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发布时间:2019-12-28 08:22:37

【集体备课发言材料】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口语

表达能力

曾经有人向鲁迅先生请教过写作经验,他这样说:“哪有什么经验,无非是多看了几本书罢了。”吕叔湘先生也曾经说过:“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阅读。”可见,阅读是成人之源、树人之本,素质教育要以人为本,首先必须搞好阅读。而课外阅读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新课标》规定,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在小学阶段,这一任务显得尤为重要。小学期间,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正处于发展阶段,对他们来说,从进校园正式学习开始,说好每句话,表达出自己的情感是相当重要的。以事实证明,学生在高年级作文水平与其在低段时说话训练息息相关,甚至可以说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作文写作。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要从低年级抓起。

首先,谈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阅读兴趣的培养是激发学生阅读的关键

学习最好的老师是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有了兴趣,学习主动性将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也就产生了永久的学习动机。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勇气、毅力和智慧就能够超常表现出来。创设情境、开展竞赛、巧设问题、电教手段的使用等很多方法,都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在阅读教学中,学生能够明确阅读目的,但小学生的自制力相对较差这才是主要问题。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时,可能会出现忽“热”忽 “冷”现象,这时教师要注意及时调动学生思维的,使学生产生主动阅读的兴趣,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要经常性地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活动,如开展读书活动、演讲比赛、课本剧表演、讲故事比赛等活动,对学生进行阅读目的教育,或结合教材,提醒学生,不能使他们懈怠。这样,才能达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效果。

、教师范读是培养学生阅读的基本方法

文章表达的主题、人物的情操、有趣的故事情节被教师用抑扬顿挫、优美和谐的语调,以及准确的情感处理,声情并茂地给学生范读出来,能够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如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教师用平和的语气朗读课文的叙述部分,但关键处要有所变化如: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反问句要读出愤怒但又束手无策的感觉,后一句读出无奈与可怜之感。通过语气变化体现当时中国人与洋人不同的地位,所以周恩来悟出了要拯救贫苦人民必须先使国家强大这一真理。再如第一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朗读时要坚定有力,一字一板的大声读,教师要读出周恩来的胸怀博大、志向远大。再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好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有志者当效周生啊!”此时教师朗读时要读出肯定、佩服的语气,让学生体会到魏校长被周恩来的话感染,产生的感叹之情。教师时而平和、时而愤怒、时而激昂的范读,使学生犹如被带入当时情景中,深受感染。教师的范读不仅使学生获得了初步的情感体验,而且会让学生情不自禁地模仿朗读,潜移默化中学生学会了阅读的基本方法。

、培养学生掌握良好的读书方法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措施

1、先扶后放

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经历从低到高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家长教给他们基本的阅读方法,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他们进入阅读的“大门”。训练阅读能力的目标最终是使其成为独立的高效率读者,但这并不能一挥而就。在训练开始之际,教师和家长应当通过示范、提醒、启发等方式“扶”他们一把;随着学生对基本方法的掌握及阅读水平的提高,则应该减少帮助与干预,慢慢放手。

2、先易后难

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恰当材料,有易到难是极重要的。一般而言,阅读材料中生字词不超过字词总数的5%。在题材上,学龄前的儿童以童话故事、短小的诗词为主,小学生阅读材料应以记叙文为主,简单的说明文、议论文为辅,意义明了、朗朗上口的短诗、儿童诗也可以。在文体上,童话、传奇、民间小故事也是为小学生喜欢的。另外也以让孩子看报纸上的短新闻。

3、先单篇短章,后读成本书

有时教师和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读课外书没有恒心,一本书读了个开头就搁下。其实,让小学生硬着头皮攻读“大部头”原本就是不恰当的。“大部头”中信息量大,其中关系错综复杂,要求读者有较好的记忆力、连贯能力,否则读到后头忘了前头,始终一团乱麻。而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刚刚发展,即便坚持读完”大部头“,也免不了糊里糊涂,不知所云。所以,应让小学生读单篇短章,再视具体情况指导小学生读简本巨著或“大部头”某些章节。

4、先精读后略读

精读侧重于阅读理解、领悟与分析;略读侧重于快速地捕捉某些信息。精读与略读都是最终应掌握的阅读方式。不过,由于小学生阅读能力有待发展,而且其任务侧重于获得坚实基础,所以精读的训练在先。精读训练基本过关,才可以进行略读训练。

5、多多益善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确实需要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完成。相当一部分教师倾向于小学生读好课本,读好老师发的阅读材料就行了,反对学生读小说、杂志等“闲书”,认为这是不务正业。殊不知,许多“闲书”并不“闲”,而是开阔学生视野,锻炼了学生思维,提高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很好“课文”。

其次,在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同时又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呢?

一、鼓励学生敢说、愿说、想说,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学生不敢开口,不愿开口,就无法对其进行语言表达的培养,所以最先得让学生开口说。在实际情况中,多数小学生是因为胆小,或因为准备不足而无话可说,而有的是因为怕回答不好受到老师批评,被其他同学嘲笑••••••,一旦这些各种各样的因素存在即将会大大阻碍学生开口表达。为此,与学生进行心理交流,扫除心理障碍是非常重要的。

在教学的过程中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最佳时机。在教学过程中,就要不断的鼓励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无论他们在回答问题时是怎样的表现都要给予适当的肯定和感谢,让学生充满自信,增大勇气,在再次的举手发言时就会出现更多自信的小手,不怕失败的手。

二、阅读是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

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大程度是在于平时的学习与积累。指导学生在学余时间进行必要的课外阅读,读书本上的课文也行,读小报也可以。但光读不记是不行的,就如老话说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即在阅读时对一些好词、佳句的积累是有相当的必要性的。积累,学生可以再自己的语言表达中添加或引用这句积累的词句,使自己的表达更丰富、生动。阅读是掌握语言的基础,而优美的词句则是话语中的精髓,更是学生顺利进行语文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还有助于学生各个方面能力的提高。

三、“善听”是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

听,是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又一重要方面。只有学会倾听才会诉说。只有听清,听准才能做出准确的回应。在课堂上,学生不仅要认真听老师讲,还要认真听同学朗读好发言,并在听同学朗读和发言时分析课文、辨别错对,从而在此过程中不断积累知识,有更丰富的语言表达。

四、“思考”是语言表达能力的源头

再好的语言表达也要经过思考。学生学到了知识,如果不加以消化吸收,将之变为自己的东西,那么别人的知识也成不了自己的经验。每次与学生看到好的文章后,我们会一起分析这篇文章的得失之处,同学间讨论后,由一个先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其他的同学再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锻炼学生思考、分析的能力,并通过思考、分析,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必要的消化和吸收。并且这样能时学生全身心都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中,同时也增加了课堂密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交流”是语言表达能力提高的途径

课堂相互合作讨论,是最常用的一种交流方式。刚开始时小组相互合作讨论回答时,我引导学生,让学生明确要先说什么,再说什么,并在说的过程中要说出自己的理由和探究的过程,及时提醒学生注意中心明确,突出主题,在注意了主题突出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层次的条理性。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便能自主并流利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整个训练过程中要不停地给予学生肯定好鼓励,让学生从“老师叫我说”转化到“我要说”。

在交流的同时可训练学生倾听,让其他学生听某一同学发言后再对其说的内容加以评论,简单阐述自己的看法,既让说话者知道自己的不足,又培养了评论者的分析及表达能力。

在课堂上“交流”的方式还有:同桌交流,学生小结。

总之,要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教师必先给予方法上的引导,多读书,多读闲书,拓宽阅读视野,让学生能说好话,能表达清楚地交流不是一两天就能做得好的事,这些都必须得持之以恒,仍要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加强阅读、口语表达训练,不断积累好词、佳句,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要不断地鼓励学生,这样不仅能让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还能为学生在步入高年级后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他们能迈入更高层次的学习铺平了道路,勇往直前。

二〇一九年十二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