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贴近群众、服务群众”不断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发布时间:2011-10-03 09:30:02

坚持“贴近群众、服务群众”

不断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元氏县民政局党委

党的作风体现党的宗旨,关系党的形象,不断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对于推动全党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具有重要意义。

在社会事务管理和社会保障方面肩负重要职责的民政部门直接面向广大群众,每项工作都与人民群众利益紧密相连,要推进民政事业发展必须始终坚持“贴近群众、服务群众”,不断加强作风建设,提升思想境界。

一、坚持“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贴近群众、服务群众”就是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做文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宗旨。民政工作是为人民服务尤其是为最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服务的,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无论是救灾救济、优抚安置、村民自治、社区建设、老龄工作,还是婚姻登记、殡葬管理、民间组织管理、区划地名管理,都是在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和民主政治权利。因此民政工作者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勤勤恳恳为人民办事,只有维护人民的利益,才能更好地履行民政工作职责,发挥好民政部门的作用。

民政事业要发展,要求民政干部必须具有良好的作风,今年以来,针对个别同志存在的问题,如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干部精神状态不佳,群众观念淡薄,为民服务意识不强,作风不实,进取精神不够等,局党委整合民政系统的教育资源,开展了“四比四看”活动,一是理想信念与军休所老革命老前辈相比,看自己的入党动机是否端正,理想信念是否牢固,是否保持了远大的革命理想和昂扬的革命斗志。二是敬业精神与周国知等模范人物相比,看自己是否集中精力抓工作,把智慧和才华献给民政事业,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无愧时代的业绩。三是工作条件与下岗职工低保对象比,看是否贪图享受不思进取,精神上畏靡不振得过且过,树立艰苦奋斗以苦为荣的思想,勇于开拓,敢于创新,扎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四是生活待遇与优抚对象相比,看是否打牢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把困难群众排忧解难当作职责,是否对群众满怀深情,真正成为困难群众感情上的贴心人、呼声上的代言人、权益上的维护人。通过“四比四看”活动,增强了大家执政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贴近群众、服务群众”,必须在为民、爱民、利民上花气力。一是把为民做为民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事事处处时时为人民群众着想,无论是构思工作思路,谋划工作格局,做出各种决策,还是开展各项工作,推进各项业务,评估工作成效,都要把人民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时刻牵挂他们的穿衣、吃饭、住房、卫生等问题,妥善安排好贫困人口、灾民、低保对象等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力求使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我局在下乡调研时发现孤儿普通存在着生活难、看病难、上学难问题,向县委主要领导汇报后筹建起全市首家儿童福利院,免费供养了38名孤儿,负责他们的衣食住学,受到了人民群众的高度赞扬。我县是一个灾害种类多,发生较为频繁的地区,我们不断完善救灾应急预案,制定灾民救助工作规程,提高灾害的紧急处置能力。今年以来,发放救灾面粉73万斤,救灾款52万元,使灾民得到有效救助。二是把爱民做为民政职业道德的核心,对人民群众满怀深情,对困难群众要重点体恤,要把爱民之情渗透到每一项工作中,倾注到每一个服务对象身上,善待百姓、厚待人民,设身处地的为人民着想,刻不容缓地解决人民的困难。如今年的生活副食品价格有所上涨,针对此种情况我们在发放城乡低保资金时,适当地提高了补差标准,农村低保由去年的人均月补差10元多一点提高到25.3元,城镇低保由去年的人均月补差68元提高到今年的73.7元,并且自8月份开始为城镇低保对象每人每月加发15元肉食补贴,使困难群众的生活基本没有受到影响。三是把利民做为民政工作的根本目的,给人民办好事,要做困难群众感情上的贴心人、呼声上的代言人、权益上的维护人,时刻把灾民、低保对象、优抚对象、五保老人等放在心上,倾听他们呼声、体察他们情绪、了解他们的要求,多做雪中送炭、排忧解忧的事情,多做人民群众欢喜的事情。今年我局出资2.32万为2320名农村五保对象和重点优抚对象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减轻了困难群众患病治疗时的个人负担,使看病难问题得到极大缓解。为699名五保对象,按照分散供养每人每年1300元和集中供养每人每年1800元标准,仅上半年就发放五保供养资金52.3万元,使人民群众得到实惠,党和政府赢得赞誉。

二、加强作风建设,努力提升思想境界

要坚持“贴近群众、服务群众”,就必须弘扬民政职业道德,加强作风建设。

弘扬民政职业道德就是发扬“孺子牛”精神。“孺子牛”精神是民政系统的广大同志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和提炼而形成的职业道德,其核心是为广大人民的利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它体现了新时代的进步要求,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推动民政事业不断进步的重要精神力量,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为了发扬“孺子牛”精神,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一心为民的服务精神,把为人民服务做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我们实施了“微笑工程”,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主动联系,使20名家境贫困的唇腭裂儿童在石家庄市第一医院免费进行矫治,使5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省人民医院得到免费治疗。此外,每年为1300余名贫困学生出具贫困证明,使他们在学校得到减免学费,提供勤工俭学岗位等照顾,得以完成学业。二是勇于改革的创新精神,推动事业不断进步。针对基层婚姻登记机关收费标准不一,管理混乱等问题,我们实行了婚姻集中登记制度,全县婚姻登记全部集中到县婚姻登记处统一办理,为给婚姻登记当事人提供热情周到服务,工作人员坚持提前到岗,推迟下班时间,严格按标准收费,极大地减轻了群众的负担,受到群众的普遍赞誉。三是不畏困难的进取精神。由于种种原因,我县每年都出现15名弃婴,我们总是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积极救助,与公安、卫生等部门联系,与市福利院认真协调,使之得到妥善安置。此外,每年都有部分在外务工人员来我局要求救助,我们为他们提供路费和食品,使他们安全还乡,仅此项我局每年就要多支出1万多元。四是求真务实的苦干精神,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扶贫工作方面,我县有29个贫困村,我们立足县情,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大搞开发工程,从最贫困村抓起,因村施策,每三年帮扶一批贫困村,认认真真抓落实,共投入700余万元扶贫开发资金,实现油路村村通,新建教学楼3座,修缮校舍8300多平方米,使贫困村人均纯收入由2002年底的600元达到现在的1000元,增长67%,到今年底将有21个村实现脱贫致富。

加强作风建设,锤炼为民情怀。作风建设是培养正确的价值取向,规范行为方式和良好的精神风貌,重在讲党性、讲原则、讲实话、办实事、艰苦朴素、谦虚谨慎、团结协作、务求实效。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多向群众请教。每年三、四月份,我局组织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对全县城乡低保户、优抚对象进行调查走访,详细了解群众的困难,认真征求他们的意见。建起了一个民政工作者与工作对象交流互动的平台,既使民政对象详细了解了民政政策,增进了对民政工作的理解与支持,又使工作者亲身感受到群众的疾苦,增强了做好工作、为人民群众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政治任务,不能停留在口号和一般要求上,更不能搞花架子,做表面文章,必须围绕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来落实,民政部门必须把党的作风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常抓不懈,只有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切实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努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贡献。

坚持“贴近群众、服务群众”不断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