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文化对比

发布时间:2020-04-07 13:03:16

中日文化对比

自古以来中国和日本就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隋唐时期中日就有着政治,文化经济,医药艺术等等形式的交往,后来鉴真东渡日本成功,顺利向日本传播佛教历史上,日本也多次向中国派出遣唐使,来中国学习,中日关系也是进展的很顺利贸易关系从未中断在此之中,中日两国的文化也是一直在互相影响。中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日本文化独具一格,各有千秋,但两国文化还是会有一些交集。

谈起两国文化,首当其冲的当然是中日两国的文字。中国的文字起源于古代的甲骨文,经过夏商周朝战国时期的发展,到汉唐时代,经济与文化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中国文明进入了辉煌时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而当时的日本,通过朝鲜半岛,接触到了中国发达的文化,通过派出使者等方式,对中国的文化如饥似渴地学习和吸收着,日本的假名和汉字便是来源于中国的文字。但是中日两国的汉字很多有其不同的意思。其后,日本便带回国家作为母语 ,随着历史与时间慢慢的沉淀与进化,出现了现代的日语即使现在日语中仍然有大量文字颇为相似,不过意思就相差的比较了。所以仅仅对于两国语言来讲的话,还是有许多相似的东西只不过是日本汉字的基础上进行了自己的发展与改造。

第二个就是中日的礼仪文化。中国的礼仪主要来自儒家思想。儒家学派对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存在着巨大影响。儒家思想的精髓不在于其治国理论学说,而在于它的社会伦理思想,正是封建社会伦理观从国家统治阶级的高度期望出发,将人们现实生活中的行为规范用通俗的语言——道德意识规范起来。日本人强调和,这种思想的本质与中国儒家思想是相一致的,人人安守本分的说法更是直接来源于中国的儒家思想。而中国人讲客观事实,所以用客观陈述句来讲,这些都是中日之间表达的差别。明白这些,反而会使我们更容易理解我们所提倡的文艺复兴的口号,重新认识中国文化,使中国文化在我们心中更加根深蒂固。

三是中日两国不同的饮食习惯,日本目前已经被誉为世界上最长寿的国家。各国营养专家都认为,日本人的长寿与其传统饮食以及烹调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众所周知,日本属于岛国。清澈丰富的水源孕育了日本的饮食文化。日本料理又被称为水料理。在日本人的餐桌上,雪白的米饭、碧绿的生菜、红色的鱼片、橘色的胡萝卜,无一不是清爽可口而且都最大量地保持了食物本来的味道。东京慈惠医科大学健康医学中心的负责人和田高先生曾经说过,日本传统饮食以鱼类和蔬菜为中心,摄油量少,这样能够防止能量的过分吸收。日本人的主食是米饭,看上去很普通的米饭含有糖、优质蛋白质、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均衡。与面食相比较,吃米饭使胰岛素的分泌要慢很多。这样人的肠胃会相对舒适,情绪也比较稳定。日本人习惯吃和食,和食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其本质只有三种日常食物:米饭、日本酱汤时令蔬菜

还有茶道,两国的茶道文化也是源远流长,各具特色。茶道发源于中国。中国茶道兴于唐,盛于宋、明,衰于近代。宋代以后,中国茶道传入日本、朝鲜,获得了新的发展。今人往往只知有日本茶道,却对作为日、韩茶道的源头、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中国茶道知之甚少。这也难怪,“道”字,在汉语中有多种意思,如行道、道路、道义、道理、道德、方法、技艺、规律、真理、终极实在、宇宙本体、生命本源等。因“道”的多义,故对“茶道”的理解也见仁见智,莫衷一是。笔者认为,中国茶道是以修行得道为宗旨的饮茶艺术,其目的是借助饮茶艺术来修炼身心、体悟大道、提升人生境界。综上所说,中国茶道有三义:饮茶之道、饮茶修道、饮茶即道。饮茶之道是饮茶的艺术,且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与诗文、书画、建筑、自然环境相结合,把饮茶从日常的物质生活上升到精神文化层次;饮茶修道是把修行落实于饮茶的艺术形式之中,重在修炼身心、了悟大道;饮茶即道是中国茶道的最高追求和最高境界,煮水烹茶,无非妙道在中国茶道中,饮茶之道是基础,饮茶修道是目的,饮茶即道是根本。饮茶之道,重在审美艺术性;饮茶修道,重在道德实践性;饮茶即道,重在宗教哲理性。中国茶道集宗教、哲学、美学、道德、艺术于一体,是艺术、修行、达道的结合。在茶道中,饮茶的艺术形式的设定是以修行得道为目的的,饮茶艺术与修道合二而一,不知艺之为道,道之为艺。中国茶道既是饮茶的艺术,也是生活的艺术,更是人生的艺术。日本的茶道是在日本一种仪式化的、为客人奉茶之事。原称为“茶汤”。日本茶道和其他东亚茶仪式一样,都是一种以品茶为主而发展出来的特殊文化,但内容和形式则有别。日本的茶道起源于中国,具有东方文化之韵味。它有自己的形成、发展过程和特有的内蕴。日本的茶道有烦琐的规程,如茶叶要碾得精细,茶具要擦得干净,插花要根据季节和来宾的名望、地位、辈份、年龄和文化教养等来选择。主持人的动作要规范敏捷,既要有舞蹈般的节奏感和飘逸感,又要准确到位。凡此种种都表示对来宾的尊重,体现“和、敬”的精神。日本茶道,以“和、敬、清、寂”四字,成为融宗教、哲学、伦理、美学为一体的文化艺术活动。以此观之,两国的茶道各有千秋,中国注重修身养性,日本则偏向礼节等方面。

中华传统文化首先应该包括思想、文字、语言,之后是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再后是生活富足之后衍生出来的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传统文化是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融入我们生活的,我们享受它而不自知的东西。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古诗、词语、乐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清明节前后的寒食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日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活动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国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日本人善于学习,更善于将学习的东西与自己的本土文化与自身相结合,并使其成为自己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从学习的角度上讲,这一点是中国需要向日本学习的。由于受到自身地理环境的限制,日本民族在形成中不自然的会对强者产生崇拜,从古代的学习中国到近代的脱亚入欧学习西方,日本始终能够保持自身的学习。但是日本文化中又有一些糟粕,基于崇拜强者的思想,日本文化中产生比较奇怪的要素。日本文化 樱花、和服、俳句与武士、清酒、神道教构成了传统日本的两个方面——菊与刀。在日本有著名的"三道",即日本民间的茶道、花道、书道。日本人将送礼看作是向对方表示心意的物质体现。礼不在厚,赠送得当便会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与热心到朋友家或亲戚家做客、与主人亲如一家的中国人相比,日本人则有些过于注重礼节。日本人接待客人不是在办公室,而是在会议室、接待室,他们不会轻易领人进入办公机要部门。日本不流行宴会。商界的宴会是在大宾馆举行的鸡尾酒会。中国则可在办公室、会议室和接待室接待客人,为了表示欢迎还一定要大宴宾客。日本人的行为举止受一定规范的制约。在正式社交场合,男女须穿西装、礼服,忌衣冠不整、举止失措和大声喧哗。而中国人虽然也注重这些礼仪规范,但要求并不太苛刻。

文化主要包括语言及非语言行为、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四个方面,它们对商务谈判的影响很大。总而言之中国华夏五千年文明传统文化可谓数不胜数,但都各具特色。传统文化一直联系着中国从古至今的历史与发展,它是贯彻整个中国历史的一条主线。儒家学派开始,每个朝代都有其自己的文化特色在整个的历史长河中,各放光彩从而使现在的中国文化底蕴非常深厚。日本历史相对于中国比较少,但是也具有其独特的历史与文化并且借鉴中国文化充实自己的文化,在长时间的发展和完善之后,日本也拥有其独特的一套文化。两国文化,有所关联,互相也有所影响,在保持自己文化的同,借鉴他国文化,有助于国家更好的发展。我们也应该从日本文化汲取自己所需要的东西,我相信,中国会独立世界文化的顶端。


日本文化赏析

16040205103

卫鹏

中日文化对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