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练习题(新版)

发布时间:2020-02-09 10:21:14

大学语文思考与练习

一、填空题

1.《原君》的作者 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和文学家。

2.黄宗羲和 并称清初三大思想家。

二、单项选择

1.对下列语句中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使兆人万姓崩溃之血肉(兆:百万) B.以博我一人之产业(博:广泛)
C.视之如寇雠(雠:同 D.以奉我一人之淫乐(奉:满足)

三、解释下列语句中的黑体字

A.入而又之者  B.为子孙创业     

C.其一人一姓乎        D.而使天下其害     

四、今译下列句子

1.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2.岂天地之大,于兆人万姓之中,独私其一人一姓乎?

3.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

五、简答题

《原君》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它在当时有何进步意义?

容忍与自由

一、单项选择

1 《容忍与自由》的中心论点是(

A.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B.勿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   

C.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   D.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2 作者认为"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的观点(   )

A.不正确   B.有一定合理之处   C.完全对   D.有争议

3 根据《容忍与自由》中的观点,《王制》中的哪一个字正是中国专制政体之下禁止新思想、新学术、新信仰、新艺术的经典的根据?

A.骂    B.想   C.诛   D.哭

4 作者叙述自己五十年前主张"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的事,目的是要说明自己的年纪越大,就越觉得(   )

A.自由比容忍更重要   B.容忍与自由变得都很重要   

C.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D.容忍与自由变得都不那么重要

5 对于"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的态度,胡适觉得是(   )

A.很不容忍的态度 B.很容忍的态度 C.很不自由的态度 D.很自由的态度

二、多项选择

1.胡适是我国现代著名的

A.诗人 B.小说家 C.文史学者 D.思想家 E.革命家

2.《容忍与自由》所指出的错误态度有

A.喜同恶异 B.心理上总觉得自己“不会错” C.承认“绝对之是” D.不承认“绝对之是” E.认为“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

3.以下观点,作者所认同的有

A.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 B.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C.人类的习惯是喜同恶异;D.“必以吾辈之主张为绝对之是”的态度是很不容忍的态度;E. “必以吾辈之主张为绝对之是”的态度是可取的态度。

名词解释

和而不同

四、问答题

1.胡适为什么要引用《礼记·王制》四诛的全文?通过对四诛的现代阐释,胡适巧妙地阐明了自己的什么思想?

2.胡适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提出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的论断的?他所提倡的容忍与他所追求的自由,各自的内涵是什么?

五、作文

有容乃大

要求:1.中心明确;2.语文通畅;3.层次清楚;4.联系实际;5.800字左右。

谏逐客书

一、单项选择

1.《谏逐客书》选自

A.《左传》 B.《汉书》 C.《战国策》 D.《史记》 E.《后汉书》

2.《谏逐客书》中的指的是

A.客人 B.客卿 C.说客 D.商人 E.本国士大夫

3.《谏逐客书》能说服秦王收回逐客成命的根本原因是

A.排比对偶连篇,文章气势雄浑 B.论据充分,事实胜于雄辩

C.反复正反对比,纳客逐客利害昭彰 D.论证切中秦王急于统一天下的要害

二、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

1.吏议逐客,以为矣。 2.殷盛,国以富,百姓乐用。

3.西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 4.王者不却众庶

三、区别下列多义词的意思。
1. 至今治强。强公室,杜私门。 2. 诸侯亲服 服太阿之剑。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白话文

1.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2.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3.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4.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

5.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五、阅读下面文字,并回答相关问题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盗粮’者也。”
1.这段文字可分几个层次?概括每层的大意,并分析几层之间的关系。

2.开头三个句子分别说明了什么道理?各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3.解释这段文字中有下划线的词语。

六、名词解释 《史记

七、阅读理解

阅读余秋雨《都江堰》中的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如果说,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那么,它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发众输送汩汩清流。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养。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

1.通过对长城和都江堰的对比,作者表达了对二者怎样的情感?

2.这段文字历数了长城和都江堰的哪些品格?

3.都江堰灌溉的是成都平原,为什么说都江堰“灌溉了中华民族”?

我有一个梦想

一、单项选择

《我有一个梦想》中的“一位伟大的美国人”指的是

A.华盛顿 B.杰弗逊 C.艾森豪威尔 D.林肯

二、多选选择

《我有一个梦想》的主要内容是

A.争取人权 B.张扬了亲如兄弟的社会理想

C.大无畏的勇气和不屈不挠的意志 D.现代政治斗争的理性精神

E.动员黑人进行暴力革命。

三、简答题 《解放黑奴宣言》是什么?

四、名词解释: 美国黑人民权运动

五、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后边的问题:

就有色公民而论,美国显然没有实践她的诺言。美国没有履行这项神圣的义务,只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支票上盖着资金不足的戳子后便退了回来。但是我们不相信正义的银行已经破产,我们不相信,在这个国家巨大的机会之库里已没有足够的储备。因此今天我们要求将支票兑现——这张支票将给予我们宝贵的自由和正义的保障。

1.文中说的“诺言”指什么?

2.空头支票”的准确含义是什么?

3.支票上盖着资金不足的戳子后便退了回来”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4.“兑现支票”的意义是什么?

二月兰

、多项选择题:

1.在《二月兰》中,多处用了“反复”修辞手法,其作用有:

A.渲染气氛 B.突出意象 C.强化情感 D.使文章首尾呼应

2.《二月兰》所突出的二月兰的特点是(

A.不被人注意的朴实 B.紫气直冲霄汉的气势 C.把花开遍大地的勇气 D.无喜无惧的恒定 E.开花有大年小年之别

二、填空题

《二月兰》通过对二月兰的描写,联系自己人生遭遇,真切地抒发了对亲人的怀念并阐发了( )的感慨。行文中透露出对人格的高蹈、对学问的追求和对( )的叩问。

三、简答题

分别解释下列两句话中的含意。

1)我感觉到悲,又感觉到欢。 2)我感觉到欢,又感觉到悲。

四、阅读《二月兰》第7自然段,并回答相关问题

“我不记得从什么时候起我注意到小山上的二月兰。这种野花大概也有大年小年之别的。碰到小年,只在小山前后稀疏地开上那么几片。遇到大年则山前山后开成大片。二月兰仿佛发了狂。我们常讲什么什么花‘怒放’,这个‘怒’字下得真是无比奇妙。二月兰一‘怒’,仿佛从土地深处吸来一股原始力量,一定要把花开遍大千世界,紫气直冲云霄,连宇宙都仿佛变成紫色的了。”

1.这段话主要写了二月兰的什么品格? 2.“仿佛从土地深处吸来一股原始力量”有什么深意?

3.解释本段文字中“怒放”的“怒”字。

4.本段文字可分为几层,每层各写了什么?

听听那冷雨

一、填空题

1.余光中是中国台湾的当代学者,( )和( ),《听听那冷雨》选自( )散文集。

2.《听听那冷雨》一文的主旨,其实就是( ),是对祖国刻骨铭心的爱和思念。

3.“惊蛰一过,春寒加剧”一句中“蛰”字的读音应是( )。

二、简答题

1.有人说《听听那冷雨》这个题目有常识错误,听怎么能听得出雨的“冷”,对此,你学习了这篇著名散文后怎么看?

2. 本文还有一个独到之处:通篇用,写的思想和感受、现实与经历,这似乎与抒情散文的写作惯例相悖。但人人都明白,其实就是余光中自己。作者这样处理有什么道理。

三、词语解释

1.米家山水 2.灰色星期三 3.孺慕之情

四、阅读题

阅读《听听那冷雨》第7自然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雨不但可嗅,可观,更可以听。听听那冷雨。听雨,只要不是石破天惊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更笼上一层凄迷了。饶你多少豪情侠气,怕也经不起三番五次的风吹雨打。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二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在僧庐下,这便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十年前,他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在窗外喊谁。”

问题:

1.这一段主要写作者听雨,从听觉上来说,作者听出了什么?

2.作者写岛上听雨比大陆听雨更多了一层凄迷,这是为什么呢?

3.作者借南宋代蒋捷《听雨》词写自己听雨,表明了作者什么的情感

一、 单项选择

1.学界一般认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A.《楚辞》 B.《乐府诗集》 C.《离骚》 D.《诗经》

2.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是

A.古诗源 诗经 B.古诗源 楚辞 C.诗经 楚辞 D.乐府 诗经

二、多项选择

1.《蒹葭》中的“伊人”可以理解为

A.恋人 B.贤人 C.理想 D.福地 E.圣境

2.《蒹葭》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 等方面。

A.虚幻难实、神秘莫测的朦胧意境 B.意在言外、连类无穷的象征格局

C.一唱三叹、层层推进的美感形式 D.精雕细刻、惟妙惟肖的人物形象

E.深刻细致、鞭辟入微的心理描写

三、解释下列黑体词

1.蒹葭萋萋,白露未

2.溯游之,宛在水中

四、默写并今译《蒹葭》

五、名词解释

《诗经》

六、简答:《蒹葭》的中心意象是什么?这一意象有何象征意义?

长恨歌

一、 单项选择

1.下列诗句中,描绘杨玉环闻道汉家天子使时情态的是
A.回眸一笑百媚生  B.梨花一枝春带雨

C.雪肤花貌参差是  D.芙蓉如面柳如眉

2.对下列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的认定,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夸张)

B.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夸张、借代)  

C.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比喻、拟人)  

D.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对偶、比喻)

3.情景交融这种抒情方法可以细分为融情入景、移情于景、因情造景三种。下面的( )项属于移情于景。

A.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B.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C.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D.西宫南苑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二、多项选择

1.下列诗句中,属于融情入景的有

A.夜雨闻铃肠断声   B.耿耿星河欲曙天 C.秋雨梧桐叶落时 

D.春风桃李花开日 E.迟迟钟鼓初长夜

2.《长恨歌》中对汉皇语带抨击的有

A.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B.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C.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D.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E.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3.《长恨歌》中作者主要描写的人物有

A.高力士 B.李隆基 C.杨玉环 D.杨国忠 E.陈玄礼

三、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汉皇重色思倾国

2.风吹仙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四、简答题

1.“汉皇重色思倾国在全诗中有何作用? 

2.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两句在诗中有何表达效果? 

3.试结合《长恨歌》第二部分对入蜀途中景物的描写(黄埃散漫风萧索……夜雨闻铃肠断声),举例说明它们是怎样和表达情感结合起来的?

五、 阅读理解

读下列《长恨歌》的诗句,回答问题。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1.杨玉环曾经是唐玄宗儿子的妃子,为什么白居易要违背历史的真实说“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2.这段诗中最能表现杨贵妃美貌的是哪两句?并试加以分析。

断魂枪

(一)单项选择题

1.现代文学史上,擅长描写北京平民生活、作品具有浓厚京味儿的作家是( )。

A. B. C. D.刘心武

2.沙子龙的镖局改客栈的主要原因是( )。

A. 为了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B. 时代变了,沙子龙主动求变

C. 时代变了,沙子龙不得不变 D. 时代变了,武艺已没有意义

3. 孙老者的基本性格定位是( )。

A. 乐观爽朗 B. 旧江湖艺人的积极面 C. 积极进取 D. 嗜艺如命

4. 《断魂枪》一文中,人物性格之间的主要关系是( )。

A. 类比象征 B.对比烘托 C. 铺垫渲染 D.两两对比

(二)多项选择题

1.《断魂枪》中的人物形象有( )。

A. 沙子龙 B.王子服 C.孙老者 D.大伙计 E.王三胜

2. 《断魂枪》中沙子龙的性格特征有( )。

A.武艺高强 B.深藏不露 C. 争强好胜 D.乐观爽朗 E.洞察时局

3.下列肖像描写,属于孙老者的有( )。

A. 利落,短瘦,硬棒,两眼明得像霜夜的大星

B. 大个子,一脸横肉,努着对大黑眼睛

C. 眼珠可黑得像两口小井,深深的闪着黑光

D. 眼珠像两个香火头,随着面前的枪尖儿转

E.嘴上几根细黄胡,肩上扛着条小黄草辫子

(三)问答题

1.体会《断魂枪》开头社会环境介绍的意义和作用,老舍刻画沙子龙这个人物形象对表现小说主题有何意义?

2. 《断魂枪》以沙子龙“叹一口气,用手指慢慢摸着凉滑的枪身,又微微一笑,‘不传!不传!’”收尾,这对塑造主人公沙子龙形象有什么作用?

3.“断魂枪”实际上是“五虎断魂枪”,本小说的题目为什么不叫《五虎断魂枪》,而要叫《断魂枪》?

一、填空

1.钱钟书,现代著名( )、( ),毕业于( )外文系,著作有长篇小说《

2.《吃饭》选自《 》一书。本书收有散文10篇,对世态人生有着敏锐的( ),语言( ),笔调( ),是作者散文的精品。

3.《吃饭》是一篇嘲讽( )闪烁( )的绝妙文章。

二、简答

1.分析“人类所有的创造和活动(包括写文章在内),不仅表示头脑的充实,并且证明肠胃的空虚。”的含义。

2.“我们吃了人家的饭该有多少天不在背后说主人的坏话,时间的长短按照饭菜的质量而定;所以做人应当多多请客吃饭,并且吃好饭,以增进朋友的感情,减少仇敌的毁谤。”就这一番议论,结合时弊进行分析。

三、阅读题

读下面一段文章,回答后边的问题:

吃饭有时很像结婚,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其实往往是附属品。吃讲究的饭事实上只是吃菜,正如讨阔佬的小姐,宗旨倒并不在女人。这种主权旁移,包含着一个转了弯的、不甚朴素的人生观。辩味而不是充饥,变成了我们吃饭的目的。舌头代替了肠胃,作为最后或最高的裁判。不过,我们仍然把享受掩饰为需要,不说吃菜,只说吃饭,好比我们研究哲学或艺术,总说为了真和美可以利用一样。有用的东西只能给人利用,所以存在;偏是无用的东西会利用人,替它遮盖和辩护,也能免于抛弃。柏拉图在《理想国》里把国家分成三等人,相当于灵魂的三个成份;饥渴吃喝是灵魂里最低贱的成份,等于政治组织里的平民或民众。最巧妙的政治家知道怎样来敷衍民众,把自己的野心装点成民众的意志和福利;请客上馆子去吃菜,还顶着吃饭的名义,这正是舌头对肚子的籍口,彷佛说:你别抱怨,这有你的份!你享着名,我替你出力去干,还亏了你什么?其实呢,天知道——更有饿瘪的肚子知道——若专为充肠填腹起见,树皮草根跟鸡鸭鱼肉差不了多少!真想不到,在区区消化排泄的生理过程里还需要那么多的政治作用。

问题:

1.这段文字的中心什么?

2.指出这段文章中划线的三处各揭露了社会上什么弊端?

像山那样思考

一、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嗥(háo)叫  兆(shào)头  迸(bèng)发

B.驯(xún)服 蔑(miè)视 tiǎo)(

C.饿殍(fú) 艾蒿(hāo 蠕(rú)动

D.嬉(xī)戏 疲惫(bèi 扳(bǎn)机

二、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荡漾   预言   拾遗 B.内涵 圈套 腐乱

C.撕鸣 瞄准 复原 D.枪堂 鞍角 皱巴

单项选择题

《像山那样思考》中荒野大山的思考是(

A.破坏生物链,与自然为敌,人类将自取灭亡 B.狼越多,鹿就越少

C.没有狼的地方是猎人的天堂 D.大山恐惧太多的鹿群牛群

四、简答题

(一)像山那样思考》开篇写狼“一声深沉的、骄傲的嗥叫”,结合全文分析狼的嗥叫的意义。

(二)作者以拟人的艺术笔法,写出了山的悲哀。请问,山的思考是什么?谈谈你的具体感受。

五、名词解释

生态平衡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著名钢琴大师帕德雷夫斯基的演出就要开始了,帷幕拉开,灯光闪耀。令所有人吃惊的是,一个小小的男孩,居然坐在钢琴前面,天真无邪地敲打着简单的儿歌——《小星星,亮晶晶》,没有人知道他是怎么坐到那里的。

此时,帕德雷夫斯基蹑手蹑脚地快步跑到小男孩身边,俯身对他说:“别停下,继续弹奏。”

随后,他坐下来,左手演低音,右手环抱着男孩,弹奏着助奏声部。美妙的音乐缓缓升起,征服了所有的观众。就这样,大师和男孩收获了一份新鲜有创意的作品,大家收获了一个美妙难忘的时刻。

请以“收获”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菉竹山房

一、填空题

1.《菉竹山房》中通过对传统女性二姑姑年轻时的恋爱、婚姻以及凄凉的人生历程与( ),控诉了封建礼教与( 对人性的压抑与摧残。

2. 《菉竹山房》以新婚的(“ ”)和阿圆去看望二姑姑为线索,从独特的角度表现了一个( )无爱的凄凉人生历程,揭示出腐朽的封建旧文化对( )和生命的压抑与摧残。

二、简答题

简要分析这篇小说中二姑姑身世的悲剧意义。

三、分析题

《菉竹山房》中二姑姑的故事事实上折射出中国农村的封闭、落后与停滞,人们的思想依旧在传统文化的旧轨道上运转。根据文章的内容,请举例分析这一现象。

四、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后面问题

“屋子高大,阴森,也是和姑姑的人相谐调的。石阶,地砖,柱础,甚至板壁上,都染涂着一层深深浅浅的暗绿,是苔尘。一种与陈腐的土木之气混合的霉气扑满鼻官。每一进屋的梁上都吊有淡黄色的燕子窝,有的已剥落,只留着痕迹;有的正孵着雏儿,叫得分外响。”

1.这段是在文中属于什么描写

2.这段描写对写小说主人公二姑姑来说,用的是一种什么方法?

3.这段描写对二姑姑性格刻画有什么作用?

五、名词解释:

冥婚

一、单项选择

1.《苦恼》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

A.水生 B.姚纳 C.维拉 D.德拉

2.《苦恼》在艺术上的总体特色是

A.以大见小 B.以小见大 C.含泪的微笑 D.情感真挚

3. “我拿我的苦恼向谁去诉说”这句诗被契诃夫的短篇小说 借作题记。

A.《一个小公务员之死》 B.《苦恼》 C.《万卡》 D.《第六病室》

4.小说《苦恼》中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展示了“人与马”之间的关系,这两方面的关系又构成了

A.对比关系 B.类比关系 C.象征关系 D.层递关系

二、多项选择

1.姚纳曾向 诉说自己的苦恼,但他们都不愿听。

A.军人 B.三个青年 C.扫院子的仆人 D.青年马车夫 E.小母马

2.《苦恼》揭示的主题思想有

A.姚纳的漠然 B.下层劳动人民内心的痛苦 C.人与人之间的自私冷漠 D.19世纪末俄国社会的黑暗与冷酷 E.人与动物之间的相互理解

三、简答

小说《苦恼》最后写小母马听完了主人姚纳的痛苦诉说,有什么作用?

四、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暮色晦暗。大片的湿雪绕着刚点亮的街灯懒洋洋地飘飞,落在房顶、马背、肩膀、帽子上,积成又软又薄的一层。车夫姚纳,波达波夫周身白色,像个幽灵。他坐在车座上一动也不动,身子向前伛着,伛到了活人的身子所能伛到的最大限度。哪怕有一大堆雪落在他身上,仿佛他也会觉得用不着抖掉似的……他的小母马也是一身白,也一动不动。它那呆呆不动的姿势,它那瘦骨嶙峋的身架,它那棍子一样笔直的四条腿,使得它活像拿一个小钱就可以买到的马形蜜糖饼。它大概在想心事吧。不管是谁,只要被人从犁头上硬拉开,从熟悉的灰色景致里硬拉开,硬给丢到这个充满古怪的亮光、不断的喧哗、熙攘的行人的漩涡里,那它就不会不想心事……”

1)小说的这段开头,用了哪几种描写方式?

2)这段文字可分几层,每层主要写什么?

3)这里的景物描写起什么作用,马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4) 这段文字对姚纳的描写,是采用的什么状态下的描写,有何妙处?

张中丞传后叙

一、单项选择

1.《张中丞传后叙》中,拔刀断指、抽矢射塔的人物是

A. 张巡   B.南霁云 C. 许远      D.于嵩

2.《张中丞传后叙》中,写张巡就戮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这种人物描写方法是

A.环境描写      B.行为描写 C.言语描写     D.神态描写

3.《张中丞传后叙》:愈贞元中过泗州,船上人犹指以相语指以相语

A.于嵩读《汉书》事    B.南霁云抽矢射佛塔事

C.张巡慷慨就戮事    D.南霁云拔刀断指事

4.《张中丞传后叙》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是

A.议论与抒情紧密结合   B.抒情与叙事紧密结合

C.议论与叙事紧密结合   D.叙事与描写紧密结合

5.下列《张中丞传后叙》中的典型事例,用来刻画许远形象的是

A.背诵《汉书》  B.为国让贤 C.拔刀断指     D.抽矢射塔

二、多项选择题:

《张中丞传后叙》着重突出了人物( )性格特征。

A.许远为国让贤B.张巡过目不忘C.张巡视死如归D.许远宽厚谦和E.南霁云疾恶如仇

三、名词解释

唐宋八大家

四、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白话文。

1.外无待而犹死守,人相食且尽,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所矣!

2.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

3.当二公之初守也,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

4..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

5.抽矢射佛寺浮图,矢著其上砖半箭。

五、阅读理解题

(一)阅读下面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当二公之初守也,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苟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及其无救而且穷也,将其创残饿羸之余,虽欲去,必不达。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彊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1.如果说这段文字可以分为3个层次。请你先直接运用“︱”在原文上划分层次;然后扼要归纳每一层的大意。

2. 这段文字驳斥了什么谬论?

3.解释其中“穷”“羸”“去”“相环”“淫辞”的意思。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后面问题

“远虽材若不及巡者,开门纳巡,位本在巡上,授之柄而处其下,无所疑忌,竟与巡俱守死,成功名。城陷而虏。与巡死先后异耳。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远诚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爱之肉,以与贼抗而不降乎?当其围守时,外无蚍蜉蚁子之援,所欲忠者,国与主耳。而贼语以国亡主灭。远见救援不至,而贼来益众,必以其言为信。外无待而犹死守,人相食且尽,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处矣。远之不畏死亦明矣。乌有城坏其徒俱死,独蒙愧耻求活?虽至愚者不忍为。呜呼!而谓远之贤而力之邪?”

问题:

1.这段文字所驳斥的谬论是什么?

2.这里用的是什么驳论方法?

3.概括文中的主要论据。

念奴娇·过洞庭

一、填空题

1.这是一首中秋词。这首词,与其说是通过月夜泛舟洞庭,描绘了自然景象的( ),不如说是表现了作者( )的超拔高洁。

2.在这首词中,物境与( )高度融合,( )与人格美浑然一体,展现出空灵晶莹的奇妙境界。

二、解释下列古文中黑体词的意思

1.我扁舟一叶。

2.短发萧疏襟袖冷。

3.更无一点风色

4.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5.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三、文译词句

1.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2.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四、默写并翻译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

五、简答

表里俱澄澈可谓全词的“词眼”,请谈谈其含义。

赤壁赋

一、单项选择

1.《赤壁赋》属于赋体文中的

.辞赋 .骈赋(律赋) .抒情小赋 .文赋

2.“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出自苏轼的

.《念奴娇·赤壁怀古》 .《明月何时有》 .《赤壁赋》 .《后赤壁赋》

3.《赤壁赋》继承和发展赋体的传统手法主要是

.铺张扬厉 .夸饰渲染  C.主客问答 .骈俪对偶

4. 成语“凭虚御风”出自

.《赤壁赋》  B.《后赤壁赋》 .《念奴娇﹒赤壁怀古》 .《陌上桑》

5.苏轼曾被诬蔑作诗“谤讪朝廷”,遭到弹劾被捕入狱,史称

A. 雀台文案 B. 乌台文案 C. 雀台诗案 D. 乌台诗案

二、解释下列文句中加点的词的含义

1.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2.苏子愀然

3.酾酒临江

4.知不可骤得

5.相与枕藉舟中

三、今译下列文言语句。

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3.舞幽壑之潜蛟

4.侣鱼虾而友麋鹿 5.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四、名词解释 “文赋”

阅读理解题

读陶渊明《饮酒》(其五),回答后面问题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1.解释心远”“山气”“真意”。

2.本诗以“心远”为全篇纲领,首四句说身居“人境”,而精神却超脱世俗的虚静忘世心态;中四句写近观周围景物而沉浸自然韵致的忘我心态;后两句写“心”在物与我的浑化中体验到难以言传的人生真谛。请将上述三层意思各概括成两个字。

3.诗的最后两句的字面意义和言外之意各是什么?

大学语文练习题(新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