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学(1-3章)

发布时间:2015-09-14 13:13:45

第一章 绪论篇

第一节 学科范畴的内涵、性质、 特点

本课程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的补充内容而开设,是汉语言文学系本科学生的专业选修课,旨在让学生了解、掌握有关元曲的基本知识、一般理论及其研究历史和学术动态,丰富和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和弘扬、传承民族文化的自觉性和能力。学好本课,对于培养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有着积极的意义。

第二节 学科名称的讨论、界说

元曲学是研究元曲的学科。

一、元曲界说

(一)元曲的内涵有四说:

1、仅指散曲,如大量的《元曲△百首》;

2、仅指杂剧,如明代臧懋循《元曲选》;

3、散曲和杂剧和合称,如徐征等主编《全元曲》;

4、散曲、杂剧和南戏的统称,如蔡美彪为《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卷》的《元史》分册撰写的的“元史”条目释文(同时也是分册的前言)所说。

四说中,得到最普遍认可的是第三种,涵括内容最全面、完整的是第四说。

严格说来,杂剧和散曲不应被阑入同一艺术门类。杂剧是戏剧舞台表演艺术,而散曲是一种用于清唱的歌曲,其歌词属于诗体文学,而杂剧和南戏则都是戏剧,属于同一艺术形态,即戏曲。

科学地说,应为:元曲为元代散曲和戏曲的统称。

二、元曲学界说

与上述诸说相对应,也有四种认识。

科学地说,应为:元曲学是研究元代散曲和戏曲的学科。

第三节 学习、研究的意义

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元曲以其高度的艺术成就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极一时之盛,在中国古代文学史、艺术史上与唐诗和宋词鼎足而三,成为一代文学、艺术之代表范,而以元曲作为研究对象和内容的“元曲学”,历久不衰,迄今已发展成为一门具有国际影响的显学。因此,“元曲学“的开设具有十分明显的意义。

第四节 学习、研究的对象

本课程对“元曲”的内涵取其广义,从“大元曲”的意义上界定这一概念。一般认为,元曲仅包括元杂剧和元散曲,然而上一世纪末已有专家将南戏也阑入元曲这一范畴。这一看法是正确的,符合客观实际。因为中国古代的“曲”包括戏曲、散曲、曲艺和小曲四大部类,故元曲不能将南戏排除在外,应为元代的杂剧、南戏和散曲的合称,不仅如此,它同时还应包括曲艺和小曲。

第五节 学习、研究的方法

本课程定位于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和涉外文秘专业的本科生教学体系,以完善学习者的知识结构、培养合格的教学、文秘工作者为宗旨,史、论结合,向本科生系统介绍具有“国际显学”地位的元曲学领域的内容、性质、对象、特点等理论基础知识和发展简史、学术进展线索及当前动态、国内外研究成果、学习书目、研究文献等。

本课程所学习内容的主干由元曲的创作与发展、元曲研究的学术进展线索与史料概貌两大系列组成,授课内容分为绪论篇、本体篇、学术篇、文献篇、总结篇五个部分。

第二 本体篇

第一节 宫调、曲牌

第二节 散曲、杂剧和南戏

第三节 元曲四大家和元曲六大家

第一节 宫调、曲牌

元曲分为“戏曲”(或称剧曲,包括北曲杂剧和南曲戏文)与诗歌新体“散曲”两大系列。元曲是融文学元素和艺术元素为一体的形式,既是语言文字的艺术, 也是舞台表演的艺术(无论是演唱的散曲还是“动作”的戏曲)。之所以被统称为“元曲”,是因为二者都包含有唱曲,散曲是元代的新体诗,完全是舞台上独立演唱的曲,而戏曲是元代的新歌剧,以曲为主体。由于“曲”在元曲中的特殊地位,十分有必要对宫调和曲牌两个有关范畴予以全面诠释。

一、宫调

无论散曲还是戏曲(包括杂剧和南戏),曲(曲调和曲辞)的地位都举足轻重。因此, 宫调在元曲中的地位很突出,也是元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宫调”条目释文说:“中国古代音乐术语。按现代音乐术语解释,宫调一词也就是调的意思。在中国古代音乐理论中,宫与调二字具有不同的含义,凡以宫为主的乐曲概称为宫,以宫、商、角、徵、羽诸音为主音的乐曲统称为调,二者合称‘宫调’。因此,宫调一词既具有调高的意义,又具有调式的意义。”宫调的作用有二:限定乐曲的音高,规定调式和曲调的声情(感情色彩)。

我国古代有“十二律旋相为宫”的说法。《礼记·礼运》:“五声、六律、十二管,还(旋,以为互相、轮流)相为宫也。”十二管就是十二宫,每宫有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声。十二乘以七,得八十四声,总名八十四调。“十二律旋相为宫”,也就是说共有八十四种调。但在实际运用中,自古以来,所谓八十四调从来没有全用过,有一些彼此重复、接近或冷僻不用的也逐渐被淘汰。唐代燕乐有二十八调,宋代只用十七宫调,元代北曲虽称只用十二宫调,但实际在舞台上常用的只有九个宫调,即五宫四调。五宫四调是:

正宫:惆怅雄壮

中吕宫:高下闪赚

南吕宫:感慨悲伤

仙吕宫:清新绵邈

黄钟宫:富贵缠绵

大石调:风流蕴藉

双调:健捷激袅

商调:凄怆怨哀

越调:陶谐冷笑

五宫四调各自所表现的情感和风格的说明引自元人芝庵《唱论》。此书所谈涉及六宫十一调,兹仅取五宫四调。

北曲对宫调的运用严格,南曲灵活得多。

二、曲牌

元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但虽有定格,又并不死板,允许在定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增句。所以读者可发现,同一首曲牌的两首有时字数不一样,就是这个缘故(同一曲牌中,字数最少的一首为标准定格)。同词的体式相比,曲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在字数定格外可加衬字,较为自由,并多使用口语。

曲牌俗称曲子是填词制曲所用各种曲调调名的统称或泛称,也专指某一曲名,如《点绛唇》、《山坡羊》曲牌大都来自民间,一部分由词发展而来,故曲牌名也有和词牌名相同的,但是内容并不完全一致。此外,还有专供演奏的曲牌,但大多只有曲调而无曲词。同一宫调中两支以上不同曲牌连缀成一个套数,其中所有曲调的排列顺序有一定的规范。北曲曲牌,每套曲牌由只曲、尾声联缀而成,只要同一宫调的一只曲和一只尾声相连,就算一套,尾声也称尾、煞、煞尾。南曲曲牌,每套曲牌分为引子、过曲、尾声。散曲又有套数,小令带过曲之别。

明人臧懋循《元曲选》前附北曲宫调九个,曲牌五百一十六套,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数量最多的北曲牌调谱。收录南曲曲牌最多的是明末清初人沈自晋《南词新谱》,共九百九十六套。清乾隆年间编成的《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兼收南北曲曲牌,录北曲曲牌五百八十一套,南曲曲牌一千五百一十三套,合计二千零九十四套,连同变体共四千四百六十六套,虽宏富但有芜杂之嫌。清末民初人吴梅《南北词简谱》,其中《北词简谱》有三百三十二套,《南词简谱》有八百六十七套,共一千一百九十九套,精确简明,有利于实用。

制曲如同填词,曲牌相当于词调。曲牌的音乐结构和文学结构是统一的,每个曲调(曲牌)都有一定规格。曲牌格律谱和词谱一样,是记述,标志每支曲牌固定的字数、句数、句式、平仄、韵脚的辞书,和填词一样,按这个固定的谱序填入需要的字、词,组成一支完整的曲。但是,曲比词灵活得多。这一点,主要反映在:

1、允许在定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增句;

2、押韵方面,依据《中原音韵》十九部的要求,分平、上、去,平仄通押,不避重韵,一韵到底。

第二节 散曲、杂剧和南戏概况

附补充:

元代文学的历史文化背景

公元1206年,在斡难河源举行忽里台(蒙古语“聚会”之意,元代汉译“大朝会”),铁木真被诸贵族推选为大汗,尊号成吉思汗,建大蒙古国。

公元1235年,太宗窝阔台迁都哈剌和林(遗址在今蒙古国北杭爱省厄尔德尼召北)。在连续的民族征服战争中,蒙古控制了亚、欧两洲的广大地区。

公元1260年,世祖忽必烈即位于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建元中统。公元1264年,改燕京(今北京)为中都,进一步将政治中心南移,遵汉法。

公元1271年,改国号大元。次年,升中都为大都。

公元1276年,攻占南宋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市)。

公元1279年,最后扫灭了流亡在广东新会海中崖山的南宋残存政权,统一全国。

公元1368年,为明所灭。元顺帝退居漠北后,仍以元为号。史称北元。治元史者研究的范围包括蒙古国和元两个时期。

若将元当作一个朝代,则可从其建国或改号大元时计,说它历时16297年;若将元当作一个时代,则可从其陷临安或统一全国时计,说它历时9289年。还有一种说法,即从蒙古灭金统一北方算起,认为元朝存在时间为134年。

元代文学史和戏曲史的起讫时间:从蒙古王朝灭金到统一的元王朝灭亡(1234—1368)。但不是绝对的,元曲从近代中期就已漏端倪,后期就有作品诞生。赵秉文散曲

靖康之变,1127年,分南北

金立国1115

金迁都1214(贞祐二年)

一、散曲

散曲不是有情节的舞台表演艺术,而是供歌唱的诗体形式,与唐诗、宋词一脉相承。作为一种起源民间新声的音乐文学,散曲具有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特点,文而不文,俗而不俗,成为当时极为流行的雅俗共赏的新诗体。

(一)散曲的称谓

名称金元时并无“散曲”之名,在当时称“乐府”、“北乐府”、“新乐府”、“今乐府”、“词”或“词余”。“散曲”一名始见于明朱有燉《诚斋乐府》,但仅指小令,与套数相对而言。明末张楚叔、张旭初《吴骚合编》把只供清唱的曲子称为“清曲”,与剧曲相对而言。近代,散曲始成为相对于剧曲的名称,包括套数、小令两种基本形式。散曲作为文体概念做终被确定下来。

(二)散曲的体式,一般分为两类,即小令和套数,我们将带过曲也算作一类,共分小令、和套数三类。

1、小令

小令又叫叶儿,其名称源于唐代的酒令。小令先于套数产生,是单只曲子的称谓,按不同的宫调曲牌创作,曲调不同,字数和句式也不一样。体制短小,但有时可以重复,构成联章体,又称重头小令,由同题同调的数支小令组成,最多可达百支,用以合咏一事或分咏数事。如关汉卿《双调·大德歌》。

2、带过曲

用两三个同一宫调的小令联缀在一起以表达一个共同的内容,这种格式称为“带过曲”意谓同一宫调的曲牌带过另一个曲牌,如乔吉的《雁儿落带过德胜令·忆别》:殷勤红叶诗,冷淡黄花市。清水天水笺,白雁云烟字。(以上《雁儿落》)游子去何之,无处寄新词。酒醒灯昏夜,窗寒梦觉时。寻思,谈笑十年事。嗟咨,风流两鬓丝。(以上《德胜令》)带过曲的作用主要是补充词意表达上的不足。带过曲往往形成习惯性的兼带关系。某一曲牌常带某一曲牌,它们一般押同一个韵部的字。带过曲与么篇不同,后者是同一曲牌的重复。带过曲之间通常空一格。常见的带过曲有正宫《脱布衫带小梁州》、南吕《骂玉郎带感皇恩或采茶歌》、双调水仙子带折桂令》、双调《雁儿落带德胜令》、双调《楚天遥带清江引》、中吕《快活三带朝天子》、中吕《喜春来带普天乐》、中吕《齐天乐带红衫儿》。

3套数

由两个以上同一宫调中多支不同曲牌的的曲子按照一定规则连缀起来的套曲,有套数、套曲、散套等称谓。这些连缀的曲子可根据需要在同一宫调中进行选择,但需要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而且曲词必须一韵到底,都用“煞”或“尾声”结束。

(三)散曲今存作品

隋树森《全元散曲》收录作家200余人,小令3800余首,套曲400余套,共4300篇左右,包括金、元人作品。

二、杂剧

(一)补充内容:

1、戏曲发展阶段:

孕育期(原始社会——唐)

形成期(宋金杂剧、南戏)

成熟期(元杂剧、宋元南戏),元杂剧是第一个高峰

繁盛期(明清传奇、地方戏),明清传奇是第二个高峰(昆曲兴盛)

余辉期(近现代地方戏、杂剧和传奇),京剧和各种地方戏是第三个高峰

2、合成戏曲的艺术元素:滑稽戏、说唱、歌舞

附参考书目:

《戏曲艺术论》,张庚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版

《中国戏曲通史》,张庚、郭汉城主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年版

3、宋前各阶段主要“戏曲”样式:古代歌舞和古优——角抵戏和参军戏

4、宋杂剧和金杂剧

1)宋杂剧

宋杂剧之称,含有“杂戏”之义。演出一般由艳段(序)、正杂剧(二段)、后散段组成。元杂剧四折由此而来。每场由四、 五人扮演。滑稽成分较浓,偏重说白。

剧本无传世者。剧目,周密《武林旧事》卷10《官本杂剧段数》著录280种。

2)金杂剧

继北宋杂剧传统而形成,与宋杂剧类似。过去一般称院本,近年来有论者认为,院本从杂剧中独立出来始于元,此前文献中只有杂剧之称谓,故应称金杂剧。

剧本无传世者。剧目,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25《院本名目》著录694种,分11类。

附参考书目:

《宋金杂剧考》,胡忌著,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宋金杂剧概论》,景李虎著,广东高教出版社1996年版

《宋金戏剧史稿》,薛瑞兆著,三联书店2005年版

(二)元杂剧释义

元代戏曲包括北曲杂剧和南曲戏文。元杂剧属于前者。

元杂剧是在诸宫调和宋金杂剧的基础上又吸取其他各种艺术养分发展而成的成熟的戏剧样式,元杂剧是文学结构与音乐结构合为一体的舞台表演艺术,是中国戏剧史上第一个高峰。当时有人称其为“传奇”,或从音乐的角度将其与散曲合称北曲。后世为将它与宋、金杂剧区分开来,称“元杂剧”或“北杂剧”。也有人把 “元曲” 做为其专名。从音乐体制看,元杂剧的曲调虽属北方乐系,南戏的曲调虽属南方乐系,但到后期由于国家统一和南北曲的交流,出现了南北合套和以南合北、以北合南的现象。在金、元之交,北杂剧的创作就已达到相当高的艺术水平,著名的杂剧作家有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等,其中不少为金入元的文人。元杂剧的前期创作呈繁荣的局面,成为中国戏剧文学史上最光彩夺目的黄金时代之一,发展至后期,活动重心南移,剧本创作的成就也呈衰微之势。

(三)元杂剧的体制

元杂剧是一种合文学结构和音乐结构为一体的舞台表演艺术样式。在体制方面最明显的特点是一本四折,一人主唱,并使用相应的4部套曲,每套用同一宫调的曲牌联缀而成,构成剧本的要素是唱词、宾白、科范。当然这只是就一般情况而言。

剧本结构:大多一本四折加一楔子。

表演要素:唱词(曲文)、宾白、科范(简称“科”)。

音乐特征: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的一套曲子(曲牌联套);每折唱词,一韵到底,平仄通押;一本杂剧由一个角色主唱,正末主唱的叫“末本”,正旦主唱的叫“旦本”。 其他角色都不唱,只用旁白。

角色分类:分为旦、末、净、杂四大类。

(四)元杂剧作品

据《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元代杂剧”条目释文,今存元杂剧剧目,可考知作者姓名的500部,无名氏50部,元明之际无名氏作品187部,共计737部;今有传本的剧本,可考知作者姓名的109部,无名氏31部,元明之际无名氏作品78部,共计218部。

三、宋元南戏

(一)南戏释义

元代戏曲包括北曲杂剧和南曲戏文。南戏属于后者。

南戏是古代戏曲史上第一种成熟的形式,又称南曲戏文。南戏出现于宋代,又称“永嘉杂剧”,到元代继续流行,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一带,为民间小戏它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大曲、诸宫调、滑稽戏等民间说唱伎艺,以及宋杂剧表演故事的形式。它的故事题材和演唱艺术又受到北杂剧的影响,并逐渐成为一种戏剧艺术样式。

(二)体制

南戏也是合诗、乐、舞与叙事因素于一体的舞台表演艺术样式,但较元杂剧的体制结构自由、灵活,曲牌运用和演唱方式比较随便,表演时不拘一格

1、剧本结构:分出,一出即一场,与元杂剧一折内含有若干场的情况不同;篇幅可长可短,不拘一格;剧本开头有介绍创作意图和叙述剧情梗概的开场戏,称为“副末开场”

2、表演要素:曲、白、介(演员动作)。

3、音乐歌唱:所有剧中人(各类角色)都可以唱,不仅可独唱,还可对唱、轮唱、合唱等,也无严格的宫调限制,同一出的唱词不要求用同一宫调,也不要求通押一韵。

D)角色:分为生、旦、外、贴、丑、净、末等。

(三)创作情况

今存剧目,钱南扬《戏文概论》著录238个,刘念兹《南戏新证》著录244个。据钱书统计,完本流传者18部,仅存佚曲者133部。1975年在广东潮安县出土的《刘希必金钗记》实为人们认为是仅存佚曲的《刘文龙菱花镜》的改编本。

今存作品主要有: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产生时间最早,一般认为是南宋人的作品,署“温州九山书会”编撰,写书生张协和贫女的婚姻周折;《宦门子弟错立身》,创作时间有南宋、元代两说,署“古杭才人新编”,今存删节本,写金朝名门出身的延寿马和女演员王金榜的爱情故事;《小孙屠》,元代作品,署“古杭书会”编撰(一说萧德祥编。因《录鬼簿》载其为“武林书会”才人,有南戏文,并著录《小孙屠》。但有人认为它是杂剧),写包公昭雪孙必达、孙必贵兄弟冤案事。

四大南戏:宋元南戏中四部优秀剧作,亦被合称为“四大传奇”,在戏曲史上享有盛誉。它们是:《荆钗记》,苏州敬先书会才人柯丹邱所撰,写王十朋和钱玉莲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白兔记》,永嘉书会才人所撰,写五代后汉君主刘知远和李三娘的故事;《拜月亭》,元代杭州施惠(字君美)所撰,写蒋世隆和王瑞兰的爱情故事;《杀狗记》,撰者姓名失考,明代先后有不少人改编过,通过孙华、孙荣之间的家庭纠纷宣扬封建伦理道德。

《琵琶记》:元代作家高明创作的南戏剧本。它的问世标志着南曲戏文创作在艺术上的成熟。《琵琶记》又有“南曲之祖”的说法。

第三节 元曲四大家和元曲六大家

元曲四家:元曲中成就突出的有代表性的四位作家。一般认为是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此说最早出自元·周德清《中原音韵》自序。明·何良俊《四友斋丛书》正式提出“四大家”之称谓。但王骥德《曲律》认为应为“王、关、马、白”。贾仲明《续录鬼簿》为马致远写的[凌波仙]吊词又以马、庾(吉甫)、白、关并举。当代学术界主要有“关、白、马、郑”和“关、王、马、白”两说。

4家,李调元《雨村曲话》6家,今人从之,如:

《元曲六大家略传》,谭正璧著,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5年版

《元曲六大家》,王忠林、应裕康撰,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79年版。

《元曲六大家研究资料汇编》,台湾复文图书出版社1967年编辑出版

一、关汉卿

关汉卿是最杰出的元代早期戏剧活动家和剧作家,元初曲坛泰斗和元杂剧的奠基人,以其超绝的才华和卓越的建树,开创了一代文学。他生活于金末至元前期,位于“元曲四大家”之首,被称为“元杂剧鼻祖”,是元杂剧的奠基人贾仲明《录鬼簿》吊词称他为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著名的杂剧作家高文秀被称为小汉卿,杭州名作家沈和甫被称为蛮子汉卿,可见关汉卿在当时就已享有崇高的地位。关汉卿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享有崇高的地位。在世界文学艺术史上,享有 “中国的莎士比亚之称; 1958年还被誉为与达芬奇拥有同样地位的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他主要以杂剧创作名世,次为散曲。

汉卿乃其字,名不详。元·钟嗣成《录鬼簿》记其“号已斋叟”。元·熊梦祥《析津志》有“关一斋,字汉卿”语

其籍贯,有4说,亦可并为3说。《录鬼簿》记“大都”,《析津志》记“燕”。其实它们应为一说。乾隆《祁州旧志》卷八《纪事》载关汉卿为祁州伍仁村(今属河北安国县)人。伍仁村。清·姚之骃《元明事类抄》卷二二《文学门》引朱右《元史补遗》记关汉卿为解州人。解州,元代属中书省平阳路(大德九年改晋宁路),治所在今山西运城市。

对其生卒年众说纷岐。这些观点可大致分为3类,即:一、由金入元,为金末元初人;二、生于金亡后,为元人;三、金、元时有两个关汉卿。

关汉卿的杂剧作品,傅惜华《元代杂剧全目》著录67部,今存18部,其中若干地方著作权存疑。学术界一般都认同此说。其散曲现存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其中《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是他杂剧作品的代表作。其最著名的作品为《窦娥冤》——中国十大悲剧之一,后也被列于世界大悲剧之中。

二、王实甫

王实甫(1260年-1336年),名德信。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杂剧作家。中国著名剧作《西厢记》的作者。所作杂剧中名目可考的有13种。《录鬼簿》把他列入前辈已死名公才人而位于关汉卿之后,可以推知他与关同时而略晚,在元成宗元贞、大德年间(12951307)尚在世。

王实甫著有杂剧13种,现存《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三种。其中《破窑记》写刘月娥和吕蒙正悲欢离合的故事,有人怀疑不是王实甫的手笔。另有《贩茶船》、《芙蓉亭》各传有曲文一折。

三、白朴

白朴12261306年以后)元代早期重要的戏剧作家,创作成就反映在杂剧、词和散曲方面。初名恒,字仁甫,一字太素,号兰谷,■州(今属山西)人。早年与父执元好问生活在一起,受其文化熏陶很深。青壮年时出游四方。在大都时,他曾和关汉卿共同参加过玉京书会到过汴梁、杭州等戏剧演出较盛的地方。晚年寄居南京。屡谢荐举,拒不出仕。与名士、文人往来唱酬。今存有杂剧《墙头马上》、《梧桐雨》二种,都是元杂剧中的优秀作品。

四、马致远

马致远(约1250—1324年以后),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早期重要的戏剧作家,元贞书会的重要人物,被尊称为曲状元在杂剧、南戏和散曲创作方面都有显著成就,在元代的文学史上具有极高的声誉

马致远著有杂剧十五种,存世的有《江州司马青衫泪》、《破幽梦孤雁汉宫秋》、《吕洞宾三醉岳阳楼》、《半夜雷轰荐福碑》、《马丹阳三度任风子》、《开坛阐教黄粱梦》、《西华山陈抟高卧》七种。马致远的散曲作品也负盛名,现存辑本《东篱乐府》一卷,收入小令104首,套数17套。据明人吕天成《曲品》和清人张大复《寒山堂新订九宫十三摄南曲谱》等书记载,他还著有南戏《牧羊记》,与人合撰《风流李勉三负心记》、《萧淑贞祭坟重会姻缘记》(均失传),可信性尚待考证。

五、郑光祖

元代后期重要的杂剧、散曲作家。

郑光祖字德辉,平阳襄陵(今属山西)人,但长期生活在杭州,以儒补杭州路吏,卒于此地。杂剧作品存目十八种,《迷青琐倩女离魂》、《刍梅香翰林风月》、《醉思乡王粲登楼》等八种今存,其中3种的著作权存疑。代表作为《倩女离魂》。

六、乔吉

乔吉,元代后期重要的杂剧、散曲和词作家。

乔吉(1280—1345),一作乔吉甫,字梦符,又作孟符,号笙鹤翁、惺惺道人。原籍太原(今属山西),流寓杭州。一生潦倒,终身未仕。

剧作存目11种,今存3种。散曲今存小令200余首,套曲11套。

第三章 学术篇

第一节 分体研究概况

第二节 重要论著评介

元曲学的历史,可分为元代元曲学(形成期)、明代元曲学(繁荣期)、清代元曲学(总结期)、民国元曲学(蜕变期)、现代元曲学(升华期)五个阶段。

第一节 分体研究概况

一、散曲研究

(一)散曲的分期

1、二期说

1)以大德为界(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社科院和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罗锦堂《中国散曲史》)

2)以延祐为界(邓绍基《元代文学史》)

3)以延祐、至治为界(李昌集《中国古代散曲史》)

2、三期说

与王国维的戏剧分期同(隋树森《元人散曲概论》,《中华文史论丛》1982.2

3、四期说

赵义山《元散曲通论》:

演化期(1234——1260):元好问、杜仁杰、刘秉忠、杨果、商道、商挺

初盛期(1260——1294):忽必烈中统、至元年间,关汉卿、王和卿、白朴、卢挚、姚燧、胡祗遹zhiyu

鼎盛期(1295——1332):豪放、清丽两派分流,豪放:马致远、贯云石、冯子振、张养浩、薛昂夫、清丽:张可久、乔吉、徐再思、周德清

衰落期(1333——1368):刘庭信、鲜于必仁、杨维桢

(二)散曲的风格、流派:

1、两类说:豪放、清丽

2、三类说:

1)清深、豪旷、婉丽(刘熙载《艺概》)

2)豪放、端谨、清丽(任讷《散曲概论》)

(3)四类说:豪放、端谨、清丽、诙谐

(三)研究指南

20世纪元散曲研究综论》赵义山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本书20世纪元散曲的研究作了全面的总结,向人们展示了广大研究者在这一百年中的元散曲研究成果,而书后的4个附录《近五十年香港、台湾及海外元散曲研究概述》、《20世纪元散曲研究学人简介》、《20世纪元散典研究书目》、《20世纪元散曲研究论文索引》则为极好的元曲研究参考资料。

二、杂剧研究

(一)杂剧的来源

1、以往诸说:

受西域音乐影响说(贺昌群《元曲概论》)

印度输入说(许地山《梵剧体例及其在汉剧上的点点滴滴》、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

源于傀儡戏说(孙楷第《傀儡戏考源》)

宋大曲和金诸宫调演化而来说(吴梅《元剧研究》)

2、目前一般认为元杂剧是综合艺术形式,它继承融合前代准戏曲和说唱艺术和当时多种文学、艺术样式之大成;诗歌、音乐、舞蹈相结合,为以表演故事为主的元杂剧这一较成熟的戏剧品种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元杂剧的直接母体是宋杂剧、金院本。其曲牌联套形式,受到宋金大曲、唱赚和诸宫调以及契丹、女真和蒙古族的歌曲、北方的民歌俗曲的影响。

(二)元杂剧兴盛原因

元代城镇经济的相对繁荣,市民阶层的的文化需求,提供了物质条件和群众基础。

元代初年社会矛盾的尖锐和政治统治的宽松,从不同的侧面促成杂剧的兴盛。

科举废,元代文人社会地位低下,“以曲取士”,促使大批文人投身于杂剧创作。

大批著名演员的出现和表演艺术的提高。

民族文化融合,思想较开放,统治者的涵容。

(三)元杂剧的分期

1、三分法(元钟嗣成《录鬼簿》,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卢冀野《中国戏剧概论》、日本青木正儿《元人杂剧概说》、傅惜华《元代杂剧全目》、顾肇仓《元明杂剧》、李修生《元代杂剧史》、台湾孟瑶《中国戏剧史》,具体时间断限稍有异同):

蒙古时代,金亡至元统一全国

一统时代,前至元末至后至元间

至正时代

2、二分法(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社科院和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张庚和郭汉城《中国戏曲通史》、《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和中国文学卷):

从金末王、关至1300年大德间

大德至元末,包括三分法的后两期

总之,元杂剧的出现,大致在十三世纪初叶到中叶。而其兴盛,大抵从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九年(1272)起至元仁宗延祐七年(1320),约50年。前期成就高,后期衰微。衰微的原因:

外部规律:社会、政治方面,思想控制加强,士子地位变化、演出日趋宫廷化和贵族化

内部规律:文学创作方面,思想内容蜕化、审美观念变迁、艺术形式僵死、南戏的竞争

(四)元杂剧的分类

元人夏庭芝《青楼集志》分十类,明人朱权《太和正音谱》“杂剧十二科”,今人赵山林《中国戏剧学通论》综合二说,分十五科:

神仙道化,隐居乐道,披袍秉笏(君臣杂剧),忠臣烈士,孝义廉节,叱奸骂谗,逐臣孤子

,bo刀赶棒(绿林杂剧),风花雪月,悲欢离合,烟花粉黛(花旦杂剧),神头鬼面(神佛杂剧),发迹变泰,公吏断案,,家长里短

(五)研究指南

《元杂剧研究概述》,宁宗一、陆林、田桂民编,天津教育出版社1987年出版,为《学术研究指南丛书》之1种。它旨在介绍元杂剧研究的概况、成果、动态和发展趋势,属于概览性的、指示门径的书。全书分4编。《略论编》评述元杂剧研究历史;《综述编》介绍历代(包括当代)对重要问题、重要作家研究的情况;《题解编》包括“元杂剧版本题解”、“元杂剧研究论著题解”和“元杂剧研究工具书题解”3部分;《索引编》包括“元杂剧现存剧本目录索引”和“元杂剧研究论文索引”,后者分1913——1949年、1950——1985年和港台学者的成果3小部分。

三、南戏研究

(一)称谓

1、诸种称谓

戏文(宋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元周德清《中原音韵》)

传奇(宋张炎《山中白云词》、明成化本《新编刘知远还乡白兔记》开场、明吕天成《曲品》、清李渔《闲情偶记》)

南戏(元夏庭芝《青楼集》)

南戏文(元钟嗣成《录鬼簿》天一阁本)

南曲戏文(元钟嗣成《录鬼簿》曹楝亭本)

鹘伶声嗽(明徐渭《南词叙录》)

永嘉杂剧(明徐渭《南词叙录》)

南词(明徐渭《南词叙录》)

南曲(明徐渭《南词叙录》)

温州杂剧(明祝允明《猥谈》)

院本(清姚燮《今乐考证》著录五列入“金元院本”)

2、诸称谓出现的先后

以祝、徐说为依据,认为“温州杂剧”是最早的名称(周贻白长编、纲要、叶德均《小说戏曲丛考》、孙崇涛《略谈南戏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见《南戏探讨集》)

“温州杂剧”、“永嘉杂剧”之称晚于“戏文”(钱南扬《戏文概论》、唐湜《南戏探索》、刘念兹《南戏新证》)

3、称谓的内涵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南戏当出于南宋之戏文”,当做两个不同发展阶段的概念

青木正儿《中国近世戏曲史》认为戏文、温州杂剧和宋杂剧属于同一种艺术形式,南戏出现于元以后

游国恩等文学史认为温州杂剧和南戏代表两个同的发展阶段

金宁芬《南戏形成时间辨》(文学遗产增刊)15):南戏包括温州杂剧,温州杂剧是初期的南戏;诸多称谓其实只是广义、狭义之别。

目前使用较普遍的是南戏、戏文两个概念,前者兼指戏剧舞台艺术和戏剧文学,或偏重于前者,而后者则就文本的角度而言。

(二)兴起、形成时间

明祝允明《猥谈》:“宣和之后,南渡之际”

徐渭《南词叙录》:“始于宋光宗朝,或云宣和间已滥觞,其盛则自南渡”

大致来说,它产生于北宋,南宋后期大盛,元代仍流行。

(三)策源地

1、永嘉(明叶子奇《草木子》),

2、在闽、浙两省沿海一带同时出现,而相互影响,具体地点有温州、杭州、福建的莆田、仙游、泉州(刘念兹《南戏新证》)

3、金宁芬不同意刘说,孙崇涛《略谈南戏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说温州是源,其他地方是流。

(四)渊源

1、古人观点

早于北杂剧:祝允明、徐渭说

晚于北杂剧:明王世贞《艺苑卮言》、胡应麟《庄岳委谈》、沈德符《万历野获编》、清张琦《衡曲尘谈》、沈宠绥《度曲须知》、毛奇龄《西河词话》、刘熙载《艺概》

2、今人说法

20世纪以来的学者都同意前一说,但对其脱胎的母体即由何种艺术蜕变而来,歧说较多:

印度输入说(许地山《梵剧体例及其在汉剧上的点点滴滴》、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李满桂、林培志文)

源于诸宫调说(杨绍萱《中国戏曲史上的南北曲问题》,《人民戏剧》1950.2-3、吴则虞《试谈诸宫调的几个问题》,文学遗产增刊)5

前身为宋杂剧说(周贻白《中国戏剧史》、胡忌《宋金杂剧考》、吴小如《中国戏曲发展讲话》,见《甘肃师范大学学报》1980.2

蜕变自傀儡戏说(孙楷第《傀儡戏考源》,上杂出版社1952

来自民间说(傅璇琮《关于宋元南戏的几点理解》,《光明日报》1956.8.12、张庚《论戏曲的起源和形成》,《新建设》1963.1、王季思《我国戏曲的起源和发展》,《学术研究》1962.4;赵景深《中国戏曲的起源和发展脉络》,《文史知识》1982.12

综合多种演唱艺术和唐宋古剧的艺术养分说:钱南扬《戏文概论》前言、祝肇年《中国戏曲》(作家出版社1962)、张庚和郭汉城《中国戏曲通史》、罗锦堂《从宋元南戏说到明代的传奇》(《锦堂论曲》,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9)、金宁芬《试论南戏的兴起及其社会历史渊源》5)、胡雪冈和徐顺平《谈早期南戏的几个问题》(《戏剧艺术》1980.2

(五)发展概况

宋代的情况:产生于温州,逐渐蔓延到东南沿海一带,始盛。

元代的情况:古人有二说:

叶子奇《草木子》:元代尚盛,元末杂剧特盛而南戏遂绝

徐谓《南词叙录》:元初杂剧盛而南戏衰,顺帝时南戏复盛而杂剧式微

今人多取徐说,但在具体时间上的认识稍有不同,青木说在元中叶到明正德间,游国恩等认为在元末,刘念兹说在元末明初。钱南扬、郑振铎、刘大杰、文学所文学史、周贻白、张庚和郭汉城认为元末未曾衰落。

(六)研究指南

《南戏研究变迁》,金宁芬撰,天津教育出版社1992年出版,列入《学术研究指南丛书》。此书集学术史、研究指南和资料索引于一体,分上、下两编。上编包括《南戏释名》、《南戏形成的时间与地区》、《南戏的渊源》、《南戏产生的社会背景》、《南戏的发展》、《南戏的形式特点》、《南戏的声腔》、《剧目及作品存佚》、《南戏作品概述》和《南戏作品流失的原因》10,下编包括《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南曲之宗'——〈琵琶记〉》、《诙谐可喜的〈拜月亭〉》、《〈荆钗记〉是一曲爱情的赞歌》、《朴拙新鲜的〈白兔记〉》、《封建说教戏〈杀狗记〉》、《颂扬爱国主义与民族气节的〈牧羊记〉》、《南戏研究的回顾与展望》10章。附录《〈张协状元〉曲名考》和《南戏研究论著索引(20世纪初———19886,包括港、台及国外部分论著)》。

第二节 重要论著评介

补充:中国古代文艺理论批评的形式:专著(专书和单篇论文,戏曲方面包括曲话、曲品、曲谱、曲律、曲录)、序跋、书信、评点、题咏、选本)。

一、元——民国

《青楼集》,元·夏庭芝撰,不分卷。此书保存了元代110妓女的生平史料。她们大多数是戏曲、曲艺演员。因此它对于考稽、探索当时杂剧、院本、嘌唱、说话、诸宫调和舞蹈等艺术形式的演出情况和发展水平极有价值。书中还涉及30男演员以及不少戏剧、散曲作家和诗人、名士的事迹。夏庭芝字伯和,号雪蓑,别号雪蓑钓隐或雪蓑渔隐,斋名自怡悦斋,元末明初江苏华亭人。一般认为他约生于元延右间到1316年间。其家本为当地巨富,藏书很多,文学家杨为桢曾为其塾师。《青楼集》的成书时间,《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青楼集提要》认为在元至正十五年(1355),但接着又说:“但是卷首张择的至正二十六年(1366)序文中,却又说这书写成在张士诚起义占据平江以后。据此考定,张择所序题的书恐怕是夏庭芝的增订本。”周维培《〈青楼集〉成书年代小考》(《文学遗产》1999年第3期)更明确地认为:“至正十五年夏庭芝即有《青楼集》稿本,在张士诚祸乱其乡里后,他又对稿本作了增补修改。十年后张择见到并为之作序的《青楼集》是夏庭芝的写定本。”它最早见录于《录鬼簿续编》。最早刊行的时间无可详考。周维培上文认为“应在至正甲辰(1364)与丙午(1336)之间”。《青楼集》有元·陶宗仪《说郛》(宛委山堂刊本)本、明·陆楫《古今说海》本、明·无名氏《说集》本、明·秦淮寓客《绿窗女史》本、明·吴永《续百川学海》本、民国·叶德辉《双楳景闇丛书》本。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收录此书。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版《教坊记(外二种)》也收有此书。它于1957年出版,为《中国文学参考资料小丛书》之1种。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出版的孙崇涛和徐宏图《青楼集笺注》,考订、笺释甚为详备、精确,是迄今最理想的本子。后附历代文献中著录、记载《青楼集》的文字以及所引用的书目。

《唱论》,元·燕南芝庵撰,不分卷,共31节,现存最早的研究北曲声乐理论和演唱艺术的专著。作者姓名和生平已无可考。此书最早附于元·杨朝英编刊于至正间的散曲集《阳春白雪》卷首,所以人们认为他生活于至正前,本书亦当完成于至正前。其号有“燕南”2字,据此可推知其或为今北京南部一带人。此书版本除《阳春白雪》附刊本外,还有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本、《元曲选》卷首附录本、民国·任中敏《新曲苑》本。建国后,傅惜华《古典戏曲声乐论著丛编》(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出版)和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均收录,为校勘本;周贻白《戏曲演唱论著辑释》亦收录,为校勘注释本。后3种本子都较理想。

《录鬼簿》,钟嗣成撰,2卷。这是今存时间较早的元曲研究撰述。它融目录、史书和传记三者体例之长于一体,按时序编排,以作家生活年代的先后分为“前辈名公有乐章传于世者”、“前辈才人有所编传奇行于世者”和“方今才人相知者”3类。第一类记载诸宫调和散曲作家近40馀人,第二、三类记载杂剧作家,其中大多数兼写散曲并有散曲作品行世。嗣成字继先,号丑斋,大梁(今属河南)人,后徙居杭州。其生卒年有1275—1345年或略后(李春祥《元杂剧论稿·钟嗣成生卒年辨析》,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约1277—1360年以后(王钢《钟嗣成年谱》,《录鬼簿三种校订》附)、约1279—1360(叶长海《中国戏剧学史稿·元代杂剧学的兴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宁宗一、陆林、田桂民《元杂剧研究概述·元杂剧研究工具书题解》,天津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数说。《录鬼簿续编》记其“有文集若干卷藏于家”,今不存。作杂剧7部,皆佚。《全元散曲》辑存其小令59首,套曲1套。《录鬼簿》的版本较复杂,大致可分为简本、繁本和增补本3个系统。详细情况参见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1980年版)本《录鬼簿》提要、王钢《录鬼簿三种校订》(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附《版本叙录》和浦汉明《录鬼簿正续编》(巴蜀书社1996年版)前言。

《录鬼簿续编》,元末明初人撰,撰者有无名氏和贾仲明两说。贾仲明(1343—1422年以后),明又作“名”,别号云水散人、云水翁,原籍淄川(今属山东),移家兰陵(今属浙江),杂剧、散曲作家,所撰杂剧存目15部,其中4部今存,散曲有《云水遗音》等集,皆佚。《全元散曲》收其现存散曲作品。《录鬼簿续编》的体例与《录鬼簿》大致相同,也含有很多有关散曲的史料。现代流传较广、比较好找的本子有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录鬼簿(外四种)》本、《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本、《录鬼簿三种校订》本、《录鬼簿正续编》本。

《中原音韵》,元·周德清撰。这是最早出现的北曲韵书。它不但是对当时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演唱艺术实践的总结,也是后来北曲创作和演唱时在押韵方面的依据,明、清时出现的曲谱不下数十种,大都未跳出《中原音韵》的樊篱,足见其影响之著。德清(1277—1365)字挺斋,江西高安人,宋理学家周敦颐六世孙,音韵学家,在散曲创作方面也颇有成就。《全元散曲》录存其小令31首,套数3套,残曲6则。他摆脱了音韵学家局限于古代音韵研究的状态,探索当代音韵,并根据元曲以北方语音为准的用韵特点编撰此书,为古代曲学和语言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此书始作于泰定元年(1324),其后又多次修订,约于至正二年(1342)刊行。全书分《韵谱》和《正语作词起例》两部分。《韵谱》把曲作中所用韵脚归纳为19韵,每韵按声调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4部分。此书最明显的特点是对平声又分阴、阳,入声取消,派入平、上、去3声。《正语作词起例》的内容包括字音的辨别、用字方法、宫调和曲牌等,其中《作词十法》是重要的曲论文献,历来受到研究者的重视。《中原音韵》有江苏省图书馆藏元刊本、《啸馀谱》本、《古今图书集成》本、《四库全书》本、民国十一年(1922)瞿氏铁琴铜剑楼影写元刊本、《重订曲苑》影写元刊本、民国十五年(1926)海宁陈氏据《重订曲苑》本另排本(与《太和正音谱》合刊)。目前使用最方便、理想的本子是《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本。它是以影元本为底本整理的。杨耐思《〈中原音韵〉研究概述》和美国人杨福绵《近30年台湾省和海外〈中原音韵〉研究述评》介绍了截止于当时的海内外有关研究动态,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中原音韵〉新论》。研究专著有:

《中原音韵作词十法疏证》,任中敏撰,中华书局民国十三年(1924)版,列入《散曲丛刊》。

《考定中原音韵》,石山福治撰,东京东洋文库1925年版。

《元人曲论·中原音韵作词十法》,曹聚仁校读,民国十五年(1926)上海染溪图书馆版。

《元人曲论·中原音韵作词十法》,何铭校订,新文化书社民国二十二年(1933)版。

《中原音韵研究》,赵荫棠撰,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五年(1936)版,1956年重印。

《广中原音韵小令定格》,卢前撰,上海中华书局民国二十六年(1937)版。

《中原音韵讲疏》,汪经昌撰,台湾广文书局1961年版。

《中原音韵概论》,陈新雄撰,台湾学海出版社1979年版。

《中原音韵音系》,杨耐思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中原音韵音系研究》,李新魁撰,中州书画社1983年版。

《中原音韵表稿》,宁继福撰,吉林文史出版社1985年版。

《中原音韵新考》,王洁心撰,台湾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论中原音韵》,周维培撰,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版。

《中原音韵新论》,198710月周德清诞辰710周年纪念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周德清及其曲学研究》,古苓光撰,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版。

元代还出现过1部成书时间略晚于《中原音韵》但影响差可与之相匹的韵书,即燕山卓从之的《中州乐府音韵类编》。它也把字分为19韵,体例也大致与《中原音韵》相同,但平声字分为阴平、阳平和可阴可阳3类,所收字数也较周编少。其影响和价值远不及《中原音韵》。有《新曲苑》本,1卷;《饮虹簃所刻曲》本,1卷,附卢前所撰校记1卷。

元末顾瑛《迦陵音指迷十六观》,又名《制曲十六观》,阐述作曲方法、经验和教训,实为根据自己的写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16条原则。明·叶华《太平清调迦陵音》卷前收。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中国古典编剧理论资料汇辑》本。

《太和正音谱》,明代朱权(13781448)撰。朱权是明太祖朱元璋第17子﹐自号南极遐龄老人、大明奇士,别号臞仙﹑涵虚子﹑丹丘先生等﹐世称宁献王﹐明初道教学者、戏曲理论家、剧作家,著作丰厚,著有《卓文君私奔相如》杂剧,收入脉望馆《孤本元明杂剧》。

  《太和正音谱》成书于洪武三十一年(1398),分上下 2卷。本书内容大致可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有关北曲(元杂剧)声乐理论、剧本体制、创作流派、制曲技艺、歌唱方法、宫调性质、杂剧题材分类、古剧角色源流、历代歌唱家、元代至明初戏曲作家的评价以及有关、的的论述史料,乐府体式古今英贤乐府格式杂剧十二科群英所编杂剧善歌之士音律宫调词林须知七个标目,涉及戏曲的等,并有杂剧作品目录。词林须知部分的内容,基本上袭用了燕南芝庵的《唱论》,但有所增补和发挥。另一部分为北杂剧的曲谱,依据北曲12个宫调的分类,列举各个支曲曲牌的句格谱式,详注四声平仄,标明正衬,选录元人或明人的作品为实例,是专为创作北曲制订的标本,共收335支曲牌。此书的曲谱部分,是现存最古的北杂剧曲谱,后来明清人的曲谱中北曲部分都是以《太和正音谱》为依据的

  《太和正音谱》现存最早版本有清代长洲汪氏所藏影写洪武间原刻本、清代山阴沈氏藏别本影写洪武间刻本,此外还有明人程明善辑刻<啸余谱>本、崇祯间黛玉轩刻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所收本子,系根据涵芬楼秘籍所收现存最早的影钞明初洪武间原刻本重新校印,并用明代万历四十七年流云馆刻<啸余谱>本校勘,附有详细校勘记。新整理本有姚品文点校,笔评的《太和正音谱笺评》,中华书局2010年版。

《宋元戏曲考》于1912年成书,由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著。1915年,商务印书馆初版时候更名《宋元戏曲史》。这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关于戏曲历史的书籍。全书共有十六章,探讨中国戏曲形成过程、戏剧的渊源及戏剧文学,并且以宋元两朝为重点,还兼及曲调的专著,材料丰富,态度谨严,对杂剧的断代更为研究界长期沿用。
  王国维戏曲的研究是从1908年开始的,到1912年写成《宋元戏曲考》。王国维首先实事求是地全面考材料,分析材料。运用考据学和进化论相集合的方法。为了搞好戏曲史的研究,他从1908年开始撰写《曲录》,以李斗扬州画舫录》所载的清代乾隆年间黄文旸的《曲海》与焦循的《曲考》为底本,在原有两书仅有1081种杂剧传奇的基础上多方搜集,共得金元明清曲本3178种,并对每个朝代的作者数量及其地域分布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在此基础上,他又从不同侧面搜集戏曲资料,相继写成了《戏曲考源》《唐宋大曲考》《优语录》《录曲余谈》《曲调源流表》《古剧角色考》等著作,对有关戏曲的产生、戏曲的定义、戏曲的发展、戏曲的角色、戏曲作家等莫不进行认真的考证。最终写成了《宋元戏曲考》这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古典文学研究著作。

目次一、上古至五代之戏剧。二、宋之滑稽戏。三、宋之小说杂戏。四、宋之乐曲
五、宋官本杂剧段数。六、金院本名目。七、古剧之结构。八、元杂剧之渊源
九、元剧之时地。十、元剧之存亡。十一、元剧之结构。十二、元剧之文章
十三、元院本。十四、南戏之渊源及时代。十五、元南戏之文章。十六、结论

二、新中国时期

1 综合性撰述

《元曲六大家略传》,谭正璧撰,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5年出版。它考订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和乔吉6位元曲作家的生平和作品,以略传为纲,以各家记述为目,将经过选剔的有关资料排比辑录,并作考证。

《元曲六大家》,王忠林、应裕康撰,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79年出版。这是一部介绍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和乔吉的生平,评述其创作情况的读物。

《元曲管窥》,门岿撰,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此书是作者1983年到1993年间元曲研究的论文选集,内容涉及元杂剧、南戏、散曲兼及诗歌作家的史料考证、作品分析、理论阐说、版本研究等方面。全书分《总览篇》和《细察篇》两编。

《首届元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大会组织委员会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出版,分上、下两册。它是上一世纪90年代前期国际元曲研究成果和水平的展示。

《中国戏曲史编年》(元明卷),王永宽、王钢编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出版。全书分元代和明代两部分。元代部分的内容始于蒙古中统元年(1260),由“蒙古中统至前至元时期”、“元贞至天历时期”、“至顺至至正时期”3章组成。书后附录“曲家碑传资料索引”。

《元曲艺术风格研究》,王星琦撰,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出版。作者对元曲发展的内部规律和外部规律都很重视,坚持立足文本,考察、探究了元杂剧和散曲创作与发展的诸多问题。

《元曲通融》,张月中主编,张涛、赵保科常务副主编,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出版。此书汇辑20世纪研究元曲的论文近2000,分综论和诸家两卷。综论卷包括曲论、杂剧、散曲和曲典4部分;诸家卷包括杂剧和散曲两部分,以作家为单位收录论文。

《元曲浅说》,王群撰,东方出版中心2000年出版。它由元曲渊源、元曲基本知识、元曲流派、名家及名作解读4章组成。

2 杂剧研究

《元曲家考略》,孙楷第撰,50年代由上海杂志出版公司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出版时,作者又作了很多订补。全书分甲、乙、丙、丁4稿,考证了85位元曲作家。

《宋元伎艺杂考》,李啸仓撰,上海杂志公司出版社1953年出版,列入《中国戏曲理论丛书》,包括《宋金元杂剧院本体制考》等考据文章10篇。

《元明清戏曲研究论文集》,初集由作家出版社编辑部编,该社1957年出版,兼收元散曲研究论文;二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编,该社1959年出版,内容按性质分为5类。

《元剧斟疑》,严敦易撰,中华书局1960年出版。它共收86篇文章,每篇研究1,皆作于建国以前。其中有一些曾于19481949两年间刊于《文艺复兴》中国文学研究专号,发表后又作过修订。其内容主要涉及考索作品的成书年代、探讨文本的真伪、辨析著作权的归属,以及有关体制、脚色、本事、内容和存佚情况等问题。

《现存元人杂剧本事考》,罗锦堂撰,台湾中国文化股份有限公司1960年出版,顺先出版公司1976年再版。它收录、考订了现存161种作品的故事来源、版本流传和内容等。

《元明清戏曲史》,陈万鼎撰,台湾鼎文书局1966年出版,1974年又出版增订本。增订版的篇幅比原书增加了2/3以上。增订版共分35,10—19章主要论述元代杂剧、南戏。

《北曲新谱》和《北曲套式汇录详解》,郑骞撰,台湾艺文印书馆1973年出版。它们是20世纪后半叶问世的值得注意的元杂剧声律研究专著。

《元代杂剧》和《元明杂剧》,顾肇仓(学颉)撰。前者于1962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列入《知识丛书》;后者于197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是在前书基础上修订、增补,又续写明代部分而成,列入《中国古典文学基本知识丛书》。

《元杂剧中的爱情与社会》,张淑香撰,台湾长安出版社1980年出版。本书的突出特点是运用现代心理学分析、神话研究、伦理哲学、历史社会学等理论和方法探讨了元杂剧的爱情表现与社会文化意识的关系。作者着重分析了《西厢记》、《窦娥冤》、《梧桐雨》、《汉宫秋》和《倩女离魂》5部剧作。

《元代杂剧艺术》,徐扶明撰,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出版。此书较系统地介绍、论述了元杂剧的有关知识。

《元明清戏曲论集》,严敦易撰,中州书画社1982年出版。这是作者的论文选集。全书分3编。上编为《〈元剧斟疑〉补》,中编为《曲拾》,下编为《清人戏曲举要》。

《元明清戏曲探索》,徐扶明撰,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出版。内含元杂剧研究论文3篇。

《元杂剧作法论》,黄士吉撰,青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此书重点在于探索元杂剧的编剧技巧和表现手法。

《元杂剧论集》,李修生、李真渝、侯光复编,上、下2,百花文艺出版社1985年出版。论文集。编者从1982年底以前问世的近600篇论文中选取有代表性的39,内容包括总论、关汉卿创作论、《西厢记》论和其它作家作品论4部分。书后附录《建国以来元杂剧研究之回顾》、《建国以来元杂剧资料索引》和《建国以来元杂剧研究论文索引》。

《元杂剧喜剧艺术》,王寿芝撰,安徽文艺出版社1985年出版,列入《安徽戏剧理论丛书》。作者试图运用西方戏剧理论研究中国古典戏曲。

《元杂剧概论》,许金榜撰,齐鲁书社1986年出版。全书由上、下两编组成。上编为《思想论》,下编为《艺术论》。书后附录《现存元杂剧作品及其作者》。

《论元代杂剧》,商韬撰,齐鲁书社1986年出版。这是1部概论性质的专著,从悲剧、喜剧、人物形象塑造、戏剧结构、语言艺术5方面作了论述。作者以史学家兼治元杂剧,颇有独到的见解。

《元杂剧论稿》,李春祥撰,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出版。本书是作者元杂剧研究论文的结集。前有当代元曲学界泰斗王季思的序。

《元杂剧史稿》,李春祥撰,河南大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全书从史论、艺术形态论和作家作品论3方面进行了探讨,后附《阅读参考书目》。

《元代杂剧史》,刘荫柏撰,花山文艺出版社1990年出版。全书从社会与杂剧的兴衰、作家作品、戏曲理论、剧本结构、音乐和演出情况、作品选本、北曲史料、元杂剧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以及学术史等方面作了探讨。“作家与作品研究”一章是重点部分,几乎占全书字数的一半。

《中国戏剧的黄金时代———元杂剧》,美国时钟雯撰,萧善因、王红箫译,王季思审定,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作者精通汉语和英语。美国学者西莱尔·波奇在序中称其第一次用英文写了有关元杂剧的长篇论著。

《元杂剧史》,李修生撰,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年出版,列入《中国分体断代文学史》。全书探讨了元杂剧的渊源、分期和研究史等课题,研究了重要作家、流派和发展历史。

《元人杂剧与元代社会》,幺书仪撰,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此书对作家、作品及各种艺术现象的研究都是围绕文学与社会的关联展开的。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论述“元杂剧中的元代社会”,下编论述“元代社会中的元杂剧”。

3 南戏研究

《元明南戏考略》,赵景深撰。作家出版社1958年出版,16篇资料考订性的成果,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重印时,作者进行了一些文字上的订正,又补入新撰《谈宋元南戏朱文太平钱与有关的两个剧本》1文。同时,还附录其《宋元戏文本事》一书。

《戏文概论》,钱南扬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出版。此书是作者总结性的成果,从南戏的渊源、形成、思想内容、剧本体制、表演艺术和作品存佚情况等方面作了探讨。后附引用书目。

《南戏新证》,刘念兹撰,中华书局1986年出版。全书从渊源、发展、流变、剧目、福建遗存宋元南戏剧目、福建遗存元明南戏剧目、福建南戏特有剧目、剧本题材与形式特点、曲牌及其遗存情况、音乐、演出排场等方面作了考察。后附《南戏补正》,收论文4篇。

《南戏探讨集》,浙江省温州市艺术研究室编印,1980年到1987年已出版第1———5期。

《艺术研究资料》第8辑。该刊由浙江省艺术研究所和温州市文化局艺术研究室合编,本辑为南戏研究专辑。

《南戏论集》,福建省戏曲研究所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出版。

4 戏剧文物研究

《宋金元戏曲文物图论》,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编,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它最突出的特点是把戏曲文物照片与文字性考证结合起来,给人们提供了一幅具有立体感的10———14世纪中国戏曲活动和发展的画卷。全书分照片和图论两部分。附录《图片说明》和《戏曲文物资料》。本书主持人之一黄竹三还撰有《戏曲文物研究散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出版,列入《20世纪艺术文库》丛书。

《宋元戏曲文物与民俗》,廖奔撰,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出版。全书由《宋元戏曲文物概论》、《宋元主要戏曲文物叙考》、《戏曲文物与宋元杂剧》和《宋元祭祀演剧遗俗》4编组成。附有文物图127种以及《宋元戏曲出土文物年代表》等表格8种。作者还撰有《中国古代剧场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出版,列入《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丛书》。其中涉及辽、金、元戏曲的内容不少。

5 散曲研究

《元人散曲论丛》,隋树森撰,齐鲁书社1986年出版。此书为论文集萃。作者编有《全元散曲》、《元曲选外编》等颇有影响的总集。

《元散曲的音乐》,孙玄龄撰,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出版。这是一部从艺术学角度研究元散曲的撰述。它由《元散曲音乐研究》和《现存全部元散曲乐谱》两编组成。

《元曲百家综论》,门岿撰,科学教育出版社1990年出版,列入《古典文学百家纵论系列》丛书。全书正文共100,评述了一百数十位元代散曲作家及其作品。末附《元散曲家一览》。

《元散曲通论》,赵义山撰,巴蜀书社1993年出版。这是建国以来第1部专门对元代散曲作整体性研究的著述。熊笃《近年来元散曲研究新成果管窥》(《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4年第3)称之为“崭新的断代散曲史论”。全书从渊源论、艺术形态论、作家作品论、历史论、批评论等角度论述。后附录《元散曲研究基本文献叙录》,包括“曲文”、“曲论”、“曲谱”和“近现代人有关元散曲著述一览表”。书评有施轩、武舟《评〈元散曲通论〉》,见《中国文学研究》1994年第2期。

《斜出斋曲论前集》,赵义山撰,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出版,论文集。分《曲史新探》、《曲家新考》、《曲作新论》、《曲论新见》和《附录》5编。

《元明散曲》,王星琦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列入《中国古代文学主流》书系。本书合元、明两代为1,由上编《本体论》和下编《流变论》组成。

《散曲研究与教学:首届海峡两岸散曲研讨会论文集》,谢伯阳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年出版。它与下面列述之书都有不少涉及元散曲的内容。

《中国古典诗歌的晚晖———散曲》,门岿主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4年出版。论文集。

6 理论批评研究

《元代曲学史》,李昌集撰。作者《中国古代曲学史》于1997年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分3,1卷即此编,由《元代曲体形式的变迁与曲学的产生》、《元代关于“曲”的观念》、《元代的“曲史论”与有关曲史的文献》、《元代的曲唱论》、《元代的曲体形式论》、 《元代的曲体创作论与曲体文学风格观》6章和《本卷结语》组成。

《元代戏剧学研究》,陆林撰,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出版,列入《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系列研究丛书》。全书正文分上下两编。上编《元代戏剧学史论》把元代戏剧学分为前、中、后3个时期,从史的角度,以人物为单元,探索了元代戏剧学的历史进程和走向。下编《元代戏剧学专论》从元人的戏剧研究中抽绎出若干有代表性的问题,以专题为单元论述了元人在戏剧史论、戏剧功能论、作家论、创作论和表演论等方面的理论贡献、内容和框架。附编《明清近代元剧研究略论》展示了元代戏剧学的影响和明、清、近代学者对元人的超越。

《中国散曲学史研究》,杨栋撰,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列入《高校文科博士文库》。此书实际上是作者博士论文的前4,主要研究元代散曲学,略涉元代以前。作者把元代散曲学分为初澜阶段、高潮阶段和馀波阶段3个时期,并着重研究了主要理论家和论著。书后附录参考文献。论及明代以后的内容,题作《中国散曲学史研究(续篇),1998年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

元曲学(1-3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