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纪律约束问题

发布时间:2020-07-19 21:08:33

学生的纪律约束问题

1.学校需要什么样的纪律?

一些学校对于学生的养成教育始终以纪律教育为主.学校常常会制定一些近似苛刻的规章制度来约束规范学生:上课要端正坐好,腰要挺直,身要正, 有问题要先举手.老师同意后方能发言: 下课后也不能在教室里大声喧哗,只能小声的坐在座位上说话.更不能在走廊里打闹.也不准在操场上游戏。对于学校的这些规定学生们只有无务件服从.否则学校便以批评扣分、通报罚款的方式予以惩罚 在这样严格的纪律约束下.昔日活泼可爱的小学生变成了一批训练有素的军人.凡事皆要小心翼翼.甚至放学后也要像军人一样排着整齐的队伍.迈着统一的步伐.安静地去学校食堂吃饭。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在说话、游戏的权利都被剥夺的学校.孩子们又何以体验到成长的快乐?这样的教育环境下孩子能得到主动活泼地发展吗?我们组织这期“学校需要什么样的纪律”的讨论.以其引起大家的重视和思考

1.1学校纪律应体现“四性”

1.1.1公平性

为了规范学校的管理行为,每个学校都会制定各项规章和制度,有针对教师教学工作的,有针对学生活动行为的,但是我们却忽视了各项规制之间的相通性和管理职责的公平性。比如某校规定学生在上下楼梯时要小声说话,轻步上楼,并且上楼时靠左走,下楼时靠右走。

虽然这是学生行为管理中的一项规定,但是学校的领导和教师作为学校里的一员,同样也应该认真遵守,并且要模范地遵守。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我们所看到的经常是学校教师和领导大摇大摆地走在楼梯和楼道中央,边走边嬉戏谈笑,害得孩子们还要给我们这些大人让道。像这种不公平的现象,可以说在我们学校里比比皆是。瑞典著名作家林格伦说过:“纪律是在儿童方面尊敬教师;在教师方面尊敬学生。”作为学校里的成年人和教育者,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们效仿的对象和行为的标尺,如果我们在孩子们的眼里拥有了太多的“特权”,那么我们的言传身教就会变得苍白而无力,本应成为孩子们学习和生活乐园的校园也会逐渐褪去它应有的吸引力。

1.1.2差异性

所谓对象的差异性,就是指学校纪律要符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和行为特点。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孩子。他们的认知水平差异较大,我们不能采取一刀切的管理方式来要求他们,而是根据他们不同的年龄特点,制定相应的纪律条框来逐步规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行为。比如一年级刚入学的小学生。他们还不适应小学按部就班的学习方式。他们的行为还大都停留在幼儿园那种多游戏多活动,自由自在的水平上,如果我们一下子拿出太多的“这个不准”“那个不要”来约束他们,不仅无益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反而会增加他们的不适应感,使其产生厌学心理,影响孩子的后续学习。学校纪律只有真正关注到这一点,针对不同学段的孩子提出不同的行为要求,使他们有—个逐步适应并接纳的过程,它们才能真正担当起学生健康发展的“护航员”的角色。

1.1.3简明性

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而培养人就是要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纪律的作用就在于让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成长的环境,除此之外不需要任何其他目的的纪律。然而现实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笔者曾经到过一个省级规范化学校参观学习,其问发现他们光学生管理方面的制度条文就不下十几种,里面的规定更是细之入理。比如该校规定

“学生在校期间必须穿校服”,“不论男生还是女生的头发都必须‘三不过’:前不过眉,侧不过耳,后不过领”等。且不说这种规定是否科学,单就这些条款本身来讲,有必要制定得这么详细吗?学校倒是规范了。可是这“规范”的背后我们失去了什么呢?“满足于管理而不顾到教育,这是对心智的压迫”太多太繁的条框和规范,在限制了孩子们行为的同时,也束缚了孩子们的个性

发展和思维创造,使他们过早地背上被压迫的包袱,为日后的无畏的和无节制的压力释放埋下了隐患。

1.1.4人文性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很久以前,英国有一个叫麦克劳德的小学生,对动物非常好奇,特别想知道狗的内脏到底怎么长的。终于有一天,好奇心促使他将学校校长心爱的小狗杀了看个究竟。为此,校长要惩罚他,不过校长既没有大发雷霆,也没有像有些教师那样,传来家长发泄一通,责令赔款道歉,而是要求麦克劳德解剖小狗后,画出一幅骨骼图和一幅血液图。他愉快地接受了惩罚,也出色地完成了任务。麦克劳德后来成为有名的解剖学家。读完这个故事,也许你首先想到的是这位校长的宽容与大度成就了一位有名的解剖学家,而我想到的则是纪律绽放人文光辉的巨大力量,使麦克劳德勇敢地踏上了成功之路。

反观我们各个学校管理学生的条条框框,不是这个“不准”就是那个“不要”,处处都是一幅冷冰冰的铁面孔,玩味正酣的孩子们有时候真的不知为何就触犯了“法律”,并遭到惩罚。在这种情形之下,孩子们的心理极端发展,要么唯唯诺诺,要么玩世不恭。试想,如果我们的学校纪律能够多站在生命发展的角度对待孩子们,多些人文关怀呵护孩子们,我们的学校是不是还会有那么多“刺头生”、“问题生”出现呢?

我们广大管理者要科学把握“严”与“放”的尺度,真正站在“以人为本”的角度引导学生发展,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成长乐园。

1.2管理公正、严明是办好一所学校的前提

日本学者小原国芳说:“必须用惩罚来充实教育。惩罚不是杀人,而是救人,是使人新生,使人复活。”而历史上许多教育惩罚的实例都说明了教育惩罚的积极意义:少年鲁迅因为上学迟到被老师惩罚后,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之所在,于是在桌面刻了一个“早”字警示自己。生活中的这件小事,让鲁迅先生长大后也记忆犹新,可见对鲁迅先生的人生影响之大。台湾忠信高级工商学校对学生要求十分严格,学生犯了错误必定受到不同程度的惩罚,全校三千多学生,每年竞有二三百人因违反校规校纪而被开除。在这所学校,全校学生集合时只要三分钟即可排得整整齐齐,每届毕业生全部都考上高一级学校。一提起这所学校,公众无不赞美。

可回过头来想一想,我们现在的一些高中学校,学校的面貌是一个什么样的呢?教室内、外墙上的瓷砖被学生一块一块地掰掉,走廊上的栏杆被学生掰断;课间时间在厕所里面或在放学的路上,抽烟的学生是一群一群的;学生谈恋爱,在课间时间可以在光天化日之下,甚至在老师的眼皮底下公然的接吻;而为了学生的生命安全,学校安排老师在学生回家的拥挤路段执勤,防止学生自行车搭人而危及到他们的生命。可学生呢,在看到有老师在执勤的时候还相互提醒:“注意前面有狗(指执勤的老师)!”;学生在课堂上不听讲或听音乐时,老师干预或想收缴他们的MP3、MP4时,学生还会警告你老师小心点……像这些类似的严重违纪的现象,如果学校不能对违纪学生进行严肃处理,仍采取宽松、容忍的态度,这必将严重影响学校的教育、影响学校的学习风气。同样也不可能拯救学生,反而会助长他们的霸气,将来对社会造成更大的危害。

所以,我个人认为,一个校长要管理好一所学校,要想真正把自己的学校办成高素质、高升学率的一流学校,除了要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和先进的管理制度外,还应该有一套比较完善的学生纪律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对表现特别好的,学习又特别优秀的学生就应该给予大力宣传和奖励。而对有损学校荣誉、利益的学生,不管他是成绩好的或差的,一律严加惩罚,该开除的就开除,绝不能心慈手软,要以学校大局为重,以学校的发展为重。

2.论良好的课堂纪律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建立怎么样的课堂纪律成为议论的焦点之一。良好的课堂纪律始终是有效教学的前提,这是毋庸置疑的,也是我们不能放弃的。但是,对于“什么样的纪律才能称得上是良好的”、“惩罚是否可以真的放弃”这两个问题,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笔者试图理清这两个概念,明确指出在素质教育中纪律的重要性以及惩罚的必要性。

课堂纪律是指在课堂教学情境中教师为了维持班级秩序、保证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活动顺利进行而要求学生必须遵守的一系列行为规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展以来。引发了学校教育发生了全方位的改变。课堂纪律作为其中一环,也在课程改革的洪流中乘风破浪,它冲击着陈旧的纪律观念、陈腐的课堂秩序,在解放学生的同时也解放了教师。但是这是不是意味着新课程改革之后课堂就不需要纪律和秩序了呢?答案是否定的。我们首先需要厘清一个概念,即“什么才是良好的课堂纪律”。

2.1透过人性看纪律

古今中外,对于纪律的见解,主要可以分为两大派别。一派由性恶论引导,另一派则由性善论引导。赫尔巴特是主张性恶论的代表,他主张在进行教学之前,把儿童“不驯服的烈性”和“盲目冲动的种子”压制下去,“造成一种守秩序的精神” 以避免“将来的危害”,这不仅有利于当时的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更有利于将来社会秩序的维持。赫尔巴特则提出了具体的管理方法:一是应用惩罚的办法;二是监督;三是命令和禁止;四是包括体罚在内的惩罚。无疑,目前班级规则的主要精神仍然秉承着赫尔巴特的基本精神,通过对学生的全面限定。旨在控制学生的身体,使其驯化。除了赫尔巴特之外,中国古代的苟子也主张“性恶论”,他十分强调教师对学生的控制和灌输。主张用外力来转化内在恶的本性。

而中国古代孟子和外国教育家蒙台梭利、马卡连柯都持有“性善论”。孟子认为人天生就具有“良知”、“良能”,教育必须因势利导,遵循人的内在依据,发扬人的自觉。蒙台梭利认为纪律是必须的,但是纪律绝不是通过命令、说教或任何的一般的维持秩序的手段而获得的,真正科学的教育学的基本原则是给学生以自由,即允许学生按其本性个别地、自发地表现,由此可见,纪律是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之上的。无独有偶,前苏联教育理论家与实践家马卡连柯也认同纪律是集体教育所必须的.然而纪律应是自觉的纪律,而非强制性的。基于诸多国内外教育家的主张,笔者倾向于“性善论”,学校纪律是要在认同学生本质善良的基础上展开,而不能用强制性和命令式的方式。

2.2着眼现实看纪律

2.2.1对良好课堂纪律的误解。

对良好课堂纪律的误解不仅源于教师,而且源于学生。

(1)学校管理阶层和一线教师对课堂纪律的误解。许多学校的领导仍以课堂是否安静作为指标来评价课堂教学.并且许多学校领导和教师仍以学生上课时候两手背后、双腿靠拢、身体坐端正、不许插嘴、举手发言等行为作为好的课堂的标准。这些错误产生的根源在于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学校领导和教师心目和头脑中的僵化和定格。这一评价的标准是与新课程提倡的“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新理念不相容的,应该尽快从头脑中剔除和摒弃。

(2)学生对课堂纪律的错误理解。学生在以上提到的那些错误、陈腐观念的指导下,在师道尊严的熏陶下,践行着他们心中所谓的课堂纪律模式,久而久之,就抹杀了自己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认识到自己是维护遵守纪律的主体,自己遵守纪律以及重视纪律是对自己权利在课堂上实现的保证。所以,有的学生把纪律的好坏完全归咎于教师对班级管理的好坏和松紧,而不能从自身出发来做一个自觉维护纪律的责权主体。

2.2.2对新课堂纪律的解读。

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虽然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主动性,但是也并不是意味着把所有的权力都交给学生,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都不做制止。如果把新课程纪律的理念理解为自由放任,那么对一些学生故意的违法违纪行为.教师只能一味克制忍让,当场无法用强硬措施来制止,将使正常课堂教学不能进行,严重影响师生教与学的活动,侵害其他学生的受教育权,在学生中造成不良影响,可能使不认真学习、不尊敬教师、不遵守课堂纪律的风气蔓延开来,也会在客观上纵容类似的违纪行为,最终危害故意违纪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

不可否认,纪律不是万能的,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与教学成果的好坏不是单方面因素决定的.纪律只能算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之一。但是,纪律是不可动摇的,没有纪律是万万不能的,我们应该对良好的纪律永不言弃。新课改中提到的“以学生为主体”是针对传统课堂纪律模式而言的,这种模式认为课堂的所有活动都是由教师单方面引起的,将学生行为建立在对教师的服从上而不是学生的发展上,也就是说在课堂中,给学生一定程度的自由和发挥空问,但这并不等同于完全让学生主宰课堂,破除所有的纪律规范和秩序。

2.3现代课堂应有的纪律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一些研究课堂管理和课堂纪律的文章往往有淡化课堂纪律的倾向。这些研究对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我国课堂纪律的现状的认识都存在一定的偏差。笔者虽反对性恶论教育家所主张的对孩子强制管理,但是也坚定地认为纪律是学校教育的前提和保障,是必不可少的。

2.3.1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允许学生插话。

多数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希望课堂始终保持安静,为此,他们采用各种方法来限制学生,导致学生只能被动地接收老师灌输的知识,一旦有学生中场插话或者提问就会遭到老师的制止和批评,因为老师认为学生这样的行为是对自己的不尊重。事实上,学生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想法并不是对教师威信的挑战,相反,正是大力支持教师教学的表现,因为学生的提问足以表明他在听课中十分的投人.并且在发挥大脑的作用,没有被动地接收知识,而是在试图把知识内化,这是很有效的学习新知识的方式。

另外,教师也可能因为怕影响教学进程而阻止学生提问或讨论,这就折射出了教师的教学观念。在他们看来,上课的目的就是执行教案的过程,一堂课好坏的标准就是完成教案的程度和教师讲课的逻辑性、条理性.学生只需按照教案或者标准答案来进行回答.教师的目

的就是引导学生的答案尽可能地接近标准答案。在这样的情形下,课堂成了演艺的舞台,教案是剧本,教师是导演,学生是受导演指挥来完成教案规定好的行为的演员。事实上,这样的舞台演出中。往往是教师一个人自导自演,学生只能沦为观众,连演员也谈不上。课堂应

该是学生学习和生长的园地,学校应该是激发和维持学生生命气息与活力的摇篮。然而,现实的课堂纪律管得如此之严,以致于教师忽略了学生是有思想、有情感、有主动性和独立性的个体。笔者认为, 良好的、有效的课堂纪律必定能保证学生有效学习,使其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能够最大限度地表达自己的个人见解,解除传统师生不平等的枷锁。

2.3.2.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还学生自由。

“因材施教”是被大家所认可的,但是教师在进行集体教育的同时难免会“一视同仁”,对于学习进度不同的学生不可能采用不同的上课进度,毕竟一节课不可能配备两位教师,那么这个时候有些学生自己就会有行动, 自己为自己安排时间。上课的时候要是学生自己在做题.而且做的还是没有学过的内容,这个时候上课老师发现了该怎么处理?制止他,为了课堂的统一与老师的权威,让他参加到大家的学习活动中?这样做往往会打击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而且既然现在学的都已经会了.那么势必会减少兴趣,往往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开小差,甚至影响到其他同学。

教学实践证明,要培养学生较强的创造力与自主性。并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改变强制性管理。改变的重要方法就是在课堂上努力创建一种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得到最大限度地表现和发展。强制性管理营造了一种紧张的教学氛围,这会使他们彻底地丧失安全感和自由,思维活动和个性发展也会受到压抑。积极的纪律教育强调要告诉学生应该怎样做,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精神:而消极的强制性纪律则一味用“不许”、 “不准”来约束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样做的不良后果可能会让学生与教师形成对立,给课堂纪律管理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情绪。

2.3.3.使用道德教育的同时,允许教师对学生善意地惩罚。

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纪律理念提倡师生平等和谐的关系,注重学生的主体性,提倡学生形成内在的自律.反对外在的“压制”和“强迫”,这是值得称道的。然而,一些激 进的研究者过分强调课堂教学的生成对学生的鼓励,消解了课堂纪律对学生的约束,甚至彻底否定对学生的惩罚。现今有一种通病,就是人们一谈到纪律就想到惩罚,一提到惩罚就想到体罚。这是一种误解和偏见。偏见的产生是由于传统的极端的强权式的课堂管理方式至今还在影响人们的思想。与此同时,一些新的课堂纪律理论仿佛又走得太远、太极端,以致彻底地否定了惩罚。这些思想的持有者几乎把惩罚等同于体罚.所以反对对学生惩罚。但同时又陷入了无法自拔的矛盾:对于违反纪律的行为,给以惩罚则违反了个体遵守纪律的自主性的精神;然而,不予惩罚则侵犯了纪律的权威。我们同意对学生要多鼓励、少惩罚,只有在万不得已时才使用惩罚,基本上都尽量用道德教育的方式使学生把纪律内化。然而,当一个学生侵犯了公共的课堂秩序,影响了其他同学的学习时,对该学生鼓励的“合法性”在哪里?教师是否在对其他学生负责?课堂教学是集体性的活动,若学生违反了纪律,扰乱了课堂教学的秩序,其违反的后果必须是不愉快的。这种(由教师主导实施的)不愉快的后果,我们姑且称之为惩罚。惩罚的目的不是让违反纪律的学生丢脸面,而是维护纪律的权威,对于严重违反或者蓄意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应该予以及时制止和告诫.从而保证课堂秩序的宁静和谐。

3.我理想中的纪律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学校没有纪律是万万不行的,“规矩”放在学校就可以理解为纪律。校有校纪,班有班规,到底什么样的纪律最适合学生呢?笔者理想中的学校纪律是这样的:与

“自由”相结合的纪律

纪律与自由是相辅相成的,没有纪律的自由就变成了散漫,没有自由的纪律就成了禁锢。但学校的纪律不能剥夺孩子们的自由,不能让孩子们失去玩乐的权利。学校纪律的制定不能“另起炉灶”,我行我素,要在《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基础上生成,要符合孩子们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如:一年级的小朋友年龄小,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对他们的要求就不能以中高年级学生的标准来约束他们,应允许他们有注意力分散的时间。学校纪律在实施过程中还要灵活操作,给学生留自由的空间,

在集体中,教师必须果断地制止不良行为,维持纪律的权威,而在课后,教师可以对有问题行为的学生给以更多的帮助和鼓励。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求课堂上必须彻底解放学生,还学生学习的自由和权利,这也直接给我们的课堂纪律带来了挑战。如今的课堂,在“以人为本”的新理念指导下,虽不再是公堂式的课堂,却出现了茶馆式的课堂。课堂纪律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其结果是课堂效率依然没有实质性提高。要解决这种矛盾,就需要明确一点: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纪律既要对学生严格要求,又要体现人文关怀。可见,良好的课堂纪律既是指学生拥有自主权与主动权,也包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应具备的权威与主导。此外,惩罚有别于体罚,是维持纪律中不可或缺的。总之,纪律和惩罚是学校教育的前提和保障。是必须坚持的,关键在于充分理解和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对纪律的作用。只有在全面深刻的理解课堂纪律本质问题的基础上。才能做出科学而合乎实践需要的理论指导,这无论是对于传统课堂的批判还是对新课程背景下重构课堂纪律问题的理论框架,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l】王天一.外国教育史(上).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320.

【2】孙培青.中国教育思想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56.

【3】王天一.外国教育史(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178,406.

【4】徐文彬,高维.我国中小学课堂纪律研究三十年.当代教育科学。2009(5):22—30

(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学生的纪律约束问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