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

发布时间:2011-06-18 00:34:04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A、其基本形式是“……者……也”。

B、“……也”。

C、“……者,……”。

D、“……者也”。

E、用“为”作判断词表示判断

F、借助于“则”“皆”“乃”“非” “悉”、“本”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

G、无标志词,而谓语对其主语有断定性。

H、少数用“是”作判断句的句子。

二、被动句

(一)用“于”“为”“为……所”“见”字表被动句。

A、靠“于”引进主动者。

B、在动词前加“见”,表被动。

C、在动词前加介词“为”,表被动

D、用“为……所”或“为所”连用结构,表被动。

E、用“被”表被动。

(二)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

三、省略句

A主语省略

B谓语省略

C宾语省略

D定语省略

E介词省略

F定语中心语省略

四、  倒装句

A主谓倒装。

B宾语前置。

C定语后置。

D状语后置(介宾结构后置)

五、固定句式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

一、       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古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主语进行判断,一般不用判断动词“是”字。因此文言文判断句的形式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不同,常见的有如下几种形式。

A、其基本形式是“……者……也”。

B、“……也”。

C、“……者,……”。

D、“……者也”。

E、用“为”作判断词表示判断

F、借助于“则”“皆”“乃”“非” “悉”、“本”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

G、无标志词,而谓语对其主语有断定性。

H、少数用“是”作判断句的句子。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句式在一句之中有时还错杂使用,不过还是判断句。

 

A、“……者……也”。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译:廉颇是赵国优秀的将领。(《廉颇蔺相如列传》)

2、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我们离开父母兄弟而来侍奉您,不过是因为仰慕您的高尚品德。

3、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轻易侵犯赵国,只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存在啊!

4、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我之所以这样做,是以国家之急为先而以私仇为后啊!

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译:老师是传授道理,传授学业,解释疑难的人。 (《师说》)

6、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译:缑王是昆邪王姐姐的儿子。(《苏武传》)

7、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劝学》)

译:即使又晒干了,它也不会再挺直了,(这是因为)用火烤使它变成这样的啊!

8、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劝学》)

译:螃蟹有六条腿和两只蟹钳,(但如果)离开蛇和鳝鱼的洞,它就没有可以寄居的地方,(这是它)用心浮躁的缘故。

9、蔺相如者,赵人也。译:蔺相如是赵国人。(《廉颇蔺相如列传》)

B、“……也”。

1、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译:为的是尊重大国的威望而表示敬意。(《廉颇蔺相如列传》)

2、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译: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宝贝。(《廉颇蔺相如列传》)

3、吾师道也,译:我学习的是道理(《师说》)

4、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译:道理存在的地方,也是老师存在的地方。(《师说》)

5、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译:那孩子的老师,教孩子读书来熟悉书中的句子,尚不是我所说的给人传授道理,给人解释疑惑的老师。

6、帝王万世之业也。译:正是子子孙孙称帝称王的万世不朽的基业。(《过秦论》)

7、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过秦论》)

译:然而阵涉是一个用破瓮做窗户,用绳子系门轴的穷苦人家的子弟,是一个耕田作奴隶的人,而且是一个被征调往渔阳守边的人;

8、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译:是由于没有实施仁义,攻取天下守住天下的形势就不同啊。(《过秦论》)

9、汉天子我丈人行也。译:汉朝皇帝是我的长辈。(《苏武传》)

10、非我也,岁也。译: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成(不好)。(《寡人之于国也》)

11 是亦走也。译:那也是逃跑啊。(《寡人之于国也》)

12、非我也,兵也。译:这不是我杀的,这是兵器杀的。(《寡人之于国也》)

13、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译:这就是让百姓对生养死葬没什么不满(《寡人之于国也》)

14、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译:生养死葬没什么不满,就是王道的开端。(《寡人之于国也》)

15、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译:张衡字平子,是南阳郡西鄂县人。(《张衡传》)。

16、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译: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不过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劝学》)

17、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用心一也。译:上吃泥土,下喝泉水,这是用心专一的缘故啊。(《劝学》)

C、“……者,……”。

 

D、“……者也”。

 

E、用“为”作判断词表示判断

1、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译:我私下认为蔺相如是个勇士,有智谋,应该是可以出使的。(《廉颇蔺相如列传》)

2、汝为人臣子。译:你身为汉朝臣子。(《苏武传》)

3、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译:蔺相如是赵国人。是赵国宦官头目缪贤的门客。(《廉颇蔺相如列传》)

4、我为赵将。译:我是赵国将领。(《廉颇蔺相如列传》)

F、借助于“则”“皆”“乃”“非” “悉”、“本”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

1、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译:单于更加骄傲,不是汉所期望的那样。(《苏武传》)

2、非我也,岁也。译: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成(不好)。(《寡人之于国也》)

3、非我也,兵也。译:这不是我杀的,这是兵器杀的。(《寡人之于国也》)

4、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译:都是贤明聪慧又忠实诚信,宽宏厚道又爱惜人民,尊敬贤才又重用士人的人。(《过秦论》)

5、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译:登上高处来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是人们在远处也能看到。(《劝学》)

6、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译:顺着风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但是听到的人会听得特别清楚。(《劝学》)

7、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译:借助船只的人,并非会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劝学》)

8、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译: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步快,却能到达千里。(《劝学》)

 

G、无标志词,而谓语对其主语有断定性。

 

H、少数用“是”作判断句的句子。

 

二、       被动句

所谓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说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说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现代汉语一般用“被”引进主动者,但文言文表被动的方式较多,主要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用“于”“为”“为……所”“见”“被”字表被动句。

第二种情况是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要根据上下文语意来推断。

(一)用“于”“为”“为……所”“见”字表被动句。

A、靠“于”引进主动者。

1、而君幸于赵王,译:而您又被赵王宠幸。(《廉颇蔺相如列传》)

2、使不辱于诸侯,译:出使到诸侯国家能不被侮辱。 (《廉颇蔺相如列传》)

3、不拘于时,译:不被耻学于师的习俗所约束(《师说》)

4、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译:我苏武父子无功劳和恩德,都是被皇帝栽培提拔起来的

(《苏武传》)

B、在动词前加“见”,表被动。

1、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译:又怕得不到秦国的城,白白受欺骗。 (《廉颇蔺相如列传》)

2、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译:我实在怕受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廉颇蔺相如列传》)

3、见犯乃死,重负国。译:被侮辱才去死,更加对不起国家。(《苏武传》)

C、在动词前加介词“为”,表被动

1、为天下笑者,何也?译:大臣无罪而全家被杀的有十几家被天下人讥笑,这是为什么呢?

(《过秦论》)

D、用“为……所”或“为所”连用结构,表被动。

 

E、用“被”表被动。

 

(二)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

1、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译:大臣无罪而全家被杀的有十几家。(《苏武传》)

2、缑王等皆死,虞常得生。译:缑王等人都战死;虞常被活捉。(《苏武传》)

3、举孝廉不行。译:被推举为孝廉没有去应荐。(《张衡传》)

4、连辟公府不就。译:多次被官府征召,也没有去就任。(《张衡传》)

5、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译:用刀刻个不停,金属和石头可以被雕刻。(《劝学》)

 

三、       省略句

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省略句是古今都有的现象,当文言文的省略情况比现代文多见,也较复杂。常见的是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和介词省略,有时也省略数量词和定语等。

A主语省略

B谓语省略

C宾语省略

D定语省略

E介词省略

F定语中心语省略

 

A主语省略

1、明年(秦)复攻赵,杀二万人。译:第二年秦军又攻打赵国,杀赵国两万人。《廉颇蔺相如列传》)

2、(廉将军)不若也。译:(廉将军)不如秦王厉害。(《廉颇蔺相如列传》)

3、何也?译:“这是为什么呢?(《寡人之于国也》)

4、弃甲曳兵而走。译:士兵抛弃铠甲、拖着兵器逃跑。(《寡人之于国也》)

5、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译:永元年间,(张衡)被推举为孝廉没有去应荐,多次被官府征召,也没有去就任。(《张衡传》)

6、于是皆服其妙。译:于是(人们)都很叹服地动仪的精妙。(《张衡传》)

B谓语省略

1、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威)?译: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哪个厉害?(《廉颇蔺相如列传》)

2、骐骥一跃,不能(跃)十步。译:骐骥跳跃一次,不能跳过十步远。(《劝学》)

3、蟹(有)六跪而(有)二螯。译:螃蟹有六只脚和两只蟹钳。(《劝学》)

4、问其人,本(是)长安倡女。译:问是谁,说是长安的歌女。(《琵琶行》)

C宾语省略

1、于是王召见(蔺相如)译:于是赵王召见蔺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2、传(之)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译:把和氏璧传给妃嫔及侍从人员看,群臣都欢呼“万岁”。(《廉颇蔺相如列传》)

3、相如闻(之),不肯与(之)会。译:蔺相如听到这些话后,不肯和他会面。(《廉颇蔺相如列传》)

4、百越之地,以(之)为桂林、象郡,译:向南方夺取了越族各部落的土地,把它改设为桂林郡和象郡;(《过秦论》)

5、为(之)金人十二,译:用它铸造成十二个铜人。(《过秦论》)

6、单于子弟发兵与(之)战。译:单于子弟发兵与他们交战。(《苏武传》)

7、常惠请其守者与(之)俱。译:常惠请求看守他的人同他一起去。(《苏武传》)

8、輮(之)以(之)为轮。译:用火加热,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劝学》

9、五十者可以(之)衣帛矣。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凭借这穿上丝织品了。

10、七十者可以(之)食肉矣。译:七十岁人就可以凭借这吃上肉了。(《寡人之于国也》)

 

D定语省略

 

E介词省略

1、君乃亡(于)赵走(于)燕,译:现在您竟从赵国逃奔到燕国。(《廉颇蔺相如列传》)

2、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于)境上译:我曾跟随大王与燕王在边境相会。(《廉颇蔺相如列传》)

3、秦王坐(于)章台见相如。译:秦王坐在章台宫接见蔺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4、大王见臣(于)列观,译:大王却在一般的宫殿里接见我 (《廉颇蔺相如列传》)

5、遂与秦王会(于)渑池。译:就和秦王在渑池会见。(《廉颇蔺相如列传》)

6、威振(于)四海。译:威势震慑四海。(《过秦论》)

7、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于)下吏。译:越族各部落的头领,俯首投降,听从秦国小官吏的摆布。(《过秦论》)

8、蹑足(于)行伍之间,译:他出身于军队之中,(《过秦论》)

9、而倔起(于)阡陌之中,译:却从田野里突然起义。(《过秦论》)

10、身死(于)人手,译:皇帝死在别人手里,(《过秦论》)

11、单于弟於靬王弋射(于)海上。译:单于的弟弟於靬王到北海上打猎。(《苏武传》)

12、天子射(于)上林中。译:天子在上林苑中射猎。(《苏武传》)

13、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于)匈奴中。译:适逢缑王与长水人虞常等人在匈奴内部谋反。(《苏武传》)

14、果地震陇西。译:果然(在)陇西发生了地震。(《张衡传》)

15、感(于)斯人言。译:有感于这人说的话。(《琵琶行》)

16、送客(于)湓浦口。译:送客人到湓浦口。(《琵琶行》)

17、沉吟放拨(于)弦中。译:她轻叹一声,把拨子插入弦中。(《琵琶行》)

18、聚之(于)咸阳。译:聚集到咸阳。(《过秦论》)

 

F定语中心语省略

 

四、       倒装句

现代汉语的语序一般以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定语在前,中心语在后;状语在前,动词在后;谓语在前,宾语在后。如果这种顺序被颠倒,就成为“倒装句”。文言文的语序倒装主要有四种:

A主谓倒装。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在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

B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候,宾语通常都要前置。

C定语后置。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的后面。

D状语后置(介宾结构后置)

 

A主谓倒装

 

B宾语前置

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提前:

1、何以知之?——(何以是以何的倒装)译:您根据什么知道他可以出使呢?(《廉颇蔺相如列传》)

2、君何以知燕王?——(何以是以何的倒装)译:您凭什么知道燕王(会收留您)?(《廉颇蔺相如列传》)

3、即谋单于,何以复加?(何以是以何的倒装)译:假如是谋杀单于,又用什么更严的刑法呢?

(《苏武传》)

4、何以汝为见?(何以是以何的倒装)译:我为什么要见你?(《苏武传》)

5、信义安所见乎?(安见是见安的倒装)译:你对汉廷的信义表现在哪里呢(《苏武传》)

6、子卿尚复谁为乎?(谁为是为谁的倒装)译:你还打算为谁守节呢?(《苏武传》)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提前

1、未之有也。译:没有听说过这种情况。(《寡人之于国也》)

2、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译:自从有书籍文献记录以来,还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情形。(《张衡传》)

 

动宾结构中,代词、有称代含义的副词作宾语时,宾语常前置

 

强调宾语前置,用“之”“是”把宾语提到前边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译:不晓得标点断句,不能解决疑惑。(《师说》)

 

C定语后置

文言文虽有修饰词放在中心词前面的,但多数置于中心词之后,所以构成了文言文句式的又一特点。定语后置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用“者“”之“”而“作标志词。二是数量词作定语时,也常后置。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利”是“爪牙”的后置定语,“强”是“筋骨”的后置定语)译: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 《劝学》

2、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可使报秦”是“人”的后置定语)译:主意拿不定,想找个可以派遣去回复秦国的人,又找不到。(《廉颇蔺相如列传》)

3、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留在汉”是“匈奴使”的后置定语)译:于是派遣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持旄节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苏武传》)

4、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固”是“关中”的后置定语)译:这样险固的关中,城池千里。(《过秦论》)

D状语后置(介宾结构后置)

1、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应为“臣尝从大王与燕王境上会”) 译:我曾跟随大王与燕王在边境相会。(《廉颇蔺相如列传》)

2、故燕王欲结于君。——(应为“故燕王欲结于君结” 译:所以燕王想跟您结交。(《廉颇蔺相如列传》)

3、拜送书于庭。——(应为“于庭拜送书”) 译:在朝堂上行过叩拜礼,亲自拜送了国书。(《廉颇蔺相如列传》)

4、设九宾于庭,臣乃敢上璧。——(应为“于庭设九宾,臣乃敢上璧”) 译:在朝堂上安设“九宾”的礼节,我才敢献上和氏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5、乃设九宾礼于庭——(应为“乃于庭设九宾礼”) 译:就在朝堂上设了“九宾”的礼仪(《廉颇蔺相如列传》)

6、会于西河外渑池。——(应为“于西河外渑池会”) 译:在西河外渑池相会。(《廉颇蔺相如列传》)

7、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应为“其闻道也固乎吾先”) 译:他闻知道道理本来比我早。(《师说》)

8、师不必贤于弟子,——(“师不必于弟子贤”) 译: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强(《师说》)

9、学于余。——(“于余学”) 译:向我学习。(《师说》)

10、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应为“陈涉之位,非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尊也”) 译:陈涉的地位,不比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九国的君王尊贵;被征发守卫边塞的戍卒,不比九国的军队强,(《过秦论》)

11、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应为“鉏耰棘矜,非于钩戟长铩铦也”) 译:农具木棍一类的东西,不比钩戟长矛锋利;(《过秦论》)

12、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应为“谪戍之众,非于九国之师抗也”) 译:被征发守卫边塞的戍卒,不比九国的军队强,(《过秦论》)

13、而倔起阡陌之中,——(应为“而(于蛮夷)阡陌之中倔起”) 译:却从田野里突然起义。(《过秦论》)

14、为降虏于蛮夷——(应为“于蛮夷为降虏”) 译:在异族那里做投降的奴隶。(《苏武传》)

15、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应为“于前效死”) 译:请在今天欢宴之后,让我死在你面前(《苏武传》)

16、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应为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译:用篆文山龟鸟兽的图形装饰。(《张衡传》)

17、验之以事。——(应为以事验之”) 译:用已经发生的情况来检验它。《张衡传》)

18、游于三辅。——(应为于三辅游”) 译:到三辅一带游学。《张衡传》)

19、尤至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应为尤于天文阴阳历算至思”) 译:由其在天文阴阳历算诸科学问尽心钻研。《张衡传》)

20、无望民多于邻国也。——(应为无望于邻国民多也”) 译: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寡人之于国也》)

21、树之以桑——(应为以桑树之”) 译:把桑树种上。(《寡人之于国也》)

22、申之以孝悌之义。——(应为以孝悌之义申之”) 译: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寡人之于国也》)

2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应为颁白者不于道路负戴矣。”译: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路上背着或顶着东西了。(《寡人之于国也》)

24、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应为是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何异?”)译:这种说法和杀死了人却说‘不是我杀的,是兵器杀的’又有什么不同呢?(《寡人之于国也》)

25、青出于蓝,而青于蓝。——(应为“青于蓝出,而于蓝青”) 译: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蓝的颜色更青。 《劝学》

26、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应为“冰,水为之,而于水寒”) 译:冰是由水凝冻成的,但它比水更冷。 《劝学》

27、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应为“君子博学而日乎己参省”) 译: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劝学》

28、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应为“”尝于穆、曹二善才学琵琶)译:曾经向穆、曹两位著名琵琶乐师学艺。(《琵琶行》)

29、转徙于江湖间。——(应为“于江湖间转徙”)译:在江湖上辗转奔波。(《琵琶行》)

五、固定句式

1、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 固定格式,“奈何”,表示询问,意思是“如何”“怎样”。)

译:拿走我的璧,不给我城,怎么办?(《廉颇蔺相如列传》)

2、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固定格式,“岂……乎”,“岂”与“乎”相呼应,构成一种表反问的句式,可译成“难道……吗?”或”怎么……呢?”)

译:赵国怎么敢留着璧而得罪大王呢?(《廉颇蔺相如列传》)

4、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固定格式,孰与,表示比较和选择,意思是“跟……比较,哪个(谁)……?”)

译: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哪个厉害?(《廉颇蔺相如列传》)

5、直不百步身(直……耳)。

(固定格式,……,副词与语气词搭配,表示限于某个范围;只是……罢了。)

译:只是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寡人之于国也》)

6、则何如。 ( 固定格式,何如,表疑问的代词;怎么,怎么样。

译:那怎么样。(《寡人之于国也》)

7、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固定格式,而后,副词,表示接着某动作或情况以后,用在下一分句开头或紧缩句前后两部分中部,同然后,有时可译为

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寡人之于国也》)

8、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固定句式: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译:所以不积累小步伐,就无法到达千里远的地方;不汇集细小的水流就无法形成江河大海。《劝学》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