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鲁迅小说中月亮意向的运用

发布时间:2012-02-29 01:13:41

浅析鲁迅小说中月亮意向的运用

月亮的意象在我国文学发展的长河里历来被多情的文人们所惯用,在不同的心境,阐发出不同的韵致,因着阴晴圆缺的轮回,变幻出不一样的喜怒哀乐。读罢鲁迅的全部小说,发现月亮在其小说里面作为一个独立的意象被反复运用,究竟是什么力量让鲁迅对那片月光情有独钟,而又是什么样的情愫,让他的月亮超越时空超越文本而卓显出一种独到的深刻?本文将结合鲁迅小说在其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所赋予的深刻主题来揭示月亮在此丰富的内蕴。

在鲁迅为数不多的小说中,提到月亮的就大致占了三分之一,比如说《故乡》里面,少年岁月夜晚瓜田里的记忆里是“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狂人日记》里一开篇就是“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从一片澄静里道出一段对封建礼教的控诉;又比如《弟兄》里面,“经过院落时,见皓月已经西升,邻家的一株古槐,便投影地上,森森然更来加浓了他阴郁的心地”,通过月光的皓然对比显现出沛君“兄弟怡怡表象下隐藏极深的自私”。如是种种,我们便不难看出鲁迅先生对于月亮所投注的深厚感情,在小说的文字里展现地淋漓尽致。

但是,这些月亮在不同的篇目里面所代表的象征意义亦有着差别。下面,我们将就其中的部分例子进行浅近的分析探讨,总结出三种鲁迅小说中月亮的特殊意义。

首先,要说到的第一类是月亮作为鲁迅童年宁静幸福生活的缩影,就像《故乡》和《社戏》当中,“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散发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汽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汽里。”这里的月,是鲁迅关于人生初年无邪岁月的一种追忆,是为时不多的干净记忆的代表,我们亦可以说是他“童年世界的精神回归”。可以看出,月亮在当时的鲁迅眼里,是美的象征,是人对于善和美的出于本能的追求。自然的美,被灌注了生命最初的活力与纯净,散发出乡土气息里浓浓的温情。

另外要补充的一点就是鲁迅先生因为怀着对故乡的一种深深的眷恋,而这轮月,恰恰符合了中国传统文化里明月寄乡愁的观念。这种观念由来已久,在千百年里一直被人们所颂道,如李白在《静夜思》里面写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不难看出,月亮已经成为了传统意义里对于故乡情感的一个被模式化了象征意义符号。这些观念在无形中对鲁迅思乡情结产生着影响,冥冥中,让鲁迅在浓重的思乡情绪里把眷恋投注到了月亮之中,而显出别一般的钟爱来,浓重的乡思和乡愁得到了舒泄,即所谓“怀旧情结的外化”

正是因为童年时期月亮给自己的恬淡的回忆,月亮也便成为了一种力量和希望的象征,这是月亮的第二层内涵。在成年之后巨大的精神压力下,曾经的记忆始终占据心灵一角,成为足以温暖心田的一股力量和精神上的寄托,支撑着鲁迅在革命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在身后的光辉里照耀着前进的方向而不至于迷失。此类的代表有《孤独者》中的月亮。文中说“潮湿的路极其分明,仰看太空,浓云已经散去,挂着一轮明月,散出冷静的光辉”,还有“我的心地就轻松起来,坦然地在潮湿的石路上走,月光底下”。在此时,所有的绝望与痛苦都达到了顶峰,就开始了为摆脱而进行的剧烈的挣扎,然后“由极度的痛苦恢复到平静,把痛苦内化,隐藏在心灵的最深处,开始新的挣扎,新的努力”,平静后得到片刻的超脱,而沐浴在月光中即是这一情感的实物化,“冷静的光辉”给予他力量,给他拿起武器继续战斗的信心。这里恰好是符合了鲁迅“‘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和对于生命的悲剧性体验”,正所谓在绝望的深渊里探索新的奋取以及追寻新的抗战因素。

然后,第三类即是正义的化身,光明的象征,作为封建势力、愚昧保守思想的对立面而存在,从天空的高度批判揭示“几千年传统文明负面病根”。这同样与鲁迅先生从儿时就萌生出的对月亮的情愫是有关的。鲁迅深爱着月光,也爱着寂静的夜,明月是刺破长夜的光源,在黑暗里给人以镇定和安慰。漫漫的黑暗里,需要有一种力量来拨开云雾,这种希望,被寄予在月的明亮里。比如在《狂人日记》里的月光,“狂人”在看到“很好的月光”的时候,心里就会觉得踏实坚定,月光是他精神上安全感的源头。又比如在《肥皂》中,“他看见一地月光,仿佛满铺了无缝的白纱,玉盘似的月亮现在白云间,看不出一点缺”,映衬中,那月光下的假道学的外衣掩盖下的卑鄙丑恶的灵魂就活生生地展露在我们眼前。白天的光鲜热忱褪去,在无缝的月光里剥落虚伪的国粹主义。此时的月亮,就是正义进步的象征符号,与传统保守势力相抗争,对于封建卫道士和落后的思想给予无情的嘲讽。

在中国古代诗词里面,月亮因为其自身的浪漫和神奇色彩,一直受到历来文人们的喜爱而在诸多作品中留有身影。但鲁迅小说里的月亮与之相比起来,却有着诸多的不同,在古代诗词里面,月亮更多地带上了一种悲凉的氛围,大多用来表示远游思故乡的深情,思妇怀人的哀愁,时过境迁的叹息,寂寥孤独的映衬等等。

而鲁迅小说里的月亮,很显然是超越了这些传统意义上的象征意象的,月亮在鲁迅的笔下不仅仅是相思的代言词,不仅仅局限于月亮圆缺的外形特点和金黄美丽的色泽而阐发出的哀怨缠绵,而是结合时代的背景,更深切地揭示出明月的独特贞洁。更多的褪去了感伤的色彩,升华扩大到整个人类整个民族的高度,显示出一种对于希望的渴求,对于信仰的坚持,亦是对于绝望所做的顽强的反抗。

此外,还必须要说的一点就是,月亮的一个特点就是它在夜晚出现,它会升上去,但也会落。它有圆,亦会有缺。正如同革命的形势一样,掩藏着的是种种不确定的因素,谁人也猜不透。云彩飘过,月的光芒也许就会被遮掩。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作为邪恶愚昧封建势力面对立的那片月,在形势的逼迫下,会升起希望,又会落下去。因而,狂人在“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的情况下,会透露出先知者承受沉重压力时的力不从心和对于迷茫未来的不确定,会对于庞大黑暗笼罩下难以扭转的现状的不自信,是在所谓的彷徨中漫长的等待。又或者说,“月亮并不能维持黑暗世界平静安详的正常秩序, 尽管它在夜空高悬, 但它始终无法将大地照得如白昼般明亮, 它还有许许多多找不到的阴暗邪恶的角落, 即使在它照得到的地方, 它一样无法遏止罪恶的发生”。月光下鲁迅的步伐,因此也“并不是一种目标明确的前进”是为了证明“生命是一种鲜活的存在,是对现存状态的一种抗争与背叛”而显出黑暗混沌中前进的艰辛与沉重。

同样,当月亮落下去的时候,愚昧封建的强大势力又会全部重新活跃起来,像《药》一开篇就说“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阴冷的环境铺开在我们的眼前,科学与觉醒的旗帜在封建的大背景下终究没能树起来,月亮落下去了,麻木的民众依旧沉睡。鲁迅先生在这里仍然以一种委婉的方式,表达着他的无奈,在现实面前月亮的局限性。从这种痛苦的无奈中,月亮便带上了一层深重的悲剧色彩。

但是,月又还是会不断升起来,哪怕是新月,上弦月,不完满的月里面也承载着希望,淡淡的月光也能给人传递出一种信息,那就是黑暗还没有完全统治世界,仍旧存在光明使人不至于焦躁绝望。这种关于美好的憧憬,关于未来的想象,关于灰暗社会的一种反抗精神就永远存在,也许微弱,也许不成熟,但是至少有或大或小的寄托而不断得到或深或浅的慰藉,这样就永远不至于绝望。就像《孤独者》里,照耀他心头的那片月,在大悲大喜之后,仍然默默地给予着信念。不仅仅是给鲁迅,而是给更多的革命战斗中的勇士们以勇气。

除了以上提到的文章中的月亮之外,鲁迅先生的其他一些文章中虽没有正面再写到月亮,但是,在经过冷处理之后的文本里,我们仍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满目月光,弥漫在字里行间,使得整体的语言风格,思想内容都仿佛被月光过滤了一般而展现出非凡的冷峻峭拔。可谓之是“无一字着月,冷峻清辉毕露。”

月亮是鲁迅文章里的意象,但更像是鲁迅自身的一种写照。如同月光一般,在黑暗社会吃人社会中所绽放出的灿烂光辉,以冷峻的姿态俯看着社会人生,一双睿智深邃的眸子洞穿世间的种种,一切丑陋抑或是美好赤裸裸地就尽收眼底。中国俗话里“月黑风高夜”被形容为做坏事时的背景,亦可以看出,邪恶腐朽的势力是惧于郎朗的明月的。而这轮月,就是鲁迅先生手里的那一杆笔,行使着匕首一样的锐利,刺破夜色,刺破黑暗。

最后,我想用增田涉的一句话作为结尾,它是对鲁迅先生的一句评论,从中我们上升为对整个民族品格的一份期待“漆黑的夜里,只有一个窗门照耀着,那不是月光,但我好像感到这时的鲁迅是在月光里。在月光一样明朗,但带着悲凉的光辉里,他注视着民族的将来。”

参考文献:

1赵卓《鲁迅小说叙述艺术论》,首都示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吴福辉、陈子善主编《阿Q正传·铸剑(现代作家精选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3史志瑾《鲁迅小说解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4王景山《孤独的战士——<彷徨>心读》,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李明《鲁迅自我小说研究》,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

6、钱理群《鲁迅作品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7江苏省鲁迅研究会编《世纪之交论鲁迅》,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8王吉鹏等《鲁迅与中国文学比较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浅析鲁迅小说中月亮意向的运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