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仪

发布时间:2015-10-30 14:57:52

                                    第二课时
    通过地球仪,我们可以知道地球的面貌,粗略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但要对地表地理事物进行准确定位,还需借助地球仪上特殊的点与线。
    6.在学生阅读教材P56 78。首先引导学生理解极点、地轴、经纬线、经纬度的含义,明确它们在地球仪上的空间分布;接着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P68的活动1
    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列出表格让学生通过比较进一步加深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特别是对经线(本初子午线)、纬线(赤道)的地理意义;经纬线的分布状况及其长度变化、经纬度的分布及其变化规律一定要对照地球仪一点一点地让学生透彻理解,切忌照本念经或让学生片面记背结论。
    7.师生共同学习P78的内容并完成活动P68活动2。由于该小题涉及球面上诸多地理知识的空间分布,且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还较差,学习起来肯定会有不少困难。因此,教学中可以采取教师按照由易到难逐个提出问题,学生看图逐个回答的方式进行,当学生出现困难时教师注意及时解释点拨。(教师可提出如下问题)
    在图中找出赤道、160°E20°W组成的经线圈,并说明它们在划分东、西和南、北半球上的作用;
    教材所示的六幅图中,哪两幅是俯视图?(可提示:以南、北极点为中心)
    赤道穿过了哪些大洲?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主要经过哪两个大洋?这样确定分界线有什么好处?
    全部位于东、西、南、北半球的大洲分别是哪些?
    兼跨东、西半球的大洲是(                )。
    8.反馈练习:
    有人说:赤道长度约是本初子午线长度的两倍。这种说法可信吗?
    东、西经和东、西半球的划分标准各是什么?
    位于东半球的地区一定属于东经度吗?
    9.让学生自学教材利用经纬网定位部分。

首先,明确经纬网的含义作用。利用“梅花”在地球上的位加深学生对经纬网的理解,同时向学生介绍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点地理位置的方法。让学生了解经纬网在航海、航空、交通、军事以及气象观测等许多方面都有广泛的用途。。活动1题则是具体运用,其目的是通过经纬网查找地点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两种技能:给定某一点能判读经度和纬度;知道了经、纬度能确定该点的具体位置。

    这个小题的难度不大,目的是通过这种有趣味的训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使学生学会较熟练地使用地球仪,加强对地球仪作用的了解。
    教师要关注各小组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活动情况及时进行指导,结论及时进行评价。尤其要说明某一点经、纬度(地理位置)描述的两种方法。
    课堂小结
    学生重新浏览教材,梳理听课思路,整理听课笔记,最后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经度、纬度的标度范围各是多少度?经度、纬度的变化规律各有什么特点?纬度最大值的纬线有什么特征?该最大值出现在哪个地区?
    2.各纬线长度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如何区分南北半球相同纬度的纬线?
    课堂练习
    1.假如你从赤道上的某点出发,沿赤道向东每天走50千米,多长时间后才能回到出发点?(        
    2.最长的纬线是(        )。
    3.任意纬线圈都能把地球平分为两个相等的半球。这种说法对吗?(       
    4.下列地点中,属于西半球、南半球的是(      
    A19°E10°S     B5°W40°N     

C160°W30°N   D140°W35°S
    板书设计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 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四个阶段
    2. 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3. 地球的大小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 地球仪的作用
    2. 地球仪的基本构造
    三、纬线和经线
    1. 经线、纬线、经度、纬度、极点、地轴的含义
    2. 经线和纬线的形状、长度
    3. 经度和纬度的规定及度数的标注
    4.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
    四、利用经纬网定位
    1. 经纬网的作用
    2. 经纬网定位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课外延伸
    如果某人从地表的一点出发一直向北走,他能回到出发点吗?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镇赉县大屯镇中学 葛长春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地球自转、公转的定义、方向和周期,并学会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解释其基本的运动规律。

2、学会用实例解释时差现象,并说明在现实生活中需要具备时差的知识。

3、比较二分二至时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说明四季的变化规律;利用示意图来说明五带的界限并举列说明各自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地球自转时地球上出现昼夜更替现象和地球公转时地球上不同纬度出现昼夜长短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通过阅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地球上的五带图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析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观察地球的运动,初步了解许多地理现象都与地球的运动有关,使学生认识到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特点以及它们产生的地理现象。

2、难点: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形成和变化以及五带的划分。

教学方法:讲授法、探究法、实验演示法

教学用具:地球仪、多媒体课件、手电筒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复习提问

1)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哪条纬线?

2)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级、穿过地心的轴叫什么?

导入新课

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从静态的角度认识了地球。事实上,地球如同宇宙中的所有物质一样,一刻不停地运动着。你们知道地球运动有哪两种基本形式吗?这节课我们就来通过观察和讨论,从动态的角度去认识地球。

一、地球的自转

(一)自转的规律

(看多媒体)观察:地球的自转有什么特征?并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绕着什么在旋转?地球自转是什么方向?地球自转一圈需要的时间,也就是地球自转的周期是多长呢?在北极上空俯视,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还是呈逆时针方向旋转?若在南极上空俯视呢?。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

(边演示)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不停的自转,自转一周是一天。在北极上空看,地球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2假定它是静止的,地球表面向着太阳的一面和背着太阳的一面各有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而地球自转又会产生什么地理现象呢?

演示:教师用手电筒(假设为太阳光)照射地球仪(假设为地球)

提问:同学们看到了什么现象?(光线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为什么?

讲述:由于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

提问:我们的地球时时刻刻都在太阳的照射下,想想阳光照射下的地球会是什么样子的?

(二)昼夜产生的原因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

被太阳照亮的半球——向着太阳的半球——白天

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背着太阳的半球——黑夜

学生读图:昼夜的形成、分布和范围。提醒学生注意昼、夜半球的界限,不一定经过南、北两极点。

地球不停地自转使得地表上昼与夜发生了什么变化?

(三)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的交替

演示:用手电筒照射自转的地球仪,教师课前在地球仪的球面上选取几个(北京、纽约)点

1)当照射北京时,哪些国家是白天?哪些国家是晚上?

2)将地球仪转动180度,再观察,北京和纽约是在白天还是晚上

3)连续转动地球仪,观察各地(如中国和美国)昼夜更替的情况,昼夜更替的原因是什么?

4)同一纬度上的东西两地如北京和乌鲁木齐谁先见到日出,谁先送走落日。

教师小结:可见,地球每24小时就自西向东转一周,东边的地点先看到太阳,自转中产生了昼夜更替的现象。

(看多媒体)北京的畅畅和美国的姨妈在同一时刻电话问候,为什么时间不同?

总结:由于地球的自转,经度不同的地方,时刻是不同的。

2、不同经度的地区的时间不同

同学们想象地球自转还会产生哪些意义呢?

3、一天中物体影子的长短变化

4、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日复一日,日有昼夜更替,这是地球自转的结果,年复一年,年有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你能说出这又是什么原因吗?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地球的另一种运动形式。

二、地球的公转

(一)公转的规律

讲授新课和自转一样,我们首先来学习一下公转的规律

(看多媒体)同学们仔细观察公转中有什么现象?

1地球在公转的同时也在自转

2地球总是一圈一圈围绕太阳不停地公转

3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总是倾斜的,并且指向同一个方向。(北极星附近)

4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和自转相同。

讲述:地球绕太阳转一圈,时间正好是一年,也就是说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总是倾斜的,并且通过人们观测发现,它在宇宙空间中的指向是保持不变的。

比较地球自转规律和公转规律:

 

大家都知道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的现象,那么地球在公转时又会产生什么地理意义呢?

(二)公转的地理意义

1、产生了四季(看视频观察)

1)假设地球是直立着(地轴不倾斜)自转和公转,太阳直射点在哪里?

(直射点赤道上)

2)假设地球倾斜着自转的同时,但没有公转,太阳直射点在哪里?

(直射点的纬度不变)

3)假设地球倾斜着自转的同时,又公转,太阳直射点在哪里?

(公转位置不同,直射点不同,并且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如图1.18

讲解:夏季正午太阳高度高,白昼时间长;冬季正午太阳高度低,白昼时间短。这种正午太阳高低和白昼长短的变化,决定了该地得到太阳光热多少的变化,进而反映出四季的变化。

一年中正午太阳的高低变化

  地面得到太阳光热的多少           四季的变化

一年中白昼的长短变化

(在北半球我们一般规定:345月为春季,678月为夏季,91011月为秋季,1212月为冬季;南半球则相反。)

承转:刚才我们知道了在同一个地方,季节不同,太阳光照不同;那在同一时间,不同纬度的地方,太阳照射的情况相同吗?

2、产生五带

讲述:地球是个很大的球体,在同一时间里,纬度不同的地方,受到阳光照射的情况也不同,冷热就有差别。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情况,把地球的表面划分为五个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五带是怎么划分的,各有什么特征?

 

 

学用方法指导:学习地理要善于抓住比较、抓住联系。请看下表 

 

板书设计: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

(一)定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这叫地球的自转

(二)昼夜产生的原因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

(三)自转规律

1、旋转的轴:地轴

2、方向:自西向东

3、周期:24小时(一天)

(三)产生的地理现象:

1、昼夜的交替

2、不同经度的地区的时间不同

3、一天中物体影子的长短变化

4、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二、地球的公转

(一)定义: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不停地公转。

(二)公转规律

1、旋转中心:太阳

2、方向:自西向东

3、周期:一年

(三)产生的地理现象

1、产生四季:春、夏、秋、冬

2、产生五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

地球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