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教学目标

发布时间:2020-08-29 08:10:24

奥苏贝尔: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教师应依据学生已知的内容进行教学安排。

初三化学单元及课时教学目标

蓬莱市教学研究室 温孚利

第一单元 化学改变了世界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物质的变化形式、本质特征及其区别与联系

2、认识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会判断常见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能区分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变化与性质的叙述

4、认识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5、认识人类研究和利用化学反应的目的

6、认识常见的化学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注意事项

7、初步学会固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的取用、物质的称量、酒精灯的使用、量筒的使用、玻璃仪器是洗涤与连接等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

过程与方法目标

8、体验化学的奇妙,形成学习的兴趣

9、学会微观与宏观像联系的化学思维方式

10、初步学会观察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

11、学会减少实验误差的方法

12、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13、学会控制变量法进行科学探究

14、学会在确保实验客观性的基础上设计实验的方法

15、初步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活动反思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6、建立化学科学的价值观、物质组成的元素观、物质构成的粒子观、物质运动的变化观、化学反应的能量观、绿色化学等基本观念

17、形成用对比实验法进行化学科学探究的观念

18、初步形成动脑思考、规范操作认真观察实验的习惯和严谨求实科学态度

第一节 奇妙的化学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复述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以及化学变化的特征

2.认识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3.认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4.能列举所知晓的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

5.能区分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叙述

过程与方法目标

6.认识人类研究和利用化学反应的目的

7.认识化学学科的基本特点——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以及微观与宏观相联系的思维特点

8.初步学会观察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

9.尝试用微观与宏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认识化学物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0.初步形成化学科学的价值观、形成物质构成的微粒观(运动、有质量、间隔、种类等)、物质运动的变化观、化学变化的能量观

11.初步认识化学变化的微观奥妙,认识分子、原子和元素

12.感受化学科学在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

13.认识化学的两面性,初步建立绿色化学观

14.增强和保持对自然界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第二节化学之旅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科学探究——学习化学的重要方式和内容;知道善于提出问题的重要意义

2.初步学习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活动反思的方法

3.知道探究活动中如何倾听和对话

过程与方法目标

4.明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5.掌握确保所设计的化学实验公平性的方法(明确实验目的、需要改变因素、需要测量的因素以及需要控制的因素),明确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化学问题

6.学会在实验公平性指导下设计化学实验

7.学会根据所设计的表格记录实验数据与信息

8.熟悉化学科学探究的一般程序(基本环节

9.养成“行后而三思”的习惯

10.学会如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保持好奇心、学会质疑、变换角度看问题、善于观察、留心观察生活、大胆猜想、逆向思考、善于对比、联系实际、察觉异常、探求因果

11.学会从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其应用等方面提出化学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2.初步体验化学科学探究的乐趣,掌握学习化学的良好方法——“做科学”

13.养成“大胆猜想(有意义的研究方向)、小心求证(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14.建立物质的组成、结构决定其性质的观念

15.明确反思的重要性

第三节 走进化学实验室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常见的十种仪器(试管、试管夹、锥形瓶、烧杯、水槽、集气瓶、量筒、滴管、滴瓶、酒精灯),了解其主要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

2.熟悉实验室安全规则

3.初步学会固体与液体药品的取用、物质的称量、酒精灯的使用、给试管里的固体与液体加热、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玻璃仪器的洗涤(掌握洗涤干净的标准)与连接等实验技能

过程与方法目标

4.在形成动作定向的基础上,学会观察图示或示范操作建立正确的实验操作表象

5.认识上述实验基本操作应注意的问题及原因

6.学会减少实验计量误差的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7.初步养成动脑思考、规范操作、仔细观察、详实记录的实验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8.形成实验探究是学习化学的主要方法的“做科学”理念

单元探究活动——碳铵哪去了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NH4HCO3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会判断NH4HCO3受热所发生变化的基本类型并说明原因

3.感悟保存和使用 NH4HCO3的正确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4.学会闻气体气味的正确方法

5.学会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选择仪器、组装实验装置

6.学会设计实验方案探究NH4HCO3分解产物

7. 学会实验室里检验NH3 CO2的方法

8.学会用化学方法吸收污染环境的气体的方法

9.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并会寻找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0.建立以微型实验实现环境保护(控制有害物质的排放量)的理念

11.形成用对比实验法进行化学科学探究的观念

第二单元 自然界中的水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水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2.认识水的天然循环并会用微观粒子的观点解释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3.了解水的三态变化对生命活动的意义

4.认识氢气的可燃性与还原性

5.以水的分解与合成为素材,说明化学变化的本质并会区分物质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6.初步了解原子的构成,及其内部相关粒子的相互关系

7.能准确确定常见物质的构成粒子

8.认识分子获取与失去能量与分子间的间隔及物态变化的关系

9.说明分与原子区别

10.知道原子内部电子排布规律及其特性和作用

11.理解元素的概念并会书写常见的元素符号

12.理解化合与分解反应并会区分典型的化合与分解反应

13.了解单质与化合物及其区别与联系

14.认识化学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15.学习实验室与工业上净化水的方法

16.掌握过滤实验的基本操作、原理、注意问题

17.以纯净物、混合物为素材,学习物质分类的方法

18.学会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原子组成

19.学会用相对原子质量科学地表示原子质量

20.会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进行有关计算

21.掌握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基本操作及原理

22.学习检验氢气纯度的操作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23.建立根据物质构成粒子大小以及粒子运动速率大小进行物质分离的思想

24.建立物质宏观组成的元素观、微观构成的粒子观以及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25.建立微观粒子的有限性且由于排列方式的不同导致宏观物质的多样性的观念以及化学变化改变物质种类的观念

26.建立化学变化中原子是最小的粒子的观念

27.巩固化学变化的能量观

28根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描述元素的化学性质及元素原子间相互化合原因

29.建立微观粒子的有限性且由于排列方式的不同导致宏观物质的多样性的观念以及化学变化改变物质种类的观念

30.在原子、电子的科学发现史素材上,形成“世界是物质的且无限可分”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

第一节 水分子的运动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认识分子的特征

2.了解分子的性质

3.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水的天然循环以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4.认识纯净物与混合物的概念并会区分纯净物与混合物

5.了解蒸发与蒸馏法分离混合物的原理及应用范围

6.学会常见的固体混合物分离方法——过滤的操作、原理、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

7.认识纯净水、矿泉水、硬水、软水

8.认识分子获得能量、失去能量后与分子间的间隔以及物态变化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9.学会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和看待物质的构成与变化

10.学会用微观粒子的观点解释水的三态变化

11.知道加快水蒸发的方法

12.认识水的两种净化方法——自然净化与人工净化

13.熟悉人工净化天然水(获取自来水)的程序

14.熟悉过滤的基本操、蒸馏的基本操作

15.掌握节水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知识与技能目标

16.形成物质构成的微粒观以及物质分类的思想

17.建立根据物质组分的颗粒大小进行混合物分离的化学思想

18.建立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思维方式

19.建立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意识

20.阐明水的三态变化(条件、微观本质)对自然界里万物生灵的意义

21.以“净化黄泥水”实验为素材,感悟水的人工净化对人类生活的作用并养成节水习惯

第二节 水的分解与合成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水的物理性质

2.熟悉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分解产物、认识水的组成

3.正确观察和描述水通电分解的实验现象

4.理解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并会判断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

5.认识氢气的可燃性与还原性(补充)

6.能准确确定常见物质的构成粒子

过程与方法目标

7.能说明分子与原子的区别

8.能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水的分解与化合的过程

9.能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解释化学变化的本质以及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

10.实验探究氢气的还原性(会设计实验方案、阐明实验操作顺序及有关注意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1.建立微观粒子的有限性且由于排列方式的不同导致宏观物质的多样性的观念以及化学变化改变物质种类的观念

12.建立化学变化中原子是最小的粒子的观念

13.巩固化学变化的能量观

14.体验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形成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关注氢能源的开发

第三节 原子的构成

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物质构成的微粒性及其层次关系

2.知道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3.知道原子的构成及其不显电性的原因,熟悉同一元素的原子与离子之间的转化

4.认识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补)

5.会画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6.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

7.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原子间通过电子的得失或转移形成化合物,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其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目标

8.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一些常见的化学现象

9.能根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描述元素的化学性质及元素原子间相互化合原因

10.知道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以及核电荷数的关系

11.能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进行简单计算

学会用查阅资料、观察分析、整理与归纳数据、推断与假设的科学探究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2.认识相对标准衡量原子质量大小的科学方法及其意义

13.建立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观念以及化学变化一般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发生变化(核内质子数不变)的思想

14.在原子、电子的科学发现史素材上,形成“世界是物质的且无限可分”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

15.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科学家在化学发展史上的贡献

16.养成敢于向权威质疑与挑战的科学态度

第四节 元素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元素和自然界中某些元素的分布情况

2根据名实结合的方式.熟悉并会书写常见的元素符号

3.初步认识化学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族、原子序数)

4.知道元素周期表所提供的信息

5.从物质组成的角度认识单质与化合物

6.理解元素、原子、分子、物质的四者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7.从微观的角度理解元素的宏观含义(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单核粒子的总称

8.初步学会用元素的观点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

9.准确运用化学用语学习化学

10.拆分物质的球棍模型,学会根据具有相同特质(物质的特性)进行归类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进一步巩固物质宏观组成的元素观以及微观粒子的有限性且由于排列方式的不同导致宏观物质的多样性的观念

初三化学教学目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