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和工业软件发展白皮书版

发布时间:2020-05-11 13:35:35

智能制造和工业软件发展白皮书

(2015版)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智库

二○一五年四月


本文作者: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智库 安琳研究员

转载引用需注明“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智库”

前 言

2014年,智能制造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多个国家先后部署了相应的制造业发展战略。工业软件作为智能制造的核心支撑,延续了自2012年以来的高速增长态势,但由于受到全球经济发展形势持续低迷,企业投资能力受限的影响,市场规模增速有所放缓。在此背景下,多数企业视当前阶段为宝贵的“战略调整窗口期”,面向下一代智能制造的发展要求,纷纷加快了企业的战略定位、业务、产品和技术的优化调整,产业发展呈现出“蓄力凝神”的突出特征,产业创新活跃,投融资动作积极。工业软件当前的发展情况,可视为未来智能制造发展的风向标。工业软件产业的调整,体现了全产业对未来智能制造发展趋势的预判。

在此形势下,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编写了《智能制造和工业软件发展白皮书(2015版)》,全面梳理2014年全球和我国智能制造和工业软件的发展情况,从创新进展、应用推广、企业发展、投融资、政策环境等维度总结工业软件的发展特点,分析我国工业软件发展面临的问题,展望2015年智能制造和工业软件发展态势,并分别对政府、用户企业、工业软件企业和行业协会提出发展对策建议。


一、全球智能制造发展状况

(一)智能制造与智能制造系统

工信部印发的《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中对智能制造给出了明确定义,指出“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贯穿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各个环节,具有信息深度自感知、智慧优化自决策、精准控制自执行等功能的先进制造过程、系统与模式的总称。具有以智能工厂为载体,以关键制造环节智能化为核心,以端到端数据流为基础、以网络互联为支撑等特征,可有效缩短产品研制周期、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降低资源能源消耗。”上述定义明确了智能制造的概念包含“过程、系统、模式”三个层次,以“信息深度自感知、智慧优化自决策、精准控制自执行”为功能特征,通过网络互联打通端到端数据流,从关键制造环节和工厂两个层面实现智能化,从而在绿色发展的基础上,从速度、质量、成本三个方面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由于这种制造模式突出了知识在制造活动中的价值地位,而知识经济又是继工业经济后的主体经济形式,所以智能制造就成为影响未来经济发展过程的制造业的重要生产模式。

智能制造是人工智能在制造领域的具体应用,其发展是制造业发展需求和人工智能技术共同推动的结果。

从制造业发展需求的角度看,现代工业产品的性能大幅提升,功能越发多样,结构更加复杂精细,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其背后所需要的设计和工艺的工作量猛增,造成企业生产线和生产设备内部的信息流量增加,制造过程和管理工作的信息量暴涨,这种情况下,制造系统由原先的能量驱动型加速转变为信息驱动型,提高制造系统对于爆炸性增长的制造信息处理的能力、效率及规模成为了制造业技术发展的首要需求,制造系统必须具备一定的智能性,才能应对大量复杂的信息工作。

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角度看,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计算机技术以及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模拟人类神经网络的算法技术的发展,促使人工智能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已经在模式识别、自动工程、知识工程等领域获得了实际的应用,这为其在工业制造领域与传统技术的融合,奠定了发展的基础。

智能制造系统(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System,IMS)是一种由智能机器和人类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系统。智能制造系统是智能技术集成应用的环境,也是智能制造模式展现的载体,核心是大规模信息处理、识别、分析、决策等工业软件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二)全球智能制造发展情况

智能制造代表着未来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已受到广泛重视,多国政府均将此列入国家发展计划,大力推动实施。不过目前总体处于概念和实验阶段。

1.美国将智能制造作为战略重点

早在1992年,美国实施新技术政策大力支持关键重大技术(Critical Technology)的发展,其中包括信息技术和新的制造工艺,智能制造技术已包含在其中。美国政府希望借此改造传统工业并启动新产业。2012年,美国国家科技委员会发布《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奥巴马总统随后提出创建“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NNMI)”,再次将智能制造作为战略重点提出,以帮助消除本土研发活动和制造技术创新发展之间的割裂,重振美国制造业竞争力。

2.日本大力发展工业机器人

日本早在1989年就已提出发展智能制造系统,并在1990年4月倡导发起了“智能制造系统IMS”国际合作研究计划,计划投资10亿美元,对100个项目实施前期科研计划,包括公司集成和全球制造、制造知识体系、分布智能系统控制、快速产品实现的分布智能系统技术等。当时包括美国、欧洲共同体(后解散成立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等都发达国家加入了该项计划。受益于此项计划的推进,日本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普及工业机器人,目前已在第三、四代工业机器人领域取得了世界领先的地位,希望借助在该产业的高投入以解决劳动力紧缺问题,降低劳动成本并支持未来的工业智能化。

3.欧盟多国部署智能制造相关发展战略

欧盟的ESPRIT项目一直大力资助有市场潜力的信息技术,1994年在此基础上又启动了新的研发项目,选择了39项核心技术,其中三项(信息技术、分子生物学和先进制造技术)中涉及智能制造。2012年,德国政府提出高科技战略计划“工业4.0”,计划投资2亿欧元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建立具有适应性、资源效率及人因工程学的智慧工厂,在商业流程及价值流程中整合客户及商业伙伴。

(三)我国智能制造发展情况

我国对智能制造相关技术的研究,起步与国际基本同步,80年代末即将“智能模拟”列入国家科技发展规划的主要课题,并在专家系统、模式识别、机器人、汉语机器理解方面取得了一批成果。但是产业化进程一直比较滞后,与工业制造业发展的结合不太紧密。“十二五”中期以来,随着国家把智能制造作为进一步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切入点,围绕智能装备、工业软件等发展重点,面向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推出了一系列的战略部署,智能制造成为未来十年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方向。

(四)工业软件是智能制造发展的风向标

智能制造的发展以企业的自动化和信息化发展为基础。自动化主要实现生产过程的数字化控制,离不开各类过程控制类软件的深度应用;信息化主要实现企业研发、制造、销售、服务等环节和流程的数字化,打通企业内部的数据流,以研发设计类、生产调度类、经营管理类、市场营销分析类软件的深度应用为特征。因此,涵盖上述软件类别的工业软件是智能制造发展的基础和核心支撑,可视为智能制造发展的灵魂和风向标。


二、全球工业软件发展状况

国际上以Gartner等公司为代表的主要市场研究机构,更多采用“企业级软件”这一概念,代指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类应用软件,包括经营管理软件、生产管理软件、研发管理及工具软件、办公工具及协同软件等。

(一)市场规模

根据Gartner的市场调查报告,2014年全球企业级软件市场规模为3175亿美元,同比增长5.5%,基本维持了自2012年以来的高速增长态势,但增长速度远不及预期。2014年初,Gartner曾预测全年企业级软件市场规模可达到3200亿美元,实现同比增长6.8%。

表1 2012-2014年全球企业级软件市场规模(单位:亿美元)

2012

2013

2014

市场规模(亿美元)

2850

3000

3175

同比上一年增长

6.3%

5.2%

5.8%

数据来源:Gartner,2015.1

图1 2012-2014年全球企业级软件市场规模(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Gartner,2015.1

(二)市场结构

2014年,企业级软件市场主要围绕两条主线发展:一是数据的生命周期,即数据的存储、安全和分析;二是产品的生命周期,即设计、生产和销售。反映到市场结构方面,数据生命周期主线上,市场规模占比较大的是存储管理软件和企业安全软件,以商务智能和绩效分析为代表的数据分析软件的规模相对较小,但增速很快;在产品生命周期主线上,市场规模占比较大的是工业设计、仿真、ERP、CRM软件等,生产调度和过程控制软件的市场规模占比较小,但增长较快。

(三)主要特点

1.市场规模保持增长但增速放缓

企业级软件是企业IT支出的重要部分,其市场规模变化反映了企业IT投资的意愿和力度,与企业对全球经济发展形势及其业务发展的预期呈现显著相关性。2014年,全球企业级软件市场规模基本维持了自2012年以来的高速增长态势,表示出企业为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仍然把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视为提升其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但从增速看,近三年来呈现出较大波动,2014年同比增长虽然高于去年同期,但增幅仍不达市场此前的预期,表现出企业的投资能力以及对未来经济发展的走势预期不如此前乐观。

2.数据驱动业务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

2014年,企业级软件市场的增长主要受安全、存储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软件及服务的推动,尤其是客户关系管理和供应链管理软件及服务的销售增长较快。同时,与大数据有关的信息采集、管理和分析产品市场开始升温,例如企业内容管理、企业数据采集工具、数据质量改善和集成工具、数据分析工具等软件的销售额稳步增长。这些产品的市场规模目前在产业结构中占比不高,但是在企业客户群体中已得到广泛的关注。这显示出“数据驱动业务发展”的理念逐渐被大部分企业接受和重视,将其视为降低成本、开拓市场、促进销售等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3.工业云服务市场迅速升温

在云计算技术飞速发展的推动之下,越来越多的企业级软件厂商推出在公有云平台上部署的SaaS服务,这些服务逐渐集成,形成面向具体行业的工业云服务平台。物联网的发展催生了一种面向工业领域的新型云服务——泛在传感信息的数据集成和分析,以GE为代表的工业技术和服务企业实现跨界发展,开拓出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新型工业云服务模式。


三、我国工业软件发展状况

(一)市场规模

据初步测算,2014年我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约为1000亿元,比2013年增长16.9%,增速比上年回落0.6个百分点。2013年初,多家研究机构预测中国工业软件市场将保持约19%的复合增长率直到2015,从2014年数据情况看远不及预期。

2 2012-2014年中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单位:亿元)

2012

2013

2014

市场规模

723

855

1000

同比上一年增长

17.3%

17.5%

16.9%

数据来源:赛迪智库整理,2015.3

2 2012-2014年中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赛迪库整理,2015.3

(二)市场结构

2014年,我国工业软件市场仍以业务管理和市场营销分析类软件为主体。与上一年相比,生产调度和过程控制软件市场规模出现明显扩大,同比增长超过50%,增长主要来自轨道交通、能源、电力等重点行业的应用发展。

(三)主要特点

1.市场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重点行业带动

2014年,我国工业发展进入转型升级的阵痛期,工业企业平均利润增长同比下滑,拖累企业的总体IT支出增长停滞。但随着国家加大对两化深度融合的推进力度,轨道交通、航空航天、能源电力、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对工业软件市场规模的增长形成了有力带动。

2.业务管理和市场分析类SaaS产品市场快速增长

经济形势低迷以及电子商务的兴起催生了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市场营销能力的需求,同时云服务交付灵活、按需付费的优势降低了企业的一次性支付压力,得到更多企业的青睐。2014年,用友、金蝶等业务管理和市场分析类软件厂商纷纷加快了向云计算转型的速度,而传统的信息系统集成厂商的业务遭遇显著冲击。

3.生产调度和过程控制软件市场快速升温

2014年,国家做出以智能制造为切入点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重要部署,陆续出台了多项措施,促进工业和制造企业在生产过程应用软件和信息技术,改善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受此利好带动,生产调度和过程控制软件市场的规模和关注度均迅速提升。


四、创新进展

(一)技术与产品创新

1.公有云成为企业应用软件的主要载体

2014年,企业逐渐对建设私有云的技术和成本开销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开始愿意花费精力把自己的业务根据安全敏感性做剥离,除了把敏感数据相关的业务保持私有之外,其他IT需求转向使用公有云。用户的这一重大态度转变,促使大量软件厂商必须认真考虑从传统架构转向适合在公有云部署,便于移动化访问的架构。大量的集成商、应用开发商的业务因此遭受了明显的冲击,销售模式和业务单价也大幅度改变,引发了2014年企业应用软件市场最大的浪潮——面向共有云计算的转型。

2.容器技术提高了市场竞争水平和产品迭代速度

2014年下半年,容器架构技术借助开源项目Docker卷土重来,引起广泛关注,这种轻量级的封装方式允许把单个应用进行打包,实现在不同云平台之间的通用部署,给云服务的开发过程带来根本性变革,重塑了企业软件的开发流程,大幅度降低了开发云服务的工作量。随着越来越多的公有云平台支持并推出容器服务,云应用创新的门槛进一步降低,更多具有行业应用知识优势的传统公司,开始通过开发面向本行业的云解决方案而成为工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供应商,促进了市场的竞争和产品的迭代。

3.物联网深入发展催生新的工业云服务

2014年4月,AT&T、思科、通用电气(GE)、IBM和英特尔发起成立工业互联网联盟。截至2014年底,已有超过120家企业加入。GE所发明的工业互联网概念,是物联网的一种应用形式,通过在云端集合、处理、分析来自分布式传感器网络的各种数据,可以优化设备的运行和维护,从而提升企业资产管理的绩效。2014年底,GE宣布将其自用的资产绩效管理服务平台Predix开放,允许其他企业基于Predix平台标准,自行构建定制化的资产管理服务,开创了新的工业云服务领域。

4.云协同功能成为企业级软件的标准配置

企业级云协同有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单用户多设备之间的协同,主要需求来自于自带设备办公(BYOD)的发展。苹果公司的操作系统OS X Yosemite和iOS 8配合已经可以实现文档文件在多台设备上的自动同步,微软、谷歌、三星也正在为各自的设备生态系统制定类似的产品计划。另一个层面是企业应用在多个云平台之间的协同,主要需求来自于企业在业务安全性方面的考虑。已经有一些初创公司推出了可供企业在多个云上管理、部署、优化IT资源的解决方案。

5.企业级安全创新发展进入新阶段

公有云、多云、多设备,应用环境和信息交互方式的复杂和多样正带给企业级安全前所未有的挑战。企业需要全新的安全策略、产品和服务,使用更加复杂的安全规则,不仅要做好安全防护和权限管理,还需要准备好应对攻击发生后的应急和恢复措施。要完整覆盖上述需求,需要信息服务全产业链环节都加强安全设计。国际领先的云计算企业和安全厂商已经开始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应对日益严峻的挑战。

6.人工智能技术在众多行业获得实际应用

机器学习算法给人工智能的发展带来重大突破,为工业软件打开了全新的业务领域,已在银行系统、医疗系统、生命科学领域、媒体与娱乐行业、能源行业、零售行业等获得了实际应用,也有众多电子消费品公司把机器视觉、机器学习等认知技术以嵌入式的形式部署在各自的产品上,比如机器人吸尘器,智能家居产品等。在上述这些应用中,人工智能所带来的潜在商业收益远远超过了传统的业务信息化和自动化所带来的收益。

(二)发展模式创新

1.开源发展成为重要的技术研发模式

随着习惯开源文化,并大量使用开源软件构建业务的互联网公司在整个软件产业中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其“开源+自研”相结合的技术研发模式,逐渐被越来越多的软件企业认识和接受,开源社区已经成为工业软件企业创新最重要的资源池之一。软件研发人员会在开源社区中跟踪并试验新技术,提供反馈,最终将其应用于产品设计之中。开源社区还同时扮演了生态系统孕育平台的角色,热门项目能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开发者,快速形成生态系统。

2.平台化和众包研发成为首选的产品发展模式

2014年,企业的互联网化进一步深入发展,企业用户不仅是软件产品的购买者,还是产品构成的参与者、产品需求的设计者。为应对这种变化,越来越多的软件厂商利用已有的用户群基础,借鉴互联网公司“用户为先”、“快速迭代”的产品发展思路,将软件产品向模块化、平台化发展,推出简单易用的开发工具,上线支持社区和讨论社区,邀请用户并聚集第三方开发者共同参与产品定制和二次开发,通过众包研发加快产品迭代和发展。

3.订阅式SaaS成为企业管理软件主流商业模式

2014年,微软推出跨平台的Office 365订阅服务,并在移动端免费,全面启动向SaaS服务的商业模式转变的进程。甲骨文和SAP的经营年报也显示出各自SaaS业务的收入在2014年实现了高速的增长。企业管理相关软件全面走向SaaS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其按需付费的商业模式赋予用户极大的选择权和自由。软件企业为增强用户黏性,在不断提升服务体验的同时,也在努力增强各自产品体系之间的协同性和互动性,通过整合和集成为用户创造更大的价值。

4.技术增值服务成为研发和过程控制软件新兴商业模式

研发设计、生产调度和过程控制软件的突出特征之一,在于软件本身的价值体现与应用场景的结合特别紧密,软件在企业中实现应用,往往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深度磨合,所以替换成本相对较高。这使得此类软件面对云计算带来的商业模式变革时,所受冲击较小。但是,软件向服务化发展是大势所趋,随着厂商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工业设计和仿真软件厂商,开始提供基于自己产品的技术咨询服务,承担具体的工业设计或工程咨询项目,提供过程控制解决方案的厂商,也逐渐向提供数字工厂一体化咨询和解决方案的服务商角色转变。软件厂商希望通过此类技术增值服务为用户创造更多价值。


五、应用推广

(一)重点应用

1.市场营销管理等SaaS云服务

SaaS通过网络提供软件服务,以成本低、部署迅速、定价灵活及满足移动办公而颇受企业欢迎。在SaaS模式下,用户不再像传统模式那样花费大量金钱用于硬件、软件、人员,而只需支出一定的租赁服务费用,通过互联网享受到相应的硬件、软件和维护服务,被认为是移动互联时代最具效益的软件应用营运模式。

SaaS模式在内全球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与Salesforce的成功有很大关系。Salesforce率先使用SaaS模式提供CRM(客户关系管理)服务,打破了原有竞争格局,短短几年在市场方面收获颇丰,随后通过开放API走平台化发展的道路,使得用户黏性进一步增强。Salesforce的成功吸引了众多的模仿者,也给其他行业领域的软件发展带来了启发——像客户关系管理这样通用性较强,功能特征较容易模块化的软件应用,都可以借助SaaS模式按需付费、快速定制、网络交付的特点实现快速推广。2014年,除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办公软件和协同等通用服务全面走向云端之外,在垂直行业中通用性较强的云服务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比如酒店管理、旅游服务管理、物流系统调度、专用设备监控和管理等。

2.基于混合云的ERP

定制化是ERP系统最突出的特征,高度定制化的ERP系统帮助企业整合商业应用和流程,实现了巨大的商业价值。经过多年的发展,企业中部署的的ERP系统已经实现了企业需求的高度集成,通常已经十分庞大。面对云计算时代,企业陷入两难境地:一方面是企业在深度定制的ERP系统上已经沉淀了一大笔资本,每年的升级维护和继续定制也是很大的开销,云服务按需付费、维护简便的优点确实非常诱人。而另一方面,ERP系统已与企业的业务和数据紧密集成,把它们整体迁移到云端也是一项耗时耗资十分巨大的工程,而且存在相当大的风险。Gartner曾宣称,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要想完成ERP向云端迁移,可能要花上十年或是更多的时间。多数企业把这种两难境地戏称为“云计算是ERP系统的大灾难”。

2014年,以SAP HANA为代表的内存计算继续风摩全球,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率先使用上新兴的,可以按需灵活定制的云解决方案。同时,部分大型企业开始把一些专业服务向云端ERP迁移,而把制造、财务等与企业的数据资产紧密关联的功能继续留在本地。越来越多的供应商和用户逐渐达成共识,面对私有云的成本压力,ERP系统终将不可避免的走向云端,但是由于现实可操作性的限制,以及用户企业对数据安全等方面的顾虑,基于混合云的ERP应该是现在以至于未来几年内最主流的应用形态。

3.面向全价值链可定制的PLM、MOM集成服务

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概念最早由UG公司(被西门子收购)提出,其狭义范畴指产品研发相关领域的应用集合,表示数字化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与ERP有严格的区分。传统PLM系统的核心是PDM(实验数据管理),在此基础上附加了需求管理、设计管理、数据发布,质量反馈等相关业务功能。随着数字化技术对制造业的渗透逐渐加深,产品研发过程中用到的设计和仿真验证等工具(CAX),逐渐也被囊括到PLM产品集合,市场上开始出现面向企业研发业务全功能集成的PLM平台。MOM(制造运营管理)的概念最初由Gartner在2007提出,是MES(执行制造系统)系统的进化。MES系统是应用在车间层级的生产调度工具,而MOM则在更高的工厂层级实现统筹和协调。MOM概念的诞生,从某种程度上顺应了MES和PLM交叉融合发展的趋势。

2014年,西门子公司在经过一系列并购之后,实现了PLM、MOM和工业自动化技术的整合,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联合合作伙伴,推出行业集成数字化解决方案定制服务,剑指德国“工业4.0”战略所描述的智能工厂。按照西门子的产品计划,MES和PLM形成统一的数据库平台,实现PLM产品的设计信息与MES系统的实时互动,打通从设计到制造执行的信息共享。同时,MES系统向MOM升级扩展,增加工厂管理,例如仓库管理、安全管理、能源管理、环境管理等功能模块。

4.基于泛在传感数据集成的工业互联网服务

GE研发部门在2012年创造了“工业互联网”概念,认为“传感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将提高全球能源效率,重塑工业的未来,并在自己的业务中贯彻这一理念,建设了资产绩效管理(APM)云平台,每天监控和分析来自1万亿台设备上的1000万个传感器发回的5000万条数据,据此优化设备的运行和维护,预测故障并避免损失。

2014年底,GE宣布开放其APM平台的操作系统Predix,允许并帮助各行各业的企业基于Predix标准,创建和开发自己的工业互联网应用,从而让更多企业使用GE的APM服务,而Predix有机会成为工业互联网的操作系统标准。

(二)应用特点

1.SaaS服务模式收入占比稳步快速提高

根据IDC的数据,2014年,全球软件企业100强中,SaaS业务的收入增长了大约20%,而传统的软件授权销售收入增长大约只有4%。此外,在华尔街证券公司的眼中,从事SaaS服务的公司通常具有更高的估值。SaaS模式已经成为全球最流行的软件服务交付方式,其收入占软件业务总收入的比重正在持续稳步提升。

2.大数据分析开始在部分行业获得实际应用

2014年,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开始在零售、电信、医疗、金融等行业获得应用,为企业提供诸如内容管理、企业数据分析、运营决策优化等服务,使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改善企业运营质量、市场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技术方案逐渐丰富,并在企业客户群体中得到广泛的关注,以动态数据驱动业务发展并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理念,逐渐得到用户的认可。

3.面向智能工厂的综合定制解决方案市场兴起

对于生产调度和过程控制领域,传统的工业自动化、MES、PLM等信息化应用各自为战的市场格局在2014年开始发生变革。西门子等行业领先企业开始面向智能工厂的要素特征,整合相关的技术、产品和服务,并推出按行业定制的综合解决方案,引领生产调度和过程控制市场进入重视实施和深度定制的新发展阶段。我国的青岛软控、雷柏科技等公司也依托各自在细分行业领域的业务积累,推出面向特定应用领域的智能工厂解决方案。

4.传统企业跨界发展成为产业互联网发展的中坚力量

产业互联网是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为工具,把传统产业中的知识固化、快速迭代、二次创新,从而带来巨大的新价值。传统产业多年固化下来的专业知识和对行业需求的深刻了解,是其无可替代的竞争优势。比如通用电气从最初生产并销售先进装备及工业基础设施,到后来转型为通过租赁业务提供资产运维服务,再到如今推出APM公共云服务,切入信息服务市场,一条工业业务转型升级的发展路线清晰可见,凸显出产业互联网发展中传统企业的机遇。我国的海尔集团、潍柴动力、徐工集团等大型制造企业,也已在其集团内部建设并部署了基于工业互联网的远程设备监控和运维云平台,大幅提升其资产管理的水平和绩效。


六、企业发展

(一)总体发展状况

从全球范围看,2014年工业软件企业发展的关键词是“调整”。一方面,受全球经济发展形势低迷的影响,企业在过去一年中的经营效益存在明显的压力;另一方面,新技术不断发展促使新一轮工业革命呼之欲出。在以上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工业软件企业纷纷对自身的长期发展战略进行重新思考和定位,并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对公司架构、业务、产品、技术等方面做出优化和调整。

(二)国外主要企业发展状况

表3 国外主要企业发展情况

细分领域

市场份额较大企业

发展特点

研发设计

西门子PLM

通过并购实现全功能集成和整合,深耕行业定制化解决方案。

欧特克

业务线从设计到制造延伸,布局新造业新需求。

达索系统

增强CAD、CAE集成业务能力。

生产调度和

过程控制

西门子

启动业务重组和架构调整,向工业业务领域集中优势资源,布局“工业4.0”时代。

通用电气(GE)

启动业务重组,强化全球工业基础设施供应商的角色,并大力推广工业互联网应用。

ABB

重点布局机器人等智能装备业务。

业务管理

SAP

全面向云计算推进,并发展行业解决方案。

甲骨文(Oracle)

业务重心向云计算转移。

市场营销和分析

Salesforce

营收增长趋缓,但运营效益显著改善。

IBM

向技术服务供应商角色的缓慢转型。

数据来源:赛迪智库整理,2015.3


1.研发设计软件领域主要企业发展状况

(1)西门子PLM Software公司

西门子PLM Software是全球领先的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软件与服务提供商,总部位于美国,属于西门子数字化工厂集团。西门子认为,工业领域应对新形势下挑战的解决方案在于实现虚拟生产和与现实生产环境的融合,采用创新软件、自动化技术、驱动技术及服务,缩短产品上市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和灵活性,帮助工业企业保持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2014年,西门子PLM Software连续第13年被评为协同产品定义管理(cPDm)领域的市场领导者,并连续第9年被评为数字化制造市场的领军企业。通过收购LMS等一系列举措,西门子仿真和分析(S&A)软件产品组合得以扩充,使得其在S&A领域的领导者地位升至第4位,较2013年的排名上升6位。2014年底,西门子成功收购企业级MES软件市场的领导者之一Camstar系统公司(Camstar Systems,Inc.),强化了西门子MES产品在重要领域的领导地位,进一步完善了现有的行业产品线,向成为全面集成的数字化公司的发展目标迈进了重要一步。

(2)欧特克

欧特克(Autodesk)公司是三维设计、工程及娱乐软件的领导者,总部位于美国。欧特克认为,被金融市场拖入发展徘徊期的全球制造业正在寻找一个发展的突破口,基于此判断,欧特克从2010年开始对旗下的产品进行了深入的整合,以套件形式推出面向不同行业和不同业务需求的解决方案,建立以用户需求为驱动的系统应用模式。先是通过一系列的并购,基本覆盖了设计、制造和材料等全仿真流程,实现了CAD和CAE的集成应用,然后于2012年推出了一系列SaaS服务,以CAD为核心,将其业务向各个层面延伸发展。

2014年,欧特克完成对英国CAM软件提供商Delcam公司的收购,“朝着提供更好的制造体验的道路上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并推出基于云的计算机辅助制造解决方案——CAM 360,允许用户可随时随地创建数字原型、进行模拟并转化为实体,并可方便实现用户与合作者以及客户之间的互动。这一举动说明,欧特克正在从数字化设计走向现实的加工车间,是其发展历史上最重大的一次业务转型。

2.生产调度和过程控制软件领域主要企业发展状况

(1)西门子

西门子公司是全球电子电气工程领域的领先企业,总部位于德国。工业自动化是其旗舰业务单元之一,可提供丰富的自动化系统、工业控制和工业软件产品与系统,以及全面的工业解决方案,旨在帮助生产和过程工业中的客户更加迅速、高效、灵活地进行生产。

得益于第四季度的稳健表现,西门子公司2014财年(2013年10月1日至2014年9月30日)订单额达784亿欧元,营收额共计719亿欧元,净收益55亿欧元,上一财年这一数字为44亿欧元。2014年也是西门子面向其2020公司发展愿景,调整动作最大的一年。一方面,公司大力推进各项业务部门的重组,把各项资源向优势的工业业务领域集中:原先广泛涉足的工业、能源、保健、基础建设四大业务领域全部取消,公司部门从16个缩减为9个;剥离出书助听器业务;出售博西家电所持的全部股份彻底退出家电领域;竞购法国阿尔斯通能源业务(因法国政府干预而失败);并购英国发动机制造商罗-罗公司;并购美国压缩机和涡轮制造商Dresser-Rand;与三菱重工成立冶金工业合资公司等。另一方面,公司正式启动了对组织架构的调整,精简机构、裁撤冗余人员以提升公司的决策和运行效率。

(2)通用电气(GE)

通用电气公司(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 GE),是世界上最大的提供技术和服务业务的跨国公司,总部设在美国。GE公司是“工业互联网”概念的发明者,也是工业互联网联盟的发起单位之一。

由于受到国际油价走势的拖累,通用电气曾在2014年12月发出预警,称其旗下原油和天然气部门的营收和利润可能最高下降5%,但在工业部门的强势增长推动下,通用电气2014财年全年营收仍然达到了1483亿美元,略低于华尔街分析师预期。通用电气认为“当前的环境仍旧很有波动性,但我们继续在基础设施领域中看到了增长机会。”围绕此战略定位,通用电气在2014年进行了大规模的资产重组和转型,将媒体、电器、消费者金融等不符合其全球基础设施供应商定位的资产出售,同时对原油和天然气、发电和高级制造等业务加大投资力度。GE目前正在剥离旗下北美零售金融业务,进一步缩减金融服务公司的规模,同时其170亿美元收购阿尔斯通旗下能源资产的交易预计将在2015年中期完成。

3.业务管理软件领域主要企业发展状况

(1)SAP

SAP是全球最大的企业管理和协同化商务解决方案供应商,同时也是全球第三大独立软件供应商,总部位于德国。SAP认为,工业4.0将从四个方面为制造业带来商机,一是优化产品,二是创造产品附加值,三是加强产品生产流程的灵活性,四是优化整个价值链的物流进程。SAP不仅仅只是交付单一解决方案,而是通过内存技术,数据库和数据平台,将各种硬件设备和电信网络等连接起来,在此之上开发服务。除了传统的横向管理之外,在纵向又加入了数据平台,把计算和应用能力和工业4.0对接起来。通过SAP ERP,SAP制造执行方案、SAP制造集成与智能以及SAP车间连接器等解决方案,把信息管理系统,流水线,机器人,设备,产品,监控等所有生产相关流程互联到一起,整合成为一个完整的智能生产网络,在这个网络中,企业可以进行单批次灵活生产,满足市场个性化需求。

SAP 2014年四季度财报尚未公布,但三季度财报发布后,其官方预计公司全年运营利润将在56亿欧元至58亿欧元(约合71亿美元至74亿美元)之间,不及此前预期的58亿欧元至60亿欧元区间。SAP官方解释盈利损失的原因在于客户加速从传统的购买授权软件向购买基于互联网的云服务转移,而云服务销售营收需要随着时间和长期合同逐步确认。SAP预计其全年云计算业务营收将在10.4亿欧元至10.7亿欧元之间,高于此前预计的10亿欧元至10.5亿欧元区间。

(2)甲骨文(Oracle)

甲骨文是全球最大的企业级软件、硬件和服务公司之一,总部位于美国。甲骨文公司最早以数据库业务为核心,通过多次收购切入云计算和管理软件市场并成为有力的竞争者。

甲骨文2014财年全年财报显示,其当年总营收382.75亿美元,比2013财年的317.80亿美元增长3%,业绩不及分析师此前预期的384.5亿美元。具体到软件和云服务,2014财年甲骨文营收291.99亿美元,比2013财年增长5%,在总营收中占比76%;2013财年甲骨文软件和云服务营收为279.20亿美元,在总营收中占比例75%。从营收结构上看,新软件授权营收94.16亿美元,与2013财年持平,在总营收中占比25%;云SaaS和PaaS营收11.21亿美元,比2013财年的2.57亿美元增长22%,在总营收中占比3%;云IaaS营收4.56亿美元,与2013财年相比持平,在总营收中占比例1%;软件授权更新和产品支持营收182.06亿美元,同比增长6%,在总营收中占比47%。

4.市场营销和分析软件领域主要企业发展状况

(1)Salesforce

Salesforce是CRM云服务领域的领导者,也是全球运营SaaS服务最成功的企业之一,其服务可根据用户需求在云端自行定制组合,按需费用。在积累的大量的用户之后,Salesforce开放了部分API,推出Salesforce1平台,允许用户根据应用需求调用平台功能,实现深度的定制和开发功能。

Salesforce 2014财年第四财季及全年财报尚未发布,截止到2014年10月31日的第三财季财报显示,Salesforce当季实现营收13.83亿美元,净亏损3892万美元,情况略好于华尔街分析师此前预计,尤其是来自重复性订阅产品的收入在Salesforce总营收的占比达到了93%,与去年同期持平。相比于去年同期,Salesforce的亏损大幅减少。2014财年第三财季的总营收同比增长了29%。对于当前的第四财季,Salesforce官方预计公司营收在14.36亿美元到14.41亿美元之间,同比增长25%到26%,据此估计Salesforce全年营收在53.75亿美元到53.8亿美元之间。此外,Salesforce预计公司营收增长速度在即将到来的2015财年会继续下滑,2015年财年营收介于64.5亿美元到65亿美元之间,比2014财年增长约20%到21%。

(2)IBM

IBM是全球性最大信息技术和业务解决方案公司之一,总部位于美国,提供云计算、大数据和分析、企业移动应用、社交商务、信息安全等解决方案.

IBM 2014全年财报显示,IBM全年净利润为120.22亿美元,不及去年的164.83亿美元,全年营收为927.93亿美元,比2013财年的983.67亿美元下滑5.7%。IBM全年来自于持续运营业务的净利润为158亿美元,比2013财年的169亿美元下滑7%。在经营指标惨淡的背景下,IBM仍在坚定的推进向“IBM”即服务的转型。2014年,IBM在出售了低端服务器业务之后,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应用等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收购,并大力拓展战略合作伙伴,陆续将数据驱动的Watson系统与各应用行业结合,坚决贯彻其向“IBM即服务”转型的三大战略:借助数据协助行业和专业转型;面向云计算,重塑企业IT基础架构;通过移动社交构建互动参与体系。

(三)国内主要企业发展状况

表4 国内主要企业发展情况

细分领域

市场份额较大企业

发展特点

研发设计

数码大方

拓展商业模式,实行“年费”制,借助正版化浪潮拓展国内市场。

中望龙腾

华天软件

生产调度和

过程控制

和利时

在能源、电力、化工、轨道交通等行业实现快速增长。

中控集团

业务管理

用友

积极向互联网转型,发展云服务;寻求跨界发展,开拓新市场。

金蝶

数据来源:赛迪智库整理,2015.3

1.研发设计软件领域主要企业发展状况

(1)北京数码大方

数码大方是我国领先的工业软件和服务公司之一,主要提供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制造、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工业云服务平台的产品和服务,是我国工业云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之一。

2014年数码大方启用了“年费服务模式”,通过更专业的运维服务帮助企业提高系统运维效率。“授权+年费”模式,即产品按照授权收费,用户在年度服务期内可获得产品最新版本使用授权和多种技术服务保障,这是一次大商业模式上的大胆尝试。

(2)广州中望龙腾

中望龙腾是我国领先的国际化CAD/CAM解决方案供应商之一,其中望系列软件产品销售范围覆盖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14年,中望力推其三维CAD/CAM产品“中望3D”在军工等关键行业企业的应用推广,在2D产品领域也开展了一系列的市场推广活动,希望借助国内的正版化和国产化替代需求进一步开拓市场。

(3)华天软件

山大华天软件是北京神舟航天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控股的子公司,专注于制造业信息化领域,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制造业信息化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拥有自主版权高端三维CAD/CAM软件,服务领域跨越CAD/CAPP/PDM/PLM/MPM。

2014年,华天软件基于其自主三维CAD软件平台,启动“专属CAD定制计划”,为用户企业定制专业三维CAD软件,是其在软件技术创新与服务模式创新方面的一次重要尝试。专业化定制需要大量的知识和经验的投入,并引入设计规范、设计流程的自动设计系统,对用户需求的把握和定制成本的控制是其成败的关键。

2.生产调度和过程控制软件领域主要企业发展状况

(1)和利时

北京和利时集团是一家从事自主设计、制造与应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平台和行业解决方案的高科技企业集团。2014年,和利时在我国火电机组市场份额约为 33%,核电机组市场份额约为40%,另外在轨道交通控制领域实现营收增长超过50%。2014全年财报显示,和利时全年营收5.2亿美元,同比增长38%,和利时将在2015年在离散制造行业投入更多市场精力,以带动营收的进一步增长。

(2)中控集团

中控集团是我国领先的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产品与解决方案供应商,总部位于浙江杭州。2014年,中控技术公司顺利通过CMMI 5级评估,并连续第6年获评“年度轨道交通创新力百强企业”,其在全国自动化解决方案市场中的份额已提升至11.6%,在化工领域其市场份额更是高达34%。

3.业务管理软件领域主要企业发展状况

(1)用友

用友是亚太区领先的企业管理软件和企业移动应用、企业云服务提供商,我国最大的管理软件和行业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近年来业务领域逐渐延伸至金融、医疗卫生、企业支付/互联网金融、企业通信、管理咨询、培训教育等领域。

2014年,用友软件正式更名为用友网络,全面启动“去软件化”,向互联网公司转型。根据其2014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201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亏损5900万元,亏损额同比大幅度减少。但从财报看,其亏损减少主要是通过去年同期转让参股公司股权实现的收益充抵来实现的。 为扭转被动局面,用友主要围绕“全面进军企业互联网”、“互联网金融创新”的战略和“提升软件业务的经营效益”的策略,与客户联合创新,发展企业互联网服务运营的商业模式,进一步加快云平台产品研发与业务推进工作,加快CHANAPP(畅捷通)和UAP两大云技术平台发展,实现云技术平台的高效、可靠运营,并全面进军企业互联网金融服务领域。

(2)金蝶

金蝶集团是我国领先的企业管理软件及ERP云服务商之一,产品包括金蝶ERP软件、O2O解决方案、金蝶中间件、金蝶在线会计、金蝶财务软件、金蝶云ERP及ERP租赁等。

根据金蝶软件公布的截至2014年6月30日止的上半年业绩数据,金蝶期内营收同比增长0.7%至7.5亿元,净利润约8095.4万元,同比增长26.58倍。利润的增长主要来自销售及推广费用、行政费用的大幅下降,同时研究及开发成本与上年同比下降约11.2%。2014年,金蝶取消了自营销售业务,采用全分销模式,持续落实“双核驱动 加速移动互联网转型”的战略,一方面提升ERP产品核心品质,提升用户体验,并优化了业务结构,强化分销能力。另一方面打造云服务开放平台,大力发展云服务产品。2014年上半年,金蝶云服务业务获得125%的增长,约占集团总收入的5.4%,与阿里合作开发的中小电子商务企业定制财务管理云服务,为其营收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七、产业投融资

(一)国外投融资情况及特点

1.投融资活动非常活跃

2014年,全球工业软件领域的投融资活动十分活跃,各细分市场领域内的主要领导企业均有频繁的业务重组和并购动作,或补足自身短板,或拓展市场领域。但单笔大额并购行为较少,工业软件的整体竞争格局基本保持稳定。

总体看来,工业软件领域的并购行为非常务实,大企业纷纷根据既定的企业发展战略,通过资本运作快速取得新技术,并与已有的产品线融合互补,快速扩大市场份额,强化在各自优势业务领域的领先地位。拥有领先技术的初创型公司由于并购成本低,易于被快速整合,是大企业并购的理想对象。

5 全球主要企业投融资情况

细分领域

主体企业

部分重要投融资事件

简要分析

研发设计

西门子PLM

收购全球MES领导企业Camstar

强化在工业数字化领域的领导地位。

欧特克

收购影视后期制作流程生产管理软件Shotgun

增强在娱乐制作领域的云服务能力。

收购多平台游戏发开引擎Bitsquid

使用其技术创造新的多平台实时三维可视化工具。

达索系统

收购多体仿真技术和解决方案供应商SIMPACK

纳入其多物理仿真技术组合。

收购高端3D可视化软件、营销解决方案和计算机虚拟技术服务领导企业RTT

创立新品牌“3DXCITE”,加强其3D体验战略。

收购全球领先的预置和云端产品供应链提供商及运营规划和优化软件供应商坤帝科

将其3D平台体验扩展到商业运营规划领域。

生产调度和

过程控制

西门子

剥离出售助听器业务

贯彻“2020公司愿景”,将资源向电气化、自动化和数字化业务集中,布局“工业4.0”时代。

剥离重组医疗IT部门

出售所持博西家电的全部股份

收购英国罗-罗发动机公司

收购美国压缩机和燃气涡轮公司Dresser-Rand

与三菱重工成立合资公司

剥离欧司朗业务

通用电气(GE)

剥离出售家电业务

缩小金融业务,出售媒体、家电等业绩波动剧烈的业务,转向了可稳定盈利的制造业领域,并拓展基于互联网的维修服务。

剥离波兰银行业务

收购法国能源巨头阿尔斯通

ABB

收购荷兰液体流量测量和油气应用监控解决方案供应商SpiritIT

强化油气测量和自动化业务。

罗克韦尔

自动化

收购危险能源控制服务供应商ESC Services

加强风险管理功能并将安全性融入数据驱动型云服务。

施耐德电气

收购实时绩效管理与预测性资产分析软件及解决方案供应商InStep Software

强化在电力能源市场的实力

业务管理

SAP

收购电子商务平台厂商hybris

加强云解决方案布局,SAP业务网络所服务的客户交易总额已经超过了亚马逊、ebay和阿里巴巴的总和。

收购基于云技术的商务网络公司Ariba

收购聘请和管理临时雇员与服务的技术供应商Fieldglass

收购商旅科技巨头Concur

甲骨文(Oracle)

收购酒店行业软件和服务提供商Micros Systems。

加强云解决方案布局,聚焦大数据分析应用。

收购广告分析公司Datalogix

收购广告技术公司BlueKai

收购大数据技术公司Front Porch Digital

市场营销和分析

Salesforce

收购大数据分析公司RelateIQ

加强大数据分析技术能力。

IBM

出售x86服务器业务

向“IBM即服务”转型:借助数据协助行业和专业转型;面向云计算,重塑企业IT基础架构;通过移动社交构建互动参与体系。

投资10亿美元发展PaaS服务Bluemix

投资健康管理应用开发商Welltok

收购营销自动化技术提供商Silverpop

收购人工智能创业公司Cognea

收购NoSQL数据库Cloudant

收购云安全服务商Lighthouse

收购德国汉莎航空公司IT部门

微软

收购Revolution Analytics

加强大数据分析能力。

收购机器学习厂商Equivio

收购移动开发服务HockeyApp

扩大相关服务的设备支持范畴,涵盖三大移动平台。

收购网络安全公司Aorato

提供企业级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数据来源:赛迪智库整理,2015.3

2.投融资行为彰显各细分领域主要竞争焦点

研发设计软件厂商的并购以加强功能集成为特征,竞争的焦点是打通企业研发业务全流程,构架全功能集成平台;生产调度和过程控制软件厂商的投融资重点在于面向智能制造时代集中优势资源尽快布局,打通技术环节,力推行业解决方案;业务管理软件厂商和市场分析软件厂商正面临商业模式的重大转换,竞争的关键在于谁能更快在云端提供更多更好的解决方案,占领更多市场份额。


(二)国内投融资情况及特点

1.投融资活动相对较少

近年来主要的公开市场投融资活动均发生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相关领域。2014年,上述发展态势基本没有改变。工业软件领域,国内研发设计软件领域、管理软件领域主要企业的利润状况不佳,客观上限制了企业的投融资行为。生产调度和过程控制领域相关企业的经营状况较好,但主要企业各自在优势行业领域深耕细作,总体上没有跨界融合发展的需求和意愿,因此在公开市场的投融资行为较少。

6 国内主要企业投融资情况

细分领域

主体企业

部分重要投融资事件

简要分析

生产调度和

过程控制

和利时

“高速铁路列车控制信号系统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统筹资金退出和知识产权转让。

将政府投资转化为企业的知识产权成果,并与政府共同分享投资收益,实践了北京市首创的财政资金“补”转“投”模式。

业务管理

用友

分拆畅捷通在香港单独上市。

加块向互联网转型。

定向增发股票,拟募集18亿元,分别投向其软件互联网服务、企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互联网金融数据服务平台。

数据来源:赛迪智库整理,2015.3

2.跨界合作频现反映出企业拓展市场需求急切

我国业务管理软件自2012年以来面对云计算以及国外产品和服务的冲击,企业经营状况明显承受压力,跨界融合、转型发展、开拓市场的需求十分强烈。以用友、金蝶为代表的管理软件厂商,纷纷在2014年实施资产重组和转型,与其他企业实现跨界联合是一个突出的特征。管理软件厂商主导的企业间战略合作主要有三个层面:通过与服务器硬件厂商联盟,推广软硬一体的综合解决方案;通过与云计算PaaS供应商联盟,加快软件产品向云端迁移;通过与其他行业内领导厂商的跨界联盟,拓展新的应用市场。开拓市场、促进销售是贯穿上述三个层面的主线。

表7 我国主要管理软件企业发起的战略合作情况

主体企业

合作方

合作介绍

用友

微软

用友与微软宣布开展深入合作,利用由世纪互联运营的Windows Azure云平台为用友企业管理与电子商务平台提供云平台支持,从而为用友“软件+云服务”策略提供坚实后盾。

IBM

IBM DB2将深度融合进用友企业管理软件NC中,以进一步利用IBM大数据和分析技术方案,帮助客户在大幅度降低成本的基础上更有效地运行应用。

曙光

双方在云计算领域正式展开合作。凭借曙光多年在高性能计算、服务器、存储、安全等方面的经验,结合用友集团在管理软件、企业云服务方面积累的丰富资源,为用户提供优秀的云计算平台服务。

联想

亚太本土最大的管理软件厂商与亚太最大的PC厂商—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在技术研发、产品、市场、渠道、销售等领域展开全方位公司级合作。

百度

双方在大数据领域开展合作,把用友拥有的企业经营数据和百度拥有的消费行为数据做整合、

携程商旅

开展用友U8网上报销商旅集成合作。

金蝶

腾讯

KIS专业版将与企业QQ共同推出针对小企业的互联网转型升级创新管理应用组合,实现企业与其分销商、客户之间的无缝协作,帮助小企业快速构建面向多渠道营销、多地点办公、多企业协同以及多终端应用的运营管理平台。

浪潮

双方将在产品研发、方案融合、市场、营销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

阿里

共同推出针对内地电子商务企业的专业级财务管理软件。

数据来源:赛迪智库整理,2015.3


八、政策环境

(一)主要国家和地区政策

表8 主要国家智能制造相关政策总览

国家

政策

实施时间

美国

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

2012-2030

英国

高价值制造战略计划

2012-2015

德国

“工业4.0”战略计划

2012-2020

数据来源:赛迪智库整理,2015.3

1.美国:“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初见成效

具体措施。2012年2月,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正式发布了《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分析了全球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指出美国制造业所面临的挑战,明确提出了实施先进制造业战略的目标和对策。战略计划以完善先进制造业创新政策、加强“产业公地”建设、优化政府投资为三大原则,提出了五大战略目标,一是加强中小企业投资,二是提高劳动力技能,三是建立健全伙伴关系,四是调整优化政府投资,五是加大研发投资力度。在第五项目标中特别提出加强对先进制造技术和工艺研发的税收减免,加大联邦政府投资力度,而工业软件、工业互联网、智能装备等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融合发展领域,均属于重点支持的先进制造技术和工艺领域。

目前的实施效果。美国“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实施以来,已初见成效,其经济正处于复苏的上升通道,在当前全球经济发展形势中可谓一枝独秀。

2.英国:“高价值制造”战略推进缓慢

具体措施。英国制定并执行的“高价值制造”战略,目前正处在第二期(2012-2015年)。为促进高价值制造的发展,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资金扶持措施,以促进制造企业实现从设计到零售全流程的创新:一是加大在高价值制造创新方面的直接投资,平均每年安排约5000万英镑的专项资金;二是重点投资能保证英国全球竞争力地位的技术和市场领域;三是制定了22项“制造业能力”标准作为投资依据,衡量投资领域是否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具体包括能源效率、制造过程、材料嵌入、制造系统和商业模式等;四是投资高价值制造弹射创新中心(HVM Catapult),为需要进行全球推广的英国企业提供尖端设备和技术资源支持;五是建设开放知识交流平台,包括知识转化网络、知识转化合作伙伴、特殊兴趣小组等,促进知识交流与合作,帮助企业整合最佳创新技术,打造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在2013-2014年度,英国资助了14个创新中心、特殊兴趣小组等机构的建设,涉及的领域覆盖生物能源、智能系统和嵌入式电子、生物技术、材料化学等。

目前的实施效果。由于在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方面的积累较少,英国政府的“高价值制造”战略执行效果不佳,另一方面,整个欧洲笼罩在欧债危机的阴影之下,英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也缺乏外部动力。

3.德国:“工业4.0”战略快速发展

具体措施。2012年10月,“工业4.0研究小组”向德国联邦教研部和联邦经济技术部提交了《未来项目“工业4.0”落实建议》,全面描绘了“工业4.0”的新型工业化模式远景,明确了“工业4.0”的目标、意义以及重点任务。围绕“把握住新工业革命的先机,确保德国保持其制造业的国际领先地位”的核心目标,“工业4.0”重点任务概括为两大主题,一是“智能工厂”技术研究,二是“智能生产”模式研究。围绕上述两大主题,主要分为五大任务。一是建成制造过程融合化和网络化的生产系统。二是强化生产制造中信息通信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三是构建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模式。四是构建基于人机交互的新型企业组织模式。五是加强安全性和专有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为保障五大任务的实施,德国制订了相应的落实措施:依托德国三大工业协会设立一系列专职的推进工作组,将重点工作分解落实;组织实施工业安全支撑计划;加强人才的培训和再教育;加强面向“工业4.0”的立法预研和准备工作,重点研究责任、版权、产品剽窃、知识产权保护、与垄断相关的法律问题。

目前的实施效果。德国“工业4.0”的发展路径较为清晰,一是积极推进CPS技术研究,成为CPS技术的全球主导供应商;二是加快为CPS技术和产品培育新的市场,让CPS成为全球先进制造业主流技术。在战略的制定过程中特别注意了产学研用的结合,政府充分调动了企业、行业组织、技术协会、科研机构参与的积极性。清晰的发展路径和企业主体的积极参与,确保了“工业4.0”战略从项目推进和市场推广两个方面均得到了快速发展。

(二)我国及地方产业政策

1.国家政策文件

2014年,国务院和工信部围绕促进两化深度融合,推动国民经济转型升级等战略目标,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惠及工业软件发展。

9 2014年与工业软件有关的国家政策

发布部委

政策文件

发布时间

与工业软件相关的主要内容

工信部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

2014.6

“分领域、分门类逐步突破智能卡、智能电网、智能交通、卫星导航、工业控制、金融电子、汽车电子、医疗电子等关键集成电路及嵌入式软件,提高对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支撑能力。”

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

2014.8

“发展涉及网络新应用的信息技术服务,积极运用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推动制造业的智能化、柔性化和服务化,促进定制生产等模式创新发展。加快面向工业重点行业的知识库建设,创新面向专业领域的信息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能力。加强相关软件研发,提高信息技术咨询设计、集成实施、运行维护、测试评估和信息安全服务水平,面向工业行业应用提供系统解决方案,促进工业生产业务流程再造和优化。推动工业企业与软件提供商、信息服务提供商联合提升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的数字化水平。支持工业企业所属信息服务机构面向行业和社会提供专业化服务。”

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2014.10

“支持科技咨询机构、知识服务机构、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积极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服务模式,开展网络化、集成化的科技咨询和知识服务。发展工程技术咨询服务,为企业提供集成化的工程技术解决方案。”

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 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

2015.1

“大力发展计算、存储资源租用和应用软件开发部署平台服务,以及企业经营管理、研发设计等在线应用服务,降低企业信息化门槛和创新成本,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和创业活动。引导专有云有序发展,鼓励企业创新信息化建设思路,在充分利用公共云计算服务资源的基础上,立足自身需求,利用安全可靠的专有云解决方案,整合信息资源,优化业务流程,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数据来源:赛迪智库整理,2015.3

2.地方政策文件

2014年,主要制造业大省也均出台多项措施惠及工业软件发展。

10 2014年与工业软件有关的地方政策

发布地方

政策文件

发布时间

与工业软件相关的主要内容

贵州省

《加快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

2014.1

“围绕电力、煤炭、化工、装备制造、钢铁等重点工业领域,着力推动信息技术与产业重点环节的渗透和融合,鼓励重点企业建立基于云计算、物联网、3D打印、先进制造技术的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产品辅助设计与制造平台。推动P L M系统的深化应用,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管理信息系统的综合集成能力,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推进以质量、计划、财务、设备、生产、营销、供应链、人力资源、安全等环节为重点的企业管理信息化,深化ER P、M E S、PLM、SCM等应用,加强系统整合与业务协同。”

上海市

《上海市设计之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3 - 2015年)》

2014.1

“促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应用。推动数字化技术、网络协同设计、3D打印、虚拟现实等先进技术在企业设计创新过程中的运用,加快面向设计创新的技术研发体系建设,提升企业设计创新的软硬件设施水平,提高设计创新效率和水平。”

湖北省

《加快全省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行动方案》

2014.3

“加快推进集团管控、系统集成、业务协同和流程再造,鼓励大型装备企业制造执行系统、商业智能和数据挖掘系统等先进信息系统应用。增强“数字化工厂”构建能力,提供从车间布局、方案设计、系统集成、装备提供、安装调试、试生产、备件准备等一揽子解决方案。”

贵州省

《贵州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2014 - 2017年)》

2014.3

“通过服务两化深度融合,抓住工业领域转方式、调结构机遇,以电力、煤炭、化工、装备制造、冶金、有色、建材等支柱产业需求为导向,围绕研发设计数字化、装备制造数字化、生产过程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大力推进工业控制软件和嵌入式软件研发,实现创新突破,壮大产业规模。”

浙江省

《关于加快发展信息经济的指导意见》

2014.5

“大力开发行业应用软件,优先发展支撑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工业软件。重点支持公共云、工业云、政务云等应用服务,形成若干个在全国有示范意义的大数据、云服务的商业模式。”

福建省

《省经信委就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情况、当前面临的新形势及下一步重点工作的通报》

2014.11

“推进福建省安全可靠工业控制软件发展。尽快印发《福建省安全可靠工业控制系统产业发展专项规划》,推动出台《关于促进安全可靠工业控制系统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促进本省工控企业进一步整合资源,形成能够承担国民经济重大系统建设的能力和队伍。扶持企业创新项目,培育龙头核心企业。在工业控制、信息安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领域实施战略布局和有效引导,培育一批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

山东省

《山东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2014.11

“围绕企业产品研发设计、生产过程控制、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开发、技术改造等环节,加大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力度,推动企业信息化上水平。积极推广符合各行业特点的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电子商务系统、专业化进销存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等。”

广东省

《省经信委关于加快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2015.1

“提升信息技术服务水平。加强软件开发,开展咨询设计和信息安全服务,推动制造业企业与软件提供商、信息服务提供商联合提升企业数字化水平,建设自主时空信息服务平台。”

江苏省

《原材料工业两化深度融合推进计划(2015 - 2018年)》

2015.1

“研究推广重点行业两化融合解决方案。重点推广基于钢铁冶炼、轧制及深加工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设备集成与模拟优化等钢铁生产全流程信息化改造方案;针对乙烯及其衍生物、芳烃等炼化主装置的模拟仿真、优化控制、调度计划、故障诊断和维护、资源与能源管理等技术方案等。加快建设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开展产品研发设计、过程控制与优化、智能化操作与无人值守、生产运行管理、工业机器人、计算机仿真、智能仪器仪表、能源管控系统、移动应用等信息系统与专用装备的开发。推进重点领域工业云服务平台建设,推进工业软件、数据管理、工程服务等资源的开放共享。支持原材料工业大数据平台建设,鼓励骨干企业在工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应用商业智能系统和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提升生产制造、产品研发、供应链管理、营销及服务环节的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和智能决策水平。”

数据来源:赛迪智库整理,2015.3


九、主要问题

2014年我国工业软件产业的发展在取得突出成绩的同时,产业发展也存在一些较为严重的矛盾,值得引起重视。

(一)工业企业投资水平下滑

1.工业企业对软件服务的投资能力不足

2014年,我国工业发展进入爬坡过坎的关键期,全行业产值增速和利润增速都较往年出现了明显的下滑,除少数国家主导的关键重点行业之外,其他制造业行业的投资能力普遍不足,尤其是中小企业应用工业软件的综合成本高出其承受能力范围。

2.工业企业对软件服务的投资动力不足

2014年是我国工业发展倒逼转型升级的初期,转型的方向和路径正在探索当中,而软件技术的应用是一个先投入、慢产出的过程,企业对前一阶段上马的部分工业软件系统的应用也还没有见到效益。因此企业在当前对新技术的投资普遍比较谨慎。

(二)产业市场关系还未完全理顺

1.软件厂商与工业企业的需求对接不足

工业企业对工业软件、云计算等新技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作用和机制的认识水平不高,导致主动选择产品和服务的能力较差,工业企业自身往往都不能明确的总结出应用需求。此外,工业软件厂商由于缺乏行业应用知识,对用户需求的研究和把握不够透彻,销售的解决方案不一定都能满足特定用户的实际需求。


2.工业企业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能力不足

工业企业在传统的发展方式下,已经积累下来的生产、运营方式、习惯和流程,对于应用新型信息技术来说存在比较大的阻碍,而再造流程对企业应用新技术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也就带来较大转型风险。当前,对信息技术深度应用的迫切需求和实际的应用能力短板的矛盾尤为突出。

3.工业软件产业价值链仍不完整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尤其是因为市场环境不够完善,无法形成有效的商业模式,导致高技术附加值的增值服务供应商在我国各产业的产业链中普遍缺失。对于工业软件产业而言,就是缺少即精通信息技术,又深刻掌握行业需求的第三方技术咨询和工程技术咨询服务商,传统的信息系统集成商部分扮演着类似的角色,但其技术服务能力还不足以满足市场需求。

4.工业软件市场成熟度低

当前工业软件市场非常分散,低水平重复建设和同质化竞争的现象大量存在。市场上的国外产品大多是通用性产品,稳定性强,可用性强,但价格高、服务贵,与本土应用需求的适配度不高;国内产品虽然价格低,能提供定制化服务,但是性能参差不齐,持续服务的能力没有保证,市场对国内产品的信心和认可程度总体偏弱。

(三)综合解决方案存在技术挑战

1.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的需求复杂

相对于其它行业,制造业的价值链非常复杂。工业软件系统要用信息化技术全面改造提升制造业,就要满足三大流程,无数环节的复杂应用需求。一是从产品的研发、工艺到制造的产品生命周期流程,二是从原材料的采购,到组织生产、质量控制到产品交付与售后服务的生产流程,三是从设备管理、生产自动化控制到能源、安全管理的企业管理流程。要覆盖完整的需求,对供应商的综合技术水平的要求很高。

2.技术产业快节奏发展对解决方案更新的速度要求高

当前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非常迅猛,技术更新换代的节奏很快。在技术更新和市场竞争的双重推动之下,制造企业自身也在快节奏地演进,新的交易模式、供应链协同模式日新月异。这种技术和行业的快速变化,也给工业软件解决方案提出与时俱进的要求。


十、2015年智能制造和工业软件产业发展展望

(一)总体发展展望

1.产业规模展望

Gartner预测,2015年,企业级软件市场将稳步增长至3350亿美元,与2014年相比增长5.5%,低于2014年5.8%的增长率,主要受全球经济发展持续低迷的拖累。

2.产业结构展望

ERP和CRM在总产业市场中的占比仍会进一步提升,主要的增长更多来自于移动端,并将进一步带动其他企业移动应用快速增长,比如移动协作工具、移动安全应用等。

3.市场发展展望

混合云将是主流的云服务载体,企业软件订阅收费模式将会更加流行。企业从成本开销和技术快速发展前提下资本保值的需求出发,加速把应用和数据以混合模式向云端迁移,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也有更加激进的预测认为,混合云只是过渡形态,公有云最终会在未来成为唯一的云计算形态。

4.技术发展展望

平台化发展趋势更加明显。越来越多的功能向ERP集成,包括客户关系管理的功能,而且伴随着大数据分析技术的集成。越来越多的研发设计工具向PLM集成,PLM的功能向MES延伸。


(二)创新态势展望

1.工业技术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成为创新的主要方向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正在加速向工业的研发设计、生产、供应链、销售、服务等全价值链环节渗透,形成新模式、新业态,重塑产业组织与制造模式,重构企业与用户关系。

2.智能工厂成为生产调度和过程控制软件创新的主线

主要有三个应用层面:机器设备层面,利用软件分析技术提高机器的智能性,提高设备的性能和生产效率;车间层面,机器设备之间可以互相通信和协作,提高生产线的协同水平,根据工动态生产情况实现不同工序流程环节的组织优化,提高产出,降低能耗;工厂层面,根据供应链情况和市场需求,面向具体的生产任务,实现多个车间、多条生产线之间生产资源的统筹优化和调度。

3.众包研发成为更多管理软件和研发设计软件企业的选择

互联网极大促进了信息和知识的交互,包括容器架构等新的技术的广泛应用进一步降低了开发的难度,业务管理软件企业和研发设计工具软件企业必须加快行业解决方案的开发和迭代速度,以保证用户得到满意的服务,这种情况下,通过开源或者开放API是产品向功能集成的平台化方向发展,构建网上社区聚集相关企业和个人开发者的众包研发模式,将成为更多业务管理软件企业的选择。

(三)应用发展展望

1.工业大数据将是年度应用发展的最大热点

工业制造业本身就是数据驱动型产业,但是传统情况下,数据分散在价值链的各环节。工业大数据理念和技术帮助企业把散落的数据充分整合,与企业所积累的应用知识融合之后形成新的业务驱动模型,可以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并增强企业在研发、市场和服务方面的核心能力。

2.更多企业软件和应用将采用混合云的部署方式

工业云是工业大数据分析的载体,但在市场诚信、法制环境和风险共担机制均不完善的条件下,企业不愿意承担核心数据技术外泄的风险,因此自建大数据分析的工业云平台将是大多数企业的选择。但是私有云平台的部署和维护成本很高,对企业的应用和维护能力的要求也很高,所以多数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有很强的动力采购一些与数据联系不太紧密,但也是企业运营所需要的公有云软件服务。因此混合云部署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企业的主要应用部署方式。

3.企业级安全解决方案市场需求扩大

数据和服务的安全可靠是工业企业的首要诉求,软件安全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其优先级要高于软件的应用体验。如果软件系统漏洞、故障造成企业关键信息的泄露、停产甚至发生事故,带来的损失可能非常巨大。随着国家推进智能制造发展,工业企业将更多考虑部署数字化的技术,这将带来巨大的安全解决方案的市场需求。

(四)企业发展展望

1.创新驱动成为企业主要发展动力

智能制造和工业软件产业,从本质上是技术驱动发展的一类产业。掌握领先的技术,形成性能出众、切合需求的产品,配合灵活有竞争力的商业模式,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的主要发展路径。在全球积极迎接新一轮工业产业革命的关键时期,技术、产品、市场、服务的每一个环节,都更加强调创新驱动和融合发展。为了应对这种挑战,全球主要企业都在谨慎而积极地实施的业务和组织架构的重组,这是适应新的市场竞争要求的体现。

2.调整能力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胜负手

智能制造的发展是一次带有鲜明颠覆性特征的技术革新,目前正处在初期,相关产业的市场发展也处在初期阶段,格局尚未形成,这意味着存在很多的机会,也有很大的风险。工业企业要发展智能制造,可能首先要重新思考过去很多年已经形成的生产组织形式、流程制度、部门环节是否还适用;工业软件产业要提供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也要首先检验自身的技术储备、业务架构和人员结构是否能符合新的市场要求。技术发展的速度正在不断加快,企业的动态调整能力面临考验,能够在当前利益和长期布局方面取得平衡,并立足自身优势,做出能够有利于聚合未来发展要素的前瞻性部署和动态调整的企业,将成为行业的领导者。

(五)投融资发展展望

1.投融资活动将更加活跃

由于全球经济发展进入新一轮调整期,大多数地区的市场较为低迷,全球工业软件企业的营收和利润在2014年都承受了明显的压力。但是从长远看,信息技术仍然代表了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方向,而先进制造业也已经成为各国优先发展的产业领域,所以工业软件产业的发展前景仍被普遍看好。基于这样的认识,当前阶段就成为工业软件产业估值水平较低的投融资窗口期,可预见2015年该领域的投融资活动将更加活跃。

2.大型企业重组并购将围绕差异化定位策略开展

当前技术更新的速度正不断加快,技术驱动型产业的市场格局变得非常脆弱,黑马随时可能出现,这给大型企业的技术创新带来很强的紧迫感,通过并购手段快速获得新技术成为企业加快发展的主要手段。为了取得明显的技术领先优势,大型企业不得不放弃以往大而全全的业务布局,向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在2014年这种趋势已经非常明显,IBM、GE、西门子等综合业务集团几乎都在对自身业务进行差异化定位,并大刀阔斧的进行重组、并购和人员调整,2015年的相关企业的调整动作会更大。

3.中小企业融资业务需求将明显提高

智能制造发展所带来的新市场容纳了很多高成长潜力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在技术成果产业化和技术改造应用过程中,存在巨大的资金需求。实际上,智能制造已经成为创投公司的重点关注领域,而我国金融监管部门也正在致力于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2015年,围绕智能制造和工业软件、工业云计算等新兴技术领域的融资需求和规模有望快速扩大。

(六)政策展望

1.致力于加强工业基础能力

促进工业制造业向智能制造发展是一个体系命题和长期目标,而包括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在内的工业基础能力是保证制造业持续发展和竞争力提升的基础,必须优先投入,重点发展。

2.致力于完善创新体系和机制

创新是工业制造业发展的源动力,我国有着庞大的制造业体系,也必然要有同样体量的工业创新体系和机制,来统筹国家在创新方面的投资,协调、衔接基础研究和产业化应用。

3.致力于新技术、新模式的应用推广

在市场尚不成熟,产业商业价值尚不明朗的时候,企业不会贸然投入。为协调国家意志和企业行为,政府需要更多发挥引导性作用,开展典型示范和应用推广,做好产业生态和市场的培育工作。

4.致力于拓展投融资渠道

资本是技术发展的加速器和倍增器,理顺金融市场关系,激活社会投资动能,对于新技术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致力于完善市场环境

在深化改革促发展的大背景下,完善市场环境一直是重要的一环。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严惩侵权行为,通过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营造“万众创新”、“大众创业”氛围,有利于智能制造和工业软件等创新型产业的发展。


十一、2015年我国智能制造和工业软件产业发展建议

以智能制造为切入点,做好两化深度融合的大文章,促进工业软件产业的发展,应界定好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各司其职,形成合力。

(一)对政府的建议

政府应加强对国际经济、科技发展形势的研判,加强顶层设计和宏观调控,各级政府部门要形成合力,做好政策扶持、平台搭建、人才培养等工作,弱化自身对于微观经济方面的干预,把主要精力放在完善服务,加强保障,积极提升市场效率和促进竞争上面。可考虑的具体措施包括:

对基础性关键技术研究直接投资,对工业转型升级的应用工程和技术改造项目完善政府采购和补贴制度。

加强对市场的监管服务,加快制定规范网络基础设施、电子商务、信息安全、互联网金融等相关的法律体系,进一步规范市场竞争环境,引导行业中介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和产品质量监管机制,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的市场监管体系,保护知识产权,保护企业的创新积极性。

做好社会管理和服务,优化投资以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及体系的建设,设立国家产业投资基金对符合智能制造发展需求的技术转化项目提供支持,优化中小企业融资环境,为企业和个人的发展营造良好的产业环境和氛围。

组织产学研用各单位力量,加快智能制造相关技术标准体系的研究和制定。

建立健全智能制造技术人才培育体系,引导高校设立针对性的专业教育,鼓励工业企业和软件企业联合开展在职工人技术再培训,支持第三方机构开展字智能制造相关培训,鼓励海外技术人才,尤其是高级人才回国创业。

(二)对用户企业的建议

企业是推进两化深度融合,践行智能制造的主体,应立足企业自身,深挖内部需求,提升应用能力,因企制宜的开展工作。具体做法可考虑:

企业主要负责人自上而下强化推进信息化的意识和能力,组织力量从企业自身整体发展战略的高度出发,明确符合自身情况的信息化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稳步推进,分期分步实施,杜绝产生新的信息孤岛。

重视发挥CIO的职能作用,加强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的规划设计,务求从核心需求切入,因企制宜地推动信息技术的应用建设,着力提升信息化运营管理水平,尤其是根据自身行业特点做好相关信息化项目的选型,不是越贵越好,而是寻求适宜。

重视数据和应用的集成,大力发展协同设计、协同制造、协同商务,促进企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提高企业内部各部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作效率,通过信息系统集成应用实现商业模式创新,探索多样化的信息化发展模式。

(三)对工业软件企业的建议

加强对国家推进智能制造发展战略的认识和理解,创新技术、产品、服务,面向工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对信息化应用的需求,深化发展可靠、经济的解决方案,拓展灵活的商业模式。具体做法可考虑:

围绕智能制造主线,面向工业企业在产品设计和研发、生产过程自动化、管理水平提升和流程再造、市场营销优化等环节的应用需求,突破关键技术,积极发展工业设计、仿真测试、ERP、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商务智能等工业软件服务。

跟踪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发展,研发工业数据集成、工艺加工知识知识库、工业云等应用服务,降低产品的交付和维护成本,降低用户企业的应用门槛。

积极拓展商业模式,探索开放、共享、平台化的发展路径,聚合各方应用开发资源,聚合第三方增值服务资源,构建产业生态。

(四)对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建议

行业协会具有熟悉行业、贴近企业的优势,在推进智能制造和工业软件产业发展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行业协会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的作用,积极拓展服务领域,承担起行业应用推广的责任。可考虑的做法包括:

立足行业做好工业企业和工业软件厂商的需求对接。

聚合创新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共享,促进产学研用以项目为导向的多形式合作。

加强标准体系的建设和推广,积极承接政府行政审批转移和委托事项,加强行业自律和诚信体系建设。

附录

附录1:研究对象与范畴

工业软件(Industrial Software)概念的广义范畴,可泛指在工业领域里应用的各种软件,具体有根据软件功能和根据软件形态两种分类方法。根据软件功能的不同,工业软件一般可以划分为编程语言、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和中间件。其中系统软件主要提供基本功能,属于通用型产品,一般不针对特定应用领域。而应用软件则具有明显的应用导向特征,其功能设计主要满足用户和所行业领域的实际需求。中间件介于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之间,提供一些应用所需的通用功能支持。根据软件的形态不同,工业软件可分为嵌入式软件和非嵌入式软件。嵌入式软件指嵌入在控制器、通信、传感等装置设备中的软件,一般负责数据采集、控制、通信等与硬件集成非常紧密的功能,非嵌入式软件是安装并运行在通用计算机或者工业控制计算机上软件。

在我国,根据国家统计局2011年修订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规定,系统软件、中间件、语言处理系统(包括编译程序、解释程序和汇编程序)、办公软件合称为基础软件。因此,本白皮书所讨论的工业软件,主要指用于工业领域,以嵌入式或非嵌入式形态存在的应用软件。


附录2:工业软件分类及代表企业

工业软件一般按照应用分为研发设计类、生产调度和过程控制类、业务管理类三大领域,详见下表。

表11 工业软件分类及代表企业

工业软件分类

内容

代表企业

研发设计类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辅助分析(CAE)、辅助制造(CAM)、辅助工艺规划(CAPP)、产品数据管理(PDM)。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等工具软件,用于提升企业在产品研发工作领域的能力和效率。

西门子PLM、欧特克、达索系统、数码大方、中望龙腾、苏州浩辰、华天软件等。

生产调度和

过程控制类

制造执行系统(MES)、工业自动化系统等,用于提高制造过程的管控水平,改善生产设备的效率和利用率。

西门子、通用电气、ABB、和利时、中控集团等。

业务管理类

企业资源计划(ERP)、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人力资源管理(HRM)、企业资产管理(EAM)等,也包括定制化的企业应用集成平台系统、协同办公系统等,用于提升企业的管理治理水平和运营效率。

SAP、甲骨文、Salesforce、用友、金蝶等。

数据来源:赛迪智库整理,2015.3

智能制造和工业软件发展白皮书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