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世主义

发布时间:2011-11-08 13:16:29

厌世主义

厌世主义解释:厌世主义是对世界的未来和社会、人生前途丧失信心的态度和观点。认为世界虚幻如梦,有苦无乐,因而感到悲观绝望,甚至认为生不如死,以求解脱。

在各个时期的学生都含有厌世的想法,在现实当中厌世也会让人产生自杀心里态度。所以要社会予以疏导。

初中生对家庭生活感受正面居多,即感受到“关爱、和睦、快乐、放松、甜蜜、温暖”的居多,说明北京的初中生家长所提供的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总体上是适宜孩子成长的。但是具体到15岁孩子,他们对家庭生活的负面心理感受就明显上升了。与1314岁的孩子相比,15岁孩子与父母的关系相对疏远,青春期叛逆心理和渴望独立的要求在15岁孩子身上明显体现。15岁孩子与1314岁孩子明显不同的是,前者认为父母不理解比例最高。

和小学生相比,初中生随着社会接触面的扩大和思维的发展,对社会的认知深度和广度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他们既感受到社会的阳光雨露,温暖关爱,又发觉到社会存在着危险和诱惑。社会环境既不是光明一片,也不是漆黑一团。初中生各年龄段对社会外界的正面感受明显降低,同时中性感受者增加。这说明初中生的社会成熟度正在发展。应当关注的是,15岁孩子对社会负面感受随着毕业的临近而明显增加。如果15岁孩子感受周边获得的都是负面感受,那么对他的自信、乐观、勇敢的心理发展明显不利。

对高中生、大学生的调查结论同样不容乐观。调查显示:心理健康方面积蓄问题最多的,集中在15-21岁这个年龄。我们不得不问,这究竟是怎么了?

除了个体生理、心理处于成长阶段,还没有形成健康的心态和人格的因素之外,家庭、学校给予他们太大的压力也是重要的原因。更为重要的挑战与考验来自外界的诱惑和危险。作为学子,他们最明显感受到社会的竞争压力,生存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这些或是激励着他们,或是压抑着他们,使他们产生奋发或无助。他们无暇欣赏外界的秋色春光,没空到操场去龙腾虎跃。在家长眼中,孩子应该把光阴和精力全部投入到围绕高考的复习学习或者大学取得优异成绩中去。可是他们不曾考虑,孩子决不是学习的机器,他们是有感情有冲动的人,他们有个性,有爱好,有性别,他们渴望感情的沟通和共鸣,他们渴望在丰富多彩的交往中展示才能。当然他们缺少经验,阅历太浅,但是他们有充沛的精力和热情,他们无法抵御同龄人交往的快乐,按捺不住异性交往的新奇,拒绝不了网络虚幻世界对他们的诱惑……青春期的孩子被压抑太久,禁锢太死,是心理最不稳定的危险群体,在纷繁复杂的外界环境中,往往经不住诱惑和危险的考验,做出错误的抉择。心理上容易产生焦虑、强迫、消沉和抑郁,行为上出现辍学、拒考、出走、吸毒、酗酒、网恋、少女怀孕、自杀等错误行为。正是由于诸多消极的因素,家长与社会“合谋”制造了严重的青少年犯罪问题。

因为家庭管束太严、学校教育失当,一些孩子选择了离家出走,一些孩子选择了上网,交结不良社会青年,更有甚者选择了自杀来逃避喘不过气来的压力,更极端的采取弑亲来解决问题。在每一个不幸的个案背后,我们都能感觉到家庭、学校以及社会推脱不掉的罪责。

鉴于以上分析,我们有理由向社会各界、向各位家长呼吁:走近他们,解读他们,理解他们,关怀他们。未来社会需求高素质的人才,人才的高素质不仅是道德品质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术素质、审美素质高,而且身心健康素质更要高。他们应当是富于竞争能力又善于合作分享的人,是自信乐观、在挫折面前有良好承受力的人,是个性鲜明、具有交往魅力的人。而我们的中学生、大学生距离这个标准差得很远。

正因为如此,需要在全社会倡导尊重权利、尊重个性、尊重差异的理念。健康心理的形成,需要尊重的成长环境。尊重什么?尊重这些未成年人的物质需要的权利、精神需求的权利、感情需求的权利;尊重这些未成熟个体是有权利犯错误的;尊重这些来自不同遗传、不同家庭的孩子是有差异的,不能用一个模子去束缚他们,评价他们。尊重带来的是自尊、自信、独立、稳定;不尊重带来的是孩子的胆小、依赖、寡言、消极、以自我为中心、交往能力弱。我们认为,家庭和父母是给予孩子心理支持和心理储备的加油站;学校和教师是给予学生心理成长的导向器;社会是孩子们心理健康的练习场。因此,家长、学校、社会都应当倡导尊重孩子的权利、个性和差异,使孩子的自信、自尊得到充分发挥。要注意营造尊重权利、尊重个性、尊重差异的心理环境,特别是要净化青少年的成长环境。我们呼吁每个关心孩子的成年人,请成为孩子们的清道夫、护花神、导航员吧。

佛教说:「一切唯心造。」由于人的思想境界不同,一样的人生,不一样的心态,看待问题的角度就会形成差异,所呈现出来的的世界也就不一样。

中国有一位国画名家擅长画牡丹。有一次某议员慕名买了他亲手描绘的牡丹,回去后很高兴地挂在客厅内。一天一位朋友来访,看到了竟然大呼不吉利,因为这牡丹没有画完整,缺了一部份;而牡丹代表富贵,缺了一角岂不是「富贵不全」吗?议员仔细再看,也大吃一惊,认为牡丹缺了一边总是不好的,于是拿回去请画家大师重新再画一幅。大师听了他的理由后,灵机一动,告诉这位议员,牡丹代表富贵,所以缺了一边,不就是「富贵无边」吗?议员听了大师的解释,觉得很有道理,于是高高兴兴地把画捧回去了。

有一间著名的鞋厂,派了两位行销经理到非洲推展业务,第一位经理到达非洲,一下飞机看见所有非洲人都打着赤脚,于是便拨电话回公司说,下一班机就要回去了,因为非洲人都不穿鞋,鞋在这里没有市场。而第二位经理却于第二天抵达,看见大家都没穿鞋,于是很高兴地打电话回公司报告,这里的人都没鞋子可穿,鞋子将来会有很大的市场。

由此可见:同一件事,不同的人,往往就会有不同的理解:乐观的人遇到困难会把它当作一种考验,而悲观的人就认为是倒霉、是厄运。这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命态度。 乐观者与悲观者有什么不同?譬如说吧,同样的半杯水,悲观者会说,唉,可惜啊!再差半杯水,杯子就完全空了!乐观者则会说,哈,太好了,再有半杯水,杯子就满了。虽然两人面对的和拥有的都是同等的、客观存在的——半杯水,但是两种看法,前者所透出的是一种消极和茫然,而后者却是满怀希望,透露出一种热情和安慰。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所感受的苦、乐,其实大部份都是心理因素;我们心境的好坏,往往与生活的态度直接相连。比如说吃葡萄,第一种人拣最好的先吃,第二种人拣最坏的先吃;以一般人的眼光看来,第一种人是乐观的,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最好的;而第二种人却是悲观的,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最坏的。不过,事实上却刚巧相反,原因是第二种人宁可现在吃苦,却把美好和希望都放在日后。而第一种人现时把好的、甜的都吃完了,美好已成为过去,将来就只能靠回忆度日。如果是你,面对一串葡萄,你会择那一种吃法?

  其实「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这是一种客观规律,问题就在于我们如何去面对。倘若把不如意的事情看成是人生舞台上短暂的一幕,而自己只是剧中的一个角色,尽管多少的悲欢离合,终有落幕的时候;该悲的时候就悲吧,该欢的时候又何妨快乐一些?能够这样想的话,心情就会变得好很多。古人说:「去留无意,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漫随天际云卷云舒。」既然悲观于事无补,那我们何不用乐观的态度来对待人生,保持平淡、平和的心境呢?

人世间的许多事,或近或远,或远或近,往往会因自己的心态而改变。人有时只要改变一下自己,便会有很多快乐和兴趣。当无法改变环境时,不妨改变一下自己,便会拥有另一番风景。

人生百态,何其多采多姿?如果我们时常抱着乐观的态度,就可看到「青草池边处处花」、「百鸟枝头唱春山」,相反地,用悲观的态度来看人间,举目就只是「黄梅时节家家雨」,低眉即听「风过芭蕉雨滴残」。比如打开窗户看夜空,有人看到的是星光闪烁,夜空明媚;有人看到的是黑暗无光,一片迷茫。一个心境美好的人,可以在茫茫的夜空中读出星光的灿烂,增强自我对生活的信心,一个心境忧愁的人,就会在黑暗中自我迷失,找不到前行的方向。

  所谓「人生何处无风景」,关键就在于我们能否保持一颗乐观的心。春来,捧一树绿叶;春去,云淡风清。不去追逐什么,也不去计较什么;天地间,没有不平的事,只有不平的心,当我们抛开了忧伤苦恼,就只剩下平和与安乐。云卷云舒,从容自在。是否还要来一番伤春悲秋?就要看个人的修养了

关于自杀的道德观,又因国因民族而有差异,在东洋牺牲个性的消极的厌世的静的文明,多可认自杀。有时认自杀为无上的道德。中国之旌表节烈,日本以切腹为武士道的要素,都是例证。在西洋保存个性的积极的乐天的动的文明,多否认自杀。以自杀者为犯了罪恶,认他是杀人罪的被害者,同时又是加害者。英国以前不许自杀者葬普通的坟墓。

由此说来,青年自杀的流行,是青年觉醒的第一步,是迷乱社会颓废时代里的曙光一闪。我们应该认定这一道曙光的影子,努力向前冲出这个关头,再进一步,接近我们的新生命。君须知创造今日的新俄罗斯的,是由千八百五十年顷自杀的血泡中闯出去的青年。创造将来的新中国的,也必是由今日自杀的血泡里闯出去的青年。我悯吊这厌世自杀的青年,我不能不希望那造世不怕死的青年!我不愿青年为旧生活的逃避者,而愿青年为旧生活的反抗者!不愿青年为新生活的绝灭者,而愿青年为新生活的创造者!

厌世主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