法是:媒体的使用不需要重复,更要讲究成本。至于教学效果,从学生的反馈来看,都不错。

课后的作业,练习册的拓展作业,学生完成的都比较顺利。我想一节半课能收到这样的效果,这节课还算成功。当然教学的方式及方法无止境,我会在自己的不断反思中,对每一课进行精心的准备,力求达到最佳效应。

11《核舟记》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