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下的家国情怀——以《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发布时间:2021-06-19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下的家国情怀——以《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案例评析谈世界史教学
作者:王杰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上旬》 2019年第2

[摘要]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在世界史教学中联系中国现实,加强国情教育,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道路自信,也是家国情怀的题中之意。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下正确的家国情怀。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家国情怀;世界史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04-0066-02
历史要给学生的不仅是书本里的知识,还应有超越书本的人的素养,比如家国情怀。目前历史学术界对于家国情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认同和传承中华文化,对世界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家国情怀鲜有涉及。下面以《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课的教学为例,分享笔者的实践与思考。

一、课堂教学片段与评析

(课堂导入,唤醒思想方法

展示材料:世界经济长远发展的动力源自创新。总结历史经验,我们会发现,体制机制变革释放出的活力和创造力,科技进步造就的新产业和新产品,是历次重大危机后世界经济走出困境、实现复苏的根本。——习近平

:从习总书记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次峰会发言的一段话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经济危机之后,通过体制等创新能够走出困境,促进经济长远发展。

:能不能举个例子说明?
:1929年美国经济大危机之后,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从而成功走出危机,实现经济复苏。

:中国有没有这样的案例呢?能不能举例说明?
:中国也有,在实施“一五计划”期间,国家主导建立工业体系、实施三大改造,成功恢复经济。

:说得太好了!
评析:历史教育应给学生广阔的国际视野。世界文明具有多样性,但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也有共同的规律。教师在世界史教学中要考虑选择怎样的主题,以怎样的角度培养学生感悟人类文明的多元性、共容性,以开放的心态认识到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互动探索研究,提升家国情怀素养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下的家国情怀——以《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