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第九单元

发布时间:


第九单元课后题参考答案9-1遥远的绝响
一、阅读和理解
9-1.1.1本文标题中的“绝响”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它“遥远”?
绝响主要是指“魏晋风流”一脉在竹林七贤以后再无传承,而广陵散正是这风流一脉的代表,因此嵇康临刑前弹奏的那一曲广陵也就成为了绝响。
至于遥远,一方面主要是这个时代已经非常遥远;另一方面,它与后来的种种人生态度相差甚远,特别是近年来的人们,因此也是一种遥远。
9-1.1.2文章多次提到嵇康弹奏的《广陵散》,有何寓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广陵散》是文章的线索和反映主旨所在。嵇康非常喜爱《广陵散》一曲,经常弹奏它,以致招来许多人前来求教,但嵇康概不传授。最终嵇康因琴而惹祸,并因琴而伤命,《广陵散》也成了他生命的绝唱。正因为嵇康临刑索弹《广陵散》,才使这首古典琴曲名声大振,一定程度上,《广陵散》是因嵇康而“名”起来的。但所谓“于今绝矣”则非指曲子本身而言,它主要反映了嵇康临刑时的愤激之语。后人们往往把再也见不到的美好事物,称为“广陵散”,把它当作“绝响”的同义语。
余秋雨的《遥远的绝响》,主要是讲有关于在政治动荡年代(魏晋时期)以阮籍和嵇康为代表的文化人的精神状态和风骨。因为他们不惧权贵,敢于坚持自己的操守。这种绝响,就是指他们的文化人格和他们在文化领域的开拓性的成就。这个轻视文化的历史时期和这个时期出现的文化成就的绝无仅有的。只有余秋雨式的小说式笔法,才能使这个遥远的绝响复现。借此,我们领略了与我们已相隔很远,已显陌生的魏晋人士的风采。
9-1.1.3对比嵇康和阮籍二人,他们有哪些异同点?
共同点是:都有对理想和自由的追求,对朝廷的不满。
不同点是:嵇康离群索居,试图远离朝廷,不与之合作,以示对统治者的抗议;而阮籍则是大隐隐于世,在朝廷上任职,但是他以装疯卖傻,来逃避统治者之间残酷的权利斗争,以保全自己。最终嵇康被斩首,而阮籍则安然无样。
二、思考和应用
9-1.2.1作者通过嵇康临刑弹奏《广陵散》英勇就义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怎样的反思?其有何现实意义?
嵇康的被捕、被杀,实际上是高贵的人格无法见容于世的表征,他的高洁映衬出了一片黑暗,不能见容于群小也就成为必然。作者除为豪杰逝去而悲郁之外,对钟会之类的小人也毫不留情地敲打了一番。人性的光芒被黑暗吞灭,悲剧正是将美撕碎给人看,让我们也不禁为嵇康的遭遇一恸。像嵇康这样的人物负载着当时最精致的文化,却无力保全性命于乱世。他最终为文化、为一种高洁的信念献出了生命,他是平静的。但他不能忘怀的是《广陵散》的失传,他把文化的传递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他们第一次标志出一种自觉的文化人格,中间的审美文化开始屹立。他们是先行者,是历史中间物,充满历史的悲剧感。二十世纪的鲁迅也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历史中间物地位,依旧向命运抗争。
“遥远的绝响”回荡在遥远的天际,已经渺不可寻。历史的殷鉴总是血泪斑斑,人性的善忘却总是如一,需要时时提醒才不致重蹈覆辙。余秋雨先生为我们带来的是诗意与激情,是心灵的颤栗,它启示着当下喧嚣的世界:我们曾经有过那样一个年代,失落了那个时代是


中华文化的不幸!文人的贡献不止于此,但它却又是文人表达一片热忱最直接而有力的方式。
9-1.2.2以“我心目中的嵇康”为题,写篇读后感,谈谈你对嵇康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可引导学生根据对文章的理解,并搜集有关嵇康的评论,最好结合实际,写出读后感。通过练习,加深对文章和人物的理解,并锻炼写作能力。
三、文学和生活
9-1.3你是如何看待嵇康这一人物形象的?你赞成他为人处世的态度和做法吗?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在我们同学当中,是否也有类似率性而为的人呢?你喜欢这样的性格吗?谈谈这样的人和事,并发表一下你的看法。
根据问题,可让学生依据对嵇康这一人物的认识,结合身边的人和事,进行讨论交流。
五、职业连线
9-1.5余秋雨所说的“他们”,不就是生活在现实中的我们吗?对此你有何感想?面对将来社会生活的尔虞我诈和职场的明争暗斗,你打算如何应对?谈谈你的观点和看法。
根据“职业连线”的案例内容,结合社会现实和个人经历,组织学生探讨交流自己的观点和认识,教师可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点评。
9-2跨越百年的美丽
一、阅读和理解
9-2.1.1结合原文说说居里夫人的“美丽”表现在哪里,作者为什么以“跨越百年”为题,寓意何在?.
外在的美是短暂的、易逝的,只有内在的美才会是永恒的,不变的。居里夫人的“美丽”不仅表现在她美丽的容颜,更重要的表现在她那坚定执著的信念与追求、为科学献身的崇高精神、淡薄名利的人格魅力上。所以,她的美丽才会牢牢铭刻在人们心中,才会跨越百年,甚至是永远。百年是虚指,意即"永恒"她的伟大发现对社会的贡献永恒,她的优秀品质和人格精神永存。

9-2.1.2作者列举了居里夫人所获得的诸多荣誉和她对待名利的态度,是为了证明什么?
作者列举居里夫人所得获牌、奖金和荣誉头衔是为了证明居里夫人的淡泊名利和不为“尘世给的荣誉”所累的优秀品质。

9-2.1.3文中说“人有多重价值”“多重价值”包括哪些?居里夫人追求的是哪种价值?结合原文内容回答。
多重价值是:以形售貌,以勇逞力,以心用技,达理用智等价值。居里夫人追求的是“达理用智,不懈科学创造”的价值。
二、思考和应用
9-2.2.1文章引用了很多古人诗句和名人名言作为例证,有何用意?试举例说明,并分析其表达作用。
1引用林肯的话,用类比方法说明居里夫人发现镭在科学界和哲学界的革命性意义。2)引用苏轼的文句,突出镭的发现具有哲学意义和居里夫人短暂的生命历程所具有的永恒价值。



9-2.2.2文末提到“理性的美丽”,这应该是一种怎样的“美丽”?请另举一位具有“理性的美丽”的人物来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这种“理性的美丽”不是外貌的美丽,而是一份对于科学的执著追求,是一种献身科学的伟大精神。
举例分析,建议重点如下:
1)选取一位合适的人物。如:水稻之父袁隆平、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等;2)简析被选人物的特殊贡献;
3)结合题旨,剖析自己例举的人物的精神品质、重要影响、积极启迪等。
三、文学和生活
9-2.3“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的大学生们,你是否也爱美和欣赏美呢?生活中你是如何追求美的呢?是把心思放在穿衣打扮上,还是把精力放在学业的刻苦攻读上?对比居里夫人对“美”的诠释,你有何感想?结合现实生活,结合自己和身边的人与事,谈谈你对美的认识。
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和文章主旨,根据所提问题谈谈自己对“美”的理解和认识,教师可适当总结评价,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审美观。
五、职业连线
9-2.5亲爱的大学生们,在经历几年的学习生涯之后,你们也将踏入社会,走入职场,也会面对很多名利的吸引和金钱的诱惑,对此你将如何去应对?结合居里夫人的美丽与信念,谈你的感悟。
指导学生认真品读“职业连线”的案例,并结合社会现实和自身实际,启发学生谈谈对待名利诱惑的态度,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9-3容忍与自由
一、阅读和理解
9-3.1.1文中作者为什么要痛骂《西游记》和《封神榜》?这属于什么论证方法?
因为作者当时青春年少,是一个无神论者,抱着“卫道”态度,所以要痛骂《西游记》和《封神榜》,发出摧除迷信的论调。
论证方法是“例证法”
9-3.1.2胡适认为不存在“绝对之是”,你是如何认识的?
作者借陈独秀的回信,提出“绝对之是”并认为这种情况不存在,在于作者的观点,我们认同。因为政治上标榜的绝对之是,其心理来源是总是觉得自己“不会错”,这也是人类普遍“喜同而恶异”的心理惯性在政治上的体现。但是“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处于自然、社会不断认知过程中的人类,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可能总是“绝对之是”,而且那种“喜同而恶异”的心理习惯,本身就是对不同意见、看法、主张的漠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总是觉得自己“不会错”的想法,只是一种自欺欺人、不敢面对现实的闭塞之举。

9-3.1.3结合课文分析《王制》中“诛”的目的是什么?其对社会有什么危害?
《王制》中“诛”的目的是:利用封建国家专制政体,禁止新思想、新学术、新信仰、新艺术的产生传播,其本质是扼杀自由。


其对社会的危害有三:一是摧残宗教信仰的自由;二是禁绝艺术创作的自由,“杀”掉许多发明“奇技异器”的科学家;三是摧残思想的自由,言论的自由,著作出版的自由。

二、思考和应用
9-3.2.1胡适认为“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你是如何看待的?谈谈你对“容忍”与“自由”关系的理解。
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当你对别人容忍,就是给予他自由,反之亦然。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如果没有容忍作保证,所谓的自由也就会是空中楼阁,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容忍”“自由”的基础,没有容忍也就没有真正的自由。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人们面对客观存在,会有各种各样的认识。不能由于认识不同,就不能容忍对方,否定或者诛杀对方,这实际是专制思想的一种表现。当今世界是个多极思想并立、多元文化共存的世界,为了自由与和平就更需要包涵容忍。

9-3.2.2作者是如何运用演绎法来论证“人类的习惯总是喜同而恶异的”这一观点的?仿照原文,尝试用演绎法写段话来证明一个论点。
所谓演绎法是一种由一般到个别的论证方法。一般说来,在议论文中,凡引进普遍性原理或名家名言的地方,都是运用演绎论证方法来证明论点的。本文作者在第二层次议论中,提出了“人类的习惯总是喜同而恶异的”观点,这一观点可谓普遍性的原理,接着通过塞维图斯的惨史印证这一观点,最后演绎得出“容忍‘异己’是最难得,最不容易养成的雅量”的结论。
建议可以提供素材,让学生仿照原文,学习演绎法的运用。
三、文学和生活
9-3.3你是如何看待这种“容忍态度”和“包容精神”的?请结合当今现实和我们的生活谈谈你的观点。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在随着作者古今中外畅游的同时,也带给我们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感,会让我们越发觉得人若要进步就需要革新,需要包容。我们需要得到包容谅解就先得谅解包容别人,就象这社会这世界给予我们,以及我们所应该去报答的一样。
这种“容忍态度”和“包容精神”在个人方面也适用。人总是喜欢跟自己相同环境、信仰、思想、行为的人在一起,总认为自己是对的。甚至是一根筋,一元价值观。这些人需要去接触反对、批评自己的人及其观点,书架上也应放一些自己不喜欢的观念对立的书籍。才是真正具有“容忍态度”和“包容精神”
可以据此引导学生从文章主旨出发,结合现实生活经历,交流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五、职业连线
9-3.5请找来原文品读一下,谈谈胡适当年赠予大学毕业生的忠告在今天是否还有现实意义。你有什么样的择业观,对将来的就业有何打算?结合作品,并联系当下我们大学生的就业现实说说你的看法。
可以根据“职业连线”的案例,找来原文,让学生认真品读胡适的《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这篇文章,进而引导学生联系今后的创业和就业,交流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




大学语文-第九单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