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文志诸子略注释

发布时间:

艺文志诸子略[1
儒家者流[2],盖出於司徒之官[3],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4]。游文於六经之中[5,留意於仁义之际。述尧舜[6],宪章文武[7],宗师仲尼[8],以重其言[9],於道最为高。孔子曰:“如有所誉,其有所试[10]。”虞之隆,殷周之盛,仲尼之业,已试之效者也。然惑者既失精微
1
诸子略是根据刘歆《辑
略》中有关诸子部分及其《诸子略》写成的。这里只采其论述部分而删去其书目。从本文中可以看出,班固是站在儒家正统派的立场来评论诸子学派的。
2345678910用过他。
1112131415
精微,指儒家学说的精妙细微之处。
辟(p1),僻。辟者,邪僻不正的人。抑,压抑。扬,抬高。道本,指儒道的本旨。
苟,苟且,随随便便。哗,喧哗。宠,尊荣。哗众取宠,使众人轰动,以取得尊荣。乖(guai),背戾,相反,这里指违反五经的本义。析,分离,这里指弄得经义支离破碎。,通浸,渐。
道家者流,盖出於史官[1]。历记成败、存亡、祸[4]。合於尧之克攘[5,《易》之嗛嗛⑹,一谦而四益[7]。其所长也。及放者为之8],则欲绝去礼学,兼弃仁义9;曰:独任清虚,可以为治。
12
主张清虚自守,鼓吹“清静为天下正”,“致虚极”,“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俱见《老子》
3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又第七十八
章:“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45
尧典》称尧之德为“允恭克让”(尧真正恭而能让)
67执本。清虚以自守
依旧说是丘陵川谷之属,高者渐下,下者渐高。
89
放,放任,指无为。
弃,同弃。道家主张纯任自然,反对仁义礼法;鼓吹无知识,反对学问。老子有以下这些话:“绝圣弃智,民嗛,通谦。《周易•谦卦》:“谦谦君子。”这是说谦而又谦,极言其谦退。
益,增益。四益,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2],卑弱以自持[3],此君人南面之术
)按:这跟道家所提倡的柔道是一致的,所以班固用来说明道家。
君,用如动词。君人,做老百姓的君主。
克,能。攘,通让。《尚书•
道家提倡柔道,认为弱能胜强,柔能胜刚。
史官,记事之官。
道家)。
《老子》第七十六章:
流,流派。
司徒,官名,秦以前掌管对人民进行教化的事。阴阳,指儒家所说的阴阳之道,即天地人事自然之道。
游文,等於说习文。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句大意是钻研六经的文字。祖述,奉行其道。
宪章,法制。这里用如动词,是守其法制的意思。尊敬仲尼,并以他为师。宗,尊敬。
大意是说:这样做是为了增加自己的学说的重要性。
见《论语•卫灵公》,原文作:“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大意是:如果我对人有所称誉,那是因为我试
艺文,指书籍。略,概要。
11而辟者又随时抑扬12违离道本13《艺文志》是根据西汉刘歆的《七略》写成的。其中的
苟以哗众取宠[14]。后进循之,是以五经乖析15],儒学衰[16]。此辟儒之患。
也《周易•谦卦》:“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变盈流谦,
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法令滋彰,盗贼多有。”“绝学无忧。”庄子在这方面有更多的发挥。
阴阳家者流[1],盖出於义和之官[2]。敬顺昊天[3],历象日月星辰[4],敬授民时[5]。此其所长也。及拘为之⑹,则牵於禁忌[7],泥於小数[8],舍人事而任鬼神[9]。

12
阴阳家,研究阴阳律历的一个学派。
义和,义氏、和氏,相传为上古世掌天地四时的官。《尚
书•尧典》:“乃命义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钦,敬。若,顺。
34
昊(hao)天,就是天。昊,大。
历,通历,纪载历法的书。象,观测天文的仪器。“历”“象”在这里用如动词,指推历观象。
[5]敬,慎。时,天时,包括年、月、日、晦、朔、弦、望、四季、节气等。[6]拘,固执不通。
[7]牵,牵制。禁忌,有关吉凶的忌讳。后来阴阳家更讲择日占星等迷信的事,禁忌很多。[8](ni,拘泥,拘执。数,术。小数,有关禁忌的小术。[9]任,听凭。
法家者流,盖出於理官[1]。信赏必罚[2],以辅礼制。《易》曰:“先王以明罚饬法[3]。”此其所长也。及刻者为[4],则无教化,去仁爱,专任刑法,而欲以致治;至於残害至亲,伤恩薄厚[5]
[1]理官,审理狱讼的官,即法官。[2]信,诚。必,果。两个词都用如动词。
[3]饬,整顿。这句话见於《周易•噬嗑(shihe卦》,但“饬”作“敕”。[4]刻,刻薄,仁厚的反面。[5]薄厚,使仁厚变为刻薄。
名家者流[1],盖出於礼官[2]。古者名位不同,礼亦异数[3]。孔子曰[4]:“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此其所长也。及盪者为之[5],则苟钩鈲析乱而已[6]
[1]名家,战国时代的一个学派。这个学派企图用比较严密的推理方式来辩论问题,但是也有诡辩的倾向。[2]礼官,古代掌礼仪的官。[3]数,这里指差等。
[4]见《论语•子路》。参看上册176页。[5](jido,挑剔,找岔子。
[6]钩,取。鈲(p1,破。钩鈲,钩取出诡怪的道理而破坏名实。析乱,分析得支离破碎而淆乱名实。
墨家者流,盖出於清庙之守[1]。茅屋采椽[2],是以贵俭;养三老五更[3],是以兼爱;选士大射[4],是以上贤[5]宗祀严父[6],是以右鬼[7];顺四时而行,是以非命[8];以孝视天下[9],是以上同[10]。此其所长也。及蔽者为之[11]见俭之利,因以非礼;推兼爱之意,而不知别亲疏。
[1]清庙,宗庙,宗庙肃然清静,所以称为清庙。守字是官字之误(依余嘉锡说[2]采,木名,即栎(li木。
[3]三老五更,古代天子以父兄之礼养三老、五更各一人。更当作叟(依钱大昕说,见《潜研堂文集卷十一》[4]选士,相传周代有选士的制度。《礼记王制》:“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大射,古射礼之一。据说诸侯将有祭祀之事,与群臣射,屡中者得参与祭祀,否则不得参与。
[5]上,通尚。墨子主张选择贤者居上位,就是天子也不应世袭而应由万民选择。[6]宗祀,庙祭。
[7]右,等於说尊尚。墨家信鬼神,尊尚鬼神。[8]非命,反对天命之说。[9]视,通示。
[10]上同,指与在上者取得一致,然后天下太平。墨子主张上同於乡长、国君、天子,最后上同於天。[11]蔽,见解不全面。
从横家者流[1],盖出於行人之官[2]。孔子曰[3]:“诵诗三百,使於四方,不能专对[4],虽多,亦奚以为!”又曰:“使乎!使乎[5]!”言其当权事制宜[6],受命而不受辞[7]。此其所长也。及邪人为之,则上诈谖而弃其信[8]
[1]从横家,指策辩之士。本来春秋时代的使臣就很讲究辞令。战国时代,苏秦、张仪合从连横,以雄辩的语言游说诸侯。从此策辩之士自成一家,叫做纵横家。从
(zong,也写作纵。

[2]行人,《周礼》有大行人、小行人,掌朝觐聘问之事,类似后世的外交官。[3]见《论语•子路》。原文於“诵诗三百”后,尚有“授之以政,不达”。
[4]春秋时代,使者出使四方,有会同之事,常引用《诗经》的诗句以见意,所以做外交官要熟读《诗经》专对,独自应对。
[5]《论语•宪问》:“蘧伯玉使人於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6]权事制宜,权衡事实做合适的对策。
[7]大意是:只从国君那里接受出使的命令而不接受应对的话。不受辞。”
[8]上,通尚。谖xuan),诈。
杂家者流[1],盖出於议官[2]。兼儒墨,合名法,知国体之有此[3],见王治之无不贯[4]。此其所长也。及盪者为之[5],则漫羡而无所归心[6]
[1]杂家,不主一说而糅合诸家之说的一个学派,其学说以《吕氏春秋》[2]议官,谏议之官。
[3]国体,治国之法。此,指儒、墨、名、法诸家的学说。[4]王治,王者的政治。无不贯,对各家学说无不贯通。[5]荡者,学识浮泛的人。盪,通荡。
[6]漫羡(ydn),即漫衍,指牵涉面很广而抓不住要点。无所归心,等於说使人心没有归宿。
农家者流,盖出於农稷之官[1]。播百穀,劝耕桑,以足衣食。故八政一曰食,二曰货[2]。孔子曰:“所重民食[3]。”此其所长也。及鄙者为之[4],以为无所事圣王,欲使君臣並耕[5],誖上下之序[6]
[1]农稷之官,周的始祖弃在尧时做稷官,号曰“后稷”。
[2]八政,《尚书•洪范》:“农用八政(农,厚)……一曰食(教民勤於农耕)民以礼待宾客),八曰师(建立军队)。”食列在第一项,表明八政以食为先。
[3]见《论语•尧曰》。意思是:治理国家,所重的是人民和吃的东西。本文引用这句话,重点只在食上。[4]鄙者,鄙野的人,实指主张亲自参加农业劳动的人。儒家认为参加农业劳动是鄙事,含有轻视之意。[5]並,同并。《孟子•滕文公上》中的许行就是一位农家,主张君臣并耕而食。[6]誖(bei),扰乱。
小说家者流[1],盖出於稗官[2]。街谈巷语、道听塗说者之所造也。孔子曰[3]:“虽小道[4],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5],是以君子弗为也。”然亦弗灭也。闾里小知者之所及[6],亦使缀而不忘[7],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议[8]
[1]小说,我国上古所说的“小说”和现代所说的“小说”,涵义不同。在上古,凡记载下来的街谈巷语,都叫做小说。[2]稗(bai)官,负责记述闾巷风俗的官。
[3]见《论语•子张》,但现在的《论语》作“子夏曰”。又,“弗为”作“不为”。
[4]小道,小的道理。按《论语》原意当解作“小技艺”。《汉书》引用时,只当小道理讲,用来说明小说家。[5]这是说:小道用在远大的事业上就窒疑不通了。泥n1),阻滞。[6]里巷里知识浅薄的人所看到的道理。[7]缀,联缀,这里指联缀辞句记录下来。[8]刍荛,割草打柴。这里泛指一般平民。凡诸子百八十九家,四千三百二十四篇。
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1]皆起於王道既微,诸侯力政[2]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说,蜂出并作[3]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其言虽殊,辟犹水火[4],相灭亦相生也;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相成也。《易》曰[5]:“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6]。”今异家者,各推所长,穷知究[7],以明其指[8],虽有蔽短[9]合其要归[10],亦六经之支与流裔[11]。使其人遭明王圣主,得其所折中
[12],皆股肱之材已[13]。仲尼有言:“礼失而求诸野[14]。”方今去圣久远,道术缺废,无所更索,彼九家者不犹愈於野乎[15]?若能修六艺之术[16],而观此九家之言,舍短取长,则可以通万方之略矣[17]
,二曰货(教民宝用货物),
三曰祀(教民敬鬼神),四曰司空(主使民安居),五曰司徒(主教民以礼义),六曰司寇(主治奸盗),七曰宾(教
《淮南子》所表现的思想为代表。
《公羊传•庄公十九年》:“聘礼,大夫受命
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
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使乎!使乎!”是孔子赞美使者的话。


[1]九家,指除小说家以外的九家。[2]政,通征。力政,以武力相征伐。[3]蜂,同蜂。蜂出,像群蜂纷飞似的出现了。[4]辟(p1),比喻。后来写作“譬”。
[5]见《周易•系辞下》。
[6]同一个目的地,可以有不同的途径;同一个目标,可以有不同的考虑。[7]大意是用尽心思。穷,究,都是尽。[8]指,通旨,宗旨。
[9]蔽,蔽塞,对某方面的道理蔽塞不通。[10]要,主要的道理。归,归宿,目的。[11]支,分支。流裔(y1,末流。[12]折中,调节过与不及,使合乎中道。
[13]股,大腿。肱(gong,上胳膊。人体靠股肱来活动,用以比喻辅佐之臣。[14]野,指民间。[15],通愈,胜。[16]六艺,这里指六经。
[17]就可以通晓天下一切道术了。万方,指天下。略,道术。

艺文志诸子略注释

相关推荐