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列强侵略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4-04-05 00:39:29

近代西方的侵略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概述对近代西方对中国侵略的研究应该说是很多了,也是比较成熟的。无论是我学过是历史或是其他人对近代历史的研究成果很多是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等方面论述的。而这次我将运用政治与经济的某些原理,分析西方侵略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事实上,在当时家国一体的现实中,社会的其他方面都与政治密不可分。首先从经济方面谈起,重点放在后面的政治方面,最后进行总结。

关键词:西方侵略,近代,中国, 影响

经济

GDP=C+G+I+X-M

众所周知,以鸦片为借口的英国之所以发动战争,根本原因是为了打开中国的大门,然后倾销商品以扩大市场并且掠夺原料。英国自1688年建立资本主义制度以来,不断进行殖民扩张,再加上率先于十九世纪中期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了“日不落帝国”和“世界工厂”。英国在殖民中国周边的其他国家后,下一个目标直指中国。由马克思的《资本论》可知,资本主义存在的基础是资本,是资本的增值。在与中国的贸易中,由于小农经济的非主观的抵制,英国长期处于贸易逆差,这正是他们不愿意见到更不愿容忍的。因此鸦片战争就由此发生。

最有用的经济学公式:GDP=C+G+I+X-MGDP是国内生产总值,C代表消费支出,G为政府支出,I为投资,X是进口,M为出口。

首先考虑C消费支出。从鸦片战争一直到新中国的建立,应该说民众的总体的消费无增可能有下降的趋势。首先大量的战争赔款加剧政府的财政危机,致使政府提高税收的水平,导致居民的收入减少,进而消费减少;其次,西方廉价商品的倾销,致使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一部分沦为流浪者,另一部分成为早期工厂的工人,受到工厂主的剥削;再加上战争和天灾的影响,居民的贫困可想而知。

其次考虑G政府支出。我这里所说的政府支出,更多的是与近代的工商业相联系的。因为在洋务运动以前,政府垄断的工商业主要用于政府自身的消费,几乎与市场绝缘。清政府的洋务运动,政府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引进了西方的技术与经验,进行自强求富运动;国民政府时期,政府也采取了措施促进工商业的发展。综上所述,政府的支出有所提高。

再次考虑I投资,即企业投资。历史研究表明,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不是由我国发展产生的,而是在外商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而产生的。不仅有本国的商人、地主,还有华侨华人进行的投资。伴随着二十世纪初清政府放松对商业的限制,是我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了很大发展。

再考虑X出口。总体来说,自鸦片战争以来,我国的出口整体出现了下降。鸦片战争之后,外国廉价的商品倾销中国,致使很多的手工业破产;外国的商人掌握了中国的经济命脉,操纵了国际市场,致使中国的利益受损。

最后考虑M进口。毋庸置疑,自列强侵略以来,中国的进口大量增加。我发现了一个规律,列强扩大中国的市场走了一个打垮别国的商业,然后进行了垄断。垄断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不得不买;另外,由于西方的优越性逐渐的展示在民众的面前,洋货也成为了争相购买的对象;而且,国外掌握了先进的技术,要想发展本国的经济,无论政府还是资本家,都要购买外国的机器与技术。

综上所述,仅从GDP的一个维度来看,中国的经济发展深受列强的侵略与掠夺。中国沦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一个附庸,经济无法得到独立,大量的财富外流,政府的财政极度空虚,人民的生活凄惨。

企业

接下来,我将从一个较小的角度来说明列强的侵略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企业,展示了工业革命以来的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进步。企业的发展需要人、物、财、生产管理技术和市场,下面要看一看列强的侵略是如何影响这些要素的。而且,企业也是见证中国兴衰的证人。

侵略导致了大量的破产农民手工业者,这些人成为了企业所需的工人;随着国门的开放,企业主可以方便的购买先进的机器,同时可以利用中国的原料;钱是推动企业发展的血液,但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缺乏资金,成为企业发展的一大障碍;西方的生产管理技术发展了几百年,是当时最发达的技术,通过购买与学习,企业亦可获得;企业的生存需要将生产出来的产品投入市场,以收回资金,因此需要销售市场。但是,中国近代企业无法与外国的企业竞争,虽然国人提倡国货,但仍无法解决问题,很多企业无法生存,面临着被国外企业兼并的危险。同时,国外需要的主要是中国的原料,所以出口也非常困难。

政治

接下来,本片文章的主要部分粉墨登场了。古代中国作为一个家国一体的国家,政治统治着整个社会,社会的哥哥部分都掌握的在政府的手中。在这里,我将说明列强侵略所导致的政治与社会的分离,以及政府与国内外关系的变化。

在政治中,有一种对国家的定义:拥有人口、领土、主权和政府的共同体。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使这个共同体不能称之为纯粹的国家,因此当时的社会性质被称为半殖民地性质的社会。其中人口不必考虑,只需要考虑剩下的三个部分就行了。领土的破坏,是从中英《南京条约》开始割让香港岛开始的,损失最严重的是由俄国侵占的东北西北共约15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再加上二战后期俄国支持蒙古独立,中国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主权的破坏,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攫取了中国的司法权、关税权、行政权等主权;政府沦为列强的工具,列强成为政府的“太上皇”,政府唯西方马首是瞻。

利益是政治的核心内容,无论是政治权利还是政治权力都只是谋取利益的手段而已。西方列强侵略中国主要是为了经济的利益,通过一系列战争的胜利,将掌握权力的政府控制在手中,进而谋取经济利益;与此同时,与启蒙思想所提倡的自由平等不同,西方在中国抛弃了这些理念,对民众的权利置之不管,这就是列强野蛮的地方。同时,清政府的各项改革也都是以维护自身的利益为基准的。洋务运动有利于增强国力,所以改革在慈禧太后的默许下进行。清末立宪的失败与满清政府过于集权所造成的。

军事是政治意义上的暴力机器,是维护统治权力的坚实后盾。无论是列强发动的战争还是农民起义,都检验出了清政府军事的薄弱,发展军事成为当务之急。洋务运动建立起了新式军队,大力发展海军;与此同时,向西方派遣留学生,建立新式学堂,学习西方军事技术,客观上促进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预示着洋务运动的破产,但这能说甲午战争的失败是因为洋务运动吗?恰恰与此相反,若没有洋务运动充实了国库,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恐怕甲午战争的失败不只是一个小小的《马关条约》所能了结的,灭国的可能性也是有的。时势造英雄,西方的侵略为中兴名臣的崛起提供了展示才能的条件:而太平天国运动则造就了湘军淮军等汉族军队的兴起,曾国藩李鸿章等的汉族地主成为满清的支柱。

政府的合法性是政府存在的基础,而主要的指的是民众的认同,近代政府的合法性逐渐受到怀疑。从太平天国运动到辛亥革命,首先是政府无法保证下层民众的基本生存所需,官逼民反成为主要形式;其次是知识分子对政府失去了的信心,在这个离心离德的时代,一个小小的辛亥革命引发了全国各省的独立。所有这些,都是政府合法性失败的标志,政治的更迭迟早会发生。

最后,我要讲讲中国近代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为什么说发展?虽然中国自古以来虽然是“强政府——弱社会”,但也存在一些所谓的非政府组织,例如宗族、行会等,乡绅成为村民与政府的中介。这里我所说的非政府组织是近代意义上的,鸦片战争以来,中华帝国的“国家——社会”关系模式无法应对西方现代化的挑战,被视为一盘散沙。“面对严重的社会危机,处于衰败中的晚清北洋政府在内外挤压下,整合能力下降,控制能力减弱。为缓解社会事务之烦难,介于官府和民众之家的民间组织分担了向由国家管理的社会事务,出现了公的领域由国家化向社会化的转化和发展”。此时,“通过社会组织进行社会整合,并配合政府推动现代化的开展是晚清民初寻找现代化动力的出路”。1

结语:我之所以以这种方法写这篇文章,是因为我感觉之前以经济、政治、文化等角度写的比较多。经济角度是我刚刚学到的,想练练笔;而政治方面,是我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其中的不足很明显,不过这是一个开始。

附录1卢红飚:《现代化进程中的民间组织》,《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3

西方列强侵略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