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上半年度白糖期货市场行情报告

发布时间:2019-03-03 23:38:11

2006年上半年度白糖期货市场行情报告

第一部分、06年上半年度行情回顾

第一阶段:春节前延续上涨期

200616日星期五,白糖期货在郑州商品交易所挂牌上市,郑糖703合约以4560/吨开盘,5个交易日后小幅下跌至4270/吨,但随后的短短9个交易日内,703合约一举冲破5000/吨高点并快速疯涨至5896/吨,上涨1626点,涨幅达38%

同期国内现货市场,1月初,国内几大批发市场平均糖价以4300/吨的高价位起步持续快速上升,月末冲破5000/吨,1月份的平均糖价为4591/吨,每吨环比上涨447/吨,同比上涨2016/吨;2月份糖价继续飞涨,甘蔗产区最高价达到5300/吨,国内几大批发市场平均糖价为5069/吨,每吨环比上涨478/吨,同比上涨2295/吨,平均糖价破历史最高纪录。

同期纽约原糖期货市场,以11号原糖连续价格来看,本轮上涨自2004212日的5.7美分/磅启动,至200623日连续上涨至19.73美分/磅,创25年最高,涨幅达246%,其中2006年以来就上涨了5.73美分/磅,涨幅高达40.9%

国内外糖价格快速上涨的主要原因为:

一)国内阶段性供求关系偏紧,产不足需推动糖价上涨。

2004/2005榨季,受严重干旱影响,全国共生产食糖917.4万吨,同比下降8.4%,因此,2006年初,期末库存压力大大小于往年,销区库存同比也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而另一方面,南方产区本榨季开榨时间推迟了15-30天,开榨初期供应量减少,社会库存大为减少,因此阶段性产销形势紧张引起糖价上涨

近榨季各主产区开榨时间表:

其次,05/06榨季,海南、云南出现了历史性罕见的干旱,甘蔗生长较差,茎株普遍矮小,大部分糖蔗成熟期相应推迟;广西出糖率降低、留种量加大;广西、广东、云南、海南等地产糖率整体都有0.61%的下降。因此预计南方产区有不同程度的减产预期影响糖价上涨。

二)国内南方产区甘蔗原料收购价抬升,制糖企业成本增加推动糖价上涨。

以广西为例:甘蔗收购价因取消特产税后的价值转移及国际糖价较大幅度的上涨拉动,2005/06榨季比2004/05榨季增长120/吨,年均增长31.35%;甘蔗原料收购成本、煤、电、油、运输、生产资料及人工费用等成本增加,2005/06榨季比2003/04榨季增长了1650/吨左右,年均增长31.05%。另外,部分制糖企业惜售,也造成了市场糖源偏紧局面。

三)国内逼空行情导致国内期价快速上涨。

节前的强势很大程度上由于郑州期糖主要上演的逼空行情。前期由于期糖价格高出批发市场价格而轻易入市套保和放空的投机商,在产区节前惜售以及价格条件限制、外糖走强等条件下被迫高位砍仓,导致白糖期货价格快速上涨。

四)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带动乙醇需求增加从而推动甘蔗食糖价格上涨。

能源价格的高涨也是主要的推动力。2002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一路上涨,2006年更是稳定在60美元/桶之上,并且于421日原油连续价格达到过75.35美元/桶的历史新高,原油的上涨使得甘蔗生产乙醇燃料替代汽油的需求大涨。巴西甘蔗即生产食糖又生产乙醇,比例取决于国内国际市场需求和价格。本榨季巴西生产食糖和乙醇的比例上调至49/51(上年度47.9/52.1)。

五)全球食糖市场供给缺口预期加大,增强了国际期糖市场的中期前景。

国际糖业组织对05-06制糖年全球食糖市场的供给缺口数量从去年11月份预期的101.5万吨以及今年1月份预期的150-200万吨上升到222.5万吨,一定程度上削弱巴西甘蔗继续增产给国际期糖市场形成的压力,另外,按照德国里奇公司的数据,2005年供给小于需求并且库存量下降,库存占消费比也创下9年新低,这些都增强了国际期糖市场的中期前景。

另一方面,欧盟食糖改革削减出口补贴,使食糖价格上涨,国际食糖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由于巴西为首的澳洲和泰国向世界贸易组织状告欧盟的出口白糖补贴,迫使欧盟败诉而进行生产和出口食糖的改革。按照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要求,今年522日以后欧盟须把其享受补贴的食糖出口量大规模削减到130万吨的水平并且欧盟已决定将其06-07制糖年的食糖生产配额削减250万吨。在这个形势变化中,伦敦白糖对纽约原糖的差价从38美元上涨到83美元,国际食糖市场的格局从此产生根本性变化,巴西食糖出口几乎一统天下。

六)国际基金进入食糖市场,推动原糖价格上涨。

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股票市场的泡沫破裂,美国经济出现了危机迹象,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下跌,并引发了全球通货膨胀。过去的5年全球证券市场疲软,国际现金只有在常年处于低价位的商品市场中寻求出路,作为保值美元和防范通货膨胀的措施。在最近一两年中,黄金、铜、原油价格持续上涨,不断突破新高。而基金在纽约原糖期货市场上曾经持多头19万张合约,相当于从市场上占有965万吨食糖。相当于中国食糖的总产量。食糖等原料商品不但成为能源产品的替代品,成为货币保值和对抗通货膨胀的投资产品。

第二阶段:春节后大幅下跌期

在节前大幅攀升后,春节后第二个交易日,国内郑州白糖期货价格从高点跳空低开低走,从此便一路下滑,时间自27日至620日,持续四个半月,糖价自5896/吨回落至3975/吨,下跌1921/吨,跌幅达32.6%,完全回吐年初涨幅。

同期现货市场,3月份国内几大批发市场平均糖价为4879/吨、4月份为4722/吨、5月为4698/吨。6月继续下跌态势,国内几大批发市场平均糖价为4583/吨,比上月下跌115/吨,但仍比去年同期高出1423/吨。

同期纽约原糖期货市场,在2月初到达顶峰后逐渐下滑,3月底小幅反弹后继续下跌态势,原糖连续期货价格在613日跌至14.57美分/磅的阶段低价,跌幅26.8%

随后,经过了四个多月持续、深幅、充分的下跌,郑州白糖703合约价格在620日触及4000/吨以下后获得支撑止跌企稳。同时,在前期主力空头人为扭曲期价的情况下,多空分歧不但没有消除,反而愈来愈大,持仓规模由614日的55318张增加到630日的78074张,即在短短12个交易日里持仓规模增加了41%,成交量也同步放大,而期价仅在400点范围内窄幅波动,可见在老空不让步的情况下,新多已在积极介入,这一段时间内期价几乎呈一字形横向运动。

同期,外盘走势较为强劲,受相关货币政策影响,美元指数冲高回落,引发黄金、原油等相关商品价格大幅走强,纽约原糖十月合约在滚月操作进入尾声的空头平仓配合下,也逐步站稳上行,出现了中幅反弹,从613日的14.57美分/磅的最低点起一路稳步反弹,至630日涨至16.41美分/磅。

此轮价格大幅下跌的主要原因为:

一)国储持续重拳出击,以竞拍的方式连续向市场抛糖抑制了糖价上涨。

糖价的快速上涨,引起了政府的高度关注,因糖价过快暴涨对用糖企业无疑是巨大冲击,并引发食品价格的上涨。食品是许多亚洲国最大的消费品,虽然农作物价格上涨对农民有利,却食品价格的上涨会使低收入消费者雪上加霜,损失部分国家的经济发展。因此出于保证市场供应、稳定国内食糖价格的考虑,国储持续重拳出击,连续以竞拍的方式向市场抛糖,自今年1月5日第一次拋储以来已连续7次抛售储备糖,总数量达64.4万吨,到9月12日,还有3次抛储计划。因此,国储抛糖将贯穿本年度的整个消费旺季,这对空头无疑是个持续的鼓舞。

本榨季的历次拍卖结果统计如下:

对比数次拍卖结果来看,627日这一次是时间拍得最久的一次,由于4-5月拍卖的价格越拍越高,购糖的单位都出现了亏损,而且国家后面还有数次拍卖,因此这次参与拍卖的单位就比较谨慎,不轻易抬价,从而不但拍卖持续时间长了,拍卖的价格,无论是最高价、最低价和平均价也都比上一次有很大的回落。国家放储除了对价格产生直接抑制作用外,给市场做多心理也蒙上了很深的阴影。

二)国内现货销售压力导致价格大幅回落寻求支撑。

4月之前,处于销售谈季的国内糖市,在阶段性产大于销和整体商品环境走弱的大背景下,对价格实现回落换取销量回升的要求日益趋强。虽然糖价在3月底出现反弹,但没有销量的回升,任何反弹都显得苍白无力,也成为了进一步下探的加速度。另外,节前的挤兑和砍仓之后,上行动能的疲惫等也都使得价格在进一步拉升后出现急剧回落寻求支撑。

进入4月份,各产区糖厂陆续收榨,进入纯销售期,但糖市表现出了少有的平静,产、销区购销清淡,价格走势平缓,相比往年喧嚣的景象,食糖市场没有出现旺季糖价上涨的情况,门前冷落鞍马稀是目前各地糖市的普遍表现。多重因素的影响之下,食糖市场进入旺季不旺,旺季难旺的低潮期。国内减产出现的缺口也基本在价格大涨导致的销量萎缩中得到弥补。

六月,作为纯销售期的第一个月,国内产区现货价格自5000/吨左右大幅回落至4500/吨一线,但在价格回落的中并没有得到销量的配合,郑州白糖期货价格用暴跌来回应了市场持续的淡销,也回应了五月虚高的糖价。面对消费旺季到来,食糖流通迟迟不能启动,产销区走量同比有明显萎缩,因此价格平台继续下移。

三)全球新榨季食糖产量的乐观预期使国际食糖供求缺口大幅缩小。

这一阶段,巴西混合燃料酒精比例调整、对酒精出口征税以及糖厂提前开榨等提高了全球新榨季食糖产量的预期,使国际食糖供求缺口大幅缩小,酒精和食糖供给处于阶段性充足状态,发挥了对国际食糖基本面利空的主要角色。一、巴西方面把混合燃料中的酒精比例由25%降至20%。则每年参入汽油中的无水酒精总量将减少12亿公升,意味着生产这12亿公升酒精的甘蔗量用作榨糖,纽约原糖走强的重大因素受到强大阻力。二、为维持大选年经济平稳发展,巴西政府近日提出对酒精出口征税,将进一步降低巴西国内用甘蔗来制造酒精的数量,增加榨糖用量。三、巴西中-南部地区至少有20家糖厂提前2个月从3月份开始06-07制糖年的生产工作,短期内国际食糖供求紧张可望缓解。这些都成为国际市场基本面上的一大利空。

四)投机基金从国际食糖市场撤出,纽约原糖在内的整体国际商品面临调整压力。

这一阶段,受陆续公布的各项经济数据提振,美元正在逐步坚定连续第15次加息的市场预期。美元升值压力逐步加大,导致了处于相对高位的原油、黄金和其它金属价格的回落。基金在有色金属这面多头的旗帜首先出现动摇,主流资金出现逐渐抽离迹象,很大程度上促使了基金多头在国际原糖市场的抽离观望。

第二部分、影响后期糖市的因素分析

一、基本面供求情况

1、国内供需平衡分析

从中糖协6月份简报获悉:截止至20066月末,本制糖期全国累计销售食糖656.9万吨(同比726.1万吨),累计销糖率74.5%(同比79.1%);其中,销售甘蔗糖580.3万吨(同比668.5万吨),销糖率72.5%(同比78%);销售甜菜糖76.6万吨(同比57.6万吨),销糖率94.9%(同比95.5%)。从单月销糖量来看,066月末的月销糖量为69.5万吨(同比为67.3万吨)。

从库存量来看,066月末全国工业食糖库存量为224.6万吨(同比191.3万吨)。

在进口糖方面,预计今年一般贸易配额进口量为50万吨食糖,截止065月末,全国已累计进口食糖31.45万吨。

06年全年全国总糖源预计为:本制糖期产糖量881.5万吨,国储糖总拍卖量110.4万吨,一般贸易配额进口量50万吨,总糖源为1041.9万吨。

而本榨季消费量却不容乐观。高价白糖对消费的抑制作用,从榨季初将弥漫到榨季结束。销区观望严重,大批量采购鲜见,旺季消费未见启动,终端用糖企业青睐淀粉糖替代品。这些将直接导致本榨季的消费量锐减,将很难达到上个榨季1050万吨的量。根据市场推算,2005/06榨季食糖消费量在1011-1053万吨之间,在消费价格弹性的影响下,如果,2006年糖价较高,则消费可能接近小值,如价格不高,则消费可能会接近大值。

同时,后市的销售压力也仍然非常明显。目前全国工业食糖库存量为224.6万吨,7-9月国储还有3期共27.6万吨白糖的拍卖,同时还有18.4万吨尚未确定时间,在7-10月共有270.6万吨的食糖在销售,按4个月算,每月要销67.65万吨,按3个半月算,每月要销77.31万吨才可消化库存压力,而且进口糖的销售尚未算进来。

因此,从以上数据我们看到,虽然本年度白糖产量下降而销量还没有最后确定,但现在可以肯定的是,年初预计的供需缺口正逐渐弥合,只要糖价保持合理、稳定,同时得到销量的配合,后期国内供需将基本达到平衡。

2、替代品因素分析

今天的世界,食糖是价格弹性需求商品,如果食糖价格过高,需求会下降或转移到其他替代品。数据显示,近年来淀粉糖的发展速度相当快,6年时间淀粉糖产量增长7倍,平均年增长率为38.3%1999年我国淀粉糖产量仅60万吨,2005年达到420万吨,2006年淀粉糖产量预计将达到550万吨。今年碳酸饮料等含糖食品更多的是选择淀粉糖等进行替代消费。凭借其2700/吨左右的低成本优势,终端市场对淀粉糖认可度不断得到强化,消费者市场培育也比较成熟。当然,实际与食糖可替代的数量可能并没有想像中的那么大,尽管从绝对总量来讲,我国的淀粉糖每年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不是所有的淀粉糖品种的增长都将替代食糖的消费,淀粉糖的替代有完全替代、部分替代的问题。当食糖价格上涨到一定的阶段,有些领域、有些食品和饮料可以通过使用淀粉糖完全替代,而其他的一些领域和其他的一些产品却始终不能完全替代,而只能通过调整配方,采取部分替代。

可以肯定的是,由于性价比的优势、口感及工艺水平的改进,淀粉糖的应用领域在不断扩大。

需要指出的是:随着人口的增加、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糖本身也存在自然增长的部分。无论食糖的替代品如何发展,食糖毕竟有着不可替代的应用领域和市场份额。

从替代品对食糖消费的影响来看,本年度后几个月销售期的白糖价格不容看得太高。淀粉糖的实际替代量将是判断食糖消费的最大变数。

3、国际供求情况

由于近两年的高糖价和高油价激发了全球主要糖料生产国和地区的种植加工热情,全球食糖产量将有望大幅增加,如巴西农业部预测2006/2007榨季其食糖产量将比上个榨季增长9.5%达到2920万吨,印度政府预计新榨季食糖产量将比以往榨季产量翻两倍而达到2300万吨的水平。与此同时,虽然欧盟糖业改革后其产糖量将大量减少,报告还预计本榨季全球食糖总产量达到1.491亿吨,较上榨季增长4.5%,消费量达到1.5015亿吨,较上榨季增长1.9%。但现阶段埃及、也门、印度、孟加拉国等不少国家扩大了各自的炼糖能力,泰国食糖产量超过之前的预期以及欧盟食糖产量不降反增。在高价利润驱使下,生产和消费国家会尽力扩大食糖生产,使06/07年度的全球食糖产量增加。另一方面,泰国由于干旱生产和出口下降30%;澳大利亚受到飓风袭击,预计损失接近10%的产量;美国由于多次飓风袭击使食糖生产和加工受损等等也部分减少了世界食糖的产量。这些原因使得国际糖业组织(ISO)在5月份的报告中缩小了全球2005/2006榨季食糖供需缺口的预测值,由2月份预测的222.5万吨减少到了96.6万吨。

国际需求量方面:世界主要消费大国采购量的锐减,俄罗斯、印尼等国采购计划一推再推,现货市场传统买主的少量采购,这些将导致全球市场食糖需求减少。但欧盟今年出口减少;美国今年先后增加进口配额95万吨;平均全球食糖消费每年上涨2%以上等等却又增加了食糖的需求。

综观后市世界供求关系,结合各类数据分析来看,全球05/06年度食糖供需缺口已从二月份的222.5万吨减至96.6万吨,全球食糖产量的增幅超过消费增长。国际糖业组织(ISO)最近在发表的月度报告中认为,估计06-07制糖年全球的食糖供求可能略有缺口或倾向平衡。

二、国家政策

储抛糖可以说是本年度的焦点。目前为止,国储糖已陆续向市场投放了64.4万吨的白糖,后市还准备继续投放46万吨的成品糖,这其中包括古巴后20万吨原糖加工成的18.4万吨成品糖。本榨季国家投放的量总数为110.4万吨,但其中也存在着变数,即古巴后20万吨看市场情况可直接投放,也可能因价格下跌而停止投放。国家放储是为了保证食糖消费旺季的市场供应,但如果目前可供应量比较充裕,后市供求倾向平衡甚至略有节余的情况下,再进行投放,本榨季的结转糖的量将是比较大的,给下个榨季新糖起步价、新糖销售也将带来消极影响。在目前的情况之下,后市来自国储糖抛售的压力仍然十分大,保持价格平稳的同时保证消费量增加是市场的当务之急。

三、产、销、终端用户各方心态

a)糖厂的心态。目前4500/吨的产区价格是国家调控的临界线,也是糖厂价格联盟的底线。因此,4500/吨将是糖厂坚守的重要战线。但是在当前的形势下,对糖价的坚持只会给销量带来硬伤。以时间换空间的作法并不可取。前面分析,下半年制糖企业的销售压力将非常大,从时间来说制糖企业应在7-9月份销售本制糖期所生产的食糖,平均月销量要达到70万吨以上。如果调控部门确定再拍卖最后的18.4万吨国储糖的话,后半年的糖价就可能一路往下走,不仅今年的进口商无利可图,前六期购买国储糖的商家将会出现亏损,制糖企业的利润将会进一步缩水。所以在没有销量、产销区倒挂的日子里,制糖企业尤其重点制糖企业(集团)与其无量地坚持,不如顺应市场要求逐步回归到双方都“有利可图”的价位,用淡季的薄利多销来换取旺季的产销两旺。后市,在偏向平衡的供求形势下,糖厂将以“平和”的心态接受“平价”的糖市和“平稳”的发展。

b)销区的采购心态。目前销区的库存确实薄弱,这也是贯穿大半个榨季的事实。但是我们或许应该更多地从商家采购策略考虑。为避免风险采取了较少库存甚至零库存的经营策略,这是商家主动的选择。同时也说明了终端市场需求量一直比较有限,消费旺季节难以启动,高糖价抑制消费等。因此虽然很多销地商家库存接近于零库存,但并未出现供应紧张的问题,一时之间还不会使商家的心理受到很大影响。后市七、八、九月份都面临国储拍卖,市场的观望心态也将持续,市场利空因素导致销区看空者多,出于后期市场风险以及赢利的多重考虑,预计销区的薄弱库存将保持到榨季结束。

c)终端用户的心态。就目前来看,终端用户的采购还比较正常,不少大型的用糖企业备货还比较充足,当然,在糖价高企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下游企业以玉米淀粉糖等作为食糖的替代品也减少了终端企业对白糖的依赖。目前淀粉糖售价约在2500/吨,相当于食糖的50%左右。西安某糖商称,现在西安出现大批量淀粉糖运入的现象,而且价格仅是砂糖的一半,非常有竞争力。从这个现象可以看出,面对目前的高糖价,许多用糖企业已经开始把目光转向食糖替代品上。

综上来看,产、销、终端用户各方的心态以及运营状况将直接作用于下一阶段行情。

四、宏观经济因素分析

当今世界经济已经进入一个通货膨胀时期,在一季度,世界重要经济大国都存在商品价格上涨过快、幅度过大的现象,投资基金出于对后期世界经济通货膨胀进而抑制全球经济增长的担忧,不少投资基金纷纷撤离商品市场,导致黄金、铜等金属价格都开始回落,食糖等农产品价格也都开始下跌。但日前,自美联储宣布美元再次加息25个基点后,商品价格处于利空出尽的井喷状态,以能源为首的商品市场重新上涨,大有卷土重来的气势。目前看,全球经济增长依旧良好,对大宗商品需求并没有减少,大宗商品投资者信心有所恢复。

在经济通货膨胀的时代,加息升值手段只不过是货币贬值过程中的小小插曲,其大趋势并不会受此影响而改变。也许对于FED,还会有第1819次加息以缓解通货膨胀的压力。从20013月以来美元已达到最高利率标准,FED在经历很长的时间以后或者可以改变通胀的局面,但至少从近期而言美元仍将继续贬值。大量的基金将继续涌入商品市场保值,投资者也可同样参与保值或者直接投机,所有商品价格变化的趋势必然是加速上涨的过程,而且这种趋势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改变。

五、原油对国际原糖价格的影响

近年来市场方面在国际油价居高不下的背景下已不再把食糖看成是一种单纯的食品,而是将其与石油市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为食糖能直接转换成可以替代石油的能源,全球前4大食糖出口国--巴西、欧盟、澳大利亚和泰国已计划在未来数年时间里加大酒精生产的力度,当前围绕着伊朗核问题,原油价格也就随之起伏,在油价起伏不定时,原糖价格也将随之波动;对国内势必形成影响。

目前国际油市方面,伊朗的强硬态度令油价再度升温,同时美国夏季油耗高峰期到来;美国气象部门预测未来数月至少有10股飓风将在大西洋洋面生成;安理会5大常任理事国和德国可望就伊朗核危机达成共识后德黑兰方面仍有可能拒绝接受妥协方案的背景下,国际原油价格重返75美元/桶的历史高价,站稳于70美元/桶以上。

另外,目前不少国家已纷纷加入了角逐燃料酒精这个新兴市场(巴西和美国),在酒精可望成为替代石油的最佳选择的背景下,石油市场的变迁将牵动着食糖市场的每一根神经,只要国际原油价格长时间在高位运行,国际原糖就会获得足够的支撑,糖价就有再次冲高的希望,因为石油价格长时间在高位运行意味着全球头号产糖国--巴西将会拿出更多的甘蔗来生产酒精,从而削弱食糖生产,最终缓解国际食糖市场因巴西食糖生产持续扩张而承受的压力。而美国由于实施分阶段停止在汽油中使用化学添加剂,取而代之的是使用酒精,今年前5个月美国以403美元/立方米的平均价从巴西直接进口了2.803亿公升酒精,是去年同期9,270万公升进口量的3倍多。

六、天气因素对糖价的影响

作为一种农产品,各国的食糖生产不可避免地将受到洪涝和干旱天气等自然灾害的影响,近年来自然灾害对食糖生产的冲击尤为明显,比如,北美地区出现的“卡特里娜”飓风、“利塔”飓风,导致美国及中美洲等国的产量下降。国内自2005/2006年榨季开榨以来,由于食糖价格走高,原料蔗收购价格大幅度提高,充分调动了各级政府、企业和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加上今春气温回升快,春雨来得早,使广西今年的糖料蔗生产呈现出近几年来最好的发展势头,种植面积有较大幅度增加,糖料蔗长势明显好于去年。根据调查和综合分析,2006年全区糖料蔗种植面积将达到1180万亩以上,比去年增加超过100万亩,若今年没有大的自然灾害,2006/2007年榨季广西的产蔗量和产糖量将创历史新高。

第三部分、总结

目前来看,市场上看跌看涨的理由可谓多且散,没有较为突出的主线和足以影响行情走向的热点。国内无论从供需的基本情况看,还是从国家调控的宏观层面看,后市都不容过于乐观,但同时也不可并不过分看低糖价,产区现货价格自5000/吨之上下跌至目前4500/吨一线的位置,后市短期内急跌的条件已不充分。主要原因是:

首先,国内无论如何目前尚处于消费高峰期,漫长的夏季、需求的增长、中秋前后旺销有望支撑价格不会过度快速下挫;

其次,国际原糖的强劲走势也会对国内糖市形成一定的支撑。只是目前正处在国际榨季期间,食糖供应并不紧张,且近期受全球通胀问题的困扰,缺口问题处于隐性阶段,但技术上远期价格和现货价拉大的差距,以及未来气候引发的不可预测的灾难性问题,都有对下跌提供支撑的可能。

再者,国际安全环境进一步恶化,夏季的消费高峰支撑着石油强势冲高,而且国际商品市场通过一波深幅下跌之后企稳并强劲反弹。这些因素尽管并不能改变国内糖市的大趋势,但会提供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从而减缓食糖自身的压力,毕竟食糖作为国内大宗商品之一不能完全脱离大环境而走自己的路。只要后市国际原油价格在高位运行,国际糖市就能获得支撑。从这个角度考虑,国际糖价深幅下跌的空间是不太可能的,从而对国内糖价也将形成有力支撑。

但是,即使不考虑国内阶段性供求形势的变化,单纯的国内糖价也不能盲目接轨外盘,因为不单是食糖的季产年销和可再生的特性与黄金、石油不可再生的特点决定食糖无法类似黄金与国际对等接轨;仅仅从经济体制和水平看也不支持糖价完全对接。一旦脱离整体经济而独立对接,盲目跟随将不得不给后市带来过份投机的色彩以及由此导致的巨大行业风险。国内的经济基础与国际有别,因此具体到糖价,国内价格仅能在趋势上跟随,无法实现高度的一致。是否跟随到位,还得看国内市场本身的销量情况。

后市这些影响因素对糖价的影响力有多少,影响时间有多长,将怎样影响食糖价格和销量的波动还都未知,只有以国内基本面为中心,外围影响因素为基本点,不追求一时的突发性得失,重在综合判断阶段性趋势才是关健。

综上,笔者观点是:后期在下一榨季前,国内糖市的主基调将是“平衡、平稳、平价”,预计郑糖期价将在4000—4500/吨的区间内窄幅波动,上涨和下跌空间同样有限,操作上在保持谨慎看思维的情况下,反复还将继续,仍然要观察客观供求形势的变化来调整操作思路。阶段性反弹行情将是促进销量在平价中回升的契机,但不是盲目追涨的良机,顺势操作,控制好力度,把握准节奏,时刻明确整体趋势来做好阶段性行情成为投资者的良好选择。

良茂期货研发部

陈雅萍

2006.7.14

2006年上半年度白糖期货市场行情报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