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理想和纪律凝聚党的核心(先进性教育党课宣讲材料)

发布时间:2019-05-28 12:28:46

用理想和纪律凝聚党的核心(先进性教育党课宣讲材料)

用理想和纪律凝聚党的核心(先进性教育党课宣讲材料)

彼此的信任和好感。上帝看了,点了点头,为此感到希望。 于是,上帝为第一批人类的背后贴上五个字,叫利己不利人;而在第二批人的背后贴上另外五个字,叫利人又利己!)己有所能必有所不能,想在现代社会中生存离不开他人对你的服务和限制,离不开群体的依托和约束。(人字的结构需要相互支撑)一个共产党员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和认可,那么你的信仰和宗旨就不可能实现。(做人要做到人人喜欢你,做事要做到人人需要你,人人喜欢你,你才能入群,人人需要你,你才能被社会所用)

二、团结是成就事业的基础。团结出政绩、出干部。团结的民族外人不敢欺(台湾成了某些国家牵制或抑制中华民族腾飞的主要抓手,正所谓内不睦、外必欺),团结的群体必能干成事,团结的环境凝聚人才、塑造人才。(朋友是一笔不可或缺的财富,只有今天多赚朋友,才能明天多赚钱、赚事业。自本领不如合本领。)在非洲的大草原上,如果见到羚羊在奔逃,那一定是狮子来了;如果看见狮子在躲避,那就是象群发怒了;如果见到成千上百的狮子和大象集体逃命的观景,那就是--蚂蚁军团来了!蚂蚁是何等渺小微弱,任何人都可以随意处置,但无坚不摧的团队蚂蚁连兽中之王也要退避三舍。个体弱小没关系,不要自卑,与伙伴精诚协作,就能变成巨人,因为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这就是的学问。团结提高了自己抗挫折的能力,借了别人的力量,分解了自己的困难。

三、团结是一种素质,对一个党员干部来讲是一个重要素质。领导配班子、生意找伙计首要考虑的一个因素就是能否和他人团结共事。(有一本书上说,不论是经营商场、官场、战场,关键是经营好人场。滤布人气指数是成功指数的第一要素)佛经中有这样的一个故事:

佛祖释迦牟尼问他的弟子:

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呢?弟子们苦思冥想,众说纷纭,但始终答不出来。释迦牟尼说:

把它放到江、河、海洋里去。是啊,风可以很容易吹倒一棵树,却无法吹倒一片森林;烈日可以很容易地蒸干一滴水,却无法蒸干一片汪洋;灾难可以毁灭一个人,却无法毁灭整个人类;一滴水风一吹便干,只有投入大海才能永不干涸。可见团结就是力量

二、善于团结人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重要体现。三个代表每一条都要求我们的共产党员必须做团结的模范,才能真正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构建和谐的发展环境,这个层面也是人的全面发展和制度适应的问题,一个一盘散沙的国家不可能满足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的文化是一个多元的文化、开放的文化、为大多数人服务的文化,不是单元的、封闭的、自私的文化,不能融于人类大多数的文化是落后的、劣势的文化。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不是某一阶层、某一集团、某一个人或家族的利益,不能团结大多数何来代表大多数。共产党人把三个代表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并不能自然而然的成了三个代表的代言人,有这个良好的愿望不一定就有这个素质、能力,也就是说愿不愿的问题解决以后还有一个能不能的问题。有了讲团结的愿望,还要有讲团结、能团结、会团结的能力。(有道是:

美国人是说了就干,日本人是干了也不说,而我们有些人是说了也不干。我们有些人很善于追求口腔快感)

(一)理想远大、心胸开阔,是团结人的基础。信仰不同宗、目标不同向、心中无他人,这样的人是不可能团结他人和被他人团结的。共产党员的信仰应该是一致的,目标应该是同向的,心胸应该是最宽阔的。但应该做的不一定是都自觉做了,现在有的同志身为共产党员但就是不知道共产党员是干什么的?性质、宗旨、纲领都不清楚,没读过《共产党宣言》的党员有多少?没认真读过《党章》的党员有没有?我想在座的共产党员们心里都有数。有的同志不是为了个人的信仰来参加共产党的,而是为了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来得,要的是政治资本,不是为了信仰马克思主义,所以同是共产党人信仰却不同宗。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和东欧剧变以后,有的人不信马克思主义了,认为马克思主义过时了,实际上反对马克思主义的西方学者没有认为他过时了,而是在研究他、运用他来改良资本主义制度,美国人把马克思、毛泽东都列为世界名人并排在他们的国父华盛顿的前边。有个国际机构统计过,在年以前,各种世界文献中引用最多的是列宁的文章。这说明了什么?马克思主义并不是过时了,而是人会不会用的问题(不与时惧进,就好象大夏天穿皮袄,错不在袄,而在于人)。有的同志什么都不信,只信自己,这样的人连基督教徒都不如,何来的为他人着想啊,为共产主义而奋斗啊。所以我讲,马克思主义是可信的,特别是基本原理部分。现在许多同志不是信不信的问题,而是懂不懂的问题。所以,我强调同志们还是要加强学习,连懂都不懂的谈信不信的资格也没有。胸怀全球的人不在乎一城一镇之得失,把祖国装在心中的人不在乎一家一族之兴衰,崇尚集体主义的人不计较一时一事之私利。这样的人就能团结人、领导人、影响人。(以不私反而成其大私)(心胸有多宽,就能当多大官;能容下多少人,就能领导多少人)。我可以这样说,真信马克思主义的人,他不一定能看到共产主义的实现,但他绝对不可能是侵害人民利益的贪官污吏,也不会是一个不合群的人。(观念是看不见的,却是不可战胜的)在中国近代史中,中国很多军阀为了自己的利益,常常勾心斗角,混战不息,以至于让帝国主义国家有机可乘。年,日本不费一枪一弹就占领了东北三省,而蒋介石此时正忙于剿匪,对红军和苏区发动大规模进攻。后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没多长时间就占领了中国大片国土,国民党虽战,但屡战屡败,其原因就是不团结全国人民,不发动人民抗战。而中国共产党则不同,共产党放手发动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实行全民族抗战的政策,取得了抗日战争胜利。心胸开阔并且才能出众,主要表现在能容人、能干事、能受气。一个人没有他干不成的事,没有他承受不了的委屈,那么这个人即令人可敬,又令人可畏。这就是成大事者,也叫者深不可测。

(二)建章立制、严格纪律,是搞好团结的政治保证。大家可能有这样一个体会,在一个制度严格的单位,活好干,人也好做。相反,在一个制度松弛的单位,人反而不顺心不自由,不但干不成事,而且也很难为人。我们党为什么在战争年代能团结一致、共同对敌、及时改正错误,就是民主集中制搞得好。制度落实好的单位,好人干好事很正常,思想不用设防,工作不用余力。制度不严的单位,自由的没了章法,反而人人自危,好人不敢干好事,坏人反而无制约。在这样的单位,就不可能有团结,只能有团伙,团结变成了结团。(有了制度,魔鬼可以变成天使;没有制度,天使可以变成魔鬼。)

(三)提高自身素质,是搞好团结的关键。有的人爱钻牛角尖,不仅是个性格问题,也是一个知识素养问题。世界上只有一条绝对真理那就是世界上没有绝对真理。什么时候也不要证明自己是唯一的真理占有者,因为这样就可能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另外,凡是盯着蝇头小利者必是没有大智慧的人。只有农民式的思维才会发生兄弟分家会因为一棵小树而打得头破血流。所以说,学习是现代人的生存之道,学习是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客观上要求学习化生存,即工作学习化、生活学习化、交友学习化。同等素质的人最容易团结,俗话说: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你想得到领导的真正赏识和交往,必须在素质上与领导同高甚至超高。有的同志天天想着进步,总认为领导对自己不了解、不使用,总认为自己贡献大,付出多,该得到的没得到。我认为每人都应该盯着自己素质的提高,提我用我使本事、不提不用学本事,分的工作多多干活用工作充实自己;工作少多学习用知识充实自己。这样就没时间天天琢磨人了,心情也好了,团结人和被人团结都是很自然的事了。印度文学家泰戈尔说过:

为失去太阳而痛不欲生的人还会失去群星。如果天天集中精力工作学习,提高素质机会可能终生都不光顾你,但你自己也是天天发光的,充实的。如果机会来了,自己的素质赶不上,那就应该痛恨自己而不能怨天尤人。

(四)勇于奉献牺牲,是搞好团结的灵魂。到了我们这个年龄,有一点很重要的体会,那就是做人难,为什么呢因为你自认为付出了很多,总觉得没有得到别人的理解和认可在年代甚至提出了理解万岁的口号实际上没有一个人不在为了得到社会的承认也就是他人的认可而努力实际上这就是为了团结人团结人很难难就难在付出了得不到认可,所以需要奉献和牺牲精神比如在一个领导班子里,一把手需要做决策、敢于拍板,那就需要承担风险,承担责任,如果只要拍板的权力而不要承担风险和责任的奉献牺牲,那肯定搞不好团结。副职呢,除了你在班子里的权利以外,还要承担具体抓落实的责任,必要时要作出牺牲主见的奉献。如果抱着上有主官,下有中层,可以无所作为的思想肯定也搞不好团结。总想把自己的意见凌驾于主管和班子的集体意见之上,也不可能搞好班子的团结。如果领导班子彼此之间能团结得像一个人,配合得像左右手,齐心协力,步调一致,则+;否则,,甚至等于,或者出现负数。历史上,刘备、孙权联合抗曹,火烧曹操连环战船,大败万曹兵;刘备、孙权联合破裂,结果被各个击破,国破家亡。世间事则兴。班子成员要做到分工不分家;职能上分,思想上合;工作上分,目标上合;责任上分,重大决策上合。份内工作大胆负责不推诿,份外工作多关心,多支持,多建议。维护集体权威。这样的班子才能带出团结的队伍、出政绩的单位。所以说,讲团结以班子的团结为重点。作为一般同志来讲,服从本身也是一种牺牲如果没有各自的奉献和牺牲,一个班子,一个单位想搞好团结是不可能的

三、搞好团结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一争与让的关系争什么与让什么,是对一个人人生价值标准的检验,是一个人内心的外现。我认为争权力还是争责任、争名利还是争工作、争待遇还是争信誉、争自尊还是争敬人,是能否搞好团结的关键。争前者必定分裂,争后者方可团结。让什么?让好处还是让难处,让权利还是让风险,让什么、争什么决定了你的品位和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二加与减的关系台湾一个著名的国学教授南怀瑾在他的一本专著易经杂说中说宇宙间的一切道理,都是一加一减,非常简单倒空你的心灵,这时最大的减在空的同时你会发现对事物的了解和看法有了质的飞跃,工业滤布这时最大的加减去羁绊,就会获得自由减去痛苦,就会获得快乐减去沉重,就会获得轻松减去欲望就会获得淡泊束缚越少,发展的确空间就越大,减法也是加法,懂得了其中的规律,你的胸怀就会宽阔很多就团结来讲,减去对别人的成见,增加对别人优点的观察与积累减去与别人生活待遇的比较,增加对别人品位与能力的赏识减去交往中的心计,增加交往中的简单与真诚这样的减去多了,朋友也会多,不信你试试。要求领导不能犯错误的,必须比自己强的,肯定与领导搞不好团结。要求同级必须尊重和迁就自己的,要求下级必须百分之百听自己调遣的,肯定搞不好与同级或下级的团结。因为他只增加自己,减去别人,而不是相反河南省有一个企业家叫梁耀文,他的经营理念是见人低一等,谋事高一招,有利让三分,遇难帮一把充分体现了加与减的辩证法河南师范大学有一个副教授叫邵兴国,他在一本书名思想撒野中说人缘关系好者往往是放大别人,缩小自我。人的毛病往往是认为世界上我最聪明,最厉害,别人都不如自己,别人都是傻瓜,看重自己,看轻别人,即下眼看人。三表扬与批评的关系要善于表扬别人。要多看别人的优点,特别是要表扬那些自己有点不喜欢的同志;要经得起表扬,不能一表扬就趾高气扬,就增加了许多期望值,又增加了心理负担;要敢于开展批评,对同志的错误不敢批评,是对同志、对事业、对集体不负责任的表现;要经得起批评。批评自己最多的人都是自己的亲人(父母和老师),不论批评得对与错都要虚心接受,而且要对批评自己的人表示真诚的感谢。 四远与近的关系远近有度的原则不能因感情和其他原因而疏远一个同志,也不能因特殊关系而亲密得失去了应有的距离。等距离交往的原则在一个单位里,无论是否同学、战友、同乡、亲属都应该一视同仁,特别是在工作上原则问题上有亲有疏。送礼有时有节的原则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互相赠送礼品是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但不能超越感情的范围。不能把领导送进笼子里,不能有事相求就送礼,无事要办陌路人,给人一种临时抱佛脚和交换收买利用的感觉。办事不送礼,送礼不办事。送礼的”—不让别人(特别是领导)有犯错误的心理负担。 五民主与集中的关系。要坚持民主集中的辩证统一。对集体讨论的重大问题,坚持班子内部的平等,在充分发挥民主的基础上,实施正确的集中,坚决克服没有民主的独断专行和没有集中的软弱涣散。要正确处理好领导与个人分工关系。一方面,每位班子成员都要从本部门的工作大局来考虑自己所分管的工作,不能把自己分管的工作领域当成自己的势力范围,不能把分工作为分权,在自己的自留地抛开集体领导;另一方面就是要支持个人大胆工作,创造性的工作,争做勇挑重担的好干部,特别是对一些棘手的工作,热点问题要敢做、敢为、敢负责任,而不上交矛盾。 六个性与党性的关系。个性必须服从党性。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要讲党性、讲正气、讲大局、讲原则,绝不能为了个人得失和小团体利益而相互制约,拉帮结伙。在非原则问题上,要讲风格、讲胸怀,克已让人。为人处事不可能十全十美,做工作不可能都预测得很准,对同事之间的失误,要以诚相待,与人为善,帮助其改正错误,不能逮住别人一点小事不放。班子成员之间,克制是一种修养,谦让是一种美德;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关系就会日益融洽 七做人、做官、做事三者之间的关系。郑培民同志有一句名言:

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做官做事首先必须学会做人。作为领导干部,做人首先要做一个有人格魅力的人。要赢得群众的支持和信任,最根本的要靠自己的人格力量,这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品质和修养。做官,是为了做事,为民谋利益、为事业发展不懈奋进、不懈拼搏、不懈奉献,是做官的天职。做人要有底线,要知道什么事情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做,做了不该做的事就突破了底线,人格就会受到玷污。做官要有原则,这个原则就是党性原则、人民利益至上原则、顾全大局原则、谋求发展原则。做事要有标准,这个标准就是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的标准。做人要留下好形象,做事要留下好业绩,做官要留下好名声 八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关系。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自我批评更具有基础性,真正解决问题的最终还是要靠自我批评。没有诚恳深刻的自我批评,批评就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开展批评要结合实际着力引导被批评者的自我批评,把握批评的尺寸。把批评与自我批评视为一个相互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过程,既善于从别人的批评中吸取营养,又注意从批评别人中省察自身,从而使批评真正成为一个共同进步和防止同志犯错误的良方妙药。 九清醒与糊涂的关系。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郑板桥说的难得糊涂,是清醒前提下的糊涂,是大智若愚,不是真糊涂,而是大聪明。领导干部要搞好团结,共谋发展,就要做到该清醒时清醒、该糊涂时糊涂。清醒,不仅要求在政治上、思想上要清醒,在生活上、作风上也要明白、清爽。糊涂,不是浑浑噩噩,糊里糊涂,而是大事清楚,小事糊涂。在无伤大雅的小节上、细枝末节的小事上糊涂一点,不斤斤计较、患得患失,是最大的清醒,否则就可能激化矛盾、影响团结,最终酿成真正的糊涂。 十个人恩怨与发展大局的关系。一个班子,事业是共同的,没有什么很大的个人恩怨。即使有恩怨,也是因工作或生活琐事而生,但对于共同的事业,都是微不足道的。作为班子成员要做团结的促进派,不要没事找事、没问题找问题;要不计前嫌,面向未来,从党的重托和人民的信任出发,着眼于人民群众的利益,着眼于为官从政的责任和使命,把个人的恩怨置之度外,自觉克服小肚鸡肠,朝着共同的目标团结奋进;要始终不忘自己的责任,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放在第一位,为民尽职,为党分忧,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缚、不为权所动,不为欲所诱,保持一个共产党人应有的觉悟和胸怀。毛泽东同志曾说过:

要善于团结那些反对过自己而证明反对错了的人。 十一远大理想与保持平常心的关系。一个高尚的人应有崇高的理想、远大的抱负。党员领导干部则应有共产主义理想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抱负,以及努力拼搏、积极进取的顽强毅力和坚强斗志,在为人民谋利益的工作中实现人生价值。当理想与现实、个人愿望与组织安排存有较大差距时,每个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都要保持平常心,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不能只考虑个人得失,造成心理失衡,觉得组织亏待了自己,从而陷入极端个人主义的泥坑不能自拔,在功利心和攀比心的强烈驱使下,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急功近利、劳民伤财,甚至腐化堕落,违法犯罪。 十二动机与方法的关系。思想动机好、工作方法得当,才能维护班子团结、推进事业前进。作为党的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在经常反省中剔除杂念、净化灵魂,保持高尚的动机。

一是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不图虚名,不提脱离实际的高指标,不喊哗众取宠的空口号,不搞劳民伤财的假政绩;

二是要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力戒搞花架子,做表面文章;

三是要反对贪图虚荣,搞形象工程,拉政治选票,为自己树碑立传。同时,要把良好的思想动机和正确的工作方法结合起来,从党的利益出发,从工作事业出发,全力维护班子团结。《用理想和纪律凝聚党的核心(先进性教育党课宣讲材料)》

附送:

用生命书写为民篇章

用生命书写为民篇章

李元龙是南京市六合区竹镇镇大泉村原党支部书记。1999年3月任职以来,他时刻把人民群众放在心坎上,以发展经济、富裕百姓为己任,严于律己,无私奉献,带领全村干部群众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使一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迅速改变了落后面貌,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用短暂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为民篇章!艰苦创业 带民致富1999年3月,李元龙服从组织安排,离开镇工业公司经理岗位,挑起了长庄村支部书记的重担。2001年3月,长庄村与大泉村合并,他担任了合并后的大泉村党支部书记。长庄村是一个穷村,长庄村与大泉村合并后组建成的大泉村仍然是一个穷村。怎样找到一条富民强村的好路子,尽快改变大泉村的落后面貌,成为李元龙日思夜想的问题。李元龙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第一步,就是从群众迫切盼望的修路、建水坝开始。在他当村支书的4年多时间里,他领着全村人新建了一条10里长的水泥路,贯穿大泉村南北;把10里多长的网状羊肠小道改造成了石子路,连接全村的10个生产组;在最缺水的陈营组建起了蓄水塘坝,从此解决了100多户农民用水难的问题;他又筹资3.5万元翻建了长庄电灌站,一次可以灌溉850亩农田。路通了,水有了,脱贫致富下一步该往哪里走呢?李元龙和村支部一班人根据大泉村的具体情况,确定了办工业,搞经营,还要在字头上做文章的思路。首先大打低产田改造的攻坚战。李元龙骑着自行车挨家挨户地讲改造低产田的好处,取得村民们的支持和配合,经过3个多月的会战,使1600亩高低不平的油条沟烧饼田改造成了田成方、路成网、沟渠配套的良田。为了切实提高土地的产出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李元龙走出了搞土地流转、劳务输出的第三步棋。原先该村农民一家人守着几亩地种粮食,一年忙到头,有饭吃,没钱花;有人外出打工,田又抛荒了,农业税费收不上来。于是,李元龙发动农民外出务工,搞土地流转,每人留5分粮田,其余的土地流转出去种经济作物,农业税费由经营者承担。农民甩掉税费包袱,腾出手来外出打工挣钱。土地流转后,有800亩土地引来上海一企业投资栽种了意杨树,还有的承包给大户种西瓜,村集体当年就收到了效益。尝到了甜头的村民在李元龙的带领下,房前屋后都种上意杨。如今大泉村已种上了2000多亩意杨,这2000多亩意杨成了老百姓的绿色银行。在任村支书的一千多个日夜里,他带着群众修路、改田、种树,并先后兴办村办企业3个,修建电灌站2座,偿还村级债务23万元,此外还千方百计输送了950名剩余劳力外出务工,农民人均收入从2200元上升到4200元。心系群众 为民解忧李元龙千方百计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在担任村支书期间,他跑遍了全村的家家户户。对群众总是嘘寒问暖,谁家有困难,他都要想方设法帮助解决。他对村民比家里人还亲。有一位老农3年前和另外几户村民共用一头耕牛,生产很不方便,想自己买头耕牛,可家里穷得丁当响,想借又没人肯借。李元龙上门看望时知道了这件事,二话没说,帮他到信用社贷了1000元款买了头小牛。他还不起利息,也是李元龙帮着垫的。3年过去了,李元龙从未催要过。有一个村民家借钱买了辆拖拉机,因丈夫生病,家庭负担重,一直没钱还债,债主要把拖拉机开走,正好被李元龙碰上。他对债主说:

你们把拖拉机留下,明天一早你们到我家拿钱,我先替他家还上。后来这家还钱时才知道,李元龙为她垫的那1000块钱,是李元龙从朋友那里刚刚借来准备给孩子交学费的钱!有兄妹俩是孤儿。为了安排好兄妹俩的生活,李元龙不知跑了多少趟。他帮兄妹俩申请了小五保,随后,把大一点的男孩送去当了兵,小一点的女孩安排在泉水中心小学读书,还帮她申请免掉了全部学杂费。逢年过节,总是主动关心他俩的生活。像这样的好事,李元龙还做了很多很多。李元龙常说:

自己碗里有饭吃,就要想到群众的碗里。李元龙就是这样用自己的爱心、真心去对待每一位群众,去温暖大泉村的父老乡亲,他把党的方针政策、党对农民的关怀,通过点滴小事,渗透到群众的心里。依靠群众 忘我工作李元龙同志为民,为得尽心;爱民,爱得执著。参加工作28年,他变动过十多个岗位,工业滤布可无论在哪一个岗位上,他都兢兢业业,刻苦工作,是出了名的拼命三郎。为了在一个条件艰苦、工作难度大的地方带领群众摆脱贫困,过上富裕的生活,他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和汗水。1999年的长庄村,民心涣散。得知要来新的书记,村民议论纷纷:

长庄村这个样,神仙来了也搞不好!李元龙偏不信这个邪。到任的当天,李元龙就开始挨家挨户问情况,了解到群众普遍反映负担过重。于是,他想方设法取消了杀猪费、畜牧防疫费、自行车费等各种不合理费用,并着手降低农民最头疼的水费。长庄村的灌溉用水来自离村十几里的大泉水库,一路上跑冒滴漏严重,加上有人中途截水,以往每年都要雇上几十个人看水。一年光雇人看水费用就要1.6万元,分摊到每亩田的水费少的93元,多的130多元,这对农民来说,的确是笔不小的负担。针对这种情况,李元龙决定今后由他自己和村主任、会计三人轮流看水。从此,每逢春播夏种季节,村干部每天奔波在十多里长的沟渠、高高低低的山路上。多少个日日夜夜,哪里漏水,李元龙就出现在那里;哪里产生用水纠纷,他就立刻赶到现场。那一年秋后结算,每亩水费仅35元。村民说,这个数字,我们以前连想也不敢想。农村基层干部有大量的具体工作,要解决大量的具体矛盾。李元龙讲究群众工作方法,善于把上级要求与实际相结合,他干什么事都和村民将心比心,深入细致地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妥善处理和化解各种基层矛盾。村里搞土地流转,群众开始不理解、不赞成,李元龙就一个组一个组地跑,耐心地做工作。梅营组矛盾最多,而李元龙家到梅营有八九里山路,骑自行车也要40多分钟,李元龙每天都要来一趟。有一天,李元龙上午到周营组开会,中午十二点赶到梅营,匆匆扒了几口饭,就立即召开群众会议做工作。会刚开始时,个别群众情绪特别激动,甚至破口大骂,但李元龙始终和颜悦色,耐心解释。一直商量到半夜,统一了大家的意见。廉洁奉公 淡泊名利带头节约,从不多花集体一分钱。李元龙平时用自己的钱很慷慨,只要谁家有困难就把钱借给人家,身边没钱时甚至借了钱帮助人家。可用起公家的钱来却特别注意节省开支,恨不得把一分钱掰成两半花。他带着村干部外出办事,从不在城里住宾馆、进饭店,大热天再渴也舍不得吃冷饮。他常常告诫同事们:

村里的每一分钱都是老百姓的,来之不易,我们村干部要好好保管,千万不能轻易浪费集体一分钱,要把有限的资金用在为民办实事上。他自己因公事坐车等所花的钱,每一分都要对村主任和会计讲清楚。公私分明,从不利用权力谋私利。他常说:

我虽然是村支书,但村里的每分钱都是老百姓的,桥归桥,路归路,账一定要算清,账不清不行啊!舍小家为大家,富了群众,却没有给家庭留一笔存款。至今,李元龙家中住的还是20年前盖的房子,除了一台旧的黑白电视机和两张木床外,连个像样的家具都没有!李元龙用的手提包,已经有十多个年头了,四处绽线,已经缝补过多次。村主任多次想为他买一只新包,他就是不同意。他那辆自行车已经骑了20多年了,座垫补了又补,滤布钢圈锈得看不见亮光,家人多次劝他买辆摩托车骑骑,他总说等等。李元龙在最后一篇工作日记里,仍坚持写上要归还集体为他垫付的5000元治病药费,坚决不肯拿公家的钱看病,到死都不占公家一点便宜。在他生命垂危之际,他想到的仍然是大泉的父老乡亲。临终前,他还召集村干部在病床前开会,从田里庄稼讲到山上的树,从村里往来账务讲到今后发展,一共排出17件事,件件做了交待。在他心里,除了群众还是群众,他不惜透支自己的健康乃至生命,将一切都奉献给了党,奉献给了人民!2003年8月27日,李元龙因积劳成疾,医治无效,不幸病逝。李元龙带领大家过上了好日子,村民的心中有一杆公正的秤。李元龙生病住院期间,村民自发到医院去看望他的就有四五百人次之多。李元龙去世后,方圆十多里的一千多名老百姓自发地为他们心中的好支书送行。李元龙时刻把人民群众放在自己的心坎上,人民群众就把他铭记在心里。李元龙走了。可人民没有忘记他们的功臣,党组织也没有忘记工作在基层一线的党员干部。李元龙生病住院期间,各级党组织纷纷上门看望,送去组织的关怀。李元龙的先进事迹不仅为社会传颂,同时也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重视。2003年9月8日,李元龙去世12天后,南京市委追授李元龙同志农民的好支书光荣称号,号召全市党员干部向李元龙同志学习。中共江苏省委作出向李元龙同志学习的决定,号召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向李元龙同志学习,做发展的带头人、群众的贴心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人、廉洁奉公的清白人。李元龙的名字传到了中南海,中央领导同志作出重要批示:

村支书李元龙为民尽瘁的感人事迹应予宣传表扬。大江南北,一股学习李元龙、争做人民好公仆的热潮正在广泛兴起。李元龙同志是农村基层干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团结和带领农民群众艰苦奋斗、走向富裕的先进典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特别需要李元龙式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用生命书写为民篇章》

用理想和纪律凝聚党的核心(先进性教育党课宣讲材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