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解读

发布时间:2019-09-09 07:30:41

Logo ™ 汽车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解读 ---宏观经济、行业走势的视角 ™ 上海财经大学 张银杰

Logo

Logo 经济环境 产业政策 行业特征 行业竞争程度 市场地位 管理层素质 宏观环境 法律制度 行业周期 行业的整合状况 营运效率 财务状况 行业走势 企业状况

Logo

Logo

踏对周期,意味着逃顶抄底。能完全做到抄底逃顶的企业基本是不存在的,但可以尽量努力争取做得更好。

2、企业要学会顺周期性,并要知道中央政府的政策是逆周期的

顺周期是指在时间维度上,复苏和繁荣时企业要抓住大好的商机,让企业有个突破式的发展;衰退和萧条时企业要谨慎投资,过冬的思想和准备。

中央政府一般都是逆周期的,中央政府担心正反馈机制放大繁荣和萧条周期,加剧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并导致或增强经济体系的不稳定性。

企业家对经济走势要有前瞻性,提早做好应对准备,采取相应的避险措施,企业就不会盲目跟着宏观经济走势大起大落,才不会被轻易淘汰。

企业家要能预警,还要能预先看到经济发展的机会。

企业顺周期的弊端,是有些时候企业都顺周期会造成追涨杀跌的结果,从而给企业和投资者带来损失。

影响一国经济增速的因素有趋势性因素和周期性因素两方面。

趋势性因素,是指决定经济运行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基本走向的各种因素,诸如要素投入因素、资源禀赋因素、生态环境因素、体制机制因素等。

周期性因素,是指影响经济运行短期波动的各种因素,可分为两大类:

第一大类是经济体系本身的使其向上扩张的因素和使其向下收缩的因素。向上扩张的因素和向下收缩的因素形成的两种力量此起彼伏、此长彼消,各自积蓄到一定程度而交替起作用,形成经济的短期波动。

第二大类是逆周期调节的宏观调控政策因素。由于宏观调控政策变化直接受到经济短期波动态势的影响,需要进行逆周期调节,从而也具有一定的周期性特点。

趋势性因素决定经济波动的中轴线位势,周期性因素影响经济波动的上下幅度。

4、如何判断经济周期

衡量一国经济是过热,是衰退或萧条,还是正常的主要指标(视角:

一是物价上涨率(通货膨胀率指标:一般情况下,物价上涨率在1%-3%区间经济是正常的;物价上涨率低于1%是经济衰退或萧条;物价上涨率高于3%是经济过热。

看物价主要看的指标,一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二是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三是GDP(平减指数。

月份(.0CPI (%

1 4.5

2 3.2

3 3.6

4 3.4

5 3.0

6 2.2

7 1.8

8 2.0

9 1.910 1.711 2.012

2.5

2012CPI(%

2013CPI(%

26

月份(

CPI (%

1 2.0

2 3.2

3456789101112

L o g o

月份(PPI (%

10.72 1.03-0.34-0.75-1.46-2.17-2.98-3.59-3.610-2.811-2.212

-1.92012PPI(%

2013PPI(%

-1.7

月份(PPI (%

1-1.62-1.6

3456789101112

L o g o

GDP(平减指数是将名义GDP除以实际GDP得到的结果。名义GDP包含了通胀因素,是实际GDP乘以通胀而来的。

GDP(平减指数的计算基础比CPIPPI广泛得多,涉及全部商品和服务,除消费外,还包括生产资料和资本、出口商品和劳务等。因此,这一指数能够更加准确地全面地反映一般物价水平走向。

二是经济(GDP增长率指标:一般情况下,现实的经济增长率(国家统计局公布的GDP增长率在潜在的经济增长率(三大世界经济组织认为,我国目前潜在的经济增长率为9.68%-10.08%区间经济是正常;现实的经济增长率低于9.68%是经济衰退或萧条;现实的经济增长率高于10.08%是经济过热。

我国政府认为,我国潜在的经济增长率合理取值是八、九不离十”,即年增长率为8%-10%

期间GDP (%1季度8.12季度7.63季度7.44季度7.9全年

7.8

中国2012GDP(%

中国2013GDP(%

期间GDP (%1季度2季度3季度4季度全年

三是失业率指标:一般情况下,失业率在4%-5%的区间经济是正常,失业率高于5%是经济衰退或萧条,失业率低于4%是经济过热。

人社部12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就业局势保持基本稳定,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66万人,实际完成目标任务的140%,为过去9年来的最高水平;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在全年失业率控制范围之内。

四是进出口指标:通常经济在收缩衰退期会伴随着出口压力增大、进口需求下降;而经济在繁荣扩张期伴随着需求旺盛、进口和出口都不断扩大。经济繁荣期有时表现为顺差,有时顺差减少或逆差增加,这主要取决于进口是小于出口,还是进口大于出口。

2012年进出口同比增长率

总额出口进口1-27.3 6.97.7 37.18.9 5.3 4 2.7 4.90.3 514.115.312.7 69.011.3 6.3 7 2.7 1.0 4.7 80.2 2.7-2.6 9 6.39.9 2.4 107.311.6 2.4 11 1.5 2.90 1210.214.1 6.0全年 6.27.9 4.3

2013年进出口同比增长率

总额出口进口18.19(26.712.5(25 3.4(28.8 213.5(120.6(21.8 6.5(-15.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五是基础设施的保障受到很大压力,能源、运输供应紧张,是经济过热,反之是经济衰退或萧条。

水路、公路、铁路、航空货运量,是衡量内需的重要指标。港口货物吞吐量,尤其是集装箱吞吐量则是衡量外需的良好指标。

如果只出现上述几方面的特征的某一、两个方面特征,则很难断定是经济过热或经济衰退,需要全面系统分析。

上述五大指标通常被称为一级指标,如果五大指标得出的结论一致,结论一般情况下就不会有大问题,如果五大指标得出的结论不一致就需要用二级指标来验证。

重要的二级指标:社会融资规模、PMI(采购经理人指数、消费者信心指数(CCI、发电量、财政收入、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算内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公路货柜车通行量、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商品房新开工面积、厂房闲置率等。

L o g o

月份(

国家统计局指数

汇丰指数

150.451.9250.1

50.4351.7

456789101112

2013PMI(%

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中国制造业PMI

中国制造业采购指数(PMI是通过对采购经理的月度调整统计汇总,编制而成的指数。是从全国制造业企业中抽取3000家样本,对企业采购经理进行月度问卷调查。调查涉及生产量、新订单、出口订单、现有订单、产成品库存、采购量、进口、购进价格、原材料库存、从业人员、供应商配送时间等11个问题。其中,新订单指数权数: 30%;生产量指数权数:25%;从业人员指数权数:20%;供应商送配时间指数权数:15%;原材料库存指数权数:10%。中国制造业采购指数(PMI50%荣枯线

总之,无论从数据表象,还是从现象内涵看,中国经济正在筑底之中,缓中趋稳,温和复苏。

但是,我国经济要真正反转”,进入新一轮高度繁荣期,还需要一段时间,此前至多是处于复苏中或恢复性增长,这种恢复性增长还具有不稳定性。

从短期看,中国经济回升的力度不会太大:

一是经济增长动力不是特别强,短期内难以出现爆发性增长。中国在不同阶段的经济增长动力不同,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大体上有市场驱动、要素驱动、效率驱动和创新驱动四方面。

二是当前的货币信贷环境延伸不够,没有渗透到实体经济中去。目前中国经济存在的实体经济部门钱荒和虚拟经济部门钱多并存的局面。

三是房地产从严调控的抑制作用。在房价回落到普通家庭能够承受或政府认为合理的水平之前,中央政府将继续实行抑制房价的政策。一旦房价保持强势,央行在降息和降准等方面都将会很谨慎。因此,房地产投资重现曾经的辉煌几无可能。

从长期看,我国经济增长前景仍然乐观,原因在于:

一是中国的制度变革还有很大的空间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制度红利。在其他条件不变前提下,提高制度变量的供给弹性可以有力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进步。

二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仍在继续,工业化创造供给,城市化创造需求,二者相互作用对经济拉动作用极大

现在中国GDP比重构成中,第二产业约占47%,第一产业约占10%;劳动力比重构成中第二产业占30%左右,第一产业占40%左右。说明中国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还未完成工业化。

我国目前按户籍人口计算城市化率为35%,按常住人口计算城市化率是52.57%,而发达国家城市化率都是80%左右。根据国际经验,一国城镇化在30%70%之间是城镇化发展最快、增长潜力巨大的时期。

斯蒂格利茨预言:21世纪对人类影响的两件大事:美国高科技,中国城镇化,世界经济增长两大发动机。

三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差

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经济

发展不平衡,在东部发达地区达到增速下降的收入窗口时,中、西部地区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这是大国经济的自然现象,也是大国经济保持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条件。中国广阔的区域经济纵深和差异性发展,为宏观经济运行提供了有利的回旋余地。

四是中国在宏观经济与长期发展重大问题上,有较多支配策略选项,政策选择自由度较高。

二、掌握产业和行业状况及走势

现在我国企业遇到的问题即有周期性问题,更有结构性问题、行业问题和企业的问题。

企业的成败,在一定意义上取决于能否站在行业的前沿跟上时代的变化,如不能跟上时代的变化就会被别人超越,甚至被淘汰。

1、企业要成功关键因素之一,取决于对其所在的行业,是不是有深刻的理解把自己的行业研究透,并且对行业未来的走势有准确的把握,你就成功了一半。因为大家都在竞争,同行做得好了,对你就是危机。

`一个优秀的企业家要对自己所在的行业有深刻的研究:

`一是做多宽?也就是行业的横向边界究竟在哪里。

`二是做多长?就是行业的纵向边界在哪里。`三是做多远?就是行业的空间边界在哪里。产业的发展要走向立体化的过程,即产业要往下深耕,要向上占领制高点。

四是所在行业的市场规模能否支撑公司

未来十年的发展?

五是行业展望(行业上限,供求情况和行业结构,行业周期如何?

六是行业发展的限制使公司增速是否由两位数变为个位数?

七是行业是处于整合、分散还是稳定状态?最主要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是否发生突变?

八是有没有一些国家政策会导致行业需求和供给发生突变?

把上述八个问题想清楚了,整个企业发展战略才能有一个清晰的思路。

2、外面环境不断在变,要把自己的行业发展的未来想清楚

做企业一定要在战略层面上对行业的发展看得远一点。要经常研究环境的变化,把最好和最坏的可能性都考虑到,然后有针对性地来决定自己的企业怎么做。

(1以出口为主的行业或企业,面对人民币和外汇的汇价比率逐渐发生变化的时候,一定要想到毛利率撑不撑得住。如果撑不住,又不想办法的话,后面就一定会遇到危机。

(2胶卷行业高速发展,数码相机时代来了,如不及时转型就会被淘汰

柯达公司曾依靠化学胶卷独步天下,但是近十年来随着数码相机的普及,化学胶卷沦为明日黄花,柯达公司因此最终步入破产保护。

同为胶卷生产商,富士公司面对行业的变化及时转型了,现在仍在日股市场交易。

(3手机行业霸主的频繁更换,说明即使行业领先企业也必须要跟上行业的变化 从全球手机产业来看,一开始的成功者是摩托罗拉,因为它是模拟时代的成功者。但很快就被诺基亚超越,因为诺基亚是数码时代的成功者。再后来诺基亚又被苹果所超越,因为苹果是互联网时代的成功者。现在三星又在挑战着苹果。

3、从国际经验看,产业或行业的转型升级有两个途径

一是通过对传统产业或行业的技术改造,提高其生产过程和产品的科技含量; 二是借助新技术、新发明创新新的产业体系,以改变一国或一个地区的产业或行业结构。

制造业行业有不同的模式:美国模式,也有德国模式和日本模式。

美国着眼的是未来10年、20年对新型制造业的领先和控制;德国和日本虽在技术创新上不及美国,但在制造业生产加工的精密化、精准化上更胜一筹。

我国制造业行业升级发展,不一定非要瞄准美国模式,也可以效仿德国模式,在制造工艺等方面下功夫。

三、我国汽车行业未来发展的走势

2009-2010年我国对汽车业提供降低购置税和下乡补贴政策,刺激汽车产销量从2008965万量和936万量,分别跃升到20091420万量和1362万量以及2010

1875万量和1804万量,两年产量累计增长幅度高达94%

但汽车市场增速不可能维持在年均30%-40%超常水平,两年井喷式增长对汽车未来供需潜能透支需要后续减速回补。结果在刺激措施退出后,2011年产销量增速双急剧下降为约1.8%,2012年车市仍处于微增长状态。

2012年中国汽车出口105.6万辆,其中 乘用车66万辆,商用车39万辆。存在的问题 是出口市场单一,在成熟的欧美市场尚无建 树。

20132月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汽车社 会发展报告2012—2013》引起了强烈关注。报告 预计,2013年第一季度,中国私人汽车拥有量 将破亿。

私车过亿,标志着中国汽车大国地位的进一 步确立。而汽车大国的身份则是一国经济发展、 工业发达和百姓生活质量提高的集中表现。

《中国汽车社会发展报告2012—2013》还预计, 10年左右每百户汽车拥有量将达到或接近60辆。 国有多少户?假设每户平均3.5,中国大约有3.7亿 户家庭。按10060辆计算的话,中国10年后大体会 2.2亿辆私家车。

从世界各国的发展规律来看,人均GDP达到 1000美元时,是轿车进入家庭的起跑线,达到3000美元时,轿车将大规模进入家庭。我国到2012年末人 GDP 6100多美元,到了轿车进入家庭的快速 发展阶段。

2000年开始,中国汽车市场进入到黄金10年。 汽车保有量从1600万辆攀升到1亿多辆。汽车市场由 小变大,2010年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比原先普 遍预测的2015年提早了5年。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施建华表示, 中国车市高速增长的时期已经结束,但微增长还 将继续。

施建华认为,未来推动汽车市场发展的因素 有五个:

一是宏观经济稳中求进,将给汽车工业创造 良好的发展环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着力扩 大内需,促进投资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保持稳 中求进总基调。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有利于汽 车市场发展。

二是改革红利、人才红利和城镇化三个 红利将支持经济健康发展,同时也促进汽车发展。 体制改革会激发企业创新精神,提高效率与 实现公平。城镇化红利对汽车更为直接,历史经 验表明,随着城镇化推进,汽车消费需求会呈现 扩大态势,市场空间更为广阔。

汽车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解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