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简介

发布时间:2022-11-16 17:08:02

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简介
1概述
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流经鄂、豫、皖、苏四省,主流在三江营入长江,全长约1000km,总落差约200m。淮河干流洪河口以上为上游,长360km,地面落差约178m,流域面积万km2;洪河口至中渡(洪泽湖出口)为中游,长约490km,落差约16m,中渡以上流域面积万km2;中渡以下至三江营为下游入江水道,长约150km,地面落差约6m,三江营以上流域面积为万km2
洪泽湖承泄淮河上中游万km2面积的洪水,总库容169亿m3,是淮河中下游结合部的综合利用平原湖泊型水库,是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水源地和南水北调东线的调蓄水库。洪泽湖大堤保护区面积万km2,耕地1900多万亩,人口1800万人,并有扬州、淮安、盐城、泰州等十数座大中型工业城市,国内生产总值2727亿元,粮食产量1166t工农业总产值2962亿元。该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基地之一,工农业生产较为发达,是我国经济开发程度较高地域之一。区内水陆交通十分发达,我国第二条黄金水道京杭运河纵贯南北。
淮河入海水道位于江苏省淮安市、盐城市境内,西起洪泽湖二河闸,东至滨海县扁担港注入黄海,通过清浦、淮安、阜宁、滨海、射阳等县(区)和省淮海农场,与苏北浇灌总渠平行,紧靠其北侧,全长。淮河入海水道现状工程于19999月经批复正式动工建设,20036月完工通水,200610月全面建成,并通过水利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一路主持的完工验收。入海水道现设计排洪流量2270m3/s
入海水道除与入江水道、苏北浇灌总渠、分淮入沂等工程一路承泄洪泽湖以上万km2的来水外,还兼顾渠北地域1710km2的排涝。入海水道一期
工程的实施虽然使淮河下游前途由13000m3/s16000m3/s扩大到1527018270m3/s在洪泽湖周边圩区滞洪的条件下洪泽湖防洪标准从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但洪泽湖作为一个巨型水库,现状标准尚达不到300年一遇的设计洪水标准,如遇100年一遇以上洪水,就要采取超级办法分洪。洪泽湖洪水前途规模偏小,专门是中低水位泄洪能力不足,蒋坝水位时,洪泽湖总下泄能力仅为6400m3/s,遇中等洪水时,洪泽湖水位明显偏高。
20093月国务院以国函〔200937号批复的《淮河流域防洪计划》,将洪泽湖的防洪标准达到300年一遇,作为防洪减灾目标。批复要求“为加速治淮工程建设,除新建的水库工程外,对《计划》肯定的其他建设项目原则上可直接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报告报批。”20091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加速实施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建设。20113月,国务院以国办发〔201115号批复了《关于切实做好进一步治理淮河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加速实施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建设”。
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工程,是淮河流域防洪除涝减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份,是提高洪泽湖及其下游防洪保护区防洪标准的关键性工程,可使洪泽湖防洪标准提高到300年一遇。入海水道二期工程是加速淮河中游洪水下泄、降低淮河中游洪水位、减轻淮河中游防洪除涝压力的重要举措。入海水道二期工程使淮河入海的能力取得了进一步增强和巩固,可减少洪泽湖周边滞洪区进洪机缘,为洪泽湖周边滞洪区调整创造条件。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可提高渠北地域排涝标准,为通航创造条件。入海水道二期工程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及社会效益显著,对保障流域经济社会的进展具有重大意义。
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在现状工程基础上扩挖河道,加固堤防,局部堤防适当退建,大体不改变现有南北堤线位置。扩挖深泓长,深泓中心线大体沿两堤中心线布置。扩建二河、淮安、滨海、海口枢纽建筑物,使达到7000m3/s的设计规模。改建淮阜控制工程,对沿线15座跨河桥梁、28座穿堤建筑物工程进行改、扩建。

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简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