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田上的百合花开

发布时间:2014-05-07 20:44:47

心田上的百合花开说课稿

高碑店市东环路小学 赵艳敏

尊敬的各位同仁: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语文a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心田上的百合花开》一课。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课标、说建议三方面来解读

一、说教材

语文a版第八册第七单元由《最后一份晚报》《真情无价》《心田上的百合花》《母爱》和《语文乐园七》组成,本单元以“情与爱”为主题展开。其中《心田上的百合花开》是本单元一篇抒写人生感悟的好文章,该文由台湾作家林清玄创作,通篇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了不事张扬的百合,用自己的行动默默抗争,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价值。这篇课文内容深刻文辞优美。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感悟生命的意义,明白自己的命运应该由自己创造,应该有自己的信念,主宰自己的生活。

二、说课标

(一)课程总目标

(二)学段目标

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三)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的拟定,贵在整合,要在钻研课标、教材的基础上整合。我围绕培养学生语文能力这个基点,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重视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制定了本课学习目标。

1.学习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积累好词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多种形式的对话,合作探究,明确读书方法,能抓住重点语句,揣摩语言,从内容中体会百合形象。

3.总结全文,拓展延伸,感悟百合花追求生命价值的不懈努力,懂得如何实现生命的价值。

根据文章的写作特点及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确定以下重难点。

重点:体会百合说的话,感悟百合的存在价值。

难点:根据课文特点,揣摩作者是怎样借百合开花的故事所抒发的人生感悟。

三、说建议

(一)教学建议

阅读课要淡化繁琐的课文内容分析,强调教“语”“文”,而不是教“课文”。 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解决重点突破难点,根据课文特点及学生实际,设计教学流程。

一、 品读词句,走近作者

1、 老师介绍作家林清玄;

2、 出示四组词句:

(1)偏僻 遥远的山谷 高达数千尺的断崖 

(2)努力吸收水分和阳光 深深地扎根  

(3)灵性的洁白和秀挺的风姿

(4)晶莹的水珠 那是欢喜的泪滴 

我引导学生读读这些词句,想象着读,尽量找到感觉,要读在心里,仿佛看到了那些画面。

3、从这些词句之中你感觉到林清玄是一个怎样的人?而后揭示课题。(此环节设计就从总体上把握了作家语言的特点,为后文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 揭示目标,认知导航。

1.学习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积累好词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多种形式的对话,合作探究,明确读书方法,能抓住重点语句,揣摩语言,从内容中体会百合形象。

3.总结全文,拓展延伸,感悟百合花追求生命价值的不懈努力,懂得如何实现生命的价值。

重点:体会百合说的话,感悟百合的存在价值。

难点:根据课文特点,揣摩作者是怎样借百合开花的故事所抒发的人生感悟。

在此出示学习目标给学生指明了本节课学习的方向,明确了学习任务,让他们可以有的放矢的,高质量的完成学习任务。

三、自主学文,合作探究。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实践证明,孩子一旦进入探究角色,就如同给他们插上了自由飞翔的翅膀,他们将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语文新课标指出,学生阅读应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利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展开对词语的理解,进一步体会句子,促进学生的感悟。

出示自学要求:

1、通读,扫清字词障碍,读正确、读流利;

2、默读,简要概括主要内容;

3、这是一株什么样的百合花?你会用哪些词语概括?文中圈画,批注感受。

4、汇报展示。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能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此环节要求学生学生围绕着这一主问题先独立领悟,再小组合作探究,共同思考,然后由小组汇展示,全班交流。学生汇报时,老师不时点拨着,引领着,启发着,在师生的重重对话中,完整地展示品味语言的全过程,

学生经过探究会有以下认识:(1)意志坚定 你从哪些地方知道了?点拨“嘲笑、不屑、鄙夷” 为什么写野草? (2)坚信自己  它坚信什么?(3)性格倔强 从哪儿看出?连续用了三个“我要……”这三个理由是并列的吗?(递进)——齐读——再读两个“不管……我都要……”(4)执着 (5)坚韧不拔(6)美丽 你从哪儿知道?还从哪儿知道?(第六自然段)师问:这段话写的是孩童、许多情侣、无数的人,怎么是百合?引领学生明白直接描写和衬托描写两种不同的写法。(7)内心美丽、纯洁(8)坚持不懈 你从哪儿看出它的坚持不懈、全心全意?

学生一边读着书,一边谈着感受,心用在语言文字的感受上;老师在生谈感悟的过程之中,点拨提升关键点,随机请生板书其中的关键词;请学生采用多种形式品读,能抓住重点语句,揣摩语言,从文中体会百合的形象。

而后师问:如果这些特点属于人,你会觉得他是个怎样的人?生说是近乎完美的。

设计意图: 四年级的学生知识面有了扩展,预习的习惯已经初步养成,这里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会了学生怎么学习,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帮助学生打开进入作者心灵的精神通道,让学生通过语言文本与作者交流感情或思想碰撞。在多元的感悟之中,由物及人极其正确地把握了价值取向,完美地领悟出文章的主题。

四、读悟结合,深化文本。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样优美的文字,我们要把它读到心里才对!请大家选择优美的片段练练,用我们的声音来表达!

1、 生练,展示读特别优美的段落。

2、 引读百合花说的话——三次“信念”

 课文是描述一株近乎完美的百合,到底是什么使杂草变为美丽的花?师用语言创设情境,抓住“纯洁的念头”,三次引读(百合先后三次说的话)

3、生读后,引导学生理解:百合花为什么能“近乎完美”?生(1)很有主见(2)目标专一、坚持不懈(3)坚信自己(4)信念和理想不变!

4、师对着板书激情总结:只有心田上的百合花怎样怎样,才能成为断崖上最美丽的花!信念是一种力量,它才会不怕嘲笑,不怕鄙夷,努力地释放自己的能量,长成美丽的花;信念是一颗种子,它才会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开出美丽的花!

五、拓展文本,延伸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依据教材走出教材、走向开放的大语文教学观,在这节课让学生观看张海迪纪录片视频欣赏张海迪一生奋斗的视频让学生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领悟本文的内涵,能联系自己的生活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视频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视频中富于情感的语言,并结合了学生的说,引导用一句格言概括感受。身边还有哪些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价值?这样课内与课外交相呼应,在实践中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评价建议 

教学离不开评价,评价可唤醒学生沉睡的潜力,可激发学生创造的热情。评价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探究。要充分注意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对有新意的思路和表达以及有特点的展示方式,尤其要给予足够的重视。除了教师评价之外,要多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学生、组长、教师各有一张表,每周评一次,期末统计。这个评价表,不只单单关注了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而且包括了:善于与人合作、课堂倾听、有自己独到的想法、在小组中的贡献从多角度评价学生。这种形式的呈现既体现了定量的评价,又体现了定性的评价。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

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效利用课内资源,充分挖掘利用课外阅读和写作素材,做到课外资源的补充和跟进。或课内完成,或课外拓展,根据学习目标要求,灵活处理教学课时,力求实现由“教课文”向“教语文”的转变。在教学时使用多媒体课件,观看张海迪奋斗的视频,充分整合课内外资源。以点带面,丰富丰富课外知识,提高了语文水平。

结束语: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坚持以学生为主的课堂,培养学生把课堂当作自己合作探究、情感交流的地方。教学中我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综合学习方法。把时间交给学生,不做过多的分析,重点去读,以读促读,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丰富、真切的评价,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产生思维火花的碰撞。在完成当堂训练的同时,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思考与感悟,并在阅读实践中获得语文能力的提升和情感的培养。

心田上的百合花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