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解说系统

发布时间:2020-08-13 15:22:43

旅游解说系统

旅游解说系统是目的地诸要素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旅游目的地的教育功能、服务功能、使用功能得以发挥的必要基础。解说系统的涵义就是运用某种媒体和表达方式,使特定信息传播并到达信息接受者中间,帮助信息接受者了解相关事物的性质和特点,并达到服务和教育的基本功能。

当前旅游解说系统存在的问题

一、导游员自身素质存在的缺陷

向导式解说系统是当前我国旅游景区的主要解说方式之一。它以专门的导游人员向旅游者进行主动的、动态的信息传导为主要表达方式。因此,向导式解说系统所提供的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取决于导游员自身的素养。当前国内众多景区的导游员往往缺乏本景区生态知识的专业化培训,对于旅游的保护与教育功能缺乏足够的业务知识,导致他们难以向旅游者提供生态旅游所应具备的保护和教育功能的服务。

二、解说牌示的设计忽视了生态保护的功能

解说牌示即解说标识牌,是解说服务中最基本、应用最广泛的一类设施。[2]就一般景区而言,解说牌示可归为以下四类,即交通引导牌示、景物解说牌示、警戒忠告牌示和服务导引牌示。

首先,在解说牌示的设计上,当前旅游解说系统的解说标识牌在选材、样式、颜色、内容等方面存在诸多与生态环境保护相悖的因素。如许多景区的牌示选择用砷或铜等处理过的防腐木材作为材料,其本身就成为一种污染物;部分景区的牌示样式和风格与景区主题和生态保护不协调;各类标牌样式、颜色混杂等。

其次,各类解说牌示文字、图形和语法组织人性化不强。当前我国多数景区解说标牌的多语种解说薄弱,外语语法和用词不当现象较为普遍;交通标识路线混乱,不够醒目,图形应用不符合规范;景物解说或过于简陋或过于繁杂,不利于旅游者阅读;警戒忠告牌示用语强硬,造成旅游者心理上的不适;服务导引牌示不够明晰等。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旅游者的出游兴致,更加不利于旅游生态保护与教育功能的开展。

三、游客中心解说功能薄弱

当前许多旅游景区的游客中心偏重于旅游集散、接待等功能而忽视了作为全局性的解说功能,部分小型景区甚至不设游客中心的解说设施。这导致游客到达景区后缺乏对景区的全局性了解,直接影响游客的旅游质量。

四、解说内容陈旧、缺乏知识性

解说内容尤其是景物解说内容的缺陷是当前旅游解说系统存在的最大问题。我国旅游业已经进入生态旅游大发展阶段,但多数景区的景物解说内容仍停留在传统观光旅游层次。

首先,从解说内容所占比例来看,当前旅游景区的景物解说中像形解说和玄幻传奇占据了重要地位乃至主导地位,而有关于该景物的科普性和知识性内容则相对薄弱。当前多数解说往往以景区内的像形山石为主体,围绕这些像形山石凭空捏造出许多传奇神话,而有关该类景物的地质、环境、生态、史实资料等则少之又少,对于区内部分观光价值不高但生态、科学价值较高的景物往往是弃之如弊履,黄山李四光发现的冰川遗迹竟没有任何解说就是其中典型的一例。

其次,解说内容的翔实性存在较大问题,尤其是景物解说内容普遍存在虚构、杜撰、夸张等弊病。景物解说信息的来源经不起推敲考证,牵强附会者甚多。如浙江临安大明山风景名胜区根据当地的传说推出了朱元璋发迹、出家、巧遇刘基等内容,并以史实形式向游客提供解说,但据笔者多方查证,所有这些内容并无史料记载,其真实性存在极大问题,在实际旅游活动中严重误导了游客。

第三,景区解说系统缺乏更新,解说内容刻板陈旧,缺少时间上的更新变化。当前许多景区在解说系统尤其是景物解说系统的设计上存在一个误区,认为解说系统是一个静止的范畴,不需要更新,一个景区的景物解说往往在该景区建设初期确定以后就一成不变。在信息化的今天,旅游者对目的景区的了解变得相对简单,一成不变的解说系统使游客出游时仅具有按图索骥的寻觅感,而缺乏旅游活动的新奇性和教育功能,对于回头客,平淡无奇的浏览感觉则更为突出。这种模式下的解说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不适应当前生态旅游发展的要求,在客观上限制了解说系统的教育、环境保护等功能。建立景物解说随时间、季节以及社会时代观念的变化而及时更新的体系已经成为生态旅游发展的需要。

综上所述,当前旅游解说系统存在较大问题,在许多方面已经与旅游发展现状不相适应。如何对现有旅游解说系统进行改造,建立适应生态旅游大发展的旅游解说系统迫在眉睫。笔者就当前旅游解说系统的现状和游客对解说系统的期望在景区中对游客进行了问卷调查,掌握了当前旅游景区尤其是生态旅游景区的旅游解说系统的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提出旅游生态解说系统的概念。

旅游解说系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