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2-06-10 16:04:22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品味五幅秋景图,感受故都浓浓的“秋味”;

2.揣摩作者在秋景中所蕴含的情感

3理解并运用寓情于景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通过分析秋景图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寓情于景表现手法

教学方法:美读品味法、讨论探究法

课时安排:2个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入。(5分钟)

一年之中,就数春、秋两季气候最是宜人,却也最能引人感慨。我国历来有“女伤春,士悲秋”之说。“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道出了闺门女子的春日愁思;“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说不尽士大夫无限秋怨。“秋风秋雨愁煞人。” 杜甫登高,看到的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悲凉秋景; 柳永在秋中辞别、徘徊,目之所及,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和“杨柳岸晓风残月”。秋天,是如此的凄凉而美丽。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故都的秋》,体味这浓浓的秋意,感受作家一片秋情。

通过预习,我相信同学们对作者及其创作有了一定的了解。郁达夫是一个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知识分子,且不说他的人生经历与命运多舛的旧式文人有多少相似之处,就精神气质而言,他也是深得传统文人的遗传。他不远千里,从杭州赶往青岛,再从青岛赶往北平,只为尝一尝故都的秋味,带着古典的悲凉的浪漫。其状物写景之细腻,可以与古典山水游记相媲美。

二、听朗文。(5分钟)

播放本文的配乐朗诵,请同学们边听边想象文中所描绘的图画,并试着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读课文,思考问题。(15分钟)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在朗读的过程中,思考如下四个问题:

1、文章怎样围绕故都的秋进行叙写的?

2、故都的秋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请用几个词概括。

3为什么北国之秋给作者以悲凉之感?(提示:结合作者生平与写作背景。)

4、你认为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明确答案:

1、文章从四个方面围绕故都的秋进行续写的,即:思秋(第1.2自然段)、绘秋(第3~11自然段)、议秋(第12自然段)和恋秋(第13自然段)。

2、清、静、悲凉。

3在作者的心中,“悲凉”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整个的人生的感受。

4、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的眷恋之情和对故都秋的向往;而作家的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而且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全文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从课文中的最后一段“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可以看出作者对北国之秋的赞颂之情。

四、拓展深化。(15分钟)

1、学生举出描写秋天的诗文。教师将同学们列举出来的诗文整理为颂秋和悲秋两类。

颂秋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落霞与孤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自古逢秋悲寂,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完山洪,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悲秋:风急天高猿啸哀,诸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2、提出问题:“同样的秋,为何在不同的人笔下呈现出两重天地?

明确答案:艺术作品,常常是通过眼前的有限的形象去捕捉和领会到某种更深远的东西,而获得美的享受。这种更深远的东西 ,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作家笔下绝没有单纯的风景,往往是情寄寓于景中,“一切景语皆情语”。由于人生遭遇、社会环境、思维形式的不同,作家对同一事物的看法往往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郁达夫笔下渲染的秋是冷清的,又是寂静的,更是美丽的,美好的事物在秋天里凋零,作者将自己对美好事物在秋天里的无情易逝的同情与悲哀深深的藏在这简淡的文字中。让我们从悲凉中读到了眼泪,从眼泪中又读到了美丽。体会到了一种刻骨铭心的悲凉。(板书“以景显情”)主观上,作者当时因白色恐怖而抑郁苦闷,逃避现实。因而,作者用这种感情来看外界时,看到的就只能是冷清的秋色,听到的也只能是寂寞的秋声。那么,大家也就不难理解作者为何不写香山的红叶,为何不写颐和园的游人如织。(板书:“以情驭景”)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2分钟)

前一节课,同学们在整体上对文章的结构和感情基调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我们主要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绘秋。现在就让我们深入课文,细细品味故都之秋的色、味、意境与姿态。

二、读和说。(7分钟)

学生速读课文,找出描绘了几幅“故都秋景图”,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图画内容,并说出自己喜欢哪一副图和为什么喜欢。

明确秋晨静观图,秋槐落蕊图,秋蝉残鸣图,雨后话秋图,秋日秋果图

三、深入品味。(重点分析第三段,共15分钟)

1、听和思。老师示范朗读文章的第3段,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划分出段落层次。

明确:3个层次:①第12句,点出北国秋景的代表;

②第34句,写小院秋景;

③第5句,重点写牵牛花的颜色。

2、读和说。学生自由朗读,要求在读的过程中思考三个问题:本段具体描写了哪些事物?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3、听和品。老师示范朗读,学生在静听的过程中想象文章所描绘的图画,并思考一个问题:作者说“自然而然的也能感到十分的秋意”,“十分”能改成“九分”、“八分”吗?为什么?“十分的秋意”表现又在哪些地方?

明确:不能改。“十分” 更能表现秋意秋味只之浓,体现出作者对故都的秋的喜爱之情。

“十分的秋意”表现在:①一椽破屋(衰败、冷清);

②很高很高碧绿天色(清新、高远);②驯鸽的飞声(安静);

④细数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平静安闲之中显出落寞之情。补充王安石: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的尺归。)

⑤租一椽破屋…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知识分子的古典的悠闲与诗意)

……

补充问题:作者为什么说“我以为牵牛花以白色和蓝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你觉得其中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红色和紫黑色分别给人一种热情奔放和压抑凝重之感,而白色和蓝色是冷色调,素雅、纯洁、宁静、悠远,更能显示出秋之清、静、悲凉的特点,也更能表现作者此时孤独、冷清、落寞的心境。

4、读和思。学生齐读第三段,要求读出感情,并思考作者是通过怎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的。教师通过总结前面的分析总结出本文最主要的表现手法——寓情于景。在细致讲解寓情于景的概念和具体内涵,要求学生掌握并运用。

补充资料:《故都的秋》创作背景和郁达夫的生平。

四、能力迁移。(13分钟)

要求学生运用分析第三段的品味散文的方法,小组合作、讨论分析后边四幅秋景图,并派出代表进行发言。

点拨:1、“秋槐落蕊图”写落蕊调动听觉嗅觉触觉视觉去写。说明只有在心静的情况下才能如此细腻地去品味落蕊的情状写落蕊扫后的丝纹能很好地体现此时心境。“落寞的含义有三a落蕊一扫而空的直接感受;b.作者当时隐逸于山水无法为国出力的悲凉心境,1932年的对联岂有文章传海内,欲将沉醉换悲凉可见其心境c.由落蕊而想到时局,一种隐忧油然而生,只好借一叶知秋曲折的表达。这里也很好地体现了以景显情。

2、“秋蝉残鸣图借助我国古典文学中的句子,骆宾王的《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 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 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 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 谁为表予心? 指出蝉多是哀怨、忧伤、忧愁的象征,我们学柳永的《雨霖铃》一词中,起句便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那凄切的寒蝉已令人柔肠寸断,蝉声让人倍感冷清。同时还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突显了秋的静。

3“雨后话秋图”启发提问在北国秋雨图中作者特意加入了雨中都市闲人的对话其用意何在同样让学生在充分讨论后明确答案为作者正是用这样的京腔京调的社会人物来丰富自然的风物来烘托悲凉的北国秋味也表达对故都之秋的神往眷恋。可以看出作者借此流露的深沉的民族情感和追求淡泊、恬静、悠闲的生活情趣。另外也用到了以动衬静的手法。

4最后的“佳果绘秋图”主要写了枣子果树来反映秋之全盛其中措辞的选用淡绿微黄、八九分熟,而非枣子红透,葡萄十分熟,写出了秋的奇。

五、总结和作业。(3分钟)

1、“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人情”,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具有浓厚的北国特色的人情风物的热爱赞美融情于景五幅秋景图形散神聚,紧扣秋味作文章,写出了秋的特点,景中见情由此可见,秋的“清、静、悲凉”正是作者清闲、寂寞、悲凉的心境的折光。

2、两项专题作业运用以情驭景、以情显景的手法,将“春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两句诗诗扩写成一段200字左右的短文

比较《故都的秋》与苏轼《前赤壁赋》所“悲”的异同点。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