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无声,亲情无价

发布时间:2020-10-13 15:04:29

我的父亲

黄丹凤

我的父亲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在家排行老三,和大姑是一对龙凤胎。在他们那个年代,双胞胎可不是值得欢喜的事情,缺衣少食的,营养不够,跟大伯和小叔比起来,父亲整整矮了一个头。矮矮的个子,瘦弱的身躯,却用勤劳的双手撑起了我们这个六口之家。

(一)

从我记事起,父亲每天从早到晚忙得像个旋转的陀螺似的,不是下田耕种就是上山砍柴,偶尔还会下河摸鱼,从不轻易让自己停歇。父亲没有什么挣钱的手艺,只靠家里的两亩多地养活我们姐弟四人,很是艰辛。有时年岁收成不好,青黄不接的时候,粮食总是不够吃,看着面黄肌瘦的我们,母亲不免埋怨几句,父亲却很乐观,总是乐呵呵的,喝完两大碗稀粥,拿着砍柴的大刀就上山去了,等到天黑的时候,破旧的自行车上总会驮着两大捆柴回来。吃过晚饭,趁着月色,父亲拿起锯子把一根根木柴截成一米多长,然后又抡起斧头,劈成四边,一字摆开,忙乎了半个晚上,院子里摆满了木柴。“明天好好晒一晒,圩日拿到镇上卖了就有粮食了!”父亲看着自己的杰作,满意地舒了一口气。

第3天,天还没有亮,父亲悉索起来收拾晒干的木柴,用竹藤绑好了整整两大捆,中间横插着一根坚硬的扁担,在母亲的帮助下,艰难地扛到了自行车的后座上,准备就绪父亲就摸黑启程了。这一天,是我们姐弟几个最开心的日子了。黄昏时候,父亲从镇上回来了,扛着半袋米,还带了几样可口的零食给我们解馋。我最喜欢的就是麻花,表面炸得金黄,还撒了白芝麻,吃起来香甜软糯,这是我们最喜欢的味道,似乎还弥漫着父爱的味道。

此后,每逢父亲到镇上去,总会给我们带麻花回来。有时是两根,姐弟四人分着吃;有时是四根,我们可以一人一根;有时是六根,我们可以吃两回,父亲和母亲从来都不舍得吃的......日子就这样清贫地过了。父亲经常教育我们,不管生活多苦多难,最重要的是一家人开开心心。

(二)

母亲认为父亲应该去学做点小生意,于是父亲去卖过豆腐,卖过猪肉,做过编织藤的批发,都不赚钱。母亲说,父亲太老实了,价格不仅便宜,左邻右舍来买,过称多给一些,零头又不收,有些还赊账,最后越做越亏,只能作罢了。

农忙的时候,父亲是最忙的。自家的田要收割,邻居家的也要去帮忙干,外婆家的我们还要去帮忙。外婆家有八九亩地,耙田、播种、收割,年年我们都是全家总动员。那时我很不能理解,自己家的都干不完,为什么还要去揽那么多活呢?我们抱怨的时候,父亲总是语重心长地教育我们,外婆家是母亲的娘家,也是母亲的靠山,舅舅们也一直在帮我们啊!亲戚之间要互相帮衬,才会越走越近,做人要学会感恩。

有时,我们觉得父亲性格太软弱,什么都不争。我们家三个女儿一个儿子,家境又贫寒,母亲在外面受委屈是常有的事。一次,母亲哭着回来了,听说是跟隔壁的婶婶吵架了。我们家的田跟婶婶的相连,在春耕整田埂的时候,婶婶硬生生地多占了30公分,母亲不服气,就跟她吵起来了。我们个个听了都义愤填膺,恨不得冲出去跟婶婶大吵一架。阿爸呵斥我们:“别添乱,女孩子家家出去吵架不成了笑话!”

“他们太欺负人了,孩子不去,你就不能去吗?”母亲哭得更厉害了。

“吵架能解决问题吗?给他们多占30公分,又发不了财,何必为这些小事伤和气呢?”父亲一个劲地劝着母亲。母亲细数了嫁给父亲十几年来受的委屈,父亲抽着闷烟不作声,我们陪着母亲一起掉眼泪。

第二天一大早,父亲请了村干部来重新丈量田地,还把村里德高望重的叔伯请来作见证,并打下了一个大木桩做标志,婶婶自知理亏,无话可说了,母亲总算放下了心中的大石头。这一天,滴酒不沾的父亲竟然独自喝了半杯酒。席间,不忘跟我们姐弟几个絮叨,凡事不必争出头,处理事情不要太冲动,要学会智取。

(三)

家里供不起四个孩子读书, 两个姐姐小学毕业后就辍学了。父亲一直认为,只有多读书才会有出息,供不了姐姐读书成了父亲最愧疚的事情。

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都是靠父亲和姐姐一起做手工编织。编织品工序繁琐,产量很低,单价也低。父亲是主要的编织手,复杂的工序先由他来完成,等做到简单的地方就交给姐姐来完成。这种手工活,很考验人的耐力,一天下来,累得腰酸背疼的。好在他们都很勤快,常常一干就是一整天,有时还会熬夜,但是活儿也不是常年有的,一次只能领一百或几十来做。挣到的钱主要用来日常开销,给我和弟弟交学费,支付奶奶的医药费,偶尔有结余的还会给姐姐添置一身衣服。

1998年的春天,姐姐们跟着远房的表叔一起去广东打工了。临行前,父亲做了一顿丰盛的饭菜,请了表叔到家里来吃饭,席间不停地嘱咐表叔,一定要照顾好姐姐。他们走了,我们都舍不得,母亲眼里一直泛着泪,父亲不说话,蹲在墙角不停地抽烟,我和弟弟一直追出了村口很远很远。后来,姐姐们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2000年的夏天,我因4分之差,与重点中学失之交臂。我绝望了,收拾行李打算去广东找姐姐。父亲拦着我,夺走了行李:“你必须留下好好读书!”

“考不上重点中学,读其他的高中有什么用?学费那么贵你供得起吗?”我把憋了一个暑假的气吼了出来。

“总会有办法的,没文化只能吃苦。”父亲斩钉截铁地说。他走到大伯家借用电话,给姐姐说了我的情况,最后两位姐姐一致赞同,无论多困难都要供我读完高中,此后每个月她们都按时给我寄来了生活费。

大伯在一旁不停地劝父亲:“考不上大学读高中也是白费钱,还不如趁早出去赚钱,减轻你们的负担。再说女娃娃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以后还不是别人家的人!要供也是供弟弟。”

“谁说女娃娃读书没有用?”阿爸很固执地说,“女娃娃也能有大出息。”

大伯摇摇头:“我们村可从来没出过大学生!”

“现在没有,将来我们家就是头一个!”阿爸眼神很坚定,第一次与人争辩。

三年后,当我捧着大学录取通知书回家的时候,村里沸腾了。左邻右舍的叔伯们都来给父亲道贺,父亲哭了,一会又笑了,用颤抖的双手接过通知书,看了又看,摸了又摸,第一次看见父亲与人高声笑谈,终于扬眉吐气了。

(四)

我上了大学,姐姐们也开始自己创业了。起初父亲极力反对,担心她们积攒多年的辛苦钱都打水漂了。姐姐很执拗,输赢都想自己闯一闯。大姐负责工厂管理,主打销售,二姐负责工厂技术,因为资金不足,事事都得亲力亲为。后来父亲知道姐姐需要帮手,第一次离开了家乡,来到了人生地不熟的广东,帮着姐姐苦苦地撑起了一个小工厂。

姐姐们事业慢慢有了起色,后来都成家立业了,我也大学毕业了,我们家的日子越过越好了,本该好好享福的父亲却生病了。

2010年的春天,父亲无意间在脖子上摸到了一个小疙瘩,起先大家都不在意,大姐执意带他去医院检查,后来被确诊为鼻咽癌中期。这仿佛一个晴天霹雳,让我们姐弟几个都怔住了,母亲更是六神无主,偷偷哭了一夜。父亲很是平静,劝我们不必太难过。我们商量了一番,决定送父亲去广州医院治疗,白天主要由母亲照顾,我和大姐早晚轮流去探望。两个月的时间,住院,化疗,父亲整整瘦了一圈,头发没有了,人也苍老了。

半年后,父亲出院了,医生说病情暂时遏制住了,但是心态和后期的饮食调理很重要。此后的六年,我们每个星期都陪着父亲奔走于医院,开药,复查,每年他也得住院三四回。父亲的身体越来越糟糕,脾气也越来越大,他一直觉得自己拖累了家人,开始不愿意吃药了,不听劝告,执意回老家休养。

2016年的国庆,父亲又住院了。我们匆匆赶回了老家,这一次父亲就再也没醒来了。

父亲度过了自己平凡的一生。至今想起,我还愧疚不已。时光遣散了故人,却给我留下了无尽的怀念。

后记:《清明.怀父》

忆往昔/勤劳正直一生/辛苦病扰半世/念如今/三十余载恩情未报/已是天各一方/所怀之人/只在远远乡/所念之人/近在咫尺望/悲千言/何以狠心抛妻弃子/痛万语/来生还愿做儿女/不悲,不痛/肝肠寸断化作泪千行。

父爱无声,亲情无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