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水利实务技术经验部分考点(李俊宏)

发布时间:2019-08-17 13:03:50

1、影响边坡稳定的因素有:地形地貌条件、岩土类型与性质、地质构造与岩体结构、水的影响、其他因素(包括风化、人工挖掘、振动、地震等)。

2、在基坑施工中,为防止边坡失稳,所采取的措施:设置合理坡度、设置边坡护面、基坑支护、降低地下水位。

3、基坑排水的目的:增加边坡的稳定性;对于细砂和粉砂土层的边坡,防止流砂和管涌的发生;对下卧承压含水层的黏性土基坑,防止基坑底部隆起;保持基坑土地干燥,方便施工。

4、基坑开挖降排水一般有两种途径,明排法和人工降水法,其中,人工降水法经常采用轻型井点或管井井点降水方法。

明排法适用范围:不宜产生流砂、流土、潜蚀、管涌、掏空、塌陷等现象的黏性土、砂土、碎石土的地层;基坑地下水位超出基础底板或洞底标高不大于2.0m

管井适用范围:第四系含水层厚度大于5.0m,含水层渗透系数K宜大于1.0m/d1×10-3cm/s)。

井点适用范围:黏土、粉质黏土、粉土的地层;基坑边坡不稳,易产生流土、流砂、管涌现象。

5、渗透变形的四种类型:管涌、流土、接触冲刷、接触流失。

管涌:非黏性土土体内的细小颗粒沿着粗大颗粒间的孔隙通道移动或被渗流带出,致使土层中形成孔道而发生集中涌水的现象。一般发生在无黏性砂土、砂砾土的下游坡面和地基渗流的逸出处。

流土:非黏性土土体内的颗粒群同时发生移动的现象;或者黏性土土体发生隆起,断裂和浮动等现象。流土现象主要发生在黏性土及较均匀的非黏性土体的渗流出口处。

6、防止渗透变形的工程措施

设置水平与垂直防渗体,增加渗径长度,降低渗透坡降或截阻渗流。

设置排水沟或减压井,以降低下游渗流口处的渗透压力,并且有计划的排除渗水。

对有可能发生管涌的地段,应铺设反滤层,拦截可能被渗流带走的细小颗粒。

对有可能产生流土的地段,则应增加渗流出口处的盖重。盖重与保护层之间也应铺设反滤层。应当指出,渗透变形可以是单一形式出现,也可以是以多种形式出现于不同部位。

7、减少截流难度的主要技术措施包括加大分流量,改善分流条件;改善龙口水力条件;增大抛填料的稳定性,减少快料流失;加大截流施工强度等。

改善龙口水力条件的措施有双戗截流、三戗截流、宽戗截流和平抛垫底等。

8、围堰的施工方法

土石围堰与岸坡的接头,主要通过扩大接触面和嵌入岸坡的方法,以延长塑性防渗体的接触,防止集中绕渗破坏。

土石围堰与混凝土纵向围堰接头:通常采用刺墙形式插入土石围堰的塑性防渗体中,并将接头的防渗体断面扩大。

9、土石围堰的拆除

时间:一般是在使用期的最后一个汛期过后;

方法:逐层拆除围堰背水坡和水上部分。

10、基坑排水技术

初期排水包括基坑积水量、渗水量、含水量和降水量。对于图纸围堰或覆盖层边坡,其基坑水位下降速度必须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开始排水降速以0.5—0.8m/d,接近排干时可允许达到1.0—1.5m/d

经常性排水包括渗流量、含水量、降水量和施工弃水量。注:降水量和施工弃水量不能同时存在,一般取大值。

11、土石坝填筑的施工碾压试验

压实机械分为静态碾压、振动碾压和夯击。

含砾和不含砾的黏性土的填筑标准应以压实度和最优含水率作为设计控制指标,最大干密度应以击实最大干密度乘以压实度求得。

1级、2级坝和高坝的压实度应为98%—100%3级中低坝和3级以下中坝压实度应为96%—98%。设计地震烈度为8度、9度的地区,宜取上述规定的大值。

干密度=湿密度/1+含水率)

砂砾石和砂的填筑标准应以相对密度为设计控制指标。砂砾石的相对密度不应低于0.75,砂的相对密度不低于0.7,反滤料宜为0.7

土料填筑压实参数主要有碾压机具的重量、含水量、碾压遍数及铺土厚度等,对于振动碾还应包括振动频率和行走速度。

对于非黏性土料的试验,只需做铺土厚度、压实遍数和干密度的关系曲线。

土方碾压试验的目的:检查土料压实后是否能够达到设计压实干密度值;检查压实机具的性能是否满足施工要求;选定合理的施工压实参数,铺土厚度、土块限制直径、含水量的适宜范围、压实方法和压实遍数;确定有关质量控制的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

12、土石坝施工内容:准备作业、基本作业、辅助作业和附加作业。

准备作业:四通一平、修建生产、生活福利、行政办公用房以及排水清基等项工作。

基本作业:土石料开采;挖、装、运、卸;坝面铺平、压实、质检。

辅助作业(缺一不可):清除施工场地和料场的覆盖;从上坝土料中剔除超径石块、杂物;坝面排水;层间刨毛和加水。

附加作业(锦上添花):坝坡修整、铺砌护面石块、铺植草皮。

坝面作业施工程序:铺料、整平、洒水、压实(对于黏性土料采用平碾,压实后尚须刨毛以保证层间结合的质量,因此常用羊角碾)、质检。

铺料与整平:

铺料宜平行坝轴线,铺土厚度要均匀,超径不合格的料块应打碎,杂物应剔除,进入防渗体内铺料,自卸汽车卸料宜用进占法倒退铺土,使汽车始终在松土上行驶,避免在压实土层上开行,造成超压,引起剪力破坏。汽车穿越反滤层进入防渗体,容易将反滤料带入防渗体内,造成防渗土料与反滤料混杂,影响坝体质量。

按设计铺土厚度铺料整平是保证压实质量的关键。一般采用推土机或平土机散料平土。

黏性土料含水量偏低,主要应在料场加水,若需在坝面加水,应力求少、勤、匀,以保证压实效果。对于非黏性土料,加水工作主要在坝面进行。石渣料和砂砾料压实前应充分加水,确保压实质量。

对于汽车上坝或光面压实机具压实的土层,应刨毛处理,以利层间结合。通常刨毛深度3—5cm,可用推土机改装的刨毛机刨毛,功效高、质量好。

碾压方法包括进退错距法和圈转套压法。

进退错距法:操作简便,碾压、铺土和质检等工序协调,便于分段流水作业,压实质量容易保证b=B/n

圈转套压法:要求开行的工作面较大,适合于多碾滚组合碾压。生产效率较高,但碾压中转弯套压交接处重压过多,易超压。当转弯半径小时,容易引起土层扭曲,产生剪力破坏,在转弯的四角容易漏压,质量难以保证。

接头处理:

在坝体填筑中,层与层之间分段接头应错开一定距离,同时分段条带应与坝轴线平行布置,各分段之间不应形成过大高差,接坡坡比一般缓于1:3

心(斜)墙与反滤料:一般都采用土、砂平起的施工方法。采用两种施工方法:一种是先土后砂法,即先填土料后填砂砾反滤料;另一种是先砂后土法,即先填砂砾反滤料后填土料。

对于坝身与混凝土结构物(如涵管、刺墙等)的连接,靠近混凝土结构物部位不能采用大型机械压实时,可采用小型机械夯实或人工夯实,填土碾压时,要注意混凝土结构物两侧均衡填料压实,以免对其产生过大的侧向压力,影响其安全。

13、土石坝的施工质量控制

料场

土料场:土质情况、土块大小、杂质含量和含水量等,其中含水量尤为重要。

石料场:石质、风化程度、石料级配大小及形状等。

坝面

土料:铺土厚度、土块大小、含水量、压实后的干密度等。

反滤层、过渡层、坝壳等非黏性土:压实参数、反滤层的铺填厚度、是否混有杂物、填料的质量及颗粒级配等。

堆石:石料的质量、风化程度、石块的重量、尺寸、形状、堆砌过程中有无离析架空现象;对于堆石的级配、空隙率大小、应分层分段取样,检查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14、模板的分类与施工

模板的作用是对新浇混凝土起成型、支撑的作用,同时还具有保护和改善混凝土表面质量的作用。

根据架立和工作特征可分为固定式、拆移式、移动式和滑升式。

模板的安装:模板安装必须按设计图纸测量放样;支架必须支撑在稳固的地基或已经凝固的混凝土上,并有足够的支撑面积,防止滑动。支架的立柱必须在两个垂直的方向上,用撑拉杆固定;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快,成型后的偏差,不应超过模板安装允许偏差的50%—100%,取值大小视结构物的重要性而定。

模板的拆除:拆模时间根据设计要求、气温和混凝土强度增长情况而定。对非承重模板混凝土强度应达到2.5MPa以上,对于承重模板,要求达到规定的混凝土设计强度的百分率后才能拆模。

悬臂板、梁

其他梁、板、拱

跨度≤2m

跨度>2m

跨度≤2m

跨度2—8m

跨度>8m

70%

100%

50%

70%

100%

15、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主要有减少混凝土的发热量、降低混凝土的入仓温度、加速混凝土的散热等。

1)减少混凝土的发热量

减少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对坝体进行分区,不同分区采用不同标号的混凝土;采用低流态或无塌落度干硬性贫混凝土;改善级配,增大骨料粒径,埋大块石,减少水泥用量;大量掺粉煤灰;采用高效减水剂。采用低发热量的水泥。

2)降低混凝土的入仓温度

合理安排浇筑时间:安排春秋多浇,夏季早晚浇,正午不浇。采用加冰或加冰水拌合。对骨料进行预冷,风冷、水冷、真空气化冷却、液氮冷却。

3)加速混凝土的散热

采用自然散热冷却降温。在混凝土内预埋水管通水冷却。

16、混凝土坝的施工质量检测方法有物理检测、钻孔压水、大块取样和原型观测。

17、堤基清理的要求:

堤基清理范围包括堤身、铺盖和压载的基面;

应将堤基范围内的淤泥、腐殖土、泥炭、不合格土及杂草、树根等清除干净;

堤基范围内的井窖、树坑、坑塘等应按堤身要求进行分层回填处理;

堤基清理后,应在第一层铺填前进行平整压实,压实后土体干密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堤基冻结后不应有明显冻夹层、冻涨现象或浸水现象。

18、填筑作业面的要求

地面起伏不平时,应按水平分层由低处开始逐层填筑,不得顺坡铺填。堤防横断面上的地面坡度陡于1:5时,应将地面坡度削至缓于1:5

作业面应分层统一铺土、统一碾压,严禁出现界沟,上、下层的分段接缝应错开。

在软土堤基上填筑时,如堤身两侧设有压载平台,两者应按设计断面同步分层填筑,严禁先筑堤身后压载。

相邻施工段的作业面宜均衡上升,段间出现高差,应以斜坡面相接。

19、铺料作业的要求

严禁将砂(砾)料或其他透水料与黏性土料混合,上堤土料中的杂质应予清除。

铺料要求均匀、平整。

土料或砂砾土可以采用进占法或后退法卸料,砂砾料宜用后退法卸料。

土料铺填与压实工序应连续进行,以免土料含水量变化过大影响填筑质量。

20、压实作业要求:

施工前,先做碾压试验,确定机具、碾压遍数、铺土厚度、含水量、土块限制直径。

分段碾压,防止漏压、欠压、过压。

碾压行走方向,应平行于堤轴线。

分段、分片搭接碾压。

碾压时必须严格控制土料含水率。土料含水率应控制在最优含水率±3%范围内。

砂砾料压实时,洒水量宜为填筑方量的20%—40%;中细砂压实的洒水量,宜按最优含水量控制,压实施工宜用履带式拖拉机带平碾、振动碾或气胎碾。

21、止水缝部位的混凝土浇筑

水平止水片应在浇筑层的中间,在止水片高程处,不得设置施工缝。

浇筑混凝土时,不得冲撞止水片,当混凝土将淹没止水片时,应再次清除其表面污垢。

振捣器不得触及止水片。

嵌固止水片的模板应适当推迟拆模时间。

22、高处作业:

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2m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高处作业的级别:高度在2—5m,称为一级高处作业;高度在5—15m,称为二级高处作业;高度在15—30m,称为三级高处作业;高度在30m以上,称为特级高处作业。

高处作业种类分为一般高处作业和特殊高处作业。特殊高处作业包括:强风、异温、雨天、雪天、夜间、带电、悬空、抢救八种情况。

23、安全防护措施

高处作业使用的脚手架平台,应铺设固定的脚手板,临空边缘应设高度不低于1.2m的防护栏杆。

在坝顶、陡坡、屋顶、悬崖、杆塔、吊桥、脚手架以及其他危险边沿悬空高处作业时,临空面应搭设安全网或防护栏杆。

安全网离工作面最大高度不超过3m,安全网搭设外侧比内侧高0.5m,长面拉直拴牢在固定的架子或固定环上。

上下脚手架,攀登高层构筑物,应走斜马道或梯子,不得沿绳、立杆或栏杆攀爬。

高处作业周围的沟道、孔洞井口等,应用固定盖板盖牢或设围栏。

遇有六级及以上的大风,禁止从事高处作业。

进行三级、特级、悬空高处作业时,应事先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施工前,应向所有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4、高处作业三宝

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等具有厂家安全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和安全鉴定合格证书;

安全防护用具应经常检查和定期试验。安全帽:一年一次;安全带:新带一年一次抽查,旧带每6个月抽查一次;安全网:一年一次。

25、爆破运输

硝化甘油炸药必须采取防冻措施。

禁止用翻斗车、自卸汽车、拖车、三轮车、摩托车、自行车等运输爆破器材。用专用车辆

运输炸药雷管时,装车高度要低于车厢10cm。车厢、船底应加软垫。雷管箱不许倒放或立放,层间也应垫软垫。

26、爆破

装药和堵塞应使用木、竹制作的炮棍。严禁使用金属棍棒装填。

地下相向开挖的两端在相距30m以内时,装炮前应通知另一端暂停工作,退到安全地点。当相向开挖的两端相距15m时,一端应停止掘进,单向贯通。斜井相向开挖,除遵守上述规定外,并应对距贯通尚有5m长地段自上端向下打通。

27、火花起爆

深孔、竖井、倾角大于30°的斜井,有瓦斯和粉尘爆炸危险等工作面的爆破,禁止采用火花起爆。

炮孔的排距较密时,导火索的外露部分不得超过1.0m,以防止导火索互相交错而起火。

一人连续单个点火的火炮,暗挖不得超过5个,明挖不得超过10个。并应在爆破负责人的指挥下,做好分工及撤离工作。

当信号炮响以后,全部人员应立即撤出炮区,迅速到安全地点隐蔽。

点燃导火索应使用香或专用点火工具,禁止使用火柴、香烟和打火机。

28、电力起爆

用于同一爆破网络内的电雷管,电阻值应相同,康铜桥丝雷管的电阻极差不得超过0.25Ω,镍铬桥丝雷管的电阻极差不得超过0.5Ω

网络中的支线、区域线和母线彼此连接之前各自的两端应短路、绝缘。

装炮前工作面一切电源应切除,照明至少设于距30m以外,只有确认炮区无漏电、感应电后,才可装炮。

雷雨天严禁采用电爆网络。

供给每个电雷管的实际电流应大于准爆电流,具体要求是:直流电源一般爆破不小于2.5A;对于洞室爆破或大规模爆破不小于3A。交流电源一般一般爆破不小于3A;对于洞室爆破或大规模爆破不小于4A

网络中全部导线应绝缘。有水时导线应架空。各接头应用绝缘胶布包好,两条线的搭接口禁止重叠,至少应错开0.1m

测量电阻只许使用经过检查的专用爆破测试仪表或线路电桥。严禁使用其他电气仪表进行量测。

通电后若发生拒爆,应立即切断母线电源,将母线两端拧在一起,锁上电源开关箱进行检查。进行检查的时间:对于即发电雷管,至少在10min以后;对于延发电雷管,至少在15min以后。

29、导火索起爆

导火索只准用快刀切割,不得用剪刀剪断导火索。

支线要顺着主线传爆方向连接,搭接长度不应少于15cm,支线与主线传爆方向的夹角不应大于90°

起爆导火索的雷管,其聚能穴应朝向导爆索的传爆方向。

导火索交叉敷设时,应在两根交叉导爆索之间设置厚度不小于10cm的木质垫板。

连接导爆索中间不应出现断裂破皮、打结或打圈现象。

30、导爆管起爆

用导爆管起爆时,应有设计起爆网络,并进行传爆试验。网络中所使用的连接元件应经过检验合格。

禁止导爆管打结,禁止在药包上缠绕。网络的连接处应牢固,两元件应相距2m。敷设后应严加保护,防止冲击或损坏。

一个8号雷管起爆导爆管数量不宜超过40根,层数不宜超过3层。

只有确认网络连接正确,与爆破无关人员撤离,才准许介入引爆装置。

31、围堰爆破拆除



围堰爆破拆除工程起爆,宜采用导爆管起爆法或导爆管与导爆索混合起爆法,严禁采用火花起爆法,应采用复式网络起爆。

一建水利实务技术经验部分考点(李俊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