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文化遗产汇总

发布时间:2018-12-30 10:18:19

河北省文化遗产汇总

文化遗产是历史留给人类的宝贵财富。从存在形态上分为物质文化遗产(有形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且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

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

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主要指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它曾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它包括民间传说、习俗、语言、音乐、舞蹈、礼仪、庆典、烹调以及传统医药等。

河北的四大文化遗产

金山岭长城

是长城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段之一,位于河北省滦平县与北京市密云县交界处。始建于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为大将徐达主持修建。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抗倭名将蓟镇总兵官戚继光、蓟辽总督谭纶在徐达所建长城的基础上续建、改建。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区、一级旅游景点,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承德避暑山庄

中国古代帝王宫苑,清代皇帝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北部。始建于一七零三年,历经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时八十九年建成。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颐和园、拙政园、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一九九四年十二月,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热河行宫)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二零零七年五月八日,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清东陵

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最后一个王朝首要的帝王后妃陵墓群,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的古帝陵建筑,共建有皇陵五座顺治帝的孝陵、康熙帝的景陵、乾隆帝的裕陵、咸丰帝的定陵、同治帝的惠陵,以及东(慈安)、西(慈禧)太后等后陵四座、妃园五座、公主陵一座,计埋葬14个皇后和136个妃嫔。

清西陵

清西陵是清代自雍正时起四位皇帝的陵寝之地,共有14座陵墓,包括雍正的泰陵、嘉庆的昌陵、道光的慕陵和光绪的崇陵。此外还有3座后陵,以及若干座公主、妃子园寝。位于河北省易县城西15公里处永宁山下,离北京120多公里。周界约100公里,面积达800余平方公里。这里有华北地区最大的古松林,数以万计的古松、古柏把这一带装点得清秀葱郁,古朴大方。清西陵北依峰峦叠翠的永宁山,南傍蜿蜒流淌的易水河,古木参天,景态雄伟。陵区内千余间宫殿建筑和百余座古建筑、古雕刻,气势磅礴。始建于1730年(雍正八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赵县的柏林禅寺、赵州桥,井陉的古驿道和赞皇的嶂石岩的丹霞地貌,

石家庄13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是河北省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声腔剧种,又名京梆子、直隶梆子、卫梆子等。清代中叶,流入北京的秦腔、山西梆子与河北地区方言、民间音乐相结合,于道光年间正式形成。2006520日,河北梆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井陉拉花

井陉拉花形成并流传于层峦叠嶂、钟灵毓秀的太行山东麓河北省井陉县境内,是我省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种之一。她以拧肩、扭臂、翻腕、吸腿、撇脚等动作为主要舞蹈语言,形成刚柔相济,粗犷含蓄的独特艺术风格。2006520日,井陉拉花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石家庄丝弦

石家庄丝弦,又名弦枪、弦索腔、河西腔、女儿腔等,是河北省特有的古老剧中之一,也是我国稀有的一个地方戏曲声腔剧种。它流行于河北省大部门地区和晋中地区东部及雁北地区,代表曲目有《空印盒》、《白罗衫》、《小二姐做梦》、《赶女婿》等。20065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耿村民间故事

耿村民间故事是流传于河北省耿村的汉族民间文学,被誉为汉族民间文学史上的重大发现。耿村故事形成一条历史长链,涵盖二十多个省区市、一百七十多个县市,串联起来即是一部比较完整的中国历代野史,所谓耿村故事甲天下,口碑历史冠中华2006520日,耿村民间故事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五、中幡(正定高照)

高照,又叫中幡,是正定民间花会表演的一个有代表性的重要项目。表演主要在传统节日、喜庆、农闲之时,表演时,有鼓、乐、锣伴奏,还有彩旗、竹幡助威。

六、焰火炮竹制作技艺(南张井老虎火)

是井陉县南张井村村民对烟火的俗称,老虎火就是用制作成老虎状的道具放烟火。河北井陉县南张井村作火的技艺,相传为先祖于康熙初年在山西充哑三载而得。时代相传的偷老杆习俗,就是为了纪念这位烟火宗师。20086月,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七、民间社火(桃林坪花脸社火)

桃林坪花脸社火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汉族民俗文化活动,描述的是三国、梁山等故事中各员名将的战斗场面,共有16个回子,每个回子是一个故事(一场戏)。桃林坪花脸社火历史悠久,脸型奇特,服装道具古老,武艺高超,作品齐全,是研究汉族民俗文化的良好基石。20086月,桃林坪花脸社火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八、晋剧(井陉县)“井陉晋剧流传于石家庄市西30公里的井陉县。19世纪中叶,晋剧传入井陉,到20世纪初,可谓村村有戏楼,人人唱晋剧,这些晋剧戏班逢年过节、婚丧嫁娶都要开锣唱戏。2011年,河北井陉县的晋剧,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九、坠子戏(深泽)

深泽坠子戏是河北省稀有地方剧种,也是全国稀有的地方剧种之一。坠子戏唱腔独特,以真声唱字,口齿清楚,通俗易懂,优美动听,具有传统戏曲的特征,是融歌、舞、剧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广泛流传于河北省中南部、山西省东部地区。深泽县坠子戏团成立于1953年,200867日,深泽坠子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十、评剧

评剧是流传于我国北方的一个汉族戏曲剧种,是我国第二大戏曲剧中,仅次于京剧。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石家庄市评剧院青年评剧团,建立于1987年。剧团经常演出的剧目《胡风汉月》、《刘巧儿》等。2011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十一、新乐伏羲祭典

新乐自古有羲皇圣里之称,距今已有7800多年历史的新石器时代古遗址伏羲台,就是一个历史见证。据史料记载,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伏羲,生于成纪(甘肃天水),长于新市(新乐市)。每年阴历三月十八的伏羲庙会,香火鼎盛,连绵不绝。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十二、常山战鼓

正定常山战鼓历史悠久,早在战国时期已具雏形,至明代已盛行于民间,石家庄市正定县是历史上常山郡所在地,故称其为常山战鼓。常山战鼓是由鼓、大钹、中钹、小钹、小锣等打击乐器组合而成的一种民间清锣鼓,主要用于广场表演。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十三、中医络病诊疗方法

中医络病诊疗方法是基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产生的认识人体生命现象和疾病规律的一种医学知识,主要分布在京津冀地区,现已经形成以河北石家庄为中心、向全国20余个省市地区传播辐射的局面。2014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河北梆子风格汇总

戏曲中最让我动情的是河北梆子,苍凉高亢,嘶喊哭号,大吵大闹,如醉如痴。哦,我的燕赵故乡,你太压抑,又太奔放,你太古老,又太孩子气了。强刺激的河北梆子,这不就是我们自己土生土长的滚石乐吗?”  选自《王蒙文集》

如果我是一个远方的华人,在别人的土地上,让我说出家乡的文化符号,可能最好的就是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的音乐既慷慨悲壮、苍凉凄楚,又高亢激越、痛快淋漓,唱腔刚劲、豪爽、激愤。音调于高亢激越之中时时透出委婉凄楚的旋律,擅长表现慷慨悲壮的情绪。

高亢嘹亮的河北梆子,浸润出河北人粗犷豪放的个性;地灵人杰的燕赵大地,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又赋予了河北梆子高亢激越,奔放恣肆的独特风格。

声腔高亢激越、苍凉悲壮、酣畅淋漓,唱词通俗易懂,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百姓喜闻乐见,可谓中国梆子腔的一方诸侯

河北梆子高亢激越,苍凉悲壮,酣畅淋漓,是极具震撼力艺术表演形式。它讲述着中华悠久的历史,传承着民族优秀的美德,激发着一代又一代人文化自信和爱国之情。

承德避暑山庄

承德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热河行宫。位于承德市中心区以北,武烈河西岸,避暑山庄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风光,以朴素淡雅的山村野趣为格调,由皇帝宫室、皇家园林和宏伟壮观的寺庙群所组成。避暑山庄是中国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是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和古典皇家园林。避暑山庄不仅是一座大型的露天博物馆,而且是一门博大精深的综合性科学。

它充分利用山庄内山峦、溪流、湖泊、平原等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修筑亭台楼阁,尽量保留大自然的山林野趣。宫殿区的建筑虽然严格恪守天子身居九重之制,但却具有北方四合院朴素简洁的特色,不用黄琉璃瓦,代以灰瓦盖顶青砖砌墙,使宫殿区的建筑与整个山庄的建筑风格相一致,显得既古朴,又淡雅。可以说,避暑山庄是我国最富有艺术特色的皇家园林,它集中了历代造园艺术的精华,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格,具有高度的艺术成就,不愧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一颗灿烂明珠,是世界园林实例中的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承德的避暑山庄却是绿意浓浓,洲岛错落。各湖之间都有各式各样的桥梁相接,两岸小径深深,显得曲折有致,秀丽多姿。各种亭台楼寺巧妙地建在洲岛、堤岸和水面之中,展现出一派江南水乡的风光。时值盛夏,湖中荷叶生机盎然,绝对是接天莲叶无穷碧的佳境,偶尔有几朵荷花冒出来,亭亭玉立的,难怪人家康熙曾夸耀说天然风景胜西湖呢。湖区的风景建筑大多是仿照江南的名胜建造的,如烟雨楼就是模仿浙江嘉兴南湖的烟雨楼修建的。

中国石拱桥

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

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

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今天已经一千四百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到解放的时候,桥身有些残损了,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彻底整修,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是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作成了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刻着他的名字。

赵州桥

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叫安济桥,又叫赵州桥。它是隋朝的工匠李春设计和主持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了。

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礅,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杰出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藁城宫面

藁城宫面系传统名特面食品,历史悠久,工艺独特,品味兼优。原为手工挂面,生产始于唐贞观年间,后经无数次工艺改进。是河北省富有地方特点的传统风味食品,全国只有河北省一家出口。

该产品以精粉、精油、精盐为原料,经独特工艺而制成,经10余道工序精制而成。藁城宫面有条细心空,油亮洁白,粗细均匀整齐、耐煮不糟、汤清面秀等特点。因其系手工制作,故耐火而不糟,回锅而不烂,较有口劲,食用简便;煮熟挑入碗中,半汤半面,汤清味佳,既可作主食,又可佐餐,吃凉面,热面均可。是老人,病人,产妇,婴儿常备滋补食品,也是馈赠亲朋好友的上等佳品。有营养、杂粮、风味三大系列。其配料考究,制作精细,营养丰富。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

行唐县文化遗产汇总

2009811日,在北京召开的地名文化遗产评审工作会议上,河北省行唐县被认定为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这成为继井陉、赵县和赞皇之后,石家庄市第个获此美誉的县份,也是全国范围内认定的41千年古县。专家经过认真评议,认为行唐、卢龙、襄垣建置都在千年以上,专名稳定,地名语词文化和地名实体文化内涵丰富,有较鲜明的地域特色,符合千年古县的评定标准。据史志记载:初,帝尧封于唐,后,诸侯来归,诣平阳即帝位,南行历其地,行唐邑知名由此始也。赵惠文王八年(前291年)建南行唐城邑。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实行郡县制,置南行唐县虽然行唐曾一度改名章武、永昌、恒阳。但行唐之名相对稳定,沿用至今。历史上还曾升格为郡、州,其置县之悠久与建制之稳固,在全国县份中是不多见的。今存的封崇寺、香莲寺、城隍庙和升仙桥、琉璃庙、城隍庙和牟院遗址等古建筑,仍在叙说着古城的往昔风情。

行唐县故郡遗址

故郡遗址位于石家庄市行唐县南桥镇故郡村北,地处太行山东麓山前地带,东依大沙河。目前确定遗址面积约50万平方米。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152017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石家庄市文物研究所、行唐县文物保护管理所联合对墓地进行考古调查、勘探及发掘。已探明遗址中心区域面积超50万平方米。方圆两公里内调查有六处新石器及战国-隋唐时代的城址、墓葬、遗址。迄今发掘8000平方米,清理东周墓葬37座、车马坑7座、水井49眼、灰坑520余座、窑2座、灶2座、灰沟两条,出土铜、金、玉、陶、蚌、骨角器上千件(组)。初步认定为春秋晚期至战国前期北方戎、狄族群的贵族墓地和战国前期居住址。为研究戎狄等北方族群的华夏化进程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

此次故郡遗址发掘印证了这片土地的神奇,张春长写道,故郡墓葬的车马坑最值一提。它在河北省本就罕见,要论保存最佳,故郡车马坑可拔头筹。五辆车串排的阵列,漆彩贴金的车舆,华美绝伦的络辔,代表了墓主的尊贵,殉人现象和殉兽坑昭示着迥异中原的戎狄作风。遗址出土的文物也很抢眼,就像那只奇特的鸟盖瓠壶,它是一种动物和一种植物,即鸟和葫芦的巧妙合体。鸟爪抓蛇,喙可开合。整壶轮廓像一只报晓雄鸡,神采奕奕,恰似古天文星象中瓠瓜星亦即天鸡之象,远非普通用品,而是只有特定身份才能使用的礼器。

解读:行唐故郡遗址发现并非偶然

行唐故郡遗址的发现并非偶然,这片土地历史深厚文化灿烂。故郡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研究员张春长,围绕本次发掘撰文《行唐故郡》回顾了行唐从古到今的辉煌。

行唐原名南行唐,张春长写道:唐(尧)南行的倒装句,源于圣人的传说,意为唐尧从北边领地出发诣平阳即位,南行途经此地。北魏去字为行唐,此后经久延传,成为今天行唐县名。南行唐初为邑,只是居民聚居之处,周赧王二十四年(前291年)始建城。单从大秦帝国公元前221年设县开始算起,至公元517年行唐迁治犊乾城,故郡作为行唐县治和郡城不下700年。

河北省文化遗产汇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