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企业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制度问题探讨

发布时间:2012-08-09 15:08:53

内容摘要

采购业务活动是企业经营活动的很重要内容,它从根本上决定了企业基本成本的多少,长期以来一直备受企业高层和社会关注,完善的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制度对于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和生产成本、对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减少管理漏洞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采购业务与生产、销售密切相关,业务发生频繁,工作量很大,运行环节也很多,会直接导致货币资金的支出和对外负债的增加,容易产生管理漏洞,让一些徇私舞弊的采购人员钻空子。企业要建立完善的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制度,才可以保证采购付款业务的循环有效的运行,通过对采购业务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找出企业采购业务内部控制的不足,在请购、采购、验收与保管、审核、退货、付款结算等环节进一步加强对采购业务的内部控制,为企业节省成本和增加利润。对于一个制造业企业来说,材料成本占产品总成本的比例一般都在50%以上,一部分企业甚至超过了85%,采购成本控制的成效对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因此,控制好采购成本并使之合理下降,亦或控制采购成本使之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是企业增加利润的重要和直接手段之一,也是企业在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不可缺少的手段。结合《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7 ———采购业务》和日常工作实践,探讨如何通过对采购业务加强控制来实现采购成本的有效控制,从而达到提高企业效益的目的。

关键词:

制造企业,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制度

ABSTRACT

Procurement business activity is the business activities of the very important content, which fundamentally determines the enterprise basic cost much, since long has been the subject of enterprise and social concerns, perfect th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of procurement services for the enterprise to reduce the purchasing cost and production cost, to improve the market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reduce the loopholes in management has great promoting effect of. Procurement and production, sales are closely related, business frequent, heavy workload, running too many, will be a direct result of monetary capital expenditures and foreign debt increases, easy to produce management loopholes, some play favouritism and commit irregularities procurement staff to take advantage of loopholes. Enterprises should establish and perfect th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of procurement operations, can guarantee the payment business cycle effectively, through procurement service existence question analysis, find out the corporate purchase business internal control deficiencies, in the purchase, purchase, acceptance and custody, verification, return, payment settlement further strengthen the procurement business internal control, for the enterprise to save cost and increase profit.

KEY WORDS

Enterprises, procurement operations,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一、绪论 5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5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5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6

二、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制度对制造企业影响的理论基础 7

(一)采购业务的基本概念 7

(二)控制论和内部控制 7

(三)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制度对制造企业的作用分析 8

1.利于完善内部牵制制度,加强对采购业务的监督与管理 8

2.有利于规范公司采购管理,减少违法违纪行为 8

3.提高采购质量,降低采购成本 8

三、制造企业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分析 9

(一)企业采购业务存在的问题 9

1.管理组织体系设置不合理 9

2.企业采购业务内部相互监督不够 9

3.预算和价格控制不严格 9

4,内部牵制,权限控制及数据管理不严密 10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0

1.内部控制制度本身的局限性 10

2.企业尚未建立一个很好的集中管理队伍 10

3.企业采购业务信息不对称 10

4.相关业务人员缺乏一定的专业素质 11

5.缺乏对供应商的了解和管理。 11

6.采购业务验收不规范 12

,四、针对问题采购的思考和对策 13

(一) 请购 13

1,实行集中采购。 13

2,建立预算管理制度 14

(二) 审批和购买 14

1,建立供应商准入制度 14

2,实行招投标采购和比价采购 14

3,建立价格审批领导小组 14

4,实行采购廉政制度。 15

(三) 验收、付款和采购后评估 15

1,建立合同跟踪制度。 15

2,建立退货管理制度。 15

3,实行定期对账和货款签收制度。 16

4,建立群众监督和审计监督相结合的制度。 16

5,建立供应商等级管理制度。 16

参考文献: 18


制造企业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制度问题探讨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20086月,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10年财政部等部位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审计指引》,由此可见对内控制度的重视。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任何企业必须加强自身的生产经营能力,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才能在社会上立足。而采购成本又是企业生产成本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尤其是制造企业,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因为企业采购环节内部控制不合理、不严密而产生贪污腐败案例屡见报端,采购过程缺乏透明度,催发了以权谋私、暗箱操作、收受回扣等问题的产生,让企业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从根本上说来就是在采购业务内部控制方面有缺陷。

如浙江亚伦集团是一年上缴利税达2000多万元的地方缴税大户,但是这样一个中国行业百强企业、全国造纸行业重点骨干企业上演了一幕幕上行下效、蛀虫成窝的贪污腐败案件 19951月到199812月,个体商贩陈某几乎垄断了该集团总价款近270万元的水果采购供应生意,而且在有关政府审计人员的审计下发现有些发票还存在涂改情况,并与亚伦集团所购货物数量出入很大。而实业公司与陈某大笔水果交易背后的关键人物,正是亚伦集团的总经理王品发。王品发在采购原材料一系列事件中,导演并自演了一幕幕金钱与权力交易的丑剧。在这种背景下,加强和完善企业采购内部控制制度是刻不容缓的。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关于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制度的概念,国内外的表述基本上一致。目前大部分学者在讨论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制度时,主要是从采购业务内控制度的缺陷和对企业的影响以及如何改善内控制度着手。

基于相关法律法规,对企业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标准体系等问题展开讨论。张安明在《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研究》中指出企业部内控制中所谓的内部从企业组建和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开始,延伸至产品走向市场后的售后服务与市场调研,有时还因企业的外购服务延伸至企业的法律边界以外[1]。认为一个制度的设立和有效进行基本在于企业的各个层面的人相互监督,自我约束。

2012年财政部等部位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7 采购业务》中所称采购,是指企业购买物资(或接受劳务)及支付款项等相关活动。其中,物资主要包括企业的原材料、商品、工程物资、固定资产等。采购是企业生产经营的起点,既是企业“实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与“资金流”密切关联。你我共知,采购物资的质量和价格、供应商的选择、采购合同的订立、物资的运输、验收等供应链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对于一个制造企业来说,采购业务与企业效益密切相关。建立规范、有效的采购控制制度对企业来说是一大挑战,很多企业往往因为各种不同原因导致采购业务漏洞百出,如采购物资质次价高,采购频率不合理引起库存积压或是缺货,供应商选择不当引发经济纠纷等,采购业务漏洞最终让企业的利益白白流失,如何堵塞漏洞并防范漏洞将值得我们深入的思考。

企业在健全采购业务内部控制时,应当对比健全资金、资产业务内部控制,着重从全面梳理相关流程入手。在此过程中,企业应当对采购业务管理现状进行全面分析与评价,既要对照现有采购管理制度,检查相关管理要求是否落实到位,又要审视相关管理流程是否科学合理、是否能够较好地保证物资和劳务供应顺畅、物资采购是否能够与生产和销售等供应链其他环节紧密衔接。在此基础上,要着力健全各项采购业务管理制度,落实责任制,不断提高制度执行力,确保物资和劳务采购按质按量按时、经济高效地满足生产经营的需求。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本文的研究思路是在符合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制造企业必须做到全面,真实,有效。对企业进行采购业务内部控制,以保证采购付款业务的循环有效的运行,通过对采购业务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找出企业采购业务内部控制的不足,在请购、采购、验收与保管、审核、退货、付款结算等环节进一步加强对采购业务的内部控制,为企业节省成本、增加利润以及杜绝在从采购业务环节出来的贪污舞弊行为。

本文主要内容包括四大部分:绪论,采购业务以及内部控制制度的概述,采购业务流程和采购业务内控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对策。其中第一部分: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部分又分为:采购业务、控制论和内部控制、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对企业的影响。第三部分为:我国制造企业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为: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对策。

本文运用的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定性分析法。

二、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制度对制造企业影响的理论基础

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制度属于内部控制制度系统的一部分,合理有效的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制度也有利于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又能为企业带来效益。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来加以讨论为什么要对制造企业的采购业务环节进行内部控制。

(一)采购业务的基本概念

采购业务,采购业务是指企业购买物资或接受劳务以及支付款项等相关活动。由此可见,采购业务进行的基本对象是物资和劳务以及支付款项,物资又主要包括企业的原材料、商品、工程物资、固定资产等。采购是企业生产经营的起点,既是企业“实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与“资金流”密切关联。

(二)控制论和内部控制

控制就是为了改善某个或某些受控对象的功能或发展,需要获得并且使用信息,以这种信息为基础而选出的、于该对象上的作用。控制论系统的主要特点有:一个预定的稳定状态或平衡状态;系统具有一种专门设计用来校正行动的装置;从外部环境到系统内部有一种信息的传递。

内部控制,就是依据业务特点和企业特点,一个单位或者企业的各级管理层,为了保护其经济资源的安全、完整,确保经济和会计信息的正确可靠,协调经济行为,控制经济活动,利用单位或企业的内部分工而产生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形成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程序,并予以系统化,规范化,使之成为一个严密的、较为完整的体系。

本人认为,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制度就是用来规范企业和个人在采购业务中的职责,用来约束那些想在采购环节为自己谋取利益的“钻空子小人”。企业采购的物资和商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因而企业应建立采购业务的授权制度和审核批准制度,对存货进行集中采购,实行物归一口原则,建立健全采购业务的内部控制,加强采购业务的管理。

(三)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制度对制造企业的作用分析

1.利于完善内部牵制制度,加强对采购业务的监督与管理

采购业务由于职责分工不明确,不相容职务往往不容易相分离,使得材料的采购通常会出现偏袒和承诺的违规行为,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和回扣。通过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制度的规范作用可以有效地减少这一现象,有效地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

2.有利于规范公司采购管理,减少违法违纪行为

采购是制造企业日常生产的最基本业务,其业务是乏味的,但内容环节相对复杂,更容易滋长违法行为,如齐齐哈尔二药业有限公司的假亮菌甲素注射液事件,工厂采购经理和主管人员违反物资采购和药品生产质量规范管理条例和有关规章制度,严重违规操作,导致重大事故的发生,严重损害消费者和企业的利益。这些例子都严重暴露企业采购业务内控制度的问题。而合理有效的采购业务内控制度能够规范公司采购管理,有效地减少违法违纪行为。

3.提高采购质量,降低采购成本

在采购过程中的采购质量直接关系到以后产品的质量,采购成本直接关系到产的生产成本,所以通过采购业务内控制度可以规范采购员的行为,避免其在采购过程中为了从中获利而选择一些质量低劣的材料,同时也加强了对材料验收和审核环节的规范,保证了采购质量。另外,构建完善的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制度,就是从设计采购流程、加强供应商管理、确定科学合理的采购价格、采购数量与批量等各个方面进行规范有效的实施管理,降低物资采购成本,提高公司经济效益。

但是在采购业务内部控制中也存在不足,以待完善,我们先来了解企业采购业务流程中的现状和不足,才能够从根本上改善和加强内部控制制度。

三、制造企业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分析

采购业务流程主要包括编制需求计划和采购计划、请购、选择供应商、确定采购价格、订立框架协议或采购合同、管理供应过程、验收、退货、付款、会计控制等环节,每个环节中都有可能存在漏洞和让人投机取巧的间隙。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企业整体运作环境的不断变化,新的采购业务内部控制问题必然产生,并可能导致企业采购业务原有的内部控制方法失去效力。因此,在这新的环境下产生的内部控制问题就显得更为重要。

(一)企业采购业务存在的问题

1.管理组织体系设置不合理
  很多企业的采购业务没有很好的集中,经常由几个部门进行,多头采购及重复采购现象严重。必然会增加采购成本。同时,不同的采购部门、采购流程及采购凭证很容易出现信息传递的时滞和失真,以及采购的失控并造成库存积压的现象。

2.企业采购业务内部相互监督不够
  大多数生产企业都设立了采购部门,主管采购业务并负责掌握供应商及供货信息等资料。采购部门依据采购计划进行询价,从而确定采购计划及候选供应商名单并提交给上级主管部门审批,申请付款。实质上,上级主管部门、财务部门、质量检验仅限于对已发生的采购业务进行质量、数量、规格及价格等方面的一致性复核,而对采购前期工作如物料供应的市场调研、供应商的选择、供货谈判及订立合同等工作缺乏监督。

3.预算和价格控制不严格

企业的采购计划都是依据销售计划及生产计划编制的,由于市场瞬息万变,销售计划的经常变动,会引起采购计划的变动也相对频繁。如果在采购业务具体操作时,采购部门与销售部门、生产部门及其他部门缺乏沟通,则必然导致企业虽然编制了采购预算和采购计划,却流于形式。

同时,很多企业也忽视了对采购价格的控制,或者有控制也是弱控制,只见制度不见实际操作之中。借口不外乎是市场变化太快,价格瞬息万变,而企业又急需要用相关原材料,采购人员不得不接受市场提供的价格,所以采购成本比较高。

4内部牵制,权限控制及数据管理不严密

自动高效的计算机网络应用,使操作人员的数量大大减少,采购业务中各种审批核算手续完全由计算机统一执行,如今,各类电脑软件的操作人员权限分工是靠口令授权来完成的,而口令存放在计算机系统内,不像手工环境下代表授权的印章锁在箱子里或带在身上那样保险,因此一旦被人破解或窃取便会带来极大的隐患。数据管理的缺陷通常存在以下三方面的数据操作问题:(1)数据输入不规范,同一部门不同的成员有不同的数据输入格式,造成数据不一致;(2)数据操作权限混乱,数据来源过多,同一业务在不同部门的赋值不同;(3)企业本身一些业务不规范,没有及时形成业务数据,导致在系统中的数据不完整。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内部控制制度本身的局限性

任何完美的内部控制系统,都会因设计人经验和知识水平的限制而带有缺陷。无论多么完备的采购制度,其运作过程总是由人具体操作的。对于采购业务内部控制的本身的理解也是因人而异的,不同的人员对其的理解也不一样。内部控制可能因经营环境、业务性质的改变而削弱或失效,对不正常的或未能预料到的业务失去控制能力。企业处在经常变化的环境之中,为便于生存和保持竞争能力,势必要经常调整经营策略,或增设分支机构,或增加新的生产线,这就导致原有的控制制度对新增的业务内容失去控制作用。另外,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与普遍应用,也会给企业内部控制系统提出新的问题与挑战。

2.企业尚未建立一个很好的集中管理队伍

对于有多个子公司的集团公司来说,集团公司没有建立一个集中采购管理队伍将众多子公司采购方的采购计划进行集中,整合形成一个统一的采购计划。子公司各自进行采购,验收,使用。这样,必然出现采购价格、质量验收标准不一,材料领用管理控制不全的问题。这不仅使得企业的资源得不到最优配置,还会出现信息的隔断及许多需要协调的事务。

3.企业采购业务信息不对称

大多数生产企业负责采购计划审批的上一级主管往往没有掌握足够的物料供求信息,只能在采购部门提供的资料上进行选择。有的企业虽然要求对多家物料供应商的条件进行比较,但由于从市场上挑选供应商及提供相应采购信息的控制权由采购部门自身拥有,所以无法保证良好的自我监督。由此造成物料采购监督者与物料采购实施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很难保证物料采购人员公平、客观地开展采购业务,从而致使材料成本失控。

4.相关业务人员缺乏一定的专业素质

因为自身业务专业素质问题,使得业务人员在采购物资时可能存在缺乏询价技巧和沟通技巧等问题,不能获取供应商的底价;另外还不能熟练的、直接快捷的辨别材料质量的好坏优劣;不了解相应的财经法规和法律法规,使得业务人员因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可能遭受国家司法机关的处罚和遭受一定的要由公司承担的经济损失;相关业务人员在采购过程中利用私权徇私舞弊,偷工减料,收取回扣,使企业集体财产神不知鬼不觉的流入私人的口袋。

采购业务人员的具体职责:

5.缺乏对供应商的了解和管理。

没有对供应商的具体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对供应商的资料、信誉不够了解,会造成在材料采购时材料质量的不合格或者缺斤少两等问题;交货期限没有保障,不能及时安排生产或不能及时交货给客户,既增加了经济成本又增加了时间成本。

缺乏系统完善的供应商管理制度。在平时没有建立供应商档案,只有在进行物资采购时才会想起加强对供应商的关注,必然会造成盲目的选择,不能保障以最低采购价格、最优条件完成采购。采购方因为无法及时了解供应商的情况,只能通过增加存货来避免不确定事件的发生后能及时有效的应对,从而造成采购、库存成本的大大增加。

没有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由于采购方与供应商没有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而是一种短期合作关系,这种供应关系往往是临时性的,没有信任感的,双方缺乏有效的合作与协调,也没有相互的安全感。因此,供应商很少能为采购方做出过多让步,往往是竞争者的身份多于合作者的身份。

6.采购业务验收不规范

采购业务验收时不规范,付款审核不严,可能会导致采购的物资、资金有一定的损失或企业的信用受损。

采购合同与采购成本方面存在的风险问题:

采购合同存在的风险问题:签订虚假的合同套取现金,使得企业财务受损。由于采购流程和审批环节存在的缺陷和漏洞,导致相关业务人员运用职务之便与合同的对方签订虚假合同以谋取公司的财产,然后虚报给公司套取公司的资金,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价格虚高,合同条款表述不清。有些合同表述不够清晰,或者关键的地方表述有歧义,使得合同双方理解不同,却并没有及时提出解决,使得合同双方在出现问题时找不到表述清楚且合理的依据,造成合约纠纷,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合同条款说明和执行不严,未能有效的追究违约责任。合同中没有具体规定相关问题产生时双方该负责的相应责任,比如出现材料质量不合格、规格不够,或材料缺斤少两双方该怎样明确承担责任。

合同行为不当。一些供应商可能会采取一些不正当手段以获取自身利益,如对采购人员行贿,套取公司采购标底,给予蝇头小利以获取更大的利润,以某些好处为诱饵公开兜售假冒伪劣产品等,以此损害公司经济利益;采购成本方面存在的风险:采购的前期费用偏高,采购的前期工作包括:社会市场调查、质量审核、信用评估、供需洽谈、派出人员现场调查。这些如果控制不好就会导致信息虚假给采购业务带来损失,而且差旅费过高增加成本。

采购的价格对企业不利。采购价格是企业采购成本的主要部分,它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成本,进而影响产品的销售成本。采购成本过高会使产品的销售价格也得相对上升,这样导致公司在社会的价格竞争力下降,也导致企业的销售利润下降。

采购的数量批量不合理。采购的数量批量会影响企业物资采购的价格,影响物资采购的成本、资金占用成本、缺货成本,采购数量大的时候供应商给的折扣就低。所以合理的、必要的采购数量和批量会使企业获得价格优惠,同时还可以降低采购时所需要的运输费。不合理的、没有计划乱采购的采购数量和批量不仅会使企业的流动资金减少,资源浪费,还会增加成本,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采购原料的质量特性不符合要求。不同的产品所要求的材料的质量不同,如果没根据产品的具体要求而胡乱购进的物资不仅会浪费企业资金资源,还会严重影响生产进度和产成品的质量。

、针对问题采购的思考和对策

采购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尽管不能做到百分百完美无缺,但只要从业务流程等方面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同时结合企业实施控制制度的成本承受能力,将采购过程尽量做到公正、透明、有章可循,采购业务便能处于良性循环之中。由于采购业务的环节可分为:请购、审批、购买、验收、付款、采购后评估几个环节,采购成本控制的效果取决于采购业务环节的控制有效性。

(一) 请购

企业应当依据购买物资或接受劳务的类型,确定好归口请购部门,由其对需求部门提出的采购需求进行审核,并进行归类汇总,统筹安排企业的采购计划,规避同种物资的多头采购,实现采购成本的最优化。请购环节应采取的主要控制手段有:

1,实行集中采购。

现代企业向规模化、大型化和集团化发展迈进,对于母子公司和企业内部不同需求部门的采购需求通过归类汇总,实行集中采购,能有效提高采购业务效率,通过量的集中来降低采购成本堵塞管理漏洞。

2,建立预算管理制度

对于生产直接耗用的材料,可根据企业生产预算,分类汇总各类产品耗用材料的品种和数量来安排采购。对于生产用设备可按投资预算来确定采购的品种和数量。从而避免超量采购或采购不足给企业所带来的库存积压或停产待料损失。对于预算外采购,应由预算管理部门按程序调整预算或是按采购审批制度另外审批。目的是不能让任何一笔采购业务游离于管控之外。

()审批和购买

审批和购买决定了物资采购的直接成本,与企业效益目标的实现密不可分。该环节可能出现的漏洞也最多、最复杂,也是整个采购业务控制中的重中之重, 此环节应采取的重要控制手段有:

1,建立供应商准入制度

通过建立供应商准入制度,并结合ISO 质量认证体系要求,对供应商供货条件及其资信、经营状况等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选择备选供应商, 守好入口关,避免不合格供应商的进入给企业带来损失风险。

2,实行招投标采购和比价采购

企业的大宗采购应当采用招投标采购方式,一般物资或劳务等的采购可以采用比价采购的方式。通过网络等方式公开大宗采购目录,并通知行业内排名靠前的三家以上的供应商及所有有意来投标的供应商来参与投标,通过充分竞争来决定优胜者,保证企业大宗采购到的物资质优价廉。比价采购一般采取向备选供应商询价的方式,要求选择最少三家以上的供应商参与竞争,保证竞争的充分性。该项控制重点是要做到程序规范,保证过程记录的完整和可核查。

3,建立价格审批领导小组

这个小组可由采购、企管、使用、财务等部门领导组成,根据供应商提交的投标书或采购员收集的比价资料,由价格领导小组作出供应商选择的最后裁决,由采购员负责执行,实现采购决策和执行工作的分离,杜绝个别人的操纵和暗箱操作。是人情关系较重的社会,采购业务很难不受到人情关系的干扰。作为公司内单个的采购环节关系人,往往难于独自应付人情压力。这就要求企业建立告知和回避制度, 该制度应要求采购员、审批人、验收人、检验员等采购关系人,若与供应商存在亲戚、同学及其他影响采购公正的关系,一律应告知公司,并在相关业务中实行回避,应告知和回避而未告知及回避的,执行经济、行政等处罚。这一方面从公司层面以制度方式断绝某些人的不当想法,另一方面对采购关系人也是一种保护,从而保证采购的公平公正性。

4,实行采购廉政制度。

由于采购环节潜规则不断涌现,为了规避采购关系人收受贿赂,防止供应商行赂采购员或是审批人, 企业可实行采购廉政制度。通过与公司采购环节员工签署廉政协议,约束其可能出现的不当想法和行为。通过与供应商签署正式廉政协议、明确禁止供应商赠送个人礼品、行赂或其他不正当方式,并确定违反规定应承担的公司赔偿责任,打击采购中的不法行为。

(三)验收、付款和采购后评估

验收、付款、采购后评估是物资采购回公司后的后续程序,该环节直接验证前面环节的成果和对前面环节不足的修正,因此验收、付款、采购后评估环节的控制也不容忽视。此环节可采取的控制手段有:

1,建立合同跟踪制度。

经招标和比价后签订的合同,是否得到不折不扣的执行仍然存在风险。因此,企业应建立合同跟踪制度。对照招标文件、比价单、合同、发票和入库单, 核对到货数量、价格、规格型号等是否彼此相符,保证前期控制措施的落实。

2,建立退货管理制度。

该制度应对退货条件、退货手续、货物出库、退货货款回收等作出明确规定,并在与供应商的合同中明确退货事宜,以便及时收回退货款。涉及符合索赔条件的退货,应在索赔期内及时办理索赔。退货管理制度是建立在严格的验收基础之上,是对不合格品给企业造成损失的补救和补偿。

3,实行定期对账和货款签收制度。

企业财务部门应与采购员、供应商定期进行对账,保证账账相符,避免多付货款给企业造成资金压力或经济损失,并对招标和比价采购结果进行跟踪。同时,应实行货款签收制度,由于电汇付款方式是直接汇入供应商银行账户,因此不需供应商签收。但银行承兑汇票、现金、银行汇票等因其良好的流动性和可转让,为了避免采购员、供应商业务员挪用或占用货款,货款支付的同时或是规定期间内应要求供应商出具盖财务专用章的收款收据,证明款项支付无误。

4,建立群众监督和审计监督相结合的制度。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一名言在采购业务监督中同样适用,根据群众提供的线索,并结合公司内部审计监督,对收集到的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和核实, 奖励经核实的线索提供人,提高群众监督的积极性,进而更有效地监督整个采购业务流程。

5,建立供应商等级管理制度。

每年定期根据供应商供货质量、价格、供货及时性、供货条件、供货准确性等指标,对供应商进行综合评分,剔除掉诸如价格优惠但交货无保障等不合格供应商,对优质供应商可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实现互惠双赢。

结论

采购是企业主要业务活动的一部分,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市场经济到目前为止还不是很完善,所以采购业务相应的也有许多弊端,存在很多问题,需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采取种种措施去克服并完善,这就需要企业健全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制度。首先,在采购业务中不相容职务一定要做到相分离,防止暗箱操作、徇私舞弊等现象发生,将责任明确到人;建立采购监督制度和自我评价制度,对采购请购、采购、验收与保管、审核、退货以及付款等各个环节进行常规、持续的监督检查;通过专项监督对某些异动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监督检查,查找原因,以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并及时进行整改;并且定期对采购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以防范风险发生。

同时要求企业管理层及员工提高自身的内部控制的意识,全员参与内部控制,提高自身的素质,严格要求自己,形成积极阳光的企业采购内部控制文化。

对于许多国有企业来说,按照业务职能进行各主管经理的分工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模式,比如,生产物资的采购、仓储、质检、生产属于生产经理负责;包装物的采购、仓储、质检、运输、营销属于销售经理负责;财务经理和人事经理则不管销售、生产方面的事。这种模式虽可便于企业进行生产、销售等方面的协调,但是这种模式在目前情况下可能在内控方面出现极大缺陷。我们认为,对于采购的内部控制还应该明确采购的不同环节应由不同部门执行,这些部门向不同的经理负责,以形成不同部门和经理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牵制,减少采购过程中通常所存在的猫腻

总之,采购业务控制作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企业效益的好坏,因此企业必须建立起有效可行的控制制度,实现采购成本的最优化。由于采购业务会随着社会和企业发展而不断变化,因此采购业务控制方法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也需要根据企业发展阶段适时调整、与时俱进。本人认为,一切制度都是人制定的,也是用来约束自己和别人的、能有效实行的,事在人为,企业董事会或者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态度决定了内部控制实施的效果,上行下效,促进企业经济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安明.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研究.财会杂志

[2]何艳坤.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第2

[3]张希超.浅谈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制度设计[M].中国科技信息,2005,(20)

[4]张文贤、孙琳.内部控制会计制度设计.上海:立信出版社.2004,5

[5]林阁.材料采购内部控制缺失风险与应对.大海事大学学报.2008.

[6]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编.企业内部控制规范2010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7] 蒋素英.浅谈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制度设计. 经济师.2009年第1

[8] 江新庭.对中小企业采购过程中内部控制的探讨[J].商业会计,2010.(6)

[9]财政部会计.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6
[10] 毛文.加强物资采购过程中的内部控制[J].冶金财会.20042):30.
[11] 魏巍:浅析完善企业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制度[J].渔业经济研究,20066.
[12]辛茂荀.内部会计控制实务[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4

[13]《财会研究》杂志,2008年第一期

[14] 郭素娟:建立企业采购内部控制制度的构想[J].山东审计,20031.

[15]企业物资管理与物资成本控制实务手册[M].哈尔滨:哈尔滨地图出版社,2004(1)

[16] 新编公司必备管理制度[M].北京: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5).

[17] 李媛:加强物资采购内控审计提高企业经济效益[J].工业审计与会计,20065.

[18] 林阁.材料采购内部控制制度缺失风险与应对.大海事大学学报.2008.

[19] 郭春博.采购业务内部控制探讨[J].河北企业,20066

[20] 张希超.浅谈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制度设计[J].中国科技信息,200520

[21] ] 甘华鸣,解新艳.哈佛商学院MBA课程《采购》[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48

[22]李玉周、杨斌.内部财务控制及风险防范.西南财经大学.2000,6.

制造企业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制度问题探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