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上海市金山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发布时间:2019-03-10 15:34:10

绝密★启用前

【全国百强校】上海市金山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公元前1792年,汉穆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国力臻于极盛。这一时间表述为

A公元前17世纪初

B公元前17世纪末

C公元前18世纪初

D公元前18世纪末

2长期以来,国外不少学者认为中国南方的水稻是由印度传入的。推翻这种说法的最可靠证据是

A学科专家的研究成果

B古代先民的口耳相传

C后世文献的详细记载

D考古发现的出土遗存

3春秋战国时期,以下现象或价值观最可能受当政者欢迎的是

A无为而治

B争功逐利

C礼乐教化

D仁义道德

4下图反映的是哪一王朝的中央集权体制结构?

A秦朝

B唐朝

C元朝

D明朝

5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始于

A春秋

B西汉

C唐朝

D宋朝

6古代中央政府对台湾管辖不断加强,其中设置澎湖巡检司的朝代是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清朝

7身着儒装传耶稣,口述四书讲圣经描述的形象是

A早期的耶稣会士

B广方言馆的教师

C同文馆的外籍教师

D清末学堂里的教师

818世纪被誉为最激进的启蒙思想家的是

A霍布斯

B洛克

C孟德斯鸠

D卢梭

9为美国原则民主(指自由、平等原则)奠定思想基础的文件是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合众国宪法》

10在下列时间轴上,处应填上的重大事件是

A开辟新航路

B奴隶贸易

C工业革命

D第一次世界大战

11创建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凯歌声中的国际组织是

A国际联盟

B欧洲联盟

C三国同盟

D联合国

12对以下这幅冷战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A两极格局一定程度上推动战后世界经济政治发展

B两极格局承认不同的社会制度国家的共处与合作

C冷战时期的世界由两极逐渐相向多极化演变

D美苏两极处于相对均势及核恐怖平衡状态

13摧毁中国关税壁垒,使海关失去对民族经济和国内市场的保护作用。这样的评价最适用于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14报刊的出现是近代中国社会进步的体现。有关下列报纸说法正确的是

A都创办于19世纪末

B都促进近代中国思想解放

C都宣传民主共和思想

D都彻底批判封建思想观念

15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你认为前一个天安门是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A戊戌变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开国大典

16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一位德国官员说:我们接受停战和进行媾和谈判,是为了给新德国带来和平,但是,实际上我们给新德国的第一个礼物竟然是一个被强加的屈辱和约。”“屈辱和约指的是

A《九国公约》

B《凡尔赛和约》

C《限制海军军备条约》

D《四国条约》

17有人评价俄国在经历一次重大变革后,便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历史的引领者。这里的重大变革指的是

A彼得一世改革

B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C二月革命

D十月革命

18下图反映了1929—1937年美国失业工人人数的变化情况。导致1933年后失业人数逐步回落的直接原因是

A以工代赈

B整顿金融

C复兴工业

D调整农业

19章太炎在报刊上登载征婚广告,条件包括:文理通顺可以写短文章;大家闺秀,不染自有之气;有服从性质。这可以看出

A民国时期婚姻更加自由

B旧有的婚姻观念已经完全改变

C章太炎已无大男子主义思想

D完全摒弃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

20下图雕塑名为《打结的枪》,矗立在联合国总部公众入口的广场。此图寓意联合国所行使的主要职责是:

A示二战中饱受侵略的国家勿忘历史

B警告有发动战争历史的国家以史为鉴

C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

D推动发展中国家和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



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材料分析题

21丝绸之路

仔细观察以下丝绸之路示意图,回答问题。

问题:

1)陆上丝绸之路开辟、全盛的朝代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出发地________

2)依据所学内容,识读以上示意图,辨认古代丝绸之路的空间位置及其演变。

3)人们对互惠贸易的古代丝绸之路,有许多赞美之言。请按提示列举史实加以解释。

经济贸易之路________

文化传播之路________

22数千年未有之变局

19世纪中期以来,中国遭遇数千年未有之强敌,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变局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倭仁《同治六年二月十五日大学士倭仁折》

材料2: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李鸿章《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3:昔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语人曰: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求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舰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呜呼,今虽不幸而言中矣!

——梁启超《变法通议》

问题:

1)从材料看,倭仁与李鸿章争论的焦点是什么?各自的主张是什么?

争论的焦点:

材料1主张:

材料2主张:

219世纪中期,中国遭遇数千年未有之强敌的表现是什么?材料3所言中、日两国的事件分别是

3)结合上述材料和已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中观点的看法。

评卷人

得分

三、填空题

23工业化浪潮下的世界

19世纪6070年代,工业化浪潮席卷全球。如图所示的国家以不同方式应对这一变化。

问题:

1)对照上图,将字母所示国家填入相应言论的前面。

2)写出19世纪中期,言论所代表的国家社会发展的障碍以及应对措施。



参考答案

1C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现行的公元纪年法以传说中的耶稣诞生年为公元元年。以元年为界向后推算称为公元××向前推算称为公元前××年。公元纪年中的一个世纪为100且公元前的年份数字越大表明时间越早。由题干公元前1792应该属于公元前18世纪初C项正确。

2D

【解析】

【详解】

这一题考查不同的历史史料在作为证据时的可信度问题,根据所学可知,考古挖掘的历史遗存应该是历史发展过程中尚存的实物,是最能接近历史的真实的,所以D最能证明国外学者的说法是错误的,故选D;后世文献的真实性小于出土的历史遗存,故排除C;古代先民的口耳相传,应该真实性更小,故排除B;学科专家的研究成果在真实性上也远远低于历史遗存,故排除A

【点睛】

史料的内容有很多,一般可以分为四个方面:史迹遗存.这类史料是指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尚存的各种实物.具体包括:地上和地下的遗址和遗迹;传世和出土的文物;历史文献,这类史料是指一切具有历史价值的文字记录,具体包括:历代史书、档案、铭刻、调查资料等。口传材料,这类史料是指流传于民间的传说、民歌民谣等。上述史料的真实性是逐渐递减的。而题目选项中的DACB也是在真实性上依次递减的。

3B

【解析】

【详解】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不断割据混战,所以各诸侯国的当政者都会欢迎那些对富国强兵有直接作用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可知,争功逐利就与当时的统治者价值观一致,故选B;无为而治一般适用于一个新的朝代建立之初,政局刚刚稳定下来的时候,故A不符合题意;礼乐教化和仁义道德适用于和平安定的时期,不适用于春秋战国的动荡时期,故排除CD

4A

【解析】

【详解】

由上述图示中的三公九卿郡县制以及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等信息可以推知,是秦朝的中央集权体制结构,故选A;唐朝中央实行的是三省六部制,与上图中的三公九卿不一致,故排除B;元朝时地方实行行省制,与上图中的郡县制不符,故排除D;明朝时中央没有三公九卿了,因为丞相制度被废除了,故也与上图不一致,所以排除D

5B

【解析】

【详解】

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之后,儒家思想成了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之后汉武帝建立了太学和地方教育系统,儒学在民间逐渐居于统治地位,在此基础上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得以实现故选B春秋时期儒学思想刚刚出现,再加上当时处于诸侯争霸时期,儒学思想不适应当时的形势,不可能被统治者看中,故排除A唐朝和宋朝是在西汉之后,所以不符合题目要求中的始于,故排除CD

6C

【解析】

【详解

澎湖巡检司是我国元朝时候在台湾附近岛屿设立专门政权机构的开始,标志台湾和澎湖列岛地区已正式纳入中国版图故选CABD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7A

【解析】

【详解】

身着儒装传耶稣,口述四书讲圣经应该说的是传播西方基督教的传教士,而结合其中的口述四书讲五经则说明是在明清时期,故选A;广方言馆和同文馆都是有关学习外国语言学科的近代新式学堂,所以不会口述四书讲五经故排除BC清末学堂里的教师应该是有可能讲述四书五经等中国传统文化或者是讲述近代西方科技的,但不会是传耶稣D也不符合题意,所以排除D

【点睛】

这一题考查考生从有限的文字中寻找有效信息,并进行加工的能力。首先里面说到身着儒装这一般应该指的是外籍人士传耶稣说明是传播基督教,可以更进一步验证为是外籍人士口述四书讲五经实际上是外来的传播基督教的人员采取的一种更易让人接受的手段,故选A

8D

【解析】

【详解】

18世纪启蒙运动在法国达到鼎盛,其中的启蒙思想家卢梭提出了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学说主张人民有权推翻违反社会契约的君主,这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所以被称为最激进的启蒙思想家故选D;霍布斯、洛克是17世纪的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的主张不够激进,故ABC不符合史实和题意,故排除。

【点睛】

这一题首先注意审题,根据题目中的时间“18世纪即可排除掉AB再根据CD中两位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分析比较,可以得出D符合题意。

9C

【解析】

【详解】

《独立宣言》明确提出欧洲启蒙思想家所提倡的自然权利学说和主权在民思想历数英国压迫北美殖民地人民的条条罪状,说明殖民地人民是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被迫拿起武器的,力陈独立的合法性和正义性故它为美国的原则民主奠定了思想基础,所以选C;《权利法案》是1689年英国的法律文件,《人权宣言是法国的民主宣言,但它出现的时间比美国的《1787年宪法》还要晚不能说它为之前的美国民主奠定基础,故排除B;题目需要选择为《合众国宪法》奠定基础的文件,而不是这个宪法本身,故排除D

10C

【解析】

【详解】

由上述时间轴可以看出,这一重大事件应该是始于18世纪中期到1900年前后,结合所学可知,两次工业革命正好是这一时间段内的事件,故选C开辟新航路是发生在15世纪前后的事情,故排除A奴隶贸易开始于16世纪,与上述时间不符,故排除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止时间是1914-1918年,故与上述要求不符,所以排除D

【点睛】

时间观念的把握,对高中学生来说,依然是个需要很重视的关键问题。由于现行历史教科书是按照模块加专题的模式编写的,这就使得历史知识的时序性被打破,导致有些同学因为初中历史没有学好,直接影响到高中阶段的学习,对于时序性的把握很多时候是我们解决历史问题必须要考虑的,所以提醒同学们注意准确记忆一些重大事件的发生时间尤其是像工业革命、奴隶贸易等这种长时段进行的历史现象或者事件的起止时间,更需要整体把握。

11D

【解析】

【详解】

创建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凯歌声中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因为联合国酝酿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雅尔塔会议期间,成立于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之后,故选D;国际联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建立的国际组织,故与题干要求不符,所以排除A;欧洲联盟是建立于1993年的国际组织,故排除B;三国同盟是一战前成立的军事政治集团组织,也与题干时间不符,故排除C

12D

【解析】

【详解】

上述漫画中的文字为绝不使用,因为敌人会报复可知双方都不主张使用上面写有BOMB文字的核武器,再加上漫画的题目为冷战(1945-1991,所以可以得出D符合题意,故选D。题干漫画没有体现世界经济发展问题,故排除A;冷战期间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处于敌对和冷战状态,而不是共处与合作状态,故B与题意不符,所以排除B;题干中的漫画只是体现了两极之间的对抗C也不符合题意,所以排除。

【点睛】

对于漫画的处理,首先也是最关键的是看漫画的标题是什么,这往往给我们提供漫画要表达的主题这一题中的The cold war就是关键信息;再有就是漫画中的文字信息,这往往也是关键的信息,不同的漫画中的文字是有不同的含义的,有的文字非常直白,一目了然就知道了内容如这一题中的绝不使用,因为敌人会报复“BOMB,但是也有的文字信息使用了拟人化或者讽刺化的处理方法,还需要结合标题进行分析才可以明确其要表达的真实含义;最后是看漫画中的绘画信息,一般有前两步就搞定了,第三步就是等于验证所得信息了。当我们明确了漫画要表达的信息,再结合题干要求去解题就迎刃而解了。

13A

【解析】

【详解】

摧毁中国关税壁垒说明这是在评价涉及到有关海关关税问题的条约,结合所学可知,《南京条约》里面有协定关税的条款,而这一条款就使得中国的海关因为关税的降低而失去对民族经济和国内市场的保护作用了,故选A;《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都没有关于关税的内容,故排除BCD

14B

【解析】

【详解】

题目实际上是在对近代中国历史上的报刊进行比较,得出其共同之处,根据所学可知,《民报》创办于1905年,《新青年》创刊于1915年,二者都是在20世纪初创办的,故A不符合史实,所以排除;《时务报》和《国闻报》是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民报》是宣传民主共和思想的,《新青年》是宣传民主和科学思想的,它们都促进了中国的思想解放,但并不是都宣传民主共和,故排除C而选B;题干中所涉及的报刊只有《新青年》曾经彻底批判封建思想观念,故D不符合题意,所以排除。

【点睛】

这一题是在将近代中国历史上出现的报刊进行比较,得出其共性的结论。而比较的学习方法可以理解为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事物进行考查,寻找其异同,探求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的方法。在我们的历史学习中,经常会遇到相似的概念或者事件,通过比较可以更好的掌握这些知识,尤其是在复习时,更应该提倡用比较的方法来复习相关基础知识,这有助于我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15C

【解析】

【详解】

周恩来总理所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是指近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点和终点都发生在跟天安门有关的事件里,结合所学可知,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1919年的五四运动,与天安门有关,而结束的标志是1949年的新中国成立,所以也是与天安门有关,故选C;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不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的事件,而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期间的事件,故排除AB;开国大典是题干中的到天安门的标志性事件,不是前一个天安门,故排除D

16B

【解析】

【详解】

一战后德国接受停战和进行媾和谈判就是指巴黎和会,而会上通过的条约《凡尔赛和约》是战胜国处置德国的产物,所以对德国来讲就是等于一个屈辱和约,故选B;《九国公约》没有涉及到德国,它是涉及到关于亚太地区特别是中国问题的一个条约,故排除A《限制海军军备条约》是华盛顿会议上美英法意日五国关于海军军备的一个条约,也与德国无关,故排除C;《四国条约》是美英日法四国关于太平洋上的岛屿属地和岛屿领地权利的一种规定也与德国无关,故排除D

【点睛】

这一题提醒大家,不仅仅要知道历史上的一些条约,还要了解有关条约的内容是关于什么问题的,其主要内容是怎样的,不然像上面这样的题目就没法做。

17D

【解析】

【详解】

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指的是俄国不再走西欧资本主义的道路历史的引领者则是指俄国在之后开创了一个人类历史上的新时代,结合所学可知,俄国的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从此开辟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故选D彼得一世改革是资本主义制度出现之前的封建性质改革,所以与题意不符故排除A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是仿效西欧资本主义的改革,所以也与题意不符,故排除B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符合题干中的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故排除C

18A

【解析】

【详解】

面对经济危机中的失业问题,罗斯福新政采用以工代赈的方式,通过大规模兴办公共工程,创造出了大量的工作岗位,这样做既解决了工人就业的问题,又拉动了消费增长,还稳定了社会秩序,故选A;整顿金融主要解决金融领域的问题,与失业问题无关,故排除B复兴工业的措施主要是协调资本家之间的生产数量与价格问题,不是导致失业问题有效解决的直接原因,故排除C调整农业的举措主要目的是提高农产品价格减轻农民的负担,与失业问题无关,故排除D

【点睛】

这一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罗斯福新政的具体措施的理解如果只会背不理解的话,就不好做出判断了关于以工代赈的举措所带来的拉动生产、增加就业刺激消费、缓和矛盾和造福后代等几方面积极影响考生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就可以应对了。

19A

【解析】

【详解】

章太炎在报刊上登载征婚广告其中的条件具有典型的近代化特征,这说明当时社会对新式婚姻观的认可和接受,所以婚姻是更加自由了,故选A虽然章太炎能够具有近代化的新式婚姻观,但是实际上在中国的大多数地方的大多数人依然保留着旧的婚姻观当时处于新旧杂陈的时代特征之下,故B中的完全改变不符合史实,所以排除;从题干中的有服从性质可得出章太炎依然具有大男子主义思想,故C不符合题意,所以排除;D错在了完全摒弃,这种说法是不符合史实的,故排除D

20C

【解析】

【详解】

联合国是国际上最权威的维护和平与安全的机构,而雕塑《打结的枪》之所以放置在联合国门口的广场,就是为了提醒人们不用战争的方式来解决国际争端,而应该采用和平的方式,倡导维护世界和平故选CAB虽然也有一定的警示作用但是这并不能体现联合国的主要职责AB与题意不一致,所以排除;题干的信息主要是从战争与和平的政治角度来展示,所以不应该是从经济层面来思考,故排除D

【点睛】

这一题的关键是要注意审题,题干中的设问是此图寓意联合国所行使的主要职责所以思考角度应该是联合国的职权角度,审题正确答案就迎刃而解了。

211)开辟:西汉、全盛:唐朝,出发地:长安

2)陆上:从长安出发往西,经河西走廊、中亚、波斯、阿拉伯、东罗马帝国,意大利。

海上:从泉州(广州)出发,经东南亚、印度洋、阿拉伯半岛到非洲东海岸或经红海到地中海。

变化:从陆路到海陆并举到海路;出发点从内陆城市转到沿海城市;范围扩大。(任意两个视角)

3经济贸易之路:中国的丝绸、瓷器、纸张、茶叶等物品运往西方;西方的珍宝、香料传入中国。

文化传播之路:中国的四大发明、思想文化传入西方;西方的音乐、舞蹈、历法、宗教信仰等传入中国。

【解析】

【详解】

1)开辟:由上面的汉代丝绸之路和唐朝丝绸之路中的陆上部分及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是陆上丝绸之路开辟的时期,唐朝是其全盛时期,其出发地都是当时的都城长安。

2)陆上:由上面三幅图中的陆上部分和所学知识看,可知陆上丝绸之路是从长安出发往西,经河西走廊、中亚、波斯、阿拉伯、东罗马帝国,意大利。

海上:由宋代海上丝绸之路图和所学可知,海上丝绸之路是从泉州(广州)出发,经东南亚、印度洋、阿拉伯半岛到非洲东海岸或经红海到地中海。

变化:从最初的汉代先开辟了陆上丝绸之路到再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到唐朝时期海陆并举再到宋朝时的海路为主从上图可以看出,出发点从内陆城市长安转到东南沿海城市,而在范围上是逐渐扩大的

3经济贸易之路:结合所学古代中国丝绸之路的相关史实可知,这条路上的商贸往来就是经济贸易丝绸之路的说法的由来,具体来说,中国的丝绸、瓷器、纸张、茶叶等物品运往西方,而西方的珍宝、香料也通过这条路传入中国。

文化传播之路:是指在商业贸易往来的过程中,中西方的文化也由此得到相互借鉴和传播。具体来说,中国的四大发明、思想文化传入西方;西方的音乐、舞蹈、历法、宗教信仰等传入中国。

221)争论的焦点:是否采用西方技艺维护清朝统治

材料1主张:反对学习西方技艺。

材料2主张: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知识。

2)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或从政治、经济、外交、思想等任意两个角度回答也可)

中国:洋务运动;日本:明治维新

3)评分观察要素:观点、史实与材料、论述、组织

评分项一:观点:能够概括梁启超的观点、作简要评价、指出其目的。

水平1:梁启超借他人之口强调中日强弱关键在于是否学习西方制度,有合理性,但过于极端,其目的在于宣言维新变法的重要性。

水平2:仅评价梁启超的观点。如梁启超的观点是正确的(赞同)但偏颇(不完全赞同);错误(不赞同)

水平3:无观点或观点与情景无关

评分项二:史实与材料

水平1:能提取材所提供的信息,并能与所学知识建立联系

水平2:仅从材取信息或仅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水平3:没有使用信息和史实

评分项三:论述

水平1: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一致,逻辑完整,认识深刻。

水平2: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基本一致,逻辑混乱、跳跃。

水平3:脱离

材料和已有史实,空发议论。

评分项四:组织

水平1:叙述成结构水平2:叙述连贯通顺水平3:仅能罗列史实

【解析】

【详解】

1)争论的焦点:由材料1中的尚礼义不尚权谋在人心不在技艺和材料2中的独火器万不能及莫如学习外国利器莫如觅制器之器等信息可知,双方争论的焦点问题是是否采用西方技艺来维护清朝统治

由材料1中的在人心不在技艺,可知主张是:反对学习西方技艺。

由材料2中的莫如学习外国利器莫如觅制器之器,可知主张是: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知识。

2需要结合所学来思考,19世纪中期,中国发生了鸦片战争,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还发生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被迫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或从政治、经济、外交、思想等任意两个角度回答也可)

中国:由材料3中的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舰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可知是洋务运动;日本:由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求官制,归而行之可知是明治维新

3)这一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考生首先要结合材料3中梁启超的言论概括出其主张,然后进行评价,并举出史实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其观点是梁启超借他人之口强调中日强弱关键在于是否学习西方制度。科学合理的评价应该是有合理性,但过于极端,因为其目的在于宣言维新变法的重要性。史实可以从中国落后的方面如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角度来列举,然后去论证自己的观点即可。

【点睛】

这一题把中国和日本在19世纪中后期的发展和举措进行对比,考查考生对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两个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尤其是最后一小题能力要求极高,需要考生具有概括评价和分析论证能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很不容易。而且批阅采用SOLO评分法,强调考生的能力层级。

231)障碍

2)应对措施

【解析】

【详解】

1)这一题需要结合地图及表格信息综合考虑填写国家代码首先结合地图可知,A代表的是德国,B代表的是俄国,C代表的是中国,D代表的是美国,E代表的是日本。然后结合表格中的第二栏言论看,分裂之家不能持久一段话应该是美国的林肯总统的言论,故其对应的国家应该是美国,所以填写D当前的重大问题一句是指的是普鲁士的宰相俾斯麦所说的,故对应的国家是德国,所以该栏应该填写A轮船电报之速一句对应的是中国洋务派的言论所以该栏对应的国家是中国,故该填写C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一句是俄国亚历山大二世的言论,对应的国家应该是俄国,故该栏应该填写B最后一栏是日本明治天皇的言论,故对应的国家应该是日本,所以最后一栏应该填写E

2)判断出上述国家和对应的言论,再结合所学知识就可以很顺利的得出,美国的障碍是存在黑人奴隶制度,为此林肯政府通过南北战争中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从而废除了黑奴隶制度这一障碍;德国面临的主要障碍是国家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采取的措施是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实现了统一,建立起了德意志帝国;中国当时面临的障碍是外有列强侵略,内有封建专制统治,采取的措施是以中体西用为指导的洋务运动;俄国的最大障碍是农奴制度的存在,措施是通过农奴制改革,最终废除了农奴制;日本当时的障碍是外有列强侵略,内有幕府的腐朽统治,最终通过倒幕运动推翻了幕府统治,进行了明治维新。

全国百强校上海市金山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