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常见修辞手法及表达手法的效果之欧阳文创编-

发布时间:

欧阳文创编
常见修辞手法、表达手法的含义及其效果

时间:2021.03.12
创作:欧阳文
一、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常见的修辞手法有很多,如比喻、比拟(分为拟人、拟物)、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 1.比喻:
它是用某一具体、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
作用:即打比方,帮助人容易深入理解。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简洁,给人以鲜明的印象;用在议论中,能使抽象道理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对象+特性
比喻由三部分构成:〈1〉本体、〈2〉喻体、〈3〉比喻(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人没有。) 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
欧阳文创编

欧阳文创编
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本体(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喻体。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是(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
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具体见下表:
类别 明喻
特点 本体 甲像乙 出现
比喻词
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 是、成为
喻体 例句
出现 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
暗喻 借喻
甲是乙 出现 甲代乙 不出现
出现
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出现
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附】通感
所谓通感,是利用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
作用:通感的运用可以收到令人回味无穷的效果,其表达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它能化抽象为形象,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它能由此及彼,勾起人们丰富的联想;它能不拘一格,行文活泼;它能准确表达,含意深远;它能充实诗文的意境,构成特殊的艺术美。


最典型的例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清香乃是嗅觉,歌声乃是听觉,作者将两种感觉互通,即为通感。 此外有:

“晨钟云外湿”(杜甫《夔州雨湿不得上岸作》)以欧阳文创编

欧阳文创编
“湿”字形容钟声,所闻之钟声,穿雨而来,穿云而去,故“湿”,触觉与听觉相互沟通。 2.比拟:
借助丰富的想像,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
作用: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令文章更生动。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对象+特性 1)拟人:
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例句: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春》朱自清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杜甫 3〉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春》朱自清 2)拟物(借物喻人):
①把人比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例句: 1〉人群不顾一切,涌了上来。
2〉在群众的呼喝声中,那个恶霸夹着尾巴逃跑了。
欧阳文创编

欧阳文创编
②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例句: 1〉火山发出一声咆哮。
2〉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荷花淀》孙犁) 3.借代:
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 方法:
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例如: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故乡》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最后一次讲演》 4.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故意地夸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
作用: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1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
欧阳文创编

欧阳文创编
例句: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2缩小夸张: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
例句: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
(3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
例句:她还没有端酒杯,就醉了。 5.对偶:
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或相近,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起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易于记忆,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6.排比:
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作用: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或增强表达效果)。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欧阳文创编

欧阳文创编
例句: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7.设问:
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或突出所说的内容,把它用问话的形式表示出来。即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作用:总的作用是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用在标题上,能吸引读者,启发读者思考,更好地体现文章的中心; 例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8.反问(反诘、诘问):
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 作用:表达鲜明,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例句: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9.引用:
引用现成的话(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为明引和暗引两种。
作用: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 10.反复:
欧阳文创编

欧阳文创编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即根据表达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方法。
作用:主要运用在诗文中,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的情感的作用。同时,反复的修辞手法还可以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
以上修辞手法在实际运用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误用情况,因此,运用时务必注意:
1.比喻:要贴切、生动;要注意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比喻的喻体必须是常见、易懂的事物;
2.比拟:必须是自己强烈感情的流露,感情必须与所描写的环境气氛协调一致;进行比拟的人和物或物和物,在性格、形态、动作等方面应该相似或相近。
3.借代:借体必须有明显的代表性,使人一听就明白所指称的事物;用人物的形体特征作借体时,要注意它的褒贬色彩和使用场合的不同。
4. 夸张:要以客观实际为基础;要明确、显豁,不能又像夸张,又像事实;要力求新颖。
5. 对偶:要尽量做到上下联字数相等、结构一致、音节和谐,注意相关;要尽量做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6.排比:必须从内容的需要出发,不能生拼硬凑排比的形式。排比是多项并举的,有的是多项全举,有的是在多项中欧阳文创编

欧阳文创编
举其要者,留有弦外之音、言外之意,让读者自己深思,后一种排比的句末要用省略号。
二、常见表现手法的作用:
1 象征: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委婉曲折地将作者

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

2、衬托: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有正衬和反衬两种。作用是突出本体的××特征。有主次之分。
3、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 作用:鲜明的突出了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和衬托相比,对比没有主次。

4、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某种真挚的思想感情。 作用: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5
抑扬: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欧阳文创编

欧阳文创编
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作用:突出强调了事物(人物)的特征。

6、侧面(间接)描写:侧面烘托出该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使得文章结构更加集中紧凑,表达更为简洁精练。
直接和间接描写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7、渲染:为行文设置铺垫,营造氛围。

8 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情感。作用:使文章结构更加紧凑,形象更加鲜明。

时间:2021.03.12

创作:欧阳文
欧阳文创编

高考常见修辞手法及表达手法的效果之欧阳文创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