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为王 - 电视文化概论

发布时间:2011-10-20 05:20:15

如今,我国众多电视节目类型当中,综艺娱乐节目的求新求变空间相对广阔,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综艺娱乐节目花样频出,综艺娱乐节目主持的主持格调也是一改再改,但是这些发展却不是按步骤依次进行,而是每隔几年就会遭遇一个瓶颈。仔细观察我们不难发现,每一个瓶颈期到来之前,荧屏中类似的节目类似的主持人比比皆是,那是“拿来主义”渐变成“你有我有”再到“愚乐至死”的过程,更是低俗平庸的集中。 盲目跟风粗制滥造是媒体恶性竞争的典型表现,也使得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踏上低俗之旅。在克隆抄袭国外节目和主持人风格之时,未对节目的形态和传递信息进行评估,忽略同样的尺度在不同的文化氛围当中不同质的影响,饥不择食必然消化不良。从主持人的角度而言,在国外,粗口、冷暴力甚至是性,或许是意识形态允许的,而这些同我国民族传统和伦理道德相悖的表现一经我们的主持人传递出来,就会对社会的价值体系造成冲击。外来的在其本土发展的好的,若为己用,必须去粗取精,低俗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如若在不具备优秀节目主持人对节目整体的拿捏把控能力的情况下,不顾本地受众接受水平肤浅模仿,使得主持风格与国内文化背景格格不入,无法完成传播文化内涵的使命以至于陷入愈发低俗幼稚的泥沼。我们的综艺娱乐节目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局限就在于我们的“拿来主义”,我们的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也并非水平不够,天生低俗,问题就在于我们的东施效颦。更低水平的效仿则是“你有我也有”,同质化的追求造成了主持人集体低俗的局面。从上星和中心城市频道我们就可以看出,一档综艺娱乐节目广受好评之后,如出一辙的舞台和布景下如出一辙的嗲声嗲气,衣着怪诞会火速泛滥成灾。“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和某某一样的主持人”、“你能像某某一样洒狗血吗?”——决策层就是这样来选择主持人的,而主持人们也乐于和敢于豁得出去,做成某主持人的样子就能得到认可,更为大胆那将获得意想不到的褒奖。没有创新、没有思考、没有坚守的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将让自己和观众一并跌入蒙昧的快乐里。优秀的主持人同经典的艺术品一样,失去特质和灵魂的命运就是沦为赝品,自降品格。

节目形态的创新是媒体将节目形态和节目主持人打上中国烙印的必由之路。电视节目的自主创新,包括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原始创新。现阶段,国内制作团队的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仍有待提高,而具备原始创新能力的媒体更是寥寥无几。纵观国内当前的综艺娱乐节目,不假思索的原版“克隆”,恶性“抄袭”不仅让低俗文化长驱直入,更让部分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由模仿走向低俗。走错方向的主持人们往往都会被要求遵循某种风格,巨大的文化差异下,追求“一致”的结果往往是病入膏肓。不同为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罩上同一件外套,衣合体并不让人意外。 中国选秀节目五年的发展历程足以说明,从优化引进,再到本土化改造,涉及的无非是整合能力,变通能力,去粗取精,改头换面。我们的综艺娱乐节目如何贴上中国标签?我们的主持人如何才能有个性有特色告别低俗?真正的出路还是借文化这个大核心开启原始创新之路。这样一来省了东拼西凑的猥琐,也少了水土不服的麻烦。一档好的综艺娱乐节目应该具备本身特有的文化内涵,依托这些文化内涵,策划者可以不断改变排列组合,而不再是简单的模仿和重复。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亮点无数。河南卫视2004年创办的武术类娱乐节目《武林风》,将传统文化和大众审美巧妙结合,以现代竞技形式为主线,加上独具匠心的环节设置,将博大精深的武术文化用最先进的科技手段表现出来,有文化内涵又绝不失娱乐效果——在这样的原创节目形态之下,主持人刚毅洒脱的风格没有丝毫低俗诌媚,哗众取宠的痕迹,因为深厚的民族文化已经成为主持人后盾,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源不断,模仿和低俗之心无处遁形。 简单的改造创新早已毫无生机,在综艺娱乐节目创新受阻之时,我们的媒体要想的是:还有什么样的节目我们没做过,而不是我们也要做何种节目;我们的主持人更要时刻提醒自己:我的个性在哪?面对相同的场景我要如何进行不同的创作,而非我要和谁一样。总之,求新求变都基于文化内涵基础之上,紧抓这个基础,我们的媒体就拥有了竞争力,我们的节目就拥有了生命力。

内容为王 - 电视文化概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