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历史

发布时间:2014-09-15 13:55:21

江海文化

一、概况

南通位于江海交汇处,正当长江入海口,是由长江北岸的古沙嘴不断发育、合并若干沙洲而成,属长江下游冲积平原。6000年前,长江水从上游夹带大量泥沙不断沉积在江口,南通由此成陆,并逐渐自西向东、向南延伸扩展,海安最早,如皋渐次。南通市区和附近地带古称胡逗洲,唐代是一块东西约40公里、南北约17.5公里的岛屿,与海安、如皋等地夹江相望,后不断淤涨、并接、连成一片。       

全境地域轮廓东西向长于南北向,三面环水,一面靠陆,似不规则的菱形状。地势低平,地表起伏甚微,高程一般在2.06.5米,自西北向东南略倾斜,按其地理位置、成陆先后、地貌显示及成因可分为狼山残丘区、海安里下河低洼泻湖沉积平原区、北岸古沙嘴区、南部平原和洲地、三余海积平原区、沿海新垦区等。平原辽阔,水网密布是其显著特征。       

南通主要有四大土类,分别为潮土、盐土、水稻土和棕色石灰土。潮土占耕地总面积的86.86%,分布于江北岸古沙嘴延伸的古沙洲平原上,成土年龄远的均有5000年,近的只有一二百年。盐土占总耕地面积的3.71%,主要分布在海安、如东、通州、海门、启东等县()堤岸内侧的带状区域,盐土土体及浅层地下水含有较多的可溶性盐分,影响作物正常生长。长期以来,经引淡淋盐,改造土壤,含盐量自东向西逐渐降低。水稻土占总耕地面积的9.43%,主要分布在里下河洼地古泻湖相沉积平原区和中部古河汊水网平原区。棕色石灰土则分布在市区南郊五山地带。

公元937年,南唐代吴,立静海都镇制置院。后周显德三年(公元956年),后周引兵取南唐长江以北地,五年(958),升静海都镇为静海军,属扬州,旋改通州,析其地为静海、海门二县,州治在静海。同年,后周静海制置巡检副使王德麟在通州筑城"立四门,周六里七十步,六年甃以陶甓,以北门地僻多盗,立壮健营镇之。"这是南通正式建城的开始。    

    北宋时,狼山已渐与陆地相连,今南通的大部分土地均已成陆。当时通州属淮南东路。天圣年间,一度因避讳而改称崇州。宋徽宗政和年间,"知州郭凝塞北门,改壮健营为玄武庙"。政和七年,通州一度升为静海郡。       

 南宋末,通州一度治于金元之手,特别是第二次蒙古人入城,屠杀酷烈。元初仍设通州,改属扬州路,至元年间(1264-1295年)升为路,不久又改为州。       

明代通州属扬州府,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知州王之城以军山、剑山之石,代砖筑新城,南以望江楼为门,北连旧城,使成唇齿之势,新旧两城似葫芦,故又有葫芦城之称。新城在清康熙以后,年久失修,逐渐荒废,但新城之外护城河犹存其形。       

清初称通州,是隶属于府的散州,地位略高于县,属扬州府,有下辖县,雍正三年(1724年)升为直隶州,为别于直隶顺天府的通州,故称南通州,属江苏布政使司,下辖如皋、泰兴二县乾隆三十三年(1768)设海门厅直隶厅,直隶厅与直隶州地位相同,属江宁布政使司(江苏省)管辖,1912年,通州改县,为与河北的通县相区别,改名南通县。

今天的南通市行政区划图是新中国成立后重新划分的,与古代和民国时期的大不相同。 

 成陆

五、六千年前,南通除如皋、海安西北部外,大部地区还是茫茫海域。从汉代以后到公元11世纪,南通地区形成过程中,先后有扶海洲、胡逗洲、东布洲等沙洲与大陆连接,1820世纪初,又有一批沙洲连上了大陆。四次大规模的沙洲并接,南通境域基本形成。

①汉代,在今如东一带有一块叫扶海洲的沙洲,晋朝南北朝时沙洲与扬州东部沙咀的并接是南通成陆史中的第一次沙洲连陆大并接。这次大并接使扬泰砂咀(旧称蓼角嘴),向东延伸了50多公里,可达今如东县长沙以东。当年这里是海陵县(今泰州市)东境。

晋朝~南北朝时期—— 南通市区一带涨成沙洲——壶豆州(壶豆州)胡逗洲的东边还有南布洲、长沙、东社洲等沙洲。胡逗洲先后与这些沙洲并接,不断扩大自己的范围。公元10世纪初,胡逗洲与其西北边的如皋大陆并连,这是南通成陆史中沙洲连陆的第二次大并接,长江北岸延伸到今余西一带。10世纪中期,后周在这里设立通州(府)领静海、海门县(并非现海门的前身,而是现通州区的中东部地区及启东市和海门市的北部地区)。

11世纪中期,东布洲的连陆是南通成陆史上的第三次沙洲大并接。唐初到五代,长江口有东沙、西沙、东洲、布洲等沙洲,西沙又称顾俊沙。东洲与布洲是五代初长江口的两个较大的沙洲。东洲和布洲并接后称东布洲,东布洲与顾俊沙及一些小沙洲合称海门岛,通州属地。东布洲与大陆连接后,长江北岸砂咀扩展到现在的启东市的东部一带,古称宋蓼角嘴,现在南通市的东部范围大体形成。

元末到清初,明代以前通州的范围约在今南通市市区及通州、海门、启东三市一带。明代通州东部江岸发生大规模坍塌,海门县受到海潮冲蚀,渐渐坍没,被迫四次迁移县治,清康熙十一年(1672),海门县境留吕四一角外,其余坍入江中。 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从通州余西到余东(今吕四、东灶)一线以南的长江中,一个个沙洲纷纷出水,至18世纪中期建立在新涨沙洲上建军海门直隶厅,此后,海门厅及其以东、以南的沙洲,逐步与通州大陆连接,(民国海门县形成)这是南通成陆史上的第四次大并接。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南通的境域形成。

行政建制变更

南通在历史上有好多名称,如静海都镇、静海军、通州、通川、崇州、崇川……每个名称都有由来,反映了南通建置的变化和城市的发展。 

随着南通古代渔、盐业的发展,农业的振兴,南通的古代经济逐步繁荣,居民聚落随之出现,南通历史上的县级城市也逐步建立。唐代以前南通地区以县为最高地方行政单位,五代以后曾设有路、州、直隶厅、军、监、县几种地方行政单位。如静海军、通州路、利丰监等。军,是一种带有军事性质的行政设置,体现了当年南通一带的军事地位。监,是生产性的行政设置,南通的""主要管理盐业生产。       

东晋安帝统治时期,南通范围内曾有宁海、临江、蒲涛、如皋等县,后又增设海安县,到周、隋时期这些县多被撤并。

  唐代,胡逗洲得到开发。僖宗乾符二年(875),南通已有狼山镇遏使的职位。后来,五代吴国曾设丰乐镇、大安镇、崇明镇及狼山镇。五代时期胡逗州已与大陆涨连,其东方还有东洲、布洲、顾俊沙等较大的沙洲,吴国和南唐时统治这一带的是姚姓家族。姚氏的几个掌权者,姚制官称东洲镇遏使、其子姚廷珪官称东洲静海军使,廷珪之侄姚彦洪有静海都镇遏使及静海制置使的头衔,还有官称东洲静海都镇遏使的姚存。这一带有了"静海"的地名,曾称静海都镇。姚彦洪建筑城池官廨,号称"静海都镇",统辖狼山、丰乐、大安、崇明四个大镇。五代时直接统治静海与东洲一带的是姚氏家族。       

后周显德三年(956),周军压境,姚氏政权控制东洲、静海约半个世纪的局面结束。显德五年(958)初,周军攻克淮河以南的地方,后周在这里设立静海军,不久升静海军为通州,并设静海、海门两县归通州管辖,州治驻静海。海门县,县治设于东洲镇通州的名称从此用了近千年。通州,按其位置来看,由海路北上可达齐燕辽东,南下可抵闽越,沿江南可至三吴,西可到楚蜀。四方通达,因以为名。

通州宋代属淮南东路,宋乾兴元年(1022)年幼的皇帝登位,不能料理朝政,由刘太后执掌国家大权,刘太后之父名叫刘通,太后用皇帝名义下令全国,凡地名有""的,应改名避讳,第二年,即天圣元年(1023)通州改称崇州,又称崇川。明道二年(1033),刘太后死去,刘家失去权势,皇帝又下令停止避讳,通州仍用原名。政和七年(1101)通州一度升为静海郡。通州另有别称,名叫通川,现在可见到通州最早的地方志志名便是《通川志》。通州建州时有静海、海门两个下属县,静海县(今崇川区一带)为通州的州治所在地。 

元朝初至元十五~二十年(12781283),元军占领通州,升为路,称通州路。至元二十一年(1284),又恢复为州,属扬州路管辖。明洪武二年(1369),废去静海县,通州除管辖海门县外还管理原静海县的辖地。崇明县曾短时间归属通州,后又划属苏州。

明清时的""有散州与直隶州之分。明代和清初的通州为散州,亦称属州,是府的下属单位,其地位略高于县,属扬州府,有下辖县。明初,静海县废,此后,通州只管辖海门一个县。元未至清初,海门县境内土地时坍时涨,县治先后迁至礼安乡(今万年与海洪交界处)、通州的余中场、金沙场等地。清康熙十一年(1672),境内土地坍至吕四、余东、四甲一线,留吕四一角外,其余坍入江中,居户锐减,便废海门县为海门乡并入通州,称通州府海门乡,后改为静海乡,乡治设在徐涧(今通州市兴仁镇),仍属通州。此后通州无属县,清雍正二年(1724)通州升为直隶州,直隶州直属布政使司(省),与府平级,为此把泰州的两个属县如皋、泰兴划属通州管辖,这种隶属关系一直维持到清统治结束。通州直隶州,清雍正三年(1734)属江苏布政使司,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属江宁布政使司。18世纪初,长江主泓南移,海门旧地复涨,人口剧增,1768(乾隆三十三年),通州东部、南部海域里的沙滩涨起,便设海门厅直隶厅(范围在今四甲、余东、吕四以南到今海门市东南部一带),设治于茅家镇(今海门镇),直隶厅与直隶州地位相同,属江宁布政使司(江苏省)管辖,为今海门市的前身。 

1912辛亥革命,民国政府废州、厅改设县,河北原也有通州,改称通县,为避免地名重复,江苏的通州改为南通县,与原直隶州辖县(如皋县、泰兴县)之间不再有领属关系。海门厅则改称海门县,民国初南通县公署1914~1927年,南通、如皋、靖江、泰兴等县为苏常道辖,海门、崇明(原海门厅东部南部逐渐成陆就是今天的启东,当时和崇明划在一起)归沪海道辖。1927年后,江苏省设一个特别市和六十个县,南通县与海门等其他县都是平级,没有隶属关系。1928年,从崇明县划出设启东县。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3月,据国民政府行政院颁布的《各省行政督察专员专行条例》及豫鄂皖三省剿匪总司令部的《剿匪区内各省行政督察专员组织条例》,江苏全省划为13个行政督察区,每区设置行政督察专员1人,兼领区内首县县长。1934年设立南通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辖南通崇明、启东、海门、如皋、靖江六县。1947年第四行政督察区改辖南通县、靖江县、如皋县、海门县、启东县 抗日战争期间,新四军建立苏中根据地,今南通范围内曾为苏中四行政区辖地,民主政府建立县级政权。1941年初,设立如西县,1943年在海泰地区设紫石县。抗战胜利后,南通范围内曾为苏皖第九行政区及一行政区的一部分。1945年,改如西为如皋县,改如皋为如东县。1948年改紫石县为海安县。这些县都属于民国江苏省第四行政督察区,没有隶属关系。抗日战争时期,19413月在南通县北兴桥建立抗日民主政府,解放战争期间,设通东、通海、通西、通如行署,在如东掘港建立苏中第四行政区专员公署,曾改建苏皖(华中)一、九行政区。

194922,南通县全县解放,南通县设市,驻南通城(原清朝时期的通州直隶州州治所在地,民国时期南通县城所在地),实行南通市、县分治,城区、郊区和港闸区划归南通市,市区面积120.65平方公里,人口21.41万。25,南通市人民政府成立。南通县的县治另设在金沙镇。南通市初为专区辖市,19505月改为苏北行署直辖市。19531月改为江苏省人民政府直辖市。南通市周边的海安县、如东县、如皋县、南通县、海门县、启东县至19501月俱属南通专员公署管辖。19833月,根据国务院的决定,江苏省实行市管县新体制,南通周边海安等六县划归南通市领导,至此南通市管辖六县二区的格局形成。市区由城郊分设的二区体制,调整为城乡一体的二区体制并适当扩大范围,另设富民港办事处,城区将唐闸、天生港两镇划出,新增狼山镇及任港、钟秀、八厂三乡,1991年江苏省政府通知,正式改名崇川区。

1990年前后,启东、南通、如皋、海门四县分别撤县建(县级)市,其中,南通县改称通州市,六县()仍属南通市管辖。

建国后的行政划分

今天的南通全市行政区划基本形成:

①析南通县城区、港闸地区及近郊置南通市,其余长江以北大部仍为南通县,南通县城迁至金沙镇(长江以前部分为沙洲县)。

②析海门县东部(另划入南通县东部,崇明县北部)置启东县,其余大部(另划入南通县的东南部)仍为海门县

③析如皋县东部置如东县,北部(另划入东台的西部)置海安县,其余(另划入南通县的西北部)仍为如皋县

1949~1952苏北行政公署南通专区辖:南通市、南通县、海安县、如皋县、如东县、海门县、启东县、崇明县

1952~1958江苏省南通专区辖:南通市、南通县、海安县、如皋县、如东县、海门县、启东县、崇明县(1958年崇明县从江苏省南通专区划给上海市)

1959~1962江苏省南通专区辖:南通市、南通县、海安县、如皋县、如东县、海门县、启东县

1962~1970年:1962年南通市列为省辖省管(并脱离南通专区)南通专区辖:南通县、启东县、海门县、如皋县、如东县、海安县。

1970~1983年南通地区辖:南通县、启东县、海门县、如皋县、如东县、海安县。南通市省辖省管

1983~1989年(19832月南通市与南通地区合并,实行市管县体制)南通市辖:崇川区、港闸区、南通县、启东县、海门县、如皋县、如东县、海安县。

1989年以后南通市属有四个县撤县建市:撤南通县建通州市(县级)、撤启东县建启东市(县级)、撤海门县建海门市(县级)、撤如皋县建如皋市(县级),四县级市计划单列仍由南通市代管。

20092月撤通州市设南通市通州区。

南通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