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安徽省合肥市2019届高三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 doc

发布时间:2020-02-07 11:09:56

安徽省合肥市2019届高三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B-11 C-12 N-14 O-16 S-32 C1-35.5 Fe-56 Cu-63.5 Ag-108

一、选择题:

1.实验室中采用废旧易拉罐(主要成分为Al,含少量Fe、Mg杂质)制备明矾[KAl(SO4)2·12H2O的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试剂①可以选用NaOH溶液

B. NH4HCO3用于调节滤液A的pH

C. 操作a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D. 明矾溶液显酸性,常作消毒杀菌剂

【答案】D

【解析】

【详解】A、易拉罐的主要成分为Al,含有少量的Fe、Mg杂质,试剂①的作用是将Al溶解并除去Fe、Mg杂质,NaOH溶液可溶解Al,但不溶解Fe、Mg杂质,A项正确;

B、滤液A中铝元素以AlO2形式存在,NH4HCO3用于调节滤液A的pH使AlO2-转化为Al(OH)3沉淀,B项正确;

C、根据题知溶液C需要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可析出晶体,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明矾晶体,故操作a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C项正确;

D、有强氧化性的物质能够杀菌消毒,明矾不具有强的氧化性,不能杀菌消毒,D项错误;

答案选D。

2.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0gCO2与SO2的混合气体分子中,含有的质子数为NA

B. 7.1gCl2与100mL1.0mol·L-1NaOH溶液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1NA

C. 17gNH3与48gO2在催化剂作用下充分反应,得到NO分子数为NA

D. 标准状况下,2.24LCH4和C3H6混合气体中,含有极性键数为0.5NA

【答案】A

【解析】

【详解】A、若2.0g全为CO2,含质子物质的量为×22=1mol,若2.0g全为SO2,含质子物质的量为×32=1mol,则2.0gCO2与SO2的混合气体分子中含有的质子数为NA,A项正确;

B、7.1gCl2的物质的量为0.1mol,100mL1.0mol·L-1NaOH为0.1mol,1mol氯气与2molNaOH反应转移1mol电子,故转移的电子数小于0.1NA,B项错误;

C、n(NH3)=,n(O2)=,依据方程式:4NH3+5O24NO+6H2O可知,该反应生成1molNO,同时过量0.25molO2,则生成的一氧化氮部分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2NO+O2=2NO2),所以最终生成一氧化氮分子数小于NA,C项错误;

D、n(混合气体)=2.24L÷22.4L/mol=0.1mol,若全为CH4则含极性键为0.4mol,若全为C3H6则含极性键0.6mol,由于CH4和C3H6的比例未知,则含极性键数无法确定,D项错误;

答案选A。

3.根据下列实验及其现象,所得出的结论合理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用pH试纸分别检验等浓度Na2CO3溶液和Na2SO3溶液,前者试纸变蓝比后者更深,说明Na2CO3溶液的碱性更强,根据越弱越水解,酸性H2CO3弱于H2SO3,但H2SO3不是S的最高价含氧酸,不能说明S和C非金属性强弱,A项不合理;

B、MgCl2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反应能发生的原因是生成难溶物使离子浓度减小,不是由于碱性强弱引起的,B项不合理;

C、向某钠盐中滴加盐酸,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品红溶液褪色,该钠盐可能为Na2SO3、NaHSO3、Na2S2O3等,C项不合理;

D、向有机物X中滴入酸性KMnO4溶液,KMnO4溶液紫色褪去,该有机物可能含碳碳双键、碳碳三键、醛基、羟基等,也可能为苯的同系物,若该有机物为乙醇等则不能发生加成反应,D项合理;

答案选D。

4.据( Chem Commun)报导, Marcel mayor合成了桥连多环烃(),拓展了人工合成自然产物的技术。下列有关该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属于饱和环烃,不能使Br2的CCl4溶液褪色

B. 与氯气取代,可得到6种不同沸点的一氯代物

C. 分子中含有3个六元环,4个五元环

D. 与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A、属于饱和环烃,不能使Br2的CCl4溶液褪色,A项正确;

B、该有机物的结构中有5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因此可得到5种不同沸点的一氯代物,B项错误;

C、由结构简式可知该有机物为桥环结构,分子中含有4个五元环,3个六元环,C项正确;

D、由的分子式为C11H16,故与互为同分异构体,D项正确;

故选B。

5.锌碘液流电池具有高电容量、对环境友好、不易燃等优点,可作为汽车的动力电源。该电池采用无毒ZnI2水溶液作电解质溶液,放电时将电解液储罐中的电解质溶液泵入电池,其装置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M是阳离子交换膜

B. 充电时,多孔石墨接外电源的正极

C. 充电时,储罐中的电解液导电性不断增强

D. 放电时,每消耗1molI3,有1 molZn2+生成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根据题知左侧金属锌作负极,放电时,Zn2+通过离子交换膜移向正极移动,故M是阳离子交换膜,故不符合题意;

B、充电时,多孔石墨做阳极,发生氧化反应,才能使电池恢复原状,所以接外电源的正极,故不符合题意;

C、充电时,阳极发生的反应为:3I-2e=I3,阴极发生的反应为:Zn2++2e=Zn,故储罐中的电解液导电性不断减弱,故符合题意;

D、放电时,正极发生还原反应:I3+2e=3I,故每消耗1molI3,有1 molZn2+生成,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Q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X是组成有机物的必要元素.Y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W与X同主族,Z与Q最外层电子数相差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非金属性:Q>Y>X>Z

B. 简单气态氢化物的沸点:X>W

C. Y与X、Z、Q均可形成至少两种二元化合物

D. Y、Z、Q组成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Q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X是组成有机物的必要元素,则X为C元素;元素Y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则Y含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含有6个电子,为O元素;元素W与X同主族,则W为Si元素;Z与Q最外层电子数相差6,Z的原子序数大于O,若为F元素,Q最外层电子数=7-6=1,为Na元素,不满足原子序数Q>W;结合Z、Q为主族元素可知Z为Na元素,Q为C1元素,据此进行解答。

[推荐]安徽省合肥市2019届高三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 doc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