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发布时间:2023-11-08 18:59:57


新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5《咬文嚼字》课文结构层次
课文结构层次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5段):用三个例子说明咬文嚼字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文字的微小改动与调整都影响到思想感情的表达,也就是说,咬文嚼字并非只在字面上下功夫,其效果也不容小视.首先是以郭沫若对自己的两部作品所做的两处修改为例.这两处修改,一处改得好,一处改得文句不通.修改文字当以更准确有力地传达感情为准,郭沫若没有注意这个道理,将文章修改中取得成功的经验直接挪用到别处,以致修改出的语句不仅表达的感情全然不对味,是从语法角度来看,也全然不符合语法规则.其次是以王若虚修改《史记》中的李广射虎这个片段为例.王若虚认为原文啰嗦,用词重复,于是将它加以精简,却没想到,这样一来丧失了原文的丰富的意蕴.第三个例子是大家熟知的“推敲”的故事.千百年来,人们普遍接受了韩愈的看法,即在“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一联里,“敲”比“推”好.作者却通过仔细玩味“推”“敲”二字各自所暗示的内容及营造的意境指出,究竟是“推”好还是“敲”好,这要看贾岛当时要表现的是哪一种意境.换言之,“推敲”二字本身并无高下之分,到底应该用哪一个字要由作者贾岛自己决定,别人(包括韩愈)其实插手不得.比较起来,第一个例子理解起来比较容易,第二个例子需要凭借良好的语感,第三个例子

则需要更多地调动形象思维能力,进入诗境,仔细品味“僧推月下门”和“僧敲月下门”的区别.第二部分(第67段):更进一步讲,咬文嚼字是文学创作有所创新的保证.有了咬文嚼字的精神,作者在用字用词上才会力求别开生面,表达出的思想感情也才会有新意,创作出来的作品也才成其为文学作品.作者用文学创作中经常碰到的对字的联想意义的使用作例,从正反两方面,说明咬文嚼字的重要性.在批评误用字的联想意义而产生“套语”这一流弊时,作者引入近代文艺心理学上所使用的术语:“套板反应”.对于文学作品中袭用熟语套话,近代的王国维也颇为不满.在《人间词话》里,“词最忌用代字”条、写景“隔”与“不隔”条,均可看出王国维对于词人用现成词语来写景言情的反感,而反感的原因,其实也正是“它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
第三部分(第8段):总结上文,说明本文只是从一些方面来谈文学阅读和创作中应该咬文嚼字的道理,接着提出对于文学创作者的要求和期望.

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