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红楼梦》中几个丫鬟的悲剧命运 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2018-04-26 21:55:40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红楼丫鬟悲剧命运的原因 ………………………………………………2

二、性格悲剧造成命运悲剧的丫鬟形象……………………………………2

三、论述社会悲剧导致爱情悲剧…………………………………………5

(一)鸳鸯誓死不肯屈就,最终殉主………………………………………5

(二)司棋因爱情得不到认可而自……………………………………………5

四、虽然不是丫鬟身份,但是命运同样悲惨的几个女子形象……………5

(一尤三姐因柳湘莲怀疑自己的痴情而挥剑自…………………………5

(二)香菱 、尤二姐过于顺从,柔弱而被害……………………………………6

丫鬟悲剧命运的意义…………………………………………………………8

参考文献………………………………………………………………………………9


浅谈《红楼梦》中几个丫鬟的悲剧命运

《红楼梦》塑造一批形象栩栩如生、性格迥异的不幸丫鬟,本文旨在分析几个丫鬟的悲剧命运,从而深层挖掘丫鬟悲剧命运的原因,从丫头们的不幸看到整个社会的不幸,看到封建思想对女子们的毒害。最后讨论塑造悲剧丫鬟形象的美学意义及社会意义。

关键词:《红楼梦》;丫鬟;悲剧命运

Abstract"A dream of Red Mansions" portrayed a batch image true to life likeness, different character of the unfortunate girl, this article aims to analyze several her tragic fate, which cause her tragic fate of deep mining, see the whole society from a girl who unfortunately unfortunately, see poison feudal thoughts on women. Finally, discuss the aesthetic significance of the image shaping her tragedy and soci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Girl; Tragic fate

前言

鲁迅先生说过:“悲剧就是把世上最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红楼梦》是一出社会家族的悲剧,也是爱情的悲剧,人物性格的悲剧。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塑造了很多栩栩如生的女子形象,描写她们多姿多彩的日常生活。但绚烂过后,她们都相继归天。十二金钗光彩照人,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而作为陪衬的丫头,曹雪芹也不惜笔墨地予以刻画。丫头作为这个封建大家庭中最低等的群体,是受压迫最深重的一类,她们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大观园里的小姐大多下场凄惨,丫头的命运更甚。作者在塑造形象性格各异的丫鬟们的同时也为她们安排了不同的结局,她们有的小心翼翼地侍候主子度过一生,其命运随大家庭的福祸而起起落落,还有一部分丫鬟则在年轻的时候走向了死亡。作者通过不可逆转的命运强调了普天下女子都属于悲剧性的生命存在。

一、红楼丫鬟悲剧命运的原因

作者在给小说中的人物灌注了强大的悲剧力量的同时也间接道出了悲剧的成因,即封建制度是造成女性悲剧的根本原因。封建道德规范对女子的要求是“三从四德”,丫鬟则更要严格遵守这些规范。女性是依附于男性存在的,丫鬟则更是依附品、附属品,她们不仅要被主子使唤,为主子尽忠,还要受着主子的压迫与欺凌,其悲剧色彩不言而喻。本文从性格悲剧造成命运悲剧,社会悲剧造成爱情悲剧来分析红楼丫鬟的悲剧命运的自身原因和社会原因。

二、性格悲剧造成命运悲剧的丫鬟形象

晴雯是红楼梦中一个非常有个性的女孩,她性格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率真。在封建社会这个大背景下,她的这一率真更多的表现为她做人的真、做人的纯。她是宝玉的丫鬟,也是宝玉的知己,这一特殊的身份使她处于矛盾之中。她在层层森严的府第中顽强的保护自己自尊自傲的个性,却遭到了更为强烈的排斥。可以说,晴雯的一生是悲剧的。这种悲剧局面的出现,除了环境等客观原因以外,她自身的性格意志是否与客观环境相背离也是造成悲剧的重要因素之一。她身在封建家族,而心却无拘无束,这种不平衡的状态使她最终付出了年轻的生命。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他随警幻仙姑进入“薄命司”,首先打开的是“金陵十二钗又副册”,看到的第一支曲子,就是晴雯的这首判词。可见作者的用心良苦及晴雯在作者心目中所占的分量之重。曹雪芹是否要告诉我们,在走向没落的红楼悲剧王国中,在这个散发芬芳的女儿国度中,晴雯是作者最为赞赏和认同的第一人。

晴雯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塑造出来的一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其身份处于小姐与丫鬟之间。这种特殊的地位形成了她独特的性格心理。低贱的身份使她更懂得人格尊严的可贵,更渴望获得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作为独立的人应有的权利,她自身也在努力的做到最好最棒。但是她的这一向往与追求与封建社会是那么的格格不入,导致了封建社会对她的压迫与摧残,更加深了她的性格与社会环境的冲突,并最终导致了她被那个社会所不容及毁灭的结局。在本文中,我将从以下方面来探讨晴雯的矛盾性:

1晴雯性格心理的矛盾

晴雯的性格心理是很矛盾的,一方面她有着心高气傲的天性,另一方面又有着极为敏感脆弱的性格。

最能表现其鲜明个性及生活轨迹的故事情节主要有三个:即第三十一回的“跌扇撕扇”、第五十二回的“补孔雀裘”和第七十四回的“反抄检”。借着这三件事来讨论晴雯的自身的性格矛盾性。

其一: 晴雯“跌扇又撕扇”,集中地体现了她身上的那份自尊和自傲。这个凡事都要强的丫头不允许自己有一丁点儿差错,可是她还是犯了错,而她一向视为知己的宝玉也这样训她,她的自尊心受到了严重打击,她是奴婢,可她却要求宝玉待她像朋友一般,可以说,她自身就很矛盾。

其二:“补孔雀裘”重在反映晴雯身上的那个“勇”字,并且又一次再现了她对宝玉那份纯洁而真挚的感情。这一段不仅肯定了晴雯异乎寻常的顽强毅力和自我牺牲精神,而且进一步写出了她对朋友的一片真情。

其三:“反抄检”表示了晴雯公开的对抗,面对“搜箱”这样一种践踏人格尊严的行为,晴雯爆发了。她倾倒箱子这样一个举动包含了太多的愤怒与不甘,可她面对的毕竟是封建社会这样一个庞大的背景,她的这一反抗行动是不被允许,甚至可以说是禁止的。因而,她的命运也就注定了只能是悲剧的结局。

2晴雯与外界环境、人物之间的矛盾

我们常说:内因作用于外因,外因对内因有影响作用。在本文中我们将通过一系列事件来探讨在那样一个有着等级层次之分的贾府里,众丫鬟们是怎样对待、怎样适应她们周遭的环境的,而毫无背景的丫头——晴雯又是怎样面对封建家族这幅大背景的。

在大观园这个女儿王国里面,下层的大小丫环们,她们为了在大观园里站住脚,无不对主子唯命是从、鞠躬尽瘁。可以说,对外界环境给予的一切压力与罪责,她们统统接受、毫不反抗。而晴雯呢,这个无依无靠的女孩子,按理说,她也该为自己想一下吧!是努力待在园子里往上爬,还是努力为自己出贾府做打算呢?我们抱着疑问看晴雯所做的一切,却只看到她的坦白无私、热情勇敢、正直刚强,在主子面前依然保持自己独立的个性。我们来品味以下事件:

其一:平时宝钗与晴雯并无仇恨,在第二十六回里当宝钗夜里去怡红院,正值晴雯生气,她便在园内抱怨说:“有事没事跑了来坐着,叫我们三更半夜的不得睡觉。”从这句话表示了对宝钗的不满。其实早在第二十一回里,宝钗与袭人讲话中已经表明了她对袭人的好感,以后两人可谓并肩作战去争夺宝二奶奶与姨娘的位子。而晴雯得罪了宝钗,也就等于是得罪了薛姨妈和王夫人。

其二: 宝玉可是贾府里有着重量级别的人,没人敢冲撞他。在众丫鬟小厮们心中,要巴结宝二爷还来不及呢?哪有人敢和他顶嘴。可就是这样,晴雯也依然不卑不亢。在三十一回里,晴雯冷笑到: “二爷近来气大的很,行动就给脸子瞧。”晴雯以此来回应宝玉对她的训斥,表达心中的不满。她是一个丫鬟,可她从未有过奴才相。我们说袭人挨了宝玉窝心的一脚,还要劝宝玉说没事。可晴雯呢?她却从来没有看主子嘴脸过活的习惯。

其三:第三十七回里,秋纹得了太太赏的衣服后很高兴,向大家炫耀,可晴雯却说:“呸!好没见世面的小蹄子!那是把好的给了人,挑剩下的才给你,你还充有脸呢!”……“一样这屋里的人,难道谁又比谁高贵些?把好的给他,剩下的才给我,我宁可不要,冲撞了太太,我也不受这口软气。”她自始至终都在抗争,相对于秋纹等人对主人的奉承、卖命,同样身为婢女的晴雯,地位低下却心高气傲。毫无媚骨奴颜,有着这样骨气的人,在贾府里怎能容得下呢?

正如宝黛爱情悲剧早在宝钗进京后及她们开始撒布“金玉良缘”之时就已注定了,而黛玉之个人性格还不是这个悲剧的主要原因。虽然晴雯的无媚骨得到宝玉的欣赏,但她的悲剧并非是其“风流灵巧”就造成的。同是丫环,偏又被分出“谁比谁高”的等级,晴雯感到不服。得到一点剩下的东西就那样兴奋,更觉得可耻。至于得罪袭人、冒犯夫人,她全不在意。

其四:当贾府里最猖狂蛮横的狗奴才鼓动王夫人搜检大观园时说“别的都还罢了,太太不知道,一个宝玉屋里的晴雯,那丫头仗着他生的模样儿比别人标致些,又生了一张巧嘴,天天打扮的象小西施的样子,在人前能说惯道,掐尖耍强。一句话不投机,他就立起两个骚眼睛来骂人,妖妖乔乔,大不成个体统。”可见晴雯在那些人眼中是多么可怕!她的美貌和才干让这些人刺眼!是的,她是生得标致、心灵手巧,可这有什么用呢?她还不是学不会袭人那样控制宝玉,顺应环境,内收羽翼,外结支援。又不屑于像小红那样奔跑钻营,不遗余力。平时以自己的清白为自豪,对别人干的一些什么勾当,看就穿,而且常脱口而出地揭露。她的这种“眼里揉不得沙子”的性格与外界环境之间是极不相称的。

晴雯的一生是短暂的,她的悲剧性正在于:身为奴婢,却有着风流俊俏的外貌;身为奴婢,却有着锋芒毕露的性格,这就注定了她要被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所毁灭。正象我们不能随心所欲的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一样,晴雯的实际地位和特殊个性,使她注定要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这确能引起我们深深的同情和对社会历史深深的反思。

、面对爱情遭遇失败后丫鬟们的表现,论述社会悲剧导致爱情悲剧

(一)鸳鸯誓死不肯屈就,最终殉主

鸳鸯在贾母死后也自缢而去,她的命运可以说在46回就有体现,她誓死也不做贾赦的小老婆,发誓以后要跟了老太太去或剪了头发做尼姑。在这个大观园里,她是为数不多的一个不为自己的感情和婚姻作打算的人。她跟平儿、袭人不一样,她有父母哥嫂,是家生女儿,自然不愿效仿她们做个屋里人本本分分地跟着太太服侍主子,以后混个姨娘的名分。她看清了贾赦好色、荒淫无耻的真面目,不愿成为男人玩弄的对象。她不想做姨娘,也不想以后出去正正经经地“配个小子”,因为她意识到在这个封建社会里女人无论怎样都只是男人的附属品 ,倒不如干干净净地做丫鬟来得自由,至少她在贾母的庇护下还拥有着其他丫鬟不及的地位。

在鸳鸯的思想观念里,丧失尊严、丧失人生价值的婚姻是不值得去争取的,甚至对男性、对婚姻本身,都有种绝望、悲观的态度,“一辈子不嫁男人又怎么样,乐得干净呢!”鸳鸯虽然身为奴婢,但她人格高贵,没有因自己的地位而甘心受辱。她在绝望中的呼喊,是她刚烈、自尊、凛然不可犯的性格的体现。鸳鸯看中的绝不是地位、金钱,而是自己真正的幸福。这种幸福就是不甘于陷身于“污臭男性”之中,保持自己的清白。贾母去世后,死亡是她最好的归宿。

(二)司棋因爱情得不到认可而自杀

司棋是丫鬟里较富有个性解放精神的女性。她与表哥潘又安相恋,在抄检大观园时被查出私自幽会的证据,潘逃跑。司棋的母亲不同意他们的婚事,司棋触墙殉情,以死捍卫了自己的爱情的自由和人格的尊严,有悲壮之美。

四、虽然不是丫鬟身份,但是命运同样悲惨的几个女子形象

(一)尤三姐因为柳湘莲怀疑自己的痴情而挥剑自刎

《红楼梦》中二尤的故事,出现在第63—69回中,是前80回中着力描写的一出重头戏。身世的悲苦使他们不得不依附于男性而行为不检。同为男人手中玩物的她们,尤二姐逆来顺受、死得凄惨;尤三姐则痴情泼辣、不屈服于男性、死得壮烈。尤三姐性格刚烈,痴情于爱情而情梦破碎,于是她用死证明了自己的清白。“她虽受辱却不甘屈服,反而激起了她强烈的反抗和叛逆意识,是特立独行的奇女子。”

在《红楼梦》里,尤三姐对柳湘莲的爱情与痴情可以说丝毫不亚于林黛玉。她爱柳湘莲是爱到了海枯石烂的地步。在66回中,尤三姐有一段说词:“若有姓柳的来,我便嫁他。从今日起,我吃斋念佛,只服侍母亲,等他来了,嫁了他去,若一百年不来,我自己修行去了!”说着,将一根玉簪,击作两段,“一句不真,就如这簪子!”这是三姐要求婚姻自主的宣言,何等的坚定,何等的刚烈!这个标准说明她既不讲经济地位,也不讲政治权势,她敢于冲破封建礼教封建婚姻的束缚,此时她的语言里流露出一种决绝的悲壮!

尤三姐对柳湘莲的痴情绝非是盲目的,她对爱情婚嫁有自己的主见:“但终身大事,一生至一死,非同儿戏。我如今改过守分,只要我拣一个素日可心如意的人方跟他去。若凭你们拣选,虽是富比石崇,才过子建,貌比潘安的,我心里进不去,也白过了一世。”这是尤三姐的肺腑之言。她的择婿标准完全打破了以往才子佳人小说中“郎才女貌”的旧套,要的是“我心里能进得去”才是幸福一世。在一个婚姻全凭父母之命的年代里,尤三姐对自己的婚姻却大胆地提出了要求,可以说这种婚姻自主观,在今天仍有着它的进步意义。

幸福似乎来得太快了,柳湘莲应约而来,尤三姐得到了柳湘莲的定情宝剑,此时她的心情一定充满了喜悦和期盼。悲剧的爱情故事才刚刚开始,柳湘莲得知三姐与宁国府有牵连之后马上反悔了,他向贾琏索要定情宝剑,这对三姐来说不啻于是晴天霹雳。尤三姐对婚姻自由的追求和摆脱污淖的希望,终于在贾府肮脏的名声影响下,彻底的破灭了。爱人对自己忠贞和人格的怀疑使她失去了生的最后一根稻草,“还你的定礼”说完她挥泪如雨下,左手将剑并鞘递与湘莲,右手回肘往项上一横,一代尤物就这样挥剑自刎了。尤三姐的死壮烈而令人肃然起敬,这是她对自己尊严被践踏的有力反抗。她用生命作为代价换回了她心爱的人的尊敬和痛恨,不得不说,三姐真真是个烈的让人敬爱的女子。

(二)香菱 、尤二姐过于顺从、柔弱而被害

1.香菱:终不觉醒的悲剧女性

香菱本是苏州阊门外大户甄士隐的独生女儿,“家中虽不甚富贵,然本地便也推他为望族了。”父母“年已半百,膝下无儿,只有一女。”自然对她爱不释手。但是香菱第一次出场时,作者就借癞僧之口说出了香菱的悲惨命运:“‘施主,你把这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抱在怀内作甚?’”这种暗示的手法,在中国古典小说中屡见不鲜。在《红楼梦》第五回中,“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便是对香菱一生的铺排,“有命无运”正是香菱一生最为贴切的形容。

《红楼梦》第五回出现的“金陵十二钗又副册”对香菱的一生有这样的判词:“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根据脂砚斋的评论,我们知道“两地”即两个“土”字,合起来是一个“圭”,加上“孤木”就是夏金桂的“桂”字,所以在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中,“有命无运”的香菱是被夏金桂主仆折磨虐待而死的,下场甚至比吞金自杀的尤二姐更为悲惨。而高鹗的后四十回续书篡改了曹雪芹对红楼人物命运的设定,在香菱死之前给了她一个光鲜的“少奶奶”的头衔,但也只是从情节上使《红楼梦》更加完整,香菱的悲剧性命运仍未改观。

香菱幼年被拐的经历对她的一生有莫大的影响,虽然曹雪芹对这些经历并没有浓墨重彩的描写,但是香菱小时候跟着拐子的悲惨生活我们还是可想而知的:当她与拐子租住在葫芦僧家时,凭借眉心的那一点朱砂痣,葫芦僧依稀认出了她就是当年的“英莲”,渐渐盘问诱导她的身世,她也只说不记得小时候的事情。为什么她不找机会探听自己父母的消息呢?如果说她是害怕拐子发现,那么在拐子喝醉时她却有胆子庆幸自己可以嫁给冯公子,公然自叹“我今日罪孽可满了”。可知在经过拐子的摧残后,香菱已经完全没有改变自己命运的勇气和渴望,成了一个麻木、怯懦的人。

有人说过,痛苦的经历和心灵的创伤是一种财富,能使人变得更加坚强勇敢。但在香菱身上,自始至终未能看见其“抗争”的一面,甚至连“怨言”都不曾有。如果说这是因为她心胸开阔,也能叫人钦佩其胸襟肚量,但香菱却是一种极其幼稚愚蠢的无知,就不由得让人为之扼腕了。

香菱是一个内心空白的女性,在她短短的一生中,除了识字学诗之外,似乎没有过任何追求,无论是对人对事,香菱从来没有主动的时候,甚至于当夏金桂快过门时,她还巴不得她早些过来,而目的仅仅是“又添一个做诗的人了。”她永远活在自以为美好的梦境里,并且以为这美梦可以一辈子做下去。当夏金桂来亲手撕碎了她的梦时,毫无防备的她只会束手就擒、坐以待毙了。

香菱是一个柔弱美丽的女子,她可爱在她的柔弱美丽,也失败于她的柔弱美丽。而把美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恰恰就是悲剧的震撼力量所在。香菱是那个时代所有无力反抗以及不知反抗的弱者的缩影,她的悲剧,固然不可避免的被打上了“社会黑暗”的烙印,但不可否认的是,她们性格中本身潜藏着的懦弱、被动、懒惰和不切实际的幻想,也是铸就她们悲剧的重要因素。

2.尤二姐:柔弱的悲剧女性

尤二姐逆来顺受,死得凄惨,得到了爱情婚姻,却死在了为妾卑微的处境中。与尤三姐相比,尤二姐更多的是顺从与接受。面对最初贾蓉、贾珍与贾琏的调情,尤二姐没有反抗,尤三姐则怒斥三者,竟真是他嫖了男人,并非男人淫了他。贾琏娶尤二姐为妾而后入贾府,乃至遭到凤姐的欺凌虐待,都只是知认天命,毫无反抗之心,而她最终唯一的反抗就是“吞生金自逝”。她的自杀虽是凤姐一手计划,虽是封建社会中女性斗争、妻妾斗争的牺牲品,但也是尤二姐这一柔弱女性自身缺乏自我意识,过于善良不知抗争的结果。曹雪芹如此凄惨地描写她的死亡,也揭露了古代女性身受男性奴役与一夫多妻制中女性间争斗的双重悲剧。尤二姐的命运也就把所有女性历程的悲剧演绎了出来:男人的世界里,女性只能以自相残杀来维护自己的幸福和地位。相对于尤三姐壮烈的死,尤二姐则死得令人唉声叹气,也令人惋惜。

五、丫鬟悲剧命运的意义

《红楼梦》塑造一批批悲剧丫鬟命运的深刻之处在于并没有把这个悲剧完全归于恶人的残暴。其中一部分悲剧是封建势力的直接摧残,如鸳鸯、司棋这些人物的悲剧下场,但更多的悲剧是封建伦理关系,几千年积淀而凝固下来的正统文化的深层结构造成的人生悲剧。大观园的悲剧是爱情、青春和生命之美被毁灭的悲剧。作者哀悼美的被毁灭,一群天真烂漫的丫鬟被封建伦理斩断了爱的情路,化作了悲剧美的象征符号。作者深刻揭示了造成这种悲剧的根源,这是对封建社会和文化进行的深刻反思,也是一种精神的觉醒,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1. 第一版.

[2] 吴启祥.《红楼梦寻》.[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2. 第一版 P203.

[3] 朱光潜.《悲剧心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4] 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二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5]周思源.周思源看红楼.[M].北京:中华书局,2006.

[6] 端木蕻良.《贺<红楼梦>学刊》三十期.[J]. 廊坊:红楼梦学刊,198604

[7] 赫鹏.《红楼梦百家汇评本》.[J].廊坊:红楼梦学刊, 200505,158.

[8] 草莽. <红楼梦>的缺陷与弱点简析》.[J].南京: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33.

[9] 潘冬梅.<红楼梦>与中国文学传统中的女儿国原型分析》.[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5.

[10] 赵臻.<红楼梦>主旨与创作心态》.[D].广西师范大学, 2005.

[11] 孙爱玲.<红楼梦>人文之思辨》.[D].苏州:苏州大学,2006.

[12]李希凡、李萌.《传神文笔足千秋〈红楼梦〉人物论》.[M].北京:文艺艺术出版社,2006.

[13]杜贵晨.红楼梦女性.[M].北京:中华书局,2006.

浅谈《红楼梦》中几个丫鬟的悲剧命运 毕业论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