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中生成性教学与预设性教学相互作用

发布时间:2014-03-05 14:26:33

略谈语文课堂中生成性教学与预设性教学的相互作用

[摘要]预设性教学和生成性教学是相辅形成的,预设是生成的前提,预设对生成具有引领方向的作用,预设使生成更具目标性;生成性教学为预设性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生成是在预设基础上的提高,生成促使教师在预设时考虑得更广泛周全。

[关键词] [htk]预设性教学 生成性教学 相辅相成

预设性教学是传统语文教学的主要模式,即把“明确的预定目标以及对预定目标的达成”作为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总是把在课堂上把备课时所定下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方法按部就班地在课堂上完成作为教学成功的衡量尺度,也就是实现教学的预设性便是这种教学成功的标志。但是,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随着语文教学课程改革的发展,新的语文教学理念不断深入人心,更为科学合理生动的生成性教学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生成性教学是指教师根据课堂中的互动状态及时地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行为的教学形态。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科教学已经从强调目标和计划,发展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体验。这种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必然孕育出许多生成性因素。然而提倡生成并不等于否定预设,预设性教学和生成性教学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一堂优秀的语文课就要把生成性教学与预设性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语文教学中预设与生成有着密切的关系,相互的作用,对于生成来说,预设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预设是生成的前提。美国课程学家艾斯纳认为在课程计划中存在两种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教学性目标是在教学计划中预先规定好的,它预先规定了学生在教学后应获得的知识与行为。这与现在所说的预设性目标类似。而表现性目标则不明确规定学生在学习完成后所应达到的结果,而只指明学生将要遭遇的情境、将要处理的问题和将要从事的活动,强调学生在学习中个性化的表现和个人意义的获得。这也类似于现在所说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教学关注表现性目标,但也并不是对教学性目标一概斥之,而是在承认教学性目标的前提下使表现性目标凸现出来。因为没有精心的预设就不会有生动的生成,没有预设的教学就像没有制定战略战术的作战,是必然会失败的。预设的教学是教师在充分掌握了教材,估计了学生的接受能力,设想了最适合的教学方法后付诸实施的教学行动。课堂的生成是在预设的基础上产生的。预设具有生成无法完全做到的系统性。

语文课堂中生成性教学与预设性教学相互作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