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生成”——让数学课堂涌动生命的灵性

发布时间:

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基础,以合作学习为途径,以探究学习为目的的。因此,教学中我们决不能拘泥于预设的教案不放,必须独具慧眼,善于捕捉“生成”。
一、活用信息反馈,灵活生成
数学课堂是由许多灵动的生命体组成的动态过程。教师应直面真实的教学,时时注意学生在课堂中的反馈情况,针对其中有价值的信息合理“打乱”教学节奏,为生成提供条件,演绎不曾预约的课堂精彩。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乘法交换律”时,师生得出一致结论: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一位学生突然站起来说:“老师,我认为这样说不够完美!”“是吗?你是怎样想的?”那学生振振有词地说:“三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也不变。如‘3×6×4=6×4×3’。所以‘两个数’要改成‘三个数’。”话音刚落,又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说:“三个数相乘也不完整,应该说‘四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这时,又有好几个学生举起手来。只见这位教师并不急于进行后续的教学,而是将问题引向深入:“老师为你们敢想敢说的学习态度而高兴。那么,乘法交换律究竟怎样表述比较合适?请同学们在小组里讨论。”经过热烈的讨论,不一会儿,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几个数相乘”;也有的说“若干个数相乘”;还有的说“一个连乘的式子,随意交换因数的位置,所得的积不变”;……这时,教师趁机引导:“书上的乘法交换律和我们自己总结的哪个更好些?为什么?”短暂的沉默之后,学生又纷纷发表意见。生1:“我认为书上的写起来简单,记起来好记。”生2:“书上记起来虽然方便,但用的时候受到限制,我还是喜欢我们自己的。”事实上,书上的是乘法交换律的基本定律,学生讨论的是它的应用和推广。虽然这节课在此处花了很多时间,但却是值得的。因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批判性思维是非常有帮助的。二、尊重学习需求,机智生成
当我们把教学看做是师生双方共同探讨新知、课程内容持续生成的时候,它需要教师在课程预先设计的基础上,循着学生思维的起伏、情感的波澜随时地调整教学环节。
以“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为例,课前预设为教学完毕后学生完成相应的练习。但当我教学完加法交换律时就出现了意想不到的事情: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加法交换律。对于加法交换律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吗?”生:“对于加法交换律我已经明白了。我想问四则运算中的减法、乘法和除法也会和加法一样有交换律吗?”话音刚落,教室里

立刻沸腾起来,有的说都有,有的说乘法有……师:“到底有没有?请同学们在小组里讨论并举例来证明你的想法。”
面对这样的场面教师调整了课前的预设,顺应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需求,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在举例验证过程中发现:在减法和除法中没有这条定律,乘法也有像加法那样的定律。反思这一意外的收获,正是因为教师及时调整教案的预设,满足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感受到探索和发现的乐趣,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探索中不知不觉地获取了学习这类数学知识的方法,为他们今后自己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种体验比仅仅懂得加法交换律要有价值得多!三、把握意外分歧,追求生成
学生是有差异的,所以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他们的参与、认识、体验也不一样。在开放的课堂里,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常常会造成意见分歧,但分歧何尝不是一种可贵的教学资源呢?
如教学“8-2+4”时,一年级的学生大部分会这样想:先想8-2=6,再想6+4=10。这时有一个学生举手了:“老师,我还有不同的想法。2和4可以调换一下位置。8-4=4,4+2……”这时教室里热闹起来了,他的想法招来一片“反对”的声音。面对这些学生,教师留给他们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判断,去发现,去创新。结果,真的有学生发现其实交换位置后应该是“8+4=12,12-2=10”。这种敢于探究、敢于发现精神的培养必须借助于相应的教学资源,而这种资源就大量存在于学生鲜活的学情中,把握好这样的资源,学生的生命活力才能得到真正的释放。
无心栽柳柳成荫——这就是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的一种境界。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需要教师在围绕课程目标精心预设教案的基础上,依循学生认知的曲线、思维的张弛以及情感的波涛,以灵动的教育机智随时处理各种生成性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进程,让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真正的凸现,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


关注“生成”——让数学课堂涌动生命的灵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