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与分析

发布时间:2012-01-31 14:53:58

1 引言

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而其中农村人口占据了总人口的一半以上,也就是说有大量的劳动力聚集在农村,正是因为这种情况,三农问题成为了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且造成了劳动力资源的浪费。尤其是山西,由于多年来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缓慢,相比其他省份,山西有着较多的农村劳动力,面对这种状况,政府多年来虽然制订了不少解决方案,但却没有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使山西农村劳动转移问题越发的严峻阻碍了山西各方面的发展。所以,解决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是山西省加快社会经济发展,协调城乡就业,以及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为此,研究这一课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

2山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积极作用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战略重点,是提高劳动力配置效率、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迫切需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缓解人地矛盾,增加收入,提高生存质量

人地关系高度紧张是我国农业不发达、农民贫困的根本原因,也是制约山西省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现在,山西省人口己增加到3571.21万人,人均耕地减少到约1.72亩,而目人口分布也不平衡。由于人地关系高度紧张,耕地承担的对农民人口的福利保障功能远远大于耕地的生产功能。当前,我国实行“一免两补”政策后,山西省人地矛盾将更加突出。在人地关系高度紧张这个内在的基本矛盾制约下,解决山西省的“二农问题”,很大程度上要靠农村外部条件的改善,要让农民在耕地以外找到生存和发展的新空间。

2.2开阔视野,转变观念,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山西省农村居民通过外出转移,能够扩大视野,增长见识,掌握知识,提高素质,促进入的全面发展。

人的观念更新是农村发展的一部分,同时山西省农村发展也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观念营造积极的氛围。转移出去的劳动力与家乡的日常联系以及候鸟式返回成为传播现代观念、转变乡村传统观念的重要机制。他们自认为自己的角色是给家乡人开眼界,介绍新的做事方法,使他们不仅仅满足于有吃有穿的生活。尤其是一些“精英分子”在这方面影响更大更广。因为他们本身由于能力、口才、自我意识等获得了村民更多的尊重、关注与信任,这使他们传播的知识、信息、观念等更易被接受,并拥有更高的引用率。他们向村民传播现代观念还表现在他们带回的资金为村民添置现代传播工具并改善基础设施上,如开通闭路电视、有线电视等,这是村民获得新观念极为重要的途径。

同时,山西省农村要发展必须打破不合时宜的旧权威格局。当资金、技术、信息等资源的提供主体由老年人转变为能人(相对年轻)时,乡村传统的、建立在长幼自然差别基础上的上尊下卑的等差序列也随之改变了,农村差序格局呈现新的变化趋势与特点。当这样的影响被复制与扩大,整个农村的权威结构都经历着重构。新的权威格局充满了生气,在这种格局中新观念被尊重,迅速接受,广泛传播,并最终转化为改造生活、生产的力量。传统的家族意识、权威意识正在发生本质性的变化,而法治意识、民主意识越来越浓厚。

2.3提供资金,引进技术与知识,为农村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大部分外出打工的农民,都会将大部分打工所得寄回家乡,成为家乡家庭的经济支柱。这些资金改善了家中生活,支持家乡生产。资金注入家乡,一方面保证农业生产所需费用,改善农村家庭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为家乡向非农业生产转移提供了原始资金,村民有能力支付从事非农产业的成本,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许多人在外打工几年后,就有意识地把技术、经验、信息带回家乡,个体或者雇几个人。这样一来,农村流出劳动力就开辟了把资金救术和经验从富裕地区向家乡转移的渠道,成为了政府在农村开发基础设施、教育和基本服务的重要补充。

2.4创业反哺,加快农村奔小康的步伐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之一就是实现农村奔小康,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农村奔小康的重要保证。

山西省农村改革的日的是为了发展生产力,让百万农民富裕起来,但只要还有70%左右的农业人口,守着极其有限的耕地,农民就不可能富裕起来。

在山西这样一个农业大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然要受到农村人力资源配置和流动的影响。没有伴随着农民发展商品经济本领增强的剩余劳动力转移,没有更多的农民懂得市场、走向市场,就没有山西省农村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并存格局的结束,就难以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也难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2.5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社会转型和农村现代化进程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国家现代化的关键在于农村现代化农村要实现现代化则必须实现其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转型。而要实现这种结构变革,劳动力必须不断地从农业部门转移到非农业部门随着国家工业化和信息化过程的深入发展,以及农业技术变革的不断推进,山西省农村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必然要发生变革:制造业、信息产业、服务业在整个国家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会不断增加,就业机会不断增多;同时,农业所占比重会越来越小,从而农村劳动力将逐渐地从农业部门转向非农业部门,从纯农村地区向城镇地区和城市转移。以山西省屯瓦村为代表的劳动力大量迁移到附近的城镇模式。通过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可以避免劳动力资源浪费,充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丰富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并发挥每个农村劳动力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转化为现实的社会则富,同时可以避免引发其它的社会问题。

在农村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一、二产业转移,从贫困地区向发达地区转移,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中,农村劳动力在第一产业中所占比重逐渐下降,而在第一、二产业中所占比重逐渐上升,使得农村劳动力在各产业中的分配逐渐趋于稳定,结构逐步趋向合理,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陇调发展。由此可见,农村劳动力的合理转移在近十几年农村的持续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山西省农村现代化的进程。

3山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3.1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总体环境

近年来,山西省委、省政府把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城带乡、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措施,强化组织领导,加强部门合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增加投入,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05年,中央和省级财政分别投入1650万元和2200万元(含扶贫),完成引导性培训114.4万人,完成“阳光工程”职业技能培训15万人,新转移劳动力46.4万人,全省新增务工收入20多亿元,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达1100元。在“十一五”之初,省政府做出明确规划,全省每年都要完成引导性培训60万人,新转移30万人。2006年,根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各级政府都进一步加大了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投入,农业部和财政部给山西省安排培训资金约2000万元,省财政在预算中安排了2300万元(含扶贫),市级安排了1500多万元,每个参加“阳光工程”培训的农民补助约250元。2007年,全省新转移农村劳动力40万人,新增务工收入31.3亿元,农民务工收入323亿元,人均工资性收入1525.95元,比上年增加146.6元,占人均纯收入的41.5%2008年,全省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投入力度继续加大,省级财政劳动力转移培训专项资金提高到了3000万元,市、县两级培训一名劳动力的补助标准统一提高到了350元。

3.2农村劳动力转移特点鲜明

伴随着各级政府部门重视程度的提高和投入数额的增加,山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不断增大,并呈现出鲜明的特点:

3.2.1早期劳务品牌雄风不减。山西省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队伍经过多年的摸爬滾打,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劳务品牌,市场范围不断扩大。五台的泥瓦匠、临猗的蛋糕工、浑源的保姆、永济的扯面饺子、临县的“的哥”、万荣的“防水工”等便是其中的代表。这些劳务品牌的劳动力转移队伍至今仍然活跃在第一线,是山西省劳动力转移大军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调查数据表明,山西省劳动力转移以就地转移为主,本市(县)内转移占64%,省内市(县)外转移占30%,省外从业者不足一成,仅占6%。本市(县)内转移比例较大的原因主要是许多务工者要兼顾家里农活,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山西传统的“守家”思想比较重。 3.1山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地比例

3.2.2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上升。受客观条件和自身素质的制约,长期以来山西省外出务工劳动力就业层次较低,从事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占转移总量的一半以上,就业的行业以农村工业(主要是采矿业、制造业)和建筑业为主。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近年来山西省第三产业发展迅速,转移到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数量不断增加。调查中,外出农村劳动力从事第三产业的比重达46%,从事农村工业和建筑业的比重有所下降。

3.2.3季节性短期外出务工数量减少,长期稳定外出务工数量增加。外出务工时间长短是劳动力在外就业稳定程度的主要标志。调查中,长期稳定外出务工人员数量大幅增加,连续外出务工5年以上的占40%,连续外出务工2年以上的占64%

3.2.4 外出务工收入成为劳务输出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伴随着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规模的扩大,外出务工收入在劳务输出户收入中所占的比重逐年上升。调查中,有68%的被调查户认为外出务工收入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26%的被调查户认为外出务工收入是家庭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务输出成为支撑农民收入增长的新亮点。

3.2.5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显身手。经历城市文明、工业文明和市场经济熏陶洗礼的外出返乡农民工,转变了观念,掌握了技术,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给新农村建设带来了勃勃生机和活力。他们有的给家乡引回了资金,有的带回了新技术、新信息,有的回乡创业,开厂办公司,形成了输出一人致富一户,转移一个带走一家,转移一批带动一方的良好局面。目前山西省有20万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在惠农政策吸引下,纷纷回乡二次创业,推动新农村建设。据统计,吕梁市有2万多外出务工劳动力回乡创业,成为当地新农村建设的新生力量。长治市拥有的2.57万个乡镇民营企业中,由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兴办的就有1.15万个。

4对山西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的分析

4.1农村劳动力转移缓慢

目前在山西省农村劳动力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2%,其中大专以上的只占到2.6%,初中及初中以下的仍占88%,从总体上看,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不高,从事非农产业的职业技能非常缺乏。

4.1 山西省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

根据山西省统计局的调查,2004年转向二、三产业的农村劳动力中,因素质太低而被遣返的占24.2%

上述因素的存在直接影响着山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与规模,因此要想实现每年最少56.3万的农村人口转移目标,未来的任务依然很艰巨。而农村劳动力也只能在传统的、低级的、简单的劳动领域,靠出苦力挣钱,收入不仅低且缺乏稳定性。虽然山西省政府及劳务输出部门在有计划、有组织地促进农民工跨地区、跨省市甚至于国外劳务输出方面不断加大各项宣传和服务工作力度,但受众多知识不高的局限,整体上很难取得大的突破。

4.2 组织化程度不高

随着劳动力转移步伐的加快,农村劳动力每年向外输出的数量不断增加。而长期以来农民外出务工主要是自发或通过亲友介绍,带有很大自发性和盲目性,能否找到合适的工作则带有偶然性。返乡的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几乎全是自发外出的农民。农民盲目外出务工,一方面难以及时找到合适的工作,增加了务工成本;另一方面给务工目的地的社会治安造成了一定的压力,不利于资源有效配置和社会稳定。

4.3劳动力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证

由于城乡分割的二元管理体制只是松动并没有完全消解,因此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绝大多数是“移而不迁”,仍然保留了农民的身份,因此才形成了“民工”这一现代化进程中的独特现象,降低了劳动力在城市中的政治地位。由于受身份的限制和体制内外及社区性、功能性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影响,他们基本上只能在“非正式劳动力市场”中寻求“城市剩余工作”,在付出重体力劳动后的收益远远低于城市劳动力,影响了劳动力在城市中的经济地位。同时,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使得外来劳动力的社会保障利益也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

4.4城市自身就业压力的逐渐增大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共创造了1595.7万万个就业岗位。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城镇的就业需求出现了让人担忧的现象。不仅下岗职工的再就业率不断走低,1998年为27.1%2001年降至26.3%2002年则降至25%以下;

4.1 19982002山西下岗再就业率

而且城镇新增劳动力的就业状况也不断下滑,1992-1998年,城镇每年新增的从业人员在350-401万之间,大多数时间在371.4万人左右,而同期每年的新增劳动人口在500万左右,也就是说每年最多只有70%的新增劳动力能够找到工作。进入21世纪以后,高学历人员的失业率开始不断上升,到2001年全省重点高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降为70.2%;一般院校的初次就业率迅速下降为53.2%;高等专科学校的初次就业率为31.23%,不到一半。

5山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

5.1劳动力素质偏低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就业的成功与否以及职业的分工,在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选择就业渠道的同时,用人单位也希望能够得到综合能力较强的人员,以便更好、更快地适应生产和管理等各方面的工作需要。调查中,缺乏专业技术和较高素质的外出务工劳动力只能提供低水平的劳务,在务工过程中缺乏竞争力,难以适应产业升级加快对技术工人的需求,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更难以获取较高的劳动报酬。从总体上看,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不高,从事非农产业的职业技能非常缺乏。

5.2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组织化缺乏有力支持

政府在有关城镇化的决策中占绝对的支配地位,私人主体(主要是农民)基本上没有决策权。政府通过行政集权对城镇化实行供给垄断,私人主体对城镇化的需求受到人为抑制而长期处于隐性状态。在有关城镇的各项制度安排中,农民始终是被动的接受者,他们不可能对是否向城镇转移或流动做出主动的选择和决定。在这种背景下,山西省城镇化的方向、速度、规模、水平和形式的选择完全服从和服务于实现政府各项目标的需要,政府行为是影响和控制城镇化进程的最重要的变量。

5.3务工权益的保障缺乏有效监督与制约

由于外出务工劳动力权益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和监督制约,一些不法雇主便有了可乘之机,利用务工农民法律意识不强、就业困难等弱点,常常以各种理由拖欠农民工资,务工权益缺乏保障严重地影响了农民外出务工的信心,已经成为作为弱势群体的外出务工农民的沉重心病。

5.4农村第二、三产业不发达,城镇化建设滞后

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就近吸纳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和小城镇转移,是适应市场变化、产业结构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现实途径。而山西省由于农村二、三产业不发达,城镇建设滞后,难以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多转移空间。

6促进农村劳动力健康有序转移的对策建议

6.1狠抓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机制的完善,劳动力就业需求的重点将会是高素质和高技能的劳动者。因此,必须强化教育和培训,要围绕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心工作,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意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职业技能培训为先导,以制度创新为动力,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素质,使参加培训的农民真正掌握一技之长。调查中,有30%的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希望在知识技能培训方面得到政府帮助。做好这项工作一是要进一步开展农民文化教育。通过“农函大”、“农广校”等形式,有计划、分层次、多渠道,让农民接受教育,提高科学文化水平。二是抓好科技普及、推广和应用。通过举办培训班、专家咨询等方式,向农民传授各种实用科技知识、市场经济知识、产品营销知识和企业管理知识。

6.2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社会服务体系

克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盲目性,关键是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劳动力转移中介组织,逐步形成包括就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培训在内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帮助农村劳动力对转移成本、收益、风险做出正确的判断,以减少因盲目流动而遭受的损失。具体要做到:一要大力发展联接劳动力供求双方的职业介绍机构;二要加快农村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三要采取政府和民间等多种形式,开展农村劳动力的专业技术培训、文化培训和职业教育,增强农村劳动力的专业技能;四要对劳务输出人员进行跟踪服务和管理,保护劳务输出人员的合法权益。

6.3深化农村各项制度改革,创造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

农村劳动力要实现稳步持续快速转移,首要任务是创造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合理配置的宏观政策环境。首先要建立和完善竞争有序的统一劳动力市场,促进劳动力资源的优化组合。要坚持运用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方向,让市场调节需求,实行公平竞争。重点是培育劳动力就业的中介机构,并注意改善劳动就业的“软环境”。其次要打破城乡分割的户籍壁垒,完善农村劳动力从进城务工经商到稳定定居的移民政策。要逐步建立起与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配套管理制度,真正做到城乡居民在发展机会面前地位平等。第三,深化农村制度改革。建立经营权流转机制,通过“四权”(强化所有权,明确发包权,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使耕地使用权与所有权分离;发展农村合作组织;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以解决农村转出人口在就业、就学、就医等方面与城市人口不平等的问题等。

6.4加快农村非农产业发展,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渠道

一是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广阔的转移空间。小城镇是农村工业相对集中建设和进一步发展的载体,也是发展第三产业最适宜的腹地。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弹性大,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强,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出路。二是加快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的产业,它的发展能带动和促进交通、通讯、能源、商业、餐饮、轻工、文化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山西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各地应根据实际,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把开发旅游资源、兴办旅游业作为山西国民经济跨世纪发展战略的产业,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开启新的途径。三是发展农村加工业。在新时期发展农村加工业既要吸取以往经验教训,又要有所创新。要在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推进企业集聚,提高科技含量,延伸加工产业链上下功夫;要在增加投入,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扩大企业规模,培育区域特色经济上下功夫;要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创造更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机会。

综上所述, 山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已取得一些阶段性成果, 主要表现在: 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必然性和重要作用, 探讨了山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障碍因素, 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宏观战略和具体对策。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产生和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为了应对这种发展,山西省各级政府部门重视程度的提高和投入数额的增加,使山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不断增大,并呈现出鲜明的特点。但从山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来看,还是存在很多问题。从农村劳动力自身的角度分析,教育程度以及文化素质低,缺乏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使他们很难立足于对人才素质要求较高的企业,也是由于这种原因,许多农民工不能很好的维护自身权益,农村劳动力素质的低下,严重影响了其向乡镇市转移的步伐;从企业的角度分析,由于许多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企业已陆续进入技术进步和内涵发展的阶段,对劳动力的新增吸纳能力已经下降,使不少农村劳动力无法在城市中就业,只能再回到农村;从政府的角度分析,政府对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没有进行有效地管理和引导,造成了劳动力资源的浪费,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政府行为是影响和控制城镇化进程的最重要的变量。

对于山西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首先要做的是加强管理,但努力的方向应该是形成一套市场经济条件下灵活有效的体制措施。将流动的农民主要作为人口管理,而不是主要作为劳动力管理;将其纳入到对市民的统一管理之中,而不是另眼相看,采取特殊的身份性管理。同时加强对农村的教育工作,提高农民的劳动力素质。从根本上看,应该大量增加对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同时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农民增加智力投资,这是决定农村劳动力长期就业和转移的战略思路。我们必须在农村的义务教育、户籍管理、迁徙自由、市场准入、劳动就业、公益建设和享用、民主政治活动的参与等方面,彻底消除对农民的歧视,还农民一个平等的社会地位,使农民在农村和农业的发展上拥有切实的主动权,这样,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上,不论是向城市转移,还是在农村参与农业产业化建设都能做到合理公平,使农民的心理承受上都能够做到平衡。上述问题, 既是已有研究成果的薄弱之处, 又是实现山西省劳动力转移必须认真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1] 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近年来山西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十大特点》

[2] 李敏.《山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现状》

[3] 程名望,史清华,赵永柯.《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现状: 一个文献综述》

[4] 牛翠芳.《关于山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思考》

[5] 常永明.《关于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的调研报告》

[6] 王亦兵.《对当前山西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思考》

[7] 王凤鸿,伊文君.《区域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人口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以山西省为例》

[8] 左仲山.《试论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9] 樊翠珍.《山西省定襄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与对策初探》

[10] 薄一览.《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山西省忻州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调查》

山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与分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