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观沧海知识点及中考题知识讲解

发布时间:2020-04-30 12:29:49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观沧海知识点及中考题


中考复习之----古诗赏析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背景】

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206年),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同年,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结辽西乌桓首领蹋顿,屡次骚扰边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207年)毅然决定北上征伐乌桓。后来在田畴的指引下,小用计策。大约在这年八月的一次大战中,曹操终于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次胜利巩固了曹操的后方,奠定了次年挥戈南下,以期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而《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得胜回师经过碣石山时写的。

【思想内容】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豪迈的气魄,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艺术手法】  1、虚实相生:写景的十句中,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洪波涌起”衬托下文大海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2、借景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诗人以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也是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气魄的表现,诗里洋溢着饱满的激情,意思又很含蓄。3、动静结合:“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互相映衬,显示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理解背诵】

1.《观沧海》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 乐府四言 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 抒情 诗。

2、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观”字统领全篇的写景。写景的十句中,前六句是实写,后四句是虚写,其中总写沧海全景的诗句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分写部分,先写岛上的树木百草,次写海面上的秋风洪波,最后写天空中日月星辰。诗中将“大海”称为“沧海”,是因为海水呈青苍色

3,《观沧海》中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诗中“志”的意思是志向。(2分)

4,对景物作总写,渲染大海苍茫动荡气势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写大海无风时波浪的一句是水何澹澹,写大风大浪的一句是:洪波涌起

本诗的感情基调是:苍凉慷慨 。从本诗所写之景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胸怀?博大。

5.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用欣欣向荣的景象点染大海的勃勃生机的句子是: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6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表达自己博大胸怀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7.毛泽东《浪淘沙 北戴河》中有句:“萧瑟秋风今又是。”《观沧海》中与之意思相近的是: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简答题】

1、诗中用一“观”字统领全文,采用借景抒情的写法,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表达了诗人“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或“博大胸怀”。3分)

2、下面的诗句描写沧海的景象,有动有静,试作分析。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动静结合,描写大海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描写静景,表现了岛上的勃勃生机;“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描写动景,表现了大海的磅礴气势。

3、诗中哪几句是写实景?主要写了哪些景色?显示了什么?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全是实景,主要描写了沧海水波荡漾的动态景色和山岛挺立,草木丰茂的静态景象。(动静结合)显示了在茫茫苍苍的大海上,波涛起伏,拍打着海岸,山岛耸立,丰茂的草木在萧瑟的秋风中摇曳弄姿,生机勃发,这是多么壮丽的意境,多么美好的山河图画啊!

4.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树木凋零)秋风阵阵,呼呼作响,诗人站在辽阔的在海边,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

4.简要分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思想内容并指出其表现手法。

思想内容:这四句写出大海的广阔浩大(1分),体现诗人的博大胸怀(或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1 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虚实结合、想象夸张(答对其中一可)。

5、试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两句作简要赏析。

答案:借助奇特的想象,运用夸张,描绘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表现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

6.“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一句中“若”字用得好,试评析。(2分)

这一句借助奇特的想像来描写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景象,用“若”字表明写的是虚景,是诗人的主观想像,体现了诗人阔大的胸襟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7、诗中哪几句写虚景?能说出这景象吗?这种景象是一种什么样意境?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全是写虚景,即作者的主观感受,可从两个“若”看出。主要描写了太阳、月亮、星辰银河都好像从海里升起又落入海里,这些运行都离不开大海的怀抱,都包蕴在这沧海之中。作者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状观景象。是一种极其开阔博大的意境。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壮丽景象,体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8、诗中划线句描绘了大海怎样的景象?有何用意?(3分)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描绘了大海宏伟的气势,或辽阔无边,或壮观景象,(1分)表达了作者博大的胸襟(1分)和远大的政治抱负。(1分)

9、整首诗是由哪一个字来统领全篇的?“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此句主要交代什么?

”是全诗的“诗眼”,以下十句都是观海所见。主要交代观海地点、方位

10、你能说出此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的博大胸怀?

实景也能看出诗人的博大胸怀,但跟虚景比较,气象略逊一筹,因为诗人的意图在虚景中,所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最能体现作者的博大胸怀。

11.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主要写作特色。(写出两点即可)(3分)

情景交融:借大海的宏伟广阔抒发自己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虚实结合:写景为实,想象为虚。动静结合:水的动,岛的静;树木百草的静,秋风洪波的动。运用夸张和对偶写出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宏伟气势。

12.本文的写作特点。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中,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苍凉慷慨。

13.在这些山水景物的描绘中,你感觉出这是一位怎样的诗人形象?

一位胸怀宽广、踌躇满志、建功立业、抱负远大的诗人形象。,

历年中考题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通过写作者在远征途中登上碣石山俯瞰大海所看见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

B.诗歌前四联写诗人登上碣石山看见山岛耸立,树木茂盛,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

C.第五、六联通过丰富的想像,写出沧海之大,吞吐日月,含盈群星的气派。

D.最后一句,如一曲雄壮的乐曲,在最激越处戛然而止,悲从中来,发出感慨

2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及及观察的对象,“观”字统领全篇。

B.“水何澹澹”描写了大海的近景,使人感到海边景色的壮丽多姿。

C.“洪波涌起”中的“涌”字,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大海波涌连天的形态,而且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

D.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3、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临碣石”中的“临”,写诗人登高观沧海,起笔气势不凡。

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水波和山岛。

C.诗中描写了萧瑟的秋风、汹涌的波涛,营造悲凉伤感的意境。

D.本诗寓情于景,体现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4、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5、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7.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点明了观沧海地点居高临海。

B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写出了沧海壮阔宁静的景象。

C.“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两句写出了岛上春天盎然的生机。

D.“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两句抒发了作者难以抑制的豪情。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创作背景】

当时王昌龄从江宁丞被贬为龙标县(今湖南怀化黔阳县)尉,李白在扬州听到好友被贬后写下了这首诗。

【读背重点】

1.结合全诗内容填空。

1首句中写出了杨花子规等意象。

2)寓情于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表现手法,“杨花落尽子规啼”这句诗表达了作者悲苦哀怨的心情。

3)这首诗中“子规”一词,作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一词表达了作者真切的关怀

2.诗人在诗的开头写景为什么选取“杨花”“子规”来写? 第一句选取了杨花子规两个意象,有什么作用?

答:点明了暮春时令,点明主旨,营造悲凉、伤感的基调气氛杨花象征离别与漂泊,子规啼声悲哀,表达了作者对故友贬谪遭遇的悲痛之情。

3.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句里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答:杨花和子规鸟。渲染了无限悲凉感伤的离别气氛。

4.你从诗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本诗首句通过各种意象,渲染出在春末夏初季节的一种寂寞萧条气氛。体会到作者对故友贬谪遭遇的关心、同情、思念,以及无奈、惆怅之情。

5.诗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作者对故友贬谪遭遇的关心、同情、思念,以及无奈、惆怅之情。

6.“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一名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答:修辞及表达情感角度:拟人。将月亮人格化,赋予了明月以人的情感色彩。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把明月当作使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把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夜郎西。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心与牵挂

想象角度: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把明月当作使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把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夜郎西。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心与牵挂

情景交融角度:情景交融,把明月之景与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交融在一起,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

7.古人在诗词中描写情境用来营造气氛的鸟儿很多,为什么李白独选“子规啼”来入诗呢?       

答:子归鸟叫声凄凉,有“不如归去”之意,古人用来作为悲情之鸟,李白用“子规啼”表示对朋友悲惨命运的忧虑,对朋友的挽留不舍之情。

8.王昌龄被贬龙标是什么季节?为什么?      

答:暮春。从“杨花落尽子规啼”可以看出,“杨花落尽”是暮春的景象,“子规啼”是暮春的气象。

9.诗人通过哪些景物表达离别伤感的愁绪?

答:杨花、子规、明月、风(两个即可)

10.作者为什么要把“愁心”寄与“明月”?

答:因为月照中天,普天同照、千里可共,作者寄情于月,朋友见月如见作者,同时能表现友谊的纯洁,表明王昌龄人格的高洁。

11.诗歌后两句语言凝练,内涵丰富,你从中读出了哪三层意思(选答两层)?

象征飘零之感和离别之痛;点明特定时令,渲染(或烘托)暮春环境。

诗人只能把自己的愁思托付给明月;诗人和朋友可以同时看到高照的明月;希望明月尽快带去诗人对朋友的问候。

12.理解性默写。

1)诗中融情人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2)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手法表达对朋友深切关心的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诗中借景抒情蕴含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迁谪之远的诗句是: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4)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明月托付思念的句子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中考鉴赏题训练】

下面是对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有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的序号,写在题号前。

1( )

A.首句中,“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候,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

B.次句直叙其事。“闻道”,表示惊惜。“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

C.后两句诗作者大胆想象,直接袒露自己听到朋友远谪后的内心情感:对好友身遭贬谪的同情,是对好友长途跋涉的担忧;是陪伴友人一路前行的一片深情,是告慰友人并不孤单的一种情怀……

D.“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比喻手法,将“愁心”比“明月”,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2( )

 A.作者将“愁心”形象地寄给“明月”,随朋友直到僻远之地。

   B.朋友被贬僻远之地,诗人用夜郎之名,使人联想古夜郎国,以见其边远。

   C.诗人同情友人的不幸遭遇,把“愁心与明月”一起寄给身处夜郎的友人。

   D.这是一种艺术想象,最能体现诗人内心同情的深切和真挚。

3( )

  A、首句写景兼写时令,用“漂泊无定”的杨花和“不知归去”的子规入诗,含飘零离别之恨在内,渲染出李白当时的心情。

  B、次句直抒胸臆,“闻道”表示惊异惋惜,“五溪”指出被贬谪之地偏僻荒远,路途艰难,虽未写悲痛之情,而悲痛之情自见。

  C、后两句抒情,将明月人格化,创设托月相送的意境,抒发了对朋友真挚的感请,写得深切而动人心脾。

  D、后两句所创设的艺术境界和曹植的《杂诗》中“愿为南流景,驰光见我君”相似。

4( )

   A、首句写景,杨花飘落,子规啼叫。诗人撷取这两种景物加以描写,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情在景中、情景交融。

B、第二句便直叙其事,“过五溪”,见迁谪之艰难、道路之荒远,并能从中见出诗人对朋友的关切之情。

C、后两句议论,人隔两地,心情难达,而明月在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已的愁心寄与明月,随风飘到夜郎西。

D、“夜郎”古夜郎国,在现在贵州西北部及云南、四川省部分地区。这里联想到夜郎国,用以表现友人被贬之远和诗人关心之切 

5( )

A. 首句写景。“杨花落尽子规啼”,杨花飘零,子规啼叫。诗人撷取这两种景物加以描写,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

B.这首诗表达了对朋友的同情和关切。

C. 这首诗想象丰富而奇特。

D. 因为李白和王昌龄一样,都是不得志,所以说是“愁心”。

6( )

A.“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龙标”指王昌龄,“闻道”表示惊诧,“龙标过五溪”,可见王昌龄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

B.“左迁”是贬官的意思,古时以右为尊,所以把贬官叫“左迁”。

C.“杨花落尽子规啼”,杜鹃啼血,抒发悲苦哀怨之情。

D.“随风直到夜郎西”,王昌龄迁往古夜郎国,可见是个浪漫的好地方,作者也心驰神往。

7( )

A.诗歌写景旷远,想象丰富,体现了诗人旷达豪放的胸怀。

B.“闻道”一句既写出了诗人乍听朋友遭贬消息后的震惊与惋惜,也写出了友人长途跋涉的艰辛和诗人对友人的关心。

C.诗人寄愁心与明月,是将自己对友人的同情怀念带给友人,以慰藉朋友破碎的心。

D.三四两句中诗人展开想象,并运用了比拟与夸张的手法。

8. ( )

A、首句写景,杨花飘落,子规啼叫,流露出诗人飘零之感,离别之恨。

B、第二句写迁谪之艰难、道路之荒远,从中见出诗人对朋友的关切之情。

C、后两句抒情,诗人通过丰富的想像,赋予了月亮以人的情感色彩,月照中天,千里可共。

D、全诗写景抒情,袒露诗人听到好友遭贬远放后旷达豪放、乐观向上的内心世界。

9. ( )

A.起句用笔奇巧,写景中暗寓节令。景物的描写,渲染并烘托了早春的特定节令和环境,也象征着飘零之感和离别之痛。真是融情入景,天衣无缝!B.次句叙事。“过五溪”,点明王昌龄跋涉穷山恶水到达龙标。自然条件非常恶劣。此句虽是简单的叙事,但王昌龄跋涉之苦,以及李白深切关怀王昌龄安危之情,已力透纸背。C.第三句以拟人化的手法写月,赋予月亮以人的特性。“我寄愁心与明月”,诗人只好把满腔悲愁托付给普照寰宇的明月,带给远隔数千里的天涯沦落人。D.结句奇语迭出,又把另一自然物——风也拟人化了,愿随迅疾的长风直到夜郎西。此句“到夜郎西”和第二句“过五溪”遥相呼应,语意有异,其实相同,都是指王昌龄的贬谪地龙标。

10.对《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B.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C.“过五溪”说明诗人旅途之艰难,也包含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痛惜之情。

D.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知人心,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

E.诗歌想像奇特,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

【文言虚词用法】

虚词“然”的意义和用法

 一、指示代词。相当于如此这样那样,有时在对话中也做对答词,相当于是的

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十则》

2、人恒过,然后能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出师表》

5、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马说》

 

二、连词。表转折关系,相当于可是但是然而等。

1、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出师表》

2、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岳阳楼记》

3、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4、然徒步则汗出浃背《满井游记》

 

三、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后,表示状态,可译为“……的样子

1、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桃花源记》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桃花源记》

3、闻之,欣然规往《桃花源记》

4、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小石潭记》

5、忧谗畏讥,满目萧然《岳阳楼记》

6、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

7、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记》

8、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醉翁亭记》

9、苍然白发,颓然乎其间者《醉翁亭记》

10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记承天寺夜游》

11  烨然若神人《送东阳马生序》

12、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口技》

13、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满井游记》

14、娟然如拭,鲜妍明媚《满井游记》

15 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满井游记》

虚词“者”的意义和用法

、代词,附着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译为“……的人”或“……的事情”

“……的东西”(初中阶段以译为“……的人”为主)

例:1.京中有善口技者。(代词,“……的人” ——《口技》

2.择其善者而从之(代词,“好的方面”“优点”) ——《论语 述而》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代词,“……的人”) ——《马说》

、助词,判断句的标志,不译,有两种情况:

1. ……者,……也。2. ……,……者也。

例: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醉翁亭记》

2.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3.莲,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

例:1.马之千里者。译:日行千里的马。——《马说》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译:能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

四、代词,用在数词之后,译为“种”“个”等 例: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者:代词,“种”)句尾语气助词,同“矣”“耳”等一起构成“者矣”“者耳”,表陈述或感叹语气,不译。

例:1.其喜洋洋者矣。2.感极而悲者矣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文言虚词

(一)作介词

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把”“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

2.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3.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

4.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例如:

A.屠惧,投以骨,庞然大物也,以为神(以:把)

B.“能以径寸之木”,“醒能述以文者”(以:用)

C.“何以战?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以天下之所顺”(以:凭借)

D.虽不能察,必以情。策之不以其道。(以:根据)

E.以弱为强——(以:由、从)

F、不以物喜;先帝不以臣卑鄙(因为)

G、咨臣以当世之事;悉以咨之(拿)

(二)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2.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接着,或不译。

3.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与中心语。相当于等,可不译。

4.表示目的关系,译作用来” “以便

5.表结果时,可译作以致

6.表原因,可译作由于因为。如:

A、属予作文以记之 (以:用来

B、以伤先帝之明 (以:以致)

C、以光先帝遗德

D、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三)、用作动词,可译作“认为”。

1、皆以美于徐公。

2、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3、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特殊用法:

1、通“已”,已经。如: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2、助词 :无意 如:“有以异乎”

3、相当于“而”:如,醉则更相枕以卧 

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介词,凭,靠

虽不能察,必以情            介词,按照

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介词,把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用来            

皆以美于徐公                动词,认为

以光先帝遗德                连词,来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连词,来

遂许先帝以驱驰              连词,来

愚以为宫中之事               动词,认为

以臣卑鄙                   介词,因为

悉以咨之                     介词,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观沧海知识点及中考题知识讲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