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白《秋晚的江上》原文与赏析

发布时间:2020-07-08 09:14:23

刘大白《秋晚的江上》原文与赏析

刘大白:秋晚的江上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陽回去。    双翅一翻,    把斜陽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刘大白是中国新诗最早的积极倡导者之一,早在五四运动之前,就已开始用白话写诗了,常为文学史家们称道的代表作有《红色*的新年》、《卖布谣》等等。但真正从诗的角度来看,最为精美之作大概还要数这首《秋晚的江上》。在《红色*的新年》、《卖布谣》等诗作中,作者对不公!”“不平!夺布充公押人太凶之类社会黑暗现象的揭露与控诉,虽极具现实意义,但因文字毕竟太过直白,意蕴太过简陋,而导致了诗味的贫弱与寡淡。《秋晚的江上》则大不同了,在这首诗中,作者以凌空高蹈的视角,敏锐地捕捉到了悄然发生于暮晚秋江上的动人一幕:倦鸟归巢,背驮斜陽,忽又抖落斜陽于江水之中。诗人以清秀优美的语言,描绘出的是一幅超迈旷远,奇异瑰丽,而又令人心醉神往的倦鸟归巢图,创造出的是一种意趣丛生,情味绵绵,耐人咀嚼的诗意境界。    碧彻秋空,倦鸟归巢,驮着斜陽,凌江飞渡,小诗第一节创造的意象,就气势非凡,就诱人瞩目,就叫人生出这样的遐思:那鸟儿,尽管是倦了,但在归巢的时候,为什么还要尽力驮着斜陽回去呢?是不忍将太陽孤单地留在夜色*中吗?是渴望与太陽日夜厮守,不肯有须臾的离别吗?是害怕黑暗的夜色*,而向往永远与光明为伴吗?仅凭可以诱发的这些遐思,作品的第一节,已可谓一首独立完美的小诗了。    但诗人并没有就此收笔,而是意绪荡开,继而写道:鸟儿双翅一翻,把斜陽掉在江上。进而叫人联想到的是:驮着太陽归巢的鸟儿,似乎生出悔意,忽又意识到:太陽,是的太陽,是芦苇的太陽,是宇宙万物的太陽,而不应是自己的太陽。看那头白的芦苇,不正是因为陽光的照耀,返老还童,满面红颜了吗?鸟儿俯首回顾的时候,想必也一定会为自己的及时悔悟而自得。于是,在一首寥寥数语的小诗中,不仅以倦鸟驮着斜陽的壮阔意象动人心弦,更以鸟儿的心灵波澜,事件的转折起伏,增加了诗境的意蕴与张力。    在这首小诗中出现的倦鸟斜陽头白的芦苇等等,均系生机疲弱之象,而收句于红颜,又给人生机勃一发之感。这红颜,尽管只不过是一瞬,但因头白红颜的强烈对比,这一瞬,又是辉映天地的、波澜壮阔的、激动人心的,是增加了世界之美丽的。但可惜的是,对于芦苇而言,这一瞬,不过是得益于陽光啊,更不过是得益于把斜陽抖落在江上的归鸟啊!故而在这红颜中,似乎又让人隐约感到了芦苇的几分羞赧。在这仿佛自然天成,并不经意的收句中,竟也隐含一着这样的人生启迪,这无疑又进一步拓展丰富了这首小诗的意蕴空间。

刘大白《秋晚的江上》原文与赏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