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课程教学大纲

发布时间: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课程教学大纲
2006年制订)
课程编号:140026
英文名:SelectedWorksofChineseCulture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前置课:中国文学史后置课:学分:2学分课时:36课时主讲教师:郭春萍、陈协
选定教材:南京财经大学新闻系,中国传统文化经典选讲(自编)2006课程概述:

本课程是面向新闻学(经济新闻方向)专业的学生而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应人的内在生命的需求,老子从经验世界抽象出一个形而上的概念“道”,再由形而上的层面向下逐渐落实到现实人生层面,即为“德”。合称“道德”。老子学术所构建的这个形而上的本体“道”它具有以下特点:“道”体为“虚无”却含有无限的功用,在无知无识中化育万物,道性自然。道无为而无不为,道利万物而不居功。“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功成而不居”;道循环不息地运行,并且返回到原始的虚静的状态:“反者道之动”“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这个道是我们人类的感觉知觉所不能直接接触的。这个不为我们所见的道,却能落实到现实层面而能对我们产生很大的作用。当道作用于各事各物时,它的诸多特性就可以清晰地显现出来,为我们人类所取法。这个作为人生行为所依循的“道德”,所蕴涵的基本特性和精神是:自然无为、致虚守静、柔弱、不争、处下、慈、俭、朴等。洋洋五千言《道德经》,全面展示老子自然顺遂、抱雄守雌、柔弱胜刚强、以静制动、无为而无不为的人生哲学。道家的美学理想是自然和返朴归真。
不同于老子学术的自然本体论,孔子学术为社会本体论。孔子仁学以血缘关系为出发点,以宗法制社会为基础,强调人人都应本着为家族、为宗法制社会和平安定、兴旺发展的角度去爱人、恕人和克己,即:“仁者爱人”“忠恕之道”和“克己复礼”;仁,是一种胸怀家、国的博大的心理状态,是由己推人、立己也立人、达己也达人的宽厚仁慈的高尚的心灵境界;仁,包括群体社会中所需要的一切美好的品德。如:恭、宽、信、敏、惠、智,勇、恕、孝悌等。由此孔子提出刚健有为、积极进取的人生价值观,以立德、立功、立言为人的理想人格。孔子所推崇的行为方式是“中庸”包括中正、和谐等内涵。为了实现“三不朽”的人生理想,孔子特别重视和强调道德修养和自我的学习与提高。《论语》提出的美学观为“尽善尽美”“温柔敦厚”和“文质彬彬”孟子确认,“仁、义、礼、智,非有外铄于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善性,是“不学而能”的“良能”和“不虑而知”的“良知”。由此孟子提出了一整套修身养性如“尽心”、“存心养性”、“寡欲”、“求放心”、“自反”、“养气”等等命题。孟子从其性善论出发,提出了他的“仁政”、“王道”政治学说。孟子学说还有不少关于理想人格的思想,如“人皆可以为尧舜”、“宝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等等,如此种种,都是激励人心传颂千古的名言。
庄子继承了老子天道自然无为的思想。庄子的哲学思想是齐物论,事物的彼此、认识上的是非,都是相对的。从根本上说,它们没有本质的区别。所以主张“逍遥游”有待是造成人生不能自由的根本原因,摆脱有待,达到无待,才能实现自由。《养生主》篇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

1

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教学目的:
本课程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儒道文化的基本精神,了解中国先哲先圣的睿思;引导学生加强个人道德的修养和心理卫生的养护,指导自己的现实人生;要求学生能够部分阅读《老子》《论语》《孟子》《庄子》的重要篇章,能够进行适当分析。教学方法:
《论语》按以下方法讲授:首先概述孔子学术出发点、基本精神和人生价值观和修养论。然后采取以章节顺序与主题思想交叉进行的方式讲授;《孟子》主要从宏观上讲述他的“性善论”“仁政说”《老子》采取的讲授方法是:首先概述老子所预设的形而上的本体“道”的内涵和规律,然后讲授由“道”所导引出的人生哲学。具体章节的学习则穿插于其中;《庄子》则采用以讲授篇目为主来概括其人生观。整门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间以课堂讨论。


2


各章教学要求及教学要点
第一章孔子《论语》

课时分配:10课时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从宏观上了解孔子学术的几个重要方面:关于“仁”的思想,孔子人生价值观、人生修养论、孔子美学等。要求学生领会:孔子学术为社会本体论,即孔子从宗法制社会出发,来研究人类文化和人生问题,建立起“仁”学思想体系;要求学生理解:孔子学术为实验理性,或曰实验哲学,即孔子是从对人类历史文化以及个人的实践中,提炼出自己的思想。要求学生能够读懂全部或大部分《论语》原文,能够结合人生实际对孔子的某些人生思想进行概括和分析。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孔子“仁”学思想体系以及相应的价值观、哲学方法、人生修养论和美学观等。孔子认为每个人应当从热爱自己的血亲出发,推己及人。“仁”德还包括“忠恕之道”“克己复礼”两层内涵。内仁外礼,个人应当自觉地遵守社会礼仪和行为规范。个人的价值则通过为社会作贡献才能体现出来,做人做事的方法应是中正不偏——“中庸”。儒家美学观就是“文质彬彬”

一、关于仁。
孔子仁学思想主要内容:[1]仁是由从亲亲出发推之其他的爱(孝、敬长、慈幼、忠君)[2]仁是尽可能为他人着想的“忠恕”之道(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3]、克己复礼为仁。
孔子仁学以血缘关系为出发点,以宗法制社会为基础,强调人人都应本着为家族、为宗法制社会和平安定、兴旺发展的角度去爱人、恕人和克己。仁,是一种胸怀家国的博大的心理状态;是由己推人,立己也立人,达己也达人的宽厚仁慈的高尚的心灵境界,也是在群体社会中人与人相处之道。仁包括群体社会中所需要的一切美好的品德。如:恭、宽、信、敏、惠、智,勇、恕、孝悌等。可以说,仁是孔子为宗法伦理社会中提出的关于人的理想的品格与境社会的理想境界
二、儒家刚健有为、积极进取的人生价值观。
孔子“仁”的学说是把人置于家族与社会中,来研究人的尊严、价值和使命,所以提出积极有为的人生价值观:“生有益于人,死闻于后”“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以仁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君子疾夫没世名不称乎天下。《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孔子提出的刚健有为的人生价值观可以说是对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进取的人生态度的高度概括。以立德、立功、立言为人的理想人格。但是儒家强调对家族、民族和国家的责任。把个人价值置于社会价值中,个人价值只有通过为集体作贡献才能体现出来,离开群体,个人的价值无从说起,这理论本身有副意义,即具有戕害个性的因子。
三、哲学观:中庸之道。
在人生的多种矛盾中,选择不偏不倚的方法和原则,以保持个人的顺利发展。对集体而言也同样道理,社会的组织者要能够综和各种意见和想法,而取中间道路,以求得整体的和谐与发展。孔子的文化观就是首先承认世界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并具有纳万物于胸中、不自设藩篱的宏大气魄。在洞悉万物,承认世界丰富性和多样性的基础上取中。那么,要能作到“极高明而道中庸”就首先要开拓自己广阔的文化视野。
孔子提出以正确合理为内在精神的普遍的和谐观,既有辨证而全面看问题的认识论意义,又具有丰富的社会政治和伦理道德内涵,在后世的中国历史中,已作为一种生存智慧扎根于中国人的精神土壤中。象我们日常生活中提到的一些命题,“过犹不及”“能屈能伸”“否极泰来”“居安思危”“多难兴邦”不仅教会中国人认识问题的方法,也促进中华民族进取精神的发展,而且对我们今天

3

认识问题、处理问题防止片面化和极端化,均有借鉴意义。
四、重视道德修养和自我的学习与提高,从而达到“内圣外王”或辅君治国的终极目标。五、艺术观:孔子主张尽善尽美、温柔敦厚、文质彬彬的审美观,“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六、《论语》选讲。主要内容包括:“仁“与“礼”的关系,“外礼内仁”;关于如何从政;关于学习文献与各种人生实践;关于“孝”的内涵;关于如何处人与交友等;孔子其人与孔门先进弟子和后进弟子;君子人格与小人人格等。思考题:
1、简述《论语》“仁”所包含的全部内容。2、请概述儒家人生价值观。概述儒家人生修养论。3、理解“中庸”的内涵和意义。
4、对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人生哲学进行批评。5、阐述孔子关于“孝”的具体内涵。6、孔子认为应该如何交友?如何处人?7、对孔子人格进行评价。
8、对孔门先进弟子:颜回、子路、冉有、子贡、子我进行评述。对孔门后进弟子曾子、子夏、子张进行评述。
9、阐述君子与小人人格特征。
第二章老子《道德经》
课时分配:8课时教学要求:
了解老子哲学的思辩特性;了解老子哲学的宇宙本体论或曰自然本体论的特性。把握老子所预设的宇宙形而上的本体“道”所具有的全部内涵。要求学生掌握老子人生哲学的各项内容;能够解读《老子》中的主要章节。教学内容:
一、老子关于“倒”的描述:[1]、道隐无名。“道”无形无名,任何语言和概念都不能用来指称它。它深奥玄妙,可以来概括宇宙人生的法则。[2]、道体空虚而施用不穷。“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第四章)“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第五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兮,其若存!用之不勤。”要之,老子所预设的“虚含”状态的“道”具有无限的创造因子和绵绵不绝的活力。[3]、道无为而无不为,道法自然。道在混沌无识中孕育生养了万物,道的创生万物没有主观意识,也不含有目的性,只是本性使然。[4]“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即道的规律是:相反的事物以对方为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向相反方向转化;(道)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第二十五章),道循环不息地运行,并且返回到原点。
二、关于自然、无为的政治主张。“道无为而无不为”(第三十七章“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第五十一章),道在无知无觉中创生万物,宇宙的生成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当然老子赋予道这一特性,仍然来自于自然世界给我们的启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第五章)。自然无为是老子哲学的一个重要观念。老子认为任何事物都应该按照它自身的情状去发展,不必以外界的意志去制约它。事物本身就具有潜在性和可能性,不必由外附加。因而提出自然这一概念来说明不加一毫勉强作为的成分而任其自由伸展

4

的状态。“无为”,就是顺其自然而不加以人为的意思。这里所说的人为含有不必要的作为,甚至含有强作妄为的意思。天道自然。体道的圣人,——理想的治者,他的为政也应表现这种精神:“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第六十四章)“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第十七章)三、关于虚含、内敛,少欲的人生主张。“至虚极。守静笃。万物旁作,吾以观其复也。夫物云云,各复归于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枉作,凶。(第十六章)从这种透视万物、透视人生的制高点出发,老子思考如何把人生这个圆画的更圆满。换言之,人生如何过得美好、社会如何永保持久,即“没身不殆”的问题。万物本是虚静的状态,顺应天性运行返回原点还是虚静的状态。这个状态应该是人最完美的状态。“虚”的反面是“实”“盈”“实”含有成见的意思,“盈”含有自满的意思,即自我张狂,自我膨胀。如果“满”“盈”的话,就会无限膨胀你的欲望,会让你躁动不宁,会让你失去真性。这是从自身说,如果从外部说,张扬外露,会招来他力的打击。老子说了许多自满所产生的弊病:“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第二十四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能长保。(第九章)致虚守静,就是把后天形成的各种欲望、成见和心机加以消解、清除,因为这些东西往往将原本清醇圆满明澈的心灵闭塞、使之骚乱,利令智昏,不能透脱、通达地看各种社会人生问题。
四、关于柔弱、处下、不争的人生主张。“柔弱胜刚强”(第三十六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兵。强大处下,柔弱处上”(第七十六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第七十八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第四十三章)。老子在经验世界中找到证据,说明坚强的东西意味着将失去生机,柔弱的东西则包蕴着生机。这是从其自身看。从外部看,则是因为他们的显露突出,当外力逼近的时候,便首当其冲地受影响,所谓“揣而锐之,不可长保”(九章)。但老子所说的柔弱并不是软弱无力的意思,而是含有无比坚韧不拔的性格。在君王,则含有忍辱负重的性格特征。“处下”“不争”是老子柔弱观念的另一种运用。他含有谦虚容物的意思。老子长用江海作比喻来说明处下的好处,由于他的低洼处下,所以百川都汇归于海。老子有感于世上的人都要强占高处、亮处,所以他以“川谷之与江海”(三十二章)来说明处下的好处。他认为若能处下,自然能够消解争端,而培养容人的心量。如七十章说的能“受国之垢、受国不祥”的君王。思考题:
1、概述老子所预设的“道”的具体内涵。2、评价老子的宇宙生成论。
3、概括“自然、无为”的具体内涵,并进行评价。4、描述《老子》“致虚极,守静笃”的思想。5、谈谈对老子“柔弱、不争、处下”的观点。
6、评价老子许多“正言若反”的理论: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辩若呐,大音稀声,大像无形等。
第三章孟轲《孟子》
课时分配9课时教学要求
了解孟子的生平,孟子的主要政治主张和人生主张;掌握从孔子学说到孟子学说的发展脉络;能够解读《孟子》部分章节。教学内容:
一、生平: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孔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据说,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有“迁地教子”、“三断机杼”等故事。关于孟子的师承,他曾自云“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但司马迁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则谓

5

其“受业于子思之门人”。孟子一生推崇、学习孔子,认为“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孟子曾周游齐、晋、宋薛、滕、梁列国,游说他的“王道”和“仁政”思想,历时约二十年,并一度成为齐宣王之客卿,但当时各诸侯正忙于合纵连横的兼并战争,没有人愿意采纳他的建议。于是孟子退而计学著书,在教学活动中孟子得到很大的慰藉,尝谓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二、性善论:这是孟子全部思想的基础。孟子确认,人具有一种先验的善性,“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了;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而人性之所以是善的,是因为人生来就具有“善端”,这种“善端”不仅是先验的,也是超功利的,“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羰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犹其有四体也”,这就是孟子著名的“四端”说,也是孟子的“性善”论。孟子认为:“仁、义、礼、智,非有外铄于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善性,是“不学而能”的“良能”和“不虑而知”的“良知”。孟子强调人的本性存在先验的“善”之同时,认为人之所以会有不善是由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外界影响。二是人自身是否有向善的主观愿望,为了使人的“善性”能够保存和扩展,孟子提出了一整套修身养性的功夫,这其中既包括了他的认识论,也包含了他的道德哲学。这些修养功夫是由一系列命题构成的,如:[1]、“尽心”,“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2]、“存心养性”,“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3]、“寡欲”,“养心莫善于寡欲”[4]、“求放心”‘“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5]、“自反”,“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怒而行,求仁莫近焉”;[6]、“养气”,“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此外,尚有“不动心、”“存夜气“、“先立其大”、“知言”、“知耻”等等命题。
三、政治思想:孟子从其性善论出发,提出了他的“仁政”、“王道”政治学说。他指出,“仁政”源于先王的“不妒忌闪之心”,“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孟子认为:“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考悌忠信,入以其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这坚甲利兵矣。”他又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同时,孟子又提出了“制民之产”的思想,即主张以“恒产”来求得老百姓之“恒心”,“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在孟子的“仁政”思想中,突出了“民”的地位,他提出“保民而王”,“得其民,斯得天下矣”;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此外,在孟子政治学说中还有“王道”与“霸道”之辨、义利之辨等等。
四、理想人格:孟子学说还有不少关于理想人格的思想,如“人皆可以为尧舜”;“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宝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等等,如此种种,都是激励人心传颂千古的名言。
五、《孟子》部分章节解读。思考题:
1、阐释孟子的“性善论”思想。2、理解孟子的“仁政”说。
3、结合社会与人生实际理解以下语录:
1、乐民之乐者,忧民之忧者。民亦乐其乐,民亦忧其忧;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6

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其民斯得天下矣。4、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5、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

第四章庄子《南华经》
课时分配9课时教学要求
掌握庄子子人生哲学的各个方面;掌握庄子学说对老子学说的继承与发展;能够解读《庄子》中的主要章节;掌握庄子学说对于人生的意义。教学内容:
一、逍遥游》解读:庄子认为,“有待”是造成人生不能自由的根本原因,摆脱有待,达到无待,才能实现自由,即获得逍遥游,逍遥游也就是无待的自由境界。怎样才能摆脱有待,达到无待呢?庄子强调,根本的一点是要认识到,不是外在的客观条件或必然性束缚了人的自由,而是人们自己的主观认识、自己的思想束缚了自己,不知道“以道观物”“道通为一”的道理;如果能从主观上齐同万物,忘却外在的一切差别,也就无所不适、无所对待了。庄子进而提出了最彻底的无己的方法,即从精神上超脱一切自然和社会的限制,泯灭物我的对立,忘记一切,直到忘记自己。无己而后无所待。《逍遥游》云:“圣人无己。二、齐物论:庄子认为,不论客观万物或者人的内心世界都受着道主宰,因而事物的彼此、认识上的是非,都是相对的。从根本上说,它们没有本质的区别。比如庄周梦为蝴蝶与蝴蝶梦为庄周,只不过是一种幻觉,是没有定准的。因而应该放弃一切对立、一切争论,做到无知无觉、无见无识,就可以“物不足以为心累,心不至于为物役。三、养生主: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四、庄子学说对老子学说的继承。庄子继承了老子“天道自然无为”的思想。就学术来说,庄子的思想与老子一脉相成,但也大相径庭。庄子的人生理想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是“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的彻底解放,是遗世独立,超尘入圣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追求。庄子的齐物我,一生死的观念正是对自我生存价值、个性自由和人格尊严的肯定。庄子重个人修为而不以用世为重,这是与老子不同的。老子的学说貌似避世却实为入世,老子的学说核心是:清静自然,无为而治,老子的思想精华还在于积极用世。思考题:
1、谈谈庄子对于老子学术的继承。
2、概括“齐物论”的具体内涵,并进行评价。3、理解庄子“逍遥游”的具体内容,以及现实意义。4、概括养生主》的具体内容。

附录:参考书目:
1、陈鼓应.老庄新论[M].上海:上海古迹出版社,2002.
2、陈永栽、黄炳辉[M].老子章句解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3、古棣.老子校诂[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4、南怀瑾.老子他说[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7

5、罗伟国.永远的老子[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1.6、朱熹.四书集注[M].济南:齐鲁书社,1992.7、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8、钱穆.孔子传[M].北京:生活、新知、三联出版社,2002.9、南怀瑾.论语别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10、王博.庄子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执笔人:郭春萍20063审定人:系负责人:
龚世俊2006李程骅2006558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课程教学大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