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德国当年占领青岛时修建下水道,并延用百年至今青岛不淹水的故事是真的吗?

发布时间:2017-01-23 14:30:13

我同意新闻报道的说法: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国内城市排水系统是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多半是因为发展速度过快造成的。放眼世界,地球上有几个国家在十几年的时间里,推动了整个国家城市的大发展与大繁荣?国内城市快速扩张的速度早已经超过了旧有城市排水系统设计的承受上限,我们市政给排水工程师的工作,永远跟不上规划设计师那群疯子的脚步(现在我做规划,明白了规划师只是执笔人,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握着规划师的手,大家自己体会吧。嘿嘿。。。)

城区扩张的太快,通俗的讲,本来不适合排水的低洼地,硬是起了一片几万人的湖景房,本来处于市政管道的末端,十几年的时间发展成了十几万人居住和工作的城市,预留的管道太细,排水如何能顺畅?

下面的同志说卵形管道具有先进性,这个不可否认,卵形管道确实能在流量小的情况下,保证管道里的污水有较高的流速,防止淤积。但是制造、运输、安装成本太高,现代已较少采用。况且在现代管道技术已经在其他方面弥补了流速不足的缺陷,不用卵形管道是综合各种成本的结果。

其实国内古代的排水技术也是很niubility的,比如北宋年件修筑的福寿沟:

福寿沟_百度百科,比如北京故宫的排水系统:【转帖】在故宫看古建筑的防洪设计



上图是北京团城的排水系统图,低冲击开发、雨水蓄积、倒梯形砖缝形成的可渗透地面、这都是近几年才提出排水概念,老祖宗早就实践过了。牛逼的是还和地面的树木形成了灌溉体系,考虑了排水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再为奋战在国内市政排水系统内的设计人员和管理人员说句话:不是建不好,不是技术不行,而是钱的事儿。喷国内下水道的人是把下水道看的太简单了,某些决策层没有认识到城市排水投入资金的决定性作用,也不愿意把有限的基础实施经费交给市政排水工程这种地面上看不到政绩的事儿。换句话说,要是拿建地铁的造价干市政排水设施,千年一遇的暴雨,保证城市妥的。



-------------------------------------------------------------------------------------------------------------------

不请自来。有幸在本科期间做过青岛市排水系统溢流评估,所以对这个问题稍有些了解。

当年德国租界排水系统,仅仅是整个青岛市排水系统的小部分,03年我们做评估的时候,能正常使用的德制主排水管道也就十几千米,占上千公里的现存排水管道的3%还不到。而且城市排水与地形有关,德租界也就在沿海火车站附近,地形起伏较大,服务面积(汇水面积)小,又有直排海洋的优势,想积水都难(下面有同学说同样是在青岛,东部沿海虽然也靠海,单容易淹。简单的说,德租界地区面积小,雨大的时候,直接就排海了,东部地区沿海不光要排自己区域的雨水,还要承接上游汇来的雨水,同样粗细的管道,当然容易溢出来)。

而且当时德国所设计的排污管道只服务于几万人,而青岛现在已经是有着几百万人口的大城市了,原排水管道现在已经退为整个排水系统的毛细血管了,你拿局部来评判整体,当然是不科学的。

反正我当年实测的时候,没见过啥备件,也没觉得有多了不起,你要是有机会去青岛,你可以实地看看其中一个排海口——位置大概在栈桥以东50米处,当年本人可是在雨天在此垒过三角堰,蹲守计算过流量的。搜了下图片,是长这个样子的:

关于德国当年占领青岛时修建下水道,并延用百年至今青岛不淹水的故事是真的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