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中的爱情

发布时间:2014-11-24


传统文化中的爱情
“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古人也有为爱而疯狂,“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古人也有别样的浪漫与情趣,“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古人也有为爱义无返顾的决绝!千百年来,爱情一直都是文学创作不变的话题,从古老、淡雅的《诗经》到洋洋洒洒的汉文章,再到唐诗宋词以及后来的明清小说都有关于爱情的名篇,而这些篇目也都反映着当时人们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当时人们的爱情观。这些思想及观念到今天有的仍具有着现实意义。那么我们能否从传统文化中体验一下古人的浪漫并且汲取一点他们的经验呢?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谁心里没有一个伊人呢?谁不想在水之一方与伊人相遇呢?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方,美丽的伊人,谁又能不心生向往?先民的浪漫其下于今人乎?先民不光有这种委婉的浪漫,也有奔放、热烈的浪漫。“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男子丝毫不掩饰自己的感情,直接表达了对“窈窕淑女”的好感和爱恋,也唱出了多少年轻人的心声!或许对待爱情就应该这样,敢去表达,敢去追求,“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如果说先民们只有对爱情的热烈追求,倒显不出他们的智慧了,他们不光追求爱情,还能够反思爱情!这种理性在今天尤为重要。“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脱也。女之耽兮,不可脱也。”她告诫人们不要过度沉迷与爱恋之中,要理性对待爱情,要忠诚于爱情,奉献于爱情,而不是沉迷其中不辨是非。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舟通。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这是多么美妙的一瞬间啊!你是否也有着怦然心动而又不好意思表达的一瞬间呢?一个美丽的女孩子见到了自己的心上人,却因为羞涩而不敢打招呼,故意掩饰却把头饰掉到了水里!这种慌乱和激动背后是一种多么美妙的感觉啊!即使是在快节奏的今天,我们是否也会突然有这种感觉呢?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那么久,但是藏在人们心底的那份美好、那份浪漫却依然没变!“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嫌无猜。”这是多么美好的一种状态,俩个人从小在一起长大,从懵懂无知,到渐渐产生情愫,再到相依相伴,多么美妙的一个过程,或许这就是古人,特别是一个古代诗人,总是有个特别浪漫的爱情观,他们相信青梅竹马,相信一见钟情,就像崔护诗中写道: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后来崔护真与这位桃花女子结为了夫妻,成了一段佳话,他们的故事也多经改编、传送,直到今天还仍然为人所津津乐道!这就更能反映中国人浪漫的爱情观了,们相信一瞬间心与心的契合,相信一见钟情,直到今天这样的故事还在不断浪漫上演,成为一段有一段佳话!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这是多么坚决的爱啊!据说这还是一位女子留下的,试想一弱女子尚能如此坚强的坚守和捍卫爱情,那么对于我们来说在爱情中面临的小风小浪又算得了什么呢?既然选择了在一起,就要互相珍惜,纵然有诸多磨难,那只能让我们更坚定的在一起!“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更是一种对爱的坚持和忠贞,现代不也是有好多人为了那份爱而选择了独自一人吗?就像西南联大的金岳霖教授,为了林徽因,而自己孤独一生。许这也是一种别样的美!“上穷碧落下黄泉”唐玄宗为了寻觅杨玉环,穷尽了所有力量,为的是“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虽然玄宗因为杨玉环而误了国事,但是二人的情感却足以感动上天!而作为《长恨歌》本身也阐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即人们赞颂伟大的爱情,但却不希望因为他而误了大事,也反映了古人理性的爱情观。
什么是爱情?是十里长亭的依依眷恋,还是独倚栏杆的身孤影单!是经历磨难的遇挫弥坚,还是白首不离的坚贞誓言!我想爱情在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种解释,而我们的传统文化正


是对爱情观的一种表达与传承,古人有浪漫、坚贞、美丽的爱情,我们也有。让我们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下,承袭他们美丽、浪漫的爱情观,并且加入与时俱进的元素,让我们的爱情更加美丽,更加坚定,实现那“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的美好愿望,执子之手,与子成悦,相濡以沫,共同演绎那最浪漫的事!




传统文化中的爱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