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游学纪行

发布时间:2019-07-24 06:02:18

台湾游学纪行
作者:杨东平
来源:《内蒙古教育·综合版》2014年第08

        杨东平,男,19499月生,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著名教育和文化学者。

        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版数种理论著作和书籍,发表论文30余篇,在我国教育理论界和知识界有一定影响。主要作品:《城市季风:北京和上海的文化精神》(东方出版社,1994年)、《最后的城墙》(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学问中国》(教育部分)(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艰难的日出——中国现代教育的20世纪》(文汇出版社,2003年)、编有《教育:我们有话要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年)

        2004年被《南方人物周刊》评为影响中国的50位公共知识分子之一。

        按:今年4月下旬,随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等5个教育NGO(非政府组织)的代表考察台湾的教育改革和社会组织,将感悟和心得发表于此,与各位分享。

        1994410日社会各界要求教育改革的大游行,被视为台湾教改的起点。20年后实地考察台湾的教育改革,感到台湾教育虽然与大陆有相似的背景和一些相似的问题;但就教育的整体面貌、教育治理和公共政策而言,已经大不相同。行前我们讨论过“410大游行的主要推动者黄武雄先生所著《台湾教育的重建》。这的确是一种重建,寓教育重建于社会重建之中,是在自下而上、持续不断的社会运动、社会建设过程中逐渐完成的。

        以我们参加的均优学习论坛为例。论坛由国家教育研究院、地方政府教育局以及教育类NGO51个单位共同举办,共设置42个议题,今年是第五届。位于新北市三峡区的国教院风景优美、设施完好,居然与NGO共同举办论坛,免费提供会议场所和住宿,实在是超越我们经验的。事实上,由教育行政体制独任治理的传统已成过去,这里没有体制内外之分,大学教授活跃在各个NGO之中,公办学校的老师同时是教师会的成员,政府官员、教师、家长都是平等的参与主体。中小学和幼儿园的治理,已经形成学校行政、家长会、教师会三足鼎立的常态。我们遇到的校长、幼儿园园长,无不十分自信地侃侃而谈,对学校共同经营的架构和自己的职能角色十分明白。

台湾游学纪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