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植物有关的四字词语[与植物有关的词语]

发布时间:2021-07-08

与植物有关的四字词语[与植物有关的词语] 瓜田李下 瓜,是一种匍匐于地面的植物,总是拖着长长的茎蔓,有种缠绵的意象。它的种类很多,有西瓜、南瓜、冬瓜、黄瓜。我的家乡,还有一种北瓜,扁圆形状,极像南瓜。北瓜是不是南瓜的另一种叫法,我就搞不清了。
现在我们常见的黄瓜,是搭着架的,这是人为的。起初,黄瓜也是匍匐于地面的,这样,瓜田李下之说才能成立。 再说李。它是一种果树,种类为落叶小乔木,叶子倒卵形,白色的花。它的果实呈球状,黄色或紫红色,俗称李子。 瓜田李下出自汉乐府《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问。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这两句话的意思是:置身于瓜田,最好不要弯下身体去拔鞋子;站在李子树下,最好不要伸起手去整理头上的帽子。弯腰拔鞋,容易被人误会你在偷瓜。举手整帽,容易被人怀疑你在摘李。你的身影,就扯长了许多人的目光。那目光表述的意思是:你不怀好意。后来,人们就用瓜田李下暗示某些容易让人误会或怀疑的事情或场合。
这个瓜田,按照我的理解,是种植黄瓜的田地。因为西瓜、南瓜、冬瓜的体积太大,偷了以后很难藏匿,而黄瓜往怀里一揣,就可以遮人眼目了。再说,其他的瓜是不能生吃的。偷了黄瓜以后,正经模样的走到无人处,从怀里掏出来一节一节的吃到嘴里。如此,赃物消失了。
偷吃的感觉,有点恐慌,有点惬意,我小时候经历过。 有一则古代笔记小说,说的是个少妇新过门,丈夫还没有来得及留下血脉,便撒手而去,家里剩下正当壮年的单身公爹和情窦初开的小叔。一个少妇每天面对两个男人,自然不是滋味。然而,依照封建旧俗,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丈夫死了就要守节。
少妇想改嫁,自然遭到了家族的强烈反对。为此,他们闹到了县衙的公堂之上。少妇诉讼之后,衙役一声吆喝,气氛森严。面对青天大老爷,少妇问了句:翁壮叔大,瓜田李下,老爷您说贱妇该嫁不该嫁?”县官大人倒也明白事理,惊堂木一拍,吐出”!
如此少妇,将瓜田李下运用得如此恰当,难怪县官慨然断案。
历史上,瓜田李下被应用并演绎出的轶闻趣事不少,但故事主人公多半是官员,它甚至成为官员们为官之道、做人原则。 唐文宗在位时,书法家柳公权能言善谏,官职担任工部侍郎。当时有个叫郭宁的官员把两个女儿送进宫中,于是文宗皇帝派郭宁到邮宁做官,人们对这件事颇有非议。文宗皇帝就问柳公权:郭宁是太皇太后的继父,官封大将军,当官以来没有什么过失,现在只让他当邮宁这个小小地方的主官,又有什么不妥呢?柳公权回答说:按照郭宁的贡献和功绩,派他到邮宁去当官,合理合情,没有什么好争议的,可是郭宁是在两个女儿入宫后,才得到这个官职的,这就不能不让人有想法。唐文宗说:郭宁的两个女儿是进宫陪太后的,并不是献给朕的啊。柳公权回答:瓜田李下的嫌疑,人们哪能都分辨得清呢? 古代不缺廉洁的官吏。北齐时期,有个人叫袁聿修,学识渊博,为官清廉。他做了博陵太守后,外出考察路过兖州,兖州刺史邢邵是他的老朋友,送他一匹当地生产的白色丝绸。他以考察地方官员注意瓜田李下之嫌,婉拒了朋友的好意。
瓜和李,两种毫不相干的植物结合在一起,居然成了道德的准绳和为官的标尺,彰显出中国语言文字的精妙。一方瓜田,一棵李树,竟然演绎出无数令人叫绝的故事来。
再往深处想,瓜田李下宛若一种外部约束机制。一个人在瓜田弯腰提鞋,或在李树下行走时,周围无数双眼睛如千万根钢针一般刺向他。这样,即使鞋掉了乃至脚被磨出了血泡,也不要
在瓜田里弯腰提鞋;即使你气息喘喘,也要快步走过李树。否则,由偷瓜、摘李之嫌疑造成了名誉损失,那真的不值得。 我们的官员,手中行使的是公家的权力,而瓜田、李树却属于广大百姓共同所有。官员是少数,而百姓有亿万之众。因此,紧盯着官员在瓜田里、李树下一举一动的人们,其数量肯定比古时多得多。 指桑骂槐
桑、槐,都是树木。
桑树为落叶乔木,叶子呈卵形,是喂蚕的饲料。它的树冠丰满,枝叶茂密,秋叶金黄。枝叶和桑皮,是天然的植物染料。 槐树属于豆科、蝶形花亚科乔木植物,是良好的绿化树种,常用于庭荫树和行道树。它的叶色深,呈墨绿色。远看,槐树的树冠的如同一团墨绿浓云。夏秋的季节,在它下面乘凉,它就具备了人文关怀。《周礼》里记载:周代宫廷外种有三棵槐树。三公(太师、太傅、太保,是周代三种最高官职的合称朝见天子时,站在槐树下面。后人因此用三槐喻三公,成为三公宰辅官位的象征。
在汉代,槐树有望怀之意。这种人文解释,我很喜欢。 如此美好的两种树木,却落下了千古骂名。忧郁中,我百思不得其解。
如果,树木具有语言的功能,它定然会鸣冤叫屈,对簿公堂。 指桑骂槐源于兵书《三十六计》本意是指间接地训诫部下,以使其敬服的谋略。此计还引申为运用政治和外交谋略,指桑骂槐向对手施加舆论压力以配合军事行动。对于弱小的对手,可以用警告和利诱的方法,不战而胜;对于比较强大的对手,则可以旁敲侧击威慑之。
春秋时期,吴王阖庐命孙武训练美女。这些美女都是吴王的爱妾。孙武把180名美女编成两队,并让吴王的两个爱姬当队长。孙武耐心地讲解了操练要领,又在校军场上摆下刑具。只见旌旗
招展,战鼓鸣奏,美女们以为是做游戏,东瞅西瞧,笑声四起。孙武沉下脸说道:队长带队不力,应先受罚。来人,将两个队长推出斩首!”吴王慌了手脚,让孙武放过他的两个爱姬。孙武却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于是,长在吴王宠姬脖子上的两颗美丽的脑袋被砍了下来。目睹血腥,众美女魂飞魄散。孙武杀了吴王的两个宠姬,威信和地位迅速飙升。吴王阖庐心中虽然不悦,但仍然佩服孙武治兵的才能。《史记・孙武列传》记载:于是阖庐知孙子能用兵,卒以为将,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
孙武好大的胆子,竟然杀了吴王的爱妾!在敬佩孙武之余,也为吴王叫好。如若是个昏君,那孙武又会成为刀下之鬼。孙武以此提醒吴王的治国方略,吴王如梦初醒。
《红楼梦》第十六回,凤姐对贾琏道:咱们家所有的这些管家奶奶,那一个是好缠的?错一点儿他们就笑话打趣,偏一点儿他们就指桑骂槐的抱怨。
孙武也罢,凤姐也好,深谙指桑骂槐的妙处。
指桑骂槐不同于瓜田李下后者发生于瓜田间、李树下,多少跟瓜、李有些关系。而前者只是借用了桑、槐的名字符号罢了,本身与桑、槐毫无关联。
撇开军事上的用兵不谈,现在我们对指桑骂槐的理解只是局限于语言艺术方面。民间对此计用得最为娴熟的是某些喜欢骂街的泼妇,常见的话语有:昨儿晚不知哪只母老鼠又把我家门口的煤球给偷了两块。明着骂的是母老鼠,实际上骂的是某个妇人。鲁迅的文章里,指桑骂槐的文字随 处可见。
桑树和槐树,在我的家乡,是非常普通的树木。桑叶养蚕,槐树下乘凉,是乡亲们的日常生活。我在乡下二十多年,从来就没有听见过某个人对它们指手画脚,出言不逊。它们安静的生长在乡亲们的情感护理中,是那样的无忧无虑。 指桑骂槐,那是文人们的嗜好。

望梅止渴
梅,带着女人的气息,女人的味道,运行在我的生命体里,让我温馨。
童年时,村子南边的土坎上,生长着一棵梅树,家乡人叫它梅李树。细细的枝干,瘦瘦的叶子,弱不禁风的样子。忘记了它什么时候结果子,总之,不到成熟的季节,我们就攀援上它的身子,摘了青果子吃。没有成熟的梅子吃到嘴里酸酸的,像是在抗议我们的恶作剧。那时,我们总是口渴,哪里管的上它的什么情绪。
那时候,我们哪儿懂得望梅止渴那样的成语。上学以后,才看见了它隐藏在书本里。看是看见了,却是没有和曾经吃过的梅子联系起来,还以为是梅花呢。长大后才晓得,望梅止渴的梅,不是那种用于观赏的梅树、梅花,而是果梅树结的果。 《香草美人》一书介绍了诸多可以用来保护健康、治疗和调整身体状况的植物。其中一节有介绍梅树的文字。说梅含有丰富的钙、镁、钾、钠、磷、铁、锰、铜、锌等多样化矿物质,是一种绝佳的保健水果,具有敛肺止咳、涩肠止泻、杀虫安蛔、止痛止血的作用。药书上也说它能主治久咳、虚热烦渴、久疟、久泻、尿血、血崩、蛔厥腹痛、呕吐等病症。家乡的父老乡亲,喜欢在酷暑天喝梅酒。日本有本古老的医书《医心方》上边说:梅可断绝三毒。三毒指的是食、血、水。也就是说,梅子对治疗食物中毒、中暑和喝冷水导致的腹泻很有效。
二月接近三月的当儿,春天刚刚转过身,梅树的叶子还没来得及长出来,但是哨没声息的,它的枝头已经显示出几朵五瓣花来。花朵的颜色大多是白色,也有红色和浅红色的。花瓣有单瓣,也有重瓣,果实呈球形,上面有一条沟。到了梅雨季节,果实成熟后变黄,味儿很酸,所以古人称这个季节为人梅时节 梅子不仅有望渴的作用。在乡下,有许多使用梅子治病的疗法。譬如头疼时,把梅干贴在太阳穴上;扁桃腺发炎了,喝一
点稀释过的梅肉汁。某个家庭主妇,如果谁能做得一手好梅干的话,就会受到乡人的尊敬。日本人发明的日之丸便当就是防止饭菜变质的妙法。民间有句说法:食梅不吃核,核里有天神。未成熟的梅核里含有有毒的苦杏仁苷。如果将梅子用盐或烧酒腌制一个月的话,苦杏仁苷的毒性就会逐渐分解而消失。梅干和梅酒就是这样制作出来的。
思维打了个顿,又回到望梅止渴这句成语中来。它出自《世说新语・假谲》。其中的主人公是三国的枭雄曹操。
相传,东汉建安初年的一个春夏之交,曹操统率军队去打南阳军阀张绣。由于久旱未雨,井河干涸,走到半道,将士们渴得个个口干舌燥,走路没了精神。这时曹操急中生智,用马鞭指向前方说: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将士闻之发生条件反射,口皆生津,于是一鼓作气,径直打到南阳,取得了讨伐张绣的胜利。曹操班师许都,向皇上交旨时述说了望梅止渴的趣事。皇上龙颜大悦,令御厨宴待群臣。御厨用荔枝、鸡肉做成菜肴,寓意望梅止渴,曹营将士品尝之后,美不可言,齐呼万岁圣恩。
望梅止渴的字面意思很好理解,比喻用空想、假想来安慰自己,具有典型的心理暗示作用。事实上,它道出了一个非常有趣而又十分常见的心理现象:联觉。联觉是指由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活动。具体到望梅止渴这个典故,就是由听觉引起了味觉。除味听联觉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有这样的体验:看到红的、橙的、黄的颜色会产生温暖的感觉,而看到蓝的、青的、绿的颜色会产生寒冷、凉快或清爽的感觉,因而前者称为暖色,后者称为冷色。这是由视觉引起温度觉的结果。 有些时候,人是需要心理安慰的,就如望梅止渴。 柳暗花明
柳树的叶子下垂,温顺低调,是为阴柔这样的词语而生的。柳贵于垂,不垂则可无柳。柳条贵长,不长则无袅娜之致。所以,
它是女人的替身,比喻美女。在古代,多用以指歌姬、娼妓。如:柳天桃艳(形容女子貌美、柳阴子(方言,指幼女、柳弱花娇(容女子苗条妍美后来人们又把它引申为色情相关,如柳户花门(旧时称妓院、柳市花街(旧指妓院密集之处、柳巷花街(旧指妓院聚集之处。还有一种令人闻之惊恐的病症:花柳病。 《诗经》中如此写柳: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说的是出征人在春天离别了家乡。古人最伤离别,暮春三月,草长莺飞,在柔媚的春光中却要挥泪依依惜别,此情此景令人感伤。从此,柳就与诗歌结下了依依之情。堤边垂柳,惟其千枝百条,绊惹春风,随风依依,如帘似幕,犹如万千愁绪,萦人心怀。于是乎,诗人们或咏柳喻人,或借柳送别,或缘柳抒情,或以柳叹人生……李商隐一生的爱情生活扑朔迷离,精致婉转。晚年罢职后回到故乡闲居,他模仿陶渊明的风格写作田园诗歌,以柳命题的诗就有二十首之多。坐在庭院的柳树下,他摇头晃脑,自言自语着:枝叶繁冗,不漏月光。这便是暗啊。
在所有写柳的诗句中,我尤喜欢清人周志蕙的那句:丝丝愁绪随风乱。我以为,它是最好的句子。
花,当然是泛指了,随便理解成什么花都可以。柳树的叶子覆盖着地面,而各种各样的花却鲜艳地盛开在人们的视野里。暗相衬,阴阳得当。如此的景象,恐怕就是田园精神了。 寻找柳暗花明的出处,最早好像是唐代诗人王维用过的。他的《早朝》诗之二有这样两句:柳暗百花明,春深五凤城。四十岁以后,王维就在长安东南的蓝田辋川营造了别墅,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这一,仿佛是他人生的写照。 其后,武元衡在《摩河池送李侍御之凤翔》中也写道:柳暗花明池上山,高楼歌洒换离颜。武元衡早年曾落第失意,诗作或抒写报国豪情,或寄托羁旅行役之思,真切感人。这个清雅、俊逸如鹤一般的男子,性格却倔强刚烈,是朝廷里最为强硬的主战派。得宪宗信任拜相之后,所有兵事都由武元衡主持,平定浙西
节度李之乱,又力主征讨淮西吴元济叛乱。时强藩相互勾结,又重金贿赂朝廷大臣,互为呼应,武元衡承受着极重的压力,却从不为所动,一力主战,声色俱厉,决不对强藩退让半步。元和十年,武元衡被藩镇派遣的刺客刺杀身亡。武元衡之死,极为惨烈悲壮。对此,《唐书》里有详尽的描述。像武元衡这样的人,然也会有柳暗花明之联想,可见人生之诡异。
陆游的人生境界显然较之王维、武元衡要高出一筹。他的《一壶歌》,彰显出对人生的大彻大悟:看尽人间兴废,不曾富贵不曾穷!”作为智者,当他洞穿人生的真相之后,对得失自然就不太放在心中了。这,大概就是陆放翁的淡泊情怀吧。前人的柳暗花明,在他笔下却一反其意。他在《游山西村》诗中给后人留下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样的句子,注定成为人生的崭新境界。
山穷水尽之时,前面忽然柳暗花明。 绝处逢生。这是贵人的迹象。


与植物有关的四字词语[与植物有关的词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