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论文指导书

发布时间:2011-09-16 20:30:45

第一章 毕业论文工作的总体要求

第一节 毕业论文的目的和要求

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本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基本训练,是实现知识和能力的相互转化,培养自学、创新和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既可以是对教育技术学科领域各个方向如教育技术基础理论、信息技术教育、数字媒体技术、教育软件与知识工程以及远程教育的某些理论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的研究论文,也可以是紧密结合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如课改背景下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等,对其现象和问题进行反思与讨论的论文,还可以是总结所学专业知识,描述科研成果或学科发展的综述性论文。

一、 目的

1、 培养科研创新意识与科学研究能力

论文写作实际上是一种科研尝试,在完成一篇毕业论文的过程中,首先得有个题目,即我们的研究对象,再就是须有研究场所和手段,即图书馆、资料室、现代高科技设备,如电脑、因特网等,最后是将通过研究场所和手段所获得的文献资料、知识信息融会贯通,归纳整理,然后有所发现,形成自己的结论式观点。这一吸收知识,消化知识,再加上创造和输出知识的“厚积薄发”的过程,就可以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意识与科学研究能力。

2、 训练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篇论文相对一般写作而言,篇幅更长,内容更丰富,逻辑性更强,论理更透彻,前后更连贯,于是就需要更为丰富的资料、知识信息,经过艰苦的脑力劳动去粗留精,弃伪存真,有条理地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科学地转化为自己论文中的观点论据,形成论文。这一过程可以训练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组织能力。也可以增强知识的输入与输出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

3、 检验专业教学成果,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

撰写论文,不仅需要坚实的专业知识,更需要正确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科学研究不是朝夕之事,但越早参加科学研究实践,对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具有积极意义。撰写论文既可以逐步提高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可以展示本科生专业理论掌握程度和实践能力及其自己总体的才华,还可以培养正确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

二、 要求

1、 科学性

教育科学研究的任务是揭示教育发展的规律,并将这些探讨或揭示出来的客观规律用文字表达出来。因此,科学地研究、归纳、总结已有的资料是写作论文的前提,而论文是科学研究工作的最初的成果。

论文的科学性还取决于所占有的论据的充分性和可靠性、论证过程的严密性和所得结论的正确性。撰写论文,要求详尽充分地占有确实有力的论据;在论证过程中,要求作者经过周密地思考,严密地论证,从而提出符合实际的论点,即结论。

当然,要达到这些要求,使得论文具有科学性,作者自身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治学的学风,加上细致周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地钻研问题的精神,才可能写出质量较高的论文。

2、 创造性

创造性是学术论文的生命。假如一篇论文只是重复前人的观点和见解,缺乏起码的创造、创新,它就没有价值。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是在本学科领域中进行的一种探索未知的活动,一种认识真理的活动,一种创造知识的活动。它必须在继承前人和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创新既包括提出新的理论观点,也包括发现新的研究方法,还包括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3、 规范化

毕业论文是学术论文的一种形式,应符合基本的学术规范,包括符合学科的学术要求,符合毕业论文的格式要求,如用规范的学术语言来表达学术思想和学术观点,提供注释和参考文献的格式要符合国家的学术刊物的要求,论文的封面要按照学校规定的格式来书写。

第二节 毕业论文的格式

一篇完整的毕业论文必须包含如下几部分:

  第一部分

1、 题目

题目应含义明确,文字简练,反映文章的主旨。对于本科生的毕业论文,题目应具体些,提倡“小题大作”,不要太空、太大、太泛,尤忌文不对题。

2、 作者、指导教师署名

3、 作者所在的学校、学院、系、专业、班级及作者的学号

4、 目录

5、 摘要(中、英文):

摘要部分应该用非常概括的语言叙述文章的主要内容,包括条件、结论、所使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摘要中不使用参考文献标号,一般不出现数学公式。摘要的字数应在300字左右。

6、 关键词

摘录文章中最能反应其内容和特点的词语3-5

7、 分类号

我国期刊常用中图分类号(见第二章第二节)

第二部分

1、引言

研究者应表明所研究的问题的来源及问题的本质,概括前人对这一问题的相关研究成果,阐明研究这一问题的意义与价值,提出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的设计。

2、主要结论

这一部分是文章的主体,可根据需要再分为若干小部分。每一部分叙述一个问题,论证一个结论。写法上,可把文章的主要结论放在这一部分的前面叙述,然后再分为若干小部分来论证。反之亦可。

论证一定要严谨,无懈可击,切忌用“大概”、“基本上”、“也可能”等摸棱两可的字眼。论证过程中若需引用其他文献的结论,应注明出处,并将它们列入参考文献之中。

论点或主要结论的表述应是充分的,也是必要的。所谓充分,就是在需要引用的地方就应引用,充分地引用参考文献可以增加文章的可信度;所谓必要,就是在确有必要引用的地方才引用,不要为卖弄、炫耀而引用。

全文应非常简练地结尾,切忌空话、套话、大话,可以复述全文的主要结论为结尾,可以对全文作一评论、总结为结尾,亦可无结尾,即证明完主要结论即结尾。

若是综述性的毕业论文,应有叙述、有议论。叙述应客观,议论要有依据,逻辑性要强。在叙述归纳某门学科诞生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已取得的成果、应用的价值、理论上的意义之后,应提出自己的富有新意的见解,从理论上论证自己的观点的正确性,也应举出一些实际事例来说明自己观点的意义和价值。

第三部分: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的写作应注意规范性。具体写法见“集美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暂行规定”和第二章“资料检索指导”。

第三节 毕业论文工作的指导

一、 毕业论文工作的指导在学院领导下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

学院按照学校的有关规定,对毕业论文工作提出计划、组织实施。

院办公室和各教研室在学院的领导下安排学生的学科或课题分组和指导教师的确定,及时汇报毕业论文的指导情况。

院内教师有担任指导教师的责任和义务,指导教师任职资格按学校规定执行。指导教师一般由院内教师担任,如需外聘指导教师,应由分管领导审批。外聘的指导教师要符合学校的有关规定并能够保质、保量、保时地完成指导任务。

二、 毕业论文工作指导的组织过程

毕业论文指导的组织过程,分为提出工作计划、组织工作落实、毕业论文工作总结等三个阶段。

院办公室根据学校意见和教学计划,在学生进入毕业论文写作前三个月,组织有关人员提出确定毕业论文指导工作计划,包括各阶段任务、时间安排、命题、学生分组、进度、指导教师配备等,上报分管领导审定。

在毕业论文工作开始时,学院按工作计划,对指导教师提出具体要求,对学生进行动员,使他们认识意义、端正态度,积极努力地参与,按照《毕业论文指导书》的要求及所开列的研究主题,认真地选题。

院办公室配合专业教研室对学生申报的选题方向进行分组、配备指导教师,并在统一时间内确定学生的选题和指导教师,经学院审批后予以公布。

学生、选题、指导教师三者的关系在得到分管领导的确认后,一般不做变动。特殊需要变动的,须经分管领导的批准。

院办公室组织全院各教研室落实应届毕业生的毕业论文工作,组织各教研室对学生的论文写作和教师指导情况进行检查,解决工作中的问题,以保证学生按质按量地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

在毕业论文写作和指导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工作计划时间表,以保证工作效率和写作质量。必要时抽查学生的周记录本。学生不按计划接受教师指导的,论文质量的后果自负;教师不按计划实行指导的,学生可向院办公室提出更换指导教师。毕业论文的完成,需经过指导教师的审核,论文在指导教师写好评语、签字同意之后方能参加答辩。

三、 指导教师的职责和要求

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的工作量依集美大学有关文件核算。指导工作量既包括指导学生选题,拟定写作提纲,也包括审阅初稿,指导定稿,拟定论文评语,帮助学生准备答辩。每位指导教师都应当认真履行各项职责。在指导工作中,学生从选题到最后定稿,期间往往几经反复、多次修改,甚至到答辩之前,还需指导教师帮助做各种准备,包括心理上的准备。因而指导教师所花的工作时间将大大超过规定的工作量。因此,要求指导教师应有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不计私利、提携学生的精神。

第四节 毕业论文的评定

一、 毕业论文的评定过程

毕业论文的评定,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论文指导教师对学生撰写的毕业论文写出评语,并提出评分建议。评语是对毕业论文的总体性评价,应该实事求是,具体而概括,明确,有针对性。

第二阶段,答辩委员会(答辩小组)根据学生的毕业论文及答辩情况,写出答辩评语,评定成绩。经毕业论文工作小组审定后,予以公布,记入学生成绩档案。

二、 毕业论文的评定标准

1、评语

内容上,检查论文是否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实际价值。应分析论文选题是否得当;文章有无创造性,见解是否正确;论据是否充实,具有说服力;论证是否严密,合乎逻辑;全文中心是否突出;能否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去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等。

形式上,检查论文是否布局合理,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段落清楚。表达是否准确,行文是否流畅。还应审查论文的格式是否规范,字数是否达到要求,打印是否规范。

评语既要对学生毕业论文的优点和成绩充分肯定,也要对论文的不足作出恰如其分的分析和评定,指出有待进一步充实、完善和提高的方面,以帮助学生扩大视野,激励学生作进一步的研究。

评语一定要有鲜明的个性,要“评”出论文的具体情况,不能千篇一律。

2、成绩评定

毕业论文的成绩分为五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

优秀:科学性强、时代性强,接近学科前沿,有一定的创造性、具有独到见解,论点正确、中心突出、论据充分、论证严密、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表达准确、文笔流畅、格式规范,打印清楚,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应用价值,可成为毕业论文的范例。

良好:科学性较强,有自己的见解,观点正确,中心明确、论据可靠、论证合乎逻辑性,语句通顺,打印规范,表现出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系统的理论,有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中等:有科学性,论点正确,有自己的理解,中心明确,能了解学科的重要知识的基本范畴,论述问题有一定的范围和层次,虽不够深入但比较清晰、明确,文章形式规范,语句清楚,打印比较规范。

及格:符合学科基本要求,论点正确,虽无个人的见解,但掌握了关于某一问题的系统知识,对前人的几种基本看法(或其中之一)做出了明确的陈述,文章符合论文的形式要求,行文通顺,错别字在规定的范围之内,打印比较规范。

不及格:(下列情况之一)选题超出了专业范围;论点错误;主要论据不可靠;论证不合乎逻辑性;内容不具体、空洞无物;文章形式不规范;有明显可确定的抄袭;打印不规范、错别字过多;文章不完整等等;为答辩委员会确认的其他不符合要求的情况。

第五节 毕业论文的答辩

学生的毕业论文要通过答辩以评定论文的最后成绩。答辩由答辩委员会(答辩小组)根据论文内容,对其进行公开的审查和检验。答辩是培养学生的概括、表达和反应能力的过程,也是对学生所写论文及其有关的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的综合考核。论文答辩的主要目的就是检验论文的真实性,也就是在论文内容所涉及的知识范围内,考察论文作者的知识广度与理论深度,测试作者的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并最终评定出论文的成绩。因此论文答辩是毕业论文工作的重要一环。

一、 论文答辩委员会

学院成立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该委员会由院有关领导、各教研室主任及其他骨干教师共计5-7人组成,设秘书一人,院长任答辩委员会主任。各教研室成立答辩小组,教研室主任任组长。每个答辩小组由3-5人组成。

论文答辩委员会负责论文答辩工作的计划、组织、论文答辩和论文成绩的最终确定。答辩小组在论文答辩委员会的领导下具体主持各组论文的答辩和成绩的初步评定。

二、 毕业论文答辩的程序

1、答辩的条件

论文答辩之前,需具备这样一些条件:学生已经完成毕业论文写作,并经指导教师审定后签字,写出评语和建议评分的等级;院答辩委员会或答辩小组安排具体的答辩评审人员,评审人员提前收到学生参加答辩的论文,并对答辩会有了明确的组织安排;公开确定答辩会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

2、答辩程序

(1) 论文作者陈述论文选题的确定、论文的主要观点、论点与论据的论证方式、论文的价值和学术意义。

(2) 评审人员提出问题。

(3) 论文作者回答问题。

(4) 评审人员进一步提出问题。

(5) 论文作者继续回答问题。

(6) 评审人员认为已不需要再提出问题请作者解答后,召开答辩小组会议做答辩总结,写出论文的答辩评语、会议评分,报答辩委员会审定。

第六节 毕业论文工作总结

一、 毕业论文成绩公布

全部答辩工作完成以后,经答辩委员会审定由院统一向全体学生公布成绩。成绩公布之前,任何个人不得向学生本人透露。成绩公布之后,如申请复议,必须有书面申请,有充足证据的事实,并经答辩委员会的三分之二以上的成员同意后,才能复议。

二、 毕业论文存档

论文成绩载入学生档案。

毕业论文装订,由院里保存。

院推荐优秀论文入编学校《优秀毕业论文选》。

三、 工作总结

确认指导教师的工作量。对工作成绩突出的指导教师给予表扬、奖励。

指导教师对教研室、院的论文指导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

各教研室写出毕业论文工作总结。

召开应届毕业生参加的毕业论文总结会议,对本届毕业论文的写作作出总结和评价,表扬、鼓励优秀毕业论文作者。

召开全院毕业论文工作总结会议,对优秀教研室给予表扬、奖励。

将有关材料上报学校有关部门。

第二章 文献检索指导

文献信息检索,就是在浩瀚的文献海洋中迅速查找获取所需要的知识或信息的过程。这个

过程,包含检索的策略、检索的方法和检索的技能。在教育研究活动中,文献信息检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一节 文献及其相关概念

1、文献

人们对“文献”一词的界说,反映了它的一个发展过程。

孔子首先提到“文献”一词(《论语·八佾》),东汉学者郑玄的《论语注》和南宋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对“文献”的解释是:文为典籍,献为贤才。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则把“文献”定义为:文为典籍和正史、会要及传记类书籍,献为奏疏以及儒士、名流的言论资料。在马端临的释义中,“献”是指贤人的言论资料,其含义近于“文”。以后随时代的进步,书籍文章的增多,文献泛指具有史料价值的图书和档案。今人认为:“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GB3792.1——83),是人们对自然信息和社会信息加以系统化和有序化,并以文字、图象、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加以记录的一切载体。因此,文献的范围是非常宽泛的,记载甲骨文的龟甲、兽骨是文献,刻有铭文的青铜器是文献,有文字和图形的碑刻是文献,竹简和帛书是文献,纸张印刷的图书、期刊是文献,机读资料、电子出版物、缩微胶片制品等也都是文献。

2、信息

随着“信息社会”、“信息时代”、“信息爆炸”等词语的日益普及,人们对“信息”这个词也耳熟能详。确实,信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密切相关,它普遍存在与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思维活动中。人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视信息、研究信息和利用信息。

信息作为一个科学概念,是在19世纪末提出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信息量剧增,信息概念逐步运用到各个领域,人们也从不同的角度对信息进行解释,莫衷一是。关于信息的定义,国内外已有百余种之多。

控制论创始人维纳认为:信息就是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信息是人们在适应外部世界并且使这种适应反作用于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交换的内容的名称。

信息论创始人申农提出:信息是能够用来消除不确定的东西。信息就是“负熵”,是组织程度、有序程度。它能使系统的有序性增强,减少破坏和混乱的噪音。

美国《韦氏大词典》的解释:信息是通信的事实,是在观察中得到的数据、新闻和认识。

我国国家标准《情报与文献工作词汇基本术语》(GB4894——85)认定:信息是物质存在的一种方式、形态或运动状态,也是事物的一种普遍属性,一般指数据、文字、图表中所包含的意义,可以使消息中所描述事件的不确定性减少。

从以上关于信息的代表性定义的叙述中,我们可以认识到,信息是事物的一种普遍属性,它没有物质那样的实体,不是事件或物体的本身,而是一种随事件或物质存在的抽象的东西。它是客观事物存在的方式或运动状态,以及关于客观事物存在方式或运动状态的陈述。

3、文献信息

文献信息是借助于文献这一物质载体显示的信息。它通过文献进行存贮和传播。无论是来自自然界的信息,还是来自社会的信息,只要是借助文献传递内容的,都属于文献信息。

文献是一个物质实体,是文献信息的贮存者,而文献信息是文献这一物质载体的负载物。当文献进行传递交流时,其负载的信息就会产生思维效应和社会效应。人们利用文献实质是利用文献中的信息和知识,文献信息是作为文献的价值内涵而存在的。

“文献信息”是“信息”的加工品。当人们对“信息”进行有目的地筛选、归纳、加工、整理后,就形成了“文献信息”。它是通过与之相适应的文献符号系统,使“信息”得以转换再现的。因此,在使“信息”转换成“文献信息”时,必然受到一定的文献符号系统的规范和制约。“文献信息”是将动态的“信息”固化为相对静态的文献形式。“文献信息”与载体共存,更易作为商品进入生产、流通领域,同时可被反复使用,而不似“信息”稍纵即逝。

随着教育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的不断发展,教育领域的文献信息在种类、数量、出版速度和出版形式等方面都有迅速的增长。要从各种文献信息的海洋中迅速而准确地找到研究者所需要的文献信息,就必须对文献信息的检索方法有一定的了解,掌握一定的检索手段,提高文献信息检索的水平。

4信息、知识与情报

人类在接受了来自人类社会及自然界的大量信息后,通过实践活动和大脑的思维活动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形成新的认识。这种经过加工、孕育后的信息就成为知识。知识是同类信息的提炼,是优化了的信息。从外延上看,知识包含在信息之中,但并非所有的信息都是知识。当信息在特定情况下能满足人们解决某一问题的需要时,这些信息也就成了“情报”。情报是特殊的信息,是在一定时间内为达到一定目的所需要的有使用价值的信息。

信息、知识、情报三者既有交叉关系,又有包容关系。

第二节 各类文献信息的介绍

一、文献的载体形式和印刷型一次文献的种类

(一)文献的载体形式

1、印刷型文献

印刷型文献是一种传统的、目前仍占主流地位的文献形式。它是以纸张为存贮介质,以手写、印刷为记录手段而产生的一种文献形式。印刷型文献形式符合人们传统的阅读习惯,但对信息的存取速度慢、存贮密度低、占用空间多,且不能实现自动检索,正受到现代文献形式的冲击。

2、缩微型文献

缩微型文献是一种以感光材料为存贮介质、以缩微摄影技术为记录手段制成的一种文献形式。有缩微胶卷和缩微平片。对保存古籍、档案和图纸,缩微型文献有独特的功效。目前,借助计算机可实现自动检索。

3、计算机可读文献

计算机可读文献是一种以磁性材料和光盘为存贮介质,通过编码和程序设计,由计算机进行自动加工,存贮在磁盘或光盘上,检索时再由计算机输出的文献。多媒体光盘和网络技术的使用,使这类文献不仅信息存贮密度大,检索快捷,可实现自动检索,而且形象直观。

4、声像型文献

声像型文献是一种以磁性材料或感光材料为存贮介质、利用现代声像技术,直接记录声音信息和图象信息而产生的文献。这类文献传达信息是多元、动态和立体的,有介面视觉化、听觉化的特征。

(二)印刷型一次文献的种类

印刷型一次文献仍是目前信息的主要存取渠道。印刷型一次文献主要有:

1、图书

图书包括专著、教科书、工具书、论文集等。它是目前各种文献中品种最多、数量最大、范围最广的种类。图书往往给人们以系统性、完整性和连续性的知识和信息。

2、期刊

期刊是采用统一名称、统一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出版的连续性出版物。与图书相比较,期刊有出版周期短、报道速度快、信息内容新等特点,是很重要的信息源。据统计,期刊等连续出版物所提供的信息,约占整个信息源的65%

3、报纸

这是社会信息传播的重要文献,也是很重要的信息源。可以从中获取社会文化信息、政治经济信息、人文娱乐信息。专业报纸还提供专业信息和学科发展动态。报纸报道及时,受众面广,具有群众性和通俗性。

4、会议文献

会议文献是指各种学术会议上发表的论文及与会议相关的文献。其标志是有会议名称、时间、地点及会议举办单位。会议文献往往代表着某一专业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是了解某一学科领域发展水平、动态和发展趋势的重要信息源。

5、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为取得学位而撰写的学术性研究论文,一般有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学位论文是经过审查的原始研究成果,带有一定的独创性,且具有一定的研究水平,因而是一种重要的信息源。

6、专利文献

一切与工业产权有关的文献统称为专利文献。它是一种以法律形式来保护的文献。主体是专利说明书。专利文献涉及的技术内容比较广泛,有从日常生活到高科技领域,包括与之有关的生产制造工艺、设备材料等丰富的技术信息。

7、政府出版物

政府出版物是指政府部门及其所属专门机构发表的文献。有行政性、政策性文件,也有科研报告。借助于政府出版物,可以了解一国的科技政策、经济政策等。

8、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是作为科研工作成果的正式报告,大致可分基础理论研究和生产技术研究两大类。由于它对某一课题的研究进展和试验过程如实作了记录,因此,其内容专深具体,完整可靠,且具一定的保密性,一般采用出单行本的办法控制发行。

9、产品样本

产品样本是对定型产品的性能、构造、原理、用途、使用方法、操作规程和产品规格等所作的具体说明,包括产品目录、产品说明书和产品手册等。产品样本数据可靠,且直观性强,有助于了解某一产品的生产技术水平及其有关技术的演变过程和发展方向。

10、标准文献

标准文献是对工农业产品和工程建设质量、规格及其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的文件,是从事经济建设的一个共同技术依据,具有一定的法律约束力。

11、档案资料

档案资料是单位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并经整理归档集中保管起来的大件材料,包括收发电文、会议记录、电话记录、人事材料、技术文件、财会簿册等。一般有三类:一类是机关团体在领导和管理活动中形成的文书档案;一类是科研部门、工厂企业等在科研生产等活动中形成的技术档案;还有一类是某些专业部门在专业活动中形成的特殊内容和形式的专门档案(如会计档案、诉讼档案、艺术档案等)。档案是人类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活动情况的真实记录,具有广泛的参考价值。

二、文献信息的分类

根据对文献型信息源的加工程度的不同,文献型信息源可分为:

(一)一次文献

人们以社会实践和科学研究中所取得的成果为依据而创作的文献即为一次文献,也称原始文献。一次文献具有创造性、新颖性、分散性等特点,是文献信息检索的主要对象和最终目标。专著、论文、研究报告、专利说明书、会议文献、产品样本、档案文献等为一次文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存贮介质可以是印刷型的,也可以是缩微型、机读型或声像型的。

(二)二次文献

根据一次文献的外表特征和内容特征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使之系统化并具备检索功能的文献,如目录、索引、文摘,以及用于检索文献信息的机读树木数据库,我们称之为二次文献,也称检索性文献。二次文献是指导和检索第一次文献线索的工具。

(三)三次文献

三次文献是根据一定的需要和目的,在合理利用二次文献的基础上,选用一次文献内容,进行分析、综合、评述而编写出的文献,也称参考性文献,如综述、述评、年鉴、印刷及电子版百科全书以及机读全文数据库等。三次文献具有综合性、资料性等特点。

三、电子传播型信息源

电子传播型的信息源主要有电视广播、图文电视、声讯信息以及寻呼发送的各类专题信息等多种。

在社会生活中,电子传播型的信息已成为一种人们须臾不能离开的生存所需。它们权威性高、感情色彩浓、传播速度快、形象生动、影响范围广、公众接受程度高,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它们已成为公众获取信息的首选渠道。

随着计算机和卫星通讯事业的发展,电子传播能更迅速地向关大的公众传播信息,更加深刻地影响人们的思维行为。

20年代诞生的无线电广播和30年代诞生的电视系统,在今天已成为一种普及性的传播信息源,一种大众传播方式。广播电视传播的信息内容广泛,大到国际政治军事事件,小到民众日常生活,无所不包。这些信息分散在全球各地,通过广播电视,就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让分布在全球各地的公众知晓这些信息,且能给公众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广播具有普及率高、有效覆盖面较大、传播速度快、传播对象多、传播重复率高、成本低廉等其他电子传媒无可企及的优势,因而它是公众最易接受的信息源之一。

电视将声响、文字和画面结合起来对信息进行注释和传播,构成一个声色兼备、视听结合的传播形式。通过视觉、听觉和动觉,全方位地表达信息的内涵,有较强的感染力,具有实体性和传真性;且快速而逼真地展示信息的客观形态,可接收性较强,从而提高公众对信息内容认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随着微电子通信技术在传播领域的应用,广播电视也出现了新的传播形态,数字化、网络化、全球化将成为新世纪广播电视的发展方向。我们看到,数字式收音机集收音与微型文字、影像显示屏幕于一体,网上实时广播改变了传统广播地域性、时限性和单向性的限制,使广播具有了全球化、实时性和交互性,电视传播系统则突破了以往单向信息传输的模式,信息传播同时具有双向传递的特性,受传者由被动分享信息到主动索取信息,实现了“用户驱动”传播,使信息的获取更直接,针对性更强。

1999915,我国互动式网上广播电视——风格风(99g1.com)多媒体网站正式在京启动,听众和观众可24小时内随时选择自己所需的信息;可按自己的习惯和意愿订制个性化的收听时间表;可对网上的信息内容随意进行组合和编辑。未来学家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对未来广播电视的描述正在变成现实:15000个广播电视频道供你选择;数不清的广播电视节目同时放送;视频音频信息随意采集、加工、存储;定制极具个性化的节目播放菜单和频道内容……

图文电视,是以文字和图形的形态通过互联网将信息向用户提供检索的电子传播型信息源,它有信息提供及时、信息内容分类等特点。目前,图文电视提供的信息项目有:新闻信息、股市行情、货币汇率变化、交通信息、天气预报、购物指南、旅游指南、大型体育赛事、市政公报、分类广告、图书目录查询、有关大学及科研机关教学、科研资料等。

第三节 文献检索的基本知识

一、我国图书的主要分类法

1《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介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1990年出了第三版。它是我国通用的综合性图书资料分类法,为全国公共图书馆和信息研究机构所广泛采用。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基本大类如下:

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B 哲学

C 社会科学总论

D政治、法律

E 军事

F 经济

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H 语言、文字

I 文学

J 艺术

K 历史、地理

N 自然科学总论

O 数理科学和化学

P 天文学、地球科学

Q 生物科学

R 医学、卫生

S 农业科学

T 工业技术

U 交通运输

V 航空、航天

X 环境科学、劳动保护科学

Z 综合性图书

2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介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以下简称科图法199412月出第三版。目前,我国科学院系统和部分高校采用科图法类分文献资料。

《科图法》分类大纲如下:

00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10 哲学

11社会科学

12 历史、历史学

13 经济、经济学

14 政治、社会生活

15 法律、法学

16 军事、军事学

17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18 语言、文字学

19 文学

20 艺术

21 无神论、宗教学

22 自然科学

23 数学

24 力学

25 物理学

26 化学

27 天文学

28 地球科学

29 生物科学

30 医学、卫生

31 农业科学

32 工程技术

33 综合性图书

3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以下简称人大法19963月出第六版。目前,全国有一部分图书馆和信息资料机构使用这一分类法。

人大法基本大类为:

1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2 哲学

3 社会科学、政治

4 经济

5 军事

6 法律

7 文化、教育、科学、体育

8 艺术

9 语言、文字

10 文字

11 历史

12 地理

13 自然科学

14 医药、卫生

15 工程技术

16 农业科学技术

17 综合性科学、综合性图书

二、 文献信息检索的途径、方法和步骤

(一)信息检索的途径

信息检索的途径主要有三个:通过专门文献进行检索,通过新闻传播媒介进行检索,以及通过计算机数据网进行查询。

专门文献途径:主要是利用书目、索引、文摘等检索工具和利用百科全书、年鉴、手册等参考性工具。专门文献途径提供了对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一次文献的有效检索,它也是手工检索的主要途径。

新闻传播途径:主要是检索广播、电视的有关栏目,获取即时的信息。广播电视日以继夜地播放着世界各地的各类信息,并且辟有固定的专栏。对需查询的信息,我们可以锁定频道,时刻关注,以获取最新的信息。随着传播新技术的采用,广播电视已出现了双向交流的制式,信息交流更为直接。

计算机数据网络主要是利用一些世界著名的信息网络系统,国内不断建设的网络系统,以及目前正飞速发展的INTERNET网络系统。由于具有强大的检索功能和无所不包的信息内容,计算机数据网络正愈来愈被人们所重视和利用,它正成为人们信息检索的最主要的途径。

(二)信息检索的方法

检索方法是指查寻所需文献的具体方法。文献信息的检索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浏览法

浏览法是在直接浏览各类信息源的过程中获取所需信息的检索方法。

人类社会跨入信息时代以来,传统的信息源正受到信息传播新技术、新媒介的冲击,各类信息源层出不穷。信息传递新技术、新媒介的广泛采用,产生了无处不在的信息,需要我们去浏览,随时捕捉我们所需信息。

浏览需有一定的范围,需要确定核心信息源,如某专业的核心期刊,某电视台的某专栏节目,某广播台的固定版块、电子网络上的某种电子报纸等。研究者确立了自己所需要的核心信息源,并经常关注,就能把握自己所要了解的专业学科的发展动态和最新成果。

2、追溯法

利用专著、论文末尾所附的参考文献进行追溯查找的方法。通过追溯法所获得的文献,有助于对研究的主题背景和立论依据等内容有更深的理解,也有助于扩大检索相同内容的文献信息范围。

追溯法有两种:

由新及旧的追溯法:根据文献末尾所附的参考文献、注释等,追溯出相关的文献,再根据检出文献提供的论文,继续追追溯,如此一环扣一环地扩检,有可能找到一系列对口文献。由于是由近而远的追溯,年代越远与原文关系越少。

由旧及新的追溯法:一篇有价值的论文被谁引用过?评论如何?利用引文索引便可解决这些问题,而且检索的文献越来越新。

3、常用法

即根据文献的外部特征和内容特征,利用检索工具或检索系统获取所需文献信息的检索方法。这是目前文献信息检索中最常用、最主要的方法。常用法在具体使用时又可分为以下三种方式:

顺查法:这是一种按时间顺序由远而近的检索方法。根据检索课题,选择检索适宜的检索工具;若对检索课题有关主题不甚明了,可通过有关的参考工具,了解课题有关主题的轮廓和概貌,继而选择合适的检索工具,从问题发生的年代查起,逐年检索直到文献够用为止。

倒查法:又称逆查法,这是一种由近而远的逆时间顺序的检索方法,多用于一些新的课题的研究。因为新课题研究比较重视近期的文献信息,由近而远,直至检索到所需的文献为止。

抽查法:这是一种根据检索需求而查找某一段时间内文献信息的方法。使用这种方法一般是针对学科发展起伏变化的客观规律,抽出该学科发展迅速、文献发表量大的高峰年代进行重点检索,从而可以用较少的时间获取质量较高的文献,提高检索效率。由于抽查法偏重于文献的阶段性和代表性,使用此法必须以熟悉学科发展特点为前提。

4、综合法

综合法又称循环法,是将浏览法、追溯法和常用法综合运用的检索方法。它适用于历史悠久、文献信息需求量较大的课题。在具体应用时,综合法又可分以下三种方式:

交替检索:即在检索某个课题的文献时,同时使用不同的检索法。例如:在检索某课题时,首先用浏览法在核心期刊中查到两篇文章,再根据文章后面所附的参考文献用追溯法检索出一批文献,而后发现某位著者的文章被多次引用,再用常见法检索出著者关于该课题的数篇有价值的文章。

分段检索:即在检索某课题的文献时,不同阶段使用不同的检索方法。例如,在检索某课题时,首先用倒查法对该课题的文献进行普遍检索;对其中重要部分,用抽查法重点检索。

间隔检索:由于引用文献有一个规律,就是最近五年之内发表的重要文献一般都会被近期文献所引用,所以在检索相关文献时,可以间隔五年分段进行。五年之内的文献可用追溯法检索。

() 文献信息检索的步骤

科学的检索步骤,是优化检索过程,有助取得最佳检索效率的切实手段。文献信息检索过程,是根据研究课题的要求,使用一定的检索系统或工具,按照可行的方法和途径,查找文献线索或事实、数据,获得所需文献信息的过程。一般来说,文献信息检索可分以下步骤:

1、 分析研究课题

首先,对需检索的课题进行分析研究,明确检索的目的和要求。分析课题时,要明确课题所需的信息内容、性质等情况,在分析的基础上形成主题概念,力求检索的主题概念准确反映检索需要;然后,根据主题概念,确定检索的学科范围、时间范围、地域范围、文献类型等,范围越明确越有利于检索。

2、 选择检索工具或数据库

手工检索需选择检索工具。不同种类的检索工具总是针对不同检索要求编制的,如需了解文献线索可通过书目索引和文摘等,因此,选择合适的检索工具是关键的一步。

计算机检索时要选择数据库,在联机检索条件下,还包括对检索系统的选择。

3、 确立检索途径和方法

选择了合适的检索工具和数据库以后,就要确定检索的途径和方法。

在手工检索条件下,文献的内容特征和外部特征都是检索的出发点。检索工具所提供的检索途径主要有:分类途径、主题途径、题名途径、责任者途径、代码途径以及其他特殊途径。分类和主题途径是文献信息检索的主要途径。

在计算机检索条件下,需要填写检索提向式,编写检索逻辑表达式。

选择检索方法时首先要看检索条件,看有没有合适的检索工具,如果找不到合适的检索工具,则采用追溯法为好;如果检索工具不太齐备,利用综合法可检索出一些相关的文献;在检索工具比较齐全的情况下,可采用顺查法、倒查法和抽查法。

其次看检索要求,如果检索目的在于收集某一课题的系统资料,检索时间较宽裕,可利用顺查法;如果检索目的要求快而确切地提供文献信息,检索时间较紧迫,采用倒查法较好;如果是检索年代较远的资料,利用综合法,可大大缩短检索时间,提高检索效率。

另外,还可看学科特点,如果检索课题属新兴学科,可采用顺查法;如果检索课题历史悠久,年代较早或无从查考,只能采用倒查法;如果检索课题在某一阶段发展较快,则采用抽查法;如果检索课题虽属老学科,但发展缓慢、文献量少,则可用顺查法或综合法。

4、 实际进行查找,获取所需文献

在手工检索中,通过以上的步骤查找,即可找出所需的文献信息,并抄录检索结果。在计算机检索条件下,需输入检索逻辑表达式,由计算机进行检索,并显示、打印检索结果。在实际检索条件下,检索的结果与检索要求可能不相符合,有时只能查到极少甚至查不到所需文献,而有时又查到过多的文献,这就需要通过反馈,调整检索策略。

三、文献信息检索工具的结构剖析

检索工具依据不同的类型,总是有一个基本的结构。这个基本的结构与它的内容编排和文献的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了解和掌握不同种类的检索工具的结构,以便我们以一种不变的态势,去利用不断产生的各类检索工具。

(一)书目

书目是揭示和报道整本图书、期刊等文献外部特征的检索工具,它对文献的描述和报道比较简单,一般以记录文献的外部特征为主,有时也以提要的形式评价文献的内容。

书目结构有整体结构与条目结构两部分。

1、整体结构

一部完整的书本式书目,有以下几个部分构成。 前言。表述编写的目的、内容、特点、编写人员等。 凡例亦称编例、编辑大纲。范例中规定文献收录的范围、著录格式、编排方法、索引的编制、具体问题处理方法等。③ 分类目录。大部分书目书分类编排的,总体上参照了基于学科关系的图书分类法,但也有特殊性,尤其是一些专业性强的专题书目,会根据文献的实际情况,确定分类目录。④ 正文。书目的主题部分,对正文的掌握要注意两点:一是正文的编排方式,二是每一条书目的著录格式。⑤ 附录。附录的资料有辅助索引和重要的参考资料。

2、条目结构

我国古今书目的条目结构有以下几种形式:

1 基本著录式。有书名、作者、出版(地点、时间)三大要素构成。其优点是容易操作,能迅速的报道文献;不足之处在于向读者传递的信息量不够。② 注释式。其构成出书名、作者、出版三大要素外,对不清楚或易产生歧义的,如书名过于抽象的或作者同名同姓,时代不明等加注释说明。它的优点是灵活,向读者传递的信息较多。③ 提要式。其构成出基本要素外,核心是每书有一篇提要。包括文献内容介绍,作者情况介绍。其优点是,向读者介绍的信息量大,但要求编写者有较高的业务水平。④ 辑录式。在书名之下,汇辑历代对该书的介绍,评论等资料。辑录式书目收集的资料丰富,对研究者有很大帮助,但是编写费时费力。

(二)索引

索引是将文献中有检索意义的各种事物和概念名称及其特征分别摘录出来,注明出处。并按一定规则排列的检索工具。一条索引款目通常包括标目,说明语和文献地址三个部分。

标目一方面起着描述文献外部特征和内容特征的作用,另一方面决定款目在索引中的排列位置,提供检索入口。说明语位于标目后面或下面,进一步指示所查文献的特性,或解释标目的含义。文献地址指明特定文献在检索工具正文中的存储地址。

(三)文摘

文摘型检索工具是把一批文献款目按一定著录规则和排列方式系统地编排起来的检索工具。文献款目通常由题录部分、文献摘要和补充著录项目三个部分组成。

题录部分起着指示原文地址的作用一般包括文摘号、文献提名、著者、原文出处等项目。文献摘要一般包括著述目的、进行工作方法、具体结果、著者提出的结论以及应用范围几部分,定性或定量的传递着文献信息的内容。补充著录事项包括所参考的文献、插图、表格的数量、文摘员脚注等事项。

(四)百科全书

百科全书是知识的总汇之书,是一切知识门类的概述性著作。百科全书的整体结构一般包括前言、凡例、正文、插图、附录、索引等几部分内容。

百科全书的正文由条目组成,条目是对一个独立概念或知识主题的系统概述,它一般由标题、释文和参考书目构成。标题是条目内容的主题概括,是百科全书基本的检索标志。释文是对概念或主题实质内容的概述。参考书目是向读者推荐的以供深入钻研条目内容的重要参考著作。百科全书的插图具有数量多、种类多、印制精美的特点,有文内插图和彩色插页图片。附录中最句特色得失学科或知识门类的大事年表,又称大事记,其内容与正文互相参见,为使用者提供了一条按时间线索查考正文内容的途径。索引是百科全书最重要的辅助检索系统,其中重要的是主题分析索引,此外还有笔画索引、条目外文索引等。

(五)年鉴

年鉴是以年为限,以记事为主,反映学科、行业和地方发展的年度连续出版的检索工具。年鉴结构包括概况、百科或专题、专栏、文章、附录、目录与索引几部分。

概况是年鉴中对记述对象基本情况的综合概述。百科或专题是年鉴的主题部分,分门别类地记述具体的事件、进展、动态、资料等。在篇幅上,一般占到整部年鉴的70%以上,在形式上,在类目下以栏目容纳事实与资料。专栏是年鉴主题内容以外介绍专门内容、提供专类资料的部分,“大事记”和“人物”是各类年鉴常设的专栏。年鉴中的文章,主要包括专文与特稿两类,专文论述一个领域的形势,特稿介绍一个事物的情况。年鉴的附录,一般是参阅性、指南性资料,目录用以展现整体框架结构和层次隶属关系的概貌。索引主要是内容分析索引,其作用是指示内容出处。

(六)辞书

辞书就是字典和词典,其中词典包括语文词典和专科词典两类。辞书的整体结构主要由前言、凡例、正文、附录、索引几部分组成。

前言是对辞书编纂宗旨及编纂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和主要内容、功用的概略说明。凡例是对编辑体例的介绍,包括选收字词的原则,解字释词的体例,词条的编排方法,特殊标记符号的说明等等。附录是辞书的附属成分,主要提供一些常用的参考性、指南性资料。索引是查考内容的检索途径,常见的索引有部首索引、笔画索引、汉语拼音索引、四角号码索引和分类索引等。正文是辞书的主体,由具体的词条构成,包括词目和释文两部分。词目是所列字词的标准形式,释文是对词目基本内容的解释与说明,语文辞书的释文则包括了注音、释义、举例等部分。

第三章 毕业论文选题指导

选题是指学生经过分析和思考之后确定毕业论文研究主题和问题的过程。“选”意味着面对多样化的研究对象从中加以筛选、比较和选择,“题”的含义则是指所要研究的主题领域和具体的问题,而不是单纯指论文的题目。选题一旦确定,在研究的过程中,研究的问题基本保持不变,但是论文的题目却可以变化。选题是做毕业论文的第一步,并且是关键的一步,它不仅决定了论文研究的方向、目标和内容,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研究的方法和路径,直接影响到论文撰写的质量。

第一节 毕业论文选题的重要性

科学研究起始于对问题的思考,毕业论文需要从选择问题开始。在研究的过程中,学生必须自始至终有明确的问题意识,要不断地追问,自己的毕业论文是在研究什么问题,解决问题的依据和策略是什么。

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在课程学习和教育见习、实习以及课程设计的过程中会遇到不少的问题,如中小学教育技术设备问题,教育技术环境问题,校园网建设和维护问题,课程改革问题,教育技术教学方法问题,课程整合问题,教育资源设计、运用和评价问题等。这些问题都需要研究。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像其他科学研究活动一样,需要从发现和思考问题开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说明我们的古人已经认识到,能够意识到自己不知道某个领域的知识,依然是有智慧的表现。这实际上表明,发现问题也是一种智慧,而且比掌握某些知识更有价值。爱因斯坦也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也更困难。“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总之,发现和提出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

论文选题来自对问题的选择。一个学生的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不可能研究所有的问题。也不是每一个问题都需要研究,因为有的问题可能被他人研究了,获得了基本的解决。也有一些问题其研究的条件还不成熟,需要等到以后条件成熟时才可能解决。还有一些问题因个人的能力和视野的限制难以研究下去。这需要根据个人的兴趣、知识基础、科研能力和可能利用的其他条件,从发现的数个问题中选择一个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此外,问题的大小和涉及的范围在进入选题时也都需要加以限定。一个良好的研究选题往往具备下列特点:有研究的必要性;有表述的准确性;有研究的可行性;有创新的可能性。

第二节 毕业论文选题的来源

毕业论文研究的问题来自于对教育技术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开放和应用,以及教育技术理论以及各种应用技术的反思、探究与开发。具体地说,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个人的课程学习和见习、实习活动中涉及的各种问题

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学习了很多与教育资源、教育媒体、传播媒体、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相关的课程,如教育技术学、教育传播学、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程序(C语言)、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教育电声技术、教育电视节目编导与制造、非线性编辑系统等,在学习这些课程时,教材上会提到一些问题;教师会谈到一些问题;学生之间的讨论也会涉及到一些教育和技术问题;在复习和考试时,学生自己也会思考方方面面的问题。在见习和实习的过程中,大学生既要以中小学教师的角色来与学生交往,发现一些以前意想不到的问题,又要以中小学教学辅助人员的角色参与中小型现代教学资源的配置、设计、运用、维护、管理等工作,也会遇到各种实际的教学活动以及技术难题。

二、大学教师的科研课题和教育部、教育厅、教育局等教育部门和研究院所颁发的课题指南

一般地说,大学教师都有自己的专业领域,即所谓“术业有专攻”。对于自己所教的课程及相关学科,大学教师都有自己的研究主题或研究专题。

随着国民经济的稳步增长,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公民对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中小学乃至大学的教学规模越来越大,通过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推进和普及,以及中小学课程改革和课程整合都对教育技术的种种资源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要求。无论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经济欠发展地区,只要经济条件许可,各级各类学校的现代化教学硬件设备都在不断投入,软件都在不断开发。在这些过程出现了方方面面的问题,也就产生了不同的研究课题。有的大学教师正承担着一些课题研究,包括学院、学校确立的课题以及市级、省部级课题甚至国家级课题。有的学生可以从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因此,学生应该主动向教师咨询。

三、教育理论、传播理论以及其他相关技术的发展引发的问题

教育技术学是一门跨越多个专业的交叉学科,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是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电声技术、音视频技术、多媒体技术、远程传播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是教育技术学的技术基础。

这些理论和技术的最新发展都对教育技术学的发展有着明显且积极的影响,从而导致了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和技术的不断更新和进步。国际国内的教育学家、工程专家、资深媒体业者以及大、中小学现代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和研究者都对教学活动中、教育传播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有着不同的见解和观点,对新问题有着不同的解决思路和方案。比如说建构主义在中小学课改中如何影响教学组织,博客技术、Ajax技术如何促进网络学习的发展,手机上网如何应用到中小学教学活动和教育管理中等等……他们在这些问题的上的争论依然是教育技术专业学生选题的重要依据。

四、国内外教育技术对教育改革的影响及其显示的问题

自从19世纪晚期人类进入电气化时代以后,以电力驱动的各种信息传播设备很快用于人类的教育活动,产生了“视觉教育”、“视听教育”、“电化教育”、“教育工艺”等新名词、新观点,很好地补充了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内涵。

二次大战之后,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从来就没有间断过。二十世纪初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对教育的价值有着清醒的认识,美国的历届总统都对教育改革十分关注。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教育改革也是此起彼伏,不断进步。在这个改革和进步的过程中,教育技术学作为教育学最新的分支之一,对各国教育的改革起到了极大的促进和深化。特别是进入信息化时代以来,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对教育活动的影响越来越深刻。可以这么说,当代国际国内的教育改革就是信息技术和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相融合相促进的过程。

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制定的2061计划显示了美国在科学教育改革上的美丽蓝图,在90年代颁发的《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则为科学教育改革提供了具体的目标系统,其中不少篇幅都是和教育技术相关。在改革与探索的过程中,人们力求成功,但是难免有失误。查阅国内外教育改革的文件、政策、方案和实施过程,从中可以发现许多值得人们继续努力探究的问题,而其中的成功经验也值得认真总结。

20世纪初以来,我国颁布了一系列的教育文件和政策法规。中国教育科研和计算机网站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的网站都有这方面的系统资料。

五、教育报刊或教育专题研讨会议所探讨的热点问题

研究和探讨教育技术的刊物很多。不仅有专门的教育技术期刊(如《中国电化教育》、《电化教育研究》、《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国远程教育》等)发表教育技术学相关的理论和技术文章,而且其它相关技术刊物也有关注教育活动中的许多问题,像各类计算机刊物、网络技术刊物、多媒体技术刊物等都会经常探讨各种新技术、新方法在教育活动中应用的热点问题。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全国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协作委员会、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召开的专题会议和教育技术学年会都会专门探究教育技术学的新问题、新发展。现代网络媒体对教育活动、教育传播的报道更是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从上述媒体中都可以发现一些值得研究的选题。

第三节 毕业论文选题的基本原则

毕业论文选题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主要有:

一、独立性和指导性相结合的原则

毕业论文选题主要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学生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独立地思考,根据自己的兴趣、意向和知识经验加以选择。在研究的过程中,任何教师都不能代替学生的自主选择行为,因此,学生不能像上课那样依赖教师的讲解,必须转变过分依赖教师的思想,不能把大脑思考问题的权利拱手让给教师,这要求学生选题时具有独立性。承认和尊重学生论文选题的独立性,并不意味着排斥教师的指导作用。毕业论文毕竟不同于科研工作者的课题研究,科研工作者开展研究没有人一定要给予指导。但是在教育场景中进行的毕业论文选题,教师的作用不可忽视。大学生一般在平时的课程学习中几乎没有机会参与课题研究,对于怎样进行研究缺乏必要的经验,而大学教师应该说都有一定的科研经验。教师可以在选题的范围、学科前沿动态、研究的基本策略等方面给予学生必要的信息,提出可供参考的建议,指出可能存在的严重问题,解答学生遇到的困惑与疑难。因此,学生主动寻求教师的帮助和建议,发挥教师的指导性依然很有必要。总之,论文选题既要学生发挥自己的独立性,也要强调学生从教师那里获得指导性的帮助;学生既要用自己的大脑思考问题,也要学会与教师对话。

二、量力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的原则

毕业论文选题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精力和学术水平而定。这就是量力性的基本含义。在选题时,我们提倡小题大做而不是大题小做。论文选题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从大处着眼意味着选题从宏观层面来审视教育问题,如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这是思考教育问题的一个基本理念。但是在确定研究的问题时我们不可能研究每一个学生,往往只能研究某一类型的少数学生。因此需要从小处着手。例如可以研究少数差生形成的因素,甚至可以只选择几个典型案例来研究。发展性的含义则是要意识到学生作为研究者有着巨大潜力,教育技术专业的学生通过研究教育问题可以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即所谓“在研究的过程中学会研究”。在没有进行研究之前,谁也不清楚谁的研究潜力有多大,大学教师也很难预测哪一个学生会在学术领域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事实上,有不少的学生在写毕业论文之际才意识到自己的潜力,在论文答辩之后,才体验到自己学到了许多的新思想、新方法。总之,论文选题既要注意量力而行,又要意识到自己内在的学术潜能;既不好高骛远,又要充分挖掘潜力,促进自己学术素养的提高和学术能力的发展。

三、专业性与广博性相结合的原则

高等教育是专业教育,教育技术学专业有特定的培养目标,因此选题要结合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特点和学习范围,重点探讨教育技术学专业在教育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以后成为一个优秀的中小学教师和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奠定一个学术性的研究基础。这就要求选题要有专业性。教育技术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部分,它既包含了心理学和教育学中的大部分相关理论的核心内容,也涵盖了音视频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信息资源的采集和运用技术,同时,还不可避免地设计到中小学的教育实践,特别是最近几年热门的中小学课改和课程整合。这就要求研究者具有广博的知识和宽广的视野,既要掌握必要的教育理论知识,又要有一定的技术应用和开发能力。总之,论文选题既要立足于教育技术专业领域,又要吸纳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与方法;既要聚焦于中小学教育技术应用实践,又要能跳出来用其他学科的眼光来打量教育技术在中小学教育活动中的独特作用,做到专业性与广博性相结合。

四、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原则

毕业论文选题需要了解相关的研究动态,包括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当下同行的研究态势。对前人和他人的相关研究成果视而不见,无异于掩耳盗铃。

现代教育技术产生于人类电气化时代的开端,紧随时代的步伐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在教育领域日渐重要,发扬光大。在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现代教育技术都秉承一个宗旨——“以时代最优秀的教育理论为指导,用时代最先进的传播技术和手段为教学活动服务。”因此,教育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必然和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相同步。在理论指导方面,从夸美纽斯的《学校中的视觉教育》、戴尔的“经验之塔”到维特罗克的建构主义学习,一直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更新、进步。在媒体技术方面,从幻灯片、无声电影到电视机、计算机和互联网络也是一步步地前进。

所以,合理地继承前人已有的经验和研究成果将使毕业论文有一个较高的起点,“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毕业选题就要注意继承和借鉴已经形成的思想和理念。 但是,继承和借鉴的目的是为了创新,毕业论文不同于一般的文章之处在于有创新的思想观点。在选题时需要反复追问,在哪些方面提出了新的论点。创新的含义是多方面的,一是观点的创新;二是方法的创新;三是视角的创新。古人提出“温故知新”,而“知新温故”的观点就有创新性。

总之,论文选题既要重视借鉴和继承他人的观点和研究结果,也要在批判性地思考之后,提出有新意的观念。没有继承,创新很难;而没有创新,继承就不过是复制而已,都是不可取的。

五、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

毕业论文选题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理论思维,但是理论学习和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实践中的问题。理论来源于实践,而且真正的教育技术理论和具体媒体技术一定能够指导相关实践活动。因此,教育技术理论与教育技术实践并没有根本性的矛盾,二者在互动的过程中相得益彰。

所以说,毕业论文选题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可能的。但是,教育技术理论一旦与教育技术实践相分离,形成相对独立的形态,就有自身的运行轨迹,并不必然与实践活动时时处处相吻合。教育技术理论有滞后于实践的时候,也有超前教育技术实践的可能。教育技术理论要发挥作用是有条件的,除了理论本身具有科学性,还要有相应的思想文化氛围和运用理论的人具备较高的素养。概言之,论文选题不可忽视教育技术理论的价值。

在多数情况下,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面对的是中小学基础教育为主的教育实践以及教育辅助工作,需要解决面临的具体的教育问题和技术问题,论文的选题就要有实践针对性,思考和选择哪些重大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在教育见习和实习活动中,有一些问题已经呈现在实老师的视野里,但是这也许只是冰山一角。走进中小学,走进课堂,走近中小学学生和教师,就会发现更多更深刻的问题。

可见,论文选题一定要结合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总之,论文选题既要追问其教育技术理论基础,也要针对现实中的具体问题;既要有理论思维,也要做实践考察。

第四节 毕业论文的主要类型

毕业论文的类型因划分的标准不同而有不同的分类形式,有一般分类和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特殊分类。论文类型的划分是为了给论文选题提出一个基本的方向。

一、一般分类

1.基础性研究论文和应用性研究论文

按照研究的创新目标来分,可以分为基础性研究论文和应用性研究论文。相对而言,基础性研究面对的是教育技术领域或其他相关学科领域中的基本问题,其研究的目的在于补充、拓展、修正、完善已有的基础理论,或发现创立新的理论,其理论创新的成分比较多,其研究成果具有较为普遍性的意义,但是对教育实践往往难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用。杜威的经验课程和“从做中学”的教学思想、布鲁纳的发现法和结构课程理论、赞可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就是基础性研究的成果,能够在全世界产生广泛的影响,反映出他们的教育理论具有普遍的意义。

应用性研究指在教育技术实践活动中运用基础理论以指导实践,其研究的目的是解决活动中的一些具体的问题,它的创新之处在于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地运用基础理论,避免生搬硬套某种口号或理论条条,因此,这种研究对于教育技术实践有直接的影响。但是一旦实际情况变了,用以指导实践的理论就需要重新审视。

一般地讲,毕业生由于条件的限制,大多数学生会选择应用性研究。当然,不排除个别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一定意义上基础性研究。也不排除某些学生可以把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性研究。

2.定性研究论文与定量研究论文

按照研究采用数据的情况,可以分为定性研究论文和定量研究论文。简单地说。定性研究是用文字来描述现象,而不是用数字和数值来表达研究过程及结果。而定量分析则相反。定性研究一般不采用数据比较和分析,只是根据事实或理论进行推理,得出一定的教育观点和教育思想。如关于教学媒体特性对教学效果影响的探讨,有研究者认为教学媒体的技术特性是主要影响因素,而另外一些研究者认为教学活动组织形式中对教学媒体的运用方法是主要影响因素。定量研究往往通过教育调查或测量取得一定的数据,研究者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用相关的数据对相关现象或问题加以解释分析和评价判断。

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似乎很容易加以区分,但是在研究的过程中,二者往往结合在一起,相互补充,互相影响,互为因果。一些定性研究往往来自一定的数据分析,而定量研究也往往需要一定的定性理论为前提。毕业论文如果能够把二者结合起来,可以使论文观点更有说服力。

3.实验研究论文和经验研究论文

在教育研究中,如果采取自然科学研究的方法,严格控制教育活动中的某种(些)因素(被称为自变量),导致某种结果的出现(被称为因变量),这种研究就是实验研究,否则就是非实验研究。非实验研究就是不严格控制某些因素,让教育活动中的各种技术因素自发地进行,通过一般的观察和其他研究手段进行研究。实验研究往往侧重于定量的分析。

在教育研究中,真正的实验研究很难开展,因为教育活动是人为的现象,几乎没有一个因素是可以严格控制的。所以,教育研究中往往把这种类型的研究称为“准实验研究”。准实验研究意味着教育研究不可能像自然科学研究那样严格控制某(种)些因素。毕业生由于时间的限制,一般都不做教育实验或准实验的教育研究。不过,个别学生如果事先有充分的准备,还是可以考虑做一些不很复杂的准实验研究。

与实验研究相对的是经验研究,后者往往是对当下发生的教育改革事件或优秀教师的教育经验加以反思,或对某些错误的教育事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者可以直接与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就当前的教育问题进行交流,如走访教育事件中的当事人,特别是学生、教师和教育学者,也可以走访学校领导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负责人、学生家长和社会各行业的专家以及普通民众。调查方式可以是专题访谈或问卷调查,也可以查阅当事人的相关资料,如学校的文件、教师的工作日记、班级日志、学生的作业等。经验研究型论文应当注意超越一般的经验报告和大会上的经验发言,它不仅反映当事人做了什么,更重要的是解释他们如此行动的根据,发现教育行为与教育效果的因果关系。

4.历史研究论文与现实研究论文

就研究的时间与教育事件发生的时间之关系来划分,可以分为历史研究论文与现实研究论文。

历史研究处理的是关于教育的过去的事情。历史研究的对象往往发生在历史上的某个特定时期,离现在较为遥远,它可以是隐含在一个教育现象或教育改革运动中的问题,也可以是教育家曾经关注和思考的问题。因为研究者不能重新生活在过去,所以研究者必须根据一些历史文献资料来进行研究。如研究历史上某个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或某些专题文献或其他历史资料显示出来的教育问题以及当时人们的探索,从中得出对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些启示。历史研究型论文不是历史资料的堆积,而是通过解读历史资料,与历史人物对话,分析某些教育观念并加以评价,得出某种结论,即所谓“论从史出,以史带论”。

现实研究的论文关注的是当前的教育问题,对于教育技术专业而言,主要是研究各种新的教育技术理论、观念如何结合当前中小学教育实践更好地发挥作用。比如说在中小学课改和课程整合的实践中,如何依据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充分发挥教学传播媒体的功能更好地为教学活动服务。

其次,主要是技术层面的现实应用研究。信息时代的知识更新和技术升级是非常快的,教育技术在技术层面涉及的传播技术、网络技术、媒体技术、硬件和软件产品等都不断有新技术、新产品出现,比如手机上网,比如blog技术、Ajax技术,如何挖掘这些新技术产品的教育教学功能,尽快投入到中小学教学实践中去,都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

论文选题总是以现实为起点,不断地追溯过去,思考未来的走向。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区分是相对的。因此,历史研究与现实研究的绝对区分完全没有必要,也是不可能的。

二、教育技术专业的特殊分类

从教育技术专业的情况来看,毕业论文的类型可以作如下的划分:

1.就教育技术学的历史、特色以及发展前景方面入手,对教育技术学本身的理论框架加以研究和探讨

教育技术学是一个独立学科还是仅仅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这个问题国际教育技术学界一直存在争议。应该说,发展至今,教育技术学已经逐渐明确了自己的研究对象,在教学系统设计等问题上初步形成了独特的核心理论,在教育实践中也日益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因而初步具有了学科的特性。但是,教育技术学是一门仍在成形和完善之中的新兴交叉学科,在这种学科交叉过程中,我们仍可以在研究对象、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理论倾向上很清晰地看到各个学科的痕迹,而没有真正融合以更好地产生新的质。教育技术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还具有明显的不成熟性。因此,尝试从纯理论方面探讨教育技术学本身的研究领域、历史与现状、发展前景和趋势、相关学科在教育实践领域如何发挥独特作用等就成为我们论文选题的一个分类。

2.就基础性探索方面入手,对教育技术学几个比较集中的研究倾向加以研究和探讨

在基础性探索层面上,当前教育技术学的研究集中体现为三大主要研究倾向:教学设计(学习环境设计)、创新性技术和哲学文化研究。

教学设计研究方向主要是教育心理取向的研究。教学设计也称为教学系统设计,它以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探讨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系统论思想和传播理论的影响。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学最核心的内容,对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历来是教育技术学理论研究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创新性技术研究方向是指面向教育需求探讨新技术的综合应用方式,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这种需求的推动下对信息技术本身进行创新,包括硬件及软件技术的创新(而不仅仅是对现成技术的应用),以新技术发展推动教育技术的进步。这类研究的直接结果是导致了面向教育需求对技术应用方式或技术本身所进行的创新,正是这一点才使这类研究具有了基础性探索的特征。创新性技术的研究集中体现信息科学的交叉渗透和影响,在整个教育技术研究领域中具有重要作用。

哲学文化研究所关注的是技术发展应用对社会及和人类自身发展、教育目的、教育价值、教育过程与体制的深层影响及其应对方式,以此来指导新技术条件下的教育变革。哲学文化研究需要对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本身做批判性反思:将信息技术引入教育真的是必要的吗?这会对教育、对人的发展、对社会文化产生怎样的挑战和深层影响(积极的、消极的)?等等。这一研究方向集中体现了哲学(尤其是教育哲学、技术哲学等)、文化学、社会学等学科的交叉渗透和影响,而这一领域中所提出的一系列的新的深层问题也反映了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学术贡献。

总之,教学设计(学习环境设计)、创新性技术和哲学文化研究构成了当前教育技术学研究中三个主要的基础性探索方向,这是教育技术学研究发展的三大生长点(根基)。而这三者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存在紧密的互动关系。信息技术的创新会推动和支持学习环境设计理论与方法的发展,而新的学习环境设计又会对技术提出更新的需求;哲学文化研究对于前两者的发展及应用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而学习环境设计的变化、技术的创新发展又会对哲学文化研究提出新的挑战。这些基础性探索构成了应用性探索的共同基础。

3.就教育技术学的应用性探索方面入手,对当前教育技术学研究领域的几个重要主题加以研究和探讨

在应用性探索层面上,当前教育技术学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面向学校教育所进行的关于信息技术整合学校教育的研究、面向企业培训所进行的绩效技术研究以及远程教育与远程培训研究。

信息技术整合于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无疑是教育技术首要的应用领域,当前,研究者在此方面所关注的首要主题是如何在学校课程及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潜力,提高教学的效果和效率,促进学校教育的变革。如何将信息技术整合(或融合)到学校课程及教学之中,推动学校教育的全面深层变革?这成了研究者们关注的重要主题。

这主要包括以下基本环节:硬件设施建设运行、内容资源设计开发、教师培训和制度文化改革。涉及到的论题有:信息技术在各类课程中的整合应用模式、应用效果(包括短期及持久影响),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资源设计开发,信息技术应用与新型教学模式的整合,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标准与模式等等

绩效技术与企业培训、终身学习:在学校教育之外,企业培训以及终身学习也是教育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这一应用领域为教育技术提供了新的具有吸引力的发展空间,但研究上相对而言还比较薄弱,有待大力推进。因此可以成为我们毕业论文选题的重要来源。

远程教育与远程培训:最初是学校教育及企业培训等的拓展形式,用以使远离优势教育资源的人能有机会接受更好的教育和培训,大大提高教育和培训的开放性。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远程教育与培训从广播电视教育过渡到了以网络教育为核心的阶段。网络课程系统及学习支持系统的设计开发及远程学习的评估、管理等问题成了研究者探讨的重要课题。也可以作为毕业论文选题来源之一。

第四章 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第一节 国内外教育技术理论最新发展研究

1.教育技术对教育改革(机会均等,学习资源建设、课程改革等)、社会转型(信息文化、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农村社区发展等)的贡献;

2.教育技术学的基础理论和理论基础的研究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和解决策略;

3.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模式的研究;

4.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进展和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论体系的构建。

第二节 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

1.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2.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评价研究;

3.基础教育信息化区域性推进与区域协作的研究;

4.东西部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互动发展研究;

5.教育信息化与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社会的构建与发展研究;

6.基础教育信息化支持服务体系建设的进展状况;

7.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国际比较研究。

第三节 现代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研究

1.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质量与成本效益研究;

2.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三种模式”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研究;

3.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教师培训的策略研究;

4.中小学网络教育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5.高校网络远程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研究;

6.教育虚拟社区理论与实践研究;

7.中小学数字化校园环境的建设及其人文思考;

8.网络远程教育的中外比较研究。

第四节 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1.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重点关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推进中的实践与思考;教师信息素养调查及培训模式研究;基于网络的教师“校本研修”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相关的国际项目的经验与启示。

2.信息技术与新课程改革的整合研究。重点关注:深入学科的有效整合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传统教学和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的优势互补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绩效技术的应用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的研究;网络环境中的情境化学习和案例学习;教育技术优秀研究成果推广应用研究。

3.信息技术教育研究。重点关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发展前景及对策研究;信息技术教学的模式、方法和优秀案例;信息技术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

4.信息技术环境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研究。重点关注:开展未成年人媒体素养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及心理素质教育、行为习惯养成的研究;利用网络及其资源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研究;网络环境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对策研究;网络条件下家校互动,为未成年人构筑和谐德育环境的研究。

5.关于多媒体技术应用的研究

6.关于应用技术改革小学教学模式、方法的研究

7.小学应用教育技术与对策的研究

8.小学信息课程体系的研究

9.关于小学教师信息素质培养模式、手段和方法的研究

10.关于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

11.网络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比较研究

12.关于提高小学生信息素养、信息能力手段和方法的研究

13.关于课件制作理论与时间的研究

14.关于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评价方法的研究

第五节 学习资源的建设与应用研究

1.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资源建设与评价研究;

2.专题(学科)学习网站建设与应用研究;

3.基于网格的分布式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

4.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与应用;

5.资源建设的新的理念、新思路和新模式研究;

6.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与理论在资源建设中的应用;

7.新形势下资源建设的标准、评价和管理机制研究。

第六节 数字媒体技术与产品

1.教育城域网建设研究;

2.网格技术、虚拟实验室技术、Web2.0 IPv6与教育应用;

3.移动学习与移动教育的技术支持;

4.智能代理在线学习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等相关技术的应用;

5.在线学习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第七节 教育技术基础理论

1关于现代教育技术基础理论的研究

2教育技术与教育现代化(计算机、多媒体、网络、虚拟环境)

3教育技术与教育变革、创新

4教育技术的教育学、心理学基础

5教育技术的哲学思考

6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改革

第八节 其他分类方式

1 . 基础理论类

1 学习理论在教育技术领域中的应用

2 教育技术的定义研究与比较

3 教育技术与课程改革

4 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

5 教育技术研究领域

6 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

7 心理学理论在教育技术领域中的应用

8 传播学理论在教育技术领域中的应用

9 教育资源管理与评价研究

10 教育技术评价研究

11 教育传播活动中的要素分析

12 学习过程研究

13 教育技术标准研究

2 . 常规媒体类

1 视觉媒体的教学功能研究

2 电声媒体的教学功能研究

3 电视媒体的教学功能研究

4 电视教材制作的要素研究

3 . 多媒体技术类

1 计算机的教学功能研究

2 多媒体教学系统的应用研究

3 多媒体技术应用研究

4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研究

5 多媒体的技术优化研究

6 计算机辅助教学研究

7 开发工具应用研究

8 数据库应用研究

9 人工智能应用研究

10 程序语言应用研究

11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研究

4 . 网络技术类

1 网络化学习环境研究

2 网络化学习模式研究

3 校园网络建设

4 网络教学发展趋势研究

5 网页设计研究

6 网络新技术研究

7 网络安全策略研究

5 . 远程教育类

1 远程教育现状分析

2 远程教育前景分析

3 远程教育中的理论应用研究

4 远程教育评价

5 E-Llearning研究

6 远程学习标准研究

6 . 课件开发类

1 多媒体教学软件的界面设计

2 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设计与制作

3 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中的理论应用研究

4 多媒体课件开发研究

7 . 教学设计类

1 教学设计的理论研究

2 教学设计的模式研究

3 教学设计的要素分析与研究

4 教学设计的应用实践

5 学习理论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6 教学设计评价

7 泛能教学设计研究

8 信息化教学设计研究

8 . 信息技术类

1 信息技术教学法研究

2 信息技术的研究领域

3 信息技术的前景预测(发展趋势)

4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教育

5 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

6 信息技术的过去、现在、未来

7 信息技术与社会

8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研究

9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优化研究

10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11 研究性学习研究

12 行动学习研究

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现状分析

2 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看信息化

3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研究

10. 教学效果研究

1 信息化评价策略

2 知能组谱分析

3 量规设计与建设

4 评价工具

11. 教育技术项目实践

1 项目管理

2 环境配置项目

3 资源建设项目

4 项目规划与决策

12. 信息化管理

1 企业管理信息化

2 政务管理信息化

3 教务管理信息化

4 网络管理

5 信息化管理策略研究

13. 传媒技术

1 数字音视频技术

2 数字电视技术

3 电视传播技巧研究

4 影视动画技术研究

5 多技术整合研究

14. 其它

1 技术产品设计研究

2 教育技术在中小学的应用研究

3 视觉文化研究

4 地区调研性研究

5 区域差异比较研究

6 教育信息化的理论与实践模式研究

7 教师专业发展

8 教育技术或信息技术培训

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2008届)

1 教育信息化与教师专业发展

2 现代远程教育对学生学习适应性转变的研究

3 现代远程教育中资源建设对学习效果影响的研究

4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

5 现代远程教育必将促进边远地区教育的发展与变革

6 现代远程教育在构建学习型社会中的作用

7 Blog的功能及教育应用研究

8 网络课程的功能及教学模式研究

9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应用模式研究

10 远程教育的成本分析

11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研究

12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及应用研究

13 初中生对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态度与成因分析

14 研究性学习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5 国内外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比较研究

16 主题学习网站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7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18 厦门周边农村学校教育技术应用现状研究

19 媒体信息传播发展中的大学生信息公德教育

20 《电视节目制作》课件制作

21 隐性知识在教学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22 认知深化策略在信息化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3 Moodle在教师教学中的应用

24 论师范院校提高学生教育技术能力的途径——针对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制定

25 混合学习与多元智能理论

26 基于网络环境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研究

27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培养的研究

28 浅析电视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融合发展趋势

29 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研究

30 网络教学中的媒体选择与应用研究

31 浅析博客运用于网络主体探究教学模式Webquest

32 教育网站建设和功能实现的研究

33 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

34 Flash交互控制在课件制作中的运用

35 Flash MX中制作视频播放器组件

36 巧用Authorware软件制作练习题

37 Flash MX制作“弹簧振子”的振动

38 Flash MX制作全反射

39 Flash MX制作平面镜成像

40 Flash MX制作横波的形成

41 Flash MX制作惯性

42 网络环境下应关注情商的培养

43 面对教育信息化教师素质的培养

44 对中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改革探讨

45 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

46 论现代远程教育在终身学习中的作用

47 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探析

48 谈网络教育与教师角色的转换

49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50 基于流媒体技术的教学资源构建与应用

51 大学生网络学习能力培养方法探究

52 网络教育中的若干问题的探讨

53 网络课程开发中的有关问题的探讨

54 网络背景下的学习者研究

55 网络环境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探讨

56 Java语言中多线程设计中的有关问题研究

57 从所学课程认识到的教育技术

58 多媒体课件制作中有关问题的思考

59 我国网络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60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几个问题与对策

61 福建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探析

62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策略研究

63 教育信息化对教师信息素养的挑战

64 现代教育技术在多元智能教育中的作用

65 基于网络协作学习的高校教学模式研究

66 信息技术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模式研究

67 利用教育叙事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68 教育信息化环境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支撑

69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误区分析

70 远程教育卫星节目资源在学校信息化教学环境中的应用

71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育现代化

72 论课堂教学中教学媒体的组合应用

73 论课堂教学中现代教育媒体的选择与利用

74 现代远程教育卫星资源的接收与利用

75 Authorware中数据库的应用探讨

76 Flash中数据库的应用探讨

77 Authorware应用于游戏开发的案例探讨

78 Flash应用于游戏开发的案例探讨

79 大学生在线学习探讨

80 基于内容的多媒体信息检索探讨

81 Authorware应用于教学的案例探讨

82 Flash应用于教学的案例探讨

83 当代教育技术学理论与实践发展趋势探析

84 多媒体艺术语言研究

85 信息环境下的音乐传播学研究

86 从“超女”等现象论媒体的社会教育作用

87 声音媒体在多媒体课件中的运用研究

88 试论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的大学生学习能力培养

89 非线性编辑软件发展研究

90 网络机房管理和维护模式的探索研究

91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师协作共同体

92 福建省农村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研究

93 现代远程教育与社区教育

94 教育技术学本科科研团队建设策略研究

95 后现代课程观中的信息技术

96 教育信息化实践中的“草根精神”

97 探讨Blog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

98 关于校园网安全的若干问题探讨

99 多媒体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

100 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浅探

101 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102 关于网络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103 关于网络课程与传统课程的比较研究

104 论现代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105 关于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的研究

106 关于多媒体组合信息与学习效果的研究

107 关于网络环境下“教与学”的评价研究

108 论网络教育资源的开发

109 关于计算机教育的应用研究

110 基于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农村社区发展探析

111 利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探索

112 利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促进农村学校发展探索

113 网络传播符号的教育应用探究

114 网络课程中的交互现象探究

115 Web2.0及其教育应用

116 FLASH动画的交互设计与应用方法

117 FLASH动画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的应用探讨

118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中社会服务功能拓展的思考

119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120 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121 新媒介对教育技术发展的影响

122 学习型社会视野下大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研究

123 试论Blog及其对信息化教育的影响

124 试论网络教育现状及其发展

125 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

126 学习共同体在信息化教育中的作用研究

127 网络环境下学生协作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128 信息技术课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索

129 中学校园网组建方案探讨

130 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自主性能力的培养

131 论信息化教育环境下的协作精神

132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育资源观研究

133 网络课程应用策略研究

134 在线学习的理论探讨

135 Flash网站的制作

136 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研究

137 多媒体课件中动画的应用与实现

138 教育信息化与学习方式的变革

139 网络教学游戏的设计与应用

140 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

141 中小学教育资源的设计与应用

142 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

2009届)

1 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有效整合刍议

2 中小学电教中心信息技术平台的构建

3 中小学电教系统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4 多媒体教学设备若干配置方案的设计

5 微格教室的优化设计

6 科技创新与教育技术发展

7 市场需求背景下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方案的调整

8 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改革探析

9 论基础教育新课程视野中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

10 农村中小学电教资源整合的思考

11 网络协作学习中学习共同体的研究

12 本科师范生教育技术素养的调查研究--以集美大学为例

13 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中的问题与对策

14 学生认知风格对网络协作学习的影响与对策

15 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教师能力的研究

16 多媒体教室的建设策略研究

17 视频文件格式的应用及转换研究

18 专业级非线性编辑系统的构建

19 厦门市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师资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20 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学电视的形态研究

21 试析网络语言的传播功效

22 信息技术课程的地域差异研究

23 网络课程的功能及教学模式研究

24 多媒体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25 论信息化环境下的协作学习

26 论教育信息化环境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支撑

27 网络传播符号的教育应用研究

28 网络课程中的交互现象的探究

29 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

30 试析网络环境下的校本培训

31 基于E-Learning企业人力资源培训模式的探究

32 研究性学习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33 博客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34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策略研究

35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及培训方法分析

36 影视作品中的蒙太奇研究(以某部电影为例)

37 信息技术立体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使用研究

38 某一地区(如厦门市)中学通用技术课程开设情况调查

39 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合作,游戏,角色扮演研究

40 blending混合式学习研究

41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42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研究

43 概念图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44 教学游戏(或角色扮演)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研究

45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

46 大学生信息素养调查研究(以集美大学为例)

47 Moodle平台的教学使用研究

48 闽南地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

49 闽南地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0 闽南地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成效研究

51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

52 混合式学习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应用研究

53 基于问题的高中化学实验课程教学设计

54 基于游戏的英语课堂教学设计

55 教育媒体在学习情景创设中的应用探究

56 教学设计中学习者非智力因素分析及对策

57 基于Flash的教学游戏设计

58 Photoshop在中小学电子报刊制作中的应用

59 基于VRML的虚拟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实现

60 虚拟现实技术在网络教学中的应用

61 三维动画技术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62 关于Web3D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63 学生媒体素养教育研究

64 远程教学交互设计研究

65 远程教育资源建设研究

66 网页界面设计及其学科相关性研究

67 动态网站的规划与设计

68 基于ASP的企业门户网站设计与实现

69 基于UMLB2C网上商城设计与实现

70 电脑销售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VB实现)

71 人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72 在线教育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73 电子商务信息安全研究

74 IPv6网络环境下相关技术的研究

75 数据仓库及挖掘技术

76 小波理论的应用研究

77 网络课程页面视觉设计研究与应用

78 基于VC++的车牌识别系统研究与开发

79 基于VC++的简单图像处理系统研究与开发

80 简单几何图形的识别和编辑系统研究与开发

81 学生成绩统计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82 个性化网络学习环境设计原理及实现

83 个人知识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84 基于认知的多媒体学习信息设计研究

85 网络课程评价及其评价体系的研究

86 多媒体技术在多元智能教育中的运用初探

87 网络时代教育电视发展趋势研究

88 网络课件的设计与开发研究

89 教育技术学之学科内容体系构建研究

90 教育技术实践的效益研究

91 影视资源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研究

92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应用

93 中小学教师个人网站的建设与应用

94 FLASH动画与电视节目创作

95 电视节目的非线性创作研究

96 现代电视视听教材的摄像创作思维

97 基于Web的教育视频点播系统研究

98 基于流媒体的网络教学资源的研究与实现

99 我国DV现象研究及对高校DV创作倾向的探究

100 任务驱动法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01 大学生网络学习能力培养方法研究

102 现代远程教育对学生学习适应性转变的研究

103 现代远程教育中资源建设对学习效果影响的研究

104 基于网络环境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研究

105 网络环境下教学策略研究

106 网络教育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的作用研究

107 数字化校园的构建及其意义的研究

108 论多媒体课件的界面设计

109 成人网上学习行为分析研究

110 Authorware中数据库的应用探讨

111 论计算机辅助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112 厦门地区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的调查与分析

113 网络化学习环境研究

114 职前教师网络素质及其培养模式研究

115 桌面虚拟现实及其在网络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116 高师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117 闽南地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支持网站设计与实现

118 教师教育学院教育技术专业网站群规划、设计与实现

119 Moodle平台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题库系统设计

120 Moodle插件开发初探——以用户管理模块为例

121 SCORM应用初探

122 FlashSCORM的应用探讨

123 Flash中数据库的应用探讨

124 几种开源LMS比较研究

125 Linux环境下C语言实验平台的构建

126 基于Linux的多媒体教学环境设计

127 Adobe Captivate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探究

128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评价体系探究

129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

130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误区分析

131 基于LAMP的学生管理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32 Moodle在教师继续教育中的应用探究

133 Moodle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可行性研究

134 从中国教育四大热点看Moodle的发展前景

135 辨析MoodlePBLWebquest模块

136 Moodle在我院日常教学的应用现状调查

137 基于Diigo合作学习与发展集体智慧的关系初探

138 Moodle服务端并发访问性能的平台差异性

139 Moodle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模式探究

140 PCMoodle发展的影响

141 实践“三新”教育理念的Moodle课程设计研究

142 多媒体课件制作中数字电影的应用

143 多媒体课件单选题的几种制作方法之比较

144 网络教育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研究

145 影视制作在教育技术中的地位与发展趋势研究

146 基于Moodle的网络课程设计研究

147 基于EPSS的网络远程教师培训研究

148 基于情境认知的网络学习环境设计

149 基于MI理论的Webquest学习活动设计

150 教育技术AECT'94定义与AECT'05定义之比较研究

151 元认知与网络自主学习

第五章 集美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规定

集大教[2006]36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等专门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学环节,是评价学生综合素质、专业技术、思维方法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内容。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管理,不断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和水平,特修订《集美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规定》。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要求

(一)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工作作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掌握科学的方法论。

(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基本技能,发现、分析、解决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问题,以及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基本能力。

(三)理论依据准确。具有本专业所要求的绘图、运算、实验、测试和表达能力及基本工艺操作能力。逐步要求用计算机查阅资料、绘制各种图形、图表及相关的技术说明材料,独立操作使用当前较流行的软件并根据课程运用较高版本语言编程。

(四)训练和提高学生独立检索、恰当运用中外文资料的能力,提高学生阅读、翻译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要求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阅读一定数量的外文文献,并写出读书笔记。学生还必须提供与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内容相关的译文一篇,译文英文不少于5000个词(不包括参考文献,术科类专业暂不作要求)。

(五)学生在完成查阅文献、毕业实习或实地考察后,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之前先向指导教师提交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一般为1500字左右。开题报告包括下列内容:

1.文献综述(包括本课题的现状和发展趋向);

2.主要研究内容、方法;

3.预期的课题进度计划。

(六)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格式、图纸绘制、实验数据、各种标准资料的运用和引用都要符合规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要写出300字左右的中文摘要及其相应的外文摘要(术科类专业外文摘要暂不作要求),按学校统一规定的格式打印。毕业设计全文不得少于8000字,毕业论文全文不得少于6000字(体育、艺术类毕业论文不少于5000字)。要求概念清楚、内容正确、条理分明、语言流畅、文章结构严谨。

(七)毕业设计(论文)要紧密结合国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学研究等。

(八)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期间,对每周所做的工作事项和下周的工作安排都要填写在周记录本(由教务处统一印制)中,同时要写读书笔记。

(九)航海类专业学生应写出20000字以上的实习日记和实习技术报告。

二、组织工作

(一)各学院()成立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各专业教研室成立答辩委员会。

(二)毕业设计(论文)的具体组织工作由专业教研室负责,并在学生进入毕业设计(论文)前3个月提出工作计划(包括指导教师、命题、要求、分组、进度安排、工作地点等),由学院(系)分管领导审批。

(三)学生进入毕业设计(论文)阶段之前,各学院(系)必须对其进行资格审查,对已修专业主干课程尚有2门(含2门)以上未取得学分者,原则上暂不让其进入毕业设计(论文)阶段,待重新学习合格后,再让其参加毕业设计(论文)。

(四)学院(系)分管领导组织有经验的教师成立课题遴选小组,统一审定各专业上报的课题并适时组织有关教研室研究落实各方面的准备工作。

(五)课题确定后,报学院(系)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备案,由各专业教研室向学生公布。至少应提前1个月把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下达给学生;并作选题指导,介绍课题的内容、特点和要求等;组织学生自愿选报。学生确定课题后,不得随意更改。若有改变题目内容的,须经学院(系)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批准。各专业教研室在毕业设计(论文)开始前两周,按专业填写《毕业设计(论文)情况登记表》,汇总上报学院(系)领导小组。

(六)各专业应选派具有中级以上(含中级)职称或博士学位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亦可安排少量的助教协助指导,外籍指导教师也应符合这一要求。在外单位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课题,确实必需时,经教研室研究,并报学院(系)领导小组审批,可聘请外单位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技术人员或研究人员进行指导,但也应安排校内指导教师。航海类毕业生在船上进行的毕业论文,可直接由船舶领导指派二副(二管轮)以上职务的技术人员指导。

(七)每位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数,原则上不超过6人。若个别专业因情况特殊,经教务处审批后可调整到8人,但超过6人需安排助教协助指导。指导教师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换。

(八)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安排在第四学年进行,文科一般不得少于10周,理工科一般不得少于12周,有条件的专业可安排1个学期。毕业设计(论文)的动员、选题、指导教师确定、任务书下达应在第七学期结束前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撰写应与毕业实践、实习环节有机结合,统筹安排。

(九)在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之前,各学院(系)应进行思想动员,阐明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意义和方法、步骤。同时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尤其要加强组织纪律、安全保密等方面的教育。

(十)各学院(系)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要有中期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对达不到要求的学生应给予警告,对优秀学生予以注意培养。

(十一)各学院(系)应组织制(修)订各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手册。

三、毕业设计(论文)的命题与选题

(一)命题

.命题原则

命题必须符合我校的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围绕本学科的专业特色,选择科技前沿又包含所学课程知识、能力训练的题目。

命题应根据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科技发展的需要,尽可能结合社会实践、生产、科研、实验室建设等任务,尽可能反映学科的前沿问题、热点问题,选择有现实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选题类型可以多样化,使学生的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有益于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与技能,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接受综合性课题,适用未来社会的需求和科技发展的需要。

命题应体现中、小型为主的原则,即设计(论文)的工作量要适当,应使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经过努力能基本完成全部内容,或者能有阶段性的成果,既不使学生承担的任务过重,结束时遗留很多的问题;又不因任务过少,造成学生空闲,以致达不到基本训练的要求。

偏离本专业所学基本知识、范围过窄过专、达不到全面训练目的、属于尖端科技或题目范围过大以致学生难以胜任、毕业设计(论文)期间难以完成或不能取得阶段性成果的题目不宜作为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命题应注意题目不断更新与类型多样化,同一专业相继前一届毕业设计(论文)的命题,每年的更新率原则上不低于80%。

2.命题的审核

毕业设计(论文)由各专业教研室组织指导教师命题,经教研室主任审核后,报学院(系)分管领导审批。课题确定后,由专业教研室报学院(系)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备案。

3.命题的时间要求

经批准的毕业设计(论文)命题,应在学生进入毕业设计(论文)的前1个月向学生公布。指导教师在实际指导过程中,原则上不得更改命题。确需更改者,应按命题的审核程序进行。

(二)选题

恰当的选题是做好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的前提。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应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生原则上应在各学院(系)公布的命题范围内选题,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特长自拟题目。自拟题目必须经指导教师认可,并经教研室主任审核和学院(系)分管领导批准,报学院(系)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备案。

选题的原则是:

1.价值原则:理工类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要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其选题应结合当前的科技、经济发展,走向学术前沿;文科类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要有新颖性,有一定的学术性,选题原则上要反映社会、经济、文化中的实际问题、热点问题。

2.兴趣原则:本人对选题具有浓厚的兴趣与探索研究的积极性。

3.能力原则:本人应基本具备完成该选题的条件与能力。

4.原则上要求1人1题。

四、指导

(一)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作用是搞好毕业设计(论文)的关键。毕业设计(论文)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论文)期间必须切实负起责任,履行以下职责:

1.指导学生选题和作开题报告。组织好调研、实验、加工、上机运算等各项准备工作。

2.根据教学要求选择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经遴选确定后,编制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任务书经教研室主任审定后,下达给学生。任务书的内容包括目的、任务、原始资料、技术指标、工作程序、日程安排、成果要求以及主要参考文献。任务书经教研室主任审定后作为正式任务书,在学生进入毕业设计(论文)前1周内发给学生。

3.审批学生拟出的总体方案和工作计划,并及时检查计划的完成情况。发现学生因课题的份量或难度不当而过早完成或难以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趋势,必须及时做出适当调整。

4.指导学生查阅中、外文献资料,并布置学生笔译规定数量的与选题内容相关的外文文献资料;审查学生译文,审查后在译文后签字。要求学生写出毕业设计(论文)的外文摘要和读书笔记。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译文和外文摘要的水平,均作为评分的依据之一。

5.指导过程中,坚持把培养人放在首位,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坚持教书育人,从思想上和业务上严格要求学生,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把培养良好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学风贯穿于毕业设计(论文)的全过程。指导教师必须将临场指导时间安排预先向学生公布。

6.指导方法应立足于启发诱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引导和激发学生在主动探索中提高能力。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初稿完成后,指导教师要适当地加以点评,帮助学生修改,使其更加完善。

7.负责督促检查学生的考勤情况;考察学生的工作表现、工作能力和工作质量,写出评语,参加答辩。答辩结束,将《毕业设计(论文)导师评语》及成绩提交答辩委员会。

8.在外单位指导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师,应代表学校同外单位一起,落实毕业设计(论文)的各项准备工作,处理设计(论文)中发生的各种问题。毕业设计(论文)结束后做好外单位有关的各项善后工作。

9.重视和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妥善处理好毕业就业与教学工作的矛盾,努力减少和消除由于毕业就业对毕业设计(论文)的冲击和不利影响。

(二)检查学生独立完成设计(论文)情况,督促学生全面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任务,积极配合教研室和学院(系)进行中期检查,其检查结果可作为评分参考。

(三)首次独立承担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的教师应认真做好指导的准备工作。毕业设计(论文)所涉及重要部分,由教研室讨论,指导过程中由经验丰富的教师协助。

(四)鼓励基础课教师共同参与指导或联合指导毕业设计(论文)。

五、纪律

(一)虚心接受教师的指导,根据毕业设计(论文)的规范化要求,认真进行准备,不得剽窃抄袭他人的成果,不得虚构编造实验数据和社会调查资料;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必须在规定的场所工作,以便指导和考核。

(二)必须严格遵守学校的作息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在校外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必须严格遵守所在单位的规章制度。学生要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三)实行考勤制度。对于迟到、早退以及旷课的,除进行批评教育外,其迟到、早退次数以及旷课时数均须记入考勤表,并与工作表现评分相联系。不得以“开夜车”作为迟到、早退或旷课的理由。旷课累计达到我校学籍管理规定的,依学籍管理有关规定处理。

(四)毕业设计(论文)期间,一般不准请假。必须请假的,应在不影响完成任务的前提下,首先向指导教师提出申请,由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再按学生学籍管理有关规定审批。

(五)学生缺勤(包括病、事假)超过毕业设计(论文)时间14的,取消答辩资格,不予评定成绩。

(六)在毕业设计(论文)期间,各学院(系)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考勤工作和校纪校规教育,并适时组织人员检查。对于违反校纪校规的,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直至处分。

六、毕业设计(论文)的规范化要求

(一)文科类各专业毕业论文的写作程序大体分为四个阶段:1.阅读文献、收集资料;2.拟定写作提纲;3.撰写初稿;4.修改定稿。

文科各专业的毕业论文要求:观点正确(含明确)、论证充分、资料翔实、文字流畅简练、布局合理、结构严谨、理论联系实际、有一定的独到见解;一律采用文内图表;引文出处和注释一律采用文尾注。

(二)理工农科类各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写作程序大体分为五个阶段:

1.阅读文献、收集资料;

2.工程(工艺)设计或实验(试验)研究;

3.理论分析和技术经济分析;

4.撰写设计报告或论文初稿;

5.修改定稿。

理工农科类的毕业设计(论文)要求:设计方案合理、立论准确、理论分析和技术经济分析充分、实验(试验)和计算的方法正确、各方面的数据可靠、图表规范清晰、文字表达的语言流畅简练准确;原则上采用文内图表,不能采用文内图表的制图、制表规格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定,以附件的形式附在毕业设计(论文)正文后;引文出处和注释一律采用文尾注。

(三)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及其外文译文统一用A4复印纸打印,译文原文用A4复印纸复印附在译文之后。打印规范见附件2。

七、毕业设计(论文)的评阅、答辩和成绩评定

 ()评阅

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撰写后除指导教师进行审阅外,还应聘请同行专家(教师)对毕业设计(论文)进行评审。重点审查学生掌握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等综合应用情况。同时还应审查毕业设计(论文)的文字表达、绘图质量、计算与结果的分析等方面毕业生所应达到的水平情况,特别应考查学生完成课题过程中的创造性工作能力及表现。

指导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填写导师评语和评定成绩。评语要明确、具体,避免千篇一律,评语不少于100字。评审专家(教师)评审后,填写评审意见,审定成绩。考核和评审的主要内容有:

1.学生是否较好地掌握了课题所涉及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

2.学生是否具有从事设计、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3.学生是否按任务书所提出的要求及时间,独立完成了毕业设计(论文)各环节所规定的任务;

4.毕业设计(论文)完成的质量和在完成过程中所表现的创造性和工作情况;

5.答辩情况,独立工作、独立思考、组织管理能力,文字及口头表达能力,与他人合作交往能力等;

6.学习态度,毕业设计(论文)中所表现出来的工作、学习纪律情况。

(二)答辩

1.毕业设计(论文)必须进行答辩。由各专业成立57人组成的答辩委员会,具体组织本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答辩。

2.毕业设计(论文)结束前,教研室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组织必要的交流,取长补短,为答辩做准备。

3.毕业设计(论文)完成后,必须具备下列条件,方准予答辩:按教学计划学完规定的全部课程;按毕业设计(论文)任务要求,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任务,并经指导教师审定签字;经评阅人评阅,并向答辩小组介绍。航海类学生毕业航行实习时间不少于4个月,毕业实习技术报告符合实习大纲要求,并经船舶部门负责人签署意见;已提交毕业实习技术报告、实习日记,并附有船舶领导书写的实习鉴定。根据航海类毕业实习环境的特殊性,抽调部分毕业生回校答辩。

4.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的程序:

(1)答辩人简要报告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原因、研究价值、主要内容和观点以及自己的突破(含新观点)(10-15分钟)

(2)答辩委员会成员提问和学生答辩(10-15分钟)

(3)答辩委员会写出答辩评语、评定成绩。

 5.答辩前,答辩委员会要专门开会研究,统一答辩要求,明确评分标准等。

6.答辩应有记录。答辩时应从五个方面综合考核学生:

(1)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的情况;

(2)学生的业务水平(包括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外语水平、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

(3)毕业设计(论文)的总体质量(包括选题、总体思路、方案设计、设计说明书、内容方法、计算及测试结果、文字表达、图表质量、格式规范、结论正误、创新情况等);

  (4)答辩中自述和回答问题的情况;

(5)整个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的工作态度及工作量大小等情况。

7.在校外生产、科研等单位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答辩和成绩评定,若委托所在单位进行,本专业教师要参加。答辩前应将我校对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评分的要求通知有关单位,使他们了解和掌握我校所制定的原则,按我校的规定执行,以便统一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标准。

8.学院(系)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安排部分成员参加学生答辩,并检查评分标准执行情况。

(三)成绩评定

1.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由三部分组成:指导教师考核评阅成绩50%、评审成绩20%、答辩成绩占30%(航海类专业另定)。答辩不合格,毕业设计(论文)以不及格论。每部分成绩按百分制记分,三部分成绩合并后采用五级记分制(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和评语相结合的办法。

2.评分要严肃认真,坚持标准,实事求是,力求反映学生真实的业务水平。各教研室根据三部分成绩的组成,确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

3.总的评分要形成梯度,以正态分布为佳,优秀率严格控制在15%以内。

4.各学院(系)应组织各专业按设计和论文两类统一拟订各级成绩相应的评语标准,使同一成绩等级的设计(论文)在评价上大体一致。评语内容应包括研究成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论据是否充分、可靠;掌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水平;主要优缺点等。毕业设计(论文)的评语、成绩必须填写一式两份,一份附入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中,一份存入学生档案。

5.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必须在答辩全部结束、学院(系)审批后一周内,统一向学生公布,任何个人均不得擅自向学生透露。成绩公布后,若更动学生成绩,必须经答辩委员会集体研究,并报学院(系)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审批。成绩不及格的按学籍规定处理。

八、毕业设计(论文)的装订、归档、总结

(一)毕业设计(论文)材料要装订成册,存放在所在教研室。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是我校教学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人不得占为己有。

(二)毕业设计(论文)的装订顺序:

1.封面;2.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3.标题;4.中外文摘要、关键词;5.目录;6.正文(包括前言或引言、正文、结论);7.致谢语;8.参考文献;9.毕业设计(论文)评语表(包括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和答辩小组的评语)。

(三)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专用袋的材料包括:装订成册的毕业设计(论文)、附录、外文文献及其译稿、实习日记和实习技术报告、毕业设计(论文)电子版(光盘)等。有关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表、周记录本、读书笔记等材料由学院(系)另外保存,作为学生完成设计(论文)过程记录的原始备查材料。

(四)每专业推选35篇质量较高、有独立见解或有创造性的毕业设计(论文),经审核挑选后,由教务处汇编《优秀毕业设计(论文)选》。

(五)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结束后,各学院(系)要组织有关教研室认真总结经验,巩固成绩,改进工作,不断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总结,由教研室负责整理,报学院(系)分管领导审阅,交教务处备案。

(六)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涉及国家机密的课题应作为一定密级的档案妥为保存。

(七)毕业设计(论文)的发明属于职务发明,其知识产权属于学校。要十分注意发掘毕业设计(论文)成果的经济效益,努力使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并按有关法规进行成果的有偿服务和转让。

九、附则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经费按参加毕业设计(论文)的人数下拨给各学院(系)包干使用,主要用于学生的资料复印、上机、调研、试验、答辩等。各学院(系)应严格掌握毕业设计(论文)经费开支。有关毕业设计(论文)所需的加工、设备租借、计算机上机及其它条件,各学院(系)、各有关单位应给予大力支持。要本着资源共享、发挥相互合作的精神,积极给予解决。

(二)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实施,由教务处负责解释。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有关规定同时废止。

(三)教务处可根据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的需要,对本规定未尽事宜制定单项规定或补充规定。

附件1

集美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参考评分标准

 一、集美大学理学、工学、农学类专业:

项目

权重

分值

优秀(100>X>=90)

良好(90>X>=80)

中等(80>X>=70)

及格(70>X>=60)

不及格(X<60)

评分

参考标准

参考标准

参考标准

参考标准

参考标准

文献阅读与外文翻译

0.2

100

除全部阅读教师指定的参考资料、文献外,还阅读较多的自选资料,并按要求按时完成外文翻译,译文准确质量好。

除全部阅读教师指定的参考料、文献外,还阅读一定的自选资料,并按要求按时完成外文翻译,译文质量较好。

能阅读教师指定的参考资料文献,并按要求按时完成外文翻译,译文质量尚可。

阅读了教师指定的参考资料文献,并按要求按时完成外文翻译。

未完成教师指定的参考资料及文献的阅读任务,外文翻译达不到要求。

 

技术水平与实际能力

0.25

100

设计合理、理论分析与计算正确,实验数据准确可靠,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

设计比较合理,理论分析与计算正确,实验数据比较正确,有一定的实际动手能力。

设计比较合理,理论分析与计算基本正确,实验数据基本准确,实际动手能力尚可。

设计基本合理,理论分析与计算无大错,实验数据无原则差错,实际动手能力较弱。

设计不合理,理论分析与计算有原则错误,实验数据不可靠,实际动手能力差。

 

研究成果与专业知识

0.25

100

对研究的问题能较深刻分析或者有独到之处,成果突出,反映出作者很好地掌握了有关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

对研究的问题能正确分析或有新见解,成果比较突出,反映出作者较好地掌握了有关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

对研究的问题能提出自己的见解,成果有一定意义,反映出作者基本掌握了有关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研究能力较弱,对某些问题提不出个人见解,未取得什么成果,反映出作者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得不扎实。

缺乏研究能力,未取得任何成果,反映出作者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很不扎实。

 

文字表达

0.1

100

论文结构严谨,逻辑性强,论述层次清晰,语言准确,文字流畅。

论文结构合理,符合逻辑,文章层次分明,语言准确,文字通顺。

论文结构基本合理,层次较为分明,文理通顺。

论文结构有不合理部分,逻辑性不强,论说基本清楚,文字尚通顺。

内容空泛,结构混乱,文字表达不清,错误字较多。

 

答辩情况

0.1

100

能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地阐述论文的主要内容,能准确流利地回答各种问题。

能比较顺利、清晰地阐述论文的主要内容,能较恰当地回答与论文有关问题。

基本能叙述出论文的主要内容,对提出的主要问题一般能回答,无原则错误。

能阐明自己的基本观点,对某些主要问题虽不能回答或有错误,经提示后能作补充或进行纠正。

不能阐明自己的基本观点,主要问题答不出或有原则错误,经提示后仍不能回答有关问题。

 

学习态度与规范要求

0.1

100

学习态度认真,模范遵守纪律,论文完全符合规范化要求。

态度比较认真,组织纪律较好,论文达到规范化要求。

学习态度尚好,遵守组织纪律,论文基本达到规范化要求。

学习不太认真,组织纪律较差,论文勉强达到规范化要求。

学习马虎,纪律涣散,论文达不到规范化要求。

 

*成绩评定采用结构评分的办法,即由指导教师、评审人、答辩委员会分别给分(以百分计)。最后按优秀(90-100分)、良好(80-90分)、中等(70-79分)、及格 (60-69分)、不及格(60分以下)评定成绩。

**至少应阅读3篇以上外文文献,并做读书笔记。

二、经济学、教育学、文学、管理学专业

项目

权重

分值

优秀(100>X>=90)

良好(90>X>=80)

中等(80>X>=70)

及格(70>X>=60)

不及格(X<60)

评分

参考标准

参考标准

参考标准

参考标准

参考标准

文献阅读、读书笔记与外文翻译

0.2

100

除全部阅读教师指定的参考资料、文献外,还阅读较多的自选资料,并认真写出两万字以上有见解的读书心得;能出色完成规定的外文翻译,译文准确质量好。

除全部阅读教师指定的参考资料、文献外,还阅读一定的自选资料,并认真写出两万字以上的读书笔记;能较好完成外文翻译,译文质量较好。

阅读教师指定的参考资料文献,并能写出两万字以上的读书笔记;能按时完成规定的外文翻译,译文质量尚可。

能阅读教师指定的参考资料,写出两万字以上的读书笔记;基本完成规定的外文翻译,译文无大错。

未完成阅读任务或读书笔记;外文翻译达不到规定的要求。

 

学术水平

0.25

100

论文有独到见解,富有新意或对某些问题有较深刻的分析,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或较高的实用价值。

论文有一定的见解,或对某一问题分析较深,有一定的学术水平或实用价值。

论文能提出自己的看法,选题有一定的价值,内容能理论联系实际。

选题有一定的价值,但论文中自己的见解不多。

论题不能成立或有重大毛病。

 

论证能力

0.25

100

论点鲜明,论据确凿,论文表现出对实际问题有较强的分析和概括能力,文章材料翔实可靠,有说服力。

论点正确,论据可靠,对事物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能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阐述有关问题。

观点正确,论述有理有据,但独立研究体现得不足,论文缺乏一定的深度,材料能说明观点,面也比较宽。

观点基本正确,并能对观点进行一定的论述,但缺乏分析概括能力和研究能力,照搬他人的观点,拼凑的痕迹较明显。

基本观点有错误或主要材料不能说明观点。

 

文字表达

0.1

100

论文结构严谨,逻辑性强,论述层次清晰,语句通顺,语言准确、生动。

论文结构合理,符合逻辑,文章层次分明,语言通顺、准确。

论文结构基本合理,层次比较清楚,文理通顺。

论文结构有不合理部分,逻辑性不强,论说基本清楚但不严密、不完整,或说服力不强。

内容空泛,结构混乱,文字表达不清,文题不符或文理不通,有抄袭现象。

 

答辩情况

0.1

100

能简明扼要地阐述论文的主要内容,能准确流利地回答各种问题。

能比较顺利、清晰地阐述论文的主要内容,能较恰当地回答与论文有关问题。

能叙述出论文的主要内容,对提出的主要问题一般能回答,无原则错误。

能阐明自己的基本观点,对某些主要问题虽不能回答或有错误,单提示后能作补充说明或进行纠正。

不能阐明自己的基本观点,主要问题答不出或有原则错误,经提示后仍不能正确回答有关问题。

 

学习态度与规范要求

0.1

100

学习态度认真,范遵守纪律,论文完全符合规范化要求。

态度比较认真,组织纪律较好,论文达到规范化要求。

学习态度尚好,遵守组织纪律,论文基本达到规范化要求。

学习不太认真,组织纪律较差,论文勉强达到规范化要求。

学习马虎,纪律涣散,论文达不到规范化要求。

 

*成绩评定采用结构评分的办法,即由指导教师、评审人、答辩委员会分别给分(以百分计)。最后按优秀(90-100分)、良好(80-90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60分以 下)评定成绩。

**术科类专业读书笔记字数由所在院决定。

附件2:集美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一、毕业设计(论文)内容组成

一份完整的毕业设计(论文)应由以下几部分组成,顺序如下:

(一)论文题目(标题);(二)作者(××学院××专业××届×××);(三)指导教师(导师的姓名、职称);(四)中外文摘要、关键词;(五)目录;(六)引言(前言);(七)正文;(八)结论;(九)致谢语;(十)参考文献;(十一)附录。

二、毕业设计(论文)撰写内容要求

(一)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应该简短、明确、有概括性;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

(二)论文摘要

论文摘要以简要文字介绍研究课题的目的、方法、内容及主要结果,中文摘要字数一般不多于300字。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基本对应,摘文不分段。

(三)关键词

关键词是表述论文主题内容信息的单词或术语,关键词数量一般为36个,同时有中、英文对照。

(四)目录

目录作为论文提纲,是论文各组成部分的小标题,文字应简明扼要。目录按论文顺序分章、节二级编写,要标明页数,以便阅读。章、节、小节分别按《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版、社会版的要求标出。目录中的标题应与正文中的标题一致。

(五)引言

引言是全篇论文的开场白。内容主要包括选题的缘由、对本课题已有研究情况及存在问题的评述、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等。引言要写得扼要,篇幅不要太长。

(六)正文

正文是毕业设计(论文)的主体,是对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一般由标题、文字、图、表格和公式等部分组成。

1.公式

(1)公式应另起一行写在稿纸中央。一行写不完的长公式,最好在等号后转行,如做不到这一点,可在数学符号(如“+”、“-”号)后转行。

(2)公式的编号用圆括号括起,放在公式右边行末,在公式和编号之间不加虚线。公式可按全文统编序号,也可按章单独立序号,如(49)或(4.11),采用哪一种序号应和稿中的图序、表序编法一致。不应出现某章里的公式编序号,有的则不编序号。子公式可不编序号,需要引用时可加编abc……重复引用的公式不得另编新序号。公式序号必须连续,不得重复或跳缺。

(3)文中引用某一公式时,写成“由式(16.20)可见”,而不写成“由16.20可见”或“由第16.20式可见”等等。

(4)将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平列在一行而用斜线分开时,请注意避免含义不清。例如,a/bcosx就会既可能被认为是a/(bcosx),也可能被认为是(1/b)cosx

(5)公式中分数的横线要写清楚。连分数(即分子、分母也出现分数时)更要注意分线的长短,并把主要分数和等号对齐。

2.表格

(1)表格必须与方案叙述有直接联系,不得出现与方案叙述脱节的表格。表格中的内容在技术上不得与正文矛盾。

(2)每个表格都应有自己的标题和序号。标题应写在表格上方正中,序号写在左方,不加标点,空一格接写标题,标题末尾不加标点。

(3)全文的表格可以统一编序,也可以逐章单独编序。采用哪一种方式应和插图、公式的编序方式统一。表序必须连续,不得跳缺。正文中引用时,“表”字在前,序号在后,如写“表2”,而不写“第2表”或“2表”。

(4)表格允许下页接写,接写时表题省略,表头应重复书写,并在右上方写“续表××”。多项大表可以分割成块,多页书写,接口处必须注明“接下页”、“接上页”、“接第×页”字样。

(5)表格应写在离正文首次出现处最近的地方,不应超前和过分拖后。

3.

(1)毕业设计(论文)的插图必须精心制作,线条要匀洁美观。插图应与正文呼应,不得与正文无关或与正文脱节。

(2)图的内容安排要适当,不要过于密实。内容的多少和图的大小应符合这样一条原则:当把插图放在桌上,站着看时能方便地看清楚图上的每一条线和每一个符号。

(3)每幅插图应有题目和序号,全文的插图可以统一编序,也可以逐章单独编序,如图456.8;采取哪一种方式应和表格、公式的编序方式统一。图序必须连续,不重复,不跳缺。

(4)由若干分图组成的插图,分图用abc……标序。分图的图名以及图中各种代号的意义,以图注形式写在图题下方,先写分图名,另起行后写代号的意义。

(5)各类线条图应在描图纸或洁白图纸上用墨线绘成,墨色要浓,线条要光滑。一般不使用方格坐标纸或有色纸画图。

4.注释

 (1)毕业论文中有个别名词或情况需要解释,而正文又无法处置时,可加注说明。

(2)注释应该采用文尾注(把全部的注文集中在论文末)。

(七)结论

结论是全文的思想精髓和文章价值的体现。应概括说明所进行工作的情况和价值,分析其优点和特色,指出创新所在;应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改进方向,特别是对工作中遇到的重要问题要着重指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结论集中反映作者的研究成果,表达作者对所研究的课题的见解和主张。结论要简单、明确,篇幅不宜过长。

(八)致谢

在文章结尾处,通常以简短的文字,对工作过程中曾给自己以直接帮助的人员,例如指导老师、答疑老师及其他人员,表示自己的谢意。这不仅是一种礼貌,也是对他人劳动的尊重,是治学者应有的思想作风。

(九)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指作者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所参考的文献,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的比较等,是毕业设计(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作者对他人知识成果的承认和尊重。毕业设计(论文)的引用文献必须在文中引用处体现出来,并按顺序编号。引用文献一般应在10篇左右,其中英文文献应有12篇。引用文献应按文中引用出现的顺序列全,附于文末。

(十)附录

附录是不宜放在正文中的资料,如调查阅卷、公式推演、编写程序、原始数据附表等等,应放入设计(论文)资料袋。

三、打印规范

一律用A4复印纸输出,上边距为2.5cm,左边距为3cm,右边距为2cm,下边距2cm1.5倍行距;正文页码居中。打印格式为:

(一)封面。由学校统一印制,学生填写或打印,填写时应注意:学号填写完整,专业名称填写本专业的全称。

(二)作者、指导老师均填写在封面上,指导教师一栏应填写教师姓名及职称。

(三)题目、摘要和关键词

设计(论文)题目为3号黑体字,可以分为12行居中打印。设计(论文)题目下空1行打印摘要,[摘要]二字为4号黑体,[摘要]二字后空1格打印内容(小4号宋体)。摘要内容下空1行打印[关键词]3字(4号黑体),其后为关键词(小4号宋体),每两个关键词之间空2格。英文摘要题目全部采用小4号Arial字体,摘要内容均用5号Arial字体。题目、中文摘要、关键词合打1页。英文摘要另打1页。

(四)“目录”二字(4号黑体)下空2行为章、节、小节及其开始页码,采用小4号宋体。页码放在行末,目录内容和页码之间用虚线连接。

(五)引言用小4号宋体字打印(若有标题用4号黑体字)。

(六)标题:每章标题以4号黑体字居中打印;“章”下空2行为“节”,以4号宋体字左起打印;“节”下空1行为“小节”,以小4号黑体字左起打印。换行打印设计(论文)正文。

(七)正文:采用小4号宋体字打印。

(八)图:图题若采用中英文对照时,其英文字体为5号正体,中文字体为5号宋体。引用图应在图题的左上角标出文献来源;图号按章顺序编写,如图31为第三章第一图。如图中含有几个不同部分应将分图号标注在分图的左上角,并在图题下列出各部分内容,图题放在图下方,用小4号宋体字。

(九)表格:表格按章顺序编号,如表31为第三章第一表。表应有标题,表内必须按规定的符号注明单位。表中文字可根据需要采用小于小4号字体,表题放在表上方,用小4号宋体字。

(十)公式:公式书写应在文中另起一行,居中书写。公式的编号加圆括号,放在公式右边行末,公式和编号之间不加虚线。公式后应注明编号,该编号按章顺序编排。

(十一)“结论”二字用4号宋体字,结论内容为小4号宋体字。

(十二)“致谢语”三字用4号黑体字,内容为小4号宋体字。

(十三)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四字用4号黑体字,内容用5号宋体字。格式按《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版、哲学版的要求打印。

(十四)英文译文打印格式同毕业论文,即标题用4号黑体字,内容用小4号宋体字。

附录一:专家谈论文写作

1、谈谈写论文

王力

1、 论文的选题;2、论文的准备;3、论文的撰写

首先谈第一个问题,论文的选题。

论文的范围不宜太大,主要是因为时间不够,两年写一篇很大的论文,写不下来;就是

勉强下下来了,也写不好。范围大了,你一定讲得不深入、不透彻。拿字数来说,学年论文在万字左右,毕业论文在两万字左右也就可以了。不要求写长文章。不但不要求,而且反对长篇大论。照我所知,在外国大学里,博士论文,一般也就相当于汉字两万字左右,他们也是反对写大本的书。在这两个万字当中,讨论问题要深入,深入了就是好文章。好到什么程度?就是要好到能作为中国语言学的好文章流传下来。这叫做小题目做大文章。最近一期的《中国语文》上,头一篇文章是周定一同志写的,题目叫《所字别义》。“所”字的一种意义,别人不注意,没人讲到,它从现代北方话一直追溯到宋代,甚至追溯到先秦,写得很深入。这种文章值得提倡,就是要写这种文章。大家知道,王引之写的《经传释词》是一本好书,他拿一个一个虚词来讲,每一个虚词解释出来都是一篇论文,有几个虚词讲得好没有法子形容了。比如他讲“终”字,总计不到一千字,讲得很透彻,证据确凿。看了他的解释,我们不但知道了虚词“终”是什么意思,而且也学到了他的科学方法。因此,说小题目可以做大文章。

我们的内容。就汉语史来说,分三个方面,语音、语法、词汇。拿语音来说,也应该选小题目,不宜选大题目。如果我们写一篇文章,叫做汉语语音的发展,那一定写不好,题目太大了。前两天我看见一篇文章,是加拿大一位汉学家写的,讲的是汉语唇音轻化的问题。这个题目够小的了,他写了有六七十页,写得很有内容,讲得很深入,就是要选小的题目,专谈一个问题,谈透了就好。这两天来也看了唐作潘同志的一篇文章,他从《正音捃言》这本小书中归纳出了十六世纪的韵母系统,题目小,我们赞成。还看到杨耐思同志的一篇文章,叫做《近代汉语M尾的转化》。收M尾的转化为N尾,如“甘”本来念[Kam],后来念[Kan],这是转化问题。他这篇文章就专谈M尾的转化问题,我看他也谈得很透。就是应该这样,就该写小题目,小题目反而能写出大文章,大题目倒容易写得肤浅,没有价值。语法方面也是这样,比如高本汉有一篇文章,讲《左传》里“於”“于”两个字的区别。《左传》里“於”“于”两个字都有,他们的用法有什么区别呢?高本汉做了研究。我们也可以研究关系宾语,它不是直接宾语,又不通过介词。杨树达说是省略了一个“于”字,其实不是省略,本来就有这种语法,不用“于”字,直到《红楼梦》还有“雪下吟诗”的说法。《史记》中这种例子特别多,我们可以做一篇文章专谈《史记》中这种所谓省略“于”字的情况:在什么情况下用“于”字,在什么情况下不用“于”字,现在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比如:汉语被动句的研究,代词的研究。在词汇方面也可以考虑联绵字的研究。联绵字的研究,前人搞了,但他们都研究得不好。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缺乏音韵学知识,不从古音看联绵字,讲得不透,也不会讲透。另外,还有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大了一些,不过也可以考虑,这就是双音词的发展问题。原来我们主要是单音词,后来双音词越来越多,怎么发展到现代那么多双音词?整个发展道路是怎样的?这很值得研究。不过这个题目是大了点。

其次谈谈论文的性质。有两种不同性质的论文,一种是解决汉语史中的某一个问题,另一种是提出问题,综合前人研究的结论。最近我看见一篇文章,一个日本人写的,他讲到中国音韵学家对上古声调的看法,到底先秦有几个声调,是段玉裁所谓上古没有去声呢?还是江有诰所谓上古实在有四声呢?还是王国维所谓上古有五声、黄侃所谓上古只有二声呢?他把这种说法都讲得很清楚,自己并没有提出一个结论。这样做我看也好,把问题摆出来了,说是汉语史上有这这个问题,需要我们研究解决。这种文章也是可以做的。最近看见吕叔湘先生的一篇文章,他说,提出问题就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你连问题都提不出来,怎么谈得上解决呢?首先要注意到,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前人有什么说法,哪一家的说法合理些。我们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些人念很多书,什么问题也没有,那就不好了,等于白念了。

其次谈第二个问题,论文的准备。

所谓的准备,就是充分占有材料。一个小小的题目,我们就要占有很多的材料,往往是几十万字,要做几千几万张的卡片。刚才我说的加拿大的那位教授的轻唇化的文章,后面列的参考的文章有好几十篇。这是一方面,占有材料,参考人家的看法。再一方面,更重要的,如《所字别意》把具有人家没有讲到的那种意义的“所”能找到的都找出来,随时留意,作出杂记或卡片。你别看文章写出来只有一万字,几千字,收集的材料却是几十万字。这叫充分占有材料,材料越多越好。材料不够就写不出好文章,只能放弃,等将来材料写够了再写。所以做研究生时,最好考虑一个内容比较单一的、不需要找很多材料的题目。比如选《世说新语》中的某一种语法结构或某一个虚词来研究,只就这一本书来研究,别的材料可以不管,这样题目就小了,也可以讲出一些道理来,当然如果能找到同时代的别的书的材料或其他的书的材料作旁证,就更好了。最近我写了一篇在《朱熹反切考》,材料只限于朱熹的《诗集传》和《楚辞集注》中的反切,不需要查很多的材料,这样范围就小了。我们可以作这样一篇文章,专讲唐诗里面的实词的用法。现在虚词人们研究的很多了,实词倒很少有人写。我看很值得研究,比如“初”字,在散文中从来就当“时候”讲,唐诗里常常当“时候”讲。再如“平”字,王维诗有“千里暮云平”,李商隐诗有“故园芜已平”、“平”字在唐诗里是什么意思就大有文章可作了。还有一个最基本的也是很重要的准备,就是要具备这一方面的知识,比如要做朱熹反切考,无非是论证朱熹的反切和广韵的反切有什么不同。这就得先熟悉广韵的反切,如果没有广韵音系的基础知识,这个文章就做不下来。

最后谈第三个问题,论文的撰写。

撰写论文,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运用逻辑思维。如果没有科学头脑,就写不出科学论文。所谓科学头脑,也就是逻辑的头脑。我常常说,科研有两个条件,一个条件是时间,一个条件是分析能力。没有时间就没法充分占有村、材料。要有分析能力就要有科学的头脑,逻辑的头脑。我们知道,逻辑上讲两种科学的方法,一个是演绎,一个是归纳。所谓演绎,就是从一般到特殊;所谓的归纳就是从特殊到一般。我们搞科研,要先用归纳,再用演绎,不能反过来,一反过来就是坏了。比如逻辑上的三段论法,大前提、小前提、结论。“凡人皆有死,你是人,你也有死”这是演绎法,从大前提提出结论。结论不对,关键在于大前提不对,主要是“凡”字。“凡”是归纳出来的,我们做研究工作,就是要研究这个“凡”。怎么研究呢?就要从大量的具体材料中去归纳,从个别到一般结论是在归纳他的末尾,而不是在他的开头。所谓分析,是要以归纳为基础的,如果没有归纳就做分析,那么结论常常是错误的。不是先立结论,然后去找例证,往往都靠不住。因为你往往是主观的,找一些为你所用的例证,不为你所用就不用,那自然就错误了。归纳的重要也就证明充分占有材料的重要。因为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个别的东西越多,越能证明你的结论是可靠的。也会有例外,例外少倒不怕,多了就不行了。例外多了,你的结论就得推翻。

另外,有些东西,要有旁证,用与它有联系的东西来证明。比如刚才说的“凡人皆有死”,这是不完全的归纳,为什么也站得住?就是因为有旁证。医学里人体结构就证明了人不可能永远不死。真正掌握归纳的方法,不那么容易,但我们要尽可能的运用归纳的方法做科研工作。清代王念孙、王引之父子,可以说是掌握了归纳的方法,就是用同一本书中的例子来证明古人对某一问题解释的错误。比如《经传释词》中“终(众)”字,王引之讲“终”是“既”的意思。前人讲《诗经》中的“终”字,很多都讲错了。《邶风·终风》的“终风且暴”,韩诗:“终风,西风也。”王引之认为这个讲错了,是缘词生训,现在我叫望文生义。从这句话看,“终风”解释为“西风”是讲得同了,但别的地方“终”都没有这个意思,所以你这一个地方讲通了也不能算数。王引之在《诗经》中找到大量的例证来证明“终”当“既”讲,如《邶风·燕燕》的“终温切惠”,《北门》的“终鹭且贫”,《小雅·伐木》的“终和且平”,《甫田》的“终善且有”,等等,这些地方都是“终”和“且”对称,结构相同。你说“终”是“西”的意思,“终风”是“西风”,那这些例子怎么解释呢?还有一个例子,《风·载弛》的“众樨且狂”,“众”也是“终”,“既”的意思,但毛传不知道,讲成“众人都幼稚又狂妄”,大错了。“稚”是骄傲的意思,这句的意思是“既骄傲又狂妄”。这叫做拿书本来证书本。王引之用大量《诗经》中“终”和“且”对称的例证证明,“凡”这样的“终”字都作“既”讲。我们做科研工作,就要达到一个“凡”。

我们进行归纳,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往往遭遇一些例外,怎样看待例外,也要进行科学的分析。例外太多,结论就得推翻,例外少,就要分析为什么会有例外。例如,先秦古韵,段玉裁分为十七部,王念孙,江有诰分二十一部,我分成二十九部、三十部,分得越多,例外就越多一点。你要毫无例外,恐怕就要回到苗夔的七部去。段玉裁讲合韵,不同部的字可以在一起押韵,但分部还是要分开。这里就有个主观的问题,所以还要有旁证,上回说的语音系统性就是一个旁证。还有个例子,比如去声,段玉裁说古无去声,江有诰说古有四声,到底有没有呢?我看是有的。到汉代有没有去声产生呢?如果你认为汉代去声没有产生,那么去声与入声一起押韵的很多。这就要做些科学分析。所以我们说,归纳不是一帆风顺的,要经过很好的思索,找些旁证来证明。

跟归纳相反,就是所谓孤证,只有一个例子证明,完全没有归纳,它跟科学方法是违背的。前些日子看一些字典的稿子,这里就很有一些孤证的问题。“信”字,它讲做“媒人”,举的例子《孔雀东南飞》的“自可断来信”。这个地方讲成“媒人”也可以讲得通,问题在于一个孤证,孤证是不科学的。余冠英就讲得很好。他说,“信”有使者的意思,这里指的是“媒人”。“信”字本身不能解释为“媒人”。《诗经·伐檀》中“三百廛”的“廛”,“三百亿”的“亿”,“三百”的“”,本来很好懂,“廛”表示房子,“”是谷仓,“亿”就是现在亿万的亿,可余樾把这三个字都讲成绳子捆,这完全讲不行,是孤证。任何书中的“廛”字都不当捆起来讲,任何书中的“亿”字都不当捆起来讲,任何书中的“”字都不当捆起来讲,只有《诗经·伐檀》这么讲,那么诗人吟出诗来,谁懂啊!你想得倒巧,怎么三个字都白写了?这样讲是不行的。

再者,搞研究工作最忌的是先有结论,然后找旁证,这是很有害的。举例说,江有诰先认为上古没有四声,这是错的,后来说实在是有的,走到另一个极端,就更错了。他认为跟去声 押韵的字就是去声而不是入声,不能这样看,从逻辑上讲不通。幸亏先秦韵文少一点,如果多,还可以造出更多的去声来,因为你先定了先秦有去声,这个字本来不念去声,你说现在念了。很多字都有平上入三声,如碰上这个念这个,碰上那个念那个,这跟上古无四声还有什么区别?你一个字念几个调,还不是等于没有?还有一个例子,更典型了,这就是黄侃的古本韵古本纽的说法。他先主观上定个结论,古代一定有个本韵,跟本纽相当。一定是古本韵中有古本纽,古本纽只能出现在古本韵。对例外,他就想法解释了,比如东韵。他说,东韵分两类(其实就是一类是一等字,一类是三等字),头一类算数,后一类不算数。别的韵能证明他的理论了,他就不用这个方法了。这个地方碰壁了,没办法了,就说分两类。还有相反的情况,他分明知道觉部应该有,可是他找不出来古韵来了,只好不要了。这牵涉到整个逻辑思维问题。晚上说它四古本韵,因为它里边只有古本韵。林语堂批评他乞贷论证,现在叫循环论证。其实用另外一种分析方法就对了,有些声母只能用于二三等,有些声母是一二三四都能用。一等字四等字就没有二三等字那些声母,这跟所谓古本韵无关。胡适那套“大胆假设,细心求证”行不行?“大胆假设”跟先有结论有没有区别?这要看你怎么假设,如果你已经从古书看到了某种端倪、迹象马上可以假设的。王引之首先看到“终风”讲成“西风”不妥,又发现“终”跟“且”对应的地方很多,所以他说:“僖二十四年《左传》注曰:‘终’,犹‘已’也。已止自之已曰终,已然之已亦曰终。故曰词之既也。“他又找到很多例证,来说明“终”当“既”讲。我们可以说王引之也曾做过建设,而这个假设是没有错误的。如果像黄侃的古本韵、古本纽那样假设,就不行了,这种假设是很坏的假设。大胆假设问题不在于假设,而在于大胆。大胆到某种程度,就变成主观臆测了,跟科学的假设风马牛不相及。胡适说,《红楼梦》就是曹雪芹的自传。这种假设真是太大胆了,不应该提大胆,科学的大胆就是假设,假设是可以的,大胆是不可以的。细心求证是完全对的。所谓细心求证,应该是充分掌握资料,然后细心的推出结论,但胡适本人就没有做到,他的《入声旁》就没有细心求证,讲得很不好。总之,掌握科学的方法就是归纳,先归纳,后演绎,先归纳后分析,没有归纳就没有分析。

第二点,写起论文来,要层次分明。先说什么,后说什么,这很重要。《文心雕龙》有一篇文章叫“附会”,就是讲篇章结构,讲层次的。这一点跟逻辑很有关系,有了科学头脑,文章就能层次分明。最近,我听说有人给我个评语,说我会搭架子,其实就是个逻辑问题。你写文章是给读者看的,不要先把结论大讲一通,大家还不懂你的结论,你应该按照你研究的过程来引导读者的思路,你怎么研究的,就怎么写,从头讲起,引导读者对象。如果写教科书式的文章,给年轻学生看,要写得很浅,很多知识都要讲清楚,这是普及性的文章,大学教材也是普及性的。要是写科学论文给同行看,给本行的人看,就要假定读者在这一方面已经很懂,因此就得写得很简单,单刀直入。最近看一些朋友、青年寄给我的文章,我感到往往有这样的毛病,讲了很多不必要讲的话,内行人根本不看你这种文章。所以,写科学论文,一般的地方要扼要地讲。相反,在你发明的地方,在你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地方,要讲得很详细,要讲透。不详细,就不能深入,和学科方向的定位,所以选题是决定论文撰写成败的关键环节,一个适切的选题为论文写作的展开铺了路,定了调,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

2、 学士论文参考规范

朱青生

宗旨

以论文方式证明学生已经全面完成本科学业。分为4个方面:全面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了解学科的基本方法;在教师给顶的课题中模拟性地解决课题;以规范格式撰成结构完整的作业。

具体解释

1. 全面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

1.1. 科目:全面涉及本专业的各门课程和其他相关科目。

1.2. 常识:对各门课程的概念、概念、理论、主要成果的了解与运用。

1.3. 进一步深入的方向,知道获得与专业相关的参考文献的途径,其中包括:a.

了解大学图书馆和本专业资料室的藏书、资料与数据库;b.运用internet 的资料的能力;c.个人在学习期间积累的材料。

2.了解学科的基本方法

2.1.收集资料;现成资料的整理、分析、对比、判断。

2.2.论证的思路:确立一个主导思路,展开观点,列出自己不同意的观点并加以说明。

2.3.引用与注释(见《关于注释》一信)

3. 在教师给定的课题中模拟性到解决课题

3.1. 自己选择课题并明确选择的理由(解题)

3.2.课题的范围作明确的规定,限定在现有手段可以处理和解决的范围之内.

3.3. 设计出解决课题的方法

3.4.用上述1.1.1.2.的知识和2.的方法模拟解决课题

3.5.试用1.3.的资料进一步解决课题

4.以规范格式撰成结构完整的作业

4.1.标明专业、指导教师、姓名、学号、论文提交日期和地点

4.2.题目:明确地表示本义内容

4.3.列出提纲(相当于详细目录)

4.4.以简洁明晰的结构列出章节(小标题或段落提示),显示解决课题的过程(2.2.)

4.5.根据章节结构提供准确的论证根据(2.1.),每个论据必须有出处(2.3.)

4.6.各章节形成明确的小结

4.7.在所有章节最后形成明确的结论.

4.8.对结论的价值和缺陷作补充说明.

4.9.列出参考文献目录

4.10.附录或附图

4.11.关键词即索引

4.12后记:简短记叙本科学习历程,所受相关帮助和资料来源,致谢师恩。

附录二: 论文范例

例文1 晚清时期西方物理学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

(集美大学师范学院,福建厦门 361021

摘要: 晚清时期,随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和洋务运动的兴起,西方科学技术再次涌入国门,以牛顿力学为核心的经典物理学得以在华夏大地广泛传播,为中国从传统物理走向近代物理并逐渐融入世界物理学发展的主流奠定了基础。文章探讨了其传播的形式和内容,分析了这一过程的特点及产生的影响。强调指出:加快当前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进程的关键,不仅仅是引进和吸收西方先进的科技成果,更重要的在于走自主创新之路。

关键词: 晚清时期 西方物理学 传播 影响 创新

中国分类号 O409 文献标码:A

明末清初,伴随着传教士的来华,西方物理知识与其他科学知识一起开始传入中国,对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和思想产生了强烈冲击,也给中国传统物理领域带来了新的气息,中西方物理知识在冲突、碰撞中逐步走向融合。但因传教士在华科技活动的二重性和夷夏之防、本末之辨的诸多传统文化屏障以及中国学者的自身弱点,中国只是被动地、零星地接受西方有限的物理知识和思想,它还不足以动摇中国传统物理的主体地位。因此,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洋务运动的兴起,成为了关键的转折点。从19世纪50年代始至清末,西方科学技术潮水般地涌入国门,中国开始主动地学习西方的科学与技术,由此形成了中西科技文化交流的第二个高潮。这个时期以牛顿力学为核心的经典物理学在华夏的广泛传播,为中国从传统物理走向近代物理并最终融入世界物理学发展的主流奠定了基础。因此探讨这一时期西方物理学的传播及其产生的影响,对于加快当前我国科学技术现代化进程,进而实现跨越式发展,无疑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1物理学著作与教科书的大量翻译

这一时期来华的主要是欧美新教(基督教)传教士。他们仿效明末清初耶稣会士以学术助

传教的方法,即以传播近代科技知识为手段,实现其进行宗教活动的根本目的。因此,自然科学书籍的翻译仍然是当时近代物理知识传播的主要形式。但与明末清初西方物理知识第一次传入时相比,呈现出以下两个特点:1、此期间的译著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大大超过以往。例如整个明末清初时期翻译出版的科技著作约120种,而仅1871—1879年间翻译出版的科技著作就有98[1]219世纪是近代科学从成熟到全面发展的时期,以牛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作者简介:施若谷,195010月生,福建厦门人。集美大学师范学院院长,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史与科学哲学。会员编号:I010592003M

力学为基础的经典物理学不仅形成了完整独立的学科知识体系和深刻丰富的物理思想,而且成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所以物理知识已不像明末清初那样随天文数学知识附带传入,而是自成体系地传播。

翻译出版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传教士凭个人兴趣和专长进行译述。如1851年由美国传教士玛高温(D.J.MacGowan,1814—1893)译述的《博物通书》(又名《电气通标》),在宁波刊行。这是目前所知最早用汉文写成的一本介绍西方电磁学和电报知识的物理学专书[2]。后来影响较大的还有合信(B.Hobson,1816—1873)编译的《博物新编》(1855)。另一个是上海墨书馆,该馆是传教士1843年在中国设立的最早的近代编译出版机构,除主要印刷宣教物品外还编译出版科学书籍。从19世纪50年代起,传教士伟烈亚力(A.Wylie,1815—1887)、艾约瑟(J.Edkins,1823—1905)、韦廉臣(A.Williamson,1829—1890)等人与中国学者李善兰(1811—1882)、王韬(1828—1897)、张福僖(?—1862)等合作,在墨海书馆翻译了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和生物学等多种自然科学著作。其中有中国最早的一批近代物理学著作:《光论》、《重学浅说》、《重学》。《光论》于1853年刊行,是中国最早翻译的较为系统的光学著作。《重学浅说》于1858年刊行,是最早的力学译著。由艾约瑟和李善兰译述的《重学》(二十卷,1859年初刻,1866年重刻印行)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系统介绍包括运动学和动力学、刚体力学和流体力学知识的力学译著,也是当时最重要、影响最大的物理学专著[3]。第三个是上海江南制造局翻译馆。该馆由清政府于1868年在其创办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内附设,是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洋务运动时期,中国近代科技著作翻译出版的最重要机构。馆内有徐寿(1818—1884)、华蘅芳(1833—1902)等中国著名学者和傅兰雅(J.Fryer,1839—1928)、伟烈亚力等具较高科学素养的传教士担任译员。其间该馆翻译出版的重要物理著作有:中国最早的声学专著《声学》(八卷,1874年刊行)、阐述波动光学理论的《光学》(二卷,1876年刊行)、较系统介绍电磁学基础知识的《电学》(十卷,1879年刊行)和《电学纲目》(一卷,1881年刊行)等。由于这些译书的原著者大多是当时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因此所传入的物理知识基本上能反映近代物理学的概貌。如《声学》一书介绍的物理概念较准确,对声学的理论与实验论述较系统,直至20世纪初,我国介绍的声学知识都没有超出该书的范围。另外,由李善兰和伟烈亚力、傅兰雅合译了《奈端数理》(即牛顿《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第一编共14章,虽没有译全,也没有出版[4],但难能可贵的是,李善兰在译书中显示出了深厚的数学功底和渊博的物理基础,得到传教士们的称颂[5],表明那时中国已有少数学者达到较高的近代数理科学水平。

晚清时期的译书还有两个明显不同于明末清初时期之处:一是科普读物与学术专著并举。科普读物的翻译因其通俗易懂、发行量大,而使近代物理知识的传播突破了以往只能在少数知识分子和封建士大夫中间进行的局限,而为更多的民众所接触和吸收。如由傅兰雅编译的《格致须知》和《格致图说》丛书中的力学、热学、声学、光学、电学等各册曾流行于世,产生积极影响。二是物理教科书的大量翻译。洋务运动后期和戊戌维新前后,随着新式学堂的设立和新学制的颁发,物理教育应运而生,对物理教学用书的需求大大增加,因此这一阶段就以翻译和编纂物理教科书为主。例如由传教士和中国学者合译的《声学揭要》(一卷,1893)、《热学揭要》(一卷,1897)和《光学揭要》(二卷,1898)是三部影响较大的物理教科书;而由日本物理学家饭盛挺造编著、中国学者王季烈重编的《物理学》(1900—1903出版,上、下篇)则是中国首次使用真正具有近代科学含义的学科名称“物理学”一词作为书名,也是第一部较全面系统反映近现代物理学知识内容、具有大学物理水平的教科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翻译的物理类书籍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晚清时期传教士除了译书外,还创办刊物借以传播近代科学知识与科学思想,影响较大的有《六合丛谈》(1852—1858)和《格致汇编》(1876—1892)。由伟烈亚力主编的《六合丛谈》虽是一个兼具知识性和新闻性的刊物,但它介绍了不少近代科学知识,其中也包括物理学知识,特别是还向中国人宣传了近代科学的意义及思想观念;而傅兰雅创办并主持的《格致汇编》期刊则完全以科技知识为内容,以传播科学知识为宗旨,是中国近代最早的科技杂志[6],对于在中国普及近代科学知识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2 物理学名词的翻译和审订

在西方近代物理知识的引进和传播过程中,无论是物理学著作和物理学教科书的翻译还是进行物理教育,物理学名词的翻译和审订都至关重要。明末清初来华的传教士,对翻译书籍时准确表达科学概念和名词术语尚未形成十分明确的认识,所以他们的译书大都各行其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译著数量的增多,译名之间出现混乱,同一术语可能有数种不同的译名,而不同术语又可能有同一种译名。到了19世纪中叶,来华新教传教士在译书及教育活动中则对此有了相当明确的认识。1877年在华传教士举行大会,成立“学校教科书委员会”(School and Text—book Series Committee,中文名称为“益智书会”)。该委员会在编译教科书的同时,进行了名词术语方面的许多工作。而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则确定了译名的三项规则 其核心就是正常情况下都应采用意译,而音译的方式不足取,只能不得已而用之。这些规则是中外学者在译书实践中对科技术语的翻译定名的经验总结,对于避免翻译使用术语不当造成不能准确介绍科学知识起了很好的作用。

正是由于中外学者的共同努力,物理学书籍的翻译一般都能遵循上述基本规则,即用两三个字简明地解释新概念或新事物,以义定名或以形定名,如“力学”、“重心”、“平衡”、“螺旋”等词,因简明达意而沿用至今。当然一些物理学名词的译名也经历了演变过程,如“摩擦力”一词,由《重学》中的“面阻力”(1859)到《格物测算》(1883)中的“面抵力”,再到《格物质学》(1894)中的“摩阻”,直至王季烈主编的《物理学》(1900)中才使用与现今名称一致的“摩擦力” 。此外,传教士也注意编纂物理学词汇译名表和科技词典。如前面提及的《声学揭要》、《热学揭要》和《光学揭要》三部书均附有英汉术语对照表。1890年传教士在上海举行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成立“中国教育会”(Educational Association of China)取代先前的“学校教科书委员会”。会上决定组织一个中西人士参加的委员会,制定译名原则、审订和统一译名,并由各委员分工负责编集包括物理学等各学科名词术语,经审订后汇编成英汉科技词典。1904年由狄考文(Calvin Wilson Mateer,1836—1908)汇集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①②③ 参阅王冰,我国早期物理学名词的翻译及演变,自然科学史研究,1995年第3期,216—223页。

纂的《术语辞汇》(Technical Terms, English and Chinese)刊行,这部综合性的英汉科技辞典收入了物理学最重要的词汇千余条,涉及力学、热学、声学、电学、磁学等方面。虽然中国第一部专门的物理学名词集《物理学语汇》直至1908年才由官方机构编译、审订和发行,但是来华西方人士开创的物理学名词翻译审订与统一工作还是产生了深远影响。不仅为中国人学习和吸收近代物理知识提供相应的条件,而且为以后成立的永久性组织——中国物理学会物理学名词审查委员会开展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而晚清数十年间物理学基本概念和名词术语的变化沿革及逐步规范,相当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在学习和吸收西方近代物理知识方面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进步过程。

3 近代物理教育的萌芽和诞生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中国在名义上虽设有各级各类学校,但实际上只不过是科举的附庸。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列强的坚船利炮使清政府内的洋务派认识到,要巩固“天朝”的基业必须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这除了引进西方先进生产力即兴办近代工业和翻译出版西方近代科学技术书籍外,还要改革科举制度和旧教育,开办新教育,培养掌握西方近代科技知识的人才。因此,随着以施行新学制为方向的新式学校的创办,中国近代物理教育诞生了,并在步履维艰中得到发展,成为传播近代物理知识与思想的最重要途径。

第一所学习“西文”的学校是创建于1862年的京师同文馆,它的诞生标志着中国近代学校教育的肇始。该校最初的创办目的是培养外语翻译人才,后洋务派认识到西方长于“格致制器”,而“欲讲求制造轮船机器诸法,苟不借西士为先导,俾讲明机巧之原,制作之本……仍无禆于实际”[7],即就“格致”与“制器”二者而言,“格致”为“制器”之根本,于是奏请朝廷并于1866年获准在同文馆增设天文算学馆。该馆设立后,其学习科目逐渐扩大,包括算学、天文、化学、格致、医学、生理等,可见当时物理学已作为一个科目列入必修的基础理论课中。1879年算学馆正式开设格致课,首由西人欧礼斐(Charles Henry Oliver,1857—?)讲授[8],这是中国近代物理教育的开端。紧随京师同文馆之后,各地也相继开办一批学习“西文”和“西艺”的新式学校,以培养外语翻译人才、科学技术人才和军事人才。如上海广方言馆(1863)、广州同文馆(1864)、福建船政学堂(1866)、上海机器学堂(1867)、北洋水师学堂(1880)、天津武备学堂(1885)等。在这些性质各异的新式学校中,一般都开设了内容深浅不一的物理学课程。表明近代物理学知识逐渐正规地在学校中得到传授,从而揭开了中国近代物理教育的序幕,标志着西方近代物理知识在中国的传播进入了一个更加广泛的范围。不过由于当时没有统一的学制和完整的学校教育体系,这些学校互不关联、各行其是,再加上此阶段翻译的物理书籍大多是以专著形式刊行,不适于作教科书,而且对物理教育的重要性尚无明确的认识,所以这一时期还谈不上系统的物理教育,只能说是中国近代物理教育的萌芽[9]

世纪之交,历经戊戌维新变法运动的冲击和八国联军的对华侵略战争,清政府在190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参阅王冰,中国早期物理学名词的审订与统一,自然科学史研究,1997年第3期,254页。

8月的“兴学昭书”中不得不承认“兴学育才,实为当务之急。”废科举、兴学校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1903年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称“癸卯学制”。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法定的并在全国施行的学制,它规定了从小学到大学的完整的学校教育体系。该学制颁发后,物理学以法定形式系统地列

入了大中学校的教学科目中,并根据不同的学校和专业提出了不同的物理教育目的和要求。

更重要的是这一时期对物理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及规范有了比较明晰的认识,初步形成了正确的物理教育思想。如在《奏定学堂章程》中说:“讲理化之义,在使知物质之自然形象并其变化之法则及与人生之关系,以备他日讲求农工商实业及理财之源”[10]。显然认为物理教学的目的不仅要使学生认识物质自然现象并了解其变化规律及与日常生活的关系,而且要作为以后学习实业之基础并发挥作用。“章程”中还就教科书的统一编写问题指出:“查明规定各学堂年限钟点,此书共应若干日讲毕,卷叶应须若干,所讲之事,孰详孰略,孰先孰后,编成目录……咨送学务大巨审定,颁发各省……”,使“各学堂皆无歧书,亦无参差”[11]。具体到物理教学则要求“其物理当先讲物理总纲,次设力学、音(声)学、热学、光学、电磁气(学)。”可见,新学制对物理教学,包括从教材的编写到教学内容的确定和课程体系的设置都有了统一规范的要求,这就从规章和制度上保证了物理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以中国第一个设立物理学门(物理系的前身)培养物理学人才的大学——京师大学堂(1898)为例,即可窥见当时物理教育之一斑。京师大学堂物理学门的专业课程时数安排为:第一学年每周7小时,第二学年每周14小时,第三学年每周17小时,且物理实验三年不断线[12]。所使用的教材即前面所述王季烈重编《物理学》,该书基本涵盖了近代物理学各分支,如光学部份除几何光学外,还介绍了惠更斯波动学说以及干涉、衍射、偏振等物理光学的内容。与此同时翻译工作也由重视翻译物理著作向重视编译物理教科书转变,所以中国很快就出现了以编译出版教科书为主的机构,有名的像上海文明书局和商务印书馆,先后编译出版了一批影响较大的物理学教科书。因此无论从课程设置还是从教材编写及教学内容上看,当时物理教育的有关要求已与现代物理教育基本吻合,表明随着《癸卯学制》的实施,中国近代物理教育在清末正式诞生了。从此以后,西方近代物理知识与思想正是通过物理教育这一重要途径在华夏大地上广泛传播,而新式学校所培养的物理学人才都成为我国下一个时期物理事业发展的中流砥柱,对加速中国科学的近代化进程产生了很大影响。

4.结语

科学技术与人类其他文明一样,通过积累和传播而得到发展。明末至晚清时期,伴随着西方传教士的来华,包括物理知识在内的西方近代科学技术被引进中国。面对这一新的事物,中国人起先是被动、零星地吸收,继而是主动、系统地学习,可谓历经了由有限渗入到广泛传播的艰难曲折。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其结果不仅开阔了中国人认识自然现象和自然本质的视野,为中国实现从传统科学向近代科学的重大历史转变奠定了基础。而且启迪了民智,改变了中国人对整个世界的看法,极大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变革。

然而综观这段历史并追寻科学自身的发展,不难发现,由于受“用夏变夷”的封建政策和“西学中源”的文化思潮影响,中国学者在学习西方近代科学技术过程中,主要还是把它作为一种实用价值的学问来看待,对于其中的近代科学思想之真谛仍缺乏明晰的认识和理解,既无法摆脱传统科学观念和方法的束缚,又受不通晓外语的制约。因此,一直停留在传教士“口译”、“口授”,中国学者笔录成文的跟踪模仿层面上传播科学知识,即使象李善兰这样的学者也脱离不了这种方式。由于未能对科学理论作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更谈不上对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倡扬,也就难于为推进中国科学的近代化使其跟上世界先进水平发挥更大的作用,显然对社会的影响也是非常有限的。这与近邻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卓有成效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今天,中国正加速现代化进程,但目前我国的科技发展仍以跟踪模仿欧美先进科技成果为主。如果说在传统经济形态下,跟踪和引进战略曾十分有效,那么在知识经济形态下,倘若还主要靠跟踪模仿,将会进一步拉大我国与发达国家先进水平间的差距,并最终形成技术依赖。毫无疑问,吸取我们在近代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中的教训,走自主创新之路,实现科技的跨越式发展,是当代中国的必然选择。

[1][4] 李素桢等. 论明清科技文献的输入[J],中国科技史料,1993.143):1413.

[2] 牛互华等. 近代第一部电磁学著作《电气通标》[A],物理学史丛刊[C]1996年辑 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6.42.

[3] 戴念祖. 中国科学技术史,物理学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551.

[5] 戴念祖. 梁启超丢失《奈端数理译稿》[J],中国科技史料,1998.192):38.

[6] 王扬宗. 《格致汇编》与西方近代科技知识在清末的传播[J],中国科技史料,1994.171):38.

[7][11] 陈学恂. 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183545.

[8] 舒新城. 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124.

[9] 骆炳贤等. 中国物理教育简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34.

[10][12] 舒新城. 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中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511602.

The Transmission of Physical Science from Westem Nations to China and

its Influences during the late Qing dynasty

Shi Ruogu

(Jimei Umiuersity, Xiamen 361021)

Abstract the late Qing dynasty, the transmission of physical science from Westem nations to China made China’s physical science transformed from traditional to modem and integrated with the mainstream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physical science. This article probes the approaches and contents of the transmission, analy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ansmission process and its influences. It emphasizes that the key for China to develop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to create and invent self-independently something new.

Key words: The late Qing Dynasties Physical Science of The west Transmission Influence Create and Invent

例文2 网络环境下的混合式教学

——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余胜泉1,路秋丽1,陈声健2

1、北京师范大学 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北京 1008752、曲靖师范学院 物理系,云南 655000

【摘要】在高等教育信息化逐步深入的大背景下,在线教学与课堂教学优势互补的混合式教学方法已经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教师既可以通过基于网络的课堂进行教,又可以课后完成备课、布置作业、批改作业、答疑等教学活动。学生除了课堂学习外,课后可以自主在线学习、在线做作业、讨论协作、在线答疑等学习活动。这种模式既可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可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本文阐述了混合式教学的支撑理念与环境的构成,介绍了在教学实践中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混合式教学的模式与方法,并探讨了它对高等学校教学的影响。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网络环境;课堂教学;在线教学

随着高等教育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但随着第一轮的研究与实践的热潮退去之后,人们逐步回归理性。在线学习的方式具有丰富的多媒体资源、便捷的协同交流、友好的互动等独特的优势,但不能完全替代教师的课堂教学,缺乏了教师的深度参与,学习效果并不像预期的那么理想。如何充分体现在线学习的主动参与性,以及如何充分发挥教师或专家的引导作用、人格影响、学习和研究方法的渗透的优势,已经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在此大背景下,Blending Learning(混合式学习,或混合式教学)的概念应运而生。所谓Blending Learning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 (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1]Blending Learning是学习理念的一种提升,这种提升会使得学生的认知方式发生改变,教师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角色也都发生改变。这种改变不仅只是形式的改变,而是在分析学生需要、教学内容、实际教学环境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在线教学和课堂教学的优势互补来提高学生的认知效果。Blending Learning强调的是在恰当的时间应用合适的学习技术达到最好的学习目标[2]

一、混合式教学的基础

1.融合的学习理论指导[3]

学习理论是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在实施混合式教学设计时,需要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加以选用。学习理论自50年代以来,历经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等不同发展阶段。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认知主义和行为主义所持的立场是客观主义的。客观主义认为世界是由客观事物及特征和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所组成。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之间关系的共同认识构成知识。知识可以通过教学的方式迁移到每个人的大脑之中。教学的目的就是以最有效的方式向学习者传授和迁移知识。所不同的是,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更加强调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强调教学既要重视外部刺激(条件)与外在的反应(行为),又要重视内部心理过程的作用,即学习的发生要同时依赖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教学就是要通过安排适当的外部条件来影响和促进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

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优势在于目标明确,外在的刺激和灌输可以系统的讲述知识,易于形成自动化和机械化的操作,便于教师控制和组织教学等。而它的劣势在于学习的主体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状态,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发挥,严重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性。当外在刺激条件与学生知识结构与准备状态不符时,知识传输的效率低下等等。基于认知主义的教学优势在于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考虑学生的认知心理。在内容的组织和选择上可以更好的符合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教学效率较高。在统一的教学目标的要求下,学生可以达到基本统一的知识结构,便于管理和评测。学生的积极和主动性得到了一定的发挥等等。其弱势在于统一的教学目标未必符合每个人自己的最佳发展形式。统一的学习方式,未必是每个人最佳的学习途径。另外,对于高级技能、复杂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造力的培养等,基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显得有点力不从心。

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都强调知识的传授和迁移,也就是“教”。基本内容是研究如何帮助教师把课备好、教好,而很少考虑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共同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来组织教学,不足之处是在按照这种理论设计的教学系统中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往往受到一定的限制,难以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本上采用非客观的哲学立场,认为每个个体的认知过程是各不相同的,学习的结果并不是可预知的。因此教学是要促进学习,而不是控制学习。强调的重点不是设计教学方法来控制学生的学习过程,使之达到预定的相同的教学目标,而是强调设计促进知识建构的学习环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促进知识获得的协作和交流。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要求教师以广义上的学习环境出现,而不是传道者的身份出现。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很大变化。这意味着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

建构主义学习在真实的问题情景中,借助社会交往与周围环境的交互,解决真实问题,习得技能,学生自我控制学习进程,自我建构学习目标。它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创造力和主动性,是创造能力培养的最佳途径,适合于复杂知识的理解,高级认知技能和社会技能的形成。其劣势在于没有统一的教学目标,学习评价较为困难,组织与管理学习也十分困难。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进行探索,发现和协作不适合简单的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对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自我控制能力、认知技能都有比较高的要求。

纵观学习理论的发展,不是一种替代的发展关系,而是一种继承、扬弃和发展的关系。行为主义强调外显行为,客观刺激。认知主义强调主体的原有认知结构,强调外显行为后面隐藏的认知结构的变化;而建构主义则强调知识的多面性,自我建构,在具体环境中的建构过程和建构结果。它们都有合理的科学的一面,同样也有局限性的一面,并不是所有环境,所有情况下都只适用于一种学习理论。每一种学习理论都有其适合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者群体。总体说来,学习任务的复杂性增加、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加强,学习环境逐渐丰富,最适合的学习理论从行为主义向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逐渐转化。教学(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任何将这个过程单一化或简单化的倾向都是错误的。不同的学习理论,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不同的学习环境下是一种相互补充的关系,而不是相互排斥的关系。它反应了人们对知识以及学习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入发展的历程,混合式学习实践就充分体现了这种理念融合的趋势。

2.建构性的学习环境支持

将教学或其过程理解为学习环境,体现了建构主义倾向的对于知识和教学的理解。客观主义将知识理解为客观存在的状态或实体,因此将教学理解为传递这一客观知识的过程。而建构主义将知识理解为个体在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与环境的交互来建构认知和意义的过程,因此在建构主义看来,教学是学习者充分利用环境提供的丰富工具和资源建立自己的认识和理解的过程,因而将教学理解为学习环境。

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里,学习者能够最佳地得到建构工具和学习环境的支持,这些工具和环境促进个人认识和意义的建立以及学生相互之间的交流,这样,教师的角色就是开发能使学生参与并建构其认识和理解的环境,这种环境体现的原则是:情景、建构、合作和交流。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使学生参与知识的建构,这一建构的过程需要合作地进行,学习被安排在丰富的情境中,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学生能够反思已有的认识和理解。

情景包括现实世界环境中的特征,这些特征,要尽可能忠实地体现在学习环境中,包括物理的特征、文化的特征、社会的特征以及涉及到所学知识应用的能力问题。

知识的建构是在情境中进行积极的连接和反思过程的结果,所产生的知识是大脑的产品,是个体来自于情境的经验及对情境解释的结果。这些经验能够在学习环境也能够在真实世界环境中遇到。只有允许个体或团体依据他们的体验建构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而不是要求他们“学习”教师对这些体验的解释,这样的学习才是建构性的。

学习者之间的合作在整个学习过程都发生。合作有利于发展、测试和评估学习情境中产生的不同认识和理解,并促进人际交流技能的形成。

交流是合作所必须的,个人和小组在开始实施解决问题的计划之前,必须首先对这些计划进行协商。这一计划包括回顾已知的、思考需要知道的,考虑不同计划的可行性,以及它们所具有的潜能。交流是意义建立过程的重要部份,因为知识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是以语言为媒介的。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具有真实学习情景、合作学习、注重问题解决等特色,所有的学习环境都依赖于技术,以使环境易于操作,计算机以及相关技术在建构主义学习的实现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建构性学习环境包括如下基本要素:[4]

1)信息资源:学习内容及相关的辅助学习材料,包括教科书、录像带、教学软件、相关论文等。一般情况下,在学习环境中,高级复杂的知识内容,都是以具体情景中的问题的方式呈现的,并有大量相关的案例,学生要借助相关的信息和案例,在解决情景性问题中获取知识和能力。

2)认知工具:认知工具是支持、指引扩充使用者思维过程的心智模式和设备(Derry1990)。在现代学习环境中,主要是指以计算机和通信网络相结合,用于帮助和促进认知过程的工具,学习者可以利用它来进行信息与资源的获取、处理、编辑、制作等,并可用其来表征自己的思想,与它人通信协作等。

3)自主学习策略:学生在学习环境中要进行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才能达到学习的目标,即必须通过自主学习才能完成,因此,适合学习者个别特征的自主学习策略就满足三个条件:1)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2)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情景下应用他们所学到的知识(将知识外化);3)要让学生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实现自我反馈)。

4)帮助与指导:学习环境中,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但并没有无视教师的指导作用,任何学习环境中,都存在控制、管理、帮助和指导的职责。教师在学习环境中确定学习任务,组织学习活动,提供帮助和指导,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认知工具。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

二、网络环境下混合式教学的实施模式

网络环境(尤其是网络教学平台和教育教学资源库)为混合式教与学提供了有效的支持,将教师的教学行为由课堂上扩展到了课堂外,学生除了课堂学习外,图书馆、寝室等能上网的地方均可发生,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基于网络教学平台及优秀教育教学资源库开展混合式教与学既可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网络教学资源进行授课,课后学生可以借助网络教学资源和网络交互工具进行学习和讨论交流。

网络环境下的混合式的教与学主要有建构性学习环境设计、课堂教学、在线教学和发展性教学评价等四个主要环节(如图1所示)。

1:混合式教学的过程模式

1.建构性学习环境设计

1.1支持混合式教学的网络教学平台的选择

目前国内已经有80%以上的高等学校建设了设备先进、功能完备的校园网络并通过CERNETCHINANET接入国际互联网。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开展的确为传统的学校教育和网络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网络环境,但是网络的功能对于教学来说不应当只是教学内容的发布,而更多的应该是支持教学交互、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教学交互、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尽管网络能为教学提供丰富多彩的沟通交流功能,但是这些功能都是分散的,不利于教学的展开和管理,因此需要有一个集教学内容发布与管理、课堂教学、在线教学交互、在线教学评价、基于项目的协作学习、发展性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网络教学平台来支撑混合式教学。目前国内较流行的通用网络教学平台有4A、清华教育在线、电大在线、网梯教学平台、安博在线等,国外则有WebCTBlackboardUKeUFrontierLearning Space等。

其中4A 网络教学平台包括网络教学支持系统、网络教学管理系统、网络课程个性化定制工具和网络教学资源管理系统等四个子系统。它依托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开发的精品网络课程以及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其他优秀网络课程、教育教学资源库(教学课件库、常见问题库、试题库、案例库、素材库、文献资料库)等教学资源,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在线课程学习、在线自测、在线资源浏览等多种自主学习策略,也通过智能答疑系统、在线讨论系统、电子邮件系统、学习笔记、作业考试系统等实现了多方面的教学交互。4A网络教学平台不仅支持教师在线设计开发课程和教学资源,还支持教师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比如布置作业、设置讨论主题、为学生制订自测方案、答疑等,以此来引导和帮助学生。4A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自主建构知识的环境的同时,也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1.2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目标明确、结构合理的课程内容是开展教学并达到教学目标的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库为教师设计课程内容提供了大量的素材资源,精品网络课程为教师设计课程内容提供了良好的参考,教师可以选择适当的内容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当中。目前一些流行的网络教学平台都支持国际上的网络教育资源标准,建议教师或技术人员参照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相关标准(如IEEE-LOM,IMS-CP, ADL-SCORM等)采用面向学习对象的方式设计和开发网络课程,面向学习对象的E-learning资源因其可重用、易获取、易更新、易管理、适应不同学习者需要以及可跨平台使用等特性,能够解决资源共享的问题[5]。网络教学平台为教师提供了教学内容的组合、拆分和修改等功能,教师可以基于网络教学平台在线备课。

1.3课程资源的收集整理

优秀、多样的课程资源是在网络环境下开展混合式教学的重要基础,没有优秀的课程资源就好比是“高速公路”(高等学校的校园网)上行驶着没有装载“货物”(资源)的“列车”(网络教学平台)。如果说课程内容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而用于课堂上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的教育资源的话,那么课程资源则是为辅助课程内容达到教学目标而用于学生学习的扩展资源。课程内容一般是由呈现讲解型的内容和教学交互型的内容组成的有一定逻辑组织结构的网络课程,课程资源则是一个个视频、音频、动画、图形/图像、文本等多种类型的或复合型的多媒体教学微课件,既可以是内容呈现和讲解型的教育资源,也可以是用于教学评价的试题、试卷等资源,也可以是一些用于扩展学习内容范围的文献目录索引。课程资源的设计和网络课程的设计类似,都可以基于网络教学平台来完成。

要想促进学生知识的良好建构,资源内容的设计开发要从原来的“以教为主”转向“学教并重”,即不仅开发素材、课件类资源,更要开发支持自主探究、 协作交流和研究性学习的有关资源。资源内容建设要朝既能支持教,又能支持学的方向努力。[6]

1.4教学活动的选择和设计

教学活动是为了教学的深入展开而设计的一些探究性问题解决、小组协作问题解决、分组交流讨论、常见问题解答、在线智能答疑、自测方案、作业方案和作业评判等。教学活动应该参照已经设计好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其呈现形式,并按照教学的进度有针对性地选择和设计,即与具体的章节知识点相关联。教学活动的作用在于为学生创造具体的学习情境,并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因此恰当的教学策略对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尤为重要。例如,探究性问题解决教学活动首先需要教师设计新颖、开放、不确定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和维持学生的注意力,教师提出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疑问,并在一定程度上给出相关提示或提供一些材料,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他们自己利用网络去查找信息,然后通过BBS或在线聊天室讨论交流问题。

1.5网络教学环境的设置

在这个个性张扬的时代,学生学习风格的差异性越来越大,学习和教学的需求也在朝多元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大部分网络教学平台采用全模块化的标准开发,通过建立模块化的构件允许用户对功能模块的灵活调度和重组,实现个性化定制。不同的课程、课程的不同阶段需要的功能可能会有所不同,这时教师可以定制在他的课程中呈现给学生的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模块,隐藏暂时用不到的功能模块或将常用的重要模块放在前面;学生则可以定制呈现给自己的网络平台的风格,包括各功能模块的顺序、呈现方式、页面风格等。

2.课堂教学的实施

传统的课堂教学一般存在形式、内容单一等诸多弊端,而网络环境下的网络课程、扩展资源、各种教学活动等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种不足。

2.1 教学环境使用培训

教学环境使用培训主要是指培训教师和学生使用网络教学平台及其他课件演示工具或交互工具等,熟悉教学环境,排除技术障碍,为保证教学效率奠定基础。教学环境使用培训,乃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最终目的都是使信息技术成为辅助学生学习的高级认知工具。学会使用各种认知工具创设学习情境、提供学习资源、写作与创作、发表个人看法、交流、协作、探索和发现、计算与数据处理、提供练习与反馈、个别指导和评价、提供学习帮助和启示、成长记录、质性评估、学习反馈等。

2.2 教学计划说明

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需要将整个课程的教学计划以及各个阶段的教学计划公布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在课程教学进行的过程中,在每次课之前教师也需要将该次课的教学计划公布在网络教学平台上,以便学生准备和预习。教学计划说明的内容应该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活动安排和教学评价方式等。

2.3 学习动机的激发和维持

在线教学需要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通过在课堂上讨论网络上的热门议题,表扬积极的学生并与学生进行情感互动,是鼓励和维持学生持续在网络上参与和讨论的最有效的措施,也是对在线教学的局限进行补充和完善的重要机制。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给学生发言的机会、积极吸取和尊重学生的意见、适时地给学生鼓励等。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对于激发和保持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情感,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等都有重要的意义。

2.4 课程内容重点与难点讲授

对课程中的重点内容的讲授,是保证学生快速掌握课程知识结构的重要措施。教师在课堂上使用预先设计好的网络课程教学,网络课程集成了精心设计和选择的多媒体课件,从多感官上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回顾、情景案例等,数学公式的推导过程、化学/物理/生物实验的操作过程等,还有一些无法用肉眼观察到的微观世界模型等,都可以通过视频或flash二维/三维动画动态地展现。

2.5 课堂讨论、交流、答疑

课堂讨论可以是在线讨论的起始,也可以是在线讨论的延续和深化。一次成功的课堂讨论、交流,首要的是教师设计一个有争论空间、有意义、能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问题,然后正确引导学生的讨论方向,教师正确引导学生讨论交流的原则是“你可以不赞同对方的观点,但是你必须了解对方的这种观点和产生这种观点的原因”,这有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学生养成从多角度、全面思考问题的习惯。讨论交流的实施方式可以是多样的,对于大班教学一般是先分小组讨论,然后组间交叉讨论,最后教师总结讨论结果。

2.6 课堂小组协作研究课题并汇报

要想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基于小型项目的研究性学习是有效的手段。项目研究的开展可以在网络和课堂上配合进行:在网络上主要是进行讨论、信息检索和处理、资料共享、成果展示、过程信息记录和评价;在课堂中则主要是组织小组汇报,在汇报过程中与教师深入交流和讨论,从而得到适当的点拨。这是保证基于项目的研究性学习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学生知识建构和迁移的重要手段。

2.7 课堂评价

除了教学内容的讲授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所提供的考试模块对当堂或前面的教学内容进行联机测试,对于客观题系统会自动给出测试结果,并反馈给教师和学生。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和学习需求及时调整本课时的教学计划,或下一步的教学计划。

3.课后基于网络的在线教学

课堂教学是基于班级常模进行的,也就说教师的教授只能满足大部分学生的一般学习需求,对于那些课堂教学无法解决或没有时间的问题,只有靠课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师生之间的交互来解决。

3.1 多媒体在线教学

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情况随时在线调整网络教学平台上呈现给学生的课程内容、教学资源或教学活动等。学生课后可以在线复习课程内容,对学习内容做深层次的思考,达到真正理解和掌握。4A网络教学平台还为学生提供书签、学习笔记本、学习任务管理等辅助学习工具。除了课程内容之外,教师或学生还提供了辅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的扩展资源,学生可以从中发现新的思想、新的观点、得到新的启示,探索和体验更为广阔的知识空间。

3.2 在线智能答疑

学生在线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疑难问题,或者在课堂学习中有遗留的问题,这时学生可以将问题提交到网络教学平台的答疑系统。对于一些普遍性的问题,教师可将此问题及解答可以作为资源整理到答疑中心中,供其它学生遇到类似问题时作为解答参考。学生提问时系统会自动匹配问题资源,如果有类似的问题系统自动给出答案;若没有的话,学生需要等待教师或其他学生给出答案。这种智能化的答疑系统可以减轻教师答疑的工作量,缩短学生获得解答的时间。学生可以对其它学生的问题作出解答,这也是一种学习形式,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获得提高。为了启发学生的思考方式或针对一些普遍性的问题,教师可以向答疑系统提出自己的新问题,由学生解答,也可自问自答,再将问题整理到问题资源库。这样,随着答疑系统的运行,问题资源会越来越多,学生需要的新问题会越来越少。

3.3 在线讨论与交流

网络教学有良好的异步交互的优良特性,通过网络可以有效的对某一个论题进行深入讨论,弥补课堂讨论由于时间有限而造成的讨论浮于表面层次、感性成分居多、难以深入等缺陷。一般的网络教学平台都提供讨论交流模块,按照用户进入的课程来呈现论坛内容,讨论的主题可以有教师设置也可以由学生自己确定。讨论以发表文章为基本的讨论交流形式,交流不受时间限制,参与讨论的学生可以对讨论问题进行充分的思考,通过不同观点、立场的碰撞与交流,学生可以对一个复杂事物达到一个相对全面且深刻的理解。通过文章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以及驾御文字的能力。4A网络教学平台的讨论交流系统将记录每个学生参与讨论的内容和相关统计数据,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讨论以及讨论的深入程度是学习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

3.4 在线教学评价

自测、作业和考试等评价方式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形成性评价,为教学策略的随时改进、实施个别化教学提供了依据。学生学习评价的实施可以借助网络教学平台提供的试题资源库、自动/手动组卷机制、作业催交、系统统计分析等来完成。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进展抽取试题资源库中的一些试题资源组成试卷,作为学生巩固和复习课程内容的作业或自测,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布置一些开放性的试题作为考试内容。不仅如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可以自己随即抽取与所学内容相关的试题组成自测试卷来进行自我评价。对于客观性试题,系统都可以自动批阅并给出评价和统计信息,对于主观性试题,则需要教师来批阅。每次作业或自测系统都会给教师一个统计报表,是教师进行教学调整的依据。

教师评价也是保证教学质量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对教师的评价可以采用学生匿名向教师提意见或打分的方式,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调查问卷放到网络教学平台上,以此来获取教学反馈从而改进教学。

3.5 基于项目的网际协作学习

基于项目的网际协作学习就是一个班级分为几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个学习项目在网络环境下展开共同学习的学习方式。学习项目是针对一个实际问题确定的,不同于主题讨论的学习,小组成员在网络平台分配的各小组的学习活动空间里协同完成项目。小组成员有各自的任务目标,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各成员遇到的问题可以上传到讨论组寻求帮助和讨论,而各自收集的资料可以放到小组共享的文件夹里共享。这种学习方式方便成员之间的跨时空交流和文件共享,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6 在线个别辅导

因材施教对于我国高校目前的大班级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记住、随时了解每一个学生的背景信息和学习情况,是不现实的。网络教学平台提供了详细的统计与分析功能,教师通过查看学生的个人基本信息、学习历史记录、学习活动记录、学习成绩记录等,对学生进行诊断和了解,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后,可提出针对性的指导意见或提供针对性的辅导。

4.发展性教学评价

发展性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多方面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同时注重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其评价思想体现为从关注考试到关注学习者的成长,从关注结果到关注过程,从量化评价到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体系的转变上。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实施和推行面向学习过程的发展性教学评价无疑对高等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的转变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进行发展性评价时,应针对不同评价内容和相应的课程目标,适当选择和灵活运用评价方式,适当渗透表现性评价的理念,以学生在各学科知识学习与运用或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的表现和成果作为评价依据,全面评估学生在学科知识的基础、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相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在网络环境的支持下可以在在线测评、档案袋记录、问卷等多个方面开展评价工作(如图2所示):

2:网络环境下的发展性教学评价

4.1 档案袋评价

档案袋评价(portfolio assessment)是网络环境下备受青睐的一种发展性评价方法,档案袋的主要功能是“存”、“反思”、“交流”。网络环境下的混合式教学,体现学生的发展和进步的信息都记录非常容易地被记录下来,在档案袋中归类存储,成为教师了解学生的窗口,也是学生自我反思的对象。

档案袋的数据来源主要课堂教学和课后基于网络的在线教学两个环节中产生的一些过程性数据,包括学生浏览课程内容和课程资源的情况、学生讨论交流中的发言次数和发言内容、小组协作中贡献的资料、小组协作中组员的评价、提问的问题和次数、解答其他学生或教师的提问的次数和答案内容、作业和自测的成绩、阶段性考试的成绩、学习笔记本中的内容等等,这些数据是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过程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的依据。

4.2 考试测评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数字化学习有利于考试测评的开展,教师平时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给学生提供一些自测题或者作业题,用来学生的自我评价。由于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实现自测题和作业的自动批改,这使得教师无需投入很大的精力就可以很容易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仅仅是通过学期末的一次考试对学生进行总结性评价。学生通过网络将学习结果、对课程的评价以及对教师的评价反馈给教师,教师可以了解前一阶段的教学效果、学生现在的需求和学生对教师教学方面的意见,并根据情况对前面的教学内容做补充以及确定下一步的教学,有利于发展性课程评价的展开。教师和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的交流利于教师多方面的了解学生,对学生进行多元的评价,引导学生健康地发展。

三、网络环境下的混合式教学的意义

1. 促进高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更深层次整合,推动教学改革

虽然目前国内80%以上的高校都建设了校园网,但是除了开通电子图书馆和开设全校的信息技术课之外,大部分的应用停留在办公自动化系统、教务管理、财务报表、学生成绩统计、学校公告信息发布等教育行政管理的层面,没有真正应用到教学当中来。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极大程度地优化教学,将信息技术与日常的学科课程教学整合是当前进行教学改革并改革教学结构的突破点。整合的实质是通过新型教学环境的营造来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创设新型的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以便使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落到实处[7]

课堂教学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教师监控整个教学活动进程,有利于系统科学知识的传授,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在线教学则凭借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和各种交互工具、认知工具的有力支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两种教学模式各有千秋,网络环境下的混合式教学则融合了这两种教学模式的优势,把“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和“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结合起来,打破了传统学校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同时也突破了传统远程教学无法实施有效的沟通和交流的局限,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中课堂教学和在线教学相互补充,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得到更大的鼓励,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与创新能力的训练有利,对于学生健康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也是大有好处的。

2. 弥补师生间因角色地位、个性心理等差异造成的师生、生生交流沟通少

在高等学校中教学与科研并重,高校教师一般既从事教学又从事学术研究,多数教师专心于科研工作,除了上课以外教师和学生见面的机会很少。另外,中国的大学已经开始进入了“独生子女”大学生时代。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变化。他们在家庭中的地位是造成大学生崇尚自我、惟我独尊的成长背景。学生喜欢独立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情,不喜欢别人的参与。这些都造成了师生交流上的障碍,教师不了解学生,学生不了解教师。网络则以其提供的各种交流方式弥补了师生因角色地位、个性心理等差异造成的交流沟通少的问题,满足了学生交往的需要,对于学生学会交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重要的作用。

3. 解决由于高等学校的教学组织形式带来的弊端

近几年来我国高等学校一直在扩招,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早已跃居世界第一。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约475万人,研究生招生约36万人,各类高等教育在校学生不下两千万人。目前国内高等学校在校学生已经接近现在高校师资所能承受的极限,宏观上办学规模的扩大决定了高等学校的教学组织形式只能继续是传统的集体讲授式课堂教学。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的优缺点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它虽然充分发挥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和监控作用,但是不能很好的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得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学校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突出的薄弱环节。

网络环境为师生提供了多种交互渠道,对于弥补课堂教学中面对面教学的不足有重要作用。另外网络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开放的学习空间,这不仅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阔学生的视野,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有重要的意义。

四、小结

网络教学并不只是意味着远距离的教育,在线教学同样可以在传统校园教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网络教学进入校园,并不是对传统教学替代式的进入,而是不断与传统教学相互碰撞,在碰撞中逐步融合,在融合中不断补充和完善,形成实践中有效可行的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方法体系。可以说,混合式教学并不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或理论,而是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使它逐渐得到了普遍的关注。它主张把传统教学的优势和数字化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二者优势互补,从而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从Blending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电化教育研究[J] 20043.

[2] Harvi Singh and Chris Reed Centra Software A White PaperAchieving Success with Blended Learninghttp://www.centra.com[DB/OL] 2005-7-9.

[3]余胜泉.网上教学、学习与课程设计.http://www.etc.edu.cn/academist/ysq/net-learn.htm.[DB/OL]2005-7-9.

[4]余胜泉.网络教学支撑系统的研究与实现.北京师范大学2000年博士论文.[D].2000-6/2005-7-9.

[5]路秋丽,余胜泉. 面向学习对象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中国电化教育. [J].20051.

[6]何克抗. 教育资源建设的问题及其对策. http://www.edu.cn/20031126/3094951.shtml .[DB/OL]. 2005-7-9.

[7]何克抗. 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 中国大学教学,2005 (5).

原文发表在《中国大学教学2005年第10期,P50-56

例文3 迎接教育信息化发展新阶段的挑战

何克抗

北京师范大学 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摘要】本文在分析了教育信息化的基本内涵和教育信息化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以后指出:要让教育信息化健康、深入地向前发展,关键在于要能通过教育信息化实现提高教育质量方面的跨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教育质量跨越的理论与方法,最后还给出了实现基础教育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案例。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教育质量;跨越式发展

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

1、教育信息化的基本内涵

“教育信息化”这一术语,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国内外非常流行(英文表述有

InformationizationInformationalizationInformatization等三种)。但是其确切的内涵究竟是什么?似乎没有哪个权威机构作过比较全面、深入的阐述。尽管国内有不少专家对这一概念作过认真的探讨,对“教育信息化”的特征从不同角度进行阐述,有些阐述还相当深刻;但是令人遗憾的是,这些探讨一般都停留在对这一术语的个别特征或某些特征进行阐述的阶段,尚未达到对“教育信息化”这一术语给出确切定义的水平,换句话说,就是对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还不能够准确地把握。另外,在这些探讨中还往往出现以下两种概念上的混淆:

一是“教育信息化”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混淆——这二者无疑是有密切关系的,但是并不能等同;

二是“教育信息化”和“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混淆——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应该说比“教育信息化”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更为密切,但是由下面的分析可以看到:前者的内涵可以包括后者(即“教育信息化”可以包括“信息技术教育应用”),但是后者的内涵却难以完全包括前者。

由此可见,目前关于“教育信息化”这一术语的使用仍处于比较混乱的状态,显然有必要加以澄清,以正视听。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化字可作为后缀加在名词或形容词之后构成动词,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对这一解释我基本认同,但需要作扩展和补充。我们认为,化字作为后缀加在名词或形容词之后确实可以形成一个动词,但这个动词的涵义并非如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那样,只有一种涵义——“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而是有两种不同的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化”加在形容词之后成为一个新动词,该动词一般是及物动词,其涵义是使它的作用对象(直接宾语)具有相关形容词所表征的性质或状态——如绿化(祖国)、美化(某种事物)、丑化、强化、弱化、深化、淡化……等等。

第二种情况是,“化”加在名词之后也成为一个新动词,该动词一般是非及物动词,其涵义是使原来名词所表征的内涵、作用与功能扩大,使之能在更大的范围、更广阔的领域或更多的部门得到体现——如工业化、机械化、网络化、智能化、信息化……等等;

可见,“信息化”是属于第二种情况而非第一种情况。其涵义是使“信息”这一名词所表征的内涵、作用与功能扩大,使之能在更大的范围、更广阔的领域或更多的部门得到体现。由于“信息技术”是关于“信息”如何获取、分析、存储、变换、加工、传输与利用的技术,也就是使“信息”所表征的内涵、作用与功能充分体现并进一步扩展,所以“信息化”在很多情况下也被看作是“信息技术化”——其涵义是使“信息技术”这一名词所表征的内涵、作用与功能扩大,也就是使信息技术能在更大的范围、更广阔的领域或更多的部门得到应用与推广。这样,我们就可以把“教育”+“信息化”所组成的复合名词“教育信息化”的涵义顺理成章地理解为:“信息与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和教育、教学部门的普遍应用与推广”——这正是“教育信息化”这一术语的比较全面而准确的基本内涵。

对于教育信息化的这一内涵,应当把握住以下三点:

(1) 教育信息化是包括信息与信息技术这两个方面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与推广,而非仅仅指信息技术这一个方面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与推广。

(2) 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与推广涉及教育、教学领域和教育、教学部门这两大范畴(前者侧重教育、教学的应用,后者侧重行政管理的应用);而非仅仅涉及教育、教学领域或教育、教学部门这一个范畴。

(3) 教学活动是具有一定时空限制、一定组织形式并有教师参与的特定教育活动,教学是最重要也是最普遍的一种教育形式(教学活动的时间限制体现在课时安排,空间限制体现在教室授课,组织形式体现为小学、中学、大学、职业学校或短期培训等多种不同形式)。教育信息化在强调应将信息与信息技术在整个教育领域和教育部门中应用与推广的同时,必须把重点放在教学领域(其中又包括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教学评价等几个方面)的应用与推广。不抓住这个重点,教育信息化就会本末倒置,就会迷失方向,就不会取得显著成效。

只有深刻认识教育信息化的这一基本内涵和以上三点,才能牢牢把握住教育信息化的方向、内容及重点。

2、教育信息化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

按照上述基本内涵,我们来回顾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迄今国内外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

1)从90年代初到21世纪初——这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第一阶段,也是起步阶段。其主要特征是:

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是教育信息化所需的硬、软件基础设施(如国家教育网或国家教育科研网、城域教育网、校园网以及多媒体教室等)的建设;

教育信息化的应用全面开花——既有老师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也有教育、教学部门在行政管理与教学管理方面的应用,但总的说,在这一阶段的应用还不太深入,也尚未确定应用的重点;

在涉及信息与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过程的应用中,更多的是关注信息与信息技术在课前或课后的应用(如WebQuest Just in time),真正关注信息与信息技术在课内的应用(即课堂教学的几十分钟内的应用)较少,尤其是在西方国家更是如此。

上述主要特征也可简单地概括为:强调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与规模,并对教育信息化的应用作了有益的探索。一言以蔽之,就是强调教育信息化硬、软件基础设施在数量上的快速发展。

2)从21世纪初开始到现在——这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第二阶段,是逐步深入的阶段。其主要特征是:

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是各类教育资源、各学科教学资源(包括网络课程和相关的学习资料)以及资源管理平台、网络教学支撑平台;

②在继续关注教育、教学部门的行政管理与教学管理应用的同时,教育信息化应用的重点逐渐转向教育、教学过程;经过第一阶段的实践人们认识到,只有教育信息化能真正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情况下,教育信息化才有可能健康、持续、深入地向前发展;

对信息与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不仅关注课前及课后,同时也高度关注在课内(即课堂教学的几十分钟内)的应用。

上述主要特征也可简单地概括为:强调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并要通过这种应用有效地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一言以蔽之,就是要通过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质量的大幅度提升(或者说,是要通过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在质量方面的跨越式发展)。

教育信息化在第二个阶段的上述发展趋势与特征,可以从下面几个事实得到佐证:

200312月召开的ICCE(计算机教育应用)国际会议的主题是“ICT教育应用的第二浪潮(Second Wave——从辅助教与学到促进教育改革”。过去只是把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一种手段、方法,这次会议则强调要运用信息技术来促进整个教育的改革,促进创新人材的培养。可见,学术界对信息技术在教育中作用的认识与过去相比,有了质的飞跃。

微软于200411月在新加坡举办国际信息化论坛,其教育分论坛的主题是强调要通过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IT in education)来促进教育改革并实现教育在质量方面的蛙跳式发展(Leapfrogging Development)。如何利用IT来提高教育质量(而且要求实现蛙跳式即跨越式提高),开始成为国际教育信息化论坛的主题,这无疑对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200511月于日本东京召开了e-Learning国际研讨会,其主题是“如何建立e-Learning的质量保障机制”。这说明质量是e-Learning的生命,同时也表明如何通过教育信息化来有效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正逐渐成为教育信息化认真追求的目标。

二、实现教育质量跨越的理论与方法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要想让教育信息化健康、持续、深入地向前发展,其关键在于:要能通过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的Leapfrogging Development(蛙跳式即跨越式发展)——不单是速度与规模上的跨越,更要求在提高教育质量方面实现跨越。

但令人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国际上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通过运用信息技术环境来实现教育质量方面的跨越式发展;包括在微软举办的信息化国际论坛中,几个国家(有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等)作为先进典型介绍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案例中,虽有不少值得借鉴的好经验,所提供的“整合案例课”也确实有较好的效果,但都还谈不上实现蛙跳式即跨越式发展(教育质量与效率的提高还不是很大)。

目前国际教育界普遍认为只有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才有可能解决这一问题。但是,有效的整合又该如何实施?整合的途径方法(尤其是深层次整合的途径方法)又在那里?众所周知,任何一种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都必须能够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意义(为什么要整合)、定义与内涵(什么是整合)、途径与方法(如何进行整合)等三方面的问题作出全面而正确的回答。

目前国际上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的研究,应该说对于前两方面的问题(目标与意义、定义与内涵)已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能够对这两方面的问题(即为什么要整合和什么是整合)作出比较科学的回答;但是对第三方面的问题(即整合的途径与方法)则还研究得很不够,而这恰恰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中最核心、最关键、最难解决的问题,也是广大教师最为关注的问题。下面我们就从国外和国内两个方面来观察一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研究的状况。

1、发达国家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研究

有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文章、论著在国内外有关文献上不胜枚举,但是真正具有一定理论深度的研究却不多,能对上述三方面问题给出全面而深刻论述的文章就更是凤毛麟角。通过广泛的文献调研,我们发现在众多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论文中,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的第3年度(2000年度)报告比较系统、完整地从上述三个方面阐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方法,而且就其撰写人的研究水准与资历来说在美国乃至国际上都称得上一流,因此最具有权威性与代表性,可以作为我们研究的借鉴。该报告指出[1]

“数字化学习的关键是将数字化内容整合的范围日益增加,直至整合于全课程,并应用于课堂教学。当具有明确教育目标且训练有素的教师把具有动态性质的数字内容运用于教学的时候,它将提高学生探索与研究的水平,从而有可能达到数字化学习的目标。……为了创造生动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培养21世纪的能力素质,学校必须将数字化内容与各学科课程相整合。”

这里所说的“将数字化内容与学科课程相整合”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相整合”(在国际上这两种说法是完全等价的­——因为数字化内容不论就其产生、存储、加工、传输或应用的哪一个环节而言,都离不开信息技术)。这是迄今为止国际上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相整合”最为系统而权威的论述。它阐明了整合的目标——是要培养具有21世纪能力素质的创新人才;也揭示了整合的内涵——是要创造生动的数字化学习环境。能够从培养具有21世纪能力素质的创新人才的高度来认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意义(而不是像传统观念那样,把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目标与意义只局限于改进教与学过程的某个环节或者只是为了提高信息素养),这是很有见地的,表明作者对整合的目标与意义具有科学而客观的认识;能够从创建数字化学习环境的角度来界定整合的内涵(而不是像传统CAICAL那样,只是把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看作是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手段),这种看法是入木三分的,表明作者对整合的本质具有深刻的洞察。可见,上述理论研究成果确实很有价值,值得我们借鉴。

为了帮助广大教师解决有效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问题,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的第3年度报告还为此开出了“处方”——提出了如下的整合步骤与方法:

步骤 1:确定教育目标,并将数字化内容与该目标联系起来;

步骤 2:确定课程整合应当达到的、可以被测量与评价的结果和标准;

步骤 3:依据步骤 2 所确定的标准进行测量与评价,然后按评价结果对整合的方式做

出相应的调整,以便更有效地达到目标。

通过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的第3年度报告,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所面对的三大问题(目标与意义、定义与内涵、途径与方法)都作出了明确的回答。其中,对前两个问题的回答相当中肯,甚至切中要害(尽管有些观点还缺乏充分的论证与展开);令人感到不足的是,对第三个问题的回答(整合的步骤方法)似乎缺乏深入的研究。因为这样的步骤方法既不涉及“整合”的指导思想,又不涉及“整合”的教学设计、教学资源与教学模式,就事论事,这样的“处方”对老师们不会有太大的帮助(事实上,我们也曾经将这样的“处方”拿到我们的一些试验学校去让老师们试用,其效果并不理想)。

2、发达国家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状及效果

其实,上述“处方”是否管用,不一定要让我们的老师去实际试用,只需看看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和英国)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际状况及效果,就可以一清二楚。请看下面的事实:

1)美国从事信息技术教育的学者普遍认为,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主要是在课前与课后,包括资料查找以及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交流与合作;而课堂教学过程的几十分钟,一般难以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主要还是靠教师去言传身教[2]。在这种主流观念的指引下,多年来美国(乃至整个西方)教育界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一直是在课前与课后下功夫,而较少在课堂上(即课堂教学过程的几十分钟内)去进行认真的探索;我们中国则相反,我们历来比较重视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有效运用。显然,在这方面难以从美国或西方找到现成的经验。

2)从美国当前实施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模式上看,也确实可以看到上述主流观念仍在起着支配作用。自9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常用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Just in time(适时学习),WebQuest,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和基于资源的学习等。其中Just in time属于课前与课后的教学辅助活动(教师利用这种方式在课前将讲授内容、相关资料、重点难点以及预习要求,事先通过网络发布,使学生在上课前能作好充分准备;课后若有疑问可以随时找教师辅导,并和教师进行沟通与交流),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资源的学习和WebQuest则属于同一类模式——“基于网络的专题研究性学习模式”。由于这类模式是围绕自然界或社会生活中的真实问题而展开,往往是多个学科交叉的多种知识综合运用(或是某一学科多个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要进行广泛的实际调查、访谈或测量,需要花费许多时间和精力,不能只靠课堂教学活动来完成,而要占用大量课外活动的时间,所以不适合作为课堂上的常规教学模式。在200312月由美国“Teaching & Learning”杂志评选出的全美十佳“教育技术应用项目”中,无一例外都是属于“基于网络的专题研究性学习模式”,由此可以看出上述主流观念的深刻影响。

3)据美国《教育媒体与技术》发布的2004年教育技术报告,信息技术对于绝大多数教师来说,只是用来作为查寻资料准备教案并与同事和家长沟通(属课前应用)以及保存管理记录的工具(属课后应用),很少将信息技术直接应用于或整合于课堂教学;对于少数能将信息技术整合于课堂教学的教师来说,他们最常用的两类整合方式是:第一,利用技术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作为奖励的游戏活动,第二,利用技术进行巩固性操练、练习和文字处理。可见,这一报告也证实,当前美国(乃至整个西方)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主要关注的还是课前与课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虽然也有少数教师进行整合的探索,但从他们最常用的两类整合方式看,显然还停留在比较低的层次。

4)据美国“教育周刊网站”近年来就美国11051所中学712年级600多万名学生所做的问卷调查表明:就教师使用技术辅助学生学习而言,71%的学生说没有;教师布置给学生的任务仅仅是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而且34%的学生认为计算机并没有使他们在学校的学习有所不同,甚至会使他们注意力从学习的内容上转移开[3]

5)美国教育部一位高官在20026月曾对我国教育部的一个高级访美代表团坦率地谈到了他对美国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担忧——“近几年美国基础教育质量没有提高反而下降”。当时该官员把质量下降的原因归咎于极端建构主义理论的影响(上述美高官看法是笔者根据我访美代表团团长讲话记录)。

以上事例表明,尽管美英等西方发达国家早就在中小学建立了良好的信息技术环境(例如1999年就已经是美国中小学基本实现网络化的“网络年”,到2001年,美国已有99% 的中小学接入INTERNET,到2003年美国中小学的学生人数与配置计算机的比率已达到51),从而为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他们的基础教育质量并未因此有明显的提高甚至还有所下降(极端建构主义理论固然难辞其咎,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未能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实现有效的整合,从而使信息技术环境未能真正发挥作用也是重要原因之一)——这就证明西方的上述整合理论还有缺陷,还未能真正解决实际问题。总之,西方的先进经验要借鉴,但未必拿来就能用,路还要靠我们自己走。

3、中国学者提出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方法

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十多年的实践探索,中国学者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也逐渐形成一套比较系统完整且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与方法。这一理论力图全面地、科学地回答前面所提出的有关整合的三个基本问题(即整合的目标、内涵和方法问题)。

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我们基本上是引用了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第三年度(2000)报告的观点;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则是在借鉴该年度报告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和我们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加以补充、深化与拓展而形成;而要解决第三个问题,则基本上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照搬,只能通过我们自己的实践去探索。

如上所述,,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手段,而是强调要利用信息技术来营造信息化的学习环境或教学环境,该环境应能支持情境创设、启发思考、信息获取、资源共享、多重交互、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多方面要求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也就是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新型教与学方式(这正是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所要求的教与学方式),这样就可以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教学结构变革的主要标志是师生关系与师生地位作用的改变),从而使广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即创新人才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这正是我们所理解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所要达到的目标。

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我们认为: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这就是我们给出的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即整合的内涵)。

至于有效整合的方法,必须在对整合的内涵有科学认识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形成。我们对于整合的内涵的认识尽管源于西方的观点(从建构信息化教学环境的角度来理解整合),但我们又结合中国的国情和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补充、深化并拓展了这一观点。换句话说,我们对于整合的内涵与实质有更为切合实际的深刻认识,因而完全有可能在此基础上提出我们自己的有效整合乃至深层次整合的独特途径与方法。

由于“教无定法”,谁也不可能提出一套适合所有学科的“包医百病”的整合方法。但是不同学科要实现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都需要信息技术环境的支持,因而需要遵循共同的指导思想与实施原则。只要掌握了这种指导思想与实施原则,各学科的老师完全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教学实践中结合相应的学科内容创造出多种多样、实用有效的整合模式与整合方法来。若从这个意义上说,各学科的整合都应遵循的共同指导思想与实施原则,也未尝不可以看作是一种宏观的实施途径或方法。下面五条就是我们经过多年的整合实践和深入的理论思考而形成的、关于各学科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都必需遵循的指导思想与实施原则,这也就是我们为广大教师开出的实施深层次整合的“处方”,即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1)要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特别是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绝不仅仅是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过程,它必将伴随教育、教学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换句话说,整合的过程是教育深化改革的过程,既然是改革,就必须要有先进的理论作指导,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将会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这里之所以要特别强调建构主义理论,并非因为建构主义十全十美,而是因为它对于我国教育界的现状特别有针对性——它所强调的“以学为主”、学生主要通过自主建构获取知识意义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对于多年来统治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结构是极大的冲击;除此以外,还因为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方法可以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也就是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提供最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2)要紧紧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来进行整合

通过前面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定义与内涵的分析可以看到:通过“整合”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的目的与落脚点是要变革传统的教学结构——即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创建新型的、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主导主体相结合”教学结构(只有实现了这样的教学结构变革,才能使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真正落到实处)。既然如此,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当然应该紧紧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来进行,否则将会迷失方向——把一场深刻的教育革命(教学过程的深化改革)变成纯粹的技术手段的运用与操作;如果进行这样的整合,那就没有太大的意义了。

要紧紧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来整合,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整合的过程中,密切关注课堂教学系统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的地位与作用:看看通过自己进行的整合,能否使这四个要素的地位与作用和传统教学结构相比发生某种改变(尤其是教师、学生这两个要素更为重要,正如上面所指出的“教学结构变革的主要标志是师生关系与师生地位作用的改变”)?改变的程度有多大?那些要素改变了?那些还没有?原因在哪里?只有紧紧围绕这些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才能实现有效的深层次的整合。事实上,对这些问题的认真分析与评价,正是衡量整合效果与整合层次深浅的重要依据。

3)要运用“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对整合课进行教学设计

目前流行的教学设计理论主要有“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也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两大类。由于这两种教学设计理论均有其各自的优势与不足,所以最好是将二者结合起来,互相取长补短,形成优势互补的“学教并重”教学设计理论。这种理论正好能支持“既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要求。在运用这种理论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当注意的是,对于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不管是多媒体还是计算机网络),都不能把它们仅仅看作是辅助教师教课的形象化教学工具,而应当更强调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协作交流工具;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正好能在这方面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

4)要重视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建设,这是实现课程整合的必要前提

没有丰富的优质教学资源,就难以让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更不可能让学生进行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其后果是: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难以改变;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就无从说起;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既然落不到实处,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自然也就落空。

但是重视教学资源的建设,并非要求所有教师都去开发多媒体课件,而是要求广大教师努力搜集、整理和充分利用因特网上的已有资源,只要是网站上允许下载的,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国外也有不少免费教学软件),都可以采取“拿来主义”(但“拿来”以后只能用于教学,并要尊重作者的知识产权,更不能用于谋取商业利益)。只有在确实找不到与学习主题相关的资源(或者找到的资源不理想)的情况下,才有必要由教师自己去进行开发。

5)要注意结合各门学科的特点建构不同学科实现有效整合的教学模式

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要通过全新的教学模式来实现。教学模式属于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的范畴,但又不等同于教学方法或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或教学策略一般是指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某一种方法或策略,而教学模式则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教学方法与策略的稳定组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某种预期的效果或目标(例如创建新型教学结构)往往要综合运用多种不同的方法与策略,当这些教学方法与策略的联合运用总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或目标时,这些方法与策略的稳定组合就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

能实现新型教学结构的教学模式很多,而且因学科和教学内容而异。每位教师都应结合所教学科的特点,探索不同学科通过有效整合实现新型教学结构的各种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分层次的。基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也不例外。由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也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而学科教学过程涉及三个阶段:一是与课堂教学环节直接相关的“课内阶段”(对于小学来说,这一阶段通常是40分钟;对于中学来说,这一阶段通常是45分钟),另外两个是“课前阶段”与“课后阶段”(“课前”与“课后”这两个阶段也可合称为一个“课外阶段”),所以从最高层次考虑,基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只有两种——即按照所涉及的教学阶段来划分的“课内整合模式”与“课外整合模式”两种。

如前所述,目前西方发达国家比较关注信息技术与“课前”、“课后”教学过程的整合(即 “课外整合模式”),多年来他们在这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与探索,并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其中影响最大、也最为有效的课外整合教学模式是Webquest Just in time两种(尤其是Webquest 这种模式更是在全球范围内广为流传;在国内也相当盛行——Webquest大体上相当于我们通常所说的“研究性学习”)。

至于“课内整合教学模式”,由于课堂教学涉及不同学科、不同教学策略和不同的技术支撑环境等多种因素,所以实现课内整合的教学模式分类要复杂一些。例如,若按学科划分,有数学、物理、化学、语文、历史、地理……等不同学科的课内整合教学模式;若按教学策略划分,有自主探究、协作学习、演示、讲授、讨论、辩论、角色扮演……等不同策略的课内整合教学模式;若按技术支撑环境划分,则有基于网络、基于多媒体、基于软件工具、基于仿真实验……等不同技术支撑环境的课内整合教学模式。

上述种种实现课内整合的教学模式,都有各自不同的实施步骤与方法。我们许多试验学校的大量实践证明:如能掌握这些不同模式的实施步骤与方法并加以灵活运用,定能取得深层次整合的理想效果。

4、实现教育质量跨越需要有两种理论支持

如前所述,目前国际上要实现的Leapfrogging Development(即蛙跳式或跨越式发展),主要不是指速度与规模上的跨越,而是强调在提高教育质量方面的跨越——即要实现各学科教学质量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大幅度提升。

西方国家的整合理论由于其指导思想存在问题(只强调课前和课后而忽视课内),所以他们难以找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整合方法。由此可见,迄今为止西方国家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是有较大缺陷的(无法解决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整合途径与方法,即如何有效整合的问题)。这是西方国家难以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实现教育质量的“蛙跳式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要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实现教育质量方面的蛙跳式或跨越式发展,光是有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有相关学科的创新教学理论支持,这点往往被许多学者(包括西方学者)所忽视。

事实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只解决如何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来促进教学深化改革的问题,也就是如何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来创设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新型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形成“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新型教学结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并未涉及学科内容本身,所以它具有通用性,它可用来指导任何学科教学(不管是人文还是数理学科的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但也正因为它并未涉及学科内容本身,所以,尽管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够有效地促进各学科涉及教育思想观念、课堂教学结构这类共性问题的教学深化改革;却不可能期望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来解决涉及各学科本身的性质、特点、规律这类个性问题的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提高问题。显然,后一类问题(即涉及各学科本身的性质、特点、规律这类个性问题的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提高问题)的解决,有待于相关学科的创新教学理论。

由此可见,要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实现教育质量方面的跨越,需要有两种理论支持:一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二是相关学科的创新教学理论。二者缺一不可。

三、通过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质量跨越的案例

1、我们在基础教育领域所做的有关质量跨越的探索

我们自2000年以来所从事的基础教育跨越式试验之所以能在语文和英语两科取得特别显著的效果(语文只用两年左右时间,使儿童的识字、阅读和作文能力达到新课程标准五、六年级水平;英语则要求通过小学六年的跨越式教学,使儿童的听说能力达到或接近新课程标准高中一、二年级水平),就是由于我们的跨越式试验不仅有科学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特别是深层次整合理论)作指导,而且还有相关学科的创新教学理论的支持。

比如,语文学科的跨越就是建立在“儿童思维发展新论”的基础上——因为根据儿童思维发展新论可以形成一整套前所未有的语文学科创新教学理论(包括全新的语文教学思想、教学观念、教学设计、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有了这套语文学科的创新教学理论加上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就使语文学科的跨越式教学完全具有现实性与可操作性,从而使语文学科教学质量与学生素质的大幅度提升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

英语学科的跨越则是建立在“语觉论”(儿童语言发展新论)的基础上——因为根据语觉论也可以形成一套全新的英语学科创新教学理论(包括全新的英语教学思想、教学观念、教学设计、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有了这套英语学科的创新教学理论加上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就使英语学科的跨越式教学完全具有现实性与可操作性,从而使英语学科教学质量的大幅提升水到渠成。

2、实现基础教育质量跨越的目标

我们所进行的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试验,是在完全不增加课时、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要达到以下目标:

1)语文:力图通过两年左右时间,使上完小学二年级的儿童“能读会写”——能认读25003000常用汉字(但手写2500个汉字的训练仍分散到整个小学阶段来完成,不要求提前),并能用电脑打写出8001000 字左右结构完整、通顺流畅的文章(就识字、阅读和作文能力而言,这相当于达到新课标小学五、六年级的水平);

2)英语:在小学阶段要掌握 2500个左右英语单词,基本解决听、说问题(就词汇量和听、说能力而言,这相当于达到新课标高中一、二年级水平);

3)中小学所有其他学科:要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层次整合达到教学质量与学生素质的大幅度提升(这种提升可以从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深度、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等三个方面去衡量)。

3、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试验的概况及效果[4]

“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试验”是从20009月开始的,迄今已有5年半时间。先后经历理论方法初步建立(全国名校,专用教材,网络环境,语文单科);理论方法逐渐完善(地方名校,通用教材,网络环境,语文英语两科);试验工作日益深入(普通学校,不限教材,网络环境,语文英语两科);试验领域逐步扩展(各类学校,不限教材,各种环境,中小学各学科)等四个阶段。到目前为止,除了较早成立的广州市东山试验区、深圳市南山试验区和中山市试验区以外,北京、大连、厦门、保定、佛山等地也先后成立了跨越式试验区,试验学校数目从最初的1所发展到现在的130多所。从20046月开始我们还在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国家级贫困县)开辟了农村跨越式试验区,着重探索在农村地区的教学环境和生源条件下如何来实现我们的跨越式目标,从而使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试验研究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通过五年半以来、四个阶段各种不同类型学校(包括城乡结合部的一批薄弱校和农村校)的试验,都达到了我们的跨越式目标和预期效果。除了近年来所进行的以语文和英语这两个学科为主的“跨越式”试验(属于深层次整合试验)以外,在此之前,从1994年开始我们还从事过七、八年涉及中小学各个学科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全国性试验研究(属于教育部基础司的重点研究课题,先后参与的学校达600多所)。应该说,经过这十多年的试验研究与探索,我们已经找到了解决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和实现教育质量跨越的一套完整理论与方法,而且通过各种类型学校的大量实践证明,这套理论、模式与方法是行之有效、普遍适用的。

【参考文献】

[1] Ceoforum.Year 3 report: School Technology and Readiness Summer 2000(a focus on digital learning)[DB/OL].http://www.ceoforum.org/reports.html.

[2] 谷艳丽.信息技术与教育创新三人谈[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8-16(T00).

[3] 王文霞,杨改学.美国中学教学信息化现状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6,(2).

[4] 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试验总课题组.“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项目介绍[J].基础教育参考,20055):4-9.

原文发表于《中国电化教育20068

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论文指导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